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2024-05-13

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乡镇 “老党员、贫困党员帮扶”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的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党内“老党员、贫困党员帮扶”活动,使贫困党员生产、生活状况明显好转,部分特困党员已脱贫致富,得到了广大党员同志的好评,圆满完成了今年帮扶工作任务,现就今年的党内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1、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坚持把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范围。各党支部主动加强了与结对帮扶贫困党员的联系,积极为他们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落实了各项帮扶措施,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2、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了贫困党员台帐,准确了解贫困党员增收致富情况,坚持结对帮扶制度,探索建立脱贫致富验收制度,检查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帮扶”活动

今年的党内“帮扶”活动坚持以促进帮扶对象增收,解决实际困难为目标,依据帮扶对象的不同情况,实施全面帮扶。

1、坚持分类帮扶,提高了帮扶针对性。针对贫困党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帮扶,对具有脱贫致富潜能的贫困党员,着重在帮观念、帮思路、帮技术、帮项目和帮就业上下功夫。对年老多病而无致富能力的以“输血式”帮扶为主。对生活特别困难又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积极协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

·1·

难“无人管”的问题。

2、加大了帮扶力度,提高了帮扶实效。各党支部和党员

干部从观念、思路、技术、项目、政策和就业等方面入手,加

大了对贫困党员帮扶力度,帮助贫困党员转变观念,增强脱贫

致富信心。结合“党员农贷快车”活动,积极帮助贫困党员解

决发展缺资金、无项目的问题,结合农村党员信息、实用技术

培训、远程教育网络宣传,增强了其脱贫致富的本领。

3、积极开展“送党心”活动,升华帮扶主题,围绕助农

增收这个中心,搞好帮扶工作。结合“七一”庆祝党的生日,各级组织开展“送党心”过好“第二生日”活动,向贫困党员

送去党组织的温暖。一是帮扶11户困难党员进行危房改造,发放了建房款124000元,现已全部竣工;二是项目帮扶情况:

1、对木角村大坡支部贫困党员和老党员二人扶持烤烟种植18

亩,年创收20000余元/户;

2、在杨柳、大地和木角发展茶叶

种植,扶持老党员、贫困党员13户,发展茶叶67.5亩;

3、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帮扶贫党员农庭增收,2010年共扶持

老党员、贫困党员家庭11户发展草地畜牧业282亩。进一步

融洽了党内同志间的感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2010年12月10日

·2·

篇2: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辛村乡张家庄村村民程四则一家,家住张家庄村,家庭人口4人。吕存旺和妻子任建英在家务农,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住房面积30平方米。耕地面积13.5亩,种植品种有马铃薯、玉米、红芸豆等。家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散养土鸡。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急需解决的困难及个人发展意愿

1、致贫原因

(1)文化素质偏低是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科学种植和价格飞速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生产成本增加。

(2)劳动技能低。在劳动技能方面,也没有一技之长,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

(3)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他们夫妻二人认为,儿子在外打工也能自已养活自已,我们种点庄稼能生活就行。思想消积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自身无信心摆脱贫困。

2、急需解决的困难

(1)资金扶持,重点进行土鸡和驴养殖产业的发展。

(2)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收入不高,需参加提高种植技能的各类培训,科学合理种植以提高产能。

3、个人发展意愿

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种植商品性高、市场行情好的经济作物,以及土鸡和驴养殖技术。

三、发展计划目标及实施安排

从帮扶对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1、近期帮扶计划

(1)宣传国家政策,使其知晓农业各类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申报审批程序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2)积极主动协助购置籽种、化肥、地膜。

2、长期帮扶计划

篇3: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贫困大学生是一支特殊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这支特殊群体也将逐步扩大, 从教育面向未来角度出发, 准确掌握贫困大学生现状, 做好帮扶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1 贫困大学生数量及来源

1.1 贫困大学生数量。

据了解, 截止2005年底, 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中, 贫困生约占20%, 人数在270万人左右, 其中特别贫困学生占5%到10%, 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我院是一所国办全日制专科学校, 属于全国范围招生, 现在校学生10000人左右, 其中贫困生2000多人, 占学生总数的1/5还多。

