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和选举法

2024-04-18

宪法和选举法(精选6篇)

篇1:宪法和选举法

选举法是历年司法考试重要考点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2司法考试选举法易混淆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注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分界。读者可作这样的记忆:县级以下(含县级)直接选举,县级以上(不含县级)间接选举。此处选举是指选举人大代表,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注意第26条第2款精神病患者是有选举权的;注意第6条第3款规定的旅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可参加原籍地或出国前居住地的选举的条件:(1)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2)选举期间在国内。

3、准确掌握各级别人大选举的主持者为谁:地级市以上人大选举由本级常委会主持,县、乡两级人大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注意上级人大常委会对下级选举的“领导”与“指导”不同。

4、第10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确定。设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机关、备案机关: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具体名额,由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确定,报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5、严格执行城镇与农村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之比为1∶4的有以下几个级别的选举:(1)自治州、县、自治县(有例外,见第12条第2款县、自治县行政区域内,镇的人口特多的,或者不属于县级以下人民政府领导的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人数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同镇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职工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可以小于四比一直至一比一。);(2)省、自治区;(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6、不执行以上比例的有:直辖市、市、市辖区(第13条直辖市、市、市辖区的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于市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仅概括规定不相等比例。

7、注意第12条第2款调整比例的有权决定机关:省级人大常委会。县、自治县人大中,每乡镇至少有一名代表。

8、直接选举的选区划分标准: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注意每一选区的代表人数: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一名至三名代表划分。

9、选民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直接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精神病患者有选举权,但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不列入选民名单。

10、有关对选民名单不服的救济程序:(1)申诉;(2)选举委3日内作出决定;(3)不服选举委决定,在选举日前5天向选区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4)法院实行一裁终局制。注意上述有关3日与5日的期间规定。

11、第29条规定代表候选人的产生。有权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有:(1)各政党;(2)各人民团体;(3)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

12、无论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均实行差额选举制(第30条第1款)。

13、直选与间选的差额比例(第30条第2款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有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直接);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接))。

14、注意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资格(第32条):不限于本级人大代表。

15、务必掌握直选与间选的主持者(第34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投票选举由选举委员会主持。第35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16、直选与间选均采用无记名制(第36条第1款)。

17、投票种类(第37条):(1)赞成;(2)反对;(3)另选其他选民;(4)弃权。

18、委托投票(第38条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与代写选票(第36条第2款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委托投票须经选举委员会同意,不同于代写选票。

19、重点掌握无效投票与作废投票情形。第40条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作废,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代表人数的有效。第41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20、掌握第41条当选代表所需票数(选区全体选民或全体代表之过半数)。须注意的是在直接选举中,只有在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时,选举方为有效。所以,对某人是否当选,首先应认定该选举是否有效,然后再看其得票数。

21、监督、罢免单位确定:第43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22、各级有权提出罢免请求或罢免案的主体:第44条第1款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第45条第1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法律|教育|网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23、监督、罢免代表的投票规则:第47条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篇2:宪法和选举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一、现行宪法是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年来,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从形式上看,这部宪法是对一九七八年宪法的修改,实际上则不然,它不是以一九七八年宪法为基础的,而是以一九五四年宪法为基础,重新制定的新宪法。二十多年来,先后四次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共31条。总的来看,现行宪法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又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的深化,从而使宪法更加完善,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宪法,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立国基石),也是现行宪法体现的原则性。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我们党的主张,又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是现行宪法包括四个宪法修正案能够立得好、站得住的四根支柱。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特别是通过第三次和第四次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先后确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国家指导思想的两次与时俱进,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怎样写入宪法?当年在起草现行宪法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写入宪法条文,二是在宪法序言中阐述。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写入宪法条文存在一定的困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两项基本原则,当然应该写入宪法条文,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违反。但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两项基本原则,则主要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而不能要求非党的组织和个人都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都要服从各级党组织的决议,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予以保证。因此,比较来比较去,最后确定还是把四项基本原则写入序言为好,认为在序言中用叙述历史事实的办法对四项基本原则加以阐述较为顺理成章。宪法序言回顾了一百多年来中国革命的历史,指出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其中有四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除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以外,其他三件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这三件大事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从这些伟大的历史变革中,中国人民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四项基本原则既反映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又是本稿件版权属517878秘书网中国亿万人民在长期斗争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宪法由序言开篇,最根本的就是要表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因此,无论对宪法如何修改,宪法序言是决不能删去的。如果删去宪法序言,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四项基本原则在宪法条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宪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国体,它确定了国家的性质。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一条中明确规定了两项,即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同时,规定我们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实际也就肯定了工人阶级通过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领导。至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宪法序言已经肯定了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宪法第二十四条中又明确规定,“国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按照这一条的规定,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对人民来说是个教育问题,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则是法定义务。除此之外,宪法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许多条款,实际上同时包含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其中对公民义务的规定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比如:要求公民提高自己作为主人翁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

自己的各项义务,包括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纪律和公共秩序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等等。提高全体公民履行这些法定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来处理公民个人同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同其他公民的关系,建立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

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正是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现行宪法体现的原则性,当然并不限于在序言中的表述和在第一条、第二十四条和其他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定中的体现,而是贯穿宪法始终,是宪法的灵魂。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带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上,宪法的每一条规定可以说都是有利于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都是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

(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现行宪法体现改革精神,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铺设了明确的轨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开放也是改革。改革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是我们党的主张,又是在我们党领导下进行的。改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宪法序言在明确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又明确规定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现行宪法在当年制定时就已根据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建国以来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的同时,体现改革精神,对国家机构作了许多重要的新规定,主要是:(1)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实行差额选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常委会;全国人大设立专门委员会;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如与全国人大共同享有立法权等。(2)恢复设立国家主席、副主席。(3)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4)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5)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6)废除国家最高领导职务事实上的终身制。(7)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级人大和乡级政府。(8)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此外,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着眼祖国统一大业,宪法还对设立特别行政区作了特别规定。现行宪法实施以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后三个宪法修正案肯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是:(1)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2)确定了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3)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4)肯定了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的地位。(5)完善了应对包括戒严在内的各种紧急状态的制度。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现行宪法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起来并正在发展壮大的事实,肯定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又为全面、深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原则。现行宪法实施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从广度上和深度上加快推进,旧的经济体制不断突破,新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们党总结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四个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主要是规定了:(1)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4)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6)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于对外开放。宪法规定: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国法律的保护。这一条规定是一九五四年宪法、一九七五年宪法、一九七八年宪法所没有的,也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所少见的。

