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2024-05-17

社区初级卫生保健(通用6篇)

篇1: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明确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指导意见》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州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先在个旧市于2000年10月启动。截止2006年10月,全州有10个县(市)组建了5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5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自有业务用房的社区卫生机构20个,租借业务用房的30个;有38个社区卫生机构属医疗保健机构派出,4个属一级医院(卫生院)整体转型,7个属个体民营,1个属企事业单位;承担预防保健工作的社区卫生机构38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社区有24个;有17个机构赢利,13个机构持平,20个机构亏损;全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有250名,其中,医生114名,护士100名,其它36名,已经过全科医学转型培训的人员有42名。全州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深入社区的多种形式的卫生服务,如义诊、保健知识宣传、健康讲座,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好评,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以低廉的收费,创造优质服务”的特点。

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较早的个旧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6年初,个旧市卫生局与各医院签订了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按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如市人民医院的五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次深入到乍甸的社会福利院为孤儿和残疾人进行体检和免费诊治疾病,市中医院的社区卫生人员多次为社区居民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据统计,截止2006年10月,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签订家庭服务合同4861户,建立健康档案10079人,体检率达86.64%,建档率达97.1%,出诊抢救病人178人次,转诊128人,举办健教讲座106期,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农工党个旧市委2006年下半年在城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44%的市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22%不了解;65%的市居民知道住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不知道;44%的市民信任社区医生,9%不信任,认为社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的占62%;认可社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占30%;患病后有60%的人选择社区治疗,但仅有1%的慢性病病人选择社区治疗。有76%的市民选择“小病进社区(治疗),大病有选择(医院等级、水平)”。由此可看出,个旧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积极而卓有成效的。2002年4月“红河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及2003年8月“云南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经验交流会及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在个旧市举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问卷调查、到居民中走访及到相关部门调研,我州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由于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差距,目前我州尚未出台有关指导全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权威性文件,也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未完全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挂钩,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全科医生队伍的系统培训机制还未建立。在已建机构的十个市(县)中,除个旧市、开远市初具雏形外,大部分县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形成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以居民健康为中心,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格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务人员编制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医疗服务条件差、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按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标准及我州目前的城市人口情况,全州应设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需人员1223名,其中全科医师462人,公卫医师76人,注册护士538人,其他人员147人。现有数与需要量相差甚远,综合服务能力与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但目前政府的投入很少,而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均为公益性无收入的工作,导致目前社区卫生机构中医疗服务比重过大,工作绩效及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还得以其经济效益来量化。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很难发挥。许多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正在逐步萎缩,甚至出现了春办秋停的现象。

四、特慢病的所有病种滞留高级别医院时间过长,许多康复性治疗由于自付比例的不同不得不延长住院天数,不但加剧“看病贵”,而且淡化了社区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和残疾人为重点的服务功能。

五、资源共享、双向转

诊的模式流于形式,已在社区接受过检查的病人,转诊后必须重复检查,社区医生的检查不被认可,同是执业医师却不能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待遇,客观上制约了社区卫生人员的业务技能拓展和“设备竟买比赛”,最终多掏腰包的仍是病人。

六、中医中药和传统疗法非常受欢迎,占治疗首选比例高达72%,但实际上极少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立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待遇差效益小留不住人。

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我我州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我们建议:

一、尽快制定出台我州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资金投入及补助政策、明确双向转诊的具体政策、建立人员编制与工作量匹配的配置标准等。如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先进地区经验,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补助,最低限度应让未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能得到每人每年4—6元的补助,保障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条件需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认识及参与意识。规范和约定“基本医疗就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这一概念。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舆论媒体有义务按“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分级医疗,各司其职”的要求进行引导和分流。研究、调整和确定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进城务工人员和无固定收入城市居民等人群的一般常见多发病和已确诊的慢性病在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单位中医药费的个人自付比例有区别和侧重,如未经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而自行到二、三级医院门诊治疗的应提高自费额度或自费,收住院的增加自付额度等,努力实践政府调控功能。

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各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行业监管和资格准入在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报告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和只见疾病不见人,大力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逐步实现“双向转诊”和卫生执业人员的合理流动——各级别专科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下基层医院进行轮流定期工作,各社区医生在送出和接回病人时配合工作,提高治疗和恢复性治疗的连续性、安全性。

四、尊重和遵循传统医学的发展、演变,研究并逐渐完善科学规范考核,按照服务成本和服务效果补偿的机制,以岗位培训和岗位聘用相结合、“医者仁术”与一专多能相结合、服务能力与服务效益相结合,支持和营造人和业精,和谐进步的工作环境,并让不产生直接效益的健康教育、公共卫生等专业人员留得下、出成效。

五、加快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把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尤其是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基本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基层网底,与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建设及当前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同构成了城乡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努力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做实做好。

篇2: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的供给体系主要由初级卫生保健、二级医疗服务和社会顾服务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初级卫生保健由全科医生和护士负责;二级医疗服指的是医院(绝大部分是公立医院)提供的急诊和专科服务,主要治疗初级卫保健转诊而来的疑难病例或急诊病人;社会照顾服务主要是为社会弱势人群(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英国卫生服务供给体系的设计中,初级卫生保健构成了整个卫生制度的石。英国为全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同时又能保持较低的医疗卫生支出,达到高的卫生服务可及性;究其原因,初级卫生保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章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的理念和原则来探讨英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其在NHS体系设计中的作用。

3.1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

3.1.1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在世界各国正式起了重视初级卫生保健的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给出了初级卫生保健(Prim娜Healtheare,PHe)生服务。

在有“守门人”设置的卫生服务体系中,所有非急诊状态发生的情况,患者医护人员发生的“初次接触”被称为初级卫生保健。涉及初级卫生保健的医护人包括医生、护士、牙科医生、药剂师或眼视验光师。而在没有“守门人”设置的卫生服务体系中,初级卫生保健与二级卫生保健的区别一般在于设施,比如多功的大型医院也可能同时提供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印‘marycare)与门诊服务(田刀bulatorycare)的服务范畴和对象有重叠的地方。世界上许多国家是将门诊服务与急诊服务、初级保健与住院服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分离开来的。门急诊主要由开业医师承担,医院一般不承担门诊服务。“守门人”设置的卫生服务体系中,门诊服务一般由全科医师(Generaloners,GP)承担;而在没有“守门人”设置的卫生服务体系中,病人可以自择就诊的医师,可以到社区的开业医师或专科医师处就诊,也可以到公立或医院的门诊部就诊。门诊服务的内容可以包括验血、X检查、生化检查以及肠镜检查等。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级卫生保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卫生、各类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卫基本卫生设施、改善营养与妇女儿童保健,以及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药物等。级卫生保健以预防为主,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早期控制,是一种低投

高产出的干预策略。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初级卫生保健发展成为国家

会重要的可提供的医疗服务,其治疗方法应该科学实用、能受到社会的广泛。

界卫生组织2008年年报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题,发布了名为《初级卫生保健:

