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2024-04-07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精选6篇)

篇1: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会计学的管理可以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革新,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形成自身会计学专业的特有风格。在办学机制上,可以更加方便的提高会计学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人才,以教学的师资为教学的核心,建设好教师队伍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点。在整个教育教学的改制当中,要将主动的适应社会为主要的目标,立足于培养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改变教学办法和教学手段,形成专业的教学体制和教学风格。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 会计学

一、教学目标

(一)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我国的人才的培养目的主要是立足于教学的现实,服务于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当中主要是以知识基础为架构,再去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这样能够培养出拥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在面向社会的需要和服务当中,我们可以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行加强,注重人才的多元化的培养,加强实践对人才的影响,尽量的鼓励人才对专业的学习,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会计学的财务管理

会计学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于对知识的自主分析和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在独立的进行研发时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起自身的表达能力,对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教育的方法改革上,可以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同时可以辅助导师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教师教学的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对教学进行辅助。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辅助更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变革教学的方法,提高学院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求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将自身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重视学生在社会上的实践,提高大学生在科研上的研究能力,将实际的理论与知识相结合运用,分析好实际的相关问题。

(2)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①每年可以举行学院内的经济论文的征文比赛,确定好几项会计学项目的专题研究,在导师的组成上可以知道学生参加相关的研究小组,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学术的公开发表,或者可以将获奖的论文推举到全国的大学生经济论文比赛中。②还可以邀请学院外的知名的专家或者企业家来学院对学生进行学术讲座。③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文章进行重点的辅导,会计学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论文即是社会调查报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三项。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有学科的知识素质技能,对每一位老师来说拓宽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是重要的评析指标。⑤还可以建立起评分体系,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将考试的方法改革,采取课堂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60%,这样可以进行专业考核的提升。

二、教学管理

(一)综合素质管理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在大学期间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大学生的潜能、价值、个性进行充分的开发,不管是在做人上还是做事都要体现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地位,达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的,根据大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第一学年中除了参加军训外,还可以对专业的思想教育进行指导,进行基础课程的安排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第二学年中可以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好大学生对社会上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形成一份调研成果,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关键在社会的实践上,在实践报告出来后,进行导师的专业点评,对教学的分数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当中:在第三学年中可以重点的抓好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论文的写作,第四学年中要稳定好毕业生的思想,让导师尽可能的指导大学生的论文学习,帮助毕业生树立好正确的就业观念,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好学习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质量

会计教学学习需要本科业生要进行5年以上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质量,而且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要对国家的法制和政策进行熟悉,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求其有扎实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因为大部分的毕业生在实习阶段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着相关的工作,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在院校中进行毕业生调查,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在相关活动中有着奖励,受到相关单位的嘉奖。

总结:对于会计学来说,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学校的教学教程和社会的教育理念上进行调整,尽量的从传统的教学中跳出来,提高国家的投入的资金,充实起教学的设备和信息获取渠道。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教师的进一步发展铺下道路,建立教师进修制度,以培养出更好的教师队伍。

篇2: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很吃香的。

财务管理跟会计是两个专业,按当时我们老师的说法,会计是管钱的,财务管理是管会计的,财务管理专业其实跟会计专业差不多,一般就是比会计专业多学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有限的几门课程,除了数学等基础课外,财务管理专业学的有财务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还有国际贸易类的一些课程,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讲的内容应该侧重财务分析,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提出建议,同时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区别

(一)会计学: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说白了,就是做账,把企业的发票等票据做成会计凭证,再登记入账,然后编制报表!其实质是,把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系统的核算一遍,以便报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项资产的金额,已经本期实现的收益!

(二)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管理、重在“理”。相比较与会计,倾向于对资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使用后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学习如何使用企业的资金,如何筹集企业的资金(钱不够花的时候),用完以后,反思下这么用是否合理!

二、两者的联系

(一)会计做的帐以及报表,是财务管理者最重要的数据来源,财务管理分析大部分就是使用报表的数据!

(二)学会计的必须得懂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的必须要懂会计。因为,两者很多时候是互补的!

