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案例管理

2024-04-13

课堂案例管理(共8篇)

篇1:课堂案例管理

课堂管理案例

———关于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管理

古田县岭里中学:余祈荣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被教师普遍接纳,并尝试着运用于课堂之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它是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其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学习与人交往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就象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旦走如了误区不仅不能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让有限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让无效的劳作充斥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和应对措施:(1)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理解为分组学习。在听课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合作的环节,然而有的老师尚未引领学生感知文本,就开始指学生“合作学习”;有的老师干脆出示几个小问题,甚至一些一目了然的简单问题也让学生“合作学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应该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念理解不全面,在观念上过于迷信合作学习,还有就是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其不是万能的,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考虑学习任务是否有必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不能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小组研讨,这样很容易流于形式。(2)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发的学习。在课堂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草草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即“前后桌“展开讨论,结果课堂一片哗然,但教师却放任自流,没有给以任务有效的指导与监控。在这种表面热闹的背后,有的小组常常”开小差“,闲聊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而没有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现象可称为”自发合作状态“,小组的组织形式不确定,仅随随便便地限于”前后桌“学生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交流和讨论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与一般性小组讨论有一定的区别。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与交流是建立在明确角色分工和个人责任

制基础上并指向一个共同学习目标的,而一般性小组讨论则停留于意见的随意表达,没有明确的目的,其次,教师应预先设计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在活动开始前对讨论目标、小组活动规则、纪律要求等做必要的申明,同时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指导。(3)片面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课堂中会发现;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既然提倡合作学习,就不必重视个体学习,至少是在课堂中淡化了个体学习,故在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急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后就让学生汇报学习结果了事。很显然出现这样的课堂现象主要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合作探究必须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有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这样再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事先设计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同时在学生合作过程中要深入到各个小组去,了解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作到放手但不放任,相信学生但不失控,同时作到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更重要还要关注学生团体。(4)认为“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就行”。在课堂中经常发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常常是那些学习成绩好、性格外向、表现欲望强的学生,而成绩落后、性格内向或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就“搭便车”,坐观其他同学活动,基本是参加而不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对组内成员作好角色分工,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任务,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通常在构建小组的时候都强调“异质分组”,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

篇2:课堂案例管理

在刚接手新班级的时候,班上学生经常不服从管理,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某学生之间打闹,教师要停下课来处理学生问题,影响课堂效率。甚至有些同学在课堂混乱的时候凑热闹起哄,导致整个课堂更加混乱,甚至失控,最后老师大发雷霆。

由于是新接手的班级,教师的性格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会影响课堂的管理。学生在现阶段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正是由此,才需要学校教育,才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所以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

现阶段的学生主要是00后,其中很多个性都比较强,他们的开放程度更高,拥有的信息量更大,思想变化更快,个体意识也更强。每个学生所成长的环境不同,因此每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尽相同,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容易存在一些分歧。所以班主任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多关心学生的生活,这样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真诚与爱心,有利于课堂的管理。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教师不一定要打断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以通过课堂管理中所制定的符合学校规章制度的课堂行为准则,有助于协调课堂教学步骤,排除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纪律。教师的适当幽默,也有利于缓解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学生的谈话可以在课后找学生在单独场合,这样也能很好的维护学生的尊严,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有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维权意识极强,无疑也增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这对教师也是一项新的考验,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某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要不断的提升自己。

篇3:课堂案例管理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 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 对事件有深切了解, 会判断, 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 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 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 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 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 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 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 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 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 同时, 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 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 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 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 (问题) 。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 在描述的过程中, 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 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 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 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 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 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 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 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职业素养, 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 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 案例是真实的,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 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 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 一边思考, 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 以隐患作为切入口, 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 通过案例教学讨论, 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 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 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 案例讨论后, 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 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 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 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 “教”了就会, “会”了就能应用, 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 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并进行分析整理, 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 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 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 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 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 对专业的思考, 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 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 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 载客304人, 汽车61辆, 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 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 船舶横风横浪行驶, 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 产生移位、碰撞, 致使甲板起火, 船机失灵, 经多方施救无效, 于23时38分翻沉, 造成282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 有8、9级大风, 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 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 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 管理不到位, 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 (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 还载客出船, 事故发生时, 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 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 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 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 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 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 车上的油又泄露了, 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 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监督部门监督不力, 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 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 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 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 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 学生宿舍基本情况。