重要,现在更重要))(Prim娜Healtheare:NowMore仆anEver)[4]的报告,了初级卫生保健的特征:(l)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要

公共疾病的发生和传染;(2)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理解病人

旨;(3)与专科医生对个别情况的个别处理相比,在社区中实施的广泛的、的卫生保健效果更好,因为这涉及了对当地人群的了解和互相之间的信任。

初级卫生保健保证了卫生服务活动的延续性。(5)初级卫生保健是建立在的、可信赖的医患关系基础之上的。

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级卫生保健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分为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四个方面,包括健康教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

育、食品供应和营养、安全卫生饮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主要传染病预防和接种、地方病预防和控制、常见病治疗、提供基本药物、非传 染病防治和促进精神卫生九项内容。

饶克勤等人认为l5],“初级卫生保健”是指基本的、人人能够得到的、体现社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反 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平,所奉行的理念是“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所追求的 目标是“人人享有健康”,所采用的技术是适宜技术,其筹资机制以公共财政筹资 为主,其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最近,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柳叶刀》杂志的社论中写到:“尤其是,初级卫生保健采取预防与治疗并重的方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合理使用资源,开展全方位卫生保健,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医院,开辟了一条途径。”[4]由此可见,作为最普遍的公共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应当覆盖全体居民、保证个人和家庭 能够获得低廉方便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是社会公平在卫生领域的重要体现。

3.2英国的初级卫生保健

3.2.1初级卫生保健的缘起和演变[6]

在1948年NHs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该制度就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患者

需通过全科医生才能转诊到二级医疗服务,这构成了初级卫生保健社区首诊模式 的基础。但在当时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治理理念还是主要放在二级医疗。1948 年实施全国医院国有化时,从社会上接收的医院已经十分陈旧和落后,医院的区 域布局也不合理。因此1962年,国家制定了医院发展规划,加大了医院建设与改 造的资金投入。在开展NHS的头20年中,处理的主要问题是医院的严重匾乏和 医师的短缺。

1974年保守党组阁后,开始寻求更有效率和权责的卫生保健制度,将重点放 在了初级保健、社区保健以及预防医学上,在每一个社区设立社区医师,负责所 有的生育及儿童福利、康复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时努力推动健康教育以及 预防工作;鼓励健康饮食和运动。[7]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健

980年,布莱克报告(BlackRePort)指出阶级的不平等阻扰着人们接受的健

照顾与治疗。比如1974年至1975年,在巧至64岁的非熟练男性体力劳动者中,性病的比率是专业人员的两倍以上,这部分反映了由于生活和工作条件的不 前者得到的健康护理较少。随着布莱克报告的发布,政府开始重视卫生服务 公平”现象。[8]

984年,继格里夫斯报告(Griffith’sRePort)后,NHS引入私立部门的整体管

则,以合同形式与全科医生订立服务。从此,英国的初级保健服务由独立的 医生通过与NHS签订合同提供给居民。

990年,政府鼓励私立部门介入卫生公益事业,以政策导向引导和获取私立部 资源,比如向60岁以上人口提供医疗保险的私立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免税的政 在城镇和乡村的立法上偏向于使用私立部门的资源获得发展;以调整税收和

覆盖的形式放松对私立医院的控制。

991年,《社区保健法》(Co~unitycareAct)正式执行,强调了保障多层次和

医疗的原则。199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发布了《患者宪章》,明确每个患者拥 十项权利。1993年,实施“全科医师基金持有计划”改革,将私立部门的管理方 入NHS,使医疗服务的购买方和提供方分离开来。更加重视卫生需求、健康 和公共卫生。

997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引进新的改革举措,对卫生保障的认识倾向于多层

部门共同合作,以应对民众对英国卫生系统过于集权、应答不及时的抱怨。998年,强调分权管理,发布“重新认识街坊策略”,呼吁地方政府在卫生、政 教育、商业和志愿组织等五个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000年,针对卫生不公平现象,政府发布了《NHS计划》,计划投入前所未有 金到NHS体系,目的是减少病人等候手术时间,提高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以 强对卫生需求的认识;同时设立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托管局(PrimaryCare

PCT),进一步实行分权管理。

02年,提出“改变权力平衡”计划,将调配卫生服务资源的权力进一步前移.赋予更大的支配权责;地区卫生局合并成为战略卫生署,只负责绩效管理。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

取消大区卫生办公室,加入地方政府办公室,着重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

2004年,国家层面上更重视多部门联合,政府要求公立部门合作,形成“公

部门条约”。强调公共卫生的作用,以公共卫生为主题发布“选择健康”白皮书,一步强调生活方式在影响健康行为中的作用。

格林(Green)等人[6]指出从5年前政府主张的“卫生部门改革”在用词上改成“发展卫生制度”,认为近年英国卫生体制的发展更结合实际,重视整体推进。他 为经过90年代一系列的改革,英国国家卫生制度已经走出了以二级治疗为主的 生服务,实现了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导的NHs制度。

九十年代,虽然以内部化市场为特色的英国卫生体制改革遭到部分人的批评 指责市场的竞争造成了医疗服务的不公平,也无法运行事关公共卫生的方针和 措,但其建立的“以初级卫生保健形式主导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却受到了内外的 致好评,英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并将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作为政府工作的优 问题;由此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国家卫生制度。

3.2.2初级卫生保健的管理机构

经过多次改革,目前在英国主管初级卫生保健的专门机构是初级卫生保健托 局(PCT)。PcT是隶属于NHs在各地的独立分支机构,有自己的董事会、员工

预算,既承担着医疗卫生服务买方的角色,为本地居民购买合适的医疗卫生服务 又是当地初级卫生保健的提供机构。

PcT的主要职责是[9]:(l)与当地居民合力提高和改善卫生和健康;(2)调

控所分配的资源,提供广泛、平等的医疗服务,打造质量高、应答强、效率高的 服务体系;(调控的医疗服务范围包括公共卫生、包括牙科医生在内的各种初级卫 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社会保健服务、精神卫生服务、择期外科手术、紧急手 术等)(3)直接提供初级卫生保健以及以社区为主的服务。

由此可见,PCT的职责已经整合了初级卫生保健的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畴,将预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结合在一起,为规划、预防和解决基层 区的基本卫生需要提供坚实的平台。PCT的具体工作包括:(l)在当地政府的合 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健

减少卫生不公平现象,改善所在地居民的健康状况;(2)在当地政府的合作

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社区;(3)制定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力

护好本地居民。(4)评估当地居民的卫生需求,制定优先方案;(5)做好服

计,在全科医生协助下,明确当地卫生服务的范围、性质和质量;根据成本-以及最佳服务指南做出设计;鼓励提供方创新;分析要达到居民期望的要求。与服务提供方签订合同,塑造服务提供结构。具体说,就是要让患者增加选 服务提供者之间形成竞争;同时在战略卫生署(SHA)和其他PCT的支持下,患者所需的多层面服务得到满足。(7)通过与执业医师(大部分是GP)签订,并在执业医师的通力合作下,做好卫生服务需求和有限的预算经费之间的。(8)通过与服务提供方之间签订合同以及其他广泛的关系,做好绩效管理。直接调配初级保健服务和社区为主的服务,确保卫生人员在能力发展上、业 房、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使地方的NHS服务系统能够得到较高程度 代化。

