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2024-04-16

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通用4篇)

篇1: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铺路石,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铺筑道路的石子,只要需要,无论人们把它铺在哪里,它就会坚定不移的在它所在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兢兢业业,直到将自己完全磨耗。

就是这样一群甘作铺路石的人,从事着最基础的公路一线养护工作,他们被唤作:养路工。

要怎么来形容养路工的工作呢?辛苦,艰难……身穿着橘红色的标志服,清理水沟里的落石和土块;用簸箕搬运塌方的泥土和石块;抬着铲子铲除路边的落石;站在拖拉机上挥动锄头下砂石料……出工一天,全身满是灰尘。站在油罐车上拉动电机,提着油枪喷洒沥青,用簸箕和铲子铺黑料,衣服、鞋子和手套早已因为常年施工作业而沾满沥青。吹灰机一吹,漫天飞舞的灰尘能瞬间把人吞没;在高温天气下作业,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停地透支着体力;遇到路面铣刨、大中修工程或者水毁抢险,午饭就常在公路边简单应付,稍作休息便要继续开工,常常深夜十分才能收工回到住所。

一次,下着大雨,我问所长,今天是不是可以休息了?所长说道:“哪会?越是下雨,更是要到路上去巡查,清除路障,如果有落石影响到行车安全,怎么办”,就这样我们穿着雨衣、冒着雨去搬开那些掉落在路面的石块,一边铲着落石,边坡上的石头一边哗哗的往下掉……养路工们从事着平凡而辛苦的`工作,一干就是、甚至更多年。

他们憨厚、淳朴、善良,虽然在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下饱受着重体力的考验,但他们却像呵护着自己的孩子般那样保护着这条公路。一次,我们工作累了在路边休息,马义红师傅一个人跑到公路那边捣鼓了半天,全身都湿透了,他心疼地对我们说道,我去捆一处爆裂的水管,如果任水流这样冲刷我们的公路,那我们的挡墙和路面就毁了。

你也许不知道,我们的养路工在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如果遇到路面有石头,会把车子安全停放在路边,去挪开那些拦路的石头,为的就是让过往车辆能安全行驶。薛文红是一名安技员,今年45岁的他已经在边疆工作了20年,每逢回家他就要开车从红河经过石屏回到建水,在从红河到石屏的70多公里2个多小时的四级路上,他可能要停车数十次捡石头,连他10岁的儿子都会说:我有一个爱捡石头的爸爸。

铺路石就是这样普通,一生低调不擅张扬,总是在默默的奉献,尽管地位不显赫,却从未为辛苦劳作而怨,为“作茧自缚”而悔。正是这些为公路奉献了一辈子的“铺路石”们,才有了今天便利的交通和如在画中行的美丽公路。

当我成为一名公路人的时候,我被铺路石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撼动;当我看到持续七年炮火的叙利亚废墟残垣,遍地哀鸿的时候,我才懂得只有国家富强,才能让我们拥有和平的生活;当我看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天眼那一个个超级工程的时候,我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感到自豪,更被国人披荆斩棘的奋斗深深震撼。只有“厉害了,我的国”,才会有“幸福了,我的家”,让我们立足岗位,勇敢的做一个新时代的铺路石吧,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组织的培养,才能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演讲者:李军桦 演讲获红河公路局演讲比赛二等奖)

篇2: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虽然她们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时尚前卫的妆扮,更没有让须眉自愧不如的才气。但是她们绝对是新时代的女性,因为她们有一双开山劈石,扫平坎坷的双手,一颗坚忍不拔、乐于奉献的心,即使世俗的眼光凌厉犹如刀箭,但她们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告诉世人:即使做一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铺路石”,也能闪耀出新时代女性的无限光芒。

在省道s308线**至**这段崎岖蜿蜒的公路线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矫健的身影:她们身着橘黄色的外衣,头带鲜艳的小黄帽,用柔弱的肩膀挑开滚落在公路上的乱石,用纤细的双手栽下一行行绿荫。

她们就是养路娘子军——**县公路局第一养护站女子作业组。

帼国不让须眉,纤纤玉手路为琴

女子作业组的居住地——**道班房,建于50年代,占地约100平方米,土木混合结构,室内既阴暗又破旧。夏天闷热不堪、冬天阴冷潮湿,是**县乃至全市居住条件最差的一栋道班房。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她们结束一天辛苦的劳动,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休息。

