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

2024-04-30

杨善洲(精选8篇)

篇1:杨善洲

杨善洲精神不倒--学习杨善洲事迹体会

因为报纸,才得知有杨善洲这么一个人;因为有杨善洲,才得只人可以这样无私奉献;因为有这样的无私奉献,才得知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的铁骨正气。

杨善洲,男,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此后20多年间扎根大亮山深处,义务植树造林,于2009年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这是我对杨善洲的直观印象,也是最初了解。恰恰是这最初了解构成了我对杨善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光荣退休本是安享晚年的好时刻,他却选择了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风里来雨里去,以迟暮之躯开拓出大亮山的绿色明天。在他身上,老有所为这句话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只要心在,什么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没有适合的地方,自己走山访林,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场址;没有种子,自己动手去捡、去买;没有资金,自己跑项目、拉资金。显然,年迈体弱并不能成为偷懒的借口。一个老人带着职工可以造林5.6万亩。那么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是抱怨出身条件不好,就自暴自弃?是埋怨能力不行,胆量不够,就无所事事?还是艰苦奋斗,不达目标决不放弃?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行动无关乎出身、才华、相貌,只关乎心智、毅力和坚持。杨善洲能做到的,我想我们同样可以做到。杨善洲能吃的苦,我们也应该最大程度忍受。

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上交国家,这需要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彻大悟。任何的贪念在它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人的贪念的形成来源于人的占有欲望,把别人的据为己有,把公家的占为私有。其实换一种角度想,都是拥有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既然别人已经拥有那样东西,那就说明那样东西在社会上已经不存在了,又何必再花心思呢;既然已经是公家的东西,就意味着跟我们的关系紧密,因为公家始终是由多个私家组成的。物资虽然匮乏、条件虽然艰苦、环境虽然恶劣,但是日子却可以过得很充实、幸福,精神世界很饱满、丰裕,内心底里很开心、愉悦。这不仅是杨善洲可以适应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会的生活方式。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比起承诺的实现、责任的肩负,钱财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顶多是生存的一种外在形式。戒贪、慎妄、细谨是我们时刻都要铭记的人生态度。

家里房子漏雨,杨善洲只能拿出30元钱给老伴,叫她买几个瓦盆子接一下漏;本来借了5万多元盖起的房子结果因为只凑出9600元,不得不把没住过的房子卖了。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偶然,那么第二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房子一直以来是国人的命根子,有个好房子才有像样的家。作为保山的地委书记却穷得没有一套像样的房子,很难让人相信,也很让人敬佩。原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相比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家园建设的众生,杨善洲可以说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典范,所有人道德操守的楷模。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极度热忱,对他人的大度帮助使得杨善洲忽视了自家房子居住条件的好坏。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温馨的家庭,和谐的关系并不只靠富丽堂皇的装饰来实现,破旧偏漏的茅屋照样可以造就幸福快乐的一家,照样可以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0年,杨善洲因病逝世,像所有生老病死一样,两眼一闭,撒手人寰。他身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还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投身事业、干劲十足、老有所为……杨善洲还未走远,他的精神依然在闪耀,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破除远方的障碍。愿善洲精神长在、不倒!

篇2:杨善洲

本文作者:云南红河卫校饶培辉(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aopeihui)

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杨善洲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与之对照,先进分子可以发现不足,落后分子可以发现问题,腐化堕落分子会暴露丑恶。

乐于和敢于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无疑是光明磊落的人。而且,必将通过这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由此受益一生。

不愿意或者不敢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可能是问题严重的人,甚至是病入膏肓的人。这些人若不痛改前非,必然在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自毁前程,甚至断送性命。

☆杨善洲很固执,固执成一头拓荒的牛。他退休不要国家照顾,不进省城享福,而是一头扎进荒山野岭,住在深山里,“白天种树,晚上烤火”,拼了老命办林场。他要履行“退休后为家乡做点事情”的庄严承诺。这一做,就做了整整22年,这一做,就做成了辉煌的事业:他和他带领的林场工人,在大亮山上完成了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的壮举。绿化了荒山,造福了百姓。作为荒山承包人,杨善洲拥有林场的产权,留着,他拥有一个绿色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卖了,他和他的子孙几代人都是富翁。有人因此称他为“施甸第一富翁”。

然而,他不做物质上的富翁。2008年11月11日,82岁的杨善洲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交给了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去。他将政府奖励的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杨善洲,又回归两袖清风。然而,杨善洲却是更高层次的富翁:他以60年的执着,坚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与之相反,那些在退休之前违法乱纪为自己捞好处,退休之后还用尽余威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在“杨善洲”这棵雪松面前,是多么卑微,多么灰暗,多么苍白。

☆杨善洲公私分明,他在公与私之间划定了楚河汉界。他在位期间,回家看望父母不坐专车,自己买长途客车票。杨善洲出差和下乡,从不允许家里人搭乘顺风车。一次,他到家乡姚关镇出差,在保山一中读书的女儿想顺便搭车回家,他说:“我是公家的人,办公家的事,坐公家的车。你是杨善洲的囡,凭啥坐车?”杨善洲晚年,省市领导考虑到他往返林场办事不方便,给他配了一辆三菱车,他从不让家人搭车,子女顺道坐车要付钱。

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那些以“专车”炫耀身份的人,显得多么渺小。

某杂志曾经刊发过这样一则征婚启事:“某男,副处级,配有专车”。

一位七品芝麻官的驾驶员的夫人,与同事聊天时语出惊人:我家有两辆车,我一辆,自己买的;老公一辆,公家配的!

专车,配给杨善洲,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配给有些官员,却成了全家享受的福利。

☆杨善洲的“家风”很正。他对家里人很“苛刻”,家里人却从不对他苛求,也没有因他做官而感觉不同。杨善洲的老伴说:“他当官是给老百姓当,不是给我们家人当!”

