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2024-05-0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通用8篇)

篇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第二单元:珍贵的亲情和友情 单元主题分析:

人间处处都有真情在,“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千古咏唱的主题。无论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热情关爱《炊烟》《赏花》,还是深沉博大、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父爱《地震中的父与子》,亦或是父子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还是邻里之间的友爱,关照,“人间真情”是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人间真情的无处不在,真情的伟大力量,以及享受真情的温暖、幸福。融入真情之中,用心去体验、感受真情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带来的快乐„„人间有了真情的存在,有了爱的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幸福,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地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来学习这种叙事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致。感受真情的无处不在。每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与赞美,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感受“人间真情”的主旋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炊、履、洛、攒、汁、”等45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炊、索、废、殊、汁”等5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学会写书信这种有固定格式的习作。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学会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检查识字情况。

2、通过品读、默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人间无处不在的真情,感受真情的温暖。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时设置:

6《炊烟》„„„„„„„„„„„ 2课时 7《赏花》„„„„„„„„„„„ 2课时 8﹡《地震中的父与子》„„„„„ 2课时 9《新年礼物》„„„„„„„„„ 2课时 10《古井》„„„„„„„„„„„2课时 阅读链接《感恩的心》„„„„„„2课时 综合学习二„„„„„„„„„„„1课时 口语交际《我看课外“兴趣班”》„1课时 我的小笔头„„„„„„„„ „„3课时 炊烟

教材分析: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邂逅。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女主人的热情爽朗,男主人的朴实憨厚以及他们美好的心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人物刻画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创举,关键在于对事件进行描写时,一定要自己感受最深的,且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样,人物形象才会生动而丰满。

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文字之中,是炊烟写作艺术上的又一特色,读来如同品尝一杯清淡的绿茶,令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十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 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知识与技能: 1.知识教学:了解观察生活与写作的关系;理解通过写事来写人的方法。掌握生字新词。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朗读时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作者对山里人真诚、淳朴品质的由衷赞美。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进行独立自主的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小木屋中主人真诚、淳朴的品质,并归纳出有关的事例,进而理解题意。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记下来。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畅谈爱心 1.课件播放:《爱的奉献》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曾得到过素不相识的人的热情帮助吗?谁能把当时的情形和你的感想与大家谈谈。2.学生畅所欲言。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对“山里人”,来感受一下他们的淳朴和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炊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亲情。1.自由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准确通顺。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注意“塞”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sāi,在小组内轮读,把生字词读准确。3.用各种形式理解课文中词语

(1)借助图片理解“炊烟、热气腾腾”。(课件展示)

(2)结合文中具体语境、生活经验或借助词典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味真情。

1.再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引导孩子从记叙文的六要素角度回答。2.默读课文,体会真情。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木屋主人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找到相关的词句画下来。

●注意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好好的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品读的时间。3.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课件相机出示相关的重点语句

(1)外貌描写的词语:“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的光彩。”——妇女的勤劳、健康。

(2)神态、动作及语言描写的语句:“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手里不停的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的告诉我„„ ” —— 女主人的豪爽、勤快、健谈、对生活的乐观。

(3)语言动作的语句:“那还要问?坐下喝碗茶!„„洗得干干净净。” ——女主人的热情好客。

“这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 ——女主人的心地善良。

(4)男主人的语言“都是自家种的„„”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男主人的憨厚、淳朴。

(5)木屋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

女主人是()的人。男主人是()的人。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木屋主人的印象:热情、淳朴、善良„„

三、感受“炊烟”,升华浓浓真情。

1.感悟最后一段,体会“我”对这份关爱的感动与留恋。(课件出示:最后一段)2.自悟真情。(课件出示:填空)

“再也没有机会来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着的炊烟„„” 美丽的炊烟、轻轻飘荡的炊烟让我难忘,“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3.感情诵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法,体会写作方法。

1.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是怎样读懂人物的? 2.体会写作方法:(课件展示)

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去描写。第二课时

一、自拟文题,感悟真情。

1.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在山里人家里感受到的温暖,可为什么作者却以“炊烟”为题呢?如果让你来写,你想给这个故事起一个什么名字? 2.你认为作者的题目好在哪? 3.学生谈感受。4.教师归纳:(课件出示)

