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先进事迹

2024-04-27

好邻居先进事迹(共11篇)

篇1:好邻居先进事迹

撒播在邻里之间的读书种子

王彦珍,蒲州镇张留庄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曾担任过十几年的代课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导致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仅能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孩子们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受到很大的影响。她希望用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帮助邻居或周边家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改变村民的家庭教育观念。从2015年9月份开始,每逢周末,她便在村委会的农家书屋给村里的孩子讲故事开展亲子活动,给孩子们推荐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图书,无偿做起了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工作,到现在整整一年半,期间从未间断。

王彦珍喜欢读书,积极上进,乐于助人,非常注意维护邻里之间的关系。她帮助村里的妇女们下载广场舞伴奏音乐,有的家长遇到孩子的作业不会辅导,也会找她来帮忙。尤其是在孩子读书的这个问题上,她特别关注,看到村里的孩子更多的时间是看电视,玩电脑,不仅阻碍了孩子们的语言和大脑思维的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这些,家长们却一无所知,反倒图个清闲。按常理来讲,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大可只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关心别人家的孩子。但是,热爱读书、热心公益的她不能看着邻居家的孩子把课余时间浪费在玩电子游戏上,她想着必须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孩子做点事情。刚开始她先组织几个熟悉孩子聚在一起给他们讲故事,慢慢地,听故事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她就有了成立“周末故事班”的想法。她向村妇联主席王素璇反映了这个想法,并取得了村委会主任范海亮的大力支持。经过村两委商议,最后决定用布把墙面围上,地板铺上地垫,打造了一间成本最低的阅读活动室。去年9月份,村委会农家书屋的“周末故事班”开始了,

之后,她便带着村里的孩子开始了阅读之旅,从《三只小猪》到《我是霸王龙》,从《一片树叶》到《树真好》,从图画书到经典文学,从想象的故事到真实生活的体验等等。一年多时间,她是风雨无阻,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会有孩子来。截止目前,参加周末故事班的学员将近30人。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真正的喜欢读书,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她还充分利用寒假、暑假、国庆节,设计一些关于读书的活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如今,每到周六,吃过午饭,就会有一些孩子聚集在村委会等待听故事、还书、借书。有时候孩子们会干脆直接到她家里,他们觉得能和她一起去农家书屋感觉特别神气,并亲切地叫她“故事阿姨”。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整整一年的付出,终于有了一点点的收获。每逢周末故事班,随着孩子们陆续地到来,也会有家长过来观看,她认为不论家长出于什么目的,只要家长关注,改变就有可能。

多年的教育生活,在王彦珍的心里始终“装”着孩子,人闲心不闲,时刻想着给孩子创造快乐的读书空间。她发现,低幼龄阶段的孩子早期的读书熏陶更为重要,今年9月份,她又自费租下了村里一座不用的幼儿园,开始了亲子阅读活动。每一次的亲子活动都要做充分的准备,有热身游戏、童诗诵读、讲故事和手工活动延伸。参加亲子活动一般会有十位左右的家长和小朋友,小朋友的年龄在3-5岁之间。在活动中,五六十岁的奶奶们和孩子一起玩吹气球的游戏,一起读童诗,一起听故事,最后看着孩子们认真地画画,做手工。每次看到奶奶们如此认真的参与,她都会止不住发自内心的感动。她认为,只有让家长们感受到了童诗的美好,故事的美好,在家长的心里播下了种子,读书的种子才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成长发芽。

2016年暑假期间,王彦珍和一群孩子在村委会农家书屋的图书室开始了为期11天夏令营活动。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6天的图书室对外开放和5天故事专题活动。尽管在暑假期间,本来不是很大的村子出现了一个辅导班和一个手工夏令营活动班,再加上有些家长们还要把孩子送到村外的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这种情况之下,招募学生自然成了最大的困难。在困难面前她并没有退缩,因为她始终相信,孩子本身是有读书的渴望,美好的事情一定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只要有图书室,只要有好的图书,就会有孩子参加。在她的努力之下,从开始的一个孩子读书到活动时的十几个孩子,参加这次故事专题活动的11名学生,主要是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天两个小时的活动,内容丰富,设计新颖有自由阅读、编故事、表演、分析故事结构、设计漫画、制作图书等。

故事专题的夏令营活动不光是孩子学习了,王彦珍本人也有很多感慨:感慨于农村的孩子,生活经验过于单调。学生编故事的素材都是上课、肚子疼、老师出现,回到课堂,或者是打碎花瓶,上学迟到仅此而已;感慨于手工制作依然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爱。比如用自己制作的纸偶表演,都是第一次体验。表演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编的故事,表演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影响到表演的效果。正式表演的时候,他们会有意识的讨论角色的分配,同时也会考虑到观众;感慨于,当一个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显出惊人的的意志力。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活动任务是完成自制故事书,任务比较艰巨。事先说好了7点半到图书室,其他同学离开的时间差不多是十点半左右。有一位同学,一直到十一点四十分完成书中的所有细节,才回家;感慨于,孩子渴望被家长认可。当学生的图画书制作好之后,和学生说好了,先拿回家让家长看,然后再拿回来放在图书室。很多孩子是迫不及待,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书”奔跑着回家的。

