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口镇2012年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2024-04-22

通海口镇2012年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精选5篇)

篇1:通海口镇2012年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通海口镇2012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为创建平安、和谐通海口,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通海口镇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各类广场文艺活动,有效地改善了通海口镇文化环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我镇群众的文化层次。现对2012通海口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通海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场文化活动,每年都将广场文化工作作为为群众所办的民心工程之一,将每年的广场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我镇成立了由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组长魏靖为组长、镇委宣传委员王敏为副组长,镇宣传干事、文化站长、共青团委书记、镇妇联主席为成员的镇群众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农村各工作片总支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责任分工,制定实施了《通海口镇群众文化工作计划》等制度。

二、加强场地建设,提升活动层次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委、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我镇文化广场建设日趋完善,集镇文化广场配套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近三年我镇党委、政府加大力度,重点建设完善面积为11000㎡的熊庙大型文化广场,其中东端广场投资46.75万元,西端广场投入25万元,广场文化活动设施逐渐完善,现熊庙广场修有花坛、花架,载有绿化树,铺设了渗水砖,安装了路灯。我镇各村小型文化广场也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如永长河广场、桂花台村广场。今年我镇党委、政府文化中心工作重点要建设完善集镇4个文化广场,确保我镇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充分调动广场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为丰富我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有力的阵地。

三、壮大文体队伍,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截至2012年底,我镇已组成两支各24人的广场舞蹈队,两支各10人的腰鼓队,两支各20人的交谊舞队,这些文艺团队的队长都是由我镇文化中心户担任,每天傍晚在队长的带领下,集镇3个广场文化活动纷纷开展,歌声、舞声、笑声传遍全镇。各种民间文体队伍的壮大更丰富了我镇广场文化活动,至今我镇共有各种广场舞表演队

20余支,太极拳、太极剑等健身队10余支。2012年我镇积极参加第六届“星火燎原”文化中心户调演节目,共选送节目12支,包括戏剧、歌曲、舞蹈等,其中歌曲独唱《回来》获得一等奖,16人参加的舞蹈《中华情》获得三等奖。2012年12月我镇老年人积极参加仙桃市第三届老年人健身大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镇共选送5个项目参加比赛,其中体育舞蹈获得一等奖,太极拳、象棋、快走等也获得好名次。

在这些文艺团队的吸引下、带动下,附近居民也积极踊跃参加,现在每天广场上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健身操、秧歌舞等文艺表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打球、竞走、下棋,广场上到处是自娱自乐的群众,这一切活动陶冶了人们的情操,锻炼了人们的身体,广场文化已成为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文体活动丰富,群众辐射面广

2012年元旦,我镇柴河社区、永湘社区邀请各村文化中心户在邮局广场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庆元旦联欢晚会”,吸引了附近观众达千余人,五四青年节,在镇宣传办、文化站、镇中心学校联合组织下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篮球比赛,九九重阳节,柴河社区和永湘社区邀请在外通海口籍老教师,联合镇中心学校在信合广场举办“夕阳红”专场联欢晚会。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我镇节日气氛,更带动了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在宣传办、文化站组织下举办了重温党的历史,缅怀先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展现通海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展,这次图片展持续了半个月,分别在邮局广场、熊庙广场、大市场等逐一展览。每次图片展都吸引了党员群众纷纷驻足观示,为全镇群众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更有群众在广场自发组织腰鼓队比赛庆祝党的生日。

我镇将广场文化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结合起来,电影放映工作也在广场内正常有序的开展,2012年确保了在集镇大型广场及各村小型广场每月27场电影,充分发挥电影教育和娱乐的功能,使广场文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

五、完善管理机制,落实活动功能

对熊庙大型文化广场和各村分场,镇政府都落实了负责人和管理

员,如熊庙广场负责人是李官平,管理员为王吉平。负责人的主要责任有六条:

1、组织投资对广场进行硬件建设投资;

2、负责对本广场容纳的群众文化队伍进行有序的活动安排;

3、负责工作计划、各种制度的制定和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

4、负责投资使用档案、活动档案的资料整理。

5、负责对日常活动的安全工作检查、督办。

6、组织本广场群众文化队伍参加镇、市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有三条:

1、负责每天按时开放广场;

2、负责广场所有设备的保管、维修;

