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26

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

两 渡 小 学 安 全 法 制 课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心校“中小学安全法制教育进课堂”会议的意见为指导,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好安全法制教育活动,把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安全法制教育措施,杜绝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知法、懂法,犯罪为零。

三、具体措施:

1、课时安排:安全课12课时,法制课20课时,2、教师安排:各班班主任兼。

3、教材安排:安全课教材:《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法制课教材:《法制教育》

4、要求安全法制、教育课有备课并上交留档。

四、后附安全、法制课教学进度表2011、9

篇2: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

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的方针,并把法制教育工作的重点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养,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法制工作的开展。下面就我校法制教育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着力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在完善和落实德育管理的同时,成立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职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法制辅导员为成员。

(二)注意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1、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学校有法制宣传栏。经常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举行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制讲座和考试活动,使师生们进一步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有一支素质较好的普法宣传教育教师队伍,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各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政治课老师首先发挥了的“龙头”作用,系统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其次,其他学科老师也结合各学科教学,渗透普法教育。如历史科渗透了《文物保***》教育;地理科进行的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教育等都让学生获得了许多有关的知识。第三,坚持“一事一议”的主题班会制度,发挥班会课阵地作用,这是我校多年坚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师生讨论、辩论、知识回答、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看法,再由班主任从中归纳、引导,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精神,辨明是非。如一些喜欢上“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一些参与打架,都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讲论,很快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4、法制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每学期根据学校法制教育计划经常请公安部门的同志到校给学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学校还定期组织给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图片展》,每个学期共同对各班的交通安全专题墙报进行评分,对成绩突出的班级颁发“文明班级”奖旗,给优秀学生颁发纪念品,使学生时刻不忘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阅读法制报观看法制教育图片,举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校园拒绝邪教”签名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活动等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5、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做好跟踪教育。学校特别重视后进生的校外表现,让法制副校长、学校和老师配合家长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理解、尊重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只要我们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对后进生倾注真城的爱,就能使他的走出低谷,燃起自尊、自信、自强的星星之火。

6、成立学校护校队。由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生活教师等人员组成。加强学校资产和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

7、切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主要用于印制法制教育宣传资料、横幅,以及法制教育工作加班补助等。

三、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问题是家庭(单亲家庭)和缺乏正确教育方式的家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为催化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2、社会上的网吧、电子娱乐场所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危害。

四、法制教育工作的建议。

1、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为青少年的继续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具体化、法制化。

2、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的关系,加强对电子游戏场所的整治和校园周边治安的整顿,从社会环境的经常性管理入手根治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3、一步推行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的经验,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加强对失学闲散青少年和外来青少年的教育管理。

4、努力推进家庭教育,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素质。

篇3:中学法制教学初探

1. 直观形象教学法

直观形象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投影、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电脑、VCD、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多方面收集介绍法律知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方面的电影片、电视资料、录像带、投影、视频等资料以备教学使用, 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拍摄DV片和拍摄照片制成幻灯片。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直观,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 听法制报告

在教学中, 教师可请司法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做打击违法犯罪的法制报告。因所讲案例生动、形象、真实, 贴近我们的生活, 所以对学生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我校经常请司法局、郊区法院、少管所等司法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做打击违法犯罪的法制报告, 对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运用反面教材教育

在教学中, 教师可同少管所联系, 让少管所的少年犯到学校现身说法, 讲述自己是如何从小错开始, 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使学生懂得: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危险的, 认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决不能对小错姑息迁就。这些少年犯的年龄与中学生相仿, 少年犯从犯“小错”开始, 因屡教不改,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少年犯所犯的“小错”在中学生当中也时有出现, 因而对中学生更有教育意义。我校多次同新乡市少管所联系, 让少管所的少年犯到学校现身说法, 也多次带领学生到新星剧场和新乡市第一中学听河南省司法厅举办的少年犯现身说法, 对学生触动很大, 教育效果很明显。