(三)目的都是提高企业效益;指向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实务工作中。两者往往相互交叉,不分彼此。但是,两者的职能、内容都是不同的.三、关于两个专业的其他问题

(一)会计专业的学生必定会设置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定也会设置会计课程。

(二)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找的工作基本是互通的。也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找的工作,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也可以找;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找的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找。

四、如何选择这两个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核算每一笔业务,那么去学会计专业。

如果你更喜欢思考如何使用一笔钱,如果凑集一笔钱,如何从银行贷到款,如何让企业少花一点钱,那么去学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对内会计,做的是内帐,这种报表的作用是帮助经营管理者采取正确的经营决策,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会计是对外会计,是给投资者,税务局看的报表,重要的吸引投资和对外界负责。现在我们中国的会计还并没有把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严格的区分开来,财务管理还没有真正的作为一个职业存在于中国,但是在外国,财务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财务管理也将越来越中重要,所以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财务管理学的最基础的也还是会计的

基本知识,所以出去以后还是可以做会计的,因为你如果连最基本的会计都不会的话,那怎么更深层次的学管理呢、。管理是会计的更深一层,在企业里,做会计只是一个死板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懂得经过数据管理来使企业达到更好的效益的话,那会很吃香的。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摘要:本论文从现实经济状况、衡量标准、企业治理结构等角度阐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对立点,从而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目标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演进是必然趋势。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没有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其现实目标的选择加以分析。现就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来谈谈看法。

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财务管理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尽可能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自己的经济利润,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弊端太多。于是企业的理财目标就自然转向了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不便于企业的比较。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

3、企业经济增加值率最大化

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与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它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但是采用单纯的数量指标.不能体现财务管理目标的统一性和综合性,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很难体现出来。

4、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财富。市场化较早的国家一般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但是该目标存在重大缺陷:(1)使用范围很窄,非公司制、股份制企业不能使用。(2)它很难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难激发企业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价值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在对以上几个财务管理目标的对比分析可知,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对其界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使用范围。就我国而言,更加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通过借鉴以下两种财务管理目标模式,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1、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银行制度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

(1)美国模式:企业的个人股东居多,股权比较分散。

①劳动力市场比较发达,员工和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比较关心当前的工资和奖金的高低。②美国债权人和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经营业绩不好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美国政府认为,管的越少就是管的最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规、法律。

(2)日本模式:

①日本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以法人为主,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②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是比较多的。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决策。③日本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80%左右,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债权人在企业出现展示困难时。一般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各利益关系人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在美国,美国公司的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

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的上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价格的最高。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同时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最明显的区别。

2、影响我国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的经济现状

(1)中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总体来说还不规范,信息传递速度慢,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力较差。

(2)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银行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种程度的影响。

(3)中国政府目前还不可能向美国政府那样对企业的经营不进行干预。在国有企业占比重较大且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必然的,只是应当尽可能减少行政方面的干预,而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地发展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衡量

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控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科学设定薪、息、税和净利等权数的前提下,谋求其加权和的最大。即用相关者利益为指标所衡量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我国企业现阶段理财目标的现实选择。

三、从企业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

1、两种企业治理结构的对比

从企业治理的主题角度来说.美国模式可称为“股东至上”模式。日本模式可称为“共同治理”模式。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理财目标,即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为股东利益服务,还是为利益相关者或当事人的利益服务。“共同治理”的逻辑是强调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这种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符合契约主体机会平等的基本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及理财目标的发展变化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这样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由于这种治理逻辑并没有解决关键,所有者被架空.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因此,必须转变企业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共同治理”逻辑。

3、“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财目标是企业合理的选择

随着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共同治理”的逻辑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个人利益及相关者的利益都能有所增加,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财务管理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更有利于协调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极大地发挥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1)--

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单独凭借企业自身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形成多方的合力。一方面政府从立法、金融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扶持;社会建立完善的服务和监督体系,创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苦练内功,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调查显示,做过资信评级的企业仅占46.6%,未做过的占53.4%,个别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形象;二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大,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落后,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加上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

明,给银行和投资方带来了投资风险;三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四是银行体制缺乏活力,营运方式呆板,贷款门槛较高;五是无直接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一般通过增加股本金和银行借款融资,政策上不允许发行股票和债

券筹集资金。

2、财务意识薄弱,财务结构失衡

一方面,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另一方面过度负债是高速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中小企业发展如此迅速,与高速成长战略有着直接关系。高速成长战略必然会造成资金短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而经营不利和内部财务管理弱化等因素又会加剧债务水平,造成企业过度负债。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就会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加快了财务危机的爆发,最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倒闭、破产的道路。