二、现行宪法始终贯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准则,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在我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们的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也是整个宪法的基本精神。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即社会主义民主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同坚持改革开放也是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最终废除压迫和剥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讲改革开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归根到底,也完全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从多层次体现出来的,主要是:(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2)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群众自治,群众自己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办理,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法律上、事实上广泛的、充分的、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在这方面,第四个宪法修正案根据党的十六大有关精神,作出了两条重要的规定:一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二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在人民享有的“一切权力”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权力,以此保证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方针、政策能够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来体现和保障的。

宪法第一条规定的我国的国体,表明了我国政权的广泛基础和民主性质。

列宁说过:“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一种高度民主的国家形式、国家形态,它保证人民享有资本主义民主所无法比拟的高度民主,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见、利益和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国体总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体现、来保证。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它的常委会。萌芽于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于五十年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们党在政权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最好、最有效、最重要的形式。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1)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至关重要。

(2)各级人大和它的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以求真正集中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审议、决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它并不代替依照法律规定属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职权。在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以便各个国家机关各司其职,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使国家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

(4)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充分发挥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方的建设事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有利于加快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同时行使自治权,也就是说,它们享有比同级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更大的自主权。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与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总之,我们这种国家政权形式使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的国家比较能够经得起各种风险、克服各种困难的可靠保证。

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切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执政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国家政权运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了国家根本法的保障。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党要坚持依宪执政。因此,学习法律,首先要学习宪法;增加法制观念,首先要增强宪政观念;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首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由于宪法的许多规定主要是依靠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去执行的,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好宪法,熟悉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真正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依法治国,必须维护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宪法确定的一条基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国家的政令和法制的统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我国是一个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就不能依法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否则,就会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妨碍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立规矩,“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做事情,“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宪法。立法法还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违反宪法、法律的审查,作了具体规定。我们这种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当然,宪法规定的宪法实施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更好地运作起来并落到实处,这是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话说回来,从根本上保证宪法的实施,还是要讲老传统,主要靠两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又领导人民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己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领导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严格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二是,紧密依靠群众。马克思说,理论一经为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主席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既然我们的宪法和法律以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它就应该、也一定能够为人民所自觉掌握和遵守。因此,把宪法和法律交给群众,让群众掌握宪法和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人人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并且同违反宪法、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进行斗争,这是最伟大的力量,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关于选举法、地方组织法

和代表法的几个问题

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是体现和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现就三个法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些介绍:

一、关于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规定在选举法和组织法中,选举工作的具体制度,是这些原则的体现。这些原则是:

(一)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体现的是具有选举权利的公民非常广泛,或者说,国家权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此规定,我国具有选举权利的选民占十八岁以上公民99以上。

(二)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选举中的体现,包括两层含意:一是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二是相同数量的选民应当选举大致相同数量的代表。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行使选举权利的主体是广大选民。因此,由选民选举代表称为直接选举。由代表机关选举上级代表或国家公务人员,对选民来说,隔了一层或几层,因而称为间接选举。一般来说,直接选举的层级越高,民主程度越高。我国1953年选举法规定乡、镇一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1979年修订选举法,根据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状况,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步骤。今后,是否进一步提高直接选举的层级,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四)差额选举原则

差额选举是候选人多于应选人的选举制度。五十年代的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是等额选举,即候选人和应选人名额相等。一九七九年修改“两法”,将等额选举修改为差额选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步骤。差额选举制度受到群众和代表欢迎,原因是:第一,它给了群众和代表挑选余地,得以好中选优。第二,它把竞争机制引入选举,对干部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五)无记名投票原则

二、关于选举任免权

选举和任免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权力委托给自己信任的人。这里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免、决定代理人选、罢免、撤销职务等。

1.关于党管理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的关系

地方组织法关于选举的规定,体现着党管干部和人民依法选举的有机结合。坚持党的领导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是实行改革、促进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政治保证。这是一个重大原则。但党的领导,不是代替国家政权的职能。党管干部,体现在人大依法选举和任免工作中,是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不是直接任命干部。党管干部与人大选举任免干部,都是为了保证干部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两者是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要实现党管干部,一是选择干部时,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充分走群众路线,使选拔的干部真正是优秀的、群众拥护的干部。二是在向人大推荐后,要做过细的工作,如实向代表介绍候选人的情况,回答代表提出的问题。党组织推荐的人选,一般都是经过认真考察,反复研究并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作为人大代表,要信任党组织推荐的干部,如发现问题,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来,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不负责任的态度,那样做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都是不利的。

2.关于差额选举

实行差额选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迈出的重大步骤,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差额选举是经党中央提出,并在党内实行,然后推广到国家政权机关的选举。法律关于差额选举的规定,体现着党管干部和群众选举的统一。这是差额选举的基本立法精神。

(1)关于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的提名。地方组织法对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候选人规定了两个提名的渠道,一是大会主席团提名,这是地方党委根据党的干部任免条例,经多方面考察、协商确定的人选,通过主席团提出的。二是代表联合提名。地方组织法原来规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对此曾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要求取消代表联名提名,认为这是对“党管干部”的冲击;另一种是认为代表联名提名是代表的民主权利,不能取消。应当说,选举和任命的一个区别,就在于选举人有提名权。代表享有提名权,是人民群众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一个体现。1995年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在继续肯定可以联名提候选人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不同,对代表提名所需的联名人数作了调整。规定:省级人大代表30人以上、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20人以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可以联名提出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的候选人。这样规定,比较合理,也比较规范。