1.2 贫困大学生来源。

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农村, 他们多依靠种地维持生计, 无其他经济来源, 再加之家庭人口多、土地少, 父母身体状况等原因, 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甚至更少;另外, 随着国企改革, 在城市中出现许多下岗工人, 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也不乏少数, 虽然领取着国家发放的低保补助, 但高额的学费, 也一种沉重的负担。贫困大学生的类型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

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不愿与老师及同学交流, 性格孤僻, 在他们看来, 经济上既然已经存在劣势, 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 因为精神长期受到压抑, 导致人格分裂, 而他们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 往往会采用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极端方式, 来宣泄积压以久的情绪。例如, 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重大恶性事件, 至今仍令人深醒。马加爵的犯罪不是偶然的, 是因为穷困、歧视而心理畸变、人格分裂发展的结果。终于有一天, 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挺而走险、报复杀人, 铸下弥天大罪。又如, 2007年4月, 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校园恶性枪击案, 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枪击造成33人死亡, 本人开枪引弹自尽。赵承熙性格孤僻, 存在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反观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 他们都是社会歧视的牺牲品, 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的关注, 也暴露了一个我们社会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生活的帮扶工作

3.1 构建健康人格, 树立正确人生观。

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 不能因家境的贫困导致人格的贫困, 不能让自卑心理成为人生发展的绊脚石。“扶贫先扶志”, 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他们, 更要在精神上支持他们, 加大对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我们要把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构建健康人格。

3.2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感受人文关怀。

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学生来说, 是一方成长的沃土。学校要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爱, 真诚接纳, 共同成长的理念。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让贫困生不仅在生活上得到帮助,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予支持, 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主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营造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环境远比“比吃、比穿、比享受”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缴纳难题, 减轻家庭负担。

(1) 开辟“绿色通道”, 暂时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考虑到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院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 每学年都有200多新生通过“绿色通道”, 暂时解决入学难问题, 避免了未入学先辍学现象的发生。 (2) 以“国家助学贷款”方式, 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并配合当地金融机构做好学生“助学贷款”办理工作, 帮助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3) 严格审核贫困学生条件, 制定贫困标准, 及时上报贫困学生数据, 对国家拨付的“助学金、奖学金”, 按时按量发放到贫困学生手里, 用以抵偿欠缴的学费。

3.4 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 安心完成学业。

通过“勤工助学”可暂时解决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 但目前, 各高校所能提供的岗位也很有限, 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就需要拓宽助学途径, 不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既可解决生活问题有可积累经验。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并给予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学校也是高度重视, 尽可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09年3月20日的《燕赵晚报》上用一整版篇幅, 登载了一篇题为《不安分大学生承包餐厅惹争议》的文章, 此文讲述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07级贫困大学生王振忠在学校支持下承包食堂窗口, 并以招牌“冬瓜排骨面”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开业17天赚了700元, 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王振忠经过调研、认准时机, 通过自主创业, 不仅解决了兄弟二人上大学的全部费用, 还积累了就业经验, 很值得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的例子各高校都有, 比如我们学校管理系的大学生李茂青, 就选择了自主创业, 并小有名气, 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关注和报道, 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一时成为校园内热议的话题。学校更是予以了肯定, 并鼓励更多学生创业, 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 能够自立生活。

3.5 发挥舆论作用, 争取社会资助。

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络, 宣传贫困学生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 积极从社会上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资助。我院贫困学生多次得到石家庄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北国超市等多家单位及个人的资助, 使得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3.6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还贷难问题。

据悉,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率先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 效果很好。其主要方法是: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品学兼优的贫困毕业生和来自贫困县 (市) 的毕业生优先录用, 服务期为三年。年度考核合格者, 省教育厅对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 按年发放, 对借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 此奖励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服务期满后, 毕业生可自主择业, 也可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 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 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困难, 这对本已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更上难上加难, 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举措无疑给贫困生减少了就业压力, 还解决了困难学生还贷款难的问题。其次, 高校大学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有助于农村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 促进了师资力量均衡分布, 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 为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社会, 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 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 任重而道远。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制, 各高校都在扩大生源和办学规模, 不仅为高校带来了活力, 还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不同于义务教育, 上大学要缴纳费用, 学校每年的高额费用对贫困学生来说则是沉重的负担。他们的思想状况、心里状况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富强, 因此, 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 对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

[2]庞丽娟.等.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李胜新.王春生.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J].理论界.2008.