(1) 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 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 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 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 周围是民居和商店 (以饮食居多) 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 (2) 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 呈“E”字型, 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 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 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 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 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 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 以平均8人记, 住学生800人以上, 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 (3) 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 窗户和门是通风的, 厕所还算宽敞, 有窗户通风, 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 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 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 关系十分复杂。 (4) 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 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 (5) 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 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 分雨季和旱季, 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 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 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 :

(1) 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 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 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 经过斜坡和石化路, 同学间喜欢打闹, 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 红绿灯有时不开, 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 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最好是集体行动, 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 (2) 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 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 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 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 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 (3) 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 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 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 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 有门就有人, 有锁就有钥匙。 (4) 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 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 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 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 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 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 不能凭保安感觉, 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 (5) 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 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 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 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

(1) 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 宿舍是比较拥挤的, 而宿舍门是向里开, 发生火灾等事故时, 人会紧张, 一心想向外冲, 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 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 (2) 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但热水在楼下, 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 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 涉及公共安全利益, 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 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 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 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 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 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 (3) 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 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 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 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 (如电脑) 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 强调注意生活细节, 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 (4) 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 却很难与舍友相处, 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 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 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 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 但是, 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 到一个相对安逸, 相对放松的地方 (寝室, 家) 之后, 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 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 如舍歌征集比赛, 促进彼此的了解, 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 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 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 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 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 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 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 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 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为课堂注入活力, 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运用案例教学法,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把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本文对安全管理专业案例课堂教学实施做了实录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安全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安全隐患,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2]李强.推广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2, (3) .

篇4:英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已有十几年教龄的英语教师近来遇到了一个难题,她所任教的高二(1)班学生在她的课堂上越来越难以驾驭了。这事还得从前两个星期的一节课说起。那天,单超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张老师为了达到杀一做百的效果,一上课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罚单超做30遍作业。单超心里很不高兴,当张老师听到单超的嘟嘟囔囔后很生气。于是她把单超赶出了教室。第二天,单超仍然没交作业而未能进教室。第三天,由于年级组长出面干涉,张老师不得不让单超在没有补任何作业的情况下进教室上课。从那天起,每次张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不专心听讲的同学时,每一次都会明显地感觉到班里同学的抵触情绪。因此,她的课堂教学组织工作多次不能按要求完成。这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若恼。

这位张老师在课堂上碰到的难题恐怕不仅仅是偶然现象。这种我们称之为课堂失控的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它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一、什么是英语课堂管理

美国管理学家莫纳汗断言:“面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问题……每个社会问题,最后都要通过管理职能的某种方式求得解决。”管理的涵义随着社会变革发生了相应变化。中文词典上对“管理”通常作三种解释: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使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保管和料理”;三是“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人们对管理真正是什么的理解也在日益加深,管理也早已越出了“管束”的视界。正如《管理的变革》所描绘的,“在新型组织中,自我管理型的网络组织会自行发展,管理的作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和预算、组织和人事、控制与解因,而是预测、协调和激励”。管理日渐从注重控制演变为关注生长,被誉为“任何组织的一个生长功能”,“是知识社会的一个生长器官”。

课堂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课堂和管理的不同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不尽相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课堂管理便有了多种不同含义。从上述分析至少可以概括出四种:为实现课堂活动目标所运用的一种程序;协调课堂中个体和团体各种关系的一种决策;处理课堂活动中各种矛盾与冲突的一种活动;促进课堂生长的一种特殊器官。上述四种含义总体上体现出两种取向,一是监督和控制学生,让学生遵守规范;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前者旨在维持,后者重在促进。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应从控制与维持走向引导与激励,从学生服从走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管理指的是英语教师通过协调英语课堂内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在英语课堂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课堂管理和心理学的结合,使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产生了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英语教育工作者可运用心理学科学地管理英语课堂教学,使教学相长,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英语教育工作者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二、课堂管理与教师管理及学生管理的关系

自有学校,便有教师,教师管理是学校组织运行的重要机制,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管理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管理理念的支配,而教师管理理念的基础则主要反映在政府、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专业要求的看法和认识。在新时期,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包括教育理念和专业智慧等方面。教育理念指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和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是否拥有新的教育理念是“工匠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主要区别。专业智慧包括感受、判断新状态、新问题的能力,专业智慧是专业要求各方面综合实现的产物,也是教育经验积累升华的结晶。