道班房现在还是用摇井取水,由于地势太高,每年只有在雨水丰足的时候,才能摇出水来。更多的时候,她们往返五里多地从附近农村的水井中取水,一个来回就是半个小时,每天要挑上七八个回。

养路护路全部工作都是在路上。春天是风雨难挡、泥水满身;夏天蚊虫叮咬、浑身是汗;秋天霜打雨淋、灰尘满面;冬天大雪纷飞、脚手都生冻疮。没有人计算她们拉过多少车石子和沥青,清扫过多少次路面,修补了多少个深深浅浅的坑槽,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经受了多少委屈和误解,又付出了个多少青春年华。但她们无怨无悔,因为她们执着的热爱着这一岗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既然干了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民!哪怕是用自己的双手、汗水、智慧和青春,只为一句“路畅我荣”!

2007年7月2日,倾盆大雨一连下了5个小时,咆哮的洪水从山顶倾泻而下,洪水携带着泥沙填平了公路两旁的排水渠道,漫过公路,汽车飞驰而过,车祸随时都可能发生。关键时候,王松英和她的女子作业组冒着大雨赶来了,她们手拿铁锹,肩担手提,将一处处淤积的渠道疏通,咆哮的洪水如被驯服的猛兽乖乖的淌在了渠道。但大雨仍在继续……

下午四时,s308线**岩英坪段,山体出现滑坡,交通中断。又是王松英带着她那些连中饭都没来得急吃的队员迅速进入塌方现场,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紧牙关一直清理到晚上9时,将近60立方米的滑坡土石一担一担,一车一车清运出去,虽然长满老茧的双手又增加了斑斑血泡,虽然肚子饿得发慌但仍然步履坚韧。受阻的司机乘客都被她们这群瘦小的女人感动了,有的挽起了裤脚帮忙推车,有的捋起袖子,搬开石块。离开时,所有司机纷纷鸣起汽笛,用最壮观、最热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从那以后,常在这条线上走的司机都成了养护作业组的朋友,无论是在上班去的路上,还是收工返回,只要看见了都要免费捎上一程。

2008年春节前,一场大冰雪将**境内包裹得严严实实,二十余天的冰冻让**87万父老乡亲饱受折磨,停电、停水、交通封闭,物资匮乏,无数思家想家的游子阻在归途。为了保证交通运输生命线的正常畅通,最大限度缓解冰冻带给人们的不便,作为把守**外出主要通道口——省道s308线最高地段的女子养护作业组勇敢的挑起了重担。零下10度的低温,20公分厚的冰层,她们脚扎草绳,手拄木杖,或用铁锹挖开冰层,或挑来防滑砂石铺在路面。有车打滑了,她们一拥而上用双手推动车辆;车开不动了,她们腾出房间,升起炉火,让车上的人取暖休息;就这样,一车车物资、一车车的旅客被她们平平安安的送出了辖区,同时送去了还有在大灾面前,**公路养路人无私的情怀和包容天下的心境。

为有牺牲多壮志,大爱无悔路为家

条件越是艰苦,越能砥砺意志;环境越是恶劣,越能激发养路工人的奉献激情。令养路工人最难以忍受的,是常年的寂寞和孤独,和挥不去、理还乱的思念之苦。女子作业组的同志,年龄最小的27岁,最大的39岁。她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家人,也有七情六欲。

起初,家人的埋怨一时也曾让她们动摇过,但是一想到事业的神圣和自己当初在自发成立女子作业组时的豪言壮语,她们选择的是勇往直前。她们毅然离开家的港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作业组女职工夏洪秋丈夫病退在家一直需要照顾,夏洪秋提出加入女子作业的想法后,遭到了父母和亲友的一致反对。但是为了这份事业,她耐心说服了丈夫,将小孩送到父母家上学、生活,并把丈夫接到了道班一起生活、相互照料。

正当2007年“交通杯”雨季养护竞赛在**县公路局轰轰烈烈开展时,女子作业组组长王松英、队员李靖先后在医院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宜尽快进行手术。但为了不影响士气,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她俩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保守秘密,象往常一样