3、负责广场的卫生和“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现在每到傍晚,各大小文化广场的工作人员都会组织群众开展各种舞会,包括集体舞、交谊舞、广场舞等,各村(居)群众积极参与,场面恢宏壮观。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部分村级广场存在活动经费紧张,场地有限、设备不足等问题,希望上级部门能更多地支持我镇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扶持和引导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我镇最大的熊庙文化广场,因远离集镇中心,地处偏远点,集镇人民活动和娱乐受到了很大限制,迫切需要在集镇中心修建一所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集娱乐、健身一体的大型文化广场。

2、随着群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艺术创作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专业和业余文艺人才的积极性和作用,营造农村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创作出有特色、有新意,贴近农村文化、贴近基层群众生活的好节目。同时希望上级部门能鼓励专业、业余艺术团体送戏到基层、送文化活动下乡,使更多更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深入基层农村。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把通海口镇的群众文化活动做细、做好、做实,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将通海口建设成为一个平安、和谐、充满活力的城镇。

篇2:通海口镇2012年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扣XX“1357”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落实、提升工作群众满意度,更好地服务全镇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利用一年的时间,扎实开展系列活动,有效促进镇村(居)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切实转变,使群众呼声和合理诉求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解决,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全力化解一批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政策实惠和改革成果,有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群众满意度自查自纠活动

围绕2011年度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发现的矛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广泛征求辖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梳理群众对相关对口单位及村(居)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查找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工作问题产生的根源,拿出具体改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二)开展群众大走访活动

组织镇村(居)干部深入开展群众走访活动,全面掌握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当场解决答复的,要当场解决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答复的,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拿出处理意见,限期解决答复。大走访活动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坚持按照班子成员(分管站所办)联系村(居)的原则和布局,结合《XX镇信访维稳百日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全镇上下集中行动,在第一、二季度每位干部走访10户以上,问计于民,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和问题,要真正深入基层,坚决不走过场、务必取得实际效果。要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重访户、矛盾纠纷户和困难户等。详细了解所走访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其对镇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贫困对象。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治安防范常识,组织力量及时解决、整改存在的各类问题、隐患。全面传达镇域经济发展规划,深入讲解惠民政策,详实提供信息咨询,帮助他们谋划致富门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

(三)开展群众宣传活动

结合大走访活动,对我镇各项事业发展情况、重要法律法规和重大民生政策进行梳理,统一编印宣传页、明白纸,采取现场解答、入户发放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进村居、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加大宣传广度和密度,提高宣传针对性和普遍性,突出宣传灵活性和实效性,真正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清、信得过。充分调动全体干部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积极性,让群众及时直观地了解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将全镇发展规划、重大事项、经济信息、法律法规、先进典型事迹等通过短信发送至全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中心户长、防火防汛队员以及产业大户的手机,借助现代通讯手段,广泛开展政策、业务、技术宣传和民意沟通活动。设立综合宣传栏,全方位宣传展示我镇建设发展成就、各项惠民政策、党务政务公开事项、镇属各单位工作情况等。加强村(居)综合宣传栏管理,严格按制度做好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工作,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定期会议形式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学习国家法律法规、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惠民政策,总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其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四)开展服务进基层活动

转化行政服务理念,按照便民服务的原则,简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积极开展业务、技术干部进村(居)面对面服务活动,真心实意地搞好与群众的沟通服务工作,让群众更直接、更方便、更有效地体会到关心和帮助,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切实加强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既要拓展便民服务内容,改进便民服务质量,又要变被动承办为主动服务,有针对性开展便民服务进村居活动,在有条件的村(居)设立便民服务代理室,安排专人受理,全面提升基层便民服务水平。

(五)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活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集中组织开展镇村(居)

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健全镇村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增强干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把心思放在为群众服务上,扑下身子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持教育培训先行,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对系列惠农政策学习,然后在党员群众中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各项惠民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落实到群众中去。

(六)开展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

各村(居)、各站所办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在全面排查、落实责任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精力,加大化解力度。对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矛盾复杂、涉及面广的重大问题,要组织相关单位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对要求不合理不应解决的,要做深入细致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疏导工作,促其放弃过高要求,息诉罢访;对不听劝阻,一意缠访、闹访的违法上访人员,要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依法严肃处理。要严格案件办理程序和结案标准,分阅卷、约访、下访、化解、回访、总结六个阶段做好化解工作,保证每个案件文字材料齐全,应用程序完备合法。按照领导分工包案的原则,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将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阶段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日至10日)

制定方案,宣传动员。要求层层召开会议,落实干部责任,推进

活动开展。

(二)六项活动开展阶段(2月11日至11月底)

