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校

2024-05-22

全面依法治校(通用6篇)

篇1:全面依法治校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举办者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号)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能力,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工作措施

依法治校是指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有关公民,依照教育法规,其他有关法规及学校依法制定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从事学校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与学校有关的活动,使学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一)转变管理职能,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依据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项目,公开审批程

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要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法行为。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要依法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健全学校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学校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内容包括学校名称、办学宗旨、主要任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举办者权利义务及章程的修改程序和其它事项。高校要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要依法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保障监督作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机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其它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学校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招生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资料,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内容包括:面向社会公开收费、招生及学生有关入学、毕业、评先及奖惩等事项;面向教职工公开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学校财务情况;工程建设项目、大宗物资、材料、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情况;干部人事工作有关事项;领导干部廉政情况;涉及教职工有关切身利益等事项。坚持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学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案件,学校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人、校长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六)保障学生权益,完善保护机制

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它人身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七)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全面贯彻教育系统“四五”普法规划。要突出普法重点,认真学习新修改的《宪法》,学习《行政许可法》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专业法律法规。要将普法与依法治理结合起来,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抓好社会诚信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教师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综治办、团市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完善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和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八)健全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党政领导必须重视依法治校工作,精心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解决依法治校工作中的问题。要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认真落实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是依法治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落实依法治校工作,做到依法治校工作有计划、有评估、有总结。

篇2:全面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农村小学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立足长远,这迫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小学的依法治校工作。近一段时间我们调研组针对我乡小学实施依法治校情况进行调研工作,感触颇深,汇以成文。

调查主题:当前我乡小学依法治校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关防乡所有小学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20日~25日

调查方法:座谈专访

问卷调查

个别走访

调查内容及经过:针对关防乡东、西、中三沟的小学进行走访、调研。我们乡地处涉县偏远乡镇,经济落后,人口外流比较严重,全乡大约有60余名教师,学生500余人,对学生家长抽样调查不是出去打工就是文盲,小学文化水平占的比例达到57%。相对于其他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乡镇,我们推行依法治校有点困难。我们调研组共计四人。

职位和调研分工:苑华平,副校长,负责对调研学校的法制校长进行专访;刘现红,教导主任,负责对教师进行座谈会;杜爱伟,政教副主任,负责对家长进行走访,并汇总形成报告;孟小芳,政教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针对我乡各校点实施依法治校的法治情况进行调研。每区片学校的调研时间为一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主客观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发现,当前在一些校长和管理人员中,还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观念。除认识问题外,调研组认为我乡的依法治校工作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教体局及中心校对所辖小学管得过多、过死,学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校长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对校长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个别校长养成了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不论学校的大事小情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

2、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规章制度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应当说,农村小学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逐步积累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衡量,不少学校在办学活动中,无章可循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此外,章程、制度建设不完善,形式上不规范,内容上脱离学校工作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学校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相当普遍。把依法治校仅仅当作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对待。

3、民主管理与监督工作薄弱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4、法制教育理解狭隘

学校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起着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是开展法治教育的灵魂,首脑。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校重视不够

学校领导没有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把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摆在应有的位置。

2、学校法制工作机构、队伍建设薄弱

机构、队伍建设是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保证。

3、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致没有把依法治校作为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治校理念,作为学校办学、管理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4、农村的知识结构阻碍法制工作实行

调查中的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家长的书念的少、学历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大,知法守法懂法更是少之又少。俗气一点说:你说他懂点,他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懂吧,他还装懂。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形成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法律知识浅薄,运用法律武器单一,固执的现象,给依法治校工作带来了不利的阻碍。

二、我们乡开展依法治校入手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健全学校教育法制工作机制。

(二)、分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制意识。1.加强学习,提高干部、教师法制意识。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强力推进三全管理,建章立制,使学校管理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1.加强学校三全管理工作,实现依法行政。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职员工行为。3.加强学生管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4.加强民主监管,推进校务公开。

三、解决措施和建议

1、必须抓好一个关键

建设一支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的校长队伍。校长依法治校理念的确立,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一个好校长等于一个好学校。

2、必须处理好一个关系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很重要,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依法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学校应当把尊重、保护和实现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3、必须突出一个重点

抓好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工作保驾护航。必须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特别是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4、必须打好一个基础

篇3:全面依法治校

大学之治首在章程, 让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的良法之治, 法治状态下的大学章程应是良法, 因此我们依法治校而制定的《大学章程》, 不应该背离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良法”的标准有二:一是要判断制定的程序是否科学、民主;二是是否重视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的情况, 迫在眉睫的就是先要加快学校“良法”——大学章程的起草、制定的步伐, 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依法治校的总抓手。

