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案

2024-05-24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案(通用8篇)

篇1: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案

摘要:指出了生猪的集中化养殖给周边水、空气和土壤等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分析了我国生猪集中养殖存在的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结合我国生猪集中养殖污染的治理方案,总结了治理该类污染的方案包括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合理规划、开展生态养殖等。

关键词:生猪养殖;污染;生态养殖

1引言

猪肉是我国传统的肉食品,被誉为“六畜之首”,因此“粮猪安天下”,生猪养殖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猪肉价格也成为CPI的“晴雨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猪肉需求量逐年递增,同时因为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生猪养殖也愈发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全国生猪出栏量708亿头,其中规模化养殖占比为44%。规模化生猪饲养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2我国生猪集中养殖存在的污染分析

国内生猪集中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水污染

生猪养殖中会产生大量的粪尿,以及未食用干净的饲料,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渠、河流、湖泊之中,造成水体污染。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BOD,COD,含N、含P物质,蛔虫卵、大肠杆菌之类的致病虫菌等。这些物质排到周边水域中,导致其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含氧量,并在其有毒物质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水生物死亡,局部生态系统受损,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2.2空气污染

规划化生猪养殖,所产生的粪尿等如不能及时处理,则会产生一定的刺鼻气味,这包括其自身挥发的尿素、尿酸等物质,也包括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氨、硫化氢、硫醇、硫酚、硫醚以及脂肪酸等,这些物质导致周边空气刺鼻、具有毒性。

2.3土壤污染

虽然猪的粪尿含有丰富的N、P,是生态肥料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实践中很多生猪粪尿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合理地应用,它们或被随意安置,导致被安置区域土壤肥力过重,则会适得其反,土壤不能将粪尿降解而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同时,因为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兽药、添加剂,喂养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通常不能被猪完全吸收,会从粪便中排出,进而对周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

2.4其他污染

生猪集中饲养主要给周边水体、土壤、空气造成危害,但同时也会有其他形式的污染存在,比如对死猪的随意处理等。3月,上海黄浦江出现大量死猪;3月,江西赣江同样出现不少死猪;类似的事件曾在过去几年来多地发生,而瘟猪火烧、活埋等处理方式也会对其周边环境带来污染。

3我国生猪集中养殖污染的危害分析

生猪集中养殖给周边空气、土壤、水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分析如下。

3.1危害生猪自身

无论是水、空气还是土壤污染,都会首先对养猪场的生猪形成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会影响生猪的健康成长,造成猪肉生产成本的上升。而恶劣的环境一旦造成生猪出现疾病或瘟疫,则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3.2危害其他农副业生产

生猪集中养殖产生的恶水,流入河流湖泊,给水产养殖造成负面影响,流入农田,也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而被其污染的土壤更损害了周围的庄稼等。而对因为瘟疫被随意处置的猪,对处置地的农副业生产影响更大,甚至造成瘟疫的恶意传播。

3.3危害人身健康

生猪养殖中心需要一定的人力参与,员工置身于恶臭的空气中,同时饮水也不一定得到安全保障,因此很容易被污染物侵犯,影响人体健康。另一方面,生猪养殖厂通常与居民区并没有太远的距离,养猪场会污染居民的生活用水,其恶臭的空气会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其对土壤污染危害的农作物,会间接地危害更多群体的身心健康,而如果出现瘟疫,则周边居民更会有疾病感染的风险。

篇2: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案

对于生猪集中养殖造成的污染,需要设定整体的治理方案。虽然现阶段我国推行了针对水污染、固体污染、空气污染的防治法律,并在《畜牧法》中将生猪养殖进行了规范,但依然无法完全防止生猪集中养殖带来的各项污染。究其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相关法律因为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保护等原因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

对此情况建议,需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在水、空气、固体废弃物防治的相关法律中,明确畜牧带来的污染治理标准,以及惩罚措施;同时《畜牧法》也要对此详细规范,以“有法可依”;其次,地方政府和h保部门应该以环境友好建设为核心目标,摒弃因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的思路,严格生猪养殖准入制度,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再次,根据当地的畜牧业发展特点,对生猪集中养殖带来污染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测其周边污染状况,对污染超标及时依法处理,并对污染的新特点进行及时发现和整顿,以防止法律未能规范的“意料之外”的污染出现,给村民、社会带来伤害。最后,推行鼓励政策,鼓励养殖企业利用新型生产方式和技术达到低污染生产的目标,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也有必要将好的生产方式与技术进行推广。