(2)关于地方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员的选举。地方组织法考虑到正职选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正职选举作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本级国家机关正职领导人时,“候选人一般应多一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出的候选人只有一人,也可以等额选举。”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绝大多数因提不出差额,实行的是等额选举。这种情况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存在。1995年修改地方组织法时,对这一问题有3种意见,一是要求删去正职也可以等额选举的规定;二是认为对正职无论是否提出差额,都应实行等额选举;三是既然原来的规定比较灵活,并不是要求非差额不可,可以不作修改。因此,对正职选举仍维持了原来的规定,未作修改。这个规定的立法原意是,正职一般要实行差额选举,这是作为原则体现出来的,同时考虑正职候选人不太容易提出来,因此规定了一个例外,即提名只有一人,没有代表联名提出候选人的情况下,可以等额选举。

(3)关于政府副职领导人的差额选举。政府副职领导人要不要实行差额选举,有一些不同意见。修改地方组织法时,一些同志主张,政府副职领导人由正职提名,人大决定。这个意见不无道理。如国家从一开始就确定这样的法律制度,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国家从1954年开始,就确立了两种不同的提名方法,并延续至今。改为“首先组阁“,多数地方人大的同志不赞成。修改“两法”时,法工委就此专题征求各地意见,大多数地方人大不同意改为正职提名。现在看来,副职实行差额选举,没有发生什么问题。从几次省级换届选举的结果看,党委提名的人选绝大多数能够当选,没有当选的大体在百分之二左右,比例很小。总体说,这应属正常现象。第一,说明党委和组织部门工作是认真、扎实的。第二,人大代表尊重、信任党委的提名。第三,代表提名当选的,是对党组织提名的补充,体现着党组织的主张同群众意愿的结合。

(4)代表是否可以跨团联名提出候选人。以往有的地方不允许代表跨团联合提名,认为这是“非法串联”,是非组织活动。这种看法不妥,与法律的精神不一致。地方人大开会组织代表团,目的是为了充分审议讨论问题,便于会议的组织,不是为了隔离代表,限制代表权利。既然允许代表联名,跨团联名是情理中的事。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代表联名提名候选人时,不同选区或选举单位选出的代表可以联合酝酿、提名候选人,说的就是可以跨团提名。对代表在选举中的这一活动,一定要慎重对待,如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妥当,也要多做说服、引导工作,不要轻易定为非组织活动、非法活动。

三、关于人大监督

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在国家的各种监督机制中,人大的监督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监督是一个老题目,也是一个目前没有完全解决好,有待于在党的领导下从制度上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人大监督,要依法把握住监督的内容和监督的形式。就监督的内容来说,一项是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再一项是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有实体内容,又必须有跟实体内容相适应的形式。

我们的宪法、组织法、议事规则规定了一些监督的形式。从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来说,大致有这么几种形式:

(一)违宪监督。现在已经确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一直到政府规章。立法法已经规定了备案制度。备案就是各查,以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主动审查是送过来的东西要先看一遍,有没有问题都要有一个说法。被动审查是送过来以后,分类、装订、存档。只要在有效期间,什么时候发现问题都可以追究。现在全国人大、地方人大的现状,人力、财力情况,只能实行以被动审查为主的办法,但是不排除对某些特定的法规规章进行主动审查。从全国人大的备案来看,现在已经发现了有极少数地方性法规,跟法律有抵触,要按照立法法的程序解决。

(二)对法规的批准。从立法上讲批准是两类,一类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要报上级人大批准。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通过了,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这个批准既是立法程序的最后一道,也带有监督的性质。还有另一种,就是较大市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来批准。但是对这个批准做了两个限制:一个是时限的限制,必须在四个月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意思是两次常委会要解决问题,不批也要告诉人家,不要都拖着。第二个是内容的限制,只做合法性审查,不要在文字细节上纠缠不休。

(三)执法检查。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这个决定以后,执行了九年,执法检查搞得比较普遍,也是有成效的。现在看到的一个问题是要把握住执法检查的主体和对象。检查主体是谁?是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是不是检查主体?不是,专门委员会是协助常委会来做执法检查,不是一个独立的检查主体。主任会议是不是?也不是。一部分代表,一部分委员也不是,主体只能是人大常委会。客体,检查对象是谁呢?对象就是政府和政府的部门,现在发现一个现象,搞所谓“联合检查”,组织人大、政府和部门的联合检查组,检查群众的守法情况,这种联合检查组和执法检查的初衷是相左的,执法检查是人大检查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不是检查公民、法人、组织的守法情况。不要把联合检查组搞成部门的工作组,部门的工具。

从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来说,大致有如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是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计划和预算。这是对政府进行全面监督的基本形式。根据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经验,对工作报告还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划分为四种:有的是政府的全面报告,有的是一个系统的报告,有的是部门报告,有的是专题报告,当然还包括听取和审议两院的工作报告。从1954年到90年代后期,没有报告通不过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代表素质的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加强,最近两三年,有的地方出现了报告通不过的现象。既然要对报告进行表决,就有可能通过,也有可能通不过。一旦报告通不过,怎么办?从理论上说,报告通不过,就意味着对过去的工作不满意,或者对今后的工作意见不批准,法律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但现在有的报告通不过的原因比较复杂,还不能这么简单处理。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重新作工作报告。如果工作报告再通不过,恐怕要考虑报告人的辞职问题。

二是询问和质询。询问是了解探求的意思,当然也有批评,但不严厉,也没有严格的程序,即问即答,全国和地方询问用得多;质询既有探求、了解的意思,也有责问的意思,比较严厉一些。法律为此规定了比较严格的程序,包括提质询案的主体,经过主席团同意,答复质询案的场合等。