实上,PCT已经成为英国国家卫生制度的中心,80%的NHs预算都是通过

调配或划拨给服务提供方。Exworthy〔川列举了PcT的决定权限:患者选择、某些医院基金信托集团成为服务提供方、执业医师服务、经费分配、预算分 通过卫生委员会制定规则及监管、绩效管理等。

据卫生部出版的《资源分配:加权人头费方法》[l2〕,PcT获得经费的参照

为:

PCT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所在基层区域社群的基础保健需要,因此辖区人

口数量是PcT获得经费数额的基本决定因素。

PCT负责为辖区内执业的全科医师及其所注册的患者提供经费。如果患

者不在本辖区居住但其注册的全科医师在本区内执业,全科医生所在的PCT要负责该名患者的卫生服务经费,因此PCT所获得的经费与在该辖区

内注册执业的全科医师有关。同时,PCT也要对居住在本辖区但没有在全

科医生处注册的居民负责。

006年之前,平均每个PcT照看着12万名患者的需要[l0】,当然每个PcT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

责的具体人数会有所不同。2006年10月,原先的303家PeT合并成152家[川,每一个PCT扩大了服务区域和人口。改革的原因和理由是,卫生部通过加权人 费的形式将经费划拨给PCT,由PCT代表居民向医院基金信托集团(Foundati Trusts)或医院信托集团(NHSTrust)购买卫生服务,但由于单个PCT所辖的口有限,获得的经费也有限,在卫生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医院仍然成为主导的 方。卫生部希望以合并PCT的形式使PCT获得的经费数额增加,从而扩大PC 的财政自主权,增强其在服务购买中的话语权[3]。目前,152家PcT管理着约 万名全科医生和1.8万名牙科医生[’3]。

3.2.3初级卫生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

1948年NHS成立,但当时公共卫生服务不属于NHs的职责范围,仍由地

政府管辖。公共卫生方面的资深医生受雇于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的一名官员,负责保护和改善当地居民健康、监管学生的健康、监测环境卫生等。1974年保 党上台后实行了机构重组和调整,将公共卫生服务从地方政府归并到NHs系统 NHs在每个大区和地区的卫生机构中都设立了一名专门负责公共卫生的高级 员,对当地人口的公众健康负责。

在国家、大区和地方三个层面,分别由卫生部(DH)、战略卫生署(sHA)和基

层卫生保健托管局(PcT)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4]。2001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调 整权力》白皮书,进一步强调重视公共卫生。如今,公共卫生服务已经与PCT紧

密联系在一起【’5],PcT的一部分重要职责就是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针对吸烟、肥胖等健康问题开展教育、监管药物滥用、开展免疫接种和疾病筛查以及控制传 染病等工作。

3.3全科医生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3.3.1全科医生与患者

在英国,患者与NHs大约90%的接触都发生在他们与全科医生的接触上。年 满16岁的公民均有资格,而且必须到某个“全科医生”(GP)处注册,拥有自 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健

医生。每名全科医生可以接受1800~2500名居民的注册。[5]这样全科医生 居民之间就形成了固定的合同关系。全科医生提供24小时的初级保健服 范围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除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临时居住的人口外,上的英国人口都有“自己的医生”。

同关系一旦成立,除非意外事故或急诊等特殊情况,患者就诊必须找自己 医生。诊疗过程全部免费,仅需支付约6.4英镑的处方费;如有必要,全

会决定将患者向二级医疗部门转诊。通过这样的体系设置和服务流程管理,生就成了整个NHS的“守门人”。

医院给病人治疗时,全科医生对病程进行全程跟踪。手术前,医院要与该 全科医生协商,如果该全科医生不同意治疗方案,其手术及治疗费用就不。在整个过程中,全科医生往往要认真地与医院讨价还价,这样就能将节 的预算放到自己的口袋。而医院为了提高病床的使用率,在一些手术治疗 往根据病人的情况,将病人转给该病人注册的全科医生,由全科医生或他 级保健小组负责后期护理及康复的工作。[‘6]

全科医生与PCT

科医生与PCT(PCT)主要通过签订绩效合同的形式获得报酬。该合同是典

效合同。其中的绩效指标可以包括某些优先服务的指标(如免疫接种率)、健康改善(如婴儿死亡率降低)、遵守临床医疗规范等。此外PcT还要求全

在辖区内开展社区服务。英格兰2004年引入的全科医生绩效合同相当复杂,同把全科医生报酬与反映其绩效的“质量分数”挂钩,而这个分数的是基于对 绩效指标评估的结果。[’刀

据绩效评估的情况,PCT将决定是否与全科医生续约。如果一名全科医生总 很好地控制住病人的费用,PCT将考虑解除与该名全科医生的合同。

全科医生与其他初级卫生保健从业人员

科医生在NHS中的身份相当于合同雇员,可以在社区内独立开业。改革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

出于竞争的需要,执业医师一般组成团体印rimarycaregrouP),形成规模开业,有利于获得NHS的资金。在英国,平均执业的规模是每个诊所3名全科医生。除了全科医生以外,从事初级卫生保健的医护工作人员还包括注册护士、区护士、助产士、健康访视者(health一visitor)、眼科医生、牙科医生、药剂师、物理治疗师、职业病医师等。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以全科医 为例,全科医生的培养至少需要9年的时间。首先要经过至少5年的医学院校 业学习,毕业后经过1年的临床培训,有资格向英国医学会申请注册成为医师 如果要成为全科医生,还需经过2年的临床通科培训和1年的全科医生诊所实习,最后要通过皇家全科医师学院(RoyaleollegeofoeneralPractitioners)的考试,才能获得全科医生的资格并在某个诊所注册成为全科医生。在英国,医学院校 毕业生48%会选择成为全科医生。[5,’8]

3.3.4全科医生作为“守门人”角色的作用

全科医生通常具有双重作用,即保护签约对象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和通向专

医院的“守门人”作用。刘吉成[I9]总结了全科医生在医疗保健服务、医疗资源利用 医疗保险管理和医患信息沟通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全科医生守护着

人健康的大门、卫生资源调节的大门、医疗保险费用的大门、以及患者利益的 门。

(1)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最前沿的服务提供者

为病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医疗保健,将大多数病人的问题解决在社区,守护着健 的大门。

(2)医疗资源利用:在医疗转诊系统中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方,帮助需

看专科医生的病人有选择地联系会诊与转诊,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守护 卫生资源调节的大门。

(3)医疗保险管理: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全科医生负责向保险系统登记

册,并严格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公正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从事医疗保健活动,保险系统共同管理医疗保险,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守护着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初级卫生保健

