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钿实习报告

2024-04-21

朱燕钿实习报告(精选3篇)

篇1:朱燕钿实习报告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赫章民中:朱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NaOH与HCl是否恰好中和。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实质)

3、会书写常见的中和反应。

4、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常见中和反应准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

1、酸碱恰好中和的实验探究。

2、从微观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本质)

四、教学用品

1、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小烧杯

2、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如果我们在吃皮蛋时蘸少量的食醋就能去除皮蛋的涩味。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板书]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新课]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以常用的HCl和NaOH来探究.[演示实验]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3、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无明显变化

原因:

1、HCl和NaOH没有发生反应。

2、二者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活动] 如何用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了反应?

提示: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设计实验方案: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无色)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

[板书]

一、用实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变化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 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无色)

[演示实验] 实验10-8 在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注意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或者边滴边震荡)。[思考]

1、滴加过程中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有什么感觉?

2、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为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

3、最后烧杯中的物质是什么?最后烧杯中的溶液显__性。

[分析]

1、感觉到暖和,说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溶液恰好为无色时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再加入盐酸,溶液显酸性而不是中性。

3、NaCl和H2O,溶液显中性。(HCl + NaOH == NaCl + H2O)[讲述] 前面我们学过HCl是强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Cl;NaOH是强碱,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出Na+和OH-。即HCl = H+ + Cl-;NaOH = Na+ + OH-

其实其它酸与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如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思考]上述三个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点?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分析]都有水和金属化合物(盐)生成;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NaCl、CaCl2、Na2SO4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板书]

二、中和反应

1、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盐+水)

3、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放热)[思考]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吗? [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和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除铁锈:6HCl + Fe2O3=2FeCl3 + 3H2O;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 + Ca(OH)2=CaCO3↓ + H2O [ 结论]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板书]

4、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KOH+HNO3

2、Cu(OH)2+2HCl

3、Fe(OH)3+HCl

4、NaOH+H2SO4

5、NaOH+H3PO4

6、NaOH+CH3COOH [过渡] 酸碱中和反应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能举例吗? [讲述] 工业:

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的硫酸溶液比实验室的废液中多得多,需要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硫酸进行处理后排放。

农业:

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为什么不用NaOH?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NaOH碱性强,腐蚀性强;易溶于水,量不好控制;Ca(OH)2便宜,成本低。

医药:

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练习:Al(OH)3 + 3HCl==AlCl3 + 3H2O 生活:

1、如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

2、如被蚊虫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蚁酸(又叫甲酸)而感到不适,可涂碱性物质(如稀氨水、牙膏)来缓解痛痒。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吗?

3、我们可以用醋來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CaCO3、Mg(OH)2)。你会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2CH3COOHMg(OH)2Mg(CH3COO)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上述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 [板书]

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1、工业: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硫酸中和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2、农业: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

3、医药:Al(OH)3 中和过多胃酸。

4、生活: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六、小结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 练习

1、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C)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a(OH)2+CuSO4=CaSO4+Cu(OH)2↓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B)A.浓硫酸 B.食醋(pH=3)C.食盐水(pH=7)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七、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一、用实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变化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无色)

二、中和反应

1、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盐+水)

3、反应:HCl+NaOH=NaCl+H2O(放热)

4、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1、工业: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2、农业: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3、医药:Al(OH)3 中和胃酸。Al(OH)3 + 3HCl==AlCl3 + 3H2O

4、生活: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2CH3COOHMg(OH)2Mg(CH3COO)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篇2:朱燕钿实习报告

她在大课间做操的动作,尤其如燕:轻灵,飘逸。

英语老师林说:“朱燕,到班级前面去领操!”

我也点名:“到班级前面去领操,朱燕!”

她笑,羞涩地笑。

然后跑到最前面,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我试着描述一下她所带给我的感受:那只燕子,掠过田野,穿过暮色,停栖在屋檐下,微笑着,把银铃般的歌声,送给一棵树下在风中独自徘徊的一片叶……

是的,她微笑着。

她的笑,像山谷里的一朵白玉兰。

1

我得提到另一位同学。

他叫李腱兴。

他就像我的宿命,命中注定要与这小家伙有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日子。

一天早上,刚走到办公室,朱燕急匆匆地跑过来向我求救:“老师老师,李腱兴把我早餐给藏起来了……”

声音清脆如燕语,稚气里杂着一种令人好笑的嗔怪。

话没落地,她人就飞回了教室。

我走到教室,那个一笑起来左脸颊就有一酒窝的李腱兴,扭扭捏捏,死活不承认。好说歹说,他终于把装着两个包子的食品袋从书架上的旮旯里拿了出来,极不情愿地递给了朱燕。

“我说吧,还骗我!”

