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

2024-04-29

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精选5篇)

篇1: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

关于学习刘奇葆书记讲话的心得体会

人文社科系2010级学前教育1班 高俊峰

(2012年6月5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在聆听学习了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九届省委向在大会作的《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奋斗》的报告后,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心里感触很多。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对所有这些挑战和危险,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号召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刘奇葆书记在四川省委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了9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矢志求索、开拓创新,开辟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励精图治、执政兴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砥砺奋进、愈挫愈强,展现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坚强领导是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必将引领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并总结了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四川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提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最好的实际行动就是

要肩负神圣使命,推进伟大事业,使四川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更加幸福,永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历史的重托

这次大会的内容共七个方面:

一、“两个加快”谱写崛起危难的恢宏篇章;

二、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提升;

三、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四、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六、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通过学习,使我初步领会此次党代会精神;更加充分地了解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也使我对今后五年我省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盼。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过去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在思想和行动上切实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一是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素质能力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各项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工作,将省第十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把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二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在业务能力上,注重提高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能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是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坚定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做好各项工作。

篇2: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

5月10日,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刘奇主持并讲话。他强调,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查摆当前我省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务实有效举措,形成狠抓作风建设的强劲态势,进一步带动全省上下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从更高层次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姚增科、李炳军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出席。

刘奇指出,加强作风建设,是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对标看齐的应有之义,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时代命题,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更高层次上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的政治和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一起动手来一次作风问题“大起底”“大扫除”,以过硬作风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把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刘奇深刻剖析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他强调,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敢于较真碰硬,集中发力、猛药去疴,坚决整治当前干部队伍中的作风顽疾,切实把坏风气破除掉、把好作风立起来。

——要着力整治“怕”的问题,敢于担当、奋发作为。“怕”,就是怕担责、怕负责、怕追责,怕麻烦、怕吃亏,事事瞻前顾后,信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我们要树立敢于担当的良好导向,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发扬传承革命战争年代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矢志不渝的精气神,拿出攻坚克难的气魄和韧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有胆有识像“千里马”,脚踏实地像“老黄牛”,出台更多实招、新招、硬招,千方百计、锲而不舍把事办实办好。

——要着力整治“慢”的问题,勤政为民、提质提效。“慢”,就是拖拖拉拉、推诿扯皮、懒政怠政,抓工作不痛不痒,做什么都“慢慢来”。我们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以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千方百计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效能,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要下大气力整治投资者反映较多突出问题,下决心摘除“慢作为”的作风毒瘤,努力形成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要着力整治“假”的问题,唯真求实、抓铁有痕。“假”,就是弄虚作假,不察实情、不说实话、不办实事,口是心非、知行不一,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我们要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坚持正确政绩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研究解决难题的创新性思路和能够落地见效的关键性事项,把重点工作变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具体项目,把中央的大政方针、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实惠。

——要着力整治“庸”的问题,提升能力、争创一流。“庸”,就是不思进取,能力不足,得过且过,庸碌无为。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跟进学、经常学、反复学,尤其要把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抓住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抓住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观大势、谋全局、办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要着力整治“散”的问题,严明纪律、严守规矩。“散”,就是懒懒散散、纪律松弛,不讲规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风涣散,必然一事无成,再好的决策也难以落到实处。我们要大力整治无组织无纪律、不守规矩、不听招呼的散漫风气,重拳整治个别单位管理松弛、人心涣散、人浮于事等问题,切实把广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汇聚发展的强大合力。

刘奇指出,好作风绝不是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形成的。我们必须坚持全面从严从实,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举措锻造过硬作风。要领导带头、当好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带动形成全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新气象。要严字当头、动真碰硬,发扬整风精神,严格执行要求和制度,开展明察暗访、抓出反面典型,紧紧盯住、聚力整治作风问题突出的领域、部门。要紧扣中心、协调推进,把改作风、转作风与构建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统一起来,推动全省思想大解放、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真正把作风建设抓在实处、见到实效。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构建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特别是把作风建设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作风建设与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制度等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系统思维,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使全省干部作风全面过硬起来。

刘奇最后强调,加强作风建设是时代命题、发展所需、人民期盼。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坚决清除作风积弊,大力弘扬新风正气,用担当和实干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新篇章。

篇3:4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讲话

(2010年11月17日)

省委九届八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次省委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分析和把握我省当前和今后几年发展形势,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推进“两个加快”,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同志对中央《建议》作的说明,对科学谋划我国“十二五”发展、做好党和国家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这次省委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和推进我省“十二五”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把握“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我省更大发展“十一五”时期,我省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十二五”,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深化对我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