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过程。学生管理的本质性价值表现之一是学生管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并不单纯要求学生机械地服从他人的管理,而是积极倡导和扶持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不良课堂管理方式的弊端

首先这种不良课堂管理方式违背了“人本”原理及其相应原则。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及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思想是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财、人与物等的关系,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管理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学校管理的“人本”原理。与“人本”原理对应的是教育、激励的原则。在张老师的课堂管理过程中,她忽视了管理对象是性格迥异而又自尊心极强的学生个体,不仅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而由于她简单地处理作业与学生管理的关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单超的自尊心,导致了学生的逆反情绪,这无疑就成为她课堂管理不能顺利进行的障碍。

其次这种不良课堂管理方式还违背了动态原理及其相应原则。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系统,各因素内部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注意把握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不断调节各个环节以实现整体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同样,课堂管理过程中,稳定的教室,学生人数,都是相对的,教学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成,学生的发展都是绝对的。在张老师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她没有及时调整单超被赶出教室后,单超不满情绪的变化及全班其他同学对此事的反应,这才导致这节课后很难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其他问题。以上内容也反映出张老师的课堂管理违背了与动态原理相对应的创造性原则。张老师在单超事情后并没有从动态原理的角度找到新的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她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工作方式。

最后,这种不良课堂管理方式违背了效益原理。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管理对象中的各个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从总体上加以放大,使总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张老师本打算以她的方式严惩单超不做作业的行为后,其他学生会以此为戒不再发生不做作业的现象或其他课上的违纪现象,但结果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甚至超出了张老师的能力范围。这种课堂管理,何谈效益?

四、课堂管理案例分析的现实意义

课堂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课堂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其他环节又是紧密相连的。有效课堂管理要求课堂管理的执行者——教师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我们称之为“有效教师”。“有效教师”在三方面有良好作为,它们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技能、教师的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效教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因而不仅能顺利地消除而且还能更有效地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在当前这样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变革时代里,在新课程不断推进并切实深入到课堂变革与重建的视界中,过于僵硬而缺乏创造力的旧有的课堂管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实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现代化教师应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教师要在现代化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和管理实践,让课堂管理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呼唤改革,课堂管理也呼唤改革。改革创新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我们希望每位教师能借助正确的教育理论走出恶性循环的管理模式;能遵循教育管理的各种原理及原则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能充分重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一人”关系;能够营造一种有序而不缺乏活力的课堂管理氛围。为了避免更多的教师在寻求一种正确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的道路上走更多的弯路,我们要加强对无效课堂管理案例的研究并以此来强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时见,课堂管理:意义与变革,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10)

[3]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5: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姓

材料:给八年级九班的学生上语文课之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因此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学语文是需要开口的,不知道朗读是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吗?怎么叫你们读书或者老师提问都不吭声呢?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读书或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这样不讲道理的老师?”有个平时最调皮的学生尖叫起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一气之下,把他拉到教室外,把门关上,不让他听课。教室里的学生都成为“小木头人”,一动不动地听课。我提问一个学生,当我喊到他的名字时,他竟然吓得浑身发抖。

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教课的成效上,还体现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上。课堂管理能力是一位优秀教师诸方面能力的一个侧面,也是优秀教师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和条件。能否有效的控制课堂纪律,如何适当的调动课堂氛围,涉及到一堂课的成败。

所谓课堂管理,指的是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的过程,包括对学生确立明确的期待,建立的正常的课堂秩序,处理课上违纪行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相对的引导、规劝、制止等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行为要有不同的对策,不能根据老师的主观情绪和个人好恶随意管理。教师的盲目管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教师的不恰当言行也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材料中,我听班主任说八(9)班的学生非常调皮,上课前就对学生们约法三章,让学生们感觉到我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产生了对我的厌恶心理,学生们上课时“三缄其口”。最调皮的学生打乱了课堂秩序,我就直接让他站到门外去,使学生产生了畏怯心理。显然我的课堂管理技巧与方法是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下面作简要分析:

首先,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明白到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不能盲目,也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处理课堂问题行为,重要的是细心观察分析,对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材料中当时的我对这个班的学生并不了解,由于上课前班主任给我说这个班的学生很调皮,就不分青红皂白向整个班级做了最严厉的要求。显然,我当时的处理手段很盲目,在没有观察的情况下就做统一要求,试问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很调皮?盲目的处理问题行为、一刀切式的处理问题行为,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反感和抵制。学生不亲其师,怎么信其道乐其学?这就埋下了整堂课教学效果失败的种子。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课上仔细观察到底是哪几位学生调皮,根据调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