险费的大门。

篇3: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徐汇区康健街道托幼机构儿童作为服务对象。 康健社区共10 所托幼机构, 2010 年入学登记在册的人数共为2 134 人。 为掌握所调查儿童弱视患病率情况, 根据文献资料 (估计幼儿园阶段儿童弱视患病率约为5.5%[6]) , 应用单纯随机抽样样本计算公式: n=Z2p (1-p) /B2, 取p=0.055, B=0.055×0.20=0.011, Z=1.96 (95%可信度) , 得到n=1 650。 考虑儿童复诊受检率一般较低, 假设为20.0%, 则所需的样本人数至少为2 062 人。 因此, 康健社区幼儿园儿童人数符合调查样本量要求。

1.2 初筛

由社区眼病防治工作人员充分告知动员, 提高初筛参与率。 由经培训的公共卫生医师, 入园为康健社区托幼机构儿童进行视力检查。 视力表采用西安华亚电子公司产的“HYS-1 型” 双面视力表灯箱 ( 两面分别为E字视力表和儿童图形视力表) 。 检查前, 由卫生老师培训受检儿童认读E字视力表。 检查时, 5 m距离, 5.0 行视标与受检者眼平行, 先右眼后左眼。 由班主任老师坐在儿童旁边, 帮助用遮掩板遮盖另一眼, 并对儿童的反应进行确认和鼓励。 如受检儿童仍不能熟练认读E字视力表, 则采用儿童视力表辅助检查。 一行视标认读错误≥2 个时视为检查终止, 按上一行视标记录视力。 记录采用5 分记录法。 初筛工作于2010 年3 月完成。

1.3 转诊

参考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实际, 需复查对象定义为:4~6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9, 3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8; 2 岁儿童由于视力检查配合度有限, 视为继续观察视力发展对象, 暂不考虑作进一步检查。 对需复查儿童统一发放告家长书, 动员其在指定的时间段到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复查。

1.4 复诊

复诊检查内容和流程为: (1) 视力复查, 立体视觉检查, 眼位等一般外眼检查; (2) 点滴复方托吡卡胺 (0.5%托吡卡胺+0.5%新福林) 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 5 分钟点滴1 次, 每次双眼各点1 滴, 共滴5 次, 第5 次完成后再闭眼20 分钟后确认睫状肌麻痹情况, 睫状肌麻痹定义为: 瞳孔直径≥6 mm和对光反射消失, 然后行检影和自动电脑验光, 验光仪器型号为Topcon KR 8800; (3) 矫正视力检查。 复诊工作由三级专科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1 名眼科医生、 1 名视光师和1 名经培训护士完成。 对接受复查的儿童建立专用“儿童眼保健档案”, 将诊疗方案记录在档案中, 并将档案转回学校或社区保管。

1.5 质量控制

在项目调查现场正式开始前, 对参与项目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 详细讲解本研究项目目的、 调查方法和工作流程, 强调各操作环节注意事项。 2 名公共卫生医师检查儿童视力的一致性较好 (K=0.91) 。 不同视光师操作自动电脑验光检查20 名儿童等效球镜值, 右眼平均差值0.04 D (标准差0.12 D) 、 左眼平均差值0.01 D (标准差0.20 D) , 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右眼t=-1.677, P=0.110; 左眼t=-0.142, P =0.888) 正式调查始终所用同一器械设备, 每日调查前进行检查与校准。 在调查现场, 项目负责人全程督导各个操作环节, 避免偏离标准方法操作。 在检查现场, 由项目负责人复核检查记录表, 对有遗漏的及时补充检查、 检查结果不可靠的重新检查。

1.6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 3.1 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与逻辑核查, 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指标均数以Mean±SD表示。组间各指标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组间各指标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近视定义为等效球镜 (SE, spherical equivalent=球镜度数+0.5×柱镜度数) ≤-0.50 D, 远视为SE≥+2.00 D, 散光为柱镜值≥1.25 D[6,7]。 弱视原标准定义为最佳矫正视力<4.9[8], 2010 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年会最新公布修改弱视标准为: 3 岁<4.7, 4~5岁<4.8, 6 岁<4.9[9]。 初筛视力与复查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 (Paired-Samples T test) 。 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 。

2 结果

2.1 入园视力初查情况

2.1.1 完成视力检查情况。 康健社区10 所幼儿园入学登记在册2 134 人中, 共1 782 人完成检查, 不能合作或缺勤人数为352 人, 调查总完成率为83.5% 。 其中男童866 人 (48.6%) , 女童916 人 (81.4% ) 。 托班儿童 ( 约2 岁) 约半数未完成检查。 4~6 岁儿童每日入园率较高, 配合度较好, 完成检查率约达90% (表1) 。 各年龄儿童完成检查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线性趋势卡方检验: χ2=1 115.198, P<0.001)

2.1.2裸眼视力分布情况。 如表2 所示, 儿童视力达到“正常视力” 5.0 的比例,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线性趋势卡方检验: χ2=981.214, P<0.001) , 各年龄段视力中位数也从2 岁时的4.6, 逐渐增大至5~6 岁时的4.9, 表明2~6 岁儿童视力发育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2.2 进一步至定点社区医院复查情况

2.2.1 需转诊至定点社区医院复查人数及实际应答率。 据入园初筛视力检查结果以及设定的转诊标准: 4~6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9, 3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8, 共832 名儿童被列为需复查对象, 需复查率49.6%。 实际完成复查431 名, 应答率51.8%。 4 岁年龄段儿童复查应答率较高, 达70.6% , 见表3。 各年龄组儿童完成复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7.734, P<0.001) 。

2.2.2 未应答儿童视力与应答儿童视力比较。 如表4 所示, 在需复查儿童中, 实际应答的儿童较差眼视力均值比未应答者大0.05, t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18, P<0.001) 。观察两组儿童视力分布情况, 发现未应答儿童处于视力低值人数比例更高。

2.3 复查与初查裸眼视力比较

人 (%)

人 (%)

如表5 所示, 实际参加复查的431 位儿童中, 在定点社区医院复查所得视力, 相比于入园初筛所得视力, 27.4%儿童提高2 行及以上, 低年龄儿童比高年龄儿童复查视力提高比例大 (线性趋势卡方检验:χ2=129.844, P<0.001) 。如以复查视力重新定义需复查对象, 发现在参加复查的儿童当中, 需要复查的儿童只占59.4% (表6) , 表明近5成原需要转诊的儿童初筛视力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2.4 康健社区幼儿园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患病率估计

按照屈光不正及弱视诊断定义, 根据实际参加复查的数据统计, 再按照应答率51.8%矫正系数, 进行康健社区幼儿园儿童眼病患病率情况估计。 如表5 所示, 康健社区3~6 岁学龄前儿童近视、 远视和散光患病率估计分别为2.4% 、4.6%和8.8%。 因未应答视力低值儿童偏多, 实际患病率可能还会有所偏高。 弱视患病率按照 “原标准” (最佳矫正视力<0.8) 为17.1%, 按照2010 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年会最新公布修改 “新标准” (最佳矫正视力3 岁<0.5, 4~5岁<0.6, 6 岁<0.7) 为3.8%。