4.2合理规划养殖区域

要因地制宜进行养殖地点的选择。在多风的地区,优先选择一个居民集中地的下风向而非上风向,以减少生猪养殖的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危害;在河流湖泊经过的地区,优先选择背离河流湖泊的地区,以防止水体污染对自然水体环境的危害。对养殖厂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不能超过对粪便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对饲养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能够对污染物方便、及时地处理。

4.3加强绿化工作

对饲养区内外进行绿化。植物有极强的.降温、防尘、防毒、防臭能力,能够降低空气细菌量22%~79%,降低周边空气粉尘35%~67%,对养猪场污染的水体、土壤、空气都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建议在养猪场内外开展绿化工作。在猪舍顶部,可以放置大量的盆栽植物,以达到降温的效果;猪圈一般以铁栏或墙体相隔,都可以在其上放置盆栽或直接种植花草,净化恶臭空气;养猪场周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种植树木,以对污染物整体净化。

4.4推广生态化、节能化、环保化经营

对集中式养猪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结合其他农业生产,和自身的能源消耗,进行生态化、节能化、环保化经营,具体有如下模式。

4.4.1能源-生态模式

该模式是将生猪粪尿,经过厌氧反应池的处理,产生沼气和沼渣、沼液,沼气可以作为燃气用于做饭、供暖,沼渣和沼液则用于周边农田、林业、果树、蔬菜等种植。由此可见,该模式适合周边有其他农业生产的养猪场。

4.4.2能源-环保模式

对于周围没有匹配的农业生产、不能对沼肥有效利用的养殖厂,则可以采用该模式,其也是将猪粪尿厌氧处理,将得到的沼气进行能源利用,将得到的沼液沼渣进行好氧处理,并进一步消毒,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排入自然环境。

4.4.3能源-生态-环保模式

该模式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环节。首先对粪尿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猪粪直接加工成有机肥料,可运输至各地使用;然后对厌氧处理得出的沼气用于发电,得到的电能用于养猪场的日常经营;再次对沼液进行一体化深度处理,分别得到清水和沼液生态肥,前者可以直接在猪舍回用。由此可见,该模式具有较好的循环性,得到的电能和清水可以在生猪饲养中得到利用。

此外还可以对粪尿直接垫料发酵处理等模式,这些模式需要根据养猪场的位置,周围生态环境、周围农业生产情况具体采用。如果周边农业生产对肥料需求较多,则适合对沼液、沼渣直接做肥料使用,或直接对粪尿发酵使用;而如果周边缺乏有效的肥料使用途径,则根据养殖规模进行直接处理或者制作有机肥料。

5结语

篇3: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方案

1.1 水污染现状

1.1.1 水土流失严重

据报道, 我国因开垦荒地、工业用地和土地沙化等原因造成全国约1/3的农田存在明显的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也相当严重。由此造成了农村河道淤积, 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使江、河、湖泊、水库的水体淤积严重, 进一步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

1.1.2 水生态环境恶化

农村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重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资料表明水体恶化的原因是有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重污染的工业、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另一方面农村的生活污水。这也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村人口多并且居住比较分散, 又没有任何处理措施, 致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1.1.3 面源污染严重

农业的面源污染一方面是因施化肥引起的N、P等有机物进入河流、湖泊, 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另一方面, 农村水产养殖业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尿液, 由于处置不当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地表水体、地下水层, 或在土壤中积累致使水体严重污染, 土地丧失生产能力, 树木枯死, 寸草不生。

1.2 水污染特征分析

由于农村自然状况、生活状况、经济条件和人员教育水平的特点, 导致了农村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有以下特征:

1.2.1 农村人口较少, 分布分散, 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量小, 水质、水量的波动性大, 排水管网不健全;

1.2.2 村镇经济力量薄弱, 经济承受能力弱;

1.2.3 村镇缺乏污水管理的专业人员, 环保意识差。

先进的治污技术难以应用, 同时农村具有广阔的土地、大量的农作物和大量的池塘, 为处理实施建设提供了较经济的土地, 也为经过处理的尾水贮存和就地回用提供了条件。因此农村水处理技术必须具有抗击负荷能力强、经济、便于管理, 同时要与农业用水相匹配。