第一,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统一对加快我省发展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要讲话中,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统一思想认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具有极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鲜明指出了推动发展仍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我省来讲,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是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给予了特殊的政策支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与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部署是高度吻合的。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高地、跨越发展的过程。二是扩大内需是我们面临的长期机遇。中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区域层面讲,扩大内需,西部是最具潜力的地区,这既包括进一步扩大西部的投资需求,也包括挖掘西部的消费需求,解决制约全国持续增长的市场约束。而且还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影响有可能长期存在,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取向不会轻易改变,刺激措施不会轻易退出。这有利于我们抓住有利的政策条件,继续扩大投资、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三是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是我们面临的独特机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目前只是基本完成,“十二五”前期还有一定的工作量。经过我们的积极建议,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专项规划。这将有利于保持对地震灾区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并有望出台新的支持政策。用好这些政策,放大政策效应,不仅有利于灾区恢复振兴,也有利于解决全省的发展难题。四是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特别机遇。中央大力支持藏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藏区、彝区、革命老区和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面貌,为我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分析各方面形势,我省“十二五”是完全可以加快发展、大踏步前进的重要时期。大机遇,需要谋大发展,必须有大作为。我们要坚持全省工作总体取向不动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我省跨越发展。第二,要认清和把握当前全省工作的态势,进一步形成攻坚克难、乘势突破的局面。“十一五”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我省工作是在极为艰难的局面下向前推进的。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们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创造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同时也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我省发展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全面把握发展趋势,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尤其是要对全省工作态势有准确判断。经过近几年的坚韧奋斗,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全省重大工作不仅没有耽误,而且抢抓危中之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前,我们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各类规划已经形成,重点项目正在实施,尤其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骨干框架已经奠定,开放合作捷报频传,重要产业迅速崛起,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重大工作破了题、开了局、起了步,但无论从工作量还是工作周期看,正迎来集中建设的高峰阶段,更大的工作量还在后面。“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前期,从工作要求上讲,最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继续攻坚,推动落实,挺进纵深;从努力目标上讲,最需要的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发展。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打好全省重大工作集中攻坚战,保持投资规模高位增长,持续掀起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热潮,强力推进产业快速崛起,书写我省“十二五”发展更为精彩的篇章。

第三,要准确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进一步明确我省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中央《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谋划我省“十二五”发展,必须鲜明突出这一主题和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议》“五个坚持”的原则,并充分体现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从我省面临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出发,坚持调整存量和扩大增量,主要在扩大增量中调整经济结构,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强化投资拉动,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做强做大工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要着眼“巩固扩大优势、走在西部前列”,加大力度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西部领先的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和推动我省成为西部产业发展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开放高地、人才建设高地,变“内陆盆地”为“发展高地”,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要通过5年的努力,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跨越发展,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四,要主动适应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晰我省“十二五”发展的着力重点。推动一个时期的发展,必须顺应发展大势,反映发展阶段要求,抓住发展主要矛盾。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谋划我省“十二五”发展,必须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明确着力重点和努力方向,既为经济当期快速增长提供动力,又为经济长远发展积蓄后劲、开辟空间。要着力把基础做牢,重点是解决交通、水利、能源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改善加快发展的保障条件。要着力把产业做强,重点是解决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产业支撑问题,不断增强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要着力把城市做大,重点是解决城镇化进程滞后和大城市缺乏的突出问题,不断挖掘和释放经济发展的内需潜力。要着力把科教做优,重点是解决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要着力把民生做实,重点是解决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既是我省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又是加快发展的潜在优势;既是我省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具备迅速突破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抓住了这些重点,就把握了“十二五”发展的关键。各地各部门要从发展需要出发,抓住工作重点,集中力量突破,打开工作局面,力争用几年时间办成几件大事,努力使发展面貌有显著变化,各项事业有显著加强。