篇4: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分析 帮扶工作

0 引言

贫困大学生是一支特殊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支特殊群体也将逐步扩大,从教育面向未来角度出发,准确掌握贫困大学生现状,做好帮扶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1 贫困大学生数量及来源

1.1 贫困大学生数量。据了解,截止200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中,贫困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人左右,其中特别贫困学生占5%到10%,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国办全日制专科学校,属于全国范围招生,现在校学生10000人左右,其中贫困生2000多人,占学生总数的1/5还多。

1.2 贫困大学生来源。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农村,他们多依靠种地维持生计,无其他经济来源,再加之家庭人口多、土地少,父母身体状况等原因,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甚至更少;另外,随着国企改革,在城市中出现许多下岗工人,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也不乏少数,虽然领取着国家发放的低保补助,但高额的学费,也一种沉重的负担。贫困大学生的类型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分析

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不愿与老师及同学交流,性格孤僻,在他们看来,经济上既然已经存在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因为精神长期受到压抑,导致人格分裂,而他们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往往会采用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极端方式,来宣泄积压以久的情绪。例如,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重大恶性事件,至今仍令人深醒。马加爵的犯罪不是偶然的,是因为穷困、歧视而心理畸变、人格分裂发展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挺而走险、报复杀人,铸下弥天大罪。又如,2007年4月,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校园恶性枪击案,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熙枪击造成33人死亡,本人开枪引弹自尽。赵承熙性格孤僻,存在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反观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他们都是社会歧视的牺牲品,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的关注,也暴露了一个我

们社会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切实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生活的帮扶工作

3.1 构建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不能因家境的贫困导致人格的贫困,不能让自卑心理成为人生发展的绊脚石。“扶贫先扶志”,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他们,更要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加大对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我们要把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健康人格。

3.2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感受人文关怀。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一方成长的沃土。学校要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不仅在生活上得到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给予支持,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主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营造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环境远比“比吃、比穿、比享受”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缴纳难题,减轻家庭负担。①开辟“绿色通道”,暂时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考虑到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院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每学年都有200多新生通过“绿色通道”,暂时解决入学难问题,避免了未入学先辍学现象的发生。②以“国家助学贷款”方式,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配合当地金融机构做好学生“助学贷款”办理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费问题。③严格审核贫困学生条件,制定贫困标准,及时上报贫困学生数据,对国家拨付的“助学金、奖学金”,按时按量发放到贫困学生手里,用以抵偿欠缴的学费。

3.4 解决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安心完成学业。通过“勤工助学”可暂时解决部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但目前,各高校所能提供的岗位也很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贫困学生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拓宽助学途径,不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既可解决生活问题有可积累经验。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学校也是高度重视,尽可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09年3月20日的《燕赵晚报》上用一整版篇幅,登载了一篇题为《不安分大学生承包餐厅惹争议》的文章,此文讲述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07级贫困大学生王振忠在学校支持下承包食堂窗口,并以招牌“冬瓜排骨面”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开业17天赚了700元,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王振忠经过调研、认准时机,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兄弟二人上大学的全部费用,还积累了就业经验,很值得其他同学学习。这样的例子各高校都有,比如我们学校管理系的大学生李茂青,就选择了自主创业,并小有名气,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关注和报道,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一时成为校园内热议的话题。学校更是予以了肯定,并鼓励更多学生创业,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自立生活。

3.5 发挥舆论作用,争取社会资助。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学生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积极从社会上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资助。我院贫困学生多次得到石家庄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北国超市等多家单位及个人的资助,使得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3.6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还贷难问题。据悉,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率先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效果很好。其主要方法是: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品学兼优的贫困毕业生和来自贫困县(市)的毕业生优先录用,服务期为三年。年度考核合格者,省教育厅对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按年发放,对借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此奖励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服务期满后,毕业生可自主择业,也可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

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困难,这对本已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更上难上加难,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一举措无疑给贫困生减少了就业压力,还解决了困难学生还贷款难的问题。其次,高校大学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有助于农村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促进了师资力量均衡分布,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

[2]庞丽娟.等.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

[3]李胜新.王春生.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J].理论界.2008.