在王彦珍看来,现在的家长更多只是关注到了孩子技能发展,对教育市场上各种辅导班的认识是有局限的。之所以开展夏令营是能够让孩子对书有更多的了解,给孩子一次全新的体验;逐渐建立孩子对图书的喜爱,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尝试运用故事元素锻炼孩子组织故事和讲述故事的能力。可以看出相对于孩子的技能发展,她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不想改变谁,也改变不了谁,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想帮助我身边的孩子们,在他们这片心灵沃土上播撒读书的种子。”这是她内心的动力。

2016年1月份她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冬令营活动。因为开展活动对于这个村来说是第一次,村民和学生对冬令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能否招募到学生决定这次活动的成败。在活动开始的前两天,通过与村两委沟通,得到他们的同意,在村委会大喇叭广播此次活动,同时在活动之前有针对性的做了宣传,活动每天都会有10多名同学参加。在活动中她和孩子一起探索书中角色动作,情节,一起表演,做头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她鼓励每一个孩子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蚂蚁、蜥蜴、老鼠……走路的样子,然后选出他们认为可以作为故事情节中角色的一些动作进行练习。最后,配上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每一个同学都很投入。可能是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本书,可以延伸出这么多的活动:游戏、音乐、阅读、制作、绘画、表演等。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大胆地尝试、感受、体验从未有过的乐趣。同时也帮助孩子从不同的`方面,更好的理解故事。

现在的王彦珍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和照顾家庭之外,每个周末仍然很忙碌很充实,。早上9点到11点是亲子活动,下午3点到5点是周末故事班。在村级这样一个小小的大家庭里,以她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对孩子的关爱,影响着周围的邻居,希望在她的努力之下,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养成好学上进的阅读风气,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她是村民喜爱的“好邻居”

篇2:好邻居先进事迹

好邻居事迹材料1

在父母看来,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对于孩子而言,却可能毁了他们一生。——题记

我的一位小邻居给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来总有一丝难过。

以前的他

小王是我的一个邻居,他有着明亮的眼睛和高瘦的身材。在那件事还没有发生之前,小王是一个格外外向开朗的小男孩儿。成绩格外优异,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学霸。在我们的小区里,他是大人们常挂在嘴边夸奖的小孩儿,也是我们大家最羡慕的。

那一件事

直到有一天,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抽噎,谁在哭泣呢,我十分纳闷。于是闻声寻去,原来是那个开朗活泼的小王。他身上布满了一道道浅痕,犹如一道道深沟。小王对我哭诉说,今天他遇到了一个不会的难题。他害怕老师责骂,心一慌,便悄悄拿来手机,点进互动作业准备开始搜索答案。谁成想,他的妈妈突然夺门而入。犀利的眼神看见了这一幕,恼羞成怒,用粗厚的棒子打了他一顿。这些浅痕便是拜她所赐。我要简单劝导了他几句。原以为事情就会这样到此为止。谁成想……

第二天晚上,小王失踪了。我们万分惊讶,这么活泼开朗的小王怎么会失踪怎么会离家出走?我们翻开了他的日记,才知道:小王妈妈把小王用手机搜题的事情公布了出去。小王刚进学校就被许多人指指点点,老师也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他,连他最好的兄弟也开始讨厌他,背地里说他坏话。很多人都认为他以前的成绩是假的。我们虽没经历过这种事情,但也可以猜想,当时,小王的心情是多么沮丧,多么悲伤,多么绝望呀,才会想到离家出走。从这事以后,小王的成绩直线下滑,一落千丈。从以前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到“让人提到就讨厌”,性格也变得稀奇古怪,喜欢捉弄人,比如抢别人的东西,把别人弄摔跤,扮鬼脸吓人。尽管这样,他的脸上依然找不到一丝乐趣。

现在的他。

自从那事过去,已经好几年了。小王也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工作。性格也不像以前那样,而是变得开朗了很多。对我们这些邻居家的弟弟妹妹,都很关心,生活似乎回到了正常的样子。

也许家长们并不知道,一件他们看来很小的事,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小王的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没有了你地球还是会转。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也希望人人之间互相包容。

好邻居事迹材料2

韩凤云同志是光明社区恒友居委会的一员党员,今年60岁,闲来无事常爱为社区内外、街坊邻里操个“闲心”,熟悉他的居民都亲切地称他“韩大姐”。

在社区开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她发挥了“五老、十大员”的积极作用,一身兼多职,经常性的协助社区开展有益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活动,使社区教育成为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桥梁与纽带。闲来无事的.时候,韩大姐还爱到小区周围网吧看看有没有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不少网吧的老板打趣说老韩是个业余侦探、不拿工资的监督员。崔浩同学家庭贫困,上有一个哥哥,哥哥学习优秀而崔浩每天也去上学,不去学校去网吧,夜不归宿,晚上约网友去偷钱,有钱就去网吧玩,韩凤云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找他谈,原来他是农村户口,哥哥是城镇户口,自己被同学看不起。了解他的想法后,就主动帮他找社区,找民警,帮助他落户,孩子非常高兴,之后又买了学习用的本、笔、书给他送去,崔浩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感谢报答韩奶奶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针对社区居民下班迟而低龄学生放学早、无处滞留的问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她把心放在孩子们身上,处处关心,体贴,时时照顾、帮助、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她就让孩子来到自己的家里做作业、看图书。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拦路虎”,她就主动帮助讲解,一道道难题被攻破了,一个个疑问被解除了,渐渐地,孩子们便喜欢上了这个义务课外辅导员。每天做完功课,他们还缠着韩奶奶讲故事呢。