三是罢免。罢免案是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最后的,也是最严厉的手段。罢免程序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1954年到1986年的组织法写得都比较简单,规定主席团、十分之一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一府两院领导人员的罢免案,然后由主席团交付表决。为什么写得简单?没有经验。因为从1954年开始,各级人大都没有罢免过谁。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罢免案开始启用。实践显示出原来的程序比较粗,跟我们党的传统政策不够吻合。1995年根据实践经验,按照我们党的传统干部政策,完善了罢免案。现在罢免案是分两种程序,第一种,主席团、十分之一代表可以提出罢免案。提出来以后,如果看准了,可以交付表决;有的看不准,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弄清问题后再决定是否交付表决。这个程序跟我们党的传统做法就一致了。罢免案程序比选举程序规定得严格,不能轻易用,要用也要按规定的程序办,程序体现党的干部政策。

四、关于代表执行职务

代表法根据宪法、有关组织法对各级人大代表执行职务作了集中、系统的规定。是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法律依据。

(一)人大代表职务的性质

“人大代表是政治性职务”。人民通过选举,把属于自己的国家权力委托给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职务,就它的性质来说,是参加国家权力的行使。人大代表不是一般的“英模代表”、“先进工作者代表”,而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因此,代表执行职务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政务活动。

人大代表执行的职务是一种常任务性职务。代表不仅要在会议期间做好代表工作,闭会期间也要开展代表活动,依法履行职责,不能当“会议代表”、“挂名代表。”

人大代表执行的职务是一种兼职职务。与国外专职议员不同,我国实行兼职代表制。各级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绝大多数代表职务不是专职而是兼职的。兼职的优势在于联系群众,贴近实际,由此也就能结合本职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代表执行职务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参加代表大会与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关系。

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职务。这一方面要求代表在认真参加本级人大会议,切实行使好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另一方面也要求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开展活动,贯彻执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闭会期间的活动是会议上讨论和决定问题的必要准备和基础。

2.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法律规定,人大代表享有一定权利,同时承担一定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是个人赋予的,也不能被任何人剥夺。这种权利与义务也是不能割裂的,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也不能不讲权利,只讲义务。

组织法和代表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人大代表的权利,既包括开会期间的各项权利,也包括闭会期间的权利。既规定了代表的权利的类别,也规定了行使权利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组织法和代表法所规定的若干代表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职责,如参加会议、参加审议、参加表决,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和职责。权利的行使也是义务和职责的履行,不能随意放弃,放弃就是失职。这和一般民事权利不同。如代表法规定,代表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大会会议的,要终止代表资格。

此外,组织法还专门规定了代表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等。

3.集体行使权利和发挥代表个人作用的关系。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每个细胞充满活力,代表大会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全国320万代表是国家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对国家的稳定、发展作用巨大。

另一方面,代表参与的人大各项权力的行使,参加审议和决定的问题,都是关系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这就要求人大在决定问题的方式上,必须采取合议制的方法,集体行使权力,经过来自各民族、各阶层、各方面的代表以民主的方法充分讨论,最后按多数人的意志决定问题。对此,宪法和组织法都规定了表决规则,审议法律草案和其他议案,无论大会还是常委会,都要以全体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内部,个人或少数人都不能决定重大问题。

(三)如何理解和执行对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

为保障代表履行职务,组织法和代表法规定了对代表执行职务的几项保障制度。

1、关于言论免责权

人大代表的言论免责权,就是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受法律保护。这里的各种会议,包括大会、列席常委会等发言和表决,都不受法律追究。

从法律上确立言论免责权,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人大代表自由表达意志。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只有他们能够正常参加人大的工作和活动,在审议议案、讨论重大问题时能够讲真话、讲实话,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人大制定的法律、作出的决定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不因个人言论和表决行为而承担刑事、民事或行政法律责任。

代表应邀列席选举单位会议、人大常委会会议,适用此规定。

2.关于人身特别保护权

组织法和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如果是因为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

除未经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外,未经许可还不能采取劳教、监视居住、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如果对乡、镇人大代表采取逮捕、刑事审判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执行机关应立即向乡镇人大报告。

从法理上说,赋予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有双重意义:一是为了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正常运转。二是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不因履行职务受到打击报复。

我国法律对代表的保护比外国范围宽。但这不能理解为法外特权。代表违法、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追究。只不过有一个特别程序。人大常委会在审查许可请求时,原则上是不审查证据或判断是否应采取强制措施,以免影响司法机关正常工作。如发生错捕错判,则由司法机关负责。人大常委会更不应搞地方保护,对违法犯罪人员予以庇护。

3.执行职务的时间保障

兼职代表制势必发生一个保障代表从事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会议期间,一般不存在时间保障问题。闭会期间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外企增多、私企增多、国企也有严格责任制,难度进一步加大。

代表法规定,代表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参加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安排的代表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这是确定给代表所在单位的一项义务。在本职工作时间与执行代表职务时间发生冲突时,人大代表有权将本职工作时间让位于执行代表职务时间。当然,应尽可能妥善安排。

需要说明的是,给予时间保障的代表活动,应是由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安排的。一般地说,代表自己安排的活动应在业余时间进行。

4.执行职务的物质保障

兼职代表制还带来一个工资待遇和补贴问题。我国实行单薪制,人大代表的经济来源是其本职工作,而不是代表职务。

篇3:宪法与和谐社会

关键词:宪法,和谐社会,保障

我国现行宪法于2004年分别对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正,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 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人权等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曾做过系统阐述, 他指出, 我们所要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中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公平公正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结合我国国情, 和谐社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特征:

首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权社会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权保障, 是衡量国家权力是否正当的一杆标尺, 为全社会提供了价值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之态。

其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衡权社会具有正当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中, 专门论述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因此积极追求权力平衡, 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再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而法律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是最有效最具权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在法治框架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 整个社会才能向和谐社会前进。