杨善洲从不在就学、找工作、提干等事关一生前途的事情上照顾家里人。他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按政策,他的母亲和妻子可以“农转非”,他却把组织部门办好的手续压在抽屉里,一直不办。有人问到此事,杨善洲解释说:“我当时想,大多数科、局长,还有地委委员的家属都是农民,我这个‘班长’怎能转?”杨善洲的晚辈们,在工作、提干等等事关个人前途的问题上,全凭个人能力和自力更生,沾不上杨善洲这位大官的一点光泽。

以此相反,有的官员的家风很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官员不该说的话,家属说;官员不该做的事,家属做;官员不能收的礼,家属收。最后,官员下了地狱,家属也上不了天堂。

☆杨善洲家里很穷。“穷书记”这个称号,是人民群众对杨善洲的最大的褒奖。在保山地区,杨善洲是有名的“穷人”。杨善洲老家的房子在山坡上,是2006年新起的一栋砖瓦房。大女儿杨慧菊说,之前的房子几乎是全村最差的——漏雨就用土罐接,雨大时水往房里灌。1995年,杨善洲退休到大亮山植树造林去了。家里人借5万多元在施甸县城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栋房子。老伴张玉珍特意找他谈:能不能凑点钱帮儿女们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了9600元。老伴说:“9600元,能还5万?”杨善洲摆摆手:“你还不知道?我真没钱!”结果,房子没入住就卖了。杨善洲的工资,许多部分都开支去救助特困群众、为贫困村买种子、下乡支付餐费等等。

以之相反,有的官员,几套房产,狡兔三窟,不仅房外有房,而且家外有家,包二奶,养小蜜。因为开销巨大,千方百计挖公家的墙角,掏集体的仓库。最终,成为过街的老鼠,被正义的车轮碾死。

☆杨善洲是有名的“草鞋书记”。他从担任县级领导干部起,到从地委书记岗位卸任,几十年如一日地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竹帽、蓑衣、草鞋,是杨善洲最爱的“时装”,没有派头,更不是作秀,正是这身“时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杨善洲的事迹说不完。

杨善洲的精神道不尽。

“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在机关大院里作盆景,要到群众当中做雪松啊!”这是杨善洲常说的话,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一生的无私奉献,向世人昭示着共产党人的“雪松”精神。

以杨善洲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正心志,可以心明眼亮,可以

前程光明。

我以杨善洲为镜,不断扶正我的心志,脚踏实地,光明磊落,走好我平凡的人生。

如果,我只能成为一颗小草,那么,我就紧紧抓住红土地,以谦卑的身躯,为大地增添一点绿色。

如果,我能长成一株大树,那么,我就深深扎根大地,挺直腰杆,做一棵正直挺拔的雪松!

篇3:杨善洲精神的深刻启示

当官不摆谱树牢正确的地位观

杨善洲出身农家, 仅石匠就当过7年。虽然26岁担任了县级领导, 直到地委书记退休, 但他始终穿着朴素如农民、言行举止朴实如农民、待遇规格普通如农民。他很少呆在机关, 经常戴草帽, 穿草鞋, 随身带着锄头、镰刀等农具下乡, 遇着插秧就插秧, 碰到收稻就收稻, 地里的草长高了就锄几把;看到年轻人做石活, 就去作示范;看到有人给牲口钉掌, 就去帮忙端马脚;每次回老家, 都下地干活。田间地头留下了他参加劳动、发展生产的串串足迹, 农舍庭院回荡着他访贫问苦、促膝谈心的亲切话语。当地流传着许多“地 (县) 委书记被当成农民”的故事, 群众亲切地称他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粮食书记、种树书记……

学习杨善洲, 一要破除“官本位”思想。所谓“官本位”, 就是以官为本, 一切以做官、升官、保官为人生信条, 以官为贵, 以官为尊, 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和地位, 认为有官就有了一切。“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 会把职务作为炫耀身份的黄金招牌, 把权力作为谋私的工具和资本, 把所在地区或单位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把自己当作主人, 视群众为呼来唤去的仆人;喜欢别人称呼领导职务, 喜欢高高在上作指示、发号令;自认为高人一等, 唯我独尊, 自以为是, 随便训人, 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是群众从期望转为失望。二要树牢公仆意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认为, 所有公职人员都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恩格斯讲过, 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 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警告说,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把我们毁掉的话, 那就是官僚主义。我们党的领导干部, 都是人民的公仆, 只有职责为人民服务, 没有特权做官当老爷。把做群众的仆人视为人生准则, 俯首甘为孺子牛, 应成为全体干部的座右铭, 决不能颠倒主仆关系, 把自己变成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三要树牢群众观。领导都来自群众, 最终也将回归群众, 理应扎根群众, 以群众之心为心, 以群众之难为难, 围着群众转, 与群众保持零距离。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在于把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 离开了群众的积极参与, 蓝图再美好、规划再科学, 到头来都是空谈。领导者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以, 列宁说:“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 能判断一切, 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 国家才有力量。”而要组织和发动群众, 就必须“甘为民仆耻为官” (董必武诗) , 放下官架子、改变官习气、克服官腔调、转变官作风, 把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跳动, 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 才更加富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掌权不谋私树牢正确的利益观

1980年, 粮食局试验用小麦酿出第一批酒, 送一些给地委领导试喝。杨善洲说:“白送的一口不尝, 付了钱的可以喝。”他从不利用职权揩国家的油, 占公家的便宜。有时因私事请假回家, 都是买客车票。为照顾他, 组织上几次决定把其老伴从原籍调来, 可他就是不同意。直到退休, 他一家人仍在农村, 他仍旧一人住在办公室。1964年, 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 他谢绝了。1978年, 上级通知家属可以农转非, 他再次拒绝了。3个女儿从未沾他的光白看过一场电影, 未坐过他的小车。一位亲戚找到他:“大哥, 把我爱人、小孩调进城吧, 只求你这一次。”他说:“我手中的权只能用来办公事。”他始终把后门关得紧紧的, 从未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 没打过一个后门电话。退休后办林场, 老伴看病坐过4次林场的车, 事后交了370元钱。他拒绝了绿化大亮山应得的高额引资提成和县里要奖励他的10万元, 把市里给他的20万元奖金捐出16万, 还把价值3.56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政府。他一生的积蓄不足1万元……