4. 开办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同法院开庭审判相似。模拟法庭由法官、检察官、辩护人、被告组成, 其角色完全由学生担任, 模拟法庭可依照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理。在教学中开办模拟法庭, 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法不可违》这一节内容时就开办模拟法庭, 开展法官断案活动, 学生积极性很高。这种方法新颖、灵活、生动、有趣, 参与学生多, 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开办模拟法庭, 学生懂得什么是违法, 什么是犯罪, 以及犯了何种罪应受到何种刑罚处罚, 由知法、懂法最终达到守法的目的。

5. 观摩法院开庭审判

在教学中, 教师可同法院联系, 由法院选择一些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 适于公开审判的案件进行公开审判, 组织学生前去观摩。法院公开开庭审判这种形式能使学生了解法院审判的程序和人员构成, 了解公检法各自的职能及相互关系, 懂得犯罪分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受到了教育。比如我校多次与郊区法院联系, 组织学生到郊区法院观看公开开庭审判案件, 学生对开展这种活动很感兴趣, 激发了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6. 运用小品、相声艺术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小品、相声艺术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要讲授的法律知识编成小品、相声, 语言应幽默、诙谐、滑稽, 在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台下学生一边看表演, 一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运用小品、相声艺术这两种形式进行教学, 学生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如果充分准备, 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如我在上《我的受教育权》这一节市优质课时, 设计了小品《谁也管不着》, 让学生表演, 成为这一节课的又一个亮点。我在上《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这一节市优质课时运用了相声艺术, 教学效果很好。

7. 开展词语接龙、课堂辩论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开展词语接龙、课堂辩论进行教学, 这些活动形式新颖、有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我的受教育权》时, 开展了接龙游戏, 让学生以小组接龙的方式把自己所知道的对受教育权作出规定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写在纸上。每个小组发一张白纸, 以小组为单位, 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在纸上写出法律法规的名称并依次向后传, 每人每次只能写一个, 如有人写不出, 可以跳过。以2分钟内写出的法律法规名称的多少决胜负。接龙游戏这种活动形式, 使学生既愉悦了身心又学到了法律知识, 深受学生的欢迎。

8. 开展智力竞猜活动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开展智力竞猜活动进行教学, 由于活动形式新颖、充满乐趣,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比如我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法不可违》这一节内容时就开展了智力竞猜活动进行教学。规则如下:两名同学组成搭档, 一位看大屏幕的显示, 表述相关内容, 可以说出有几个字, 可以用身体语言表达, 也可以用其他词语代替, 但不准用汉语或英语直接说出屏幕上的词, 如说出该内容便算“过”, 不能得分。另一位必须背对大屏幕, 只能看对方表述, 猜出内容。每组6个词, 一分钟内说出4个便为闯关成功。竞猜内容为主刑和附加刑刑罚词语以及违法行为和犯罪等词语。通过开展智力竞猜活动进行教学,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了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的目的, 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 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加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极为必要。通过法制教育, 学生懂得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 做到法律规定做的一定要做, 法律不准做的一定不做,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摘要: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而犯罪成员年龄则呈下降趋势, 犯罪手段成人化。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有关,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特别是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这是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篇4: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

法制教育的内容浩如烟海,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显得尤为关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力求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富有针对性。

(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视角来选取教学内容

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法律,教给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可有所侧重。比如小学生侧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职高生侧重《劳动法》,中学生可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熟悉中小学教材,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均有法律的内容。目前的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有《保护自我》,七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的法律内容是《做知法守法的人》等。八年级下册主要讲“权利和义务”、“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肖像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消费者权益”。九年级讲了《宪法》及公民的政治权利。

法制专题课可针对以上教材内容,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比如七年级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家庭保护的问题,教材主要讲了“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八年级下册学习“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让未成年人辍学”,作为相关链接的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前款所列行为,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人”的内容教材未涉及。在学习“社会保护”的内容时,对“第二十六条: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第二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等未有讲解。

(三)根据听课的对象确定授课内容

要根据听课的对象,针对学生知法、守法方面的问题确定讲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可选择“道路交通安全法”;针对学生上网吧的现象,可以选择“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作为法制专题课的内容,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上课时,法制课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法制课常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法

在中小学开设法制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小学生尚未成年,他们的思想活跃而又朦胧,行为好动却又盲目,爱模仿但又不会辨别是非。要想让他们知法、守法,只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发生在当地或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典型事件和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具体、清晰地学到法律知识。

