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2024-05-05

我家乡的民俗文化(精选6篇)

篇1: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我是一名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我家乡的民俗风情很有特色。集中表现为建筑,饮食,山歌,酒俗。。。

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客家人。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培育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出类拔萃的风流人物,如洪秀全、孙中山、何子渊、黄遵宪、叶剑英等杰出人物。

然后,我开始介绍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一、建筑。客家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造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隐含着许多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饮食。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来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阔别家乡多年的海外游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于品尝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龄的海外老华侨曾动情地说,尝尽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琼浆,都不如家乡的农家菜好!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不难发现客家菜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馆里,红焖肉、清水鲩丸、酿豆腐、盐焗鸡等客家菜也颇受青睐„„

三、山歌。“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

客家人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客家山歌中最大量最精彩的便是客家情歌,它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客家山歌中最强烈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和忠贞不渝的优良品德。“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阿哥哪里来?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在梅州,至今还广泛流传着歌仙刘三妹智慧斗歌的故事。生于嘉应州的近代著名维新变法先驱、外交家、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是客家山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常常“引歌入诗”,认为“诗经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知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以天籁难学也„„念及彼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 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

四、酒俗。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酿”。这种“酒酿”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源远流长。客家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若有机会,去世界客都——梅州,旅游一次,绝对会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篇2: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篇3:我家乡的林白

2005年8月, 我还没见到她之前, 她一直存在于传说中。多年前, 从一张合影中, 我知道她回过一次家乡, 她和本地的文学青年在离沙街不远的圭江桥的桥头合影留念。我熟悉的几个“文青”紧紧偎依在她的身边, 他们的身边还剩下那么多的空间, 完全可以给我留下一个位置, 但他们眼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的同时, 也散发着“排他”的优越感。这张照片让我妒忌了好长一段时间, 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努力写作, 以至连跟林白合影的资格都丢失了。后来, 她的声名像炸弹一样常常在我的耳边响动, 我不得不放下其他, 读了她的《一个人的战争》《万物花开》《玻璃虫》等, 惊讶于她怎么能把文字挥舞得如此电光火石, 撒豆成兵, 字字虎狼, 那叙述如高空滑翔, 处处险象环生, 又痛快淋漓。透过她的文字, 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认为, 我所生活的小城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无以伦比的历史沉淀。从此以后, 我经常有意无意地经过那段普通得只剩下破陋的沙街, 反复窥视那些空间藏匿了多少秘密, 让一个女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 我往往是除了在那里吃上一碗牛腩粉或观上两盘棋外一无所得, 她笔下的那些旧码头、船厂、布行、灯笼桥、犀牛井、粤东会馆已经变得模糊, 但在那个生活在北京的异乡人的记忆里像水一样清晰。离故乡越远, 记忆越清晰。我想, 她一定是一手拿着放大镜, 一手挥动着锄头, 在岁月的风尘里挖掘被人遗忘的断垣残壁和瓦砾碎屑。那些东西在她的讲述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华, 竟让人着迷。她那一段不足百米的沙街, 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南京路”。因此, 从她身上我悟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非常显浅的道理:每一个写作者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乡。从此, 我身在此地, 却开始寻找彼岸的“故乡”——一个与林白不同的故乡。多年以后, 我在家乡的南部, 构建了自己的“米庄”———像邮票一般大, 我的小说常常以此为舞台;我还觉得不够, 便把笔名改为朱山坡———我故乡村庄的名字, 从此, 我的名字就叫故乡。

第一次见到林白的时候是在南宁机场。在我的印象中, 林白应该是穿着时髦、浑身散发着冷漠乃至孤傲气质的贵妇, 可是看上去并不是, 就是一个大姐, 亲切、随和、满怀喜悦而且健谈。我们就在回家的路上叨唠一些与家乡或文学有关的话题。让她惊诧莫名的是, 从南宁回到北流县城只花了不到三个小时, 而她前几年回来竟花了七八个小时。她说, 当年从北流到玉林也要乘三个小时的车, 现在只需要不到三十分钟。这并不是要对谁歌功颂德, 而是说明时代、生活和风物变化得太快, 即使一个想象力如此狂放的女作家也无法走在它的前面。

在开会期间, 家乡的文学青年热烈地跟林白交流起来, 那几天她是非常开心的, 有一晚和我们一直聊到深夜。会议结束后, 我陪她重游北流城。从沙街到沿江大道, 从俞作豫故居到十二仓, 从西门口到体育场, 大街小巷, 旧时胡同, 砖砖瓦瓦, 陈年旧事, 点点滴滴, 从她的嘴里, 我几乎弄明白了小城的变迁轨迹, 知道了很多我没经历过甚至没听说过的往事, 让我更加知道这座小城原来演练过那么多生动的细节, 和她的书里写的一样, 又远远超出了她所能表述的一切。她说, 她还得写家乡, 写那些惊心动魄、韵味绵长的永远也写不完的往事。两三年后, 我很快读到了她的《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新著, 从那些飞翔的文字里, 我读出了家乡特有的气味。如果要我作个比喻的话, 我觉得林白就像是在西门口当众酿酒的女师傅, 面对络绎不绝的客人, 不断端出味道各异、浓烈不一的酒, 或把你呛着, 或把你不知不觉醉倒, 如果惊讶于她怎么能源源不断地端上那么多的酒, 又如果你聪明一点的话, 你可以到她的屋子里看看, 其实那里什么也没有, 只有一口深不可测的井, 她端上来的你喝到的全来自这里。只是, 她已经把这口井搬到北京东四十条 (她就住在那) , 别人不明就里地说她身上散发着南方边民特有的巫气, 说她是私人化写作, 说她的文字像黑夜里的萤火虫……压根就不知道她的身上藏着一口深井。什么时候她觉得这口井里的水不够用了, 她就会对自己说, 是回一趟家乡的时候了。