3、经营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低,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素质局限,不懂得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讲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深化金融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开辟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转变商业银行的观念,由被动贷款变为主动贷款,发挥银行对中小企

业的促进作用,要改革和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由城市、省、国家三级机构组成。其业务由担保与再担保两部分构成;担保主要以地市为基础,再担保主要以省为基础。城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辖区内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并向区县延伸分支机构;省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则以地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实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创办的初期不应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担保资金和业务经费以政府预算资助和资产划拨为主,担保费收入为辅。

2.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必须加强日常资金管理,尽可能使企业资金投放少、回收快、保持良性循环。这就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物资合理库存、设备购置与管理等方面作进一步细致入微的工作,协调好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关系。这牵涉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财务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各部门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1)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整的财务资料,以帮助管理者分析

过去和预测未来,使管理者看得远一点,以增强其风险意识。为此,应

从以下几个制度上入手加强管理。首先重视企业财务的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指涉及企业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2 人或2 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一种制约的作用。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查、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管帐不管钱,管钱不管帐”。这样既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互相牵制的机制。其次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对会计的再监督。内部审计实施是再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坚持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别独立,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计部门,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再次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制度。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审批;在签字组合中规范了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字,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有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人员应拒绝执行。由此对于控制发生不合理的支出及保持支出的合法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3.财务分配活动的创新。在工业时代,物质是第一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物质资本,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享有收益的分配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因此,按“知”或按“智”

分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四、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网络财务

知识经济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将逐渐向网络式财务管理变化。网络财务系统突破了空间局限,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管理能力能够在网上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节点。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实现,例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强化了主管单位对下属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网络财务的远程处理和协同业务能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跨进。网络财务在时间上,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极大地增强了财务处理活动的及时功能,提高了会计的价值。我国中小企业应牢牢把握住网络财务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机遇,使企业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促进中小企业经营更上一个台阶。

五、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表现在: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及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资本流动加快,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知识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由于上述原因,迫切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合理规避风险。

六、信息披露的创新

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对外公开,主要取决于其社会影响。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大部分进

行了审计,从增加企业社会信用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有必要建立如下披露体系:

1.小型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披露,若披露,对外披露的报表必须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披露时间比中型企业可更长,此外,还应加强企业社会信用的宣传,造成披露信息的企业具有良好信用的氛围,给予纳税或银行信用方面的便利或优惠,促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披

露。

2.建立地方性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媒体和渠道,如工商、税务系统的出版物或网站,可供社

会公众随时进行查阅。

3.强调对成长性的披露。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板的公司通常盈利现状不太理想,但成长潜力较大,同时公司的风险也大。为了减少风险,必须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展前景进行披露。通过对成长性披露,也可以让一批质地真正好的公司受到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青睐,求得发展。

七、财务监管活动的创新

中小企业约占40%的比例都是兼职会计,还有约10%的比例是会计记账机构记账,大多仅限于简单记账的财务管理。这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中小企业自身财务总监管理的基础上,应设立政府管理的公共财务总监机构(第三方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中小企业的行业分类,由专门的财务总监(专家团队)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社会化监督管理,参与中小企业重大投资、经营的决策,进行行业性的财务分析,提出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方案。

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可以说不创新则停顿,不创新则衰退。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必然选择。浅谈企业如何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

系(1)【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当前企业市场经济竞争中,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 体系 财务管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企的科学管理水平就是要实施财务管理,而不少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正是财务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和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引进国外财务管理中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方法,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进行预算,才能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有计划、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有明确职责、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贯彻落实的价值化管理体系;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财务管理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其目的在于帮

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财务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财务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境界,从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1] 本文将以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及要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财务管理体系的建构模式,探索建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新途径和方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与基础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这里,本文将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要素。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1)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弱点主要是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甚至财务报表说明都不够真实和准确,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能给决策层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致使一些企业由辉煌到倒闭。但是有些企业的破产纯粹是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和其财务管理体系未起到相应作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取得最大利润是其工作目的,这点上势必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失败。

