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学习制度

2024-05-24

定期学习制度(精选8篇)

篇1:定期学习制度

定期学习制度

一、学习时间

每月15日为配龙镇党委定期学习日和镇干部定期学习日,如遇节假日则临时通知变更。各办站所室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由各单位自定。

二、学习内容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

2、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

3、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政策。

4、岗位职责及业务知识。

三、学习方法

1、每月定期学习日由镇党委指派专人集中辅导。

2、鼓励全镇干部参加函授、自考,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3、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工作经验。

四、学习纪律

1、定期学习日,全镇干部必须准时参加,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2、学习时,全体干部必须带好专用笔记本,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3、定期学习时如遇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参加学习的,必须向党委出具书面请假条,经签字准假后方可缺席。缺席一次扣工资50元,迟到早退一次扣工资10元。

篇2:定期学习制度

一、公司全体从业人员均为培训教育学习的对象,均应无条件自觉地参加服务中心及公司组织的各种教育培训课程,车辆驾驶员为培训重点。

二、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道路旅客运输常识和现场急救知识、教育、安全驾驶和机械安全常识教育,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等为主。

三、培训教育工作每月委托服务中心举行一次,每月不少于4课时。

四、培训教育工作的形式应形象生动,内容应丰富多彩,也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请执法人员(客管、交警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上课,到事故案发地(也可以音像制品代替)直击现场等。主持学习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内容、有形式、有记录、有签字,严防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或代签字。

五、授课人课前要认真准备讲义和教材,保证授课质量,达到良好的培训教育效果。

六、对因故未能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的人员,要及时组织补课,对无故不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的驾驶员要进行停运补课。

篇3:普遍定期审查制度法律问题初探

由于理事会建立在过去的人权委员会的基础之上, 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摆脱委员会的工作模式, 因此联大A/RES/60/251决议对委员会的程序予以肯定和沿用, 只规定理事会成立之后对这些工作方式予以审查。在理事会成立一周年前夕召开的第五届常规会议改变了这一局面, 使理事会真正具有了不同于人权委员会的内容。这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 它审议了委员会时期的工作方法与特别程序的地位和作用, 制定了普遍定期审查机制的具体规则。2007年6月18日午夜, 第五届常规会议结束, 通过了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监督和促进人权的措施, 包括用普遍定期审查机制来检查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人权状况。这次会议通过的A/HRC5/L.11决议包含了名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体制建设”附件, 该附件载入了人权理事会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所制定的专门适用于理事会本身的具体规则, 内容包括:一、普遍定期审查机制;二、特别程序;三、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四、申诉程序;五、议程和工作方案框架;六、工作方法;七、议事规则。其中, 特别程序[2]和申诉程序继承自委员会;这些规定只是对原有的工作方法进行了优化, 而非改革。咨询委员会是由独立专家组成的智囊团, 职能是为理事会提供专业知识, 主要侧重于研究报告和以调研为基础的咨询意见, 只能为理事会的工作提供建议。[3]

普遍定期审查机制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同时也是理事会与人权委员会的最大区别之处, 寄托了改革者的厚望。简单地说, 这是一个通过全面审查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权状况来促进人权保护的机制, 要求以“客观、透明、非选择性、建设性、非对抗性、非政治化的方式进行”。[3]人权理事会A/HRC/5/L.11决议的第1-33段作出了具体规定, 包括审议的根据、原则与目标、审议周期和顺序、审议的程序和模式、审议的结果、审议活动的后续行动。在2007年9月的第六届常规会议中, 理事会通过了第一轮接受普遍审议的名单。以4年为一个审议周期, 理事会将审议联大的192个会员国的人权状况, 其中每年进行3期, 每期审议16个国家。2009年2月1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查工作组第四轮会议经协商顺利通过中国人权审议报告, 关于此部分内容将在下文论述。普遍定期审查机制把包括美国在内的联合国的192个会员国都纳入了审查范围, 其“普遍性”由此可见, 理事会意欲改变过去委员会时期不良作风的决心也十分明显。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 人权理事会和普遍定期审查制度正在试图克服原人权委员会的一些缺陷, 但其在实际运作中的效果并非完美。以往人权委员会的一些问题, 如拖延提交报告、资源限制、重叠审议等现象, 同样也有可能在人权理事会和普遍定期审查机制中出现。普遍定期审查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 对人权委员会因国别议题引发的政治对抗而导致的“信誉危机”问题, 人权理事会虽然创建了“普遍定期审查”机制加以应对, 但还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更好地避免和改正国别议题的缺陷;其次, “普遍定期审查”机制如何避免与联合国其他人权公约机构的职能重叠, 如何不增加缔约国的报告义务, 还需要有更加具体的办法。[4]

尽管目前的人权理事会和普遍定期审查制度还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 但是这一制度模式本身的建立便已经表现出世界各国对于人权特别是人权监督实施机制的关注, 而这种关注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普遍定期审查制度在监督人权状况、维护基本人权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普遍定期审查的基本事实[DB/OL].http://www.ohchr.org.cn/upr_Basic_Facts.html.2009-03—17.