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中不难发现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当前, 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 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法制保障, 但是我们的法制并不完善, 还不很健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立法上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发展, 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导致在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 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二是执法上的缺位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们的执法“准则”, 是法治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执法上的严重缺位, 于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不深究或者执法犯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这对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是个极大的“威胁”,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我国法制建设。面对和谐社会对法制的要求, 无论要对哪个法律进行完善, 首先必须要从宪法着手。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宪法,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最为基础而又关键的首领作用, 任何法律的颁布与执行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 同时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是建立在宪法总则性的规定中。“构成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不同形式体现共同体社会的价值秩序和价值决定, 建立以人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所以完善宪法, 创新宪政体制, 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篇4:美国的宪法和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13个地区根据邦联条例,首次成立了以大陆会议为形式的松散的中央政府。谢斯起义,美国震动,也让美国人对松散的邦联政体开始了新的思考。经过近4个月的频繁活动,激烈争论,谅解妥协,“1787年宪法”应运而生,这份最初写在4页羊皮纸上的宪法文件,就是这个新国家的设计蓝图。

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但却规划和预示了美国未来成为世界强国和公众幸福的基础: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拜读美国“1787年宪法”,能读出4个原则。

第一是联邦体制原则。美国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联邦政府只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第二是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每种权力都有限制另外两种权力滥用的职能。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著名的三权分立原则。

第三是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自从1803年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之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能够进行违宪查权。这意味着联邦各级法院可以审查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是否与宪法相抵触,并且可以宣布违反宪法的法律无效。

第四是人人平等原则。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人人都有平等地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尽管美国宪法历经多次修改,但是“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宪法的本质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民众的自由。

篇5:宪法和选举法

李洋笑

摘要:宪法规定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对于自身选举权的行使并不积极、国家对于公民选举权的保障也不够确实。就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各民主国家的全民投票选举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对其基础和政策层面进行比较,特别是通过对其各国公民投票选举制度与中国选举制度的比较,来论证我国选举制度的缺陷,并为我国改善选举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还对其可能实行的领域进行了自己的制度设想。指出要确实实现公民的选举权,确保公民能够通过投票选举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选举权 选举制度 投票选举 民主

打开网页百度选举权,在第一条百度百科里看到这么一小段描述:选举权是人民通过宪法创造的权利,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密切的权利。从与人民主权“最密切”这一点上来看,选举权无疑是我国公民政治权利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选举权,最为通俗的阐释是选择与推举领导者的权利,是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民主权利。对于我国来说,选举的对象是人大代表,而代表被选出之后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去推选领导者。可以说,公民对于选举权的行使可以当作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风向标,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连最基本的选举权都无法行使,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无民主可谈了。

为了从各个层面来阐释选举权,本文特别选取了选举权的英文单词之释义:Suffrage一词源自拉丁文suffragium一字,意即“投票”。①从最原 ① 王士伟.《古希腊城邦民主制论稿》,2005年版,P107。

始的字面思不难看出,最初的选举权一词是直接等同于投票这一行为的,而在如今的政治里,投票这个行为只能被归类在选举制度之内,选举权与选举制度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大程度上选举权的实现是离不开选举制度配合的。一个良好有序高效的选举制度是公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保障和制度基础。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各民主国家的选举制度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不难发现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各国的选举制度归类起来都可以用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概念来阐释:它们都是由本国宪法所规定的细节,用以将人民决定的领导者和政党的选择付诸实现的投票制度。①不论是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还是西方国家的大选都离不开投票,因此从上至下的分析,要想确保公民选举权的实现,最根本最基础在于投票选举的制度保障。

本文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举权的理论基础和选举权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了解欧美民主国家的选举权现状和选举制度设计,描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将我国选举制度和欧美国家的制度设计进行些许对比并分析我国选举制度所存在的缺陷;第三部分提出自己对于如何改革选举制度以确保我国公民选举权得以实现的意见,并在其可能实行的领域提出自己的制度设想。

一、选举权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沿革

(一)选举权的理论基础

在18世纪初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间兴起的启蒙运动奠定了近代国家关于公民投票选举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卢梭认为:主权是不能转移的,也是不能够被代表的,主权本质上是由公民构成的,而每个公民的意志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因此他坚持认为“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②卢梭强烈的抨击英国议会,认为只有人民亲自批准、制定的法律才能体现公平和民主,才是合法合理的,要求实行民主制,让公民通过投票来实现每个公民的意志,即以投票方式行使选举权。虽然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 ①② 唐晓.《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2002年版,P9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2004年版,P127。

中并没有直接的提出“Suffrage(选举权)”这一词,但是在主张民主选举这一点上,却和现代选举权的内涵是不谋而合的。然而,卢梭的理论在实践上却有着不可忽略的缺陷,那就是并非所有的问题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公民都应当完全地享受投票选举的权利。应当说,选举权是大多数公民应当而且是必须享有的权利,但是卢梭片面的强调“主权在民”实际上忽略了行使选举权对于公民素质所必须的要求。

同一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提出了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本文对于孔多塞定理是否存在悖论的争论不作分析)。根据孔多塞定理,假设某一集体的成员在两个方案中进行正确选择的概率平均高于二分之一,那么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进行正确选择的概率将无限趋近于一。打个比方,假如一个知情的公民所获得的信息正确率为百分之七十,而公民的素质决定他能够客观而公正的做出选择,那么三个公民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是0.3*0.3*0.3=0.027,而如果参与选择的公民数量无限增多,那么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将会无限地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做出正确的选择之概率会无限的接近于一。虽然孔多塞定理对于条件的要求较高,但是却为公民平等的行使选举权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随着时间推移和对于选举权的理论研究加深,现代学者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例如:

1.正确信息的来源

为了使公民所取得的信息正确性更高,政府应当向人民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尽量减少政党或其他组织对信息的歪曲。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保障社会信息、新闻的畅通和真实性,这是选举权所指向的价值目标实现的最基本前提,也是大多数现代学者所共同倡导的。

2.公民的必备素质

由于实现选举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最后的选举结果尽可能的趋于理性,因此在公民的整体素质达到某一标准之前,要对公民的投票选举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对于一些难以判断的价值的问题和对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较高的问题,则不适合进行全民投票决策。在充分保障公民选举权的同时,我们在设计公民投票制度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公民投票、也不是所有的公民投票的结果都是好的。在这一点上,现代学者对于我国是否适合全民投票选举存在很大的争议。