在学生放寒、暑假期间组织他们开展活动。20xx年2月寒假,组织学生认真读书,重点学习《崇尚真善美,学做城信人》,由于她家居住的是平房,就把自家当成“教育基地”,她给孩子们讲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叶波,环保小卫士王君婧等人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入迷,听完后还不肯离去。房间小,一次活动只能参加20多人,她就多次组织学习,家长们说:“韩奶奶组织活动,健康、活泼,他们放心”。这一假期有80多孩子参加学习。李晶华家孩子贪玩,不愿学习,自参加读书活动后,韩奶奶给他讲故事,帮助订学习计划,鼓励他认真学习,利用好时间,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20xx年8月10日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大赛,有“36条进社区”《学生守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生们回答问题准确、活跃,积极参与。同时用半个月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节目,白天写作业,晚上6点到她家进行排练,共有14名学生参加,在社区好邻居节上为居民演出,有200多人观看,收到非常好的社区效果。

韩凤云家花4500多元打了一口深水井,因为她居住的东南屯没有公用井,大人、孩子全吃浅水井的水,对孩子们的成长发育不好,她和老伴商量,让周围的邻居用她家水,老头不同意,她苦口婆心的劝说;“家家都有孩子,大人发育成熟了,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咱们的帮助”。经过多次说服,老头终于同意了,别人一挑水2角钱,她一分不收。

在节假日组织学生为五保户打扫院子、担水、劈柴、擦玻璃等活动,特别是春节期间,孤寡老人需要社会的帮助,她组织学生先后两次到顾树范和老王头家干活,干累了就让孩子们休息,给老人表演节目,其乐融融,即帮助老人干活,又使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尊敬老人的优秀品德。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她还积极参加居民区党支部开展的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党员认岗,党员奉献日等活动。在“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中,她在小区中小学生当中广泛开展民意调查,协助社区梳理出了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随地吐痰等“居民十大陋习”,当社区将这十大陋习在小区公示栏公示后,居民们反响很大。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不仅损害个人形象,也影响了小区的整体形象,在自己注意改正的同时更要教育青少年,让他(她)们从小养成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习惯,培养道德情操,做一个文明市民。居民区党支部号召居民区党员在建设文明社区、靓化、美化家园活动中,发挥个人特长,认岗定责,维护小区环境,韩凤云又主动认领了小区绿化养护岗;

韩凤云,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党员、好邻居,人闲心不闲,奉献为他人,不辞辛苦,默默奉献。时刻以她的热心关注着社区的发展,以她的一言一行感动着周围的人们,从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文明社区的楷模,也看到了和谐家园的美丽。

好邻居事迹材料3

某某,今年47岁,是某某街道某某社区的朴实居民,也是某某街道科长。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她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仅仅有条;作为一名街道干部,她体恤民情,深入基层,摸底调查辖区困难职工等生活境况,并给予援手。她一直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街道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事,任劳任怨地服务于社会。同时她是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人,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经常学习,专研工会等法律法规知识。某某同志平时喜欢文娱活动,也经常引导大家参加娱乐活动,在社区组织的“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时,她还代表小区参加此次活动,为小区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某某同志还非常关心着邻里周围的环境卫生,她环境意识特别强,随时随地见到垃圾就扫,见到纸屑、塑料袋就拣。由于她公德意识强,模范作用好,也感染和教育了邻里的年轻人。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并带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经常帮助老人。就像雨天为老人撑伞、雪天把老人扶上楼,自己浑身都被雨水给淋湿了也无怨言,看见老人拿重物,就主动送上楼。在她的带动下爱人也经常帮助楼里的老人。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为党、为人民积极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她热爱跳舞,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结实了不少的邻里好友,每次去市场买菜,她都要问问邻居是否需要,然后为她们顺便带回来,一次次的温暖着邻居们的心。邻居谁家要是一时有了急事时,只需说一下,她也尽力帮忙。她平时与邻为善,守望相助。邻里之间遇事谦让,热心主动给予周围邻居帮助,帮助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从未与人红脸、争执。她说:“大伙有缘住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得为咱这个大家庭多费点儿心,多出份力。”话虽朴实,却道出了一位她心系群众、大公无私的胸怀。

篇3:百事绿色工厂:要做社区的好邻居

全方位的“绿色”

百事的重庆绿色工厂坐落于重庆渝北农业园区, 是百事公司在海外建设的首家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示范工厂, 工厂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有4条现代化生产线。重庆绿色工厂在四个关键指标 (可持续发展的厂区、水能效、能源保护及材料与来源) 方面表现出色, 符合申请国际LEED认证的标准, 从而成为中国饮料及食品行业中首家获得美国LEED标准评级体系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 认证的工厂。