(2)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第四,在筹资方面,依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金融市场需求的筹资机制,采用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在内的各种筹资方式,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到目前,我国企业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3)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第二,明晰市场发展。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第三,会计核算资料。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4)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

第一,思想配合行动。领导者、决策层在思想上要重视,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应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掌握和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它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它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并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2]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

(1)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第二,系统管理原则。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第三,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2)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

第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

第三,财务绩效检查。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3]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基于资产展开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该体系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传统体系相比,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反映方面。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意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这六个方面。下面本文将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和途径。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4]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5]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篇3: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随着高校规模近年来的快速扩张, 各类高校的综合性都得到很大加强, 目前正转向重视教育内涵的发展, 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专业建设集中体现了高校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层次水平, 是高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反映出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专业特色是高校在办学目标、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已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 且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而凸显出的办学特色, 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完善性与成熟度;以及为人才市场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的能力。专业特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独有性, 即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特征;二是社会性, 即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被社会普遍认同;三是可持续性, 即具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特点, 体现持久的社会影响力。专业特色建设不是特色专业的专利, 专业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有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既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措施, 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更是建设高校特色的必然要求。建设专业特色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体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与实训环节建设体系及实施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1998年, 教育部在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 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列为“管理学”门类的二级类目“工商管理类”之下的并列专业。在建国初期, 我国一些高校就已经开设会计学专业, 而财务管理专业则是在1998年才开始陆续在高校设置。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企业、事业单位都离不开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 加上多种形式经济实体的不断涌现, 更多地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从业人员, 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一)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作为技术性很强、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会计从业人员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对任何经济实体来说,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无疑将有利于其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 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是目前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普及型人才之一。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渠道比较广泛, 主要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务部门, 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 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 以及金融与证券等机构从事财务工作。就目前来看, 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供需两旺。这从麦可思公司2009、2010届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中亦可窥见一斑, 见表1。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并予以高度重视。目前全国设置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均有400多所。由于各高校的文化及发展背景不一样, 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统一认识, 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相对成熟的会计学专业, 还是迅速成长中的财务管理专业,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 办学目标、专业内涵、课程体系等都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

(二)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不足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前后为分水岭。世界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的需要, 促使财务管理从会计学分离出来, 财务管理是把会计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的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从会计发展历史来看, 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基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角度, 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财务管理提供主要信息服务, 这些均反映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密切联系。我国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大部分隶属于会计学院, 这也反映出我国专家学者对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的认同。目前, 学界对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的不同学科属性基本形成共识:会计主要是针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信息管理, 而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与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价值管理;会计是加工和生成信息的系统活动, 而财务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学注重信息属性, 财务管理则侧重管理属性。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思路比较清晰, 比较而言,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培养目标还不很明确, 人才模式定位不够清晰。由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历史渊源, 在培养目标上仍带有相关专业的特征, 自身特征不突出。 (2) 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由于缺乏明确定位, 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合理安排, 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 导致较多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分析

专业特色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师资队伍、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管理体系等。从专业特色建设的构成要素来看,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区别应主要体现在软件建设上, 重点是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

(一) 培养方案制定

地方高校一般作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 既不能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研究型人才, 也不能只注重培养职业技能, 而是要根据地方或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突出“质量+针对性”的办学特色, 充分发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养专业素质高、实际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 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问题, 是指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构建其知识体系等。服务地方经济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地方高校办学质量的体现, 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地方高校, 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是当务之急。

(三) 课程体系设计

一般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一般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第二层次为公共基础课;第三层次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程。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第三层次上。专业基础课主要体现高等教育“宽口径”的要求;专业必修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 体现“厚基础”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重点要体现“强能力”的要求。目前各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 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差异不大。但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则有较大差异, 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在会计学专业基础上的转型, 如上海财经大学;二是课程设置倾向管理类, 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 如复旦大学;三是与金融管理联系密切, 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中国金融管理学院, 直接将财务管理专业设在金融管理学院。此外, 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大差异。会计学专业强调的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财务管理专业更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投资、融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等预测与决策方案的制定。