2.5 不同筛查模式效率估计

2.5.1 以初查视力为弱视筛查指标估计。 以本调查3岁儿童裸眼视力<0.6, 4~6 岁儿童裸眼视力<0.8 作为筛查转诊界值, 以弱视诊断 “新标准” 为金标准, 得到弱视筛查灵敏度为100%, 特异度为52.3%, 见表8。

2.5.2 对需复查对象进行二次视力复验后所得视力为弱视筛查指标估计。 根据本次调查的经验, 假设对定义为转诊对象的儿童, 在幼儿园组织进行二次视力检查, 参照本次至定点社区医院所得复查视力进行估计, 二次视力检查后, 可使 (175/431) ×832=338 人避免不必要复诊, 如此筛查四格表可更新如表9。 筛查特异度可提高至73.3%。

2.6 不同筛查模式成本估计

2.6.1 入园初筛, 安排至定点社区医院免费复查计算。 入园初查费: 10 个工作日× (2 名视力检查师/每工作日) ×200 元/ (人·日) =4 000 元; 协作费: 10 家幼儿园 ×200 元/家=2 000 元; 资料费: 1 元/份 ×2 000份=2 000 元, 因此, 每人筛查费约8 000 元/1 782人=4.5 元。 复查费: 14 个工作日×3 名专业人员 (1名护士、 1 名视光师和1 名眼科医生) /日×300 元/ (人·日) =12 600 元, 每人复查费约12 600 元/431 人=29.2元。 弱视儿童筛查成本: (8 000+12 600) 元/63 人=327.0 元/人。 均摊至每一名儿童为: (8 000 +12 600) 元/1 782 人=11.6 元/人。

2.6.2 入园初筛, 发放通知单至任意医院复查成本计算。 入园初查费如上所述。 按照定点社区医院安排检查内容, 个人至医院检查费用通常每人至少60 元, 由儿童监护人自理, 则按照431 人复诊, 复诊费用为431 ×60 =25 860 元。 则弱视儿童筛查成本: (8 000 +25 860) 元/63 人=537.5 元/人。 另至医院 (相对远) 的交通费和 (相对长) 的等待时间产生的误工费用未计入。

3 讨论

3.1 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眼病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 2~6 岁学龄前幼儿园儿童视力达到 “正常视力” 5.0 的比例以及50%百分位数视力值, 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 2~6 岁儿童50%百分位数视力依次为4.6、4.7、 4.8、 4.9 和4.9, 相当于小数视力0.4、 0.5、 0.6、 0.8 和0.8, 表明该儿童群体视力发育是逐步发育成熟的过程, 并非都能达到5.0 (1.0) , 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7,10]。 因此, 在转诊做进一步检查时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 避免造成卫生资源浪费, 给相关儿童和家庭带来负担。 按照较差眼视力4-6岁儿童<4、 3 岁儿童<4.8 的转诊要求, 本社区3~6 岁儿童约半数需要进行复诊, 有较大的进一步诊疗需求。

对应答转诊的儿童作进一步睫状肌麻痹下检查发现, 3~6 岁儿童群体屈光不正和弱视儿童占有一定比例。 近视、远视、 散光和弱视患病率估计分别为2.4%、 4.6%、 8.8 和3.8% 。 因未应答儿童中视力低值者偏多, 因此, 实际患病率可能会略高些。 本次调查结果与2009 年广州3~6 岁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所差异, 广州市3~6岁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0.28% , 远视眼26.37% , 散光7.68%[7], 可能与使用的睫状肌麻痹剂不同有关 (广州所用为环戊通, 更趋于向远视偏移) 。 而与2005 年台湾高雄的调查结果较为相似, 近视、 远视和散光患病率分别为5.5% , 5.0%及6.0%[6]。

近年来, 众多采用原国内弱视诊断标准 (最佳矫正视力<4.9) 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所得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明显高于预期以及国际同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 而且多为低年龄组儿童弱视患病率高于高年龄组, 原因多为诊断时未考虑儿童视力发育的年龄因素。 2010 年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对弱视标准进行了修订, 要求诊断弱视时需考虑儿童所处年龄的视力发育水平。 本次调查采用 “原标准” 所得弱视患病率为17.1%, 明显偏高。 采用 “新标准” 为3.8%, 与美国3~5 岁儿童弱视患病率2.9%~3.9%[11], 以及与北京市大兴区考虑了年龄因素的4~6 岁儿童弱视患病率4.2%较为接近[12]。 而澳大利亚、 亚洲地区韩国及日本报道的儿童弱视患病率较低, 分别为0.7%、 0.4%和0.1%~0.2%[13,14,15]。

3.2 国内外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现状

在发达国家, 像瑞典、 加拿大、 美国和英国的部分州、郡, 已将学龄前儿童视力和眼病筛查列入法律, 由社区 (全科) 医生、 儿科医师、 视光师和/或眼科医生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 均是采取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初筛, 发现疑似异常儿童转诊至专科医师进行复查确诊, 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儿童初级眼保健体系[2,3,4,5]。 著名的美国学龄前儿童视觉研究组 (Vision in Preschoolers Study Group, 简称VIP) 证实, 如果采用适宜的筛查手段, 由一般筛查人员 (未经过眼科和视光学专门训练的人员) 和眼保健专业人员进行筛查的效果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的[16,17,18], 这表明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视功能筛查服务体系是可行而有效的。

我国社区初级眼保健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尚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社区 (全科) 医师的专业技术尚有较大欠缺。 2009年国家卫生部下发的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19], 明确要求:“开展儿童五官保健服务, 重点对龋齿、 听力障碍、 弱视、 屈光不正等疾病进行筛查和防治”, 然而, 其中只对县/市级层面的儿童眼保健门诊配置进行了规定, 社区一级的机构设置未作要求。 因此, 以往在社区层面上, 开展儿童眼保健服务尚缺乏政策支撑, 较为困难。 2008 年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了《关于规范儿童视力筛查工作的通知》[20] (苏卫社妇 〔2008〕13 号) , 在全国率先开展覆盖全省的儿童视力、 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工作, 但工作方案中也未将视力筛查职能下沉到社区, 而是将其归口至专业医疗机构, 操作难度较大。

考虑到托幼机构散在分布, 如果上门服务开展专业筛查势必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到第一线, 这对于缺乏专业眼视光人力资源的国情来说现实操作可能性比较小; 而如果将专业医疗机构列为筛查点, 又给就诊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应答率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如本文结果分析可能增加诸多交通成本和潜在的家长误工成本, 将对推广普及的最终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 有必要借鉴国外学龄前儿童眼病防治模式, 结合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的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服务体系。