学习杨善洲, 一要秉持正确的权力观。要明确: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只能用来为党增光彩、为民谋福利;正确用权才能造福人民, 滥用权力只会造祸百姓;权力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 权力越大、职位越高, 承担的责任也越大。有了这种认识, 才能谨慎用权、正确用权。必须秉持公权不私用、为官则为民的宗旨, 而不是去谋自家的蝇头微利, 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能一朝权在手、便把名利捞, 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二要秉持正确名利观。奉献与索取, 是人生无法回避的课题。要明白为官之道不同于经商之道, 领导活动不是个人赢利的经济活动, 领导职位不是个人的名利场, 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通途。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抉择上, 必须树立后者高于前者的理念, 金钱名利轻如浮云, 责任义务重如泰山, 把实现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成为嘴不馋、心不贪、手不伸、眼不乱、耳不偏的“五官端正”的公仆;看别人享尽荣华, 不会思绪浮动;看别人富甲一方, 不会暗自神伤;面对白花花的银子, 不会灵机一动。翅膀系上金坠的雄鹰不可能搏击长空, 满脑子私欲的干部不可能履行好责任。当然, 领导干部也是人, 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 但领导者的个人利益, 只能获得政策范围内应得的报酬, 而不能谋取不义之财。要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 纠正把勤俭节约视为寒酸, 把艰苦朴素视为土气的误解。三要保持敬畏之心。法律是治国的根本, 制度是执政的准绳。家有常业, 虽饥不饿;国有常法, 虽危不亡。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驰则国乱。领导干部是担纲履责的领头雁, 应明白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崇敬榜样, 学习先进, 畏惧法律, 遵守制度。否则, 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个人也会身不能安、命不能保。要警醒和约束自己, 在学习和工作上, 永不满足;在职务、待遇和生活上, 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职责不忘怀树牢正确的事业观

一次, 杨善洲到不通公路的安定公社搞调查, 从瓦罐里抓起一把干瘪的玉米粒说:“老乡, 对不起你们, 我没当好这个地委书记……我们带着三中全会的精神来了, 靠劳动致富, 越富越光荣!”他在大会上说:“我得先做检查。你们这里山是荒着的, 地是闲着的, 人是饿着的, 袋子是空着的, 我没尽到责任……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 铲除穷根……”他在保场乡种了半亩粳稻田, 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 亩产增400斤。为让群众掌握这一技术, 他常跑田间地头, 亲自示范推广。他写道:“领导亲自带着干, 是最有效的指挥。一天讲得磨破嘴, 不如自己流汗水;口号再好听, 领导不下去, 也是老和尚念经, 自己念给自己听。”他说:“我们干工作不是给上级看的, 是为了群众幸福, 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 就应一天也不安宁!”因为不安宁, 他掏心扒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把山区面积占92%、土壤贫瘠、种植方式落后、水利设施薄弱的保山, 建成了“滇西粮仓”。

学习杨善洲,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建功立业的进取之心,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锐意进取激情, 珍惜岗位, 牢记责任, 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精神追求, 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困难面前敢于开拓, 矛盾面前敢抓敢管, 风险面前敢担责任,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倡导“充满激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谨细致”的良好作风, 大力整治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要与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在其位不谋其政等颓废现象作斗争。二要倾注真诚、奉献真情、真抓实干。经济欠发达地区, 要想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没有捷径可走, 唯一的办法就是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和群众同甘共苦, 以实干赢得人心, 以正气凝聚人心, 用甘愿吃苦的精神带领群众改变面貌。三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改善民生, 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发展是硬道理, 富民是硬任务。坚持能力所及、群众所需、好事快办、特事特办, 铭记公仆职责, 兢兢业业工作, 踏踏实实干事。解决好群众迫切需要的实事难事, 最盼最急最有怨气的头疼事, 涉及生活的闹心事;“对群众实行正确的有远见的领导” (刘少奇语) , 解决好关系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大事、要事。不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 不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 不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 不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把服务人民作为人生目标, 追求工作范围最大化、工作效能最优化、工作成绩最佳化, 把心血投注在为民办实事上, 争创科学发展一流业绩。

退休不褪色树牢正确的信仰观

1986年春, 杨善洲退居二线, 谢绝了去昆明安享晚年的安排, 不顾亲友反对, 一头扎进荒无人烟的大亮山义务植树。22年间,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 手多次划伤, 左腿摔成骨折, 顶住了“老家伙退休后还想捞一把”的误解, 像爱护孩子一样照顾林子, 终于建成了5.6万亩、价值3.56亿元的林场。还修通了18公里路, 接通了8个村的电。大炼钢铁时被伐成秃岭裸岩、山泉干涸的大亮山, 变得绿意盎然、泉水充沛, 光是修枝打杈就解决了3000多户农户的烧柴问题。有了水, 粮食单产翻了1.5倍, 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致富的绿色家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还叮嘱:“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 只要活着, 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帮群众办实事,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篇4:印象杨善洲

第一次见杨善洲,是在我当选为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市第一届人大第五次大会上。那是在2004年2月27日,当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后,一位身穿洗得发白的蓝布制服、脚穿一双解放鞋、头戴一顶也洗得发白的蓝布帽的老人走到我身旁,用粗糙的右手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为人民服务。”说完,回到主席台中央位置坐下,并回头朝我笑了笑。我以为是从基层选上来的群众代表,在他的面前没摆名签,也朝他笑了笑,并点了下头:“我记住了!”

散会了,我上前要扶他下台阶,他推开我的手:“不用扶,我板扎(云南方言,意为结实)得很!”又对我说;“一会儿我去市政府,有事要麻烦你。”

我随人群走出市委党校礼堂,市委秘书长李志刚同志走上前来说:“刚才是老书记杨善洲,他曾在保山地委当了八年多书记。”我望着渐渐远去的老人的身影:“地委书记?哪儿像啊!”