认真开展六项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求各级干部入户走访调查,详细掌握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积极解决好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村(居)、各站所对每个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作以总结上报。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至12月底)

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以站所、村(居)为单位进行自查总结和“回头望”,制定巩固提高工作方案,迎接2012年度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体镇村(居)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是我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行动,是推进便民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做好群众工作、深入服务群众、方便便利群众的要求,更是不断赢得广大群众理解信任、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效载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有效途径。各村(居)、各站所办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此项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活动有序推进,镇成立群众满意度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居)、各站所办要相应成立组织机构,扎实有力开展活动。

(三)细化目标任务。全镇各站所办和村(居)要对照群众意见

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到位;全体干部在走访时要在民情工作手册上做好记录,并要求被走访对象在记录簿上签字,走访结束后要写出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

篇3:论群众文化——广场文化

其实, 很早就有了这种文化。在远古时期, 祖先们为了生存而努力, 当时生存环境恶劣, 人们除了繁衍后代和狩猎之外, 并没有时间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祖先们在恶劣的环境中, 依靠集体生存和发展了下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在劳作之余有了空余时间, 便很自然的聚集到了广阔的场地中去, 广阔的场地便是我们所说的广场, 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娱乐自己, 这也是广场文化的起源。直到今天, 广场文化还具备自娱性、兼容性以及亲和力等方面的属性。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我们有必要认真的探讨广场文化的各个方面, 提出做好广场文化建设的策略, 从而更好的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一、广场文化的形式

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部分, 并且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利用城市中的空地、体育场、公园等场所来进行群众文化的开展。经过仔细的探究可以发现, 广场文化活动可以分成下面几项重要形式。

1. 固定式指的是合理的利用那些固定的空间和场地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比如乌鲁木齐的市民可以在南湖广场、文化宫等地方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也可以在百盛等商业中心来开展一些促销活动, 这些形式的活动数量开展也比较多。

2. 流动式指的是在没有固定的空间和活动场地中进行了各种活动, 这也属于广场文化的一种延伸。比如民间特色的展演以及巡游等。

3. 半固定半流动式指的是有固定场地来开展活动, 但是其活动又不仅仅局限在主场地中的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 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 每年都会和市体育局联合进行群众趣味运动会的举办, 人民群众非常喜欢这种运动, 并且很多单位也会接到邀请参与到活动开展中去。

4. 自由式指的是比较松散没有组织的文化活动。

5. 自发式指的是人们利用公园等场地来开展的文化活动。比如露天进行的各种活动舞蹈。

6. 盲从式指的是人们由于好奇, 盲目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 有几个人在空地上指指点点某一处, 不久后, 便会有一些人去看他们指的什么, 最后聚集了很多人, 这些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一开始指指点点的人已经不见了, 这便是盲从式的活动。

7. 开放式指的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 自由进行的各种活动。

8. 半开放式是指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设定一定的限制区域, 安排或指定一定的参与个体, 而限制区域以外则可自由参与的活动。

9. 临时式是指根据一定的事件而举行的群众性集会等。

1 0. 定期式是指围绕一定的主题, 固定于某一时间举行的活动。例如, 乌市工人文化宫每年6月举行的全市乒乓球比赛。

1 1. 不定期式是指根据一定的主题按需随时举行的活动。例如乌市工人文化宫会不定期的进行送图书下乡活动。

二、广场文化的内容

广场文化的基础是群众文化, 引导则是专业文化、主体是人民群众, 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需求。广场文化的内容比较多。我们都指导, 广场文化能够很好的将其所处时代的本质精神反映出来。随着社会时代发展的进行, 时代精神也会发生变化, 广场文化也会随着其变化而更新。在我国成立初期, 人民群众经济方面比较落后, 广场的作用也是庆典和集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物质文化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 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群众都更加重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特别是现在, 群众自发组织的相关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广场文化内容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时代。广场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审美和文化意味都比较丰富的艺术性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多, 其不但可以包含通俗和业余的艺术, 还可以包含专业和高雅的艺术;不但可以包含舞台演出, 还可以包含民间艺术和像风民俗等表演。有戏剧舞会、书画摄影、卡拉OK, 又有文艺比赛、音乐欣赏、民间绝活, 广场文化老少皆宜, 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赏。如广场交谊舞会、广场流动式的各种展览、节日庆典、集会及演出等活动。城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和农村的广场文化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比如每到节日和庆典的时候, 城市中都有一些集会和文艺演出等类型的活动。而农村的条件比较差, 往往只会有地摊戏、游行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文艺活动。但是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中, 广场都给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空间, 各种艺术都汇集在广场中,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广场文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城市文化中, 广场文化也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广场文化的丰富也增加了城市的动感, 让其更具色彩, 能够很好的展示城市文化的个性。并且广场文化把体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商业文化很好的融为一体, 能够方便民间政府互动的进行, 广场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场文化, 指的便是, 城市广场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和广场中展示的相关文化。其包含了广场配套设施, 也包含了各种展示的民间艺术以及人民群众在广场中进行的各种活动。