四、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

浙江财经学院作为浙江省属普通高校, 其会计学院是学校最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 现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资产评估四个专业。其中, 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特色建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 浙江财经学院培养了大量会计与财务管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其中大部分成为浙江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业的工作骨干, 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可和强烈需求。在办学实践中, 浙江财经学院坚持与浙江产业共发展、同进步, 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 积极主动提供服务, 与行业、企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特色师资队伍、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丰富了教育资源, 为浙江财经学院开展专业特色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充分发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优势, 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建设特色选择上, 坚持与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特色保持一定差异性, 即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差异化策略。坚持以服务经济为导向, 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水平, 努力使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省内领先、国内有重大影响的专业。多年来, 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始终名列前茅。如何继续保持现有优势, 即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则是我校在专业建设过程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学生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所有的教学工作应重点围绕提高学生质量而运作。在打造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上, 我校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专业培养目标

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是不同的。目前,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有两个, 一是国际性人才, 通过国际化教学 (设置A CCA、CG A、中美班) , 培养具有通晓国际会计知识、能在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工作的会计专业人才, 其国际化特色显著;二是针对国内市场, 侧重培养能为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会计管理的专业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能为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同时积极探寻拓展国际化专业人才教育的途径。随着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 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化, 财务管理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 非常有必要使财务管理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针对学科特点与社会需求, 加快财务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这里的应用型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与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之间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社会经济不仅需要学术型人才, 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人才。从国内市场来看, 以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 把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定位符合专业特色建设的发展要求。

(二) 课程体系设置

浙江财经学院的课程体系设计由四个层次组成, 即公共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四个层次逐层递进、相互联系。同时设置任意选修课, 供学生自主选课。其中专业教学平台设置的是专业必修课, 专业方向模块设置的是专业选修课,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两个层次上。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 会计学专业除了国际化教学 (设置A CCA、CG A、中美班) 班级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外, 开设的专业课程以会计知识为主, 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开设会计理论 (双语) 、国际会计 (双语) 等课程以增进学生国际化视野;开设ER P软件应用、ER P模拟演练、Excel在财会中的高级应用等课程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 如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学等核心课程;开设了管理会计 (双语) 、国际会计 (双语) 等课程以增进学生国际化视野;开设公司财务案例、ER P模拟演练、Excel在财会中的高级应用等课程以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虽然有些交叉课程, 如会计学专业开财务管理课, 财务管理专业开财务会计课, 但这都是厚基础、宽口径的必要选择, 其专业学习侧重点是不同的。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向上重点指向公司管理, 兼顾金融管理。这里要着重协调好两个关系:一是深造与直接就业的关系。既要为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还要为就业培养扎实的专业工作能力。二是协调“专才”与“通才”的关系。基于学校特点, 课程设置首先是培养“专才”, 其次才是“通才”, 因此科目不宜过于宽泛。

(三)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

理论脱离实际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两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项目基本相同, 均包括社会调查、专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项目。但各项目具体内容和方式则各有特色, 其中社会调查、专业调查及毕业论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选题和内容上, 侧重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对于毕业实习, 比较而言, 会计学专业学生较容易找到对口实习岗位, 一般可到各单位的会计岗位实习会计业务。但财务管理工作一般处于企事业管理的较高层次,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接触到具体的财务管理问题, 因此加强在校期间的模拟练习显得尤为必要。对此, 我校重点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加强课程实训内容, 在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中增加实训课时;二是案例教学 (专门组织教师编写了以浙江企业为主的适合教学的公司财务管理系列案例) ;三是ER P沙盘仿真实验, 通过仿真教学可以让学生面对复杂问题, 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 从财务角度透视仿真企业的财务活动及整体运营过程。这三种方式的有效实施能很好地达到实地实习的效果, 有效发挥了实践课程的作用。同时学校综合会计实验室及公司金融与证券实验室配备了大量会计教学软件及金融数据库软件可供师生教学与练习, 给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伴随着开放实验、独立研究、学科竞赛、自主创业和社会调查等体验式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不仅能让学生以更直接的方式体会到企业实际问题及需求, 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快速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由于课时学分限制, 在实施“厚基础、宽口径”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如何协调在课时布局上、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构成及比例上的诸多关系, 以有限的教学时间资源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用,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 《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2]郭沂、李志宏:《高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类型及其形成规律》,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

篇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58-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它以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演变历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在利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管理时常常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混为一团。下面我们针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别进行论述。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目标一致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为“契约关系”服务的,唯一不同在于,财务会计是为确立服务,管理会计是为贯彻服务,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契约关系”得到贯彻落实,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二)服务对象的契合