篇5: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一、总体情况

201x年扶贫结对斑竹园镇王氏祠村,该村现有贫困户91户,295人,其中因病致贫71户,256人。

王氏祠村我局局机关、执法局、稽查队、检验所共65名干部职工结对75户贫困户,201x年底全部脱贫。

各市场监督管理所由所在乡镇安排。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村出列、户脱贫”这一中心目标,全年实现斑竹园王氏祠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全面通过国家和省市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

三、单位职责

1、制定包帮村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

2、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安排每位干部职工包帮1户以上,贫困户。每年在节庆期间,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2次以上。

3、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两月组织召开一次以上村级脱贫攻坚调度会,督促落实包帮措施。

4、帮助包帮村确定重点发展1-2个特色产业项目。

5、负责本单位在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中项目资金和建设进度等数据的定期录入、更新。督促本单位干部职工适时核对、更新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扶贫手册的信息。

6、安排专人协助包帮村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档案,全程参与国家、省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

7、兑现奖惩干部包帮工作。

四、帮扶干部职工职责

1、每位干部职工包帮1户以上贫困户。本年度新增加帮扶干部有江焕启、何亚群、李德明、付耀、文勇、王柯、钟佳佳、朱靖8位同志;实职副科以上干部今年结对2户贫困户,分别是张经标、李定炎、付耀、张东明、王宗双、赵勇伟、陈海平、张雷、黄守新、罗应桦。

2、负责准确核对、填写个人帮扶的贫困户大数据平台、扶贫手册信息,详细计算收入(包括各项政策补贴)。

3、帮助包帮贫困户确定1项以上种养等脱贫产业,并落实小额扶贫贷款支持。

4、组织有劳动能力和自我脱贫愿望的包帮贫困户,参加1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实现就业增收。

5、帮助落实贫困户在就医、就学、创业、住房等方面保障政策。

6、联系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每年帮助贫困户销售价值元以上的农产品。

7、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树立“脱贫光荣、勤劳致富、我要脱贫”理念。

8、负责引导贫困户做好迎接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扎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确保按时脱贫摘帽,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负责扶贫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二)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定点帮扶制度在加快推进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两学一做”活动有效抓手,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超前谋划,主动衔接,全面做好帮扶工作。

(三)明确责任。帮扶干部到户开展帮扶活动201x年脱贫户每月1次、全年不少于12次,201x年已脱贫户不少于4次,并按要求上传帮扶记录,今年不再上传照片,每月到户开展帮扶活动个人自行安排时间,县局不再集体组织,每人每次发放差旅费100元。各市场监督管理所按照所在乡镇扶贫要求开展帮扶。

篇6:贫困户帮扶计划

**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一、工作目标

我村结合村情民情实际情况,做到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发挥扶贫资金效益和辐射功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综合采取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保障帮扶等帮扶措施,确保到20末,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水平。确实让扶贫政策改变贫困户的贫困现状。

二、基本任务

对全村**户**人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单位、一户一帮扶联系人”等措施,重点对因灾因病等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有产业项目、经过扶持当年能脱贫的贫

困对象进行帮扶,力争年内成立一个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生猪合作社带动村民进行产业转型,实现年内**人脱贫致富。

三、帮扶措施

(一)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1)经济果园:组织贫困户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或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技术人员上门实地指导樱嘴桃种植技术,利用现有果园,进行产业转型,引导部分有条件村民连片先行试种,实现脱贫致富。