1.阐释法律理论时,联系学生熟悉的事实。学生熟悉的事实,有的是耳闻目睹,有的是亲身经历。在法制教育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学生熟悉的案例和事件,具体地阐释法律知识。

(1)教法律基础知识采用实例比较法。比如为了阐释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可采用以案说法、以例析法的方式。如结合案例:李某(18岁),在校组织帮派,自命“老大”,经常纠集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向其他学生索取5元、10元不等的“保护费”。李某的这一行为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老师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不料李某却心怀不满,伺机将老师的6岁小孩掳至校外匿藏,强行索取2万元。李某至此则由违法走向了犯罪,其行为已构成绑架罪,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比较违法与犯罪行为的目的、手段、情节、后果,进而认清违法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以及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了。

(2)教相似、相关的法律知识采用实例归类法。法律的基本概念较多,有的虽是一字之差,但含义截然不同,这给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带来了相当困难。为此,有必要将相似、相关的法律概念进行归类,区分异同,以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将“抢劫”与“抢夺”归类一起理解:二者都是抢取他人的财物,但抢劫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同时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而抢夺是趁他人不注意时强行夺取,未侵害他人人身权益。如王某在街上见某女士挂在胸前的手机很漂亮,趁女士不防备之际,用力拽掉手机就跑,即为抢夺。如果王某一时未拽掉手机,便对该女士拳脚相加即为抢劫。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抢劫”和“抢夺”的异同。

2.结合理论认识实际问题时,应联系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在校园内外、中小学生之间有时会出现打架斗殴、偷摸扒窃、敲诈勒索、违规进入游戏娱乐场所等现象,甚至发生学生殴打老师的严重事件。在上法制课时,如能列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组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开展讨论,帮助学生分辨是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联系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事件认识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比如针对“我又不违法犯罪,我学什么法”的错误认识,举实例让学生明白:只有知法,才能守法,才不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案例:张某(14岁)一向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一天,张某听说母亲在街上被人偷了几十元钱,就报警说她的母亲在大街遭人持枪抢劫。后来,经公安机关查实,纯属虚报案情,张某为此被治安拘留10日。由这起案例可以看出,不知法者,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针对中小学生中“大法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举实例让学生明白:小错不断,违法犯罪难免。应该养成处处、事事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注意采用对照法帮助中小学生认识实际问题。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知法、守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拿起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基于这样的目的,在中小学生课堂法制教育中,应根据每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照检查,深刻剖析:自己是否有过这方面的违法行为?自己见到过哪些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适当的时候,还应组织学生对照典型事件或案例开展讨论。通过剖析、讨论,帮助中小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案例分析法

法制课的案例教学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案例分析代替以往的条例宣读,语言生动形象,具体,通俗,确保学生感兴趣、听得懂、会运用。当然,案例要精选。所选案例宜远近结合,尽量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有一定教育效果的案件。同时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又是辩证统一的,重视案例教学,绝不能忽视理论教学,不能从案例来、到案例去,而应运用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阐述法律知识,这才是案例教学的落脚点。

(三)模拟法庭

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扮演教学内容中涉及的角色,在扮演角色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习法制知识。

把枯燥的法制讲座变为情境法制教学,组织学生建立模拟法庭,并聘请法官来讲述法律知识。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且较适合中学生使用。

如果是小班上课,在讲“正当防卫”时,教师也可以先预设几个属于或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境,给学生以真实、具体的情境感受。当然,组织表演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模拟的案例进行评析,不要使课堂变成单一的表演会,教师所做的目标应明确,即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现身说法

可由失足少年现身说法,分别就个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增强教育的效果。有条件的可以是现场的方式,没有条件的可采用放录像的方式,并有意识地录制一些相关的资料作为讲课的素材。

(五)图片展览及讲解法

可出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图片,将一个个鲜活、悲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这些血淋淋的画面比讲十次课的效果还要好。

首先,授课形式应以交流沟通为主,通过有问有答,鼓励学生参与,比如低年级可以教背交通安全儿歌,读交通行为规范,以及识别交通标志等;中年级可以从一起交通事故讲起或从一个交通标志说起,把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交通安全的思路上来,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分清事故责任,找出交通违法的根源,最后讲授与交通法规相对应的条文;高年级可从今年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核算到每天、每时发生的起数、死伤人数说起,这样,学生就有直观的数字概念。其次,案件要新,最好举出近期发生在本地或在本地媒体上大量报道的有影响力的案例,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会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概况,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切忌简单地宣讲法律条文。

篇5:中学法制教学工作总结

法制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开学初,我们依据上级指示精神把安全法制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不能松懈,小编给大家提供中学法制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参考!