[2]特别程序包括“国别机制”和“专题机制”。人权委员会自1967年初次设立南非问题特别专家工作组以来, 通过派遣特别报告员或工作组对许多似乎显示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国家境内或领土上的局势进行了调查和监督, 这些调查结果为联合国决策机关的声明和建议提供了依据。这种针对某一国家或领土的程序被称为“国别机制”。1980年人权委员会设立了一个负责审议有关个人的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的工作组, 随后, 以“影响许多国家的大量人口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为调查对象的“专题机制”逐步建立起来。执行这些程序的专家、报告员、特别代表等人员均以独立个人身份进行工作, 不接受政府或国际组织的指示。

[3]GA resolution A/RES/60/251, 2006, para.1, 2, 3, 4, 5, 6, 7, 8, 10, 11, 60, 70, 72

篇4: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关键词】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是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资格“终身制”而制定的,期望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并且期望通过定期注册督促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旨在通过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来促进教师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那么从已制定的教师资格制度来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否真的能够达到以上预期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能否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三个问题

1.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打破终身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在新拟定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中,在职在编教师需要每五年定期注册,只有连续注册五次,任教25年以上,才可获得终身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师任教未满25年之前,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注册。那么在教师必须定期注册的25年中,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方式是什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考查的内容又是什么?如果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内容不同,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主要考教师的哪方面水平?如果没有本质的前进,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在哪里?

1.2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完善退出机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完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及时清退不合格的教师。笔者认为,凡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都是有一定从教愿望的有志青年。教师资格作为教师专业准入机制,在入职前对教师从业人员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但教师入职后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资格证书只是教师入职证明,教师入职后的发展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以后,有关部门应该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在教师专业上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1.3有关教师德行的考查是否全面

近几年各种师德败坏的新闻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师形象有损。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也有一定的动摇。教师作为从教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育人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教师德行,那么我国的教育将会陷入巨大的困境中。

2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制度想要打破终身制,不是形式的定期注册打破终身制,而是制定适合教师阶段发展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该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结合起来,实行等级教师资格证书。此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只是作为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有志于成为教师的青年只要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即可获得教师职业的“上岗证”,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无须再参加额外的证书资格考试来确定自己的教师资格。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由原来的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这样一来,教师在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参加到教师工作中,还需要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注册考试,巩固自己的教师专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规定:凡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已经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考查办法,考查内容仍旧没有详细的规定,而且教师再参加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以后的教师证书等级也没有提升,那么这样的教师资格注册规定无疑是不好的。因此,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在职教师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结合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才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在申请人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到中小学任教之前,学校或者学校所在地区的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承担教师入职的辅导工作以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比如:新教师集体入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旧有的教师资格制度被批门槛过低,如果提高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或者制定一些全面考查教师教学能力测量的手段,那么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入职水平很有帮助。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的准入机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完善涉及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教师资格证作为一个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却过多地介入教师职后的发展,从制度伦理学角度来看是否已经逾越了教师资格制度本身?西方国家将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等级制度证,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教师资格与教师专业发展完美结合。我们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则可有选择性地借鉴,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2.3注重考查教师德行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提及教师德行的考查,但具体的考查办法与之前的教师资格制度无大区别。如何提高教师准入机制的标准,同时保证教师德行,也成为教师资格定期制度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作为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不仅担负起学科知识的培养任务,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德行培养。教师的德行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德行也应该纳入教师资格申请。

篇5:街道领导班子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

中心组学习是领导干部学习制度的有效形式之一,是不断提高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帮助干部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抓手。为切实加强我街道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全学习组织

1、中心组由全体科级干部成员组成,其他有关人员根据需要经中心组组长同意后,可列席中心组学习(组宣委员、党政办主任等)。

2、中心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负责中心组学习的日常管理,党委宣传委员任中心组秘书。

3、中心组接受上级党组织及其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制定学习计划

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安排由中心组组长确定学习时间和内容。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等。提倡读原著,在全面、准确领会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

2、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纪、党规,中央、国家林业局、自治区和林管局的重要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和指示精神。

3、围绕林业发展建设,学习相关林业理论、法规、政策。特别

是有关林业工作会议的精神要及时学习。

4、根据工作需要,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学习有关林业、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与我街道重点工作相关的业务、政策理论和管理理论等。

三、完善学习形式

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讨论与导读相结合,文件学习与辅导报告、观看影像资料相结合,组内学习与党员会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采取研讨、录像、专家报告、实地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

四、落实学习要求

1、计划和内容落实:中心组学习要有计划和主题,主题和材料事先下发,每次学习都要事先确定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要提前认真准备,力戒空泛议论,保证学习质量。学习讨论要做好记录。

2、时间和要求落实:中心组学习原则上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做好学习笔记,并在干部述职大会上做好述学。

五、严格学习制度

1、考勤制度。建立考勤制度,中心组成员在集中学习时原则上不能请假,每个中心组成员要做中心发言,全年平均参学率不低于90%。要做好学习记录。

2、考核制度。中心组成员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专题学习,每年撰写1篇以上理论学习文章或调研报告,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依据。领导干部参加中心组学习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领导干部述职时要汇报一年学习的主要体会和收获。