“企业经济增加值”在形成的过程中,不管是企业的内部核算管理,还是对外的财务报表,都是反映企业对委托责任的完成情况,我们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而应该加以联系,它们只是在服务对象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这两种会计是互为补充的,虽然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的服务,但它也同样对企业内部服务,它所生存的财务报表能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有力保障。而管理会计虽然侧重于对企业内部服务,但它也同样对外服务。如: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会计就能及时地提供经营决策相关信息,这对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虽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服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必然是相互配合,只有這样两者才能更好的为管理服务。

(三)管理会计的主要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

虽然从形式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依据,为了在未来某一时段内规划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必然要从不同的渠道获取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会资料、业务核算资料等有关的资料信息,而各类资料中以财会资料最为重要,财会资料的取得都来源于财务会计,因此我们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相互联系的。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信息来源不同

财务会计在很多情况下被称为“外部会计”,这主要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汇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形成相关的凭证,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资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服务,通常也被称为“内部会计”,它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理论和专门的技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数据加以处理、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有用信息,以便更好的制定经营战略。

(二)主要依据方面的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和原则的约束,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各种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获取企业相关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至于获得何种信息,它取决于决策的内容、管理者的需求,管理会计在这方面没有固定程序和统一标准。而财务会计则大不相同,它是为了取得外部投资者的信任,保证他们的利益,必须严格遵守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原则,还要遵守相关财经法规的法律规定。

(三)时间范围的不同

财务会计面向的是过去,是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后产生的凭证和帐簿的记录,都是企业在过去某一时刻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报表也是根据记帐凭证和帐簿的记录按一定的时间(年度、季度、月度)来进行编制的,它是企业在一定有时间内经营状况(包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方面)的总括和反映。管理会计面向的是未来,它是根据企业管理本身的需求,在财务会计基础上编制的各种报表,这种报表在时间范围上不受限制,可以编制过去某一段时间的报表,也可以是编制的未来某一时段的报表。

(四)计算方法体系的不同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都是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但财务会计只涉及初等的数学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稳定,而管理会计就要用到许多现代数学方法(如概率、微积分、线性规划法等),它需要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加工计算,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计算方法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些现代数学计算方法能更加精确的计算,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手段。

(五)会计信息精准度不同

财务会计面向的是过去,是已经发生的企业经济活动,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有较为精确的会计信息作凭证,它注重的是可证实性的会计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面向的是未来,而企业未来的发展、预计产生的经济行为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未来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只能是相对的精确,不可能像财务会计那样具有很高的精准度。

(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二者间含义不同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单位,通过会计人员的确认、记录、计算等方式生存财务报表,为企业外部的投资者或相关方面提供企业在过去某一时段内的经营状况(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全面介入企业内部各项经营管理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管理会计则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会计学科,它是在现有财务会计和其它各类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灵活多样的计算方法,对企业未来某一特定的时期内经营活动的预测与决策。

结束语: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管理科学融入会计领域形成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杰.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关系[J].魅力中国,2008,1.

[2]刘倩.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和融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3]王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8:25.

篇5: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

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都属于管理学类专业,有着相同的基础课程,学员的择业方向也大致一样。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是相互独立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工商管理类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可见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在学科方面均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独立学科。二者区别如下:

一、培养目标不同:

会计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既能熟练掌握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控制和会计决策的技能,又能熟练掌握独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方法和专门技能;财务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组织协调能力、扎实的财务和金融专业基础的财务金融管理才能;

二、含义不同:

会计(Accountant)在英语中暗含计算、数的含义(Count)和账、账户、算账、叙述的含义(Account),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报告的信息系统;而财务(Financialaffairs)含有理财、金融、筹资等含义,因而它是对企业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理财活动进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三、职能不同:

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对资金运动反映和控制;而财务管理的职能则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计划、控制和对财务关系的协调。

四、目标不同:

会计直接目标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五、原则不同:

会计的指导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的指导原则是《企业财务通则》。

六、侧重点不同:

篇6: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

财务管理用来分析财务,进行投资、筹资、经营活动,为财务决策服务。会计负责记账出报表,所记的账证表数据是财务管理决策所依据的资料的一部分。

上一篇:血性山谷观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面对小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