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读后感

2024-04-25

失根的兰花读后感(共6篇)

篇1:失根的兰花读后感

一日,偶读到了一篇美文《失根的兰花》,我即时想到了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

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当我站在故乡之外,站在童年之外,我依然发现自己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

就算时间是杀手,除掉我脑中封存的知识,它也永远不能夺走故乡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小河,弯弯曲曲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我依然记得父亲种的那棵歪脖子树,挂着儿时五彩斑斓的梦想;我依然记得村东边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装载着我的不安。时间能使绿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如果我是失根的兰花,飞舞的秋蓬,那故乡的记忆就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故乡的记忆会因我们的年迈而愈加清晰。

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

篇2:失根的兰花读后感

这篇文章不知被我读了多少遍,但每每想起,总泛起一阵与作者同样的感受……

顾先生约作者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的花园,校园美的像诗,依山起伏、古树成荫。花圃有白色牡丹,也有雪球、丁香。看着这些馥郁芳香的花儿,作者想起了祖国,祖国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作者想家了。作者十七岁就离开家乡,到后来离开祖国,他是那么想念远在天涯的家乡啊!()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人的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亲。”作者离开了生他养他的伟大母亲,同样也离开了一直藏在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那个最神圣、最尊敬、最不可侵犯的祖**亲!看到异乡的渭水滨,只感到新奇,不感觉陌生;看到咸阳城,只感到古老,不感觉伤感。看到香山红叶,看到太庙古松……那些在祖国的岁月里,比待在异国一天都轻松。在异国,就像一朵失根的兰花,随风飘去飘落。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甚至连空气都是那么陌生。

失根的兰花因为没有了泥土而无栖息之地;因为没有了雨露而不再光鲜亮丽;因为没有了爱而毫无感情……祖**亲是我们一生的母亲,没有祖国的我们就像失了根的兰花。

篇3: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荫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她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曾穷苦得像个乞丐,而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上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生在美国的,然而长大之后,他却留着辫子,说不通的英文,其实他英文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文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因此知道他是生在美国,即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苦痛……”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起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乱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总还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形牯萎了。

路子与你聊

篇4:《失根的兰花》阅读答案

2.第⑤段中加点的“彩色版画”是指( B )。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3.第④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不矛盾。作者虽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又说“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4.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⑤段“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一句中“搬”字的表达效果。“搬”指物的移动,这里强调了作者虽身处海外却难以释怀的思乡爱国之情 。

5.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

⑴ 作者由眼前美国校园里来自中国的花联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

篇5:失根的兰花读后感

失根的兰花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作者 陈之藩 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陈之藩,科学家,散文家。河北霸县人。1924年生,国立北洋大学机电工程系毕业,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

②郑思肖(1238-1317),宋朝末年著名的诗人、画家,福建省连江县人。

1.写出与第⑨段中“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

答:士可杀不可辱 。

2.第⑤段中加点的“彩色版画”是指( B )。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3.第④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不矛盾。作者虽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又说“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

4.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⑤段“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一句中“搬”字的表达效果。

答:“搬”指物的移动,这里强调了作者虽身处海外却难以释怀的思乡爱国之情 。

5.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

答:⑴ 作者由眼前美国校园里来自中国的花联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

篇6:走近无喉女孩,拥抱那失根的兰花

之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惊天逆转:她因患喉癌进行了喉切除手术,成了一名无喉女孩;而他却误以为自己被她戏弄,发奋经营事业,成为有房有车的优质男。这样一对阴差阳错的男女,人生还有交集,爱情还有春天吗?

2010年3月,越南海防市小镇,春暖花开。中国游客施建军正在湖边取景拍照,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女孩的尖叫声。施建军循声而去,只见有人掉进了旁边的人工湖里。他来不及多想,一边跑一边甩下身上的肩包,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很快救起了落水的女孩。

得救的女孩由于惊吓,脸色惨白。镇定下来后,她才向一旁浑身湿透的救命恩人连声道谢:“谢谢你!”

“你是中国人啊?我也是呢!”施建军兴奋地回道。女孩连连点头。两个在异国意外邂逅的年轻人,一边整理打湿的衣物,一边聊了起来。

女孩介绍说,自己名叫李兰花,24岁,浙江湖州人,父母在苏州吴江区经营一家服装公司。2009年,她大学毕业后,进入父母的公司打理生意。听说越南三月风光迷人,她特意到越南旅游。当天,由于她拍照时脚下不慎踩空,跌入了人工湖中。

施建军也告诉李兰花,自己是江苏盐城人,28岁,在盐城商场租了个柜台卖玩具,但生意平平,至今没车没房,单身一人。被父母一再催婚的他,这次也是到越南来散心的。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二人结伴游玩。

一周后,施建军返回盐城,而李兰花回到了苏州,但他们并未中断联系,常常在网上聊到深夜。尤其是李兰花,施建军救她落水的一幕,时常萦绕在她脑海里。她觉得,对方就是她想找的那种善良踏实的男人。她数次在网上暗示对施建军的好感,但施建军却总是回避。他想,自己不过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屌丝男,对身为富家千金的李兰花,不敢有丝毫的非分之想。