重庆绿色工厂的“绿色”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节水方面, 工厂通过高压清洗系统、无水传送带润滑剂、固定节水装置等来减少水的消耗。百事公司承诺, 到2015年旗下所有灌装厂的用水量将减少20%。为了节能, 绿色工厂充分利用自然日光来满足生产运营和生活的需要。其中, 工厂75%的室内面积都采用自然光照明, 所使用照明装置是高效节能的T5荧光灯、太阳能风能路灯等。生产设备的运转方面, 电机和泵采用变频驱动可节电50%。总体说来, 绿色工厂较标准的工厂少耗能23%, 每年节约400万千瓦时的能源, 相当于500万部手机一年的用电量。为了减排, 绿色工厂有效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为锅炉、产品回温和办公采暖提供能量, 同时, 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加热一般用途所需的热水。整个工厂较标准的工厂减少了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每年减少超过3100吨, 相当于700辆小轿车停开一年。在厂房设计之初, 工厂在每栋建筑物内都预留了足够的回收区, 以便能回收办公室用过的纸张、塑料瓶罐等废弃物。工厂内还推行无纸化办公, 相当于每年保护了130棵树。在工业材料使用方面, 工厂采用了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的本地建筑材料, 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 而且还实现了环保目标。其中, 本地材料使用率达到了20%, 可再生材料占到10%。

绿色工厂将环境可持续的理念融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绿色”的成本不是天价

谈到建设绿色工厂, 有人可能会质疑其高昂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对于这个疑问, 百事大中华区 (饮料) 总裁陆文凯告诉记者:“绿色和非绿色工厂的投资区别只有2-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 建设一个进行清洁生产的工厂比建设普通工厂要多花2-3%的钱。”

对于重庆绿色工厂来说, 环保项目投资为280万元人民币, 污水处理站投资是500万元。

多投入这几个百分点, 企业可以得到怎样的回报呢?陆文凯说:“首先, 我们节约了水、电等资源, 这种节约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上的回报。这样的回报有时可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比如, 五年或是十年后, 我们收回了投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 我们衡量的不仅仅是经济回报, 我们更关心的是消费者会如何看待我们。如果大家都能了解到我们是个对环境友好的公司, 那么这对百事的品牌也是非常有利的。这种好处会在财务上有所反映, 但很难用确切的数字来表达。同时, 我们希望百事被人们看作一个好公司, 这样我们可以吸引到最好的人才, 这些人才也会带来长远的价值。”

由此可见, 百事绿色工厂的投产不需要天价, 但不仅带来了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效益, 更能帮助百事在消费者心中做个好品牌, 在人才心中当个好雇主。

“所以, 我们认为建设绿色工厂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 而且我们也非常鼓励其他企业像我们一样来进行绿色生产。”陆文凯表示。

“绿色”之旅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 各国对环保、低碳经济的关注及提倡再次升温。在“低碳革命”的大军中, 跨国公司自然占据重要的一席。百事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陆文凯说:“这让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成功的经验迅速复制到另一个地方。换句话说, 我们带来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过去, 百事主要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发展业务, 但是现在, 百事已将美国国外的第一家绿色工厂建在了重庆, 今明两年, 百事在昆明和兰州又有两家绿色工厂将要投产。陆文凯说:“进入中国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至关重要。”目前, 百事已在中国21个城市设立了22家饮料灌瓶厂,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陆文凯介绍, 未来, 百事还将新建14家工厂, 大部分会放在中国的内地, 帮助促进就业, 而且还会严格遵照绿色工厂的标准。

在百事,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绿色之旅”。不管是创造“绿色”, 还是复制“绿色”, 百事的旅途在中国一步步地延伸。正如陆文凯所说:“到底是通过建设绿色工厂设立一个良好范例, 还是为所在社区带来一个麻烦?百事毫无疑问的相信, 应该投资建立绿色工厂而成为一个‘好邻居’。”

篇4:认识好邻居——月亮

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冉冉升空,电视里不断来“厦门观测站观测正常”、“二级推进器点火”、“远望二号观测站观测数据正常”等一些专业名词。看着,看着,丁丁的脑袋瓜里冒出了许许多多念头。他想:“为什么国家要花这么多钱,去发射一颗月球卫星,月亮上面究竟是怎么样的?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月亮到底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呢?”一边想,一边在嘴上念了出来。

“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站在一边的当当的爸爸亲切地抚摸丁丁的头,他是一位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师。当当的爸爸李老师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说道:“月亮是我们地球的忠实伙伴。从文化上看,自古至今,有无数的诗词、歌曲来形容、赞美月亮;从生命的角度上看,月亮也决定了地球生命的发展;从一个国家来看,能把飞行器送上月球,标志着这个国家的航空航天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月球可不是用嘴吹吹,想去就去的地方啰。”

“爸爸,月亮上面有什么东西呢?它是怎么来的?书上说月亮上有嫦娥,有兔子,是真的吗?”当当仰着头,问道。

李老师笑着说:“那只是中国的古代神话。其实,月亮上面没有水,没有空气,我们如果不穿特殊的防护服,无法在月亮表面呆一分钟。它的密度比地球小,温度相差得惊人,白天可达150度以上,晚上又冷到零下120度。但是,月亮又是一个大宝库,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它所含的稀有金属比地球上还要多。有一种氦3,这种元素是非常好的核反应材料,地球上非常稀少,但在月亮上却非常丰富。”

“那月亮是怎么来的呢?是有地球的同时就有月亮吗?”丁丁搔搔头,问道。

“关于月球来源问题,科学家至今还在争论中。争论的问题五花八门,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星云同源说,有碰撞说,有俘获说,有分裂说,这些观点都有不能完全解释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些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前苏联的科学家还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说月球是宇宙另一端外星人掏空了一颗小行星而改造的宇宙飞船呢。”