2 农村水污染治理方案

农村水污染治理应采用全过程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源头污染, 减少污染发生量, 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治理技术, 走污水治理和污水资源化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农村生态农业建设, 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的地理特点, 建设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 确保农业污水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 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

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就是要求能够有效地将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相结合, 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相结合形成的生态工程技术, 其生态原理具体表现为是对现代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整体优化、循环利用和区域分异的充分利用。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和污水稳定塘系统, 而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主要是以人工湿地为代表的处理技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农村乡镇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 在美国、前苏联等国家都鼓励用以自然生态处理系统为代表的革新技术。20世纪80年代时期德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等国家就建立了大量人工湿地——芦苇床系统, 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

目前, 全世界已建立数万座氧化塘及土地处理系统。我国政府也建立了相关的政策, 建议各地要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处理系统,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氧化塘数百座。实践证明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已发展成为一种运行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生态环境影响小、再生水质优良的新型处理技术。研究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在西方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经济、有效、简便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2.2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改革农业运作方式如灌溉、施肥、水产、畜禽养殖技术改进, 可以减少污染发生。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积极控制和削减农药使用量, 严格限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 改善肥料结构, 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化肥的使用率, 实行农药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 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生态农业园模式,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推行和引导农民绿色生活和生产方式, 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模式进行改革:一是养殖业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二是以鱼塘为中心, 周边种植蔬菜、花卉、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三是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础, 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上述四种模式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又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延伸, 同整个社会经济紧密连接, 构成更大的循环圈。

2.3 改革农业运作方式

合理的农业运作方式可以减少农田径流带走N, P,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因而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 改进灌溉制度, 合理种植, 推广新型复合肥料, 防止水土流失等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外经验, 有效控制农业非点源的办法是制定一系列限制性法规, 对于农药化肥的施用, 需要指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农药施用技术的管理办法, 如德国于1996年1月开始实行的德国肥料条例是按欧盟硝酸盐法令的要求制定的, 它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最大用量 (以N计) :耕地不超过170kg/hm2, 草地不超过210 kg/hm2;同时还限制有机肥料的施用时间, 即在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1月15日, 养分最易流失的时间内禁止施用有机肥料, 在土壤渍水、结冰和积雪期间禁止施用有机肥料, 对于畜禽粪便污染的控制, 各地区在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的基础上, 要积极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污染防治法规, 对畜牧养殖场的布局、污染物处理设施、废弃物排放标准, 奖罚数额等给予明确的规定。

2.4 加强人工和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加强人工和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尤其是小型农村污水治理的设备和技术是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根本所在。像日本的农村, 家家户户都装有小型的生活污水净化槽, 这就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染源的问题。研究生物处理技术的预处理措施及其有效的组合流程。在自然生物处理研究和发展太阳能水生植物、活性碳等氧化塘技术及各种土地处理系统, 进一步研究生物工程技术在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

3 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由于我国环保起步晚, 与德国、意大利等一些环保技术发展先进的国家相比, 我们的污水处理技术还很落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像人工湿地系统, 运行费用虽然低但对污水中的总氮去除率比较低;稳定塘系统处理的费用最低, 但其运行环境太差, 不宜单独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只适合作为尾水进一步处理和贮存回用。因此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和研发任重道远, 还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研究出更好的污水处理技术, 以解决农村的水污染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 就更需要加快水污染治理的进程,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田德旺, 朱捷.环境与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82-83.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R].1997012023.

篇4: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原因;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54

近年来,我国农村水资源染污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大问题。农村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也给农村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加大农村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极为重要。

1 农村水污染的成因

1.1 化肥、农药等农资所造成的污染

一个时期来,种植业生产中有机肥的使用大幅度减少,而化学肥料用量快速增长,且普遍存在施用不科学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施用,但仍然没有从整体上缓解化肥使用量的增长。同时,为了节省劳动力、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也不断上升,且农药废弃物处理不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这些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加之耕作质量差、药肥利用率低,导致大量化学成分因渗透、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此外,农用地膜因膜下滴灌、干旱地区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等因素,用量也不断上升,加之回收利用困难,导致大量残余化学品及分解产物进入水体,严重影响了水质。