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有人敲门,我一看是老书记,赶紧让坐端水,他一摆手说:“不用忙了,我跟你说完事就回施甸。”“你跟杨建洪副市长说一下,得空让林业局的同志去一趟林场,有一块阴坡地的树长得不旺,请他们帮忙选一点适合阴坡长的树种,今天没见到杨副市长,你给传个话。”我连声答应:“一定办到!一定办到!”说完,老人转身出了门。

送走老书记,我久久地沉思着,脑海里总想把“老地委书记”、“老农民”这两个鲜活的影像合二为一,但总是没法统一。说实在的,现实生活对我的教育太深太深了。

时隔不久,我去施甸县万兴乡调研,路上碰到一辆故障车在修理,一位老人在旁边递着工具。他一回脸,我认出是老书记,赶紧下车问要不要帮忙。他一边递扳手一边说:“换轮胎,弹石路不好走,费胎。”又冲我直摆手:“你去忙吧!我这儿不用你帮忙。”我让秘书送几瓶矿泉水,他摇了摇挎在肩上的军用水壶:“我喝不惯那个,有这个就行了。”

军用水壶,白开水。这在很多年前见过的物件,在影视片中表现党的干部艰苦朴素作风的物件,在解放军战士和野外作业人员中常备的物件,老书记今天仍在使用,而且十分喜爱。我的心被重重地一击。自此,我的车中,不再放矿泉水箱,而改用热水瓶和水杯。下乡跑基层时心里踏实了许多。

也许是缘分吧!再一次见到老书记,是在隆阳区蒲缥镇,那边有个经济合作项目需要市里去协调。我们一行人从现场回到镇上,时近中午,就在路边找了家较干净的饭馆吃中午饭。正吃着,从外面进来一位老人,很熟悉地同老板打招呼,递过一个军用水壶让装开水。老板很热情地同老人攀谈,很亲热。我认出是老书记,忙上前问候。老书记也认出了我:“抓项目吧?可不能大意哟!”我说:“一定按规矩办!”老书记用嘴一指饭桌:“这顿饭谁掏钱?”没等我回答,同行的司法局长赵伟接上话:“老书记,是王副市长掏。”老书记笑了,一指我说:“你掏得起!”说完,冲我们摆摆手,提着水壶出了门。

我们送走老书记,沿着路边边走边聊。吃饭,这在当今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吃什么?怎么吃?却大有讲究。记得很早时跟随领导同志下基层,走到哪儿就把饭费缴到哪儿。接待的同志严肃认真地收费、开收据。我们回机关后一一向领导汇报,照样收缴领导的饭费。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传统习惯改了。下面接待的规格、档次、水平不断上升,下去的同志心安理得地享用而且分文不掏。临走时还要带回一堆土特产。这股强大的惯性力量,让人无法抗拒。否则,就会成为“异类”。走着聊着,来到一个大山包前,市政府办公室王勇副秘书长指着山包上一棵突兀的攀枝花树告诉我:“这棵树是老书记当年种下的。他有个习惯,下乡时总带着树苗,走到哪儿种到哪儿。”我望着那棵在阳光下长势很旺的攀枝花树,心里涌出一种莫名的感慨。突然,我从山包的独立和攀枝花树的独立中感到一种悲凉,那山,那树,是那么独特,在平坦的坝子上和四周空无的环境中竟是那么高大而又不可及。是啊!像老书记这样的人,现实社会中还有吗?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了。云南省委也推出建设“云岭先锋”工程。市委常委会研究树立一批全市共产党员先进性典型和模范人物时,一致同意将杨善洲老书记作为一面共产党员的旗帜在全市宣扬。云南省委也将老书记作为全省典型广泛宣传。渐渐地,我对老书记的了解更多更深入了。他26岁担任县级干部,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保山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把深山大沟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他退休后,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他担任地、县领导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顶个草帽,穿双草鞋,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帮路过的赶马人钉过马掌,教工地上的年轻人打过石头,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泥腿书记”。太感人了!越听,越看,越学,越感到老书记真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个真正大写的人。

去年4月初,保山市委办公室来电话,让我去陪一下市里到北京组织宣传老书记先进事迹报道组的同志,我到了云腾宾馆,想不到竟见到了老书记的女儿。还是那么憨厚,那么朴实,那副农家妇女的装束。我想起老书记一辈子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要求干部很严,要求自己更严,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他当地委书记时,按规定家属可以“农转非”,但他对组织的照顾先人后己,把审批表放进了抽屉,一压就是30多年,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普通农民。

人,做到这份儿上,真是尽善尽美了!这在当今人们大多认为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在老书记身上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展现了。无论是聆听报告会的报告,还是看电视、电影,我都情不自禁地掉泪。杨善洲老书记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献给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他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市委李正阳书记告诉我:“市里已在老书记的大亮山林场为他塑像和立碑,作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要让老书记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振奋起民族精神,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我听后很感动,心想,有机会回保山,一定去拜谒!

篇5:杨善洲感想

杨善洲同志精神之可贵,正是在于他一直牢记党的目标,一直坚持艰辛朴素的作风,一直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融入言行举止之中。所以,他成为全党学习的时期楷模。

滴水之所以穿石,不但在于它的锲而不舍,还在于它的目的一直如一。杨善洲不正是如此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坚持为民本性、朴素情怀和无私大爱,还有学习他为他人而活的无私精神,这不正是我们图胜人的价值观完美体现吗?

篇6:杨善洲事迹

2011年3月20日电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媒体上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篇7:《杨善洲》叙事长诗