3.3 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探讨

本次实践以托幼机构为单位, 由非专业的经培训的社区公共卫生医师或护士, 为托幼机构儿童进行视力和基本眼病的初筛, 筛检出的可疑异常儿童初级转诊至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复查, 转诊标准设为3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8, 4~6 岁儿童较差眼视力<4.9, 充分参考不同年龄儿童视力发育水平[4,5,7,10,11,12,13,14], 既避免转诊标准过高造成过高假阳性率, 资源浪费, 又避免转诊标准过低, 造成漏诊弱化筛查意义。复查时由市、 区两级专科医师和社区眼保健医生组成工作团队, 采用适宜的、 低成本及高效的常规技术和工作模式定期服务, 家长易接受, 政府对检查成本也能负担。 复查确定异常的儿童再进行二次高级转诊, 由对口的三级医院眼视光科接诊。 为所有受检儿童建立档案, 定期随访, 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弱视和屈光不正的同时, 还能够根据儿童屈光状态的发育变化情况对近视的发生进行预测, 提前干预, 将近视发生初始年龄延后。

本次实践至定点社区医院复诊的应答率为51.2%, 应答率较高。 但如何针对影响应答的因素, 采取措施提高复诊依从性仍然非常必要。 在本次社区幼儿园儿童中, 未应答儿童比应答儿童视力低值者比例偏大些, 可能原因与部分视力低值儿童已接受诊疗有关。 本次调查儿童群体中戴镜人数为41 人, 应在发放转诊通知单时对这部分人群特殊考虑, 如果已经在接受恰当治疗则不再予发放转诊通知单。 此外, 适时增加一些服务措施如预约服务, 允许儿童家长选择时间段参加复诊, 加强儿童眼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等, 可能使应答率得到改善。

本次筛查每位儿童筛查费用约11.6 元人民币, 当以发现弱视计算时, 本次筛查每位弱视儿童发现成本为327.0元, 优于直接转诊至专科医院就诊的模式产生的成本: 至少537.5 元/每弱视儿童。 目前关于学龄前儿童眼病筛查成本效益的分析报道不多。 事实上, 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同时也发现了大量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异常者[21], 此次成本分析未包含这一部分, 如何更科学计算成本低、 高效益的筛查模式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K·nig等在德国为1 180 名3 岁儿童进行弱视筛查, 每位儿童筛查费用约为18.0 欧元, 筛出弱视23人, 每位弱视儿童发现成本约为924 欧元[22], 高于本次筛查实践成本。 K·nig等研究还显示, 转诊视力界值定得越高, 筛查成本越高, 例如3 岁儿童转诊视力为4.7 时, 每位弱视儿童发现成本为876 欧元, 转诊视力升为4.8 时, 发现成本升至1 058 欧元。 因此, 转诊标准的制定还需综合考虑可负担的成本能力。

本次实践中, 至定点社区医院复诊儿童复测视力与入园初测视力有一定差异, 27.4%儿童视力提高2 行及以上。 原因在于儿童对事物认知有一个过程。 从入园初筛完成率可发现, 越大龄儿童配合度越好, 完成率越高, 同样的, 至定点医院复测视力与入园初测视力差别越小。 启示对入园初筛视力可疑异常 (即符合转诊标准) 儿童, 应改日再入园进行复测, 以复测所得视力为准进行转诊。 与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 年新颁布的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要求相契: 对视力低常儿童, 应当在2 周~1 月复查1 次[23]。 此举可避免过高的假阳性率, 大幅提升筛查特异度, 本文分析筛查弱视特异度可由原52.3%提高至73.3%, 同时还可大大降低不必要复诊导致的卫生资源浪费, 提高家长满意度。

今后, 还需在眼病筛查技术、 筛查转诊标准、 筛查效率、 筛查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档案信息化等多方面开展研究, 继续探讨建立符合经济发展特点的、 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视力和眼病情况, 探索建立社区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徐汇区1个社区10所托幼机构, 入园对2 134名社区幼儿园儿童行远视力检查, 视力可疑异常者转诊至社区医院做进一步睫状肌麻痹下自动电脑验光、主觉验光和其他眼科检查。结果 入园初筛检查完成1 782人 (83.5%) , 832人 (49.6%) 视力可疑异常转诊至社区医院, 转诊应答率为51.8%。1 782名26岁儿童视力达到“正常视力”5.0的比例分别为0.0%、1.3%、6.1%、22.1%、39.6%, 50%百分位数视力值依次为4.6、4.7、4.8、4.9和4.9。1 676名36岁儿童近视、远视、散光和弱视患病率估计分别为2.4%、4.6%、8.8和3.8%%。以视力指标筛查弱视的特异度为52.3%, 对需转诊儿童进行视力复测后再转诊的弱视筛查特异度为73.3%。每位儿童入园初筛成本为4.5元, 每位弱视儿童发现成本为357.0元。结论 上海市康健社区幼儿园儿童群体屈光不正和弱视人群占有一定比例, 可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眼视光专科资源支持的儿童初级眼保健模式。

篇4:社区初级卫生保健

2008年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秘书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建国,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公益事业的发展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自2005年6月兼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至今,已经一千多个日夜,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公益事业的深情与热爱,凝结为诸多思索与期许,流露闪现在陈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言谈之间,更浸润渗透在基金会两年多来的改革与发展中。

积累第一个1000万资本金用了10年的时间,第二个1000万仅用了1年的时间;内强管理。外树形象,2005年换届后两年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谱写出11年健康扶贫路上的新篇章

记者:请问怎么理解“初级卫生保健”?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初级的”、“基本的”这类字眼。

陈建国:不错,初级卫生保健指的就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但也不仅仅只是“初级”的意思,还包含有“主要”、“基本”、“不可缺少”的意思。

实际上,初级卫生保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事业,包括治疗、教育、预防、康复等方面,是衡量一国卫生发展水平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记者: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陈建国:它缘起于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会议上倡议“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对此世界卫生目标,中国政府作出了庄严承诺。我们农工党的一些有识之士藉此提议:利用本党在医卫领域的优势,成立一家公募基金会,帮助和推动我国的初保事业。(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及卫生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1996年12月30日,我会正式注册成立。

可以说,我会的创立和发展,凝聚了农工党两代领导人的心血,第一任理事长卢嘉锡、第二任理事长蒋正华都是在农工党主席的任上,兼任我会理事长。

作为中国农工党中央主办、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我会秉承健康扶贫的宗旨,广泛联络海内外友好团体和个人,争取道义、资金和物资支持,为在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推出了大量公益项目与活动,迄今已达10亿元人民币的公益规模。

记者:我们了解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曾一度出现困境,甚至濒临破产。您的很多同事说您是“临危受命”。

陈建国:(笑)不能说完全是“临危受命”,其实是我主动请缨参与基金会工作的,我喜欢面对挑战。三年前,这个基金会确实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国家规定全国性基金会要800万注册资本金,当时我会账上现金仅100多万,而这还仅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有大量疑难问题非常棘手,正常的办公秩序都已无法维持。回过头来看,是农工党中央及时采取措施,断然进行换届,重新开启了事业的征程。

记者:您的很多同事介绍说,您除了做好农工党中央办公厅的工作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工作中,不顾自己患有低血糖、高血压且长期失眠,经常为协调处理遗留问题工作到深夜,为劝募健康扶贫资金不辞辛劳,短短两年就愁白了胡须。

陈建国:我下过乡,当过工人,做过团干,恢复高考后上大学,学的又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是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人,奋斗对我而言是一种快乐。我的夫人是学者,长期在国外从事医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我一人在京,工作是我生命的主旋律,我常开玩笑地说:“粥熬千夜,情自无邪!”