其次,“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又是无声的语言”。对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考验一名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课堂管理语言包括积极性语言和消极性语言。积极性语言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觉地纠正不恰当的行为。相反,一些强制、命令、打击性语言会产生与教师预期相反的结果,这也不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材料中的我,一上课就约法三章,不让学生这样、不让学生那样,这都是消极性的课堂管理语言。这些消极性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抵制与叛逆,甚至某些学生会与教师“对着干”。当我要求学生读书或向其提出问题时,同学们也都保持沉默,没有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了,学生们的行动其实是对教师课堂盲目管理的无言的反抗。很明显,教师的消极性语言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展开后继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多用积极性语言来引导学生而避免使用消极性语言,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是坦诚的、爱护的,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管理。

第三,教师应尽量以民主领导的方式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自动、自发与自律 2 的能力。健康的课堂秩序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惩罚措施会破坏课堂和谐气氛。健康的课堂离不开纪律的约束,但纪律靠的不是严厉的惩罚手段。健康的课堂中的纪律是以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为支撑的,脱离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就丢失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材料中的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让最调皮的学生出去不让他听课,犯了课堂管理的大忌即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这是教师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特点和强烈的自尊心。教师一定不要以暴制暴,对学生大喊大叫、训斥、责备、体罚并不能扩大交流,只会使对话陷入僵局。教师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和自制力,不试图控制学生,学会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感觉,他们才会做得更好。只有在充满爱、接纳和温暖的氛围中,纪律约束才能发挥最大效力。针对这位最调皮的学生,我当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有意忽视法。这名学生想赢得大家的注意,对于这种学生如果采取言语反应,可能正好迎合其目的。只有不回应他,让他自讨没趣改变这种行为。

篇6:课堂管理案例及总结讲解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文章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也许应该更多得去研究他们的心理。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人格魅力是不同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权威,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信赖,彼此之间是朋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上辈对下辈的关心与下辈对上辈的信任和依赖。在这几个月中,不断的上课,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分析,不断自我调整,基本上可以适应的这边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还有课堂生活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一位班主任找到我,跟我说他们班上有一名学生非常的厌学。主要体现一个字“懒”上课时不动笔写字,只是在那看。经常出现很多错误。自己管不住自己,那有声音就往哪看,上课不专心。并和一些行为有问题的学生交朋友。针对他的这些问题,课上我经常与他沟通,做他的思想工作,可能他认为我是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所以跟我聊了很多,我也抓住机会使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到课堂上去。但是在中考结束后,他还是退步了,这时候因为感冒回到家中又有了厌学的心理。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与班主任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并细心做他的思想工作。认真分析了他厌学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感冒头痛不能正常学习。通过分析和工作打消了他厌学的思想并及时的治疗。当返校时精神非常好,通过努力第三次月考中又回到入班的水平。所以,任课老师同样在工作中应该细心观察抓住学生的心理。及实习心得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运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教育好我们的学生。

对于这件事情,我回到办公室后,好好的想了想,认为以下几点对于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都有很大的作用:第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双差生,往往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研究对象。也许就会乐此不疲。第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的工作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作为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对学生

中的不良行为,因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但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个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经是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走出人生的雾区;让他们在人生的品位中,寻找真实的生活。第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只有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双差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动于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有自己的期盼。我们的教育因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许多双差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他们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中,他们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我们呼唤“给以爱和希望的教育”。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以及我们科任老师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另外,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使他们真诚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

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在于管理的无规章或制度不明,所以班级管理或随机应付,或有始无终,学生常常无所适从、我们说,没有制度谈不到管理,但制度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意志,表现为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它执

行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对制度的接受程度,应该看到,只有学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从的制度才会发挥良好的管理效益,而那些教师规定必须服从的“法则”,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反抗。