广场文化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在城市中, 广场是公共生活的集中区域, 能够很好的体现政府的公益性, 能够展示城市公共文化。广场是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 也是市民休闲、社交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公共性的存在也直接决定了广场文化的路线必须是平民化路线, 不但需要提高文艺演出的质量, 也必须保证内容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与此同时, 公共性也直接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若是人民群众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 那么广场文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节庆性是广场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广场本身便是为了公众集会方便而产生的, 这也直接决定了广场文化应该具有节庆色彩。现在的广场也进行了各种节庆的举办, 其中包含了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的这个特点也决定其应该有比较热闹的氛围和比较宏达的气势, 若是没有节庆的氛围, 那么便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 广场文化氛围也很难形成。

各种体育和文艺活动时广场文化的重要载体, 节庆活动的开展也需要艺术活动来配合和支持, 这也导致了其具有审美性特点。文化体育活动对于人民群众而言, 是比较高压的活动, 比如专业的文艺晚会和广场交响乐等, 其审美性比较强。即便是有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娱自乐, 比如健身和跳舞等, 其中也包含了审美的因素。广场文化所具备的审美性本身便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 其对公共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这也导致了广场文化又称为了公众开展审美教育的场所。

此外, 广场文化的特点还有:

1. 自娱性。

对于广场文化而言, 自娱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广场是一个露天场所, 除了有一些演出外, 需要群众组织的活动更多, 其活动组织也是为了群众自娱自乐, 人们会选择自己的方式来娱乐, 让自己更加的放松。

2. 时代性。

广场文化能够体现人们追求真善美、文明、和谐以及高尚, 这也是否定和地址封建迷信以及低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广场文化和时代发展相适应, 能够将时代特征以及群众的文化品位很好的体现出来。

3. 亲和性。广场文化活动本身便是开放的, 这也让观众能够很好的和表演者互动, 亲和力比较强。

4. 兼容性。

广场本身便是没有限制的, 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到广场中, 大家一起活动。在广场中, 人们可以表演也可以观看, 并且人们的身份地位都是一样的, 能够更加自由自在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 找到属于自身的乐趣, 展示自我的特点和优势。并且广场文化可以包含各种文化形式, 各种文化形式也能够在广场文化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由此我们能够发现, 广场文化存在其独有的特性, 并且其影响力和生命力都非常强大, 这便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广场文化的重要性, 并研究和引导广场文化, 将其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利用广场文化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 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整个城市的品位。

我们需要将广场文化的功能发挥出来, 特别是其文化维系和文化承载的功能。想要提高市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做好广场文化活动时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所以必须探索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措施。而广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在广场中会有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形式。承载功能非常的明显, 所以, 我们必须重视起承载功能的发挥, 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层次。

随着现代社会的组织化和技术化, 劳动过程的自动化和人类管理系统化的加强, 很多人更加重视人和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和归属, 广场文化能够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这方面的愿望, 将人们的疏离感和孤独感消除掉。并且, 在社会团结和稳定方面广场文化也有着重要作用。人们能够通过参与广场文化, 走出自己封闭的小生活空间, 能够更好的和社会接触, 人和人之间也能够更好的了解, 互相关心。由此可见, 广场文化也是人和人接触的重要纽带。

同时, 我们还需要认识并发挥广场文化的教化作用。通过城市的广场文化情况, 能够对其进步、文明程度进行判断, 展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气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 广场文化都非常多样,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先进文明的思想,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 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对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提高和道德水平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篇4:论群众文化之广场文化

[关键词]广场文化;群众;发展

广场文化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形式、内容、规模来看都与早先的广场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今天的广场文化也依然保存着亲和力与兼容性等属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广场文化的真正内涵,加强对广场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一、广场文化的形式

广场文化的主要作用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文化活动的舞台。利用空闲的场地,如体育场、建筑物前后的空地或是公园等进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仔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广场文化的形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半流动式、流动式、自由式、临时式、半开放式、盲从式等多种形式,下面具体讲解一下各类形式的特点。