中学法制教学工作总结【一】

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的方针,并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此来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制素养,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法制教育的开展。下面就我校法制教育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法制教育领导机构,完善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充分认识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着力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领导,成立并健全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主管校长、政教、教务、总务、各专业部主任和班主任为成员。完善了了校长---中层职能处室和专业部---学生的德育工作机制。与辖区派出所实行警校桂钩,设立警务室,聘南阳新村派出所刘国明警官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负责协助、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并与政教处对接,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点面结合,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法制教育。

二、大力拓展法制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结合我校“三线三课”德育模式,做好法制教育。即在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推进法制教育。

1、坚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开好《职业道德与法律》国家课程,开好,上足。结合中职生特点和我校特色,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上好《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校本课程和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法制教育相关的选修课。

2、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法制教育报告会、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手抄报竞赛、法制教育征文、演讲比赛、主题黑板报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

3、搭建“科工之声”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宣传栏等平台,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促进法制教育。

4、实践“三线三课”德育模式,推进德育主题文化月活动。结合每月德育主题,开展相应法制教育活动。如开展“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12.4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日”等专项教育活动,将全面法制教育与各专项活动相结合。

5、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结合“三线三课”德育模式,通过专项学习、岗前培训、月度考核、及时反馈等形式,在学生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中开展法制教育,并由实训处考核落实。

三、继续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和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并会同街道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法制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局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创办社区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成立家长委员会,重大问题召集家长委员进行商量,反馈信息。每年举办社区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还举办家长法制教育学习培训班,学校法制副校长给家长做有关法律知识的讲座,从而提高了家长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也使家长与学校有了及时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更有效的推进了我校的法制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不高。教育方法简单,法制教育效果不佳。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一方面很多教师可能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法制教育不能单靠学校。现在的法制教育大多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不能把全部学生带出去学习,无法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生动活波的法制教育。而社会风气的浮华和网络等新兴传媒的负面影响,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建议继续大力推进“法官进校园”等活动,或成立如北京的“社会大课堂”等校外公益教育机构,专人、专业、专门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或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学法制教学工作总结【二】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工作牢牢抓在手头,确保违法犯罪率为零的成绩,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对学生而言,理性的法律条款是枯燥的,不具感染力的,为了让宣传教育的工作能在学生中引起注意,我采用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从一个个鲜明的画面中感受到犯罪的可怕,我先后展示过远离xx,珍爱生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遵守交通规则等图片的展览,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守法的人生是健康、向上的。其次,我定期观看了各种法制教育专题的讲座。一学年中,法制讲座共有8课时,涉及了所有的学生,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寓法制教育要求于真实感人的事例中,用身边的典型故事感召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辨明了事非,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增强了学生的守法意识,为了使这项工作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学校德育处还要求各班级在班级的板报中开辟了学法园地,把学法的工作渗透到学生的自我宣传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确保了宣传工作的长期化、持久化,做到了法制宣传常抓不懈。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有很多,现代媒体的引诱、家庭环境的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的污浊等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路,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诱惑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和游戏机房,净化了校园的周边环境成为我们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青少年学生到这些娱乐场所,例如:本学期我针对我们班,我的措施是大力提倡学生利用放学的时间阅读报刊杂志以及名人传记、名著等,还有开展英语角活动,各类兴趣小组,以次来转移学生玩网络的兴趣。再者,就是一旦发现有同学到网吧娱乐要采取果断措施制止。