二、紧紧抓住和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次全会通过的省委《建议》,明确了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整体谋划,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发展保障条件根本改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我省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要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投资支持的重点和方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持续合理增长,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通进出川大通道,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全力保障枢纽工程攻坚推进,决战决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突出铁路建设这个重中之重,优先建设连接大西南、大西北的交通走廊,加快推进成兰、成贵、成西、成昆、成渝铁路等大通道建设,不失时机地推进川藏、川青铁路建设,加快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铁路枢纽。要继续突出高速公路建设,重点抓好已开工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畅通与周边省(市)的连接,大力推进国省干线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要进一步强化成都双流机场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功能和地位,加快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宜宾港、泸州港等内河港口建设,更加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内河航运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和布局,前瞻性地安排今后几年我省的交通建设,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对交通的新要求,充分考虑物流高速发展对交通的新需求。要通过几年尤其是“十二五”前期的艰苦努力,使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真正为我省百年发展奠定基础。要以水电开发为重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要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实施“三网融合”,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二)着力推动产业强势发展,支撑我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经济强省,必须首先是产业强省。随着交通等发展条件快速改善,我省产业强势发展的态势已初见端倪。做大做强产业,是我省“十二五”时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一项重大工作。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加大水电、钒钛、天然气、农产品等战略资源的科学开发力度,加快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打造一批重大产业基地,促进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和带动资源地的发展。要通过承接重大产业转移,引进和实施一批电子信息、汽车、油气化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千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二是要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我省科技和产业基础,以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为方向,力争在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抓出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要依托园区发展产业集群。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依托城市办园区,办好园区建新城。要用好国家支持扩区调位的政策,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要突出产业园区的特色和成长型要求,深入实施“1525工程”,办好对口合作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约集中集聚发展,建成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适应服务业高端化的需要,在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等方面探索新路子,促进服务业上规模上档次。要适应改善发展环境的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大力降低物流成本。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建设以成都为龙头的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打造商品交易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要适应居民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做强做大旅游经济,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三)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推进城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有利环境。要把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十二五”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努力走出符合四川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一是要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要下大决心解决我省大城市缺乏的问题,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特大城市,推动一批中小城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要充分发挥成都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5万人以上规模的城镇要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二是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提高城镇产业、要素集聚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城镇发展形态。要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任务,大规模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培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确保城镇发展的科学性和高水平。要坚持“四注重、四提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风貌和品位。在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绿道”。三是要以推动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要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培育“四大城市群”,分类推进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建设。要充分用好国家启动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的重大机遇,加强与重庆市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发挥成都、重庆的“双核”效应,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要全面实施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制定实施灾区发展振兴规划,把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示范窗口。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我省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在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鲜活的经验。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要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等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四川省农业发展上台阶建设项目规划》,加快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走科技兴农之路。三是要全面规划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推进“三打破、三提高”,以县为单位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连片推进新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要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灾区重建中新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形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四是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总结推广成都试验区建设经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要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构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防止损害农民的利益。

(五)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未来几年,我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有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要坚持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导向,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抢占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要充分发挥我省人才优势和科教优势,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要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要在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管理人才。要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三是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发展。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人才基础。要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攻坚,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时期必须把民生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顺应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正确处理富民与强省的关系,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继续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引导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要把实施贫困地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制定实施全省藏区、彝区和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规划,深入实施民族地区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七)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进一步解决市场发育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突破,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使改革从领域内走向跨领域、从单一改革走向综合改革、从微观层面走向宏观层面,推动新一轮释放生产力的重大变革。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障碍,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要坚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更加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总结近年来我省引进重大产业的成功经验,着眼做强产业,敏锐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动态和规律,抢抓机遇,主动出击,招大引强,实现产业发展的快速突破。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注重引进和加快形成产业链。要坚持“三外”联动,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保持外贸稳定较快增长。要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合作发展,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和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发展。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密切与东盟、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提高我省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促进全省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目标任务,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清醒认识所承担的繁重历史任务,清醒认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清醒认识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总体稳定中依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

(一)全面加强社会管理。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深化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在实践中探索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新路子和好办法。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尤其要在流动人口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延伸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切实解决一些“两新组织”游离于党和政府管理之外的问题。要把对虚拟社会与对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抓,加强对手机、互联网等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根基,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人大、政协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没有发展,稳定就没有基础;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保障。当前全省社会总体稳定,但多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维稳任务仍然繁重。在推进“十二五”发展中,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维护稳定工作,努力营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要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维稳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切实转变维稳工作的思路,实现从“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的转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平安四川”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打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社会治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健全维稳工作预案,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切实维护藏区、地震灾区社会稳定,保持全省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要落实维稳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维稳力量建设,不断提高维稳工作水平。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了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强化群众观点,最根本的是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断增强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站稳群众立场,必须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对群众有利的才干,绝不能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要改进群众工作,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方法,切实解决一些干部不敢面对群众、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大力增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本领。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要健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和使命,确保“十二五”发展各项部署落实见效