(2)蔬菜种植:举办蔬菜种植相关技术培训班,引导部分有条件的群众进行蔬菜种植,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3)劳务输出:积极联系当地企业或与周边县市企业加强联系,帮助贫困户均输出劳动力。

(4)养殖业帮扶:利用我村现有几个养殖厂为基础,建立帮扶措施,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扶持上给予帮助,真正让村民从养殖业走向致富路。

(5)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贫困户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重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结合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

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解决产业难发展、路难通、水难饮问题。

(三)积极提供互助资金帮扶

创新扶贫模式,对重点贫困户的贫困人口给予资金信贷扶持,有效缓解贫困村、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社和新型农民,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推动合作社带动帮扶

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争取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有力确保保障帮扶

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扶持效果。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一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首先是由各村小组召开户主会会议,按上级文件要求,重新评定贫困人口。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然后将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户和低保户,建立规范的档案。

二是把扶持措施搞对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7:帮扶贫困户名单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同步同步小康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兴仁县第六中学组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

通过摸底调查,建立结对帮扶台账。通过摸底对令狐昌会、马珍会、陈文兴、彭发珍、叶辉云、田思芬、白杨琼、袁克会、赵金芬、范仕芬、黄佑胜、付建琼、李平13户贫困户进行“1+1”结对帮扶,一是在第六中学党支部的牵头下,驻村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各自深入所驻村的每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并建立贫困群众帮扶台账。二是全村驻村干部每人要和1—2户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开展帮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驻村干部每月要至少走访一次结对贫困户,及时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并向驻村所有群众发放有标明驻村干部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服务项目等的“便民连心卡”,方便群众咨询求助,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帮扶长效机制。校派驻村干部要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抓紧抓好,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发动到位、帮扶对象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一是驻村工作组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驻村第一书记卢俊任组长,村支书王昌平任副组长,其他村干部、驻村组员为成员。切实为帮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驻村干部要利用在知识、信息、技术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找项目、协调就业、帮助创业等方式,做好助学解困、助医解困、助老解困、助就解困、助创业解困,尽力为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三是驻村干部要坚持把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做到政策宣传到户、技术培训到户、跟踪服务到户,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工则工,为其量身定做“致富策”,因地制宜地争取各方支持,制定帮扶计划,力争尽早见成效。四是驻村干部要大力支持村支部两委班子加强党的建设,在贫困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党内关怀扶持激励等方面下功夫,把生产技术骨干和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和致富能人,让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五是定期对这13户贫困户开展慰问活动,要求每名驻村干部在元旦、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集中开展慰问,探索建立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的长效机制。

加强舆论宣传,制定督促考核制度。一是要加强对干部驻村“1+1”结对帮扶中的好经验、强化宣传引导,使帮扶活动深入民心,增强联系帮扶的实际效果,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帮扶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工作不实、应付了事、空走过场的现象。

篇8:乡镇贫困户帮扶工作计划

脱贫工作的难点

(一) 基础条件差。碧流台镇属于偏远山区, 不具备区位优势, 经济条件滞后, 交通欠发达 (村村通没达到全部覆盖, 雨雪天气, 一些村根本无法进出) , 造成地区产品在市场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碧流台镇土地大部分为山坡地, 水资源匮乏, 存在“望天收”现象。群众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现象突出。

(二) 贫困户界定难。一是有些农户很难根据居住和生活条件来界定是否贫困。二是有的老人省吃俭用把一生积蓄全部用到子女身上, 但是子女不养老已成为社会普遍, 致使老人返贫, 将老人生活负担转嫁给政府。三是人均纯收入很难界定, 只能靠村干部、评议小组估算, 这样在某些程度上会造成不公平, 人缘好、会办事的会被优先考虑, 有些真正的贫困户却评不上。

(三) 群众思想僵化滞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群众思想认识不高, 还存在单打独斗思想, 很难形成合力闯市场, 造成抵御风险能力差。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群众在遇到困难时多是等政策、靠政府、要扶持, 内生动力不足。