固定式主要指利用的场所固定,如在广场上举行的公益性文化演出,在商店中举办的促销活动等都属于固定式文化活动。流动式是指活动场地与空间的不固定,它是廣场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延伸。多种多样的巡游就是流动式的文化活动。有一定场地又不局限于该场地的活动就是半固定半流动式的,如趣味运动会等。自由式则是不具有组织性、松散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像我们在广场上经常看到的露天交谊舞或是晨练时的太极拳均属于利用公园这个免费活动场所自发组织的自发式文化活动。人们受到好奇心驱使盲目参加的活动就是典型的盲从式。在不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自由参加的活动叫做开放式文化活动。与其相似,但是受一定区域限制的活动被称为半开放式文化活动,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限制区域外可以自由参与,限制区域内只能够由指定的人群参与活动。根据某事件而举行的群众性集会是临时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定期式则是围绕一个主题,在某个固定的时间举办的活动。根据上述各种各样的形式,最终形成了广场文化的大形式。

二、广场文化的内容

广场文化的基础是群众文化,没有群众作基础,广场文化很难发展起来。人民群众是广场文化的主体,通过专业文化的引导,是以满足个人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社会现象。众所周知,广场文化的内容多姿多彩,一个时代的广场文化通常都反映着这一时代的本质精神的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场文化也在不断创新着。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经济落后,广场主要用作集会与庆典等活动。但是在当下,改革开放带来一阵创新之风,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群众在闲暇之余以组织自发性的文化活动为乐趣。因此,我国正呈现出繁荣的广场文化活动,以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广场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样式同样丰富多彩,通俗与高雅相结合,业余与专业的混搭,普及艺术与精品艺术交相辉映,构成了娱乐性极强的广场活动。还有传统与现代舞台的演出,乡村风俗的群众表演,经常举办文艺比赛与民间绝活,适合的年龄层次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小儿童,都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节目。特别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广场舞,每到大型的庆典活动或是集会演出时,都会出现广场舞大妈的身影,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广场文化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与农村的广场文化又有所不同,城市中多以节日庆典时的文艺演出与游艺活动为主,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内容上通常就是民间游行、地摊戏等。但是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农村,广场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欢乐愉悦、排解压力的大氛围,将各种艺术形式汇集在一起,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广场文化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我国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广场文化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公共性。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也成为外来旅游者旅游与休憩之处。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广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干瘪。

广场文化的另一特点是节庆性。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所以,现在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一些文化艺术节。节庆性决定了广场文化应具有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如果没有节庆所产生的文化魅力,就吸引不了观众,形不成气氛。此外,广场文化的特点还有自娱性、时代性、亲和性、兼容性等特点。

在发挥广场文化的各项功能方面,我们应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承载功能和维系功能。广场文化活动是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的现实选择。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和拓展。广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和广阔的空间,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汇集于此,丰富多彩。其承载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承载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着广大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审美的需求、参与和选择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组织化和技术化,劳动过程的自动化和人类管理系统化的加强,人们对于接触、亲密、归属的渴望日益强烈,广场文化最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消除人们的孤独与疏离。广场文化成为联接人与人之间、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教化功能。广场文化活动以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改变了行政命令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了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广场文化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显示出广场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与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认真研究过广场文化,才能够正确引领广场文化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占领重要的文化阵地,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刘春萍.广场文化彰显时代的生命力[J].中国职工教育,2012(04)

[2]刘俊英.浅谈广场文化[J].理论观察,2010(06)

[3]张瑞琴.浅论群众文化之广场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8(06)

篇5:通海口镇2012年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一、群众广场文化的特点

1. 开放性。

广场是群众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 广场上所进行的文化活动, 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 这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2. 群众性。

每天早晚在广场活动的人群热闹非凡, 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聚的人群, 寻求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 释放快节奏生活中的压力, 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 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参与面之广, 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

3. 自娱性。

每天晨晚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 没有强迫命令, 没有利益驱动。许多人既是演员, 又是观众, 参与自然, 撤出随意, 没有约束。

二、群众广场文化的作用

1. 文化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广场文艺除去少数由官方组织的大型广场节庆活动以外, 广场文艺都是由广大市民、农民组织的一项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参与者不分男女老少,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不拘形式, 就凭兴趣、爱好, 根据自身特长, 均可上场表演。所以说广场文化活动是为人们提供自娱自乐的好场所, 也是人们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和欢迎。