坚实的足迹

所有的生命

就像潮落潮起

2010年10月10日

一个普通的日子

一个叫杨善洲的老党员走了

像保山大亮山森林中,金秋

一片熟透的黄叶

回到他生长了八十四载的那方土地

但所有人都坚信

他并没有走

就像他亲手种下的五点六万亩华山松、茶叶、干水果

在大亮山生机勃勃

空谷,传来他清晰的足音

每一棵树都是他的化身

它们,屹立在太阳和大地之间

招展着自己的品格和骄傲

让岁月的尘埃

无法掩盖一位共产党员的英名

在高黎贡山的雄风和

怒江的惊涛中

共同拥有一个永恒的春天

给人们深深的昭示和鼓舞

正像一位诗人所言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1927年农历正月初四

云南省保山地区施甸县陡坡乡

一个叫大柳水的小山村

地主刘青力家的押山佃户杨发龙喜得一子

此前,他的女人席有娣

已经生过四个孩子

由于极度贫困,四个孩子生即是死

这个后来叫杨善洲的孩子幸存下来

但自小体弱多病

当地一个老草医说他的命太硬

要神药两解

家人便依言为他认了一个叫马莲头的干妈

干妈赐了他一个小名:小马桩

从此,杨善洲像一匹小马

拴在一株大树上

在人世,跑不掉了

母亲用血水生下他

干妈用汗水养育他

除了周济他的吃住

还助他背起书包,上了六年乡村私塾

他啃着玉米饼和洋芋

跟着老先生摇头晃脑读着《三字经》《增广贤文》

《论语》、《诗经》、《楚辞》、《幼学》、《古文观止》和

《唐诗三百首》等等

中华民族古老而又常新的精神营养

让他没有像乡下大多孩子一样成为睁眼瞎

更在他幼小的心灵铭刻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做人信条

无孔不入的贫穷,最终

把他逼回那个草籽一样小的山村

种地、割草、打柴、养猪、编竹具

他十二岁那年,家里的顶梁柱父亲病逝

“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

母亲命他去学石匠

他用握笔的手

操起了石匠的钎、锤

席德扬、李绍柏、杨有和三位老石匠

成了他的师傅

他们走村串寨帮人下石脚、盖房子

过着波澜不惊的小日子

1942年春夏之交

当日本侵略者攻陷缅甸

滇西一带由抗战后方成为烽火前线

看到战火烧到家门口

他挺身而出成了一个抗日支前民夫

在炮火纷飞、刀光剑影中

修桥筑路、抬担架运伤员

人背马驮抗战物资

春雷一声震天响

全国人民得解放

滇西人民铸剑为犁

投入了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在土改运动中,家无寸土的杨家

喜从天降,分到了一亩半水田,五亩山地

还有八亩林地

他觉得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成为他后来终生为民的动力的源头

饮水思源,中国农民朴素的人生哲学

党给了他一切

他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

比真情更重要的是忠诚

比山路更长远的是理想

杨善洲投身了土改革命

很快担任了土改工作小队长

以半工半农身份,拿着正式队员一半的工资

不分白天黑夜地四处奔波

在西南乡土改工作期间,他感染上疟疾,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口不进食

一天与篱笆寨、甘蔗地村的群众预定开会

他说我是土改工作组的组长

与当地群众的约定,别人代替不了

叫人把扶起来

他穿起草鞋,头带竹叶帽,肩披蓑衣,手拄拐杖

在人们搀扶下走了六公里泥滑路烂的山路

来到村里与群众一起开会

1953年他任保山县五区席子乡土改分队长

复查中发现划错了一户人家的成分

他主动承担责任在群众大会上作检查,并退回了收缴的东西

群众说,共产党与国民党就是不一样

搞错了敢检讨,收缴了的东西还退还

1952年4月,在绣有斧头和镰刀的旗帜下

他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生命,像一个个段落

他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

从乡区领导、县委副书记、书记

一直走到保山地委副书记、书记的高位

在人们眼里

他像一只从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长期接受党的教育

而形成的坚强的党性

让他时时刻刻心系民生冷暖

他深深懂得

自己像一棵树,长得再高

也离不开泥土的滋养

于是,数十年,他把根深扎于

滇西大地的山山水水

既是拉车的马

也是挥鞭的人

作为乡农之子

他当然深明

虽然黄金,掘自于土地

但让人生生不息的依然是森林、溪流

更重要的是五谷六畜

1965年12月,施甸建县

杨善洲以首任县委书记的身份

投身于这片热土

“身着中山装,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这是他给施甸人民的深刻印象

一天他走在施甸街上

一位赶马人要为马钉一副新掌,喊他

“来,老哥,帮个忙!”

他二话没说挽起手袖蹲下身

抬起了马腿

赶马人的小镰刀、公锤、母锤一番忙碌

半个小时后,马穿上了新鞋

他拍拍手上、衣服上的尘灰和马毛

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人知道他的身份,问赶马人

你可知道他是县委的杨书记

赶马人一拍大腿

“他帮我的马钉掌可是轻车熟路

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一位好书记!”

绿水不涸,才有了高挂的云帆

厚土无涯,才生出伟树奇花

用与石头打过交道的手掌权

人民群众总是分外放心

大跃进、刮五风时期

他顶风而上,带领施甸人民

在半荒地开拓出了七万亩丰产田地

在种植半野生的高杆水稻的土地

办起了油菜种植示范田

在种示范田期间,他拿出自己的工资:

“去买点火烧肉来,给干部改善一下伙食。”

这一年,油菜亩产达六百多斤

干部群众抹着汗水,流着热泪说

“书记这招真管用

让老吃‘进口油’的施甸人

吃上了自己产的油”

他谋求发展之计

提振群众信心

使沧海变桑田

施甸农业产业不断攀上新高

坝区水稻亩产从六百多斤

迅速增产到一千四百多斤

十七万人的温饱解决了

施甸茶叶产量达四万斤,种植桑树七万株

全县嫁接核桃技术员达七百多人

他随身背着了自己采来的泡核桃芽和嫁接刀,只要看到铁核桃树

就拿出嫁接刀为群众嫁接成泡核桃

每年,施甸生产优质核桃二万斤

真正的共产党员历来都是

人民群众的主心骨、顶梁柱

1966年,在风雨如晦的岁月

他走马上任地委副书记

别人经历的他一样经历

青春激情的脚步

身心沉重的踟蹰

失魂落魂的空落

但他把冷泪

凝结成珍珠

乡土,是一本书

每一页,他都能倒背如流

汗与血、泪与乳

欢歌与哭号

为促进农业生产他使尽浑身解数

推出了“三尺两面沟,两季都丰收”的山地种植技术

使保山地区的包谷、小麦增产了一到二倍。

之后,他带领万众

把“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的土地

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

1978年,保山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

之后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198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到保山视察工作,在地委书记办公室

却没有见到书记

秘书报告杨善洲到田间抓农业生产

满身泥土杨善洲急忙赶回

到宿舍换了套他最好的中山装

这一切,总书记亲眼看到了

亲切地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

于是乘车到了板桥公社,板桥公社的水稻亩产最高到八百五十公斤

总书记高兴地说

“这产量很不错,在全国已领先了”