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思品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把问题学生作为品德教育中重点帮扶的对象,首先我对下列五种类型的学生进行排查摸底。一小偷小摸,这些学生有的偷盗学校的财物,有的偷拿家长的钱财,有的甚至走上社会偷窃商店里的财物;二不讲礼貌,这些学生满嘴脏话,语言下流;三惹事生非,胡乱打人,这些学生常常喜欢用暴力聚众欧打,欺侮弱小;四学习习惯特差,上课无法正常进行,还常常捣乱;五花钱阔气大方,嘴中零食不断。对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我提出了以下的管理措施:

1、建立起问题学生的档案。我对班里汇总起来的每一位问题学生建立了一份个案,在此个案中,分析了该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帮教对象,设计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2、进行跟踪调查。我要求帮教的班干部,每月对帮扶的对象开展细致的调查,并根据具体的表现反复抓,抓反复。

3、为了能和其他教师切磋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我常常去和学校里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探究教育的新举措。

4、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合力是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我班定期召开问题学生的家长会与他们共同商讨教育大计。

篇6:清化中学法制教学工作总结

清化中学以大力开展法制教育,确保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确保稳定,确保安全为法制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和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专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学校综合治理方面没有出大乱子,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德育功能,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一)开设《思想品德》((法律常识》课程,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初中《思想品德》中有法律知识,我校政治教师精心备课,结合教材,利用案例,认真讲解,特别是根据普法要求,重点学习国家的几部重要的法律,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二)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思想和以法治校意识。1.利用周三的政治学习时间,校长室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点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2.认真学习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以法治校的意识。组织教师自学《德育文件汇编》和《师德学习手册》,结合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努力提高法制教育水平。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支优一秀的师资队伍。行政班子、党员同志带头学法律,提高以法治校的水平。(三)充分利用德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法制教育

1.认真组织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2.要求班主任认真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系统地学习新《中小学生

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知识手册》、《礼仪手册》、《中学生学法材料》、《初中生毒品预防教育读本》等等,以确保学校违法犯罪率为零。

3.发挥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正面教育,今年组织部分学生观看法制专题片4次,宣传橱窗中法制专题5期,黑板报6期。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功效,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社会熏陶。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法律知识

1、组织学生戒毒所参观学习,在教师中开展征集“爱生格言”的活动; 2.在师生中开展“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文明、礼仪”等主题班会活动;

3.在学生中开展“扬我中华魂,系我中华情”的演讲比赛,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4.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教育讲座,结合具体案例,对师生宣讲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

5.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周活动和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

6.向学生发放安全安全教育手册。7.“庆五一”系列活动

8.进行“平安、自护、维权”知识竞赛; 9.观看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宣传片;

10.开展学校春季运动会(体育节)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11.伸出你的爱手,为贫困学生捐款。

12.制订完善了《清化中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校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

13.举办家长学校,增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使家长增强以法教育子女的意识;

14.开展“守规、守纪、守法”主题班会评比,提高育人效果; 15.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6.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法专题片;

17.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

2010

篇7:安全与法制教学工作计划

卢诚

一、指导思想

坚持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让少年儿童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具备最基本的法律素质,做到知法守法。

二、工作目标

确保学生在本学段完成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任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主要任务

1、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生命健康意识、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2、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观念教育。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小宝贝》,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学习《预防不良行为》,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四、方法与途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法制课质量。要注重将法制内容向其它学科渗透,增强学习效果;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和开展各种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故事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

2、以依法治校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学校要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要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篇8:法制教育与党校教学

法制宣传教育为党校职能所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 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 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强调党校在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颁布后, 党校培训干部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 同时, 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 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作为党校教育总体要求。在我国, 通过长期立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成果的制度化确认和法律化保障, 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体现。因而, 法制教育应当纳入党校教育整体规划, 并贯穿于具体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成为党委政府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制宣传教育能成为党校拓展自身办学空间的有机载体。在新时期,