记者:当时您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办公厅主任,为什么要在48岁的年纪接手这一“烫手的山芋”?听说您曾有过中纪委官员的履职经验,又有过市委副书记的基层历练,还担任过大型国企的董事长,成功组建了中国生殖健康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推出了中国安全套知名品牌“杰士邦”。接手一个困难重重的单位,把它理顺并发展起来,在您的人生中好像并不是第一次?

陈建国:(坚定地)责任与热爱!中国男人,也包括女人(笑),基因是东方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我坚信,基金会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日益向好的环境下,一定可以克服暂时的困难。

我还有一个人人都懂、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体会:真正把公家的事当公家的事做,是没有失败的!

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自2005年6月换届以来,我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资本金高速增长,每年上一个大台阶。换届前,资本金不到200万元,中间还因遗留问题赔付了60万元。经过艰苦努力,2006年年底资本金首次超过1000万元。到2007年底,我会资本金已达三千多万元。

2006年,我会捐赠支出1.46亿元,公益规模在民政部排全国第四。仅仅三年时间,一个拥有“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品牌项目,以疾病普查、专项基金、卫生人才培训、定点医院为支柱项目,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外部形象健康向上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

记者: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基金会脱胎换骨为拥有“中国健康扶贫工程”这样一个大型品牌项目的基金会,这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与励精图治,才有后来的浴火重生?想必其中定有许多可圈可点的项目与动人心弦的故事。

陈建国:是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但追根溯源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统战部、农工党、卫生部等部委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基金会的工作得到了农工党中央原主席蒋正华、原常务副主席李蒙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农工党中央各机关,及各级地方组织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基金会一事难成。我想,我的作用只是协调和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我记得在换届大会上,蒋主席明确表示:要举农工党全党之力办好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老人家直接领导基金会工作,亲自参加基金会的很多活动。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现主席桑国卫、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副主席汪纪戎等,都对基金会的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农工党高层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和参与我会的基金募集与捐赠活动,已经成为我会公益募捐模式的一大特色与亮点,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信心。

说实话,2005年我敢主动请缨,信心主要来源于农工党中央主要领导挽救和改造基金会的决心,这是我的底气所在。

2007年,蒋主席亲赴湖南,参加了我会向湖南捐赠价值达3000万元人民币的“健康扶贫湖南省妇科普查”活动;李蒙原常务副主席参加了捐赠价值达

3000万元的“健康扶贫黑龙江七台河行”活动;陈宗兴常务副主席参加了“中国农村为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活动;汪纪戎副主席参加了“健康扶贫山东枣庄行”活动……

两年多来,农工党的主要领导参加我会各类公益活动共计30余次,这些领导都有繁重的国务和党务活动,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会的募捐活动非常不容易。

有了农工党的大力支持,这几年我会在公益项目开展方面进步很大,我们紧紧抓住“初级卫生保健”这个主题,尽可能大地发挥公益基金的覆盖面与实施效益,比如——

基金会多年来坚持在对群众健康影响较大的上消化道疾病和妇女病等方面开展普查项目,已累计普查约4000万人,捐赠药品、医疗设备、资金价值近8亿元人民币,有6000多例癌症患者在普查中被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早癌患者因治疗及时而获新生。2007年,我们组织回访,许多获救患者泣不成声,连声感谢政府,感谢农工党,感谢我会开展的普查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为帮助基层卫生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基金会每年投入大量的公益资金,用于基层卫生局长与院长的培训。此项公益活动,由于针对性强,切合基层的实际需要,内容扎实,而深受欢迎,我会所聘请的培训专家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比如,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卫生部原农卫司司长李长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等。11年来,我会共举办市、县卫生局长培训班18期,培训1530人;举办乡镇卫生医院院长培训班68期,培训6930人,累计投入资金近700万元。

同时,我会还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上千家医院进行公益合作,对它们进行定点帮扶,共捐赠价值约7000万元人民币的各类医疗器械与药品,许多定点医院已成为我会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健康扶贫点。

到2007年底,我会健康扶贫工程的公益项目已遍及全国,在疾病普查、基层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安全饮用水、定点医院扶持、重大疾病专项基金等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领域做了大量公益,我会倡导的“健康扶贫”概念在我国日益深入人心。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了,品牌更响亮了,募捐的渠道更通畅了,项目的执行更规范了。2008年我们完全有条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即争取用3-5年时间,把我会建成公益规模进入全国三甲的高星级基金会

记者:资金募集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尽管目前我国公益环境日益好转,但慈善公益事业面临的困难与压力仍不小吧?

陈建国:难是动力。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我会特点的资金募集与管理的新模式,包括形成自己独特的慈善理念,培育出高品位的慈善文化,设计出更规范的慈善流程,开发出更领先的慈善项目等。

为了提高我会的募捐水平,我们一方面邀请国外高端募捐专家、知名教授到基金会讲学,介绍国外先进募捐经验;另一方面,在本会内,请有经验的项目组介绍经验、开展互动。同时,还借鉴国内外大型公益基金在品牌管理及项目开发上的成熟经验与技巧,认真研究国内外慈善市场的现状,深入了解捐赠者内心诉求,为他们量身定做慈善产品。几年来,我会在艰难中跋涉,不知不觉中,已寻觅到许多新的路径。

比如,2006年,我会与佑安医院合作创建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基金会、医院、厂家三方合作的公益创新模式对改善医患关系、防止医疗领域的腐败,具有积极的意义。至2007年底,该基金已协议募集资金2000万元左右,实际到位1000多万,“救助女大学生王彤”、“救助肝癌母亲张旭兰”等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目前,国内几家有影响的三甲医院正与我会洽谈克隆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模式。

又比如,我会理事高翔捐款120万元设立“高翔扶贫复明专项基金”。三年来,先后免费为群众治愈白内障320多人。

还有,我会理事朱定良发起设立的农卫基金,三年来共为消化道疾病普查、妇科疾病普查、资助癌症患者、免费培训基层卫生院局长等募集并捐出资金1500多万元人民币。

大力发展各类专项基金是我会探索有特色的募捐模式的尝试,我会选择了一些对群众健康影响大的疾病设立专项基金。目前,专项基金已成为我会资金募集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经过近3年的培育,我会先后设立糖尿病、爱眼工程、肝病/艾滋病、脑中风、白内障、白血病、癌症等11只专项基金。

记者:我们了解到,2007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结成公益战略合作伙伴,募集人民币600万元。除了与大型国企结成公益战略合作伙伴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还将劝募合作延伸拓展到更宽的领域与地区吗?