2. 强化依法治校理念, 推行依法行政

法治国家奉行法的统治的观念, 在全面依法治国大环境下的高校, 应当是大学章程管理一切, 一切要奉行章程的管理。因而必须改变高校管理者惯用行政手段和道德观念来治理学校的现状, 提升管理者对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的重视水平, 从主要依靠政策、经验和“权力”来管理学校, 转变为重视法律法规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依法治校, 真正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高校要强化依法治校理念, 尤其是高校管理层, 应把依法治校问题提高到与党中央决策保持一致的层面上来, 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流于形式。在学校的制度确立之后,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狠抓落实, 做到有法必依。严格依照大学章程实行管理, 扩大制度的管理面, 把教代会制度落到实处,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健全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 科学划分并规范党委和行政的职责范围, 提高学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切实将权力关进笼子, 使高校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轨道。

3. 重视民主监督, 发挥依法治校的有力保障作用

部分高校没有赋予监督机构以权力, 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导致决策无人监督, 更无反馈渠道, 致使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 高校必须推动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 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能, 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 实行校务公开, 公开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 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具体而言, 如公开经费使用、收费项目、教学质量、教学计划、工作规范、人员调动、各部门主管领导联系方式等。校务公开的运作可采取定期公开和随机公开相结合的办法。预算和收费等项目每学期开学初或期末公开一次, 临时性调整内容采取随机公开的办法。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群众组织作用, 听取来自学校工会、团委、学生会、家长、社会的意见,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 既确保了高校行政职权的规范行使, 又为师生员工提供了献计献策的有效平台, 依法维护了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4. 加强法治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各大高校应该把相关的法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 学习刑法、劳动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的基本常识性内容, 培养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 引导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 增强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习惯。各高校应该建立普法宣传员队伍, 在学生中开设法律讲座, 并且对教职工进行法律培训, 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 如校园网、学校贴吧、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推送法治教育内容, 可尝试将法制教育融入实践教学和学生活动当中, 发挥第二课堂的普法作用, 如组织学生参加“6·26”禁毒法制宣传、“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

总之, 依法治校需要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用智慧和热情来积极建设, 从而保证高校规范、有序、协调地运作, 使广大师生受益。

摘要:高校法治关系着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制定大学章程, 依法行政, 加强民主监督, 努力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高校落实依法治校, 对创新高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大学章程,监督

参考文献

[1]甘慧珊.大学章程研究:必要性、内涵与实践问题[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8) .

篇4:全面依法治校

6月22日,来自全省各地300余位《广东教育》理事单位代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普通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齐聚广州,就“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章程建设”这个主题深入研讨和交流,并结合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共话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思路,共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径。

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出席会议并提出研讨意见。他希望扎实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助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表示,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以推进学校章程建设为牵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是从制度文化层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学校应从规章制度的内容、目的、外延、体系、运用、实效六个方面着力,确保规章制度在学校改革发展中起到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提供制度保证。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目的,学校在坚持依法依规管理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尊重、理解、信任、沟通的人文氛围,保障学生合法享受正当权益,保障教职工正确履行义务、正常行使权力,增强教职工的尊严感、成就感、归属感、幸福感。推进依法治校,是要让“学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师生自觉行为,学校应将法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常规教育教学等方面,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汤贞敏还希望积极创设良好教育宣传舆论环境,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全面加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助力学校特色和品牌建设。

会上,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许顺兴介绍了我省依法治校、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他指出,推进依法治校,一要强化法治意识,适应新形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教育部、省教育厅出台相关重要文件,全面、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势在必行,学校要切实按程序和要求制定好章程,聘请法律顾问。二要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实施学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核心,学校章程的表述要规范,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正常办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特别要正确理解校长的权力和校长与学校的关系,走出对校长权力的认识误区,注意重大事项决策依法有据,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黄小坚在会上对2015年广东教育杂志社各期刊、广东教育年鉴和南方教育网的工作作了简要汇报,并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化学校章程建设的背景下,广东教育杂志社作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省教育研究院重要教育宣传机构,将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充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路径、铸造服务品质,传播广东教育好声音,塑造教育宣传新格局,营造良好教育舆论氛围,为我省深入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品牌建设做好正面宣传与舆论引领工作,并为教育学术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局长韩园林、深圳市龙岗区督学孙来信、广州市先烈东路小学校长张锦庭、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校长梁刚慧分别结合区域或学校实际就如何具体地推进依法治校与参会者分享了做法和经验。