3、检查制度。中心组组长每年负责对中心组成员的学习考勤、学习笔记、学习成果和其他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要及时推广总结典型经验,不定期组织一些理论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积极推荐优秀的理论文章参加各级各类评选。

篇6: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1.1.为规范公司内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现场监督,提高预知危害能力,制定有效防控措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定期与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依据《安全生产法》制定。

1.3.本制度适用于安委会、综合办及各部门负责人员。2.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1.公司安委会将在安全检查中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2.2.定期:每周周五由综合办执法处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员对生产区内各部门的生产场所、办公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

2.3.不定期:利用节假日前、工余前期有安委会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对全公司各种设备、各处设施、各场所进行现场巡查监督检查。

2.4.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发现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及存在其他事故隐患时,必须要求其相应部门及时整改,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由安委会对其相关部门下达口头暂停工作通知,要求其暂时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公司,整改通知及暂停工作通知一般情况应当以书面文件形式发送(在12小时之内补发书面文件)

2.5.出现以下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之一,安委会将书面要求相关部门停工整改:

1.无安全保障措施工作,或安全措施没有落实;

2.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特殊工种未经测试而上岗的;

3.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混乱,危及员工安全的;

4.未通过安全生产测试的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工作的;

5.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2.6.安委会应对相关部门的整改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直至确认满足安全文明工作要求,并完成相应的闭环管理文件。

篇7: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1安全检查采取综合检查、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害、影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监督整改,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2每月进行一次由站长主持、质量安全负责人组织,专职安全员、各试验室负责人参加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查明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并督促实施。

3检测站适时组织专业性、季节性、节假日检查。4专职安全员每个工作日都要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安全组每周组织一次巡回检查。

5试验室每天作业前,负责人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作业。

篇8:定期学习制度

关键词:高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问题,意识及修养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把党员的发展纳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 高校党员的数量和质量有着一定的提高。但是在高校党员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就需要对高校党员加强教育, 能够充分认识到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了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而改革创新推进党员先进性路径选择的创新, 高校党员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 就要增强党员意识, 提高党性修养。本文就对高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其实就是对党员进行严格的要求, 不仅增强党员意识, 而且还提高党性修养, 能够有效地对党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运用规范化的手段, 党组织定期对党员进行一定的规定, 从而能够有效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党组织制定并且实施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必须依照规范的规章和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党性定期分析是党组织和党员互动的定期分析, 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的作用, 同时还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党员要充分发挥出模范作用, 通过以主体的地位进行自我的剖析。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就是能够有效地实现党性在动态的发展中对制度的创新, 能够有效提高党员的意识, 进一步提高党员的修养, 同时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措施。

二、高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问题解析

(一) 对高校党员加强理论教育

在高校中, 需要对高校党员加强理论教育, 充分发挥出高校党校的优势, 加强对高校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 能够让高校党员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及修养。还需要根据时代的条件, 通过结合高校的特点, 对理论教育进行一定的创新, 从而提高高校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中不仅要对高校党员加强理论教育, 而且还要进行实践教育活动, 将理论和实践二者有机地的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出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员的政治思想素养。

(二) 提高高校党员对党性的认识

在高校中, 需要提高高校党员对党性的认识, 促使高校党员提高党性观念的认识。高校组织高校党员进行一定的实践教育活动的培训, 加强党员对党性的认识, 对实践教育活动培训之后还要对高校党员进行一定的考核, 促使高校党员满足党性的需要, 进一步能够提高高校党员对党性观念的认识, 提高高校党员的思想。

(三) 在高校中开展先进性的教育

在高校中, 需要对高校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 能够有效地促使高校党员充分发挥出模范作用。在高校党员模范作用中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的先进性、表率的作用以及群众联系纽带的作用。在高校中让高校党员在学习以及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不仅成为学生与教师联系的纽带, 充分发挥出先进性, 进而做出表率的作用。在高校中开展关于党的活动, 能够让高校党员进一步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的感召力, 进而充分发挥出党员的模范作用。

(四) 完善高校党员的机制

在高校中, 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员的监督机制。通过各种组织能够让高校党员进行自我的批评, 能够有效保证党内生活的质量, 高校党员还要自主地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 能够使得高校党员切实履行党员的义务。还需要建立完善高校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通过一定的制度来对高校党员进行一定的制约, 高校党员必须落实党员管理目标, 并且还要把考评结果作为考核的标准, 能够有效地保持党性的先进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意识, 提高党员的修养, 始终保持党性的先进性。还需要对高校党员的思想政治进行一定的加强, 能够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党内的先进性, 通过制定一定的机制能有效保证高校党员切实的履行义务, 进而还要主动地接受监督, 进一步充分发挥出高校党员的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国喜.党性锻炼的创新:基于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动态实现[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 (01) .

[2]陈波.以“凭星争优”为载体创新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机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5) .

上一篇:仓储行业市场调研下一篇:信息安全运维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