篇3: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 年轻而睿智博学的周小平, 以“新视角看新网络, 开启新思考”为主题, 内容涉及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民生信仰、国防军事、科技创新等, 运用大量、具体、鲜活和深刻的实例, 结合具体的数字、图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对人们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 特别是对青年一代造成的认识错位和信仰动摇等, 回答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信息“是否是自由信息世界”等诸多问题, 告诉大家在网络时代应以审慎态度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并通过数据对比展望了中国的未来。特别是以颇“提气”的图片和实例, 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提振了听讲者的信心, 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周小平建议当代大学生, 要在网络时代保持独立思考, 用客观的分析筛选真实信息, 保持理性头脑。他鼓励大学生要坚持自己的努力, 在逐梦的路上唯一不能放弃的就是希望和奋斗, 呼吁大学生勇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周小平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幽默的语言, 不时赢得师生们阵阵会心的欢笑声和掌声。

该校党委副书记石品主持报告会。他说, 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大量负面信息。面对这些信息, 保持理性与清醒, 不盲从、不轻信是何等重要;保持独立思考、提高鉴别能力是何等重要;从网络中去伪存真、汲取正能量是何等重要。周小平先生的报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启迪和启发, 引发我们去深入思索。大学生要能够认识互联网, 把握互联网, 用好互联网, 增强爱国情怀, 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 为实现中华崛起、实现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并期盼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后, 石品还向周小平赠送了由他本人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神威天下》。

篇4:公路局演讲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路并不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路,是靠公路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紧握铁锹铺筑的。

记得去年6月6日那天,我们早上七点出发去铺筑沥青层面,直到夜里三点多才结束。在炙热阳光的煎烤下,在170℃沥青炒拌料的熏蒸下,我们脚踩着发烫的路面,用铁楸抬着黑料,倒入坑槽,摊平、再压实,像流水线上运作的机械,一车又一车铺着黑料,从晨曦的零星点点到夜里万家灯火通明再到半夜的万籁俱寂,从上午的精力充沛到下午的四肢发软再到午夜的头晕眼花。那时候,我就靠默念“基层锻炼马上就结束了,去机关很轻松的”坚持住了。可是,在机关的时候,我却哭了。那天阴雨绵绵,我蹲在墙根角洗碗,洗敬老活动70多名退休职工欢聚一堂产生的六大盆碗筷,地面上油迹混合雨水,我滑倒了,那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哭。并不是因为流血的膝盖疼了才哭;也不是因为在食堂帮厨洗的碗比我此前二十多年累计洗的都多;更不是因为在机关比在管理所更加忙的不可开交。我是心酸而哭!我们大多数的公路职工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却走向学非所专之路,理工大学、财经大学毕业的,却每天穿着满是沥青污渍的橘红衣抬着铁楸修路,这样的工作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啊!一个老职工看出了我的沮丧,她笑着说“我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没有铺路石,哪来这四通八达的路?既然选择了公路行业,就全力以赴吧!”

后来,我听说了很多先进事迹,看到了很多劳模典范,更加意识到自己当初流眼泪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懦弱!我们身边不乏冒着大雨泡在齐腰深的洪水中疏通涵洞,不顾风湿疼痛,一泡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涵洞疏通的同志;不乏在分娩前一天还坚守岗位,在月子期间依然不忘工作的同志;不乏从不区分周末与工作日,几乎全年不休假,以办公室为家,以工地为运动场的同志!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在座的都经历过,因为我们是公路人,必须以路为业、以所为家;必须舍小我成大我。

公路人,用青春年华一点一滴的打拼,我们的公路才从土路、砂石路向沥青路、水泥路发展,泥泞小道变成康庄大道,是公路人成全了群众“说走就走”的旅行。公路人没有军人、警察、消防员那样备受关注,更没有煤炭工人、石油工人那样吸引媒体的眼球,公路人无声无息地用愚公移山的意志啃硬骨头做铺路石,不在乎媒体是否报道冲在一线为抢险救灾开辟道路,只在乎自己是否全力以赴;公路人不在乎外界视我们如只有蛮力的莽夫,只在乎公路是否畅通无阻;公路人不在乎工作辛苦却薪资平平,只在乎自己手上的工具还能修多少路;公路人不在乎加班加点,风餐露宿,一心只为群众走上放心路、安心路、舒心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变是奉献交通的情怀,不忘的是公路保通的初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愿把“铺路石”精神发扬光大,用新作为来实现交通强国梦,用新作为来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

上一篇:我国铝行业技术现状下一篇:古市小学六年级动员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