会议还邀请教育专家、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作《把学校打开,把课程打开》主题演讲。程红兵以哲性的视角、生动的思维、先进的理念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与代表们一同分享了他对深化学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的最新思想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篇5: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方案

为了推动我乡中小学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改革,根据《毕节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教育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方案>的通知(毕教办法【2014】53号)、《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补充通知》(毕教法发【2014】74号)要求,特制定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方案。

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目标

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参与支持和管理学校的新格局。

二、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内容

1、开展章程建设,建立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2、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机构。

3、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氛围。

三、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要求

1、深入学习,加强宣传,营造依法治校氛围

各校要对全校教职工开展一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专题宣传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二是提高教职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三是理清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应做好的工作有哪些;四是增强教职工参与依法治校的责任意识,既要当好依法治校的运动员,更要当好监督员,全校齐奋进,努力构造民主的、法治的、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为办好学校而奋斗。

各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政发【2012】9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黔教法发【2013】299号),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要认真研读《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辅导读本》,吃透《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精神,对解决依法治校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精神和内容,营造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2、创建措施

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小组:

组长:郑明贵

副组长:史良训朱明

成员:宋安钧、刘荣、唐家品、宋艳、涂兴荣、史良荣、伍忠明、郭荣达、魏丽、彭雪、李景、侯基权、杨晨、彭德文、张成云、何奎远、郑鑫、李玘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管理中心“两基”办,由魏丽负责办

公。

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具备相应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教育法治工作岗位,完善教育法制机构,建立由法制机构牵头负责的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各校要主动联系已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协助解决相关法律事务,抓好整体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

3、以法律为准绳,制定好学校章程

各校要加强依法治校、依章程办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高度重视学校章程建设,严格按照《毕节市学校章程制定办法(试行)》(见附件1)依法按程序制定和修订完善学校章程,保证章程内容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与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高质量完成制定学校章程的任务。在制定学校章程的过程中,要召开一次有教职工、有家长、有相关部门参加的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听证会。广泛、充分听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激发教职工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中学、中心校在2014年7月初完成章程制定和上报;其余完小在2015年7月初完成章程制定和上报。

4、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按照《纳雍县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纳教字【2013】39号)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2014年和2015年各创建一所示范校,并建立依法治校评估考核机制。教育管理中心把推进依法治校纳入工作目标考核,把依法治校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估、评价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内

容,强化督导。学校要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报告制度,各校每年11月10日前要将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取得的成绩和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向教育管理中心汇报。

篇6:全面依法治校

【每日一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紧迫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教政法〔2003〕3号)发布以来,各地和学校普遍重视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加强校长和教师法制培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相比,依法治校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依法治校认识还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在个别地区和学校还不时发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意识还亟待提高,权利救济机制还不健全;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影响到教育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的进程。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校。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坚持和改善学校党的领导与学校的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校长、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积极落实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必须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与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学校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义法治理念要求;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要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三、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5.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等学校要依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制定或者修改章程,由教育部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

6.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学校制定章程或者关系师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广泛征求校内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重大问题要采取听证方式听取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保证师生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要依据法律和章程的原则与要求,制定并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设定义务。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应当加以汇编并公布,便于师生了解、查阅。有网络条件的,应当在学校网页上予以公开。涉及师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实施前要经过适当的公示程序和期限,未经公示的,不得施行。

7.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学校要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对与上位法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不符合学校章程和改革发展要求,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保证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层次合理、简洁明确、协调一致。要建立规范性文件核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制度,清理结果要向师生公布。新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或者重要文件发布后,要及时对照修订校内相应的规章制度。

四、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8.依法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按照《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公办高等学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法明确高等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权范围和决策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中小学要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有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职业学校要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决策机制;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健全学校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议事规则,依法按期开会履行法定职责。健全决策程序。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以及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法性论证,开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

9.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要在学校内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管理与决策执行的规范、廉洁、高效。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服务的要求,自主设置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分工,健全重要部门、岗位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的制度措施。除依法应当保密或者涉及学校特定利益需要保密的事项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在校内公开,允许师生查阅。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职员工及有关方面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公办学校因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

10.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要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要扩大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评议权、考核权。要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要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

11.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中小学、幼儿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承担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应当由全体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学校应当提供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必要条件,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应当定期与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要积极探索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2.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要积极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与方式。中小学要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创造条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参与社区建设,完善与社区、有关企事业组织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聘任办法和任职要求,探索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开展法制和其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学校周边环境。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要积极扩大社会合作,在决策咨询、教学科研、安全管理、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资源,健全制度,扩大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五、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13.依法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学校办学活动应当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切实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严格依法依规招生,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招生制度、选拔机制的公平、公正,招生活动的规范、透明。学校不得违背法律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设立有区别的招生条件或规则。要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环节建立评估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要依据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对学校内设机构开展或者参与经营性培训活动进行规范,保证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行为规则,坚决杜绝教师违反法定义务和国家规定,利用自身特定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14.依法建设平等校园环境。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全面落实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原则,消除以不当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带有歧视的制度、言行。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要为残疾学生平等、无障碍地参与学校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