篇7: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此案例来自我个人的教学经历。2016年3月,某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培训中心的老师将一个校区的汉语课堂教学工作交付给我。当时我就读的是英语专业,由于我个人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学习发展计划偏向第二语言教学,所以平时在学校经常一对一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2015年11月我在学校汉语培训中心实习了一个月,实习内容为跟随老师听课、协助办公室面试前来应聘的汉语老师,实习结束时试讲了一节复习课,所以对汉语教学有了一点实践上的了解。我所负责的班有两个,一个为本科生班,一个为硕士博士混合的班,此案例来自硕博混合的这个课堂。该班有30人,5个学生是博士生,其他为硕士生。他们已经有了34个课时的学习,教材为《汉语会话361句》。学生有半数来自巴基斯坦,其他学生来自北非、东南亚和中东;学生年龄都偏大,有的甚至都有好几个孩子了。学生上课很守纪律,有个别会经常迟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眼里的“懂事”和“听话”的学生。课后师生交流也比较频繁。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本科还未毕业的小女孩,尤其是对于巴基斯坦的学生来说,学校让一个任何学位都没有拿到的小女孩来给他们上课,来自传统文化的他们心里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二、案例

一般上课我都会按照教案和PPT的顺序讲解语法点和操练,学生很配合,偶尔碰到有学生问题比较多的语法点我会停下来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学生都是理工科专业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一旦有一个地方不“通顺”,学生是会主动发问直到理解为止,但是他们理解得都很快。一次,上课上到一半时,我正在讲解一个语法点,班里最活跃的一个男生突然“钻牛角尖”般地追着这个语法点问问题,他的思维是发散的,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内容越来越偏离这节课的内容。我明白课堂内容已经偏离正轨了,所以我心里非常不情愿去接着回答问题,因为这样问下去我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不了的,但是当时为了答疑解惑,我还是耐着性子仔细地给他解释下去。但是真正的问题出来了,他问题问得越深,我越无法解释,毕竟超出了我的对外汉语知识水平,于是我开始紧张、生气,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不开心了,心里埋怨他怎么这么多问题。而这个学生依然不停止问问题,他的态度很诚恳,可以看出他不是故意的。其他学生都看着我,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只能告诉学生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但是心里的怨气还是让我给他们布置了比原计划还要多的作业。在我收拾讲台的时候,班上最优秀的那位学生问我:“老师,你是不是生气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为什么要生气啊!”这位学生指了指那位问问题的学生说:“因为他问太多......”当教室里的学生快走完了的时候,那位问问题的学生很认真地向我道歉:“老师,对不起,我问你问题了。”我说:“没关系的。”然而我心里还是很失落,那时候我突然对自己的职业道路选择产生了质疑,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把课堂搞成这样。

三、失败原因

1、缺乏经验

首先第一点就是我的当时的经验不足,我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毕竟没有系统地带过班课,对于汉语课堂的特殊性还不了解,仅仅在实习期间听了一个月的课,但是真正试讲只有45分钟,经验严重不足。虽然之前跟留学生有一对一的辅导经历,但是毕竟和班课区别很大。一对一能保证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而班课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点是导致我对课堂失控的主要原因。在遭遇类似的问题后,我也没有去向办公室老师请教经验的意识。

2、性格缺陷

我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学生,性格中的一个缺点就是不会拒绝别人,总怕自己的拒绝会伤害别人,所以总是宁可让自己背负着压力也不让别人察觉我跟他们的不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我经常作为志愿者参加学校的跨文化活动,因此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些学生或学生的老乡,所以在潜意识当中我总觉得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对于他们有需要的地方我不能说“不”。这个也是我后来意识到的严重问题,包括在这之后的面试中我总是会被充当学生的面试者牵着走,从而失去主导课堂的权利。

3、知识储备不够

当时我接受这份工作时,英语确实不错,但是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每次上课之前都是我自己看教材后面的解释,自己先学习一遍,然后再在课堂上以英语为媒介语来讲解。但是我明显感觉到我的知识储备不够,有时候学生问问题我回答不了。即使当时在课余时间在看《现代汉语》,但是个人自学的效果毕竟和专业课堂或培训的效果不一样。在这个案例中,那个学生不停地追问,我自己也回答不了就敷衍地解释,最后自己都解释不清楚导致自己紧张和失望。

4、对自己身份认识不到位

由于这个班上的学生的年龄都比我大,我当时心里有一种自卑感,总害怕他们会轻视我这个老师,所以我也一直在课上和课下努力地通过交谈来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总是提醒自己:我和他们一样,只不过是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然而我没有意识到,一旦我站到讲台上,我就应该是他们的老师,应该具备一个老师的权威,而不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此案例中,我没有做到一个老师的强大,反而自然流露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学生来安慰自己,照顾自己的心情,这一点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现。