李兰花见暗示无效,决定主动采取行动。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傍晚,施建军突然接到李兰花的电话,声称自己在盐城出差,要施建军请她吃饭。施建军带李兰花到中心广场旁的一家咖啡馆落座。就餐中,一名服务员过来给他们续茶,一不小心将壶底的托盘带了起来,眼看就要落到李兰花左手背上,施建军眼疾手快,伸手接住了发烫的托盘。施建军将手一摆,冲着服务员说:“没事!”一瞬间,李兰花对施建军的细心和宽容,由衷佩服,笃定施建军就是她要找的那个人。

当晚,施建军送李兰花回酒店,临分手时,李兰花忍不住大胆地对他说:“你能做我男朋友吗?”面对李兰花火辣辣的表白,施建军愣了一下,不自信地问道:“你开玩笑吧?”然后就飞快地转身离开了。

那天晚上,施建军一夜未眠,尽管他对漂亮爽朗的李兰花心动不已,但一想到她是富家千金,他就立即断了念想,觉得自己给不了她要的幸福。

施建军本以为李兰花会放弃,可他没想到,半个月后,她又来了。这一次,她明确告诉他说,她准备到盐城来开服装店。施建军还想阻挠,李兰花却直截了当地问:“你喜不喜欢我?”施建军回答:“我怎么会不喜欢?只是……”还没等他说完,李兰花就说道:“那就行!”当天,她就拉着施建军一起上街找门面。

李兰花的热烈、直率和真诚彻底征服了瞻前顾后的施建军,他没有理由再拒绝。施建军陪李兰花在市区转了三天后,最终在施建军工作的商场附近谈好了一处120多平米的门面。李兰花表示,先回一趟苏州,再来盐城开始装修事宜。那天下午,路过花卉市场,施建军顺手抱回两盆长势很好的蝴蝶兰,说以后就将蝴蝶兰放在她的前台上。李兰花抚摸着盛开的紫色蝴蝶兰,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5月17日,是李兰花返回苏州的日子。她对施建军说,半个月后她就搬到盐城来。施建军笑着叫她不要太着急,来日方长。李兰花羞红着脸低下了头。二人在车站依依不舍地告别。

然而,正当施建军沉浸在幸福期待中时,李兰花却突然消失了!李兰花回苏州后的第一周,二人每晚都会在网上联系,可一周后,施建军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电话、短信、QQ,都不见她的回音。施建军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被这个富家千金给戏弄了,一股莫名的羞愤,侵袭着他。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因为自己是个屌丝男,所以才被爱情抛弃了。受此刺激的施建军,在沮丧了一个月后,决定租下之前为李兰花谈好的门面,自己经营玩具和首饰,发誓要出人头地。

2010年7月,施建军将门面进行了简单装修,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在义乌进了一批玩具和首饰。让施建军自己都没想到的是,情场失意的他,生意竟十分顺利,短短三个月,他就收回了成本。到年底一结算,他竟赚了四五万。事业上的转机,让施建军渐渐淡忘了李兰花,尽管他脑子里偶尔也会闪过李兰花美丽的身影,但他再也没有上网给李兰花留言。

两人仿佛平行线一般,再无交集。2012年,尽管施建军买了房和车,父母也常催他结婚,但他却对相亲对象毫无心动的感觉。

2013年春节后的一天,施建军无意用手机登录QQ,竟意外发现许久没动静的李兰花,QQ空间被更新了,而且签名写着这样一句话:兰花失去了根,它再也没有春天了。施建军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预感到李兰花定是出了事情,他连忙给她留言问好。

几天后,施建军终于收到了李兰花的回复,但只是礼貌性地表示了“谢谢”。在施建军再三追问下,李兰花这才道出她消失的真相——

原来,2010年5月,李兰花回到苏州后的第三天,她突然喉咙嘶哑、疼痛难忍,她以为自己是感冒了,就到附近的医院输了几天液,可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喉痛。她不敢怠慢,便去苏州市立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竟然严肃地告诉她:她患了磷状喉癌晚期,必须进行全喉切除手术后再化疗,而且手术后,她将会失去语言功能……

nlc202309051650

这个消息对于李兰花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当时便想一死了之,是父母哭着求她接受手术,她才放弃了轻生念头。为了不连累施建军,李兰花只能无奈中断了与他的联系,6月,在父母的陪同下,她到上海华东医院做了全喉切除手术。手术后,经过6个疗程痛苦的化疗,她终于渡过了劫难。但术后的李兰花,原喉咙下方半寸处留下一个拇指大的黑洞,直通肺部,所有的气流都要从这个孔进出,吐痰也不再通过嘴巴,而是从颈部下边的一个气孔“喷”出来。为了防止“呼吸口”受感染和污物进入窒息,李兰花每天要用特制的纱布缠着颈部。她最怕洗澡和洗头,因为这个“呼吸口”一旦进水,很容易呛着肺,导致接不上气,从而引发生命危险。