广大党员干部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 培训市场竞争趋向激烈, 而党校办学体制受函授教育停办的影响也面临着进一步转型, 这些因素都给基层党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就石林县委党校而言,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内强素质基础, 外抓资源整合, 坚持“主体班次、异地培训、自主办班”三位一体的培训理念, 树立“特色立校、质量兴校、品牌强校”的办学方针已经成为党校上下一致共识。为充分利用好县委党校资源优势, 县委早就明确将由石林县各级各部门负责组织的各类培训统一纳入县委党校培训。近年来, 石林县委党校积极谋求与部门、乡镇以及高校合作, 拓宽和延伸党校办学新路子。政策支持和平台搭建均使党校具备了面向党政干部之外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培训的有利条件, 培训对象及覆盖面的不断拓展也更加夯实了党校作为地方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性作用。

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好的法律制度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前提,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国家机关和社会公众的践行。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如何让行使国家职权、代表政府形象的公务员学好法、守好法、用好法, 为我们每一位党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党校姓党、讲坛有纪律”,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普法教育产生实际影响。建设一只“专、精、兼”结合的普法师资队伍是党校建设普法教育阵地的前提基础。在日常工作中, 首先要树立教人者先受教的意识, 通过集中学习、集体备课、跟班听课、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 认真组织授课教师深入了解、掌握、储备各类专业法律知识;要加强法律学科建设, 确立教师法学研究主攻方向, 明确目标任务;要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力度, 输送法律专业师资进一步深造, 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要完善优秀人才的引入机制, 招聘法律专业人才从事党校教学工作, 优化队伍结构层次;要结合客座教授聘用等工作, 加强法律师资库建设, 根据培训需要, 聘请一些长期从事法学研究或涉法工作, 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领导、专家学者、专业人员来校授课, 并与党校教师开展对接, 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基层党校教师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系统地学习与研究, 把马列主义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觉悟、世界观和方法论, 先把自己征服。二是通过必要的教学程序, 将自己掌握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转化为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说服别人。因此, 这两个转化的环节就是基层党校教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努力方向。而搞好教学, 关键是第二个环节的把握, 把握好第二个环节, 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注重教学方法、方式改进, 提高讲课艺术。必须研究授课对象和教学方法、方式。由于参训学员审美情趣不同, 对如何讲好课难有统一的标准。但一堂好课, 却往往又能得到学员的公认。因此, 讲课虽无统一的标准, 却有最基本的要求。

研究学员是首要问题, 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参训学员来自不同领域、岗位,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来党校学习的主要目的虽然都是接收新知识, 总结实践经验, 加强党性修养。但是, 基层党校教师要充分考虑受训者的层次和受训者的差异, 并根据它们的不同需求来学习研究一些专业知识或者专门知识。例如, 当代的大学生村官, 作为一线的基层干部, 整天面对群众, 随时都有可能处于矛盾的漩涡之中。他们不缺文化基础和理论知识, 但是其中一些人需要的可能就是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和能力。

精心备课非常重要, 关键是熟练教案。备专题课首先要明确课题的中心, 要抓住理论阐发和联系的重点。结构与逻辑关系, 开头与结尾, 每个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 在备课时都应精心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写”非常重要。诸位应该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某个问题自以为是想清楚了, 可一旦落实到纸上, 却发现写不清。写不清怎能说得清呢?记得一位讲课非常叫好的教授说, “我讲课要先手写讲稿, 然后改上几遍, 再把它输入计算机, 再制成课件, 每一遍都用心思索, 能不熟吗?”。

通俗易懂是境界, 适当运用技巧和艺术。为什么《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一读就懂?其实毛主席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邓小平讲“白猫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语言虽朴实无华, 但道理却博大精深。要把讲理论与讲事件结合起来。一堂课两小时, 假若从头至尾光说理论, 课堂会显得太沉闷;但若通堂都讲事件而不讲理论, 学员又会感觉肤浅。总而言之, 教师讲课就是为了传道, 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 学员爱听, 一切管用的讲课方式应该都是艺术。