(二)选举权的历史沿革

选举权(Suffrage)一词最初源自于拉丁文suffragium一字,suffragium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即“投票”,可见选举权最早出现的形式即使以投票的形式进行的。早在前六世纪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文明,投票这种表决形式就已经出现并一直被当作民主的必要特色,最早的投票在雅典用于决定是否要驱逐犯错的市民离开。①

现代选举权最早发轫于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早期的现代民主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萌芽,而这个民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选举权。从选举出现至今将其概括起来,选举权的发展始终有两条主线贯穿于其中: 1.从限制选举发展为普选

从限制选举发展到普选制可以说是现代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选举权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限制选举是指,参与者不但要具备必须的公民身份,而且在政治、经济或者社会地位上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选民资格;而普选则是指凡是具有公民权利者,即可获得选民资格,不受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在维基百科中如是描述:普选一词用以描述投票权不受族裔、性别、信仰或者社会地位所限制的选举方式。选举权的发展从限制选举到普选代表着选举权的覆盖面积逐渐覆盖了所有的公民,尽管普选也存在限制性普选制度(如1893年的新西兰和1906年的芬兰都实行限制性普选制度),但与限制选举相比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在历史上主要的西方国家都有过限制选举的规定,英国层在19世纪30年代规定城市选民资格为收入10磅以上的房屋主和年付10磅以上的访客;农村选民的资格为收入10磅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50磅以上的土地出租者。美国、葡萄牙还有澳大利亚还对选民的受教育条件进行过限制:美国个别州的选举法中曽规定公民若想取得选民资格必须经过文化测验;澳大利亚的个别州还曾规定只有从特定大学毕业的公民才能够获得选民资格享受选举权。更为普遍的则是性别条件的限制,主要是限制女性公民的选举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少之又少。然而 ① 魏凤莲.《古希腊民主制研究的历史考察》,2010年版,P353。

跟随着民主政治发展的脚步,选举权的进步也随着限制性条件的逐步减少而向着各个方面前进和发展。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选民数量的增多,如英国从18世纪享有选举权的成年公民比例为5%,1928年之后享有选举权的成年公民的比例提高到了90%。①除此之外,选民的范围在阶级上,性别上以及种族上都有扩展,甚至在选民的合法年龄上也有所放宽。在1893年新西兰首次赋予公民有限制的普选权之后,各国都逐渐的开始赋予本国公民普选权。

2.从不平等的选举权到平等的选举权

平等的选举权是指票票等值,不因投票人的收入、财富、或者社会地位等条件而有所差异;而选举权不平等是指每个选民所拥有的票数不等或者所投的票效力不等,选举权的不平等也是选举权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例如英国,在英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同一个选民可以投多票的制度,该制度规定投票的票数由选民的固定资产数量或者所经营的营业场所数量来决定,有的选民甚至可以在一次选举中投上数十票。英国还曾经实行过根据纳税数量多少来决定投票效力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下选民选票的价值实际上是不同的,纳税较多的选民所投的票价值高出许多。

这种不平等的选举权在19世纪之后逐渐得到校正,英国在19世纪初调整了选民投票效力的规定,将这种票值的差别控制在了2倍以内,并在20世纪中期废除了一直以来的复票投票制度,确立了“一人一票”的原则。大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人民广泛开展了为争取平等选举权而进行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手段的改良,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制度。如今世界上除了中东的部分君主制国家以及非洲落后地区之外,大多数国家的选举权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妨碍选举权的一些关键性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

二、国内外选举权现状之比对与反思

(一)欧美国家(美国为例)的选举权和选举制度

放眼当今世界的选举权现状,在欧美民主比较发达的国家,公民投票 ① 张慰慈.《英国选举制度史》,2009年版,P143。

更多的是一种经宪法规范的常态的制度,人民能够以公民投票的形式对领导人、法规、国家重大政策的变动进行积极参与。虽然公民投票耗费了较大的成本,而且各国一般都有投票率下降的现象,但总体来说,公民能够通过行使选举权来影响政府决策这一点仍受到了一致的肯定。打个比方,美国人民可以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来选择本国的总统:首先,由每个州公民选出与本州国会议员数量相同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再由各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总统。

美国的选举可以看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举,不论是议员还是总统的选举,都需要在群众面前进行竞选演讲来介绍他们的执政理念,让大家都接受并支持自己。这种公开透明的竞选使得每一个参选人背后的东西不论是污点还是优势都被放到了放大镜下,他们的生活作风、工作态度也被公之于众,这样一来就有利于选民获得参选人更为真实的信息,保障选民的知情权,也使得参选人在参选成功之后无法违背自己曾经在选民面前做出的承诺。可以这么说:在美国,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通过这一票的诉求来让统治阶级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公民选举权所应当具备的价值。

(二)我国的选举权和选举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治的民主化与现代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选举制度也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对政府和群众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许多中国公民心中至今仍然潜藏着顺应大局、不问政事的思想,而许多官员头脑里也没有人民公仆执政为民的概念,因此中国公民的选举权也被很多国外学者贴上了“虚假”的标签。

1.我国选举权的历史沿革

以放眼历史,中国选举权的发展史可以看作一部血泪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所有的官爵一律都是世袭制,据我所知最早能够跟选举扯上一点联系的要属汉朝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指各地方官员通过考察,将所谓品德高尚、才高八斗之人推荐到朝廷做官的举荐制度。这项制度类似于选举而不同于往常之处在于:它首次将外界对于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作

为了一个人是否可以当官的标准,并不像以往将血统和战功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可以做官的唯一标准;并且是通过他人的推荐步入仕途,也就是说贤德之人可以被他人选中而做官,多多少少有一点选举的意味。到了隋朝,科举取士的产生取代了外界的评价,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一直作为政府任用官员的主要标准,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可以说我国近代选举思想的产生是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一起来到中国的,经历了西方坚船利炮的洗礼和中国封建制度的退潮,民国时期现代选举思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了无产阶级的选举制度。1954年中国有了第一次全国大选,参加投票的人数超过2.5亿,超过了登记选民总数的80%,同年完成了第一次普选选举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我国的政权第一次建立在了选举的基础上,①选举权发展向前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大步,中国也从此跨入了全民普选的国家行列。