1981年,保山粮食产量

比1978年增长一亿多斤

保山获得了“滇西粮仓”的美誉

“发展林果造福子孙

多种经营促民富裕”

这是杨善洲当时提出的新要求

1981年至1987年

施甸的大尖山、昌宁的尼诺、隆阳的西湖

龙陵的小黑山

万亩茶园建成,全区共发展茶叶五十多万亩

在茶香中

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他任上,保山地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各民族和谐共荣

而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

去审视杨善洲的政绩

这个角度就是人心

他把老母和三个女儿

把整个家,交给了她的妻子

一个叫张玉珍的山村妇女

她鸡叫头遍就起床下地

仍天天用洋芋掺饭养活一家人

张玉珍生小女儿时

家里人吃了上顿愁下顿

民政部门补助她家三十斤大米三十斤粮票

事后被杨善洲知道

和家人一起从牙缝中省了大半年,如数退赔

下暴雨老家的百年老屋渗漏

大女婿捎信叫他带点钱回去修屋

他把随身带的三十元钱托人带回去

叫家人买几个盆盆罐罐接雨救急

家的概念,被他融化在高黎贡山和

怒江之间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镇

丰饶无尽

有人统计过,几十年来

他平均三年才回一次家

风风雨雨,夫妻一生相处的时间

加起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天

他在家里呆得最长的时间

是在1990年,他的老母亲去世前后

他厮守了老人九天尽孝

1970年代末,当组织上将

他的家人转为城镇户口时

他撤销了报告

“我身为领导干部,应该带个好头

我们全家都乐意和中国八亿农民

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大女儿杨会菊结婚,他没有回家

寄回三十元钱的同时,嘱咐不准收礼

二女儿杨会兰的婚礼,他照样缺席

他送去一百元,仍是一样的嘱咐:不准收礼

有一年,妻子去保山看望他

他劈头就说: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栽菜,你也来帮忙

饿了一天的妻子连丈夫的水都没有喝上一口

就操起了锄头

结婚六十多年,丈夫没有给她买过

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顶帽子

或是一件礼物

她常常对不理解他的人辩解:

“他一心只想着公家,想着别人

家里再困难,我不跟他说,他也不管……”

家里借了五万元勉强建起一间房子

她第一次开口向他要钱去还债

可他东拼西凑只有九千六百元

她问:你几十年就攒了这点钱

“我真的就这点钱。”

她含泪走了。还不起债

刚刚建起的新房还没有入住

很快被出卖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他的钱,都变成了乡下贫困人家救急的医药费,变成他们的种子、化肥

变成了穷孩子们的学费

一次他到省城开会

宾馆有专为书记们在包间设下的宴席

他寒怆如深山老农的穿着

被服务员挡驾

他平静地走到工作人员当中

捧一只大碗吃得津津有味

服务员很快知道他的身份

面红耳赤地向他道歉

他淡然一笑

是啊,有多少人知道

一只勤下蛋的鸡

怎么会在意

羽毛的华丽

1978年,家里房屋漏雨

要重新清理,让人捎信告诉他

要把他的石匠工具送人

他坚决不同意:千万不要把它们弄丢

我永远是个农民

还有用得着它们的时候

2008年,有记者到他家乡采访

看到他老家那简陋的住房

看到他简朴的穿着

感叹他是个“穷人”

他一点也没显得难堪

他全心致力于别人

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这是我们和杨善洲的根本差别

我们可以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

可以在一件两件事上表现我们的善良和

乐于助人,但我们做不到一生

都为别人无私地牺牲自己

义无反顾地一心只想着别人

是的,他透明,因为他纯净

他快乐,因为他淡泊名利

他充实,因为心里装着人民

他自信,因为他有燃烧的激情

中部:生命的绿洲

“保山有个杨善洲

老牛拉车不回头

当官一场手空空

回家又钻山沟沟”

在滇西大地

人们常会听到这样几句民谣

也许是一种宿命

他的姓名,就已经是一片森林

果真,杨树成林

蔚为滇西一片绿州

那五点六万亩壮美的风景

1983年,花甲之年的杨善洲

从保山地委书记任上光荣退休

他的资历,完全可以

到春城安享晚年

去翠湖边赏鸥悦目

到西山龙门登高望远

但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施甸

让人生,从六十岁

向新的征程出发

追心中的爱

逐心灵的梦

把生命的黄昏

当做人生的黎明

他总是热爱泥土和汗水

这人世间最质朴也最珍贵的东西

他一头扎进离保山市府一百公里

七万多亩的大亮山

那里,连野樱桃和桤木树

都难以成活

连野兔都不肯到那里留下足迹

在这里,他又一次超越极限

超越自己

成就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业绩

一位地委书记,退休之后

为什么放弃在城市安享晚年的优厚待遇

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去种树?

从省委领导到他身边的人

都不明白这位老书记的所思所想

直到他去世前

才向大家道出了答案

“我是在兑现许给老百姓的承诺

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

我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

他们找过多次我也没答应

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

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他的表白 朴实无华,却又

掷地有声

这是希望与梦想

更是崇高的使命

他还要报答大亮山的养育之恩

他十二岁失去父亲

陪着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

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到集市上卖

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

是她母亲从山上捡回菌子

砍回柴火。拿到姚关街上卖掉后

换回少得可怜的钱,交了学费买了课本

他才有了文化知识

他才成为国家干部

由于乱砍滥伐

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山光水枯

荒凉空旷。除了野风和黄土

就是东一丛西一簇的灌木

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

“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

生态环境急剧恶劣

使这里“半年雨水半年霜”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通过多次勘测多方论证

1988年3月4日清晨

贫瘠荒凉、人迹罕至的大亮山

被阵阵响亮的马铃声摇醒

头戴竹叶帽,脚穿山草鞋

一身涤卡蓝中山装的杨善洲

率着由州县十七个人和

十匹马组成的马帮

进驻这里

这是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

“老书记”成了杨善洲的代称

当天,杨善洲指着大亮山半山腰

像一位将军,对着

一个叫张家坪子的山洼下令

林场场部就建在这里!