这次全会通过的省委《建议》,为我省“十二五”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推进我省“十二五”发展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必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头扎实苦干,奋力攻坚克难,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落到实处。一是要抢抓机遇。我省“十二五”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机遇重大而宝贵。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使命意识,认清大趋势,驶入主车道,抢占快车道,紧跟全省击鼓奋进的发展步伐,不脱轨、不掉队、不落后。要以奋力争先的状态、尽职尽责的工作、百折不挠的意志,化大机遇为大发展,一年迈出一大步,五年上个大台阶,推进全省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二是要做好规划。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建议》精神,扎实做好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要与中央“十二五”发展部署相衔接,与我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部署相衔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省委近几年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要强化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集中各方智慧,大力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用好政策。推动发展,政策就是资源。“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政策、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政策、贫困地区连片扶贫政策、转变发展方式政策、产业转移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很多。要吃透中央和省上政策的精神,深入研究、认真梳理、及时对接,准确把握政策的支持范围、原则、方向和重点,切实把支持政策落实到工作中,用政策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注重做好特殊政策的“放大”、“叠加”和“嫁接”工作,搞好政策的细化和配套,真正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把支持政策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

四是要狠抓落实。规划的功效在于实施。要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促使各地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局面。要加强监督检查,抓住目标要求不放松,落实政策不放松,解决问题不放松,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实效。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继续倡导“四个特别”的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各级干部为“十二五”各项事业发展顽强奋斗、扎实奋斗、不懈奋斗,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这里,我再讲一下当前工作。今年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各方面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大力度,扎实推进。一是要衔接和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工作。今年以来全省发展态势不错,要狠抓工作重点不放松,保持工作状态不松懈,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弱,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打一个漂亮的“收官战”。在狠抓当前的同时,要着眼长远,认真总结“十一五”特别是近几年工作,加强对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二是要加大各种要素保障力度。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和把握,看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并提前作出安排部署,尤其是要提前思考资金筹措问题,搞好油、气等重要物资的市场供应,防止市场供给和物价出现大的波动。三是要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强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节能管理,确保完成全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四是要扎实抓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要认真检查已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种粮积极性,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要保持重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严格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五是要大力做好关心群众工作。要继续实施重点民生工程,确保资金投入和项目落实到位。冬季到了,要特别关心地震灾区、贫困地区和高寒地区特殊困难群众,及时开展送温暖和献爱心等帮扶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全省大局稳定。

篇4: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

情 况 汇 报

接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组织老师和同学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同志在国防大学所作的《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形势报告。同学们们在学习报告后纷纷表示深受鼓舞,教职工也都深受感动。

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同时也谱写了气壮山河、坚韧奋进的历史篇章,这段历程概括起来就是“从悲壮走向豪迈”。刘奇葆同志的报告,从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个方面,以翔实的资料、客观的陈述、精辟的论断,回顾了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了创造人类抗灾救灾史上伟大奇迹的真正原因,描绘了四川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是一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精彩报告。

刘奇葆书记的报告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堂生动的形势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力量,着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禾丰初中政教处

篇5:刘奇作风建设讲话心得

省委书记刘奇葆出席中共四川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保障和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出席会议。

刘奇葆在讲话中充分肯定近几年来我省纪检监察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把保障全省工作大局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首要任务,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取向,把有效预防腐败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把改革创新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动力源泉,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保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各项工作,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刘奇葆指出,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良好环境。要着眼保证政令畅通开展监督检查,围绕推动“十二五”发展,强化中央和省委重大工作部署、重要政策举措、重点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的纪律保障。要着眼推动风清

气正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责任和使命意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各项工作。要着眼强化标本兼治推进体系构建,以制约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健全制度机制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加快建成符合四川实际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要着眼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纠风治乱,紧紧围绕就医、上学、住房、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事关民生民利的突出问题,完善机制、改进方法,抓住热点、破解难点,下大力气加以治理和解决。要着眼提升科学化水平深化改革创新,把反腐倡廉创新的要求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刘奇葆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认真践行“四个特别”,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刘奇葆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强化思想纯洁,永葆政治本色。要以理论武装保障思想纯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是非界限;要以党性修养锤炼思想纯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自觉坚持党的原则,听从党的安排,维护党的利益;要以道德建设净化思想纯洁,模

范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二是强化组织纯洁,永葆先锋本色。要坚持重质量强队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要坚持抓处置畅出口,坚决对不合格党员及时严肃处置;要坚持严管理真关爱,对党员干部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注重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是强化作风纯洁,永葆为民本色。要围绕惠民作决策,使各项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符合;要着眼富民抓发展,处理好强省和富民的关系,千方百计增进全省人民福祉;要躬身为民树新风,扎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中转变作风。

四是强化队伍纯洁,永葆清廉本色。要保持高尚节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强化廉洁自律,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习惯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要严守法纪红线,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谨慎用权。

刘奇葆强调,要强化保障措施,把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遵守纪律有例外、执行纪律搞特殊。要切实强化监督制约,使党员干部时刻处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发挥教育、监督、检查、处理、保障等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党的纯洁性。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会前,刘奇葆、蒋巨峰、陶武先、李春城等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

上一篇:唉我们这个班作文下一篇: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