2.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用什么方式来缓解疲惫的身心呢?所以, 如何打发业余时间, 丰富业余生活, 就成人们十分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对普通市民来说, 广场文艺活动的开展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娱乐消遣场所, 也是他们业余时间休闲的好去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对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 打造一方平安都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与意义。

3. 广场文化是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构成了广大群众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 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 不仅是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 更重要的是它的创造作用, 因为它可塑造和优化大众的群体文化人格。它由地方政府推动, 由民间文化参与, 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

三、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途径

1.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虽然广场文化活动是市民自发组织开展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活动, 但往往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场地落实问题, 就涉及到城管、公安、交通、电力、园林等部门的管辖。对这些部门, 如果由活动开展者本身去落实办理, 那是十分困难。那就得由当地政府出面, 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2. 不断扩大活动的社会参与面

广场文化活动应该在强化统筹协调、扩大参与活动社会面狠下功夫, 把齐抓共管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 坚持社会办文化的思路和原则, 积极探索以“政府搭台、属地为主、特色各异、相互争鸣”的新路子。充分认识“节庆活动的开展为广场文化活动提供了最好的时机, 广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更为节日庆典提供了最好的形式”这一节日与活动的辩证原理。紧紧依靠广大群众, 选准有效的切入点, 以节庆活动为契机, 掀起广场文化活动的高潮, 使群众形成“只要有节庆假日, 就有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意识, 自觉地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中来, 使广场文化活动有效地与社会宣传结合起来, 用文化的形式逐步驱散社会生活中愚昧与封建。

3. 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地方文化特色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经过群众长期创造、积累、传承的文化精华, 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纵观近年来我市举办的特色广场文化活动, 虽然也涌现出了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文艺节目, 但总体感觉是数量较少、高质量产品不多、整体水平不高, 与其他城市的中心城区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打造广场文化品牌中努力做到:一要牢固树立特色文化精品意识, 努力在文化背景解读、活动内容策划、演出包装效果上下功夫, 从特色文化的内容挖掘、演出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全面改进和提高, 不断追求文化内容思想性和活动表演艺术性的统一。二要突出重点、突出功能, 对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广场活动的形式进行分类设计, 在开展研讨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要求, 设计富有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三要培养特色广场文化活动专门人才。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要求严格的工作, 从舞台搭建到音响灯光安装, 从演出内容编排到观众组织和秩序维护, 都要求建立一支思想好、能力强的文化工作队伍。

4. 不断完善广场文化活动的运行机制

“坚持党委、政府主导, 文艺团体骨干艺人演出, 群众积极响应, 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既是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运行机制, 也是近年来我市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实践的基本要求。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这一机制出发, 当前我们还应该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各文化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要从营造文化氛围、巩固文化阵地入手, 逐步建立完善广场文化活动的领导制度和保障措施, 全力扶持和培养广场文化活动, 并为其发展提供思想、组织和财力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各级文化网络, 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有分工、有职责、有范围地进行规范管理, 激发广场文化活动巨大潜力, 促进活动经常化、特色化。三是更加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建设, 通过市场的手段, 大胆创新, 探索并形成文化与企业互补、互利、互动的运行机制, 努力开创文、企双赢局面。

5. 要以场养场, 巩固广场文化活动

广场活动开展容易, 巩固难。一是难在广场管理;二是难在经费支出。要有好的管理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 健身路径的维修、广场电费的支出等, 都需要经费, 而这些经费如果长期都由文化馆 (站) 负担那是行不通的, 也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要依靠以场养场, 才能长期巩固广场文化活动。如参与广场文化的人多了之后, 自然而然地会吸引小摊贩、小吃摊、烧烤、儿童玩具摊等第三产业的产生, 广场管理机构在这些摊位中适当收取管理费, 这样既带动第三产业生意兴隆, 又为广场活动者服务, 也增加了资金收入, 为活动开展创收了经费, 有利于巩固活动。从管理方面固定摊贩摊位, 就不会出现小摊贩为竞争设摊场地而发生争吵, 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总之,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 要开展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 应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还要以广场文化为中心, 在此基础上, 通过向外延伸辐射, 进一步带动其它各项文化活动的全面发展, 这样也就以点带面构建一个大的文化格局, 最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广场文化已经成为了群众的娱乐场所, 且极具广泛性。作为一个群众工作者, 深知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不仅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还能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城市形象, 并进一步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两败俱伤童话作文下一篇:寄李道人,寄李道人王安石,寄李道人的意思,寄李道人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