2.我国选举权的现状

首先从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与普遍性来看。所谓平等性即是我们所说的“一人一票、同票同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年满18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并且每个公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至于“同票同权”,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已经通过了城乡居民同票同权的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意味着将实行城乡按照相同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尽管目前国家政策对军人和少数民族选举人大代表仍然给予特殊照顾,但大体上看来我国的选举权是平等的。至于选举权的普遍性,我国除了未成年人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成年人以外都无差别的享有选举权,因此我国现阶段不享有选举权的人是很少的,可以说普遍性在我国的选举制度中已经基本得以实现。

目前我国的选举权从选举的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间接选举权,这一类包括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大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和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领导,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选举。还有一类是直接选举权,县级、乡级人大代表和村级领导都 ① 史卫民.《中国选举进展报告》,2010年版,P73。

适用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选出。

(三)中外(美)制度比对下我国选举制度的缺陷

建国至今我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是一个封建传统久远,现代选举制度建立不久的国家,再加之人口众多地域广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因而导致我国的选举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公正公开性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选举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违法行为,选举程序不透明缺乏公开性。

众所周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行政机关和领导人都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产生的,可以说人大代表的选举就如同美国总统大选、议员选举一样重要。人大制度归根结底是代议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人大的选举是自下而上一层一层选举的,因此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显得极为重要,因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选举直接关系着上一级人大代表选举的质量,也关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然而在基层选举中虚报选民、计票不实等暗箱操作和违规问题却层出不穷。

对比美国的选举制度,不管是总统选举还是议员的选举,都是花费了很大人力物力进行宣传的,在公平的基础上候选人之间进行竞争之后决出胜负。在那样一个竞选环境中,每一个候选人的信息都被摆放到了选民面前,选民的知情权得到了保证,并且选民与候选人之间不存在政治地位上绝对的控制关系。反观中国的选举,候选人究竟家境如何、学历如何对于选民来说都一无所知,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关系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或者存在社会地位上的高低,如此一来就算选举中存在违规和暗箱操作,作为弱势一方的选民们也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2.制度的可操作性较低

其次,我国选举的程序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较低。

选举权的实现离不开一套真正确实可行的选举制度,然而在我国的法

律制度里普遍的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这一点在选举里也有体现。①例如:我国的选举法对于选举委员会的规定过于简单,仅仅规定了县乡两级人大选举要成立选举委员会却没有对其职责和工作原则进行规定;我国选举法对于选民登记的规定也过于简单以至必须要用地方性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这样粗略的规定直接导致了选民的选举权得不到确实保障;选举法对于代表候选人做出的限定也过于宽泛,并且对竞选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导致了候选人与选民之间沟通不够,选民的知情权也就没有了保障。

这一点上,美国虽然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是在选举制度上还是采取了统一的规定,并且美国的选举制度规定较为细致,比如:选举过程中必须进行竞选演讲等。

3.民众的参与程度较低

最后,中国公民对于选举活动的参与程度也不高。

在中国,许多公民一辈子没见过选票,包括我自己至今也还未触摸过选票,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公民对投票选举的参与程度还不高。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除了群众自身缺乏参与热情之外,政府的工作缺失和选举制度的缺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因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公民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行使选举权;二是由于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大、加之人口众多,导致选民登记困难。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对选举一无所知,或者常年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在外奔波,他们很难获得选民资格。

反观美国,列举几个选举宣传口号便可看出美国政府是极力倡导和鼓励群众参与投票选举的:“以前不让你们投票你们又是游行又是示威,今天让你们投票反倒不投了,这样不好”;“请记住,即使你投票日不能去投票站,同样可以在选举委员会提前投票或函投”。②标语通俗但充满了号召力,倡导每一个公民参与投票,并且告诉公民“即使投票日不能去”也可以“提前投票或函投”。面对一个如此热情的政府,相信每个公民都会盛情难却。

并且,美国的中期选举或大选都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去参加投票选举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政府为了保障公民能行使选举权,规定在 ①② 谢毅敏.《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探析》,2005/4/15,P29。

关中人.中国和美国选举口号的对比,《和讯评论》,2006/11/7,P1。

这一天公民离开工作岗位参加投票选举仍然享有正常工资,任何单位和企业都不可以克扣工资限制公民参加投票选举。而中国的选举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每年的选举时间,更没有为选民们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这使得中国公民想要给自己支持的代表投上一票难上加难。

三、如何保障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实现

判断公民选举权是否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公民的诉求是否能够通过选举权的行使得到实现,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离不开一套完备的选举制度的保障。针对上述的我国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改进从而使我国选举制度更为完备。

(一)透明候选人提名和介绍,建立竞选制度

由于人大代表的选举规则的规定较为模糊,给了某些官员操纵选举的权力,从而导致候选人信息不透明,选举失去了公平公正的性质。很多地方的基层选举情况表明选民小组在筛选候选人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是将官方和团体提出的候选人留下而将选民提名的候选人筛掉。因此,完善候选人的提名制度,尤其是介绍显得尤为重要,允许适当的候选演讲和辩论并在选举委员会的组织下让候选人和选民交谈接触,都是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要想选举得出最理性的结果就必须向选民提供足够真实可靠的信息。

此外,还应当建立适当的竞选制度,在选举中各个候选人相互竞争更有利于增加选举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选民对候选人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使选民或者代表们的投票更慎重、更理性,减少盲目投票的情况,也能增强候选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如果没有竞选,差额选举的优势就得不到发挥,选民无法感觉到自己选票的作用,代表也无法听到选民的诉求,如此一来实现公民的选举权就成了一种形式和一句空话。