朱燕说。

我正要教训李腱兴几句,却看到朱燕若无其事地拿出一个包子,让他“也吃一个”。

我看向她。

微笑在她有弧线的嘴角绽放,向四处蔓延,连眼睛里都有了那种山泉水般的笑意。

这个小女孩!

2

想起另外一件事。

刚开始放暑假的那天,因为她写的诗《校园词典》参加香洲区首届“苏曼殊杯诗歌创作大奖赛”获得二等奖,到十五小去参加颁奖典礼。在签名领书时,站在她身后的一个小男孩,不知怎么突然跌倒在地,她发现后迅速扶起小男孩,问长问短的,并让小男孩站在她前面去,顺手就把尚未开盖的“王老吉”塞到小男孩的手中。虽然小男孩最终并没有要她的“王老吉”,但那时,我觉得她就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或者就是一只报春的燕子。

典礼结束后她回住在福溪的家,与我顺了一段约百米的路。我“摩拜”,她步行。

出了十五小校园,在走到云顶澜山公交站对面时,我便“摩拜”起来,刚踏了几脚,却听到她清脆的声音:

“老师,您等等……”

刚停下,她就已经跑到了我的身边,脸上洋溢着春风一样的微笑:

“感谢您,王老吉!”

我还没回过神来,她就敏捷地把那罐一直没喝的“王老吉”扔在“摩拜”的篮子里,洒下一串燕语呢喃,跑开了。

那身影像极了在天空之城穿梭的小燕子!

3

还是一个早上。

那天挺早。六点五十左右。

我从食堂打了早餐去教室,到了二楼的拐角处,碰到娇小的朱燕左手拿着一把扫把,右手提着垃圾铲,正走向我们班的清洁区。

“老师早上好,我去扫清洁区!”

她快人快语,脸上泛出那不会枯萎的、纯净的笑容,一如早春柳条上初绽的芽。

“你慢点!”

看到她有些急促的脚步,我叮嘱道。

到了教室,看到有三四个同学坐在座位上,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发呆。看书的看到了我,却仍看着书;发呆的看到了我,就扭过头来再扭过头去仍发呆。

走到走廊往下看,朱燕正舞着扫把,把那凌乱的树叶一片一片往垃圾铲里扫。有挺倔的几片,在扫把一触的瞬间,便枯叶蝶一般,从这边飘向了那边。

她忙不迭地跑过去,像一只衔泥垒巢的燕。

这只在晨风中翩跹的燕子,叫朱燕。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忍不住再次点她的名:

“朱燕,到班级的荣誉栏里去!”

篇3:朱燕钿实习报告

刘朱燕

2012年11月23日,我参加了富宁县青年教师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竞赛,并观摩了其他竞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首先,自己作为竞赛者的体会

课堂教学大赛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比赛的过程仍历历在目。回顾这次比赛,从备赛时的焦虑,比赛时的忐忑,到比赛后的失落,才短短几天,自己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感受颇多:

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县级比赛,这次大赛和以往相同,是选手提前精心准备一节课参赛的,在这次比赛前,虽然我们在学校也会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但是基本上是用得多,做得少,而且做的也都是一些简单的PPT。着手参加比赛后,我及时复习了以往的课件制作技能,但是一些复杂的操作,自己还是不熟练,所以自己也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课件制作,提高制作水平。

我是一个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凡是讲公开课或是一些正式的场合,自己就失去了平时的勇气和自信。想想比赛的前几天,教案一直不离手,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特别是比赛的前一天,我彻夜难眠,这些都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虽然我想尽一切办法调整自己,让自己尽量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但还是有些紧张。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在本校,我没有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不敢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为自己评课,这是导致自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一个教师来讲,磨课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又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更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悟课,才会让自己更加自信,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从容地去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不断地挑战自己。

值得欣慰的是,比赛当天,自己一点都不紧张,但是课堂上时间没有把握好。比赛成绩公布,自己失败了,虽然之前没有报着拿奖的希望,但是心里还是很失落。

通过几天的比赛,让我了解到了同行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我认为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其间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比赛的过程,是收获的过程,是提升的过程,更是反思的过程。无论是机会还是挑战,紧张还是压力,知识还是能力,最后都转化成了我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收获的财富,我想这会让我受益无穷。

其次,作为观摩者的感想

通过观摩各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我对如何进行思品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她们设计的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手法灵活多变,教师个人的素质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木央中心校的赵润老师所授的《礼仪中的文化》,就是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二、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其中县一小梁光正老师在讲授《现代通信真方便》时,让学生情景模拟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使用电话对话。不仅使学生明白了电话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在对话中的文明礼仪。

三、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

睦伦中心校近海娇老师教《不能忘记的耻辱》一课中,金老师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融入众多的视频教学,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激发了孩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上一篇:《影子》教学反思范文850字下一篇:吃的记忆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