等到她再一次回到家乡, 我还在这里, 我就像她的一个看家护院的乡下弟弟, 守候在故乡, 并和她一样书写着故乡。

篇4: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包粽子时,先要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放进去,再留一些空间装馅,馅可以是红豆、枣、瘦腊肉等。最后将粽叶尾包好,如果不够,可再取一片粽叶来包。把包好的粽子用粗线捆起来,放入锅里蒸,只需要一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那时我非常讨厌吃肉,觉得很油腻。当我吃过一次外婆包的酱油腊肉粽子之后,每天都想吃,这才是家的味道。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的重头戏是吃团圆饭和送“恭喜”。吃团圆饭之前,大人们要先放一挂鞭炮,在神龛前上一把香,敬一敬祖宗、神灵,以求全家大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餐桌上,有风干鱼、洋鸭汤、糖醋肉丸、炸肉丸、发肉、笋干等家乡特色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边,举起饮料,相互表达新年祝福,庆祝新一年的开始。晚饭后,大人带着小孩儿们,打着手电、灯笼,走东家、串西家,给村子里家家户户送“恭喜”——恭喜发财,祝福新年如意。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给小孩儿发一份糖果,大方的人家甚至还会发一个红包,当然,必不可少的是送上一杯芝麻豆子茶。家乡人都爱喝芝麻豆子茶,茶里面除了茶叶,还有白芝麻、豆子、姜丝和一些盐。喝一口,真是满口香浓、沁人心脾啊!

除夕的压轴戏是放烟花。那一天,我们兄弟姐妹都会来到外婆家,非常热闹。屋外,烟花骤然绽放,点亮了整个天际,接着再如流星般滑落下来。看着夜空,我们自然心里痒痒的,而大人们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烟花。我拿出一个“火树银花”,小心翼翼地将引线拉出来一点儿,用一支香点燃引线,一会儿,烟花争先恐后地跑出来,像跳高一样,努力向上冲,最后又落下来,真如其名“火树银花”一般!

这只是我家乡的一部分民风民俗。听完我的介绍以后,你喜欢我的家乡吗?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篇5: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您好!

你最近身体可好?有没有生病着凉?我已经感冒了,你可要多注意些!

近日厦门的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但大部分时间都很热,尤其是在夏天。厦门除了炎热的天气令人有些不适应,各种小吃、习俗、景点却各具特色,其中,我最喜欢的两样,就是博饼与各色风味小吃。

每逢中秋节,厦门人除了吃月饼、赏月等传统习俗以外,还有一项厦门独有的习俗--博饼。博饼起源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当时,士兵们十分想念家乡,望着农历十五那玉盘似的月亮发愁。郑成功为了让士兵们高兴起来,就发明了“博饼”这项活动。现在,这项活动已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活动,它分为“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和“状元”这六个等级。说白了,就是看你扔出的六个骰子中有几个四,有趣吧?

说起厦门的小吃,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沙茶面!”不过,厦门小吃除了沙茶面,还有其他的美味呢!比如,看着不那么悦目但十分好吃的土笋冻、软糯香甜的烧肉粽、鲜美的面线糊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吃,看到这里,你一定口水直流了吧?!

现在,来说说你的家乡吧!我听说广州有著名的早午茶,真想去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每当我看到电视上的广州点心,那晶莹剔透的虾饺、金黄酥脆的蛋挞、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叉烧包……啊,不说了,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到纸上了。

最后,希望我们之间的友情能够越来越深!

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张若曲

篇6:我家乡的河,

夏天的傍晚是最开心的时候,父辈们都领着自己的孩子去河里洗澡,走进小河,河水凉凉的,让你全身凉爽透了,大家舍不得上岸。父亲用手掌撑着我的小肚子让我在水里划,教我游泳,经过了几年的练习,俨然成为了一个小水手了,记得一次发大水,上游飘浮来了好多的稻穗把子,很多人围观不敢下水,我纵身跳进了河里一连捞了十几把上来,还打了百多斤谷呢。家乡的小河锻炼了我游泳的本领,也锻炼了我的胆量。

每当放学回家,首先就惦记着小河,大家相约来到小河的码头,十几个一般大小的小鬼总是先打一阵水仗然后去摸河螺蛳,每天都是满满的一盆。每旦稻田不用水的时候,父辈们用茶籽渣饼碾碎后冲入小河上游,鱼晕了就浮游在水面上,我经常抓十几斤鱼,母亲总是拣大的送给外婆,再叫上爷爷奶奶过来吃饭。天下雨了也是捞鱼的好时候,河里涨了水,鱼最活跃了。有一次我在河边发现了一个小蛇洞,蛇洞里些许浸水,泥鳅挤满了蛇洞,我应接不暇一连抓了四五斤。回到家里倒进盆里,泥鳅鱼肚尽是籽籽泛着黄色微光。这时妈总是忘记不了双方的老人。

上一篇:高二红楼梦读后感下一篇:课间十分钟活动方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