“晚上的月亮,每天都不一样,月亮是这样的吗?”当当问道。

“这只是月球转到地球的阴影区,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而已。不过它的转动有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自转和绕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一样的,这就使得我们地球上看月亮永远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它永远背对着我们。月亮的距离也是非常有趣的,你们两人想想看,太阳大吧,整个太阳系就是以它为核心转的,月亮和太阳比起来小吧,可谓是微不足道的一颗小星星,但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为什么差不多大呢?原因就在距离上,并且这个距离恰到好处。原来,月亮半径与离地球距离的比几乎与太阳半径与离地球距离的比相差非常小,这就造成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差不多大。”

“其实关于月球,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之谜,对国家来说,月球探测更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希望你们两人好好学习,有机会成为一名探月宇航员。看,看,卫星已经和火箭分离了,我们的‘嫦娥’已经独自朝月亮飞去了,我们的发射成功了!”李老师说。

篇5:好邻居事迹材料

张宝忠,男,现年68岁,现任南山社区条山居民区居民组长。张宝忠同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以小区和谐为己任,以帮助他人为生活,他是南山社区公认的好组长、好邻居。

坚持多年义务打扫卫生。条山居民区是一个老小区,长期以来存在脏乱差现象,自以来,他坚持义务劳动,主动打扫巷道,清理卫生。条山居民区没有物业管理,是一个零收入的小区,一年时间仅打扫卫生损坏的扫帚就有十多把,全部是他个人自费购买。

动员居民,主动集资,确保路灯长明。过去条山居民就有路灯,晚上灯火通明。但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设备损坏,群众不愿交费,路灯已失明两年之久。20,张宝忠根据多数居民要求,并经居民讨论同意,每户每年交10元电费,让路灯亮起来,个别不愿交钱的户,他也耐心细致的上门去做思想工作;个别困难或子女不在家的户,他先垫付起来,然后,他跑电业局,城建局,最后终于在2015年后半年,条山居民区的路灯晚上亮了,居民们拍手称快。路灯亮了,麻烦也来了,每户10元仅够电费,灯泡坏了他自己花钱买,特别是换灯泡要上十多米高的电杆,为了不花钱他亲自上杆,老伴心疼地说:“你已经快七十岁了,不是年轻人了,万一摔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呀?”而他却笑着说:“不怕,我小心着哩,只要居民满意,我就高兴了。”

乐于奉献,视居民的困难为已任。在张宝忠的眼里,帮助有困难的居民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吉荣生老人行动不便,他主动帮助老人倒垃圾;康荣莲老人和儿子不在一起居住,他帮助老人买菜;田红让夫妇常期患病,家庭困难,他经常登门问寒问暖,做饭,送衣;黄文英丈夫患病去世,他帮忙到司法局申请司法援助,要求法医伤残鉴定,找保险公司要求理赔。像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

代人行孝,料理后事,从不言谢。条山居民区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往往有老人突发性病亡,子女不在身边,后事难以料理。2015年8月19日,时年80岁的郝志突发脑溢血去世,儿女都在外地,老伴也年近80岁,张宝忠知道后,立即赶到家中,安排料理后事,组织居民帮忙,直到老人入土为安后,他才回到家中。事后郝志的儿女提上礼物到家感谢,他说:“你们不在家,我帮忙是应该的,大家住在一起,谁还能不遇到一些难事。”子女们拿来的礼物,他也予以谢绝。还有张天锡老人,尉翠绘老人等去世,他都从头忙到尾,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有他的身影。

在小区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人,出了小区,他仍然是常做好事,从不留名。有一天傍晚,在农药厂遇到一位失忆老太太,向他打听新疆乌鲁木齐市商业厅17号楼,当他告诉老人这里是山西永济时,老人既惊讶又着急,他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拨打110报警,在警察同志的帮助下,老伴从宾馆赶来,拿出300元美元要感谢,被他予以谢绝。

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小区居民马庚因房屋拆迁与开发商纠纷,理赔达不成协议,以开发商施工,损坏了自己的住房,形成危房为由,多次到住建局、信访局、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部门反映。张宝忠知道后,深入现场调查,确系开发商建楼使马庚的房屋下沉形成危房。他找到开发商要求理赔,开发商以各种理由只给少量赔偿,才导致了马庚上访的事情发生。为了社会稳定,小区和谐,张宝忠同志不怕跑断腿、磨烂嘴,苦口婆心几十次的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于2016年6月,双方达成协议,以开发商赔偿马庚38万元,拆除危房,长达两年的纠纷得到人性化的解决。既消除了危房的隐患,又促进了小区的和谐。