1.2 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始终处于粗放型排放的状态。因为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分散,排放随机性强,且单个农户所产生的污水量较小,不宜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往往随便在院落、沟渠、河道倾倒,而生活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氮磷物质和大量细菌、寄生虫卵,对农村水资源造成一定污染。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部分农村呈集中居住的趋势,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加大,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必将加大对水资源的污染。

1.3 企业染污物造成的污染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扶持,也加强了对工商资本发展农村产业的支持。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监管不当等原因,企业污染物排放却成为农村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和农田质量的下降。

1.4 畜牧养殖对水资源的污染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禽奶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加,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使畜禽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但是,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养殖场往往把未经任何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当地的河流和水库。而养殖产生的废水更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体中有机物污染严重,细菌总量超标,从而造成养殖场附近的空气、水质恶化。

1.5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农村居民对水资源污染的认识程度低,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和废水等对水体的污染认识不清。传统的生活习惯也导致了对上述污染源的随意处理性。此外,农村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环保意识淡薄,也是加重农村水污染的因素之一。

2 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因地制宜的农村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环保体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农村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建立农村水污染治理体系,并把治理效果纳入到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环保机构,确保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技术到位、宣传到位,为农村水污染建立坚实的组织和人员保障。由省、市、县等财政部门设立农村水污染治理资金,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界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

二是加强企业污染源治理。科学安排企业布局,避免在河流、饮用水源等附近建设污染企业。要加大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严格环境保护评价制度,对造成严重污染、治理不善的企业予以关停处理。严格企业落户审批,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三是加强畜牧养殖业原规范化管理。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建立三级排污池等治污技术;鼓励养殖场建立沼气生产设施,使粪便、污水等化害为宝,提高畜禽养殖的良性循环;大力开展有机肥加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集粪便收集、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有机肥生产体系,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四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甲铵磷、甲基1605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多使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等,减少化学残留物进入水体;及时有效处理农资废弃物,如农药瓶、化肥袋、残存地膜等。

五是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农村的高效、生态化生产。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快速、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璐.浅析农村河流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7).

篇5: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对盘锦市农村生产现状及场乡镇污染物排放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对有代表性的畜禽养殖场和水稻清洁生产实验区进行监测及评价,结果表明,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盘锦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其周围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较大影响.

作 者:张和平白贞爱 张昌楠 刘洋 作者单位:张和平,刘洋(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白贞爱(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环境监测站,辽宁,盘锦,124010)

张昌楠(盘锦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辽宁,盘锦,124010)

篇6:农村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指导教师:

2010年8月22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但伴随着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现今污染治理以城市为主的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作为薄弱的一环,在建设新农村的政府目标下,它的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宁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的良好环境,创建环境优良的城市就没有根本保障。

下面我就以我生活的小村庄章里集村作为考察调查的样本点,以此为据对农村的污染治理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和评价。

一,环境现状及污染情况

章里集村位于邯郸市临漳县西北部,地势平坦,但因交通不很便利又无特色的产业,所以发展缓慢。全村无大规模企业,只有私人的小规模的5个养鸡场,1个养猪场,1个造纸厂,2个木炭窑。村民的收入除外出打工及其他方式外,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就我的调查结果可知,章里集村比较严重的污染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污染

全村饮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⒈随着养殖业发展畜禽粪便大量增加,而村民却不做任何处理就在房屋舍后堆积,造成蚊蝇滋生,病菌蔓延,一旦下雨更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大量磷等重金属滞留在土壤中,使雨水在渗透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影响地下水质;⒊造纸厂污水直接排放到沟渠,村民用这样的污水灌溉土地,不但污染了土壤也危害地下水。

(二)空气污染

⒈村民取暖多使用煤炉,每年燃烧大量煤,排出的废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⒉随着发展农用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尾气的排放加剧了空气的污染;⒊木炭窑在烧制木炭的过程中也会放出大量废气,污染了空气;⒋每年秋收时节,村民为及时耕种就在田间地头大量焚烧秸秆,当此时浓烟滚滚,是空气质量的一次灾难。