15.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要完善制度规则,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学生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资源,获得学业和品行评价,获得奖学金及其他奖励、资助等方面受到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对学生进行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据充分、程序正当,重教育效果,做到公平公正。作出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对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明确处分的期限与后果,积极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教育挽救。要保障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不受非法侵害,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严、违法违规收费,以及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等侵权行为,以及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对学生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16.尊重和保障教师权利。学校要依据《教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制定权利义务均衡、目标任务明确,具有可执行性的聘任合同,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聘任教师,认真履行合同。要依法在教师聘用、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奖惩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要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专业权力,学术组织中教师代表的比例不低于 1/2。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建设,明确教师考核、监督与奖惩的规则与程序。

17.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要依法建立健全保障师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健全学术评价制度,保障各种学术评价机构独立开展活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要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保护学生自主、自由的学习,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和基本要求,保障教师根据课程的有关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正当地行使教学的专业自主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要建立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

18.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学校配置资源以及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要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要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及中小学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构、制度,落实公开的具体措施,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重点公开经费使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就业、基本建设招投标、收费等社会关注的信息。要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学校面向师生提供管理或者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并公开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监督渠道等内容,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六、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19.依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要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要特别注重和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团体和法制工作机构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将因人事处分、学术评价、教职工待遇、学籍管理等行为引发的纠纷,纳入不同的解决渠道,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和效果。要尊崇法律、尊重司法。对难于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在校内完全解决的纠纷,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有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社会调解组织或者司法机关依法解决。对师生与学校发生的法律争议,学校应当积极应诉,认真落实法律文书要求学校履行的义务。

20.完善教师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学校要设立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就教师因职责权利、职务评聘、考核、待遇及奖惩等,与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发生的纠纷,或者对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调处,做出申诉结论或者调解意见。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成员应当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认可。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学校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其人员组成、受理及处理规则,应当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并允许学生聘请代理人参加申诉。学校处理教师、学生申诉或纠纷,应当建立并积极运用听证方式,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

21.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法定职责,健全学校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切实保障学生、教师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学校秩序的稳定。要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校方责任险为核心的校园保险体制,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事后转移机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

22.切实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学校领导任职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的情况。学校要高度重视内部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依章程办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23.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要认真组织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要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关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法律规定,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对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要组织参加专门培训,提高其对法治理念、法律意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24.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认真落实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开展好 “法律进课堂”活动。中小学要将学生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体现。要深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凝练到学校校训或者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要适当加大对《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建立对多元文化、少数人群和弱势人群权利的尊重与平等意识。

八、加强组织与考核,切实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

25.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学校要将依法治校纳入整体工作规划,明确学校领导班子、各级职能部门、工作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要求与目标考核机制。要将依法治校情况作为工作的专门内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报告,并同时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中小学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法律事务、综合推进依法治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人员作为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处理法律事务。学校的法制工作机构或人员在学校的决策、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对学校出台的有关管理措施、对外签订的合同、实施改革方案等,要进行合法性评估、论证。

26.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依法治校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估重要方面,在对学校办学和管理评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综合考核的作用,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与管理活动的干扰。要完善校长选任和考核制度,把依法治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创新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听取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由法制工作机构或者其他综合部门牵头负责的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健全学校领导依法治校能力培训和考核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和鼓励学校积极实践、不断创新推进依法治校的制度、机制。

九、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的保障

27.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依法治校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切实转变管理学校的方式、手段,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切实落实和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活动。要主动协调其他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校园安全,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28.依法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实现依法对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法帮网

学校办学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要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法律和国家政策有效实施。对公办学校实施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行为,要依法健全对学校及其负责人的问责机制。要建立对学校办学与管理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和利益相关人的监督,进一步健全教师、学生的行政申诉制度,畅通师生权利的救济渠道,改革完善行政监管机制。要建立学校规章和重要制度的备案制度,及时纠正学校有悖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规定。

29.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进依法治校要立足学校需求,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示范引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本纲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制定本校依法治校的具体办法。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在依法治校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与成功做法,完善对不同层次、类型学校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分类实施指导。要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价标准,将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上一篇:孝敬父母(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2022年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