篇6:好邻居事迹材料

某某,今年47岁,是某某街道某某社区的朴实居民,也是某某街道科长。作为一名家庭妇女,她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仅仅有条;作为一名街道干部,她体恤民情,深入基层,摸底调查辖区困难职工等生活境况,并给予援手。她一直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街道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事,任劳任怨地服务于社会。同时她是一个热心公益,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人,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经常学习,专研工会等法律法规知识。某某同志平时喜欢文娱活动,也经常引导大家参加娱乐活动,在社区组织的“庆元旦 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时,她还代表小区参加此次活动,为小区的荣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某某同志还非常关心着邻里周围的环境卫生,她环境意识特别强,随时随地见到垃圾就扫,见到纸屑、塑料袋就拣。由于她公德意识强,模范作用好,也感染和教育了邻里的年轻人。她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并带头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经常帮助老人。就像雨天为老人撑伞、雪天把老人扶上楼,自己浑身都被雨水给淋湿了也无怨言,看见老人拿重物,就主动送上楼。在她的带动下爱人也经常帮助楼里的老人。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社会、为党、为人民积极工作,为建设和谐社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她热爱跳舞,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结实了不少的邻里好友,每次去市场买菜,她都要问问邻居是否需要,然后为她们顺便带回来,一次次的温暖着邻居们的心。邻居谁家要是一时有了急事时,只需说一下,她也尽力帮忙。她平时与邻为善,守望相助。邻里之间遇事谦让,热心主动给予周围邻居帮助,帮助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从未与人红脸、争执。她说:“大伙有缘住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得为咱这个大家庭多费点儿心,多出份力。”话虽朴实,却道出了一位她心系群众、大公无私的胸怀。

某某同志是一名朴实的群众,又是一名为民办事的好干部,在朴素的生活点滴中,用爱心和奉献,为塑造友善、互助、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被人们称为爱家助邻的好模范。

篇7:好邻居_我的邻居作文450字

我家的邻居是维吾尔族。他们十分的友好。在我们搬家的时候因为人手不够所以到了中午还没有搬完。他们家见了之后,除了三岁的小孩,剩下的人就都帮我们搬东西。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对我们笑。那时我感觉他们的微笑是我们沟通的方式。在我们搬到那里一个星期的时候,每次放到门口的垃圾总会凭空消失。我为了找到这个“小偷”就在楼梯下面等着,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是那个帮我们搬家的叔叔。我上去对叔叔说了声谢谢,他又是只对我微笑。

我心里有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我从那以后也帮他们扔垃圾,慢慢的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我印象最深,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他让我去他家吃饭。那一次我妈妈爸爸都出远门了,也没给我钥匙也没给我说。叔叔见了,就向我打了一个过来吃饭的手势。我想拒绝可是肚子太饿了只能接受了。进了他家,就闻见了一股烤包子的味道,真是香气扑鼻。我问他,我能不能吃。

他微笑的点了点了头。我毫不犹豫地冲向了烤包子,当我吃得不亦说乎的时候,一位姐姐问我好不好吃,她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我拼命地点头,因为实在太好吃了。吃完后,他们就一直盯着我看。我一直很疑惑,我把衣服上看了一眼才知道。奥!原来是因为衣服上全是油,我就开始擦,可越擦越脏。姐忍不住了笑了,大家都在笑,我也笑了。

篇8:好邻居先进事迹

多丽丝·莱辛,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才华横溢并且创作风格多变, 她的作品主题广泛, 写作生动细腻, 观察冷静精确, 观点犀利, 社会视角广阔。瑞典皇家学院在给莱辛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称赞莱辛为“女性经验的史诗家, 以其怀疑的态度、强烈的感受和灵魂的力量, 让一个四分五裂的文明接受详细的审视。”自开始创作生涯以来她就一直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蜚声英国文坛, 她的作品在整个英语国家有着广泛影响, 最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莱辛。纵观国内外研究, 学者们大都热衷于《金色笔记》《青草在歌唱》等主要作品的研究, 对其后期作品《一个好邻居的日记》却鲜有研究。

《一个好邻居的日记》 (以下简称《日记》) 是莱辛创作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 作于1983年。1919年出生的莱辛其时已经六十四岁, 她的视角转向了老年人这个弱势群体。在这部作品中, 莱辛以其独特深邃的视角和细腻生动的笔端刻画了一位九十多岁老太太莫迪的生活。通过对莫迪悲惨境遇的描述, 唤起了读者对老年人的深切同情, 也把严肃的老年问题带到了读者面前, 通过简和莫迪的关系也给读者了些许解决老年问题的启示。

2 老年人所面临的困境

2.1 经济问题

莫迪, 《日记》的女主人公, 是一个九十多岁靠养老金维持生计的单身老人, 生活极其困苦。莫迪和让娜第一次碰面是在一家议价药店, 莱辛这样描述莫迪的窘境:穿着破旧的衣服, 买了一些阿司匹林和安定片, 付钱的时候慢慢地从大破包里把硬币一枚一枚取出来, 仔细地数着。莫迪的居所是和她一样古老的地下室, 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台阶残缺不全, 处处豁口, 护栏是坏的, 用板条补钉的门板连只猫也挡不住。屋内没有暖气和热水, 恶臭难闻, 家具破烂不堪, 处处都散发着灰暗、油腻和肮脏的气息。 (P13) 她的屋内的家具在让娜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古老和陈旧”; (P14) 让娜第二次拜访她时带了鲜花和蛋糕, 她没有花瓶, 盛放蛋糕的盘子和给让娜喝茶的茶具都有裂缝或者缺口。

和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对冷热刺激更敏感, 更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来适应因年龄增长而带来的健康下滑。但很多老年人的居住条件都很差, 生存环境也不好, 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老年人收入下降, 但却比年轻人有更多的必需账单要支付, 如因身体原因花更多的钱维持健康, 请人做家务或者进行必要的维修等。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来支付。正如莫迪所说的:“退休金买不起水果, 只能买基本的食物和煤”。 (P17)