他细长的眼睛深处

洋溢着男人的豪情

在低矮的杂木丛中

人们砍下树枝搭帐蓬

架设电台,所有帐蓬都朝东背西

杨善洲说:“盖房子、搭蓬子,出家人

都兴向东,图个吉利”

也就是在这一天

施甸县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成立

当夜,在抬头就能望见星星的帐蓬

在燃烧的火塘边

林场第一次会议召开

会上成立了林场指挥部

杨善洲亲任指挥长

夜里的大亮山浑身躁动

像一个女人接纳她深爱的男人

“呼呼”地刮起了狂风

把帐蓬掀得直响

老书记起身走出棚子

飞沙走石扑面而来

远处不时传来野狗“嗷嗷”的嚎叫声

老书记淡然一笑,对林场工人说:

“栽下一棵树,山就会绿一小块

栽下几棵树就会绿一片

我就不信这山绿不起来!”

一份崭新的渴望和

活跃奔突的思想溢于言表

他带着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

抽着老草烟,转了十二天

摸清了大亮山的底

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

他奏响了生命交响乐中

又一华彩乐章

带来的是财富

播下的是精神

从此,他像一面飘扬在大亮山的旗帜

引领着一支用板锄、铁镐、手锤、骡马

蓑衣、胶鞋、水平仪

武装起来的队伍。刀耕火种,开始拓荒

而他,在一张床、一张小书桌

一个火盆,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

煮药的两个小罗锅

雨伞、蓑衣、马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耙、油纸帽、水准仪和

一双翻毛皮鞋的陪伴下

在日月起落的声音中

运筹帷幄

大山深处,落霜落雪

都没有声响

每天早晨七点钟,大家准时到工地

开始一天的劳作

当人们走到工地时

一个清瘦的身影披着晨光

显得格外高大

他身后已是一大片用板锄打好的树塘

多情今夜雨

先洗马蹄尘

他常在深夜走出门

身披唐宋元明清一样的月光

陷入对明天的遐想

他坚信,春天来了花儿就会开

当年造林一万二千亩

让多年荒芜的大亮山凝翠一方

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锅饭

住的是油毛毡窝棚

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

大伙会常常听到阵阵咳嗽声从油毛毡棚传来

打破了深山的寂静。这样的夜漫长而揪心

而在多少个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晚

他都燃旺火塘

温暖这方山水

没有钱购买农具

就地取材自己动手

办公桌、板凳、床铺都自己动手做

晚上照明没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为了御寒,常年四季烧火塘

蒲团安坐火塘温

世上不知何岁月

刚建起的林场到处需要钱

修路请技术员勘测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买来水平仪,带着几个小工自己勘测

硬是修通了一条二十六公里的弹石路

每公里路花费不到一万元。

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他去省里要了二百万元的造林资金

按市里相关引资奖励规定

他可以提成三十万元

但他一文不要。他对劝他的人说:

“我凭什么要这笔钱?

那是国家的钱、百姓的血汗!”

1993年,老书记的孙子杨福李在大亮山打工。

工作艰苦且工价又低

离开大亮山去外地打工

违反了他和林场签订的合约

他不管多少人为他孙子求情

说:“皇帝的儿子也不行,违反了合约不处罚,以后还怎么管理?”

硬是督促着场里处罚杨福李三百元违约金

“赶马老人”,这是他在大亮山人们

送给他的又一个称呼

在苗木紧缺的日子

大家常常看到老书记赶着马帮

风尘仆仆地穿梭于有苗木的各州县

德宏、芒市、昌宁、腾冲、龙陵……

他还到大理引进雪梨、核桃等果树苗,用自己发明的萝卜保鲜法

将果树种苗和穗苗插进水分充足的萝卜

带回大亮山栽种、嫁接

保山人自己有的许多优良果木

雪梨、母猪梨

大多是他从外地引进的品种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

他节衣缩食

提着塑料口袋

到施甸县城的水果摊旁

捡人们扔下的桃核、杏子核

带回山上育苗

恰巧碰上他的一位老部下

“老书记,你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捡果核?”

杨善洲坦然一笑:“山上的日子过不下去

来街上捡点果核去育苗”

很长一段时间里

单位每次开会用过的纸杯

他都要人攒起来,等他回来拿

他要用这些废纸杯

带回山当营养袋育“百日苗”

在油毛毡棚前,他亲手种了不少木瓜树

当他的关节炎发作时

就煮木瓜水喝了治痛

他要求林场职工外出时

要带一棵棠梨树或丁香花回山

棠梨树用来嫁接香甜的雪梨

丁香花用来芬芳朴素的大山

在这深山僻壤

人们无法分辩城里的卡拉OK厅

证券交易所、当铺、通宵电影院

车水马龙与这方土地上的溪水

林涛、鸟巢、青草、果实、风月、鸟鸣

孰轻孰重

但他知道,人虽不是植物

但人也有潜在的根

那是人类与土地

所保持的必然联系

人性就是这朴素的根须

结出的花朵

他还用行动告诉我们

人没有精神,骨头就会散架

他扎根大亮山艰苦创业的日子

让人不禁想起《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描述

“夸父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在任时的高风亮节

又在大亮山生辉

无论下乡还是出差

他都是自掏腰包

从不拿林场的半分五厘

二十三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

一分出差费

和他一起出差

吃饭都是凑钱开伙

有人说他 “小家子”脾气

但大爱如山

正是在这种国家利益

和家庭利益权衡的天平上,他始终如一坚持的这种本色

成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在所处时代的一种可贵风范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油毛毡棚前面有一些雪松