(四) 镇、村组织有限权力无限责任, 权责错位。镇级政府职能空壳化, 镇级有职权的站所大多实行条管, 责任大、权力小, 统筹难度大。镇村组织公信力下降, 组织群众干事创业困难, 贫困群众对政府组织实施的项目责任感不强, 缺乏对这些项目进行后续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 造成了扶贫行为的短期性和扶贫资源的浪费。

脱贫工作的尝试

为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12年, 碧流台镇积极探索形成了“放大倍数、有偿使用、互助联保、滚动发展”的扶贫开发项目新模式, 即“杠杆式”扶贫模式。并率先在四方城村开展试点, 由于该村基础薄弱, 水浇地面积少, 加之农牧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观念保守等原因, 始终未能摆脱贫困, 全村有贫困户374户、1124口人。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3600元。通过与巴林左旗农业银行合作, 将130万元整村推进扶贫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存入银行 (其余20万元根据群众要求打配两眼机电井) , 撬动农业银行700万元支农贷款, 扶持全村具备产业发展能力的259户扶贫对象, 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种养业。“杠杆式”扶贫有效破解了传统扶贫方式平均分配扶贫资金、一次吃光分净、难以形成扶贫产业等问题, 以3—5户互助联保方式在保证扶贫资金安全前提下, 每户可贷2—5万元不等, 变无偿为有偿, 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在“杠杆式”扶贫的带动下, 四方城村肉羊产业快速发展, 实现当年实施、当年脱贫的目标。肉羊存栏数由2012年初的0.6万只发展到现在4万多只, 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四方城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通过项目发展养羊的贫困户到2012年户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如今四方城村已成为巴林左旗远近闻名的肉羊养殖专业村。

田国学, 今年53岁, 家中有三口人因病因学致贫。2012年5月他通过“杠杆式”方式, 向农业银行借得贷款3万元, 再加上向个人借的2万元, 共计筹集了5万元, 购入32只小尾寒羊, 绒山羊12只。由于自己种地, 饲草料能够自给自足, 年末, 他家的羊存栏就达到了132只。到2013年3月份, 存栏就达到了200多只。2013年4月份, 出栏了80余只, 收入现金9万元。到11月末又存栏293只, 年末又出栏羔羊100只, 收入现金10万元。这时家里还存栏193只, 折合现金20万元。这一年多来, 他共计用于购入饲草料的开支为5万元, 纯收入达14万元。如今家里还存栏200多只。月纯收入近2万元。2013年年底, 他还清了家里所有的欠款。

闫玉和, 今年61岁, 家中现在有2口人, 因病致贫。2012年5月份闫玉和拿到了4万元的项目资金, 在村子附近买了30只小尾寒羊, 在自己的地里开始种植玉米和青贮来降低一些养殖成本, 饲草料全部自给自足。2012年6月份他的羊存栏50余只。因小尾寒羊产羔率高, 黑头种公羊改良肉质, 市场效果看好, 到11月末, 就存栏118只, 年末出栏羔羊30只, 收入近2.5万元, 还存栏88只羊。2013年11月份, 他家的羊存栏达到300只, 饲草料已经不能自给自足, 投入成本近9万元, 购买了饲草料。月末出栏160只, 收入现金19万元, 扣除饲草料成本, 结余10万元, 家里还有存栏羊140只, 折合人民币18万元, 月纯收入1.7万元。

这一扶贫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贷款周期长, 办一次借款手续贷款使用三年, 三年内随用随取, 不需要时可随时还款, 利息终止, 这是保证贫困户脱贫的源动力。二是额度适中, 根据扶贫户需求每户可贷2-5万元不等。三是成本低, 服务便捷, 旗农行执行国家利率 (目前农行年利率为7.5%) , 业务人员上门办理贷款, 降低了贷款成本。四是经济效益明显, 农牧户用多胎多羔的小尾寒羊做基础母羊, 用西乌珠穆沁黑头羊杂交改善肉质, 按一个农户养殖30只小尾寒羊计算, 每年至少产羔120只, 出栏后每只羔利润在500元左右, 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 (未扣除人工成本) 。