2.2 健康问题

首先,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的衰老程度越来越大, 病痛越来越多, 生活中的各处不便利更加突出, 每况愈下的身体健康变成了老年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让娜第一次在议价药店遇见莫迪时她就正在买阿司匹林和安定片来减轻疼痛。《日记》中还有好多这样的老人, 他们都有各种慢性病, 心脏病甚至癌症。莫迪在养老院的同伴经常需要吞下各种各样的药片来治疗各种病症, 还要吞一些药片来抑制药物的副作用。莫迪走路的时候走一步, 停一下, 看看路况, 再走一步;莫迪的屋内一片狼藉, 处处油腻、肮脏, 自身的卫生也很差, 让娜和她走在一起, 可以闻到很浓的臊臭, 可以看到她脖子里和手上的污垢 (p13) 。后来两个人成为朋友后让娜帮莫迪洗澡, 可以看出莫迪的健康条件不允许她自己洗澡洗衣, 经济拮据, 以至于她的衣服从来不洗, 都是穿一段时间脏了就脱下来丢到“卧室”里, 拣一件比较干净的继续穿 (P49) 。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 随着老年人生理条件的变化, 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大脑也会趋向衰退, 智能和记忆力降低, 思维灵活性也大打折扣, 老年人在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日记》中莫迪年轻时默默为父母姐妹奉献, 年老时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磨难, 失去母亲和儿子, 被父亲和丈夫抛弃, 她默默服务无私奉献的姐妹也把她拒之门外, 失去青春、工作、家庭和健康, 生存价值被彻底否定。所以她有极重的猜疑心理, 敏感, 不信任任何人。当让娜说自己不是“好邻居”也不是家务助理人员时, 她不信, 坚持认为让娜是出于金钱或者工作原因才帮助她, 对让娜态度很坏, 不给让娜开门, 不理睬让娜。莫迪也是极度孤独的。虽然因为种种磨难让她视独立和自尊如生命, 高傲固执, 不请求别人, 但是莫迪却用请求的语气和眼神让她唯一的朋友让娜来看她, 后来健康恶化住在医院里时, 即使房间外面有噪音也气喘吁吁地使劲摇头叫嚷着不愿关门, 生怕和外界隔绝。书中的另外一个老人安妮失去工作和家庭以后,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站在窗前看着来来往往的忙碌的人群, 看烦了再走回座位 (P171) 。

2.3 社会问题

老年人不仅经历着身心的衰老所带来的痛苦, 同时还经历着社会和家庭地位迅速滑坡的苦楚。老年人丧失劳动力离开工作岗位, 从对社会有益的劳动者转为纯碎的消费者, 从家庭支柱转为无用、甚至需要别人照料的人, 他们随着社交活动的减少而退出人们的视线, 因为上文提到的经济和健康的原因他们的外表也不再光鲜, 甚至变得邋遢和讨人嫌, 他们一步步地成为人们眼中的“负担”和“累赘”, 甚至成为众人眼中令人反感和厌恶的东西。

《日记》中让娜第一次遇见莫迪的时候称她为“老东西, 巫婆”, (old creature, witch) , 第一次接触后让娜回家时满腹恶心, 觉得莫迪身上臊臭的味道遍布了自己身上甚至每根头发, 把自己泡在浴缸里不停地洗。 (p14) 让娜在认识莫迪之前竟然没有发现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老人, 电工、“好邻居”和家务助理人员都理所当然地觉得她应该住老人院或者躲在什么年轻人看不见的地方, 而不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莫迪生病住院, 让娜向莫迪的邻居打听莫迪的消息, 他们一无所知, 甚至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位老太太。莫迪为自己的姐姐及侄子侄女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作为最亲近的人, 他们也无情地抛弃了莫迪。亲戚们以屈尊纡贵的口气和莫迪说话, 取笑她, 把她当成弱智者 (P209) , 当让娜在莫迪的葬礼上讲述了莫迪在困难时期饿着肚子还不忘给教会捐钱的故事时, 众人竟不知如何反应, 因为大家都只是把莫迪当成一个“笑料”, 一个从他们生活中消失很久的人 (p252) 。无论是社会还是亲属都对老年人持冷漠、忽视、甚至厌恶的态度。

3 互助互利, 让老年不再悲惨, 青年不再冷漠

上述的几项问题造成老年人的生活悲惨不堪, 个人认为莱辛在《日记》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给了读者些许启示。莫迪遇到的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老年问题, 但莫迪也是幸运的, 她遇到让娜, 两人成了朋友, 让娜给了莫迪莫大的帮助。在帮助莫迪的同时, 让娜也收获了很多。没有认识莫迪之前让娜是一位干练的职业女性, 但是对人冷漠, 生活中除了工作没有别的。她没照顾过患病的丈夫和母亲, 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 只是觉得对自己“不公平”。她没有和丈夫及母亲谈论过他们的病情, 只想装作不知道。让娜在观察莫迪的生活的同时也审视自己, 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 对莫迪的感情也逐步从厌恶到喜欢, 真心为莫迪的需求不断努力、争取和奋斗, 像家人一样照顾莫迪生活, 带她上医院, 去公园, 帮她购物, 给她洗澡, 像女儿一样陪伴着她, 使历经一辈子磨难的莫迪在最后的日子里平静顺利。