(三)土壤污染

⒈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残留的药物滞留在土壤中,污染土地;⒉由于村民缺乏科学的生产知识,总认为化肥用得越多,来年收成越好,就大量滥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及其他危害;⒊上述两者的大量不科学使用,也造成了要加浪费,肥料损失,更对土壤和水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⒋高频度耕作种植,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当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条件恶化;⒌村民盖房造屋,大量挖取耕地土壤用于地基铺垫,造成土

地的可再利用性降低,使耕地流失严重。

(四)其他

⒈我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产品输出结构低化,资源利用率低,生物能在农村生活中很少被利用,导致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⒉生活垃圾,农厕等环境污染,村民利用空地,农舍土壤边随意填埋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带来整个环境如大气,土壤,地下水的污染;人,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使病毒蔓延滋生。

这就是章里集村环境污染现状。由于农村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共通性,所以可以推测全国其他农村区域也一定存在相同于章里集村的污染情况,且因为我村没有大规模的排污企业,其他农村区域的污染情况也许比我村更加严峻,亟待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治理。

二.污染治理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一)基层部门

针对我村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我县乡村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教育,例如:鼓励小型养殖场建立沼气池作为田间肥料使用,实现了粪便,沼气,肥料的循环使用,即节约了能源解决用能问题,又对环境的治理起了积极的作用;每到秋收,有关部门会设立“禁止焚烧秸秆监控点”,日夜坚守,严禁村民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指导村民把秸秆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大型牲畜的食物,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充分利用了资源;对污水随意排放的工厂勒令其限期整改否则不得开工。等等措施使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环境情况有所改善。从我村环境治理的状况看来,其他农村地区也必会采取措施治理环境,从而使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二)国家高层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

国家高层也纷纷发表声明为基层的环境治理作出指导。

2007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表示,广大农村地区的污染正在危害居民健康,并侵蚀水源和土地,将采取措施制止有毒工业将污染转移向农村。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说:一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从河北省环保局获悉:为落实河北省指定的生态环境目标,河北将从指导各地制定文明生态村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保护环境和资源以及污染防治的措施,减少种植业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搞好各种农村污染面的治理与防治,加强引水工

程水质质量的检测,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等方面,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在国家上下一致的情况下,农村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水质得到改善,各种生态田纷纷建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种环保工程会更多的出现,也必将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根源。

三.污染存在的原因

虽然农村环境治理取得很大成效,但就目前农村环境所面对的情况而言这仍然是不够的,污染治理仍面临严峻的形势,农村的污染仍然是普遍且明显存在的,究其原因,主要归根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部门监管治理力度不够

就我村那几个养殖场而言,有关部门在调查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过程中。除罚款及口头警告勒令其改正以外在没有后续措施,使几个养殖场仍然我行我素,周边百姓苦不堪言。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有松懈不称职的表现,造成治理力度不够,污染源仍存在。

(二)基层领导对农村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在我对我村领导的咨询中发现,他们明显更关心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缺乏可持续的观念,少数人甚至认为经济好了,环境自然会好,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想。

(三)村民环保意识薄弱

农村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根本认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心扑在挣钱上。还因为生活习惯的原因,随处堆放垃圾,粪便,随意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仍不以为意。在秋收时节,为了及时耕种,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对空气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四)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选传力度不够村民很少接触到环保问题。在我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少有村民知道“可持续发展”这个词,可见环保知识的匮乏。

(五)保障体系不健全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严重滞后。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环境保护得不到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光,牵涉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农村几乎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

(六)垃圾成分发生很大变化

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产品的普及,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垃圾中,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加上各种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使生活垃圾的处理越来越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七)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

由于本县和周边市县大量引进企业,大量生活建筑垃圾选择农村作为垃圾处理地,使的农村环境日益恶劣。

综上大致可以概括我村污染存在的原因,以此推测其他农村地区也存在这样的原因。

四.农村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良好环境,就没有整个中国区域的良好环境。农村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没有优良的环境,提供的原材料中也必定存在被污染的成分,在其制成的产品后,无可避免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产品要输出国外,必然会因为污染成分的存在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影响出口,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农村范围广大,人口众多,它们能否有稳定的生活环境是能否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理农村环境刻不容缓。

五.对农村污染治理提得几点建议

(一)加强监督力度

由环保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合行动,加大惩罚力度。在执法过程中不松懈不徇私情。源头上要“控”,坚决遏制污染源的出现;执法上要“严”,对不达标企业坚决关停。