四点成效:一是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传统扶贫方式贫困户缺乏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杠杆式”扶贫在撬动发展产业所需资金支持的同时, 也撬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 利息低、周期长, 产业可以巩固, 群众敢贷款、敢发展。这种扶贫方式, 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希望, 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实现了由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的根本性转变。二是推动了产业发展。选准产业, 抓住关键环节, 走对路子, 产业就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在扶贫项目的带动下, 四方城村肉羊存栏数由2012年初的6000只快速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只, 肉羊产业已经成为四方城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通过项目发展养羊的贫困户到去年年底户均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贫困户利用扶贫项目的“翻身钱”真正实现翻身, 整村推进项目被广大群众喜称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杠杆式”扶贫方式是对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检验, 村“两委”班子引领群众致富能力如何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充分尊重民意、群众广泛参与和民主推进方式,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到目前已有20多户举家常年外出打工的户听说村里搞“杠杆式”扶贫, 陆续回村通过项目支持发展产业, 实现安居乐业。四是探索出了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模式。“杠杆式”扶贫放大了资金使用效益, 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 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启动资金不足这个关键难题, 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变短期性扶贫为长效性扶贫。“杠杆式”扶贫模式对今后开展扶贫工作、“三农”工作、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碧流台镇四方城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 实行协会化管理和互助式发展, 实现贫困户帮扶覆盖。以实施“杠杆式”扶贫项目为基础, 大力发展肉羊产业, 形成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 在经营上采取“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饲草料加工储备、屠宰加工、活羊交易等全部市场化操作, 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养殖户通过合伙、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方式进驻小区发展规模养殖。产业发展走“农户繁育、集中育肥、工厂加工、四季出栏”的路子, 打造种、养、加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格局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保证农民稳定增收致富。2014年紧紧抓住自治区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契机, 通过整合生态移民、风沙源治理及民生工程等各类项目资金近1亿元, 按照“新农村、新机制, 新生产、新生活”的思路正在着手建设产业带动型新农村, 实现“杠杆式”脱贫、新农村致富的目标。

脱贫工作的创新

(一)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确保产业发展可持续。扶贫的重点是选准产业, 因地、因户制宜, 不同条件选择不同产业, 提高群众抗风险能力。政府在其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点是做好科技服务、实用技术培训, 根据群众需求为群众当好参谋助手。科学设定奖励机制, 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调动和激发群众的内源动力,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二) 用市场化手段助推扶贫工作。扶贫攻坚不能只停留在依靠单一政府投入, “修路, 建房, 发救济粮”的状态, 而应该通过更积极的方式, 为贫困户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借助市场化方式这个“外力”, 从扶贫资金使用到产业发展全部市场化运作, 加上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力”,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 这样才能彻底摆脱贫困,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扶贫工作要形成联动机制, 要打“组合拳”。部门联合、资金整合是做好建设扶贫工作的关键。扶贫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只有各部门通力协作, 各类资金进行捆绑与整合, 科学统筹, 集中使用, 改变以往扶贫工作各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做法, 同时, 扶贫工作要突出重点,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不能使扶贫资金成为哪痛抹哪的“万金油”, 坚决杜绝分散使用和平均分配。

(四) 采取民主方式确定贫困户。科学界定贫困户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基础, 对扶贫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贫困户评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 让群众广泛参与。首先, 组建民主评议小组“评委”库。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除外, 以各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本组威信高、正义感强的老党员、老干部, “两代表一委员”, 群众中坚持公平公正、有议事能力并长期在家的群众, 全村组建一个评议小组“评委”库, 开展评议前, 在村“两委”成员监督下, 由村民代表临时从评议小组“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组成村民主评议小组, 指定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 评议小组成员要在15人以上单数。评议小组开展评议时, 镇工作队、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评出贫困户初步名单及时在村内显要位置公示, 对有异议的, 由评议小组实地入户对比, 民主表决确定后再进行公示, 最终无异议后确定贫困户正式名单。

上一篇:教师违反教师法下一篇:个人劳务承包合同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