篇9:法制课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法制宣传规律创新实效

2011年是国家“六五”普法工作第一年,如何切实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是广大企业法律工作者要面临的课题。笔者认为,法制宣传工作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企业法制宣传工作也具有差异性、渐进性、实效性的规律特点。只有正确认识、把握和遵循这些规律,并依此开展各项法制宣传工作,才能实现企业法制宣传工作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工作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1法律宣传工作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由于企业法制宣传工作的受众不同,其受教育程度、职责岗位、对企业事务的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和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对企业法制宣传工作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依据该规律,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是要了解企业各个受众对法制宣传工作的需求有哪些?应改变法制宣传工作“一锅煮”的现象,因人、因职施教,以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性。例如:将法制宣传工作内容列入企业领导中心组学习内容,重点讲解企业当前外部竞争和业务拓展、企业法人治理、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法律内容,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法律支撑服务;针对企业中层领导干部尤其是相关业务部门,重点是宣传《合同法》、《反不当竞争法》等相关内容;针对职能部门重点宣传《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内容;针对企业一般员工重点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内容;针对新入职员工主要结合企业情况等内容开展各项法律的宣传。只有依据法制宣传针对受众体现差异性,“想企业受众之所想”,才能牢牢把握企业法制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实现普法面最大化、最佳化的效果。

2法律宣传工作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普法工作是一项改变人思维及办事方式的系统工程,目的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其本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思想变革。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具体工作中,要克服急躁的工作作风,坚持普法工作和法律实践工作相结合,以渐进的方式取得成效。具体而言,就是要从三个方面将普法工作与法律实践工作相结合开展工作:

一是普法和法律服务工作相结合,围绕法律实践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实践服务中找准企业普法工作方向,才能使普法和法律工作互为促进、相得益彰。如:某企业花费2年多时间在某本地网开展一项基于固网变革的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2005年,该企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企业随后提出了专利复审请求,2011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维持驳回决定,该技术就此丧失了获得专利权的资格。其申请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在研发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员工保密意识不强,合作研发单位中的一名技术人员将相关研发成果的整套技术资料泄露给了不相关的第三方,直接导致该技术发明专利申报的失败。通过对该失败案例的宣传和讨论,对企业相关领导、职能部门人员和员工触动极大,这位失败的“老师”给企业全体员工上了一堂很好的知识产权普法课,大家印象深刻。

二是普法和处理企业法律纠纷等法律实践活动和工作相结合。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纠纷,通过开展各项企业法律纠纷的处理工作,使原本“干巴巴”的法律条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正面或反面教材。例如:专利人范某告某企业的“小秘书”侵犯了其发明专利,企业收到法院传票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相关专利无效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宣告专利权无效,企业将无效宣告决定书提交某市中院,原告撤诉。通过处理该法律纠纷,使领导和相关部门深刻领会了相关法规和条文,也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企业法制宣传工作应紧密贴近企业业务中心工作。在法律宣传工作中,应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经营中心工作的思路,为他们做好各项法律咨询和服务工作,如:企业每年都会开展相关的应收账款回款工作,企业法制宣传工作应适时地贴近该项工作,与相关业务部门“打成一片”,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急他们所急,见缝插针地开展相关《国有资产法》、《合同法》、《物权法》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使相关法律条款真正深入人心。

3法律宣传工作具有实效性的特点

普法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普法工作,提高广大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使其在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上适应依法治企方略的要求。同时,作为企业,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应考虑投入和产出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法制宣传工作就应该注重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载体,贴近企业员工生产、生活,与时俱进地采取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融合力,使普法工作真正实现“吸引人、留住人、改变人”,企业法制宣传工作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在工作实践中,企业可以发挥相关技术优势,将相关宣传知识通过员工经常关注的载体予以传播,除了在企业宣传栏、企业内部报刊上予以宣传外,针对经常接触网络的年轻员工,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站、BQQ等进行宣传,还可通过制作FLASH、手机报等新载体和形式开展宣传与教育;同时,要积极变灌输式为个性化、互动式教育,企业应充分利用内外部法律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互式法律服务。如:通过常年开设法律咨询电话、网络法律咨询等方式就员工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个性化、互动式教育,以达到扭转当前“填鸭式”普法的工作局面,只有把握了这样一个规律,才能使企业的普法工作天天都是“12.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企业通过发挥多渠道、多载体的宣教作用,使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企业法制宣传工作有其规律性可循,笔者认为只有认真遵循规律办事,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的方式与载体,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业法制宣传工作的效果,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上一篇:最新国庆节活动方案下一篇:非企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