(二)加强宣传

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生态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保障体系

建立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相当的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联合各部门形成全面衔接协调的执法管理网络。

(四)加强对村民群众的思想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环境保护的讲述活动,开展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使村民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六.尾声

篇7: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系

环 保 概 论

09级精工班李国耀200953232011年11月24日闫 喜 凤

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摘要本文写的当前农村的主要污染问题是生活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完善机制,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配套政策,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现状、防治政策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由于农村环境问题有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打等特点,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重视,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1、农村环境现状

1.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1.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1.3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2、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

2.1生活垃圾污染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2水污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2.3工业企业污染

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加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增加,成为农村的新的污染。由于进入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污、电镀、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设备落后加上监管力度不大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差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耕田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乡镇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占全国“三废”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67%和89%,已经成为环境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4农业面源污染

(1)畜禽粪便污染.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已经在4万左右,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t,COD(化学耗氧量)产生量6900多万吨,我国畜禽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还很低,一些地区养殖规模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且种养分离严重,大量畜禽粪便无法就近还田,是直接排放到土壤、河道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

(1)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仍处于依靠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农药用量达140万t,其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65%,有毒品种占75%。化肥的使用量为4700万t其中氮肥用量高达2400万t左右,有机肥使用量占25%。由于农药、化肥利用率问30%-35%左右,绝大部分挥发打空气中或从排水沟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污染,进而通过呼吸或食物链影响人身体健康。

(2)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我国每年秸杆产生为7亿t,其中4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由于这些秸杆未能很好利用,又无处存放,所以农民只有一烧了之。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杆的现象。秸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秸杆焚烧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2.5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3、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4.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4.2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既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4.3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4.4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陈润养.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初探.环境保护,2008

[2]刘青.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河南农业,2008

[3]俱国鹏,房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科技信息,2008

[4]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篇8:农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因此, 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 总结出以下治理措施与建议。

一、在农村建设一批长期稳固的垃圾回收站, 建设垃圾处理厂。

首先就是垃圾分类资源化, 按垃圾主要成分进行分类, 如废旧电池、废旧塑料、废旧之纸类、废旧玻璃及废旧金属等可再生垃圾, 有机易腐烂垃圾进行堆肥或沼气处理。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我国城市垃圾以卫生填埋为主。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可以减少污染, 节省资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 节省木材300千克, 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 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 减少空气污染75%, 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所以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措施, 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农村垃圾。

政府倡导, 在农村实施垃圾清运制度, 建设垃圾堆放坑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在各乡镇的村头路口修建多个垃圾池, 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 派专人管理, 禁止焚烧, 定期清理运送到垃圾回收站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依靠科技,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家畜粪便制沼气的技术, 也就是“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沼气利用模式, 通常是一家一户建一个6立方米的沼气池, 带上小猪圈、小果园、小菜园、小鱼塘, 使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和以水果为重点的种植业组合成有机整体。 猪粪、生活有机物入沼气池, 产生的沼气用来照明、做饭, 沼渣、沼液进入农田作肥料和饲料, 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秸秆、人畜粪便、农业生产本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三、整治中小企业污染, 发展清洁生产。

借鉴工业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思路, 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 开展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从源头抓起, 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减少污染物产生, 使废物产量最小化, 并将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品与废物及时回收, 综合利用。 农村乡镇企业是村民致富的源泉, 也是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要控制和防止这一污染, 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措施,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属于该淘汰的企业, 要坚决淘汰;属于保留的乡镇企业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技术升级换代, 以降低物耗能耗, 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实行乡镇企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

我们可以借鉴安徽“铜陵海螺水泥公司”的成功经验, 水泥厂每天可以处理300吨的生活垃圾, 他们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 焚化炉的燃烧温度控制在900摄氏度以上, 有效防止了废气和致癌物质二恶英的产生, 另外, 企业垃圾燃烧炉和蒸汽涡轮机结合可以再生发电。 水泥窑成为垃圾的清道夫, 对垃圾做到了吃干榨净, 减少了二次处理危害。

相关部门应当把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 加强力量, 增加投入, 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 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 应用到生产中, 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

四、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和完善法律法规。

上一篇:关于护理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下一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