四、应对失败的措施

1、作为一个汉语老师,尤其是带成年留学生的班级,成熟的经验是必要的。在任教之前,即使没有足够的实实在在的教学经验,也需要在模拟课堂中锻炼一下,预知汉语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当然经验也不是全部靠老师自己去积累,向前辈或同事请教也是效率非常高的的渠道。

2、性格上的缺陷要在课堂上绝对避免,老师不能将自己性格当中负面的因素带到课堂上。因此在老师要在生活中全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性格中有待改善的地方,同时也要请家人、同学或同事监督自己。

3、作为一名汉语老师,汉语本体知识一定要掌握牢固,对汉语学习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这样才能在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能回答自如,才能展现出一个汉语老师的自信。因此老师不管经验如何,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通过书籍和网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带来符合其自身需要的精彩的汉语课。

篇8:课堂案例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特点及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拥有复合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系统考虑、综合决策的能力(郑晓薇、郭笑梅,2009);具有很强的信息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以及对不确定事件的决策能力(张长城,2007);具有不断学习甚至创新知识的能力;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以解决高度复杂的现实问题。

以上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无法单独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来完成(王治、汪敏玲,2013),需将学生嵌入现实的复杂情景,通过解决高度复杂的现实问题来培养。尽管使学生获得高度仿真锻炼的办法很多,但案例教学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有效办法。

2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研究现状

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李爱琴,2007)、教学的基本流程以及师生的角色定位(曾蔚,2004)。少数文献涉及到如何组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但是提出的建议缺乏理论依据(王治、汪敏玲,2013),显得不系统、不深入,也很少提及如何选择群体决策技术。本文认为案例讨论的是一种群体决策活动,为了获得较高的决策质量,应根据讨论任务的类型、时间长短以及讨论群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群体决策技术,然后在运用决策技术进行讨论时还要确定有效的领导风格和冲突管理方式。

3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组织方案设计思路

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组织,可以按以下步骤推进。

3.1 分析讨论任务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决策技术。根据任务的备选答案是否固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讨论任务可以分为结构性决策与非结构性决策。结构性决策要求学生群体对给定的多个方案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可行性分析或选优。非结构性决策是指群体讨论的备选方案没有给定,需要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可能的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解释、完善、比较后选择。一般来讲,非结构性决策需要较强的创造性思维,以提出更多的备选方案。根据任务解答所涉及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可将任务分成复杂化任务与简单任务。

3.2 对群体进行分组并确定各小组内部组织结构、决策权分配与决策规则

通常,一个自然班作为一个讨论群体。由于人数较多,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所以,常常将一个班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找出一个人作为发言的代表。那么讨论群体的成员数实际上就等于分组组数。为了保证各小组在知识、能力、素质、经验、性别等方面的可比性,应采用随机分配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分组。群体讨论究竟要分多少组,应按照所采用的决策技术的要求来定。如头脑风暴法小组数为5-10组,以6组较理想(水志国,2003)。无论采用哪一种技术,都需要2名同学作为讨论活动的组织人员,辅助老师组织工作。例如: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记录、归类、凝练、反馈,对讨论技术流程进行执行,对讨论中的纪律进行管理(如对冲突管理)等工作。

如何安排决策群体及决策成员的权重的组织结构,对于集体决策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Lowe,1992)。如果决策的时间较宽松,每小组内部人员的组织结构建议采用金字塔式;如果时间较紧,建立采用委员会制(曹永强,曲晓飞,1994)。如果决策需要创新性观点,则采用委员会制会优于金字塔式。每个小组中人数应不超过7人较好。如果决策需要创新性观点,建议小组内部采用简单多数决策规则;如果决策任务是要判断、选优与预测,则建议小组内部采用加权多数决策规则(杨雷,席酉民,1997)。

3.3 根据任务的性质和群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群体决策技术

针对群体决策出现的种种低效现象,国外的学者很早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方法,试图通过群体决策过程的结构化,来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群体决策的效率。这些决策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突导向的群体决策技术,主要包括辩诘法,魔鬼发言人法,反头脑风暴法。另一类是非冲突导向的决策技术,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名义群体法和德尔菲法。各种群体决策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包括:不同群体性质和不同任务性质。

由于德尔菲法是采用函询的方法征求各专家意见,各专家不坐在一起,专家意见要经过3-4个来回的汇总与反馈,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课堂环节的讨论。其他几种经典群体决策技术,都适合于课堂环节的讨论。