是老书记亲手栽的一天,他给这些树修枝

被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半年后他又执意上到了

海拔二千多米的大亮山

从此,一对木拐与他形影不离

在他阳光一样热切的望眼里

一棵棵新栽的小树

都骄傲地昂着头

幸福地成长

像春天伸开的十指

描绘出一个如画的世界

一年年过去,千沟万壑

发出醉人的新绿,道道山溪

唱出大山欢乐的歌

密林成了野鸡、野兔、鹧鸪

果子狸等生灵的产床、摇篮和家园

成为施甸的肺叶,活力无限

更成为人们脱贫的希望

多年贫穷的雷打树村

从林场的树成活的第三年起

村民进山割草垫圈

农家肥增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

林场的路通了以后

当地农民卖菜收入提高了好几倍

一天天走近富裕的日子

芭蕉林村是一个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子

路没有修通之前

村民卖柴火只有用双肩挑到山外

路通了以后,老书记又帮助他们

架通通了电。山绿了

风调雨顺

摆田绿厂子也是一个很穷的山村

老书记就让村民到山上砍了一千多担柴火去卖

用卖了柴的钱买电线电杆架通了电

又指导科学种烤烟,现在全村家家户户修了新房子

一百多户人家的杨梅寨水平社

人们做梦都想用上电

老书记多方筹集了八万四千元

给村子里接上了电

同时也解决了他们村稻田的灌溉难题……

五点六万亩林场解决了八个行政村生产生活用电

六个行政村的道路交通和

四个行政村三千户一万多人畜饮水难题

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二百斤提高到九百斤

临界周边四个贫困村一百多贫困户

开始脱贫致富

春催桃李满芬芳

笑看雨露润秋华

时间滔滔如逝水

留下的是,越来越茂盛

越来越挺拔的树林

怀抱大山如怀抱

婴儿一样深情

茑飞草长,春天的色彩

在这里永驻

现林场管理面积已达七万三千多亩

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七

森林资金价值近四亿元

杨善洲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

全国绿化奖章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这是信念和汗珠

日月精魂孕育的殊荣

松风高驻千年鹤

玉露长滋五色芝

2008年11月11日

在大亮山林场施甸办事处会议室里

杨善洲把浸透自己血汗

创办二十年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

无偿交给县林业局

并拒绝了十万元奖金

完成了自己许下的庄严承诺

让人们再次感受到

他那比时间和空间更广博阔大的共产党员的情怀

下部:永远的守望

2010年8月20日

84岁的杨善洲因患严重的肺心病住院

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施甸、隆阳区的农民闻讯

仍派出代表赶到医院看望他们的老书记

潞江坝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妈来到病床前

看着他已经昏迷不醒

流着泪呼喊

“你是一位大好人,我们几个老人已经约好

要到寺庙磕头保你平安!”

一位家住河图的老农在电视上

看到杨善洲生病的消息,竟顿足流泪

金鸡的一位年轻老板

得知杨善洲吞咽已经十分困难,连夜开车赶往德宏买回了遮放贡米送往医院

叫人煮稀粥给老人喝

燃烧自我,造福苍生

世道人心

牵挂别人的人

永远也会被别人

在心里牵挂……

生如百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2010年10月13日上午

杨善洲魂归故里

他的骨灰,从保山送回家乡

苍天无语,芳草无言

灵车开到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路口

杨善洲的胞衣之地

路口周围都是人

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

人们默默地迎接着老书记的归来

人们流着泪说

“这样一位大好人

我们要来看他最后一眼!”

次日,一支护送着杨善洲骨灰的车队

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

缓缓驶向大亮山

车队驶入林场,人们看到

在英木苍苍的林野

一个高大的辕门立在林间道路上

辕门两边是一副挽联:

“举世吊英灵呜呜秋雨哭书记

神州垂典范湛湛青山慰国魂”

在十三公里的进山道路两旁

每隔十五米的树上

对称地挂上了洁白的花朵

这些白花是林场的职工们

天刚亮就开始挂在树上的林场工人们泣不成声

“这是我们为老书记引路用的怕他回家的时候迷路”

老书记怎么会找不到家呢

每一棵树都熟悉他

每一条山径都熟悉他

就像他熟悉,每一棵树

每一条山径

在老书记当年亲手建盖

如今已经破旧不堪的油毛毡棚前

他当年亲手栽下的雪松树

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他的骨灰就安葬在这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林场工人都知道

在所有的树种里

他独爱雪松

地委大院里种雪松

油毛毡棚前种雪松、姚关清平洞前也种雪松

他常对林场的职工说

“等我死后,就把我埋在这里

你们想我了,就到雪松树下坐坐!”

对大山赤子之爱

生生死死都放不开

就在这一天,老书记终于实现了

自己的宿愿

和他钟爱的雪松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与这方日渐肥沃的土地

浑然一体

在大亮山上

醒目地矗立着一块当地干部群众

为杨善洲建的公德碑。所题的碑文

记录了这位老人二十多年来的坚守和追求

“善哉义举,洲绿水清

公德无量,伟业永存”

我们相信,这是大亮山

真正的标高,人间共仰,烛照后人

而我更愿意把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言

当作他的墓志铭,用来警示自己

也警示他人

“真正活着的人们

是那些奋斗不息的人们”

在我们的泪眼中

地平线上的大亮山

万亩苍松翠柏舞动着手臂

左右摇曳,像万众在呼喊着

一个朴实的名字

——杨善洲

而他,在人们的心目中

早已化成了一抹生命的苍翠

融化在这里

和新的花、新的叶、新的草、新的绿

和新的春天与生命

篇8:杨善洲

3 月25日,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转发了中直工委《关于在中

央直属机关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要求科协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作为纪念建党90周年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和党史经验教育中, 增加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相关安排, 把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 引导广大党员围绕主题主线、立足本职工作, 积极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多做贡献。

3 月28日至4月1日, 中国科协机关和直属单位新任局处

级干部培训班, 组织学员专题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 并交流了学习体会。为提高学习效果, 机关党委编印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材料摘编》。

4 月2日,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

书记邓楠,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齐让及全体党组成员, 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共70余人, 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4 月12日,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组织召开了学习杨善洲同志

先进事迹座谈会。齐让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机关党委书记、调研宣传部部长王春法主持座谈会。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王守东传达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年轻干部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齐让在讲话中指出, 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实际上就是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对科协工作者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我们要抓住契机, 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活动做好、做扎实。

齐让要求,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活动要按照《通知》要求。重点把握“六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二是与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起来。三是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四是与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结合起来。五是与做好老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六是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上一篇:浙中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特点与培育模式探析下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