然而,还有更令李兰花难受的,那就是原来爱说爱笑的她,再也不能说话了,与人交流要用手比划,或者笔交流,她感觉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她再也不肯上街,把自己封闭起来了。父母看到她的样子,无心打理生意,整日守在家中陪伴她。遭此重创的李兰花,对爱情更是没了奢望,她觉得自己就像一枝失根的兰花枝,慢慢走向枯萎,再也不可能有春天了……

施建军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心爱的女孩竟成了一个“无喉”人。更要命的是,他误会了她,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竟记恨她。想到这,施建军一阵刺痛,与李兰花相处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闪现在他眼前……施建军无比自责,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帮她扛过生命中最痛苦的日子。他郑重地在电脑上给李兰花打下了一行字:回来吧,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陪你一起迎接春天。

李兰花流着泪,敲下一连串的“不”字,她反复强调,她不想做别人的负累,也不会接受他的同情。施建军告诉她,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有能力照顾她了。可这次轮到李兰花怀疑施建军是一时冲动了。

为了打消李兰花的顾虑,施建军决定亲自到苏州去接李兰花。2013年4月23日,施建军开车去了苏州。当风尘仆仆的他手执一束娇艳的玫瑰,再次见到李兰花时,他还是愣住了:曾优雅漂亮的李兰花,脖子上套着一层特制的颈套,失音的她再也不能发出咯咯的笑声,眼里满是泪水,这与原来那个精灵古怪的李兰花,简直判若两人啊!但施建军只是迟疑了几秒钟,就快步迎上去,将她紧紧地拥在怀里……

然而,李兰花的父母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们担心他只是一时冲动,甚至有别的企图,坚决不允许李兰花离开苏州。为此,施建军干脆放下生意,在李兰花家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白天,他到李兰花家里陪她照顾她;晚上,他才回到自己的租住房休息。

施建军还隔三差五地到图书馆借来一大堆关于咽喉疾病方面的书,他和李兰花一起翻看,共同商讨如何减少无喉情况下生活的不便。比如吃饭时用什么姿势更容易进食,吃什么更利于下咽,洗澡洗头采用什么姿势更舒适且不会被呛等,每次讨论完后,施建军都亲自动手示范,喂她进食,给她洗头等等。施建军每做一次,李兰花都会被感动得默默流泪。

为了让不能说话的李兰花找回自信,施建军花3000元买来了一个电子喉给她。可电子喉不仅带在身上不便,而且发出的声音也不太好听。于是,施建军又动起了脑子。一天,他在网上有了重大发现。原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帮不少无喉人自然发音的培训班。施建军很是兴奋,他继续搜索,了解到全国多家大医院都开办了此类培训班。施建军将此消息告诉了李兰花,李兰花也很兴奋,忍不住跃跃欲试。

一周后,施建军带李兰花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发音训练室参加学习。半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李兰花竟可以“嘶嘶啦啦”地发出1、2、3的数字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还很难听,可对于李兰花来说,却如同久违的天籁!

不仅如此,施建军还常带李兰花一起去逛街,给她买下各种式样的丝巾,掩盖住她喉咙的纱布。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施建军和李兰花建立了惊人的默契。李兰花嘴一张,施建军就知道李兰花要做什么。

施建军的一言一行,不仅让李兰花感到温暖,也打动了李兰花的父母,只是他们不知道施建军能坚持多久。为了打消李兰花父母的疑虑,施建军在苏州生活了将近一年时间,最终,他在盐城的生意被迫暂时关门歇业。那些日子,他不仅无微不至照顾着李兰花的生活,还经常与李兰花手牵手去公园晒太阳。尽管有时路人会对脖子上缠着纱布的李兰花投来惊讶的眼光,但施建军却从未有过丝毫躲闪,不管在哪儿都紧紧拉着她的手。施建军的付出,终于让李兰花惶恐的心找到了安定的港湾,她渐渐变得和过去一样开朗自信。而施建军的努力,也彻底打消了李兰花父母的顾虑,他们相信这个善良的男人能真正带给女儿幸福。

2013年10月,在征得李兰花父母的意见后,施建军将李兰花带回了盐城。施建军的父母得知后,坚决反对儿子的恋情,于是施建军专程将他们接来与自己同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施建军的父母发现李兰花虽然有无喉的遗憾,但并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她心地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最终,他们默认了儿子的选择。

2014年2月14日,在父母和亲友的祝福中,施建军和李兰花携手踏上红地毯。红毯两侧,布满了一盆盆紫色的蝴蝶兰,如精灵般跳跃着、怒放着。那夜,李兰花躺在施建军的怀里,一字一顿地问道:“建军,很多人想躲都躲不过来,你为何偏偏选择我呢?”施建军搂着她情意绵绵地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我爱上了一朵兰花,心甘情愿做她的土壤,让她在春天里尽情绽放。”李兰花听罢,泪水无声地从眼角落下……

编辑/罗婷 胡献锦

上一篇:旧宫人,旧宫人张籍,旧宫人的意思,旧宫人赏析下一篇:春组词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