老师也可以根据影响群体决策质量的因素,创造新的决策技术。例如,对德尔菲法进行改革,使其变成“面对面德尔菲法”。也就是:各专家坐在一起,相互之间仍不交谈,只通过书面形式将各自观点当场上交给组织者,再由组织者汇总、归类后反馈给各专家。老师也可以采用自由讨论式决策技术,即:首先由各讨论小组的发言人依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对各观点逐条进行解释、质疑、完善或放弃,完成第一轮讨论;然后再由各组成员对第一轮留下的观点进行质疑、完善或放弃,经过多轮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具体来讲,讨论群体的同质性较强,对于比较复杂或非结构化程度高的任务,建议采用冲突导向的群体决策技术如:DI、DA、ABS技术、自由讨论技术,以导致适当的冲突来促进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与思想碰撞;对于比较简单或结构化程度高的任务,建议采用非冲突导向的群体决策技术,如BS、NGT技术、面对面式德尔菲法(郎淳刚,2005)。除此以外,如果决策任务需要提出创新性较强的观点,而且任务执行受到的现实约束条件较少时,应以头脑风暴技术;如果决策任务需要提出创新性较强的观点,而且任务执行受到的现实约束条件较多时,应采用反头脑风暴技术。对于预测某一事物未来走势的决策,则采用“面对面式德尔菲法”。

3.4 沟通方式的选择

不同沟通方式通过对不同信息的提取数量、提取次序提取准确性,来影响最后的决策准确性和群体成员对决策的接受度(Walther,1995)。

除德尔菲法以外,其他各种决策技术尽管都能采用FTF、CM、VCM三种沟通方式,但是面对面沟通方式(FTF)效果最好(郑全全,金剑强等,2005)。通常情况下,需要利用投影来呈现讨论流程与显示各组的观点变化、融合过程。

3.5 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与行为

领导风格被公认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有重要影响(Peterson,1997)。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群体决策技术,为了提高成员的参与度、满意度,促使讨论的充分性、准确性及创新性,都要求采用民主型领导风格(毕鹏程2010)。一般只在决策时间仓促,决策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才采用独裁型领导风格。这里的领导是指各讨论小组内的负责人,以及群体讨论的组织者。

3.6 选择正确的冲突管理方式

冲突包括关系冲突与任务冲突。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关系型冲突与群体决策的绩效有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低强度的任务型冲突有助于决策质量的提高。冲突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群体绩效,或对冲突与群体绩效的关系进行调节(DeChurch,Max,2001)。

在冲突导向的群体决策技术运行中,对于小组之间出现的冲突,应该分情况区别对待。即对于关系冲突应制止,对程度低的任务冲突应鼓励,对于激烈的任务冲突,应采用合作性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冲突管理方式,防止其向关系冲突转化(Hackman,1987)。对于小组内部讨论时出现的冲突,应该由各小组内部讨论的负责人,采取类似的办法处理。在非冲突导向的群体决策技术运行中,不鼓励小组之间出现冲突,无论是关系型还是任务型冲突。但是,对于小组内部出现的冲突,应该由各小组内部讨论的负责人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关系冲突应制止,对程度低的任务冲突应鼓励,对于激烈的任务冲突,应采用合作性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冲突管理方式,防止其向关系冲突转化。

3.7 给予充足的讨论时间

只有非分享类信息的提取,才会给讨论再来信息增量,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创新性、一致性与满意度(Larson,1994)。由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在讨论中被提取的次序不同:分享类信息在讨论中会被优先提取,非分享类信息最后才被提取(Larson,1996;Stasser,1987)。所以,讨论时间充分性的判断标准是:讨论成员已经提出了较多的非分享信息,而且提出的新的非分享信息量越来越小,清晰性越来越低。

摘要:案例讨论的有效组织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现有研究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的基本流程以及师生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很少深入讨论如何组织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为此,认为案例讨论是一种群体决策活动,为了获得较高的决策质量,应根据讨论任务的类型、时间长短以及讨论群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群体决策技术,然后在运用决策技术对课堂讨论进行组织中,还要确定有效的领导风格和冲突管理方式。

关键词:案例教学,财务管理,课堂讨论,群体决策

参考文献

[1]王治,汪敏玲.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及改进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67-169.

[2]祝映兰.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财会通讯,2014,(23):63-65.

[3]曾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93.

[4]毕鹏程.领导风格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02).

[5]曹永强,曲晓飞.专家群体评价与分组德尔菲方法[C].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1995.

上一篇:建设行政执法文书下一篇:关于开业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