但让娜和莫迪的关系是互利的。莫迪受让娜的照顾而老年生活不再那么凄苦, 而让娜也从帮助莫迪的过程中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她开始重新考虑人生存的价值, 逐渐意识到生活不只是工作, 生活的意义还在于爱与被爱。她不再自私麻木, 开始关爱她人, 自己的生活也起了变化。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忽视之后, 开始策划为老年女性做一期特刊, 让社会关注她们, 关爱她们。

通过这种尝试, 莱辛实际上是在呼吁社会关注理解老年人, 年轻人应该改变观念, 不再视老年人为社会的负担和累赘, 取消老年歧视, 真心帮助老年人, 自己也会受益匪浅,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思想准备, 勇于直面老年问题。

参考文献

[1]Doris Lessing.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史忆.需求满足于个人成长——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解读莱辛《一个好邻居的日记》[J].外国文学, 2009 (9) .

[3]王宁.《简·萨默斯的日记》前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篇9:中国好邻居

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妈带我去城里购物。回家的路上,天灰蒙蒙的,不一会儿,狂风骤起。很明显,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路上,妈妈心急如焚,嘴上不停地念着:“糟了,糟了,如果赶不及,晒在楼上的被子就完蛋了。”好不容易到家了,不想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瓢泼似的倒了下来。妈妈和我二话不说,便往楼上跑。“不用急啦,在这里。”到了十六楼,庄阿姨叫住我们,她笑着指了指她家的沙发。我往里面一看,只见我们家的两床被子整整齐齐地躺在庄阿姨的沙发上,旁边还有一些衣物,也叠得十分整齐。“哦,幸好你在家,多谢了!”妈妈长吁了一口气。“不用客气,刚才我看天气变了,就赶紧到天台上把大家晾晒的衣物都给收了下来。”“庄阿姨,你真是中国好邻居啊!”我竖起大拇指,把妈妈和庄阿姨逗得哈哈大笑。

一个冬日的晚上,屋外寒风呼啸,我和妈妈窝在沙发上看书。突然,门铃响了。这么冷的天,会是谁呢?我透过内门往外看,原来是七楼的叔叔,我连忙打开门。“这串钥匙是你们的吗?”叔叔边搓着手边问。妈妈仔细辨认了一下,摇了摇头。原来,叔叔刚回家,在楼下看到一辆摩托车上的钥匙没拔下来,他担心车辆的安全,就拔下钥匙挨家挨户地找失主。妈妈让叔叔进来喝杯茶,叔叔摇摇头,说:“不了不了,还是先把失主找着了才安心。”叔叔的话犹如一股暖流,驱散了这个冬夜的寒冷。看着叔叔爬上楼梯的背影,妈妈感动地说:“又是一个中国好邻居!”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突然间,天空乌云压顶,不一会儿雷声轰鸣,眼看着一场大雨就要来了。妈妈急忙放下手头的事,说:“孜恒,我们到楼顶收衣服。”我跑到阳台一看,衣服都在阳台上呢,老妈是不是犯糊涂了?妈妈急匆匆地打开门,说:“咱们家今天是没上楼顶晾衣服, 但不知道邻居们有没有,走,跟我上去看看。”“哦,我们也当一回中国好邻居。”“哈哈,说得好!”老妈朝我竖起了大拇指。

篇10:我的好邻居

还记得我们刚搬到新家的那天,隔壁的刘阿姨就拿着一些水果来我家了,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让我非常的感动,遇到一个热心肠的邻居是多么幸运啊!邻居家的妹妹小静,也经常的来找我玩,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旅行,爸爸走的时候太匆忙了,粗心大意的把钥匙忘记从门上拔下来。等我们出去玩了三天后回家,发现找不到钥匙了。这个时候刘阿姨听到我们回来了,把钥匙给了妈妈。她说:“我出去买菜,看到你们家的钥匙就在门上插着。买菜回来, 发现钥匙还在门上。我想你们肯定是忘记了,我就给帮忙收起来。这几天一直等着你们回来呢!”我听了一阵心惊,如果有小偷来我家了,那我们岂不要家徒四壁了?幸亏刘阿姨发现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我感觉刘阿姨更亲切了。

篇11:好邻居作文

我家邻居王阿姨,她的头发有秘密长,胖胖的身材,高高的个子。每天总在楼后的草坪上给花儿、草儿、树儿们浇水。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听见楼后的草坪上有人在干活儿。我往外一看,原来是王阿姨正在帮我种那新买的树尼。我就大声喊道:“王阿姨,谢谢你!”王阿姨抬起头对我说:“不用谢,孩子。快干你的事吧!”于是,我想抓紧做完作业去和王阿姨一起种树。当我把作业做完下楼时,看见王阿姨正在给楼前的花儿浇水尼。我想:王阿姨刚才在帮我种树,怎么现在就不干了尼?难道她“半途而废”了?不可能吧,我跑到楼后一看,呆住了,王阿姨把所有的树苗都种好了!干得真快啊!累了还不休息,又去给花儿浇水。满头大汗,她这种热爱劳动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我真佩服她。

王阿姨不仅勤劳,而且很善良。

上一篇:初三学生的新学期学习计划下一篇:金融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