(二)成立独立的选举委员会

选举委员会是我国选举活动的主持机构,目前我国法律对选举委员会的规定较为简单,没有规定选举委员会的组织原则也没有规定选举委员会的职能职责。我认为应当成立一个独立的机关,这一机关应当长期而稳定的负责选举活动的主持工作,体系的设计可以仿效人大常委的设置,成员

需经过上一级人大任命,为求稳定,任期可以设计为10年或者更久(长期担任被任命职务)。并且适用回避制度,当候选人员与委员会成员有直接利害关系时委员会成员必须回避,从而保证选举委员会的中立。

建立这样一个独立的选举委员会对于一个国家的选举活动良好地运行非常重要,起码在出现和解决纠纷时,政府不会首先处于纠纷之中,尤其是在基层选举活动中,这对社会稳定和选举公平都很有利。

(三)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直接选举相对于间接选举来说是一种直接民主,民主形式更先进,民主程度也更高。目前我国人大直接选举已经扩大到县一级,但是在县一级甚至乡一级政府部门的直接领导人仍然是通过间接选举即同级人大选举选出的,这样一来就为基层全面实现公民的选举权设置了障碍。

除了政府领导的选举应当扩大为直接选举外,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也应当适用直接选举,接受选民的直接监督。众所周知我国的选举制度和美国国会的选举制度是不同的,美国国会的议员是各州人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的,而人大代表则是一层一层逐级向上推选的,这样的选举模式会直接导致级别越高的人民代表离基层选民的距离越远,使得人民代表听不到人民的诉求,这样逐级选举的模式可能导致多数人的选举变成少数人的选举,滋生专权和腐败,最终会架空人民的选举权。只有逐步施行直选,才能让国家听到选民的声音,保障公民选举权的实现。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加强公民的普法教育,加大选举的宣传力度,做好流动人口选民登记工作,保障流动人口的选民资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也是需要长时间下功夫才能看到成效的。不断改革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不相适应的选举制度,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唯有坚定不移的推进选举体制的改革,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选举制度,保障好每一个公民选举权,才能真正使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的落实。

参考文献

篇6:宪法和选举法

一、对教材提供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的质疑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 第三十四条是这样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同时,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4年10月27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中也有同样的规定。可见, 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由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明确规定的, 但是对于什么是选举权, 什么是被选举权, 它们的具体定义在我国《宪法》和《选举法》中是没有明确表述的。

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11月4日修订通过) , 第十一条是这样规定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 第八条是这样规定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 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同样, 这两部法规中也没有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概念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通过对《宪法》和相关法律的仔细解读, 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村 (居) 民选举村委会或居委会主任是在进行民主选举, 而这种民主选举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就是《宪法》和《选举法》规定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而民主选举就是在行使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民主选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因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民主选举是一回事, 而教材在本课相关内容, 包括综合探究中多次出现村 (居) 委会主任选举的案例中, 一直没有说明这是村 (居) 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只是说这是民主选举, 联系教材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只有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才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这就不得不让人认为村 (居) 委会主任的选举不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概念没有作出科学阐述, 教材所提供的概念值得质疑和商榷。

二、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的科学厘清

1. 我国目前存在的选举类型

选举的字面含义为选择和推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选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指的是政权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选举人意志, 按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 选拔、推举代表 (议员) 或主要负责人的活动。狭义选举仅指选民或代表 (议员) 根据自己的意志, 依照法定形式, 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机关的代表 (议员) 或国家机关组成人员。这是关于当前世界各国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在我国,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为公民参政权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受宪法或法律的保护, 任何人不得非法加以限制或剥夺。只要符合宪法规定的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年满18周岁且依照法律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 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目前我国存在三种类型的选举, 都是基于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规定而存在的。第一种是人大代表的选举, 在县级及其以下实行直接选举, 在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 适用《全国人大代表与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选举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第二种是指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一定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 如国家主席、省长、各级法院院长、各级检察院检察长等。这种选举主要适用宪法的相关条款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三种是基层群众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分别适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地方性村委会选举法规。

因此, 在我国,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一个方面是“村 (居) 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不管是哪种选举, 都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

2. 教材提供的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的非严谨性

教材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概念表述具有狭隘性, 仅仅认为只有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 才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使从狭义的选举角度去理解, 这也是不科学的。选举权是一种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人们通过选举代表来代替自已参与国家的管理, 这里的代表不仅仅是“人大代表”, 村委会和居委会作为群众的自治机构, 其组成人员虽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但是其村民或居民首先是普通公民, 他们所选举的“当家人”也是代表, 所以, 村 (居) 委会主任的民主选举理所当然也是在行使宪法所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果以村 (居) 委会的民主选举不是人大代表或国家机关人员的选举为理由而否认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显然是违宪的, 也是不符合我国民主选举的现状和国情的。

教材没有将选举权与民主选举直接等同, 体现了教材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的特色, 但这也是造成人们思想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是从教材自身提供的案例看, 还是我们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质分析看, 这确实是对同一个含义的不同表述, 甚至是同义反复。教材对此加以区分而又没有说明其意思一致的做法反而使人们产生了不必要的困惑, 因为在实际案例提供的“镜头”中到处都在证明着二者含义的一致性。在现阶段, 广大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主要是通过人民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的, 不可否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自己选举的人大代表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但主要不等于完全, 教材中所下的定义完全忽略了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民主选举也是公民在为自己参与国家管理而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事实, 在他们眼里, 村委会或居委会主任虽然不是人大代表, 但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当家人”, 能代表他们实现主人翁的地位。

三、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概念的科学界定

教材提供的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是不全面的, 没有关注到我国村 (居) 委会选举的现状, 必须加以修正才能解决一连串的矛盾。因此, 笔者认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 根据我国选举的现状, 选举权应当是指公民依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或村 (居) 委会成员的权利。被选举权与选举权紧密联系, 应当是指任一公民基于宪法或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公职公职人员或村 (居) 委会成员的权利。

上一篇:I.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格式下一篇:瀑布诗歌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