陈建国:2006年,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捐赠了400万元人民币支持我会的妇女病普查,拓展了我会与台湾爱国人士的合作交流;香港百乐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坤慈女士捐赠2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芳华十八演艺专项基金”,同时捐赠5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糖尿病救助公益活动。这些公益项目标志着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开展的公益捐赠活动已迈向中国港、澳、台地区。

记者:11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走过不平凡的健康扶贫路,作为活跃在我国医卫领域的一家大型公益基金会,日益成为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建国:可以说,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了,品牌更响亮了,募捐的渠道更通畅了,项目的执行更规范了。2006年我们提出“在规范中求发展”,2007年我们提出“在发展中求创新”,2008年我们完全有条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即争取用3-5年时间,把我会建成公益规模进入全国三甲的高星级基金会。

进入21世纪,慈善公益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富人千万别把向社会捐赠财富视为自己的慷慨,更不要把表面的捐赠换算成自我保护与社会荣誉。只有在内心深处把向社会付出视为快乐,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才不遥远

记者:2008年“两会”上,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3月7日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说,贫富差距是中国当前一切问题的核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您怎么看待慈善公益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陈建国:在经济发展中如何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恕我直言,中国的国情和公民的贫富观决定我们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期容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因此,要正确启发贫困阶层逐渐认可富裕阶层创造财富的能力,引导富裕阶层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二者不可或缺。否则,将难以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社会变革。

目前,我国仍有2365万绝对贫困人口、8296万残障人士、8亿多未被现代医保制度覆盖的农村居民、3亿多未被现代医保制度覆盖的少年儿童,健康扶贫在我国仍然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当今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个人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越有必要发挥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只有我国社会低收入人群也能充分享到我国经济进步的成果,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人民才能更加团结。

记者:进入21世纪,财富与社会责任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话题。目前,我国各类慈善公益基金已发展到1000多家,许多公益项目发挥了第三次分配的积极作用。慈善公益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公益事业正日益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陈建国:我个人看来,企业家责任感的说法很原始,很初级,但很有必要。“感恩时代、回馈社会”应该成为富裕阶层的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富人千万别把向社会捐赠财富视为自己的慷慨,更不要把表面的捐赠换算成自我保护与社会荣誉。真正尊重社会的富人,必然赢得社会的尊重。只有在内心深处把向社会付出视为快乐,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才不遥远。

1999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全球协议,2006年,世界三大顶尖企业家盖茨、巴菲特、李嘉诚同时宣布慈善是他们的人生新的追求。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就说过“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进入21世纪,这种财富与人生观的转型必将发生在更多的企业家身上。中华民族的慈善文明源远流长,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们一定会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有所建树、彰显境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公益事业也一定可以谱写出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篇5:2008年初级卫生保健年终总结

工 作 总 结

在县卫生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站等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保健为中心,实行保健与临床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现将龙田镇2006年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重视,促进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 成立了《龙田镇初级卫生保健领导小组》及《村级孕产妇绿色通道转运小组》,政府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协作、互助、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狠抓工作开展,半年来在政府重视,各级各部门及全镇基层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以宣传《母婴保健法》为重点,大力开展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

1、全年新出宣传栏4期,定期下发宣传资料14份,宣传画130张到街道及各村寨;

2、由镇妇联主席、卫生院院长及妇保医生、各村村级妇保人员、各村妇女主任下村组织育龄妇女、儿童召开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大会6次;

3、卫生院妇保医生与村级妇保人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若干次,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率达90%,超出年初计划10个百分点。

三、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1、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各村卫生员对各村7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免费体检4次,对全镇近600名儿童进行了体检,体检初步查出儿童营养不良症6例,无佝偻病等病的发生;

2、进一步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高危筛查管理,大力宣传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优惠政策及住院分娩的好处,优生优育,提高住院分娩率。

四、加强各项保障措施

1、抓好农村卫生改革,以改革促进农村卫生的全面发展。

2、全年争取政府投入1700元。

3、下一部要加大初保工作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级部门自觉参与。

篇6:卫生院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是关系到全镇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对于促进我镇经济腾飞,加快农民致富脱贫,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三个代表”的充分体现。我镇党政在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认真组织学习wenmi114.com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初保”的各项指标,认真加于对照落实。做到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宣传活动三到位。突出抓好集镇改造和环卫工作,农村脏、乱、差整治和改水改厕工作,使我镇“初保”工作继某年后又出现新的局面。

一、“初保”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_、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镇政府工作目标和当地社会经济发民规划。加强“初保”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副镇长为组长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每年镇“初保”工作计划,并开展对“初保”工作的定期检查。

_、按要求及时划拔初保经费。

_、健康教育:镇初保办设有健教专(兼)职人员某人。全镇健康教育的普及率达某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某以上。

_、卫生院(所)项目:全镇村办集体卫生所某所覆盖率___。建设卫生所某所。

_、卫生保健村覆盖率达___,儿童入保率达某以上。

_、“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某。全镇某万人均用上安全卫生水。

_、“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厕所”的普及率:完成农村改厕某户。

_、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受检合格率___;食品从业人员体检率___。

_、____年婴儿死亡_人,死亡率某‰,儿童系统管理率达某

__、____年无孕产妇死亡,住院分娩率某%,新法接生率___,高危孕产妇住院监护率___,孕产妇的系统管理达某以上。

__、儿童“四苗”单苗接种率某以上,儿童计免建卡率___

__、地方病基本控制达标率___。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___。传染病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__、人群食用碘盐普及率达___。

二、主要做法:

_、领导重视,思想认识到位。

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努力搞好卫生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保健工作,成立某镇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各村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专人专抓这一项工作,明确指出卫生工作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要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近几年来,我镇累计筹资__多万元,用于建设卫生院住院楼,制定初保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村,形成了镇工作片、各行政村、卫生所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_、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参与卫生保健的氛围。

我们继续利用广播、卫生墙报、标语等媒介,开展各形式的“初保”健康教育活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巩固发展集体办村卫生所,搞好镇村两级卫生网建设以及普及各种卫生知识做为一项重要宣传工作来抓。各行政村定期播放《全国九亿农民健康行动》录音带,村村有固定宣传栏,每月至少刊出卫生墙报一版。通过宣传发动,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活动的自觉性。

_、持集体办医,健全巩固镇村两级卫生机构。

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抓村级集体办医的引导工作和规范工作。一是加强镇级(医院)配套建设历年来,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医院建设,____,镇政府加大对乡级卫生工作的投入,坚持卫生下乡,结合计生“三结合”和党员活动日不定期进行义诊。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格履行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技术和操作规程;积极筹备,创建急诊科,完善村级卫生所管理规划,要求各村必须提供__平方米以上房屋作为村级集体卫生所的业务用房,把村卫生所和村计生服务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儿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

_、加快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步伐,塑造某镇文明的形象。生活和投资环境。

上一篇:什么是投融资管理下一篇:劳动合同格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