“炊烟”是全文的线索,又累又饿是望见炊烟;女主人为“我”煮饭时冒起炊烟;告别时回头在望见炊烟。袅袅的炊烟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使文章充满诗意。

二、再现生活,懂得给予关爱。

1.人间处处真情在:课件出示关爱行动的视频 2.谈体会:情感升华。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腾”“豪”等。

三、拓展延伸,让真情永驻。1.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把你曾经得到过的一次帮助写下来,注意写清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以致用。7 赏花 教材分析:

一群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在孤独与沉默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了盛开着的梅林,飞舞着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而这一切,来源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文章按照叙述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这次郊游的特殊组成人员。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文章结尾)。介绍车上的气氛由沉闷到活跃的全过程。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渲染了车厢内热烈的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了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

题目为“赏花”,但非一般意义上的“观赏”“欣赏”,而是用心去体会、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

文章语言朴实,读来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面而过,令人感觉清爽而温暖。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2.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识本课九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过程与方法:

1.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通过朗读、默读、复述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培养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感受车厢内热烈的气氛,感受到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用心去体会、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重难点分析:

1.感受车厢内热烈的气氛,感受到洋溢其中的浓浓的亲情。2.体会感受文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亲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畅谈关爱。

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学校孙丽芳、田园一生都看不见光明,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他们会遇到多少问题和困难呢? 3.揭示课题:

今天就有一队盲人走出家门,他们要去郊游了。盲人去郊游,那他们能看到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一同去《赏花》。

二、初读课文,感知关爱 1.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2.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抓住每部分的重点内容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群盲人游客在郊游途中得到售票员和司机的热情帮助,从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人间的真情。

3.指名读文,检查纠正字音。注意“步履蹒跚、气氛、弥漫”的读音。4.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蹒跚、心旷神怡。

(2)联系上下文理解。逗趣,兴高采烈、喜气洋洋。5.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准确。

四、品读课文,感受关爱。

1.在《赏花》这篇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们之间的友情与关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第一段中抓住“步履蹒跚”“探索着寻找座位。——盲人游客行动的不便,暗示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帮助。2.过渡:

“车开动了,随着客车向前行驶,车内的气氛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书上找一找表现车厢气氛变化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受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车内气氛的语句,体会车内气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读读这些语句,并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4.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五、集体交流,品读关爱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真情。在师生交流中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第2、3段中抓住“沉默”——盲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无助。(2)第6段中“一阵低微的笑声”——盲人对秀子的描述有了回应。

(3)第9段“乘客们发出了惊叹声”——从秀子的描述中盲人们看到了梅林,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4)第13段“双目失明的乘客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在秀子的引导下,盲人们全身心的感受着湛蓝的天空,流淌的小河,明媚的春光,感受着春游的快乐。(5)第16段“一个人跟着唱了„„有人在悄悄地擦着眼泪”——秀子的歌声引起了大家的唱和,歌声感动着每个人。

(6)最后一段“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温暖随着花香流淌在大家心田。

六、深化理解,升华关爱

过渡:“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车厢里弥漫的只是花香吗?除了花香还有什么?”

1.课件出示句子:“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 2.升华情感。课件出示填空:

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花好香啊!()弥漫了整个车厢。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1.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地方朗读出来读给别的同学听。2.出示课后词语积累。指名读一读。

3.你能根据这些词语加上你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吗? 指名复述,注意意思对即可。

二、再现生活情境,懂得给与他人关爱 1.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 你帮助过别人或接受过他人的帮助吗?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畅谈,师生交流。教师过渡:是啊,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关爱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花香。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小组内合作自由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组内合作检查。

2.分析记忆字形,注意“盲”的上半部的写法,“协”的左边是个“ 十”不是“木”,“郊”与“效”,“架”与“驾”要注意区分。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留住关爱。课件出示 1.找一找人与人之间关爱互助的文章来读一读。2.积累文中生动的词语并抄写下来,学以致用。9 新年礼物 教材分析:

家庭生活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在这平凡之中蕴涵着深深的爱。

《新年礼物》讲的是新年前夜,麦克思来想去,决定送给父亲一件特殊的新年礼物:明天清早起来,偷偷帮助父亲完成挤奶的工作,给父亲一个惊喜。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事情的经过。第一部分(1-3)麦克的准备。通过麦克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麦克的家境、父亲的辛劳以及小麦克的懂事和善良。第二部分(4—文章结尾)写麦克完成心愿。先写麦克挤奶前的紧张、激动的心理;完成心愿后写他的紧张与期待,父亲的惊喜、感动与幸福。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全篇通过人物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简洁的对话,细微的动作,使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引起了读者共鸣。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麦克以自己的行动作为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体会麦克与父亲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描写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生活小事中所蕴涵的父子真情。4.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父子之间的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在生活小事中所蕴涵的父子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话题导入:平时大家都送过或接受过礼物吧,谁来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时间给谁送过什么礼物? 2.学生交流 过渡:有一个男孩麦克,在新年送给了父亲一件非常特殊的礼物。让我们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二、自读课文,感知亲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看一看麦克送给父亲的是一份怎样的新年礼物?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准确、通顺、读流利感受父子真情。(1)指名读,纠正字音。注意“攒、挪”的读音。(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①借助词典理解:思忖、井井有条、呜咽。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怦怦直跳、吱吱嘎嘎。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品读课文,感受真情,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结合问题,再读内容。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麦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注意抓住麦克的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来体会。并体会着读读这些句子。

四、集体交流,品味亲情。

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相机指导朗读。1.研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麦克的心理描写——麦克是一个善良、懂事、爱父亲的孩子。(课件展示重点语句)

2.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麦克的心理和动作,抓住“二十次醒来”划火柴、看表,“激动、摸索着下楼,悄悄地打开”来体会麦克当时的激动、紧张与兴奋的心情。(课件展示重点语句)

3.研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从挤奶的过程看出麦克的动作麻利、熟练,平时经常帮父亲干活。(课件展示重点语句)

4.研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关于等待父亲时心理描写:“用手按着、怦怦乱跳的胸脯、竖起耳朵听、急切地期待着”——内心更充满幸福感。(课件展示重点语句)

5.教师导语:刚才我们感受到了麦克在送给父亲礼物时的心情,那么父亲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第一段,对麦克的心理描写“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天不辞辛苦的工作,他是多么爱我呀!„„不过他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多花钱的。”可以看出父亲勤劳、节俭、爱孩子。

(2)第八段“父亲笑着,一种带着呜咽的笑”。父亲会想些什么?(3)课文最后一段,父亲的手臂紧紧的搂着他。麦克又会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小练笔:

“这是我送给您的新年礼物,爸爸!”他张开双臂抱住父亲。觉得父亲的手臂也仅仅地搂住自己,尽管他们自己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脸。此刻麦克会想些什么?爸爸会想些什么?

五、感情朗读,升华亲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麦克的心情。2.读完课文,你此刻最想对麦克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 麦克,是你让我感受到了父子亲情,此刻 我想对麦克说:____________。我想对麦克的父亲说:_______。我想对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说:。第二课时

一、谈亲情。

1.在生活中,你有过像麦克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2.再现生活,懂得感恩。播放录像。

课件出示:中央台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

二、拓展阅读,延伸亲情。学生阅读:(课件展示《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之:《孝感动天》 《二十四孝》故事之:《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故事之:《百里负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分析记忆字形,给生字组词。2.注意“殊、呜、彼、套”容易写错。3.指导书写,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感恩亲情。

人与人之间送礼物是友爱的表现,礼轻情意重,礼物的意义不在于价钱的多少,而在于付出了真情,传递了爱和友谊。现在,你决定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你父母、长辈或是朋友呢?课下就行动起来。10 古井 教材分析:

《古井》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全文细致地描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课文的作者运用精练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故乡的一口古井以及有关的故事。

这是一篇以物命题的记叙文。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人们到古井挑水时的热闹场面;讲到村里的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却从来不要报酬。讲古行间,渗井使乡亲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在叙事中,作者不仅说明古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自然地把古井和人们的品格联系起来

篇2: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家庭经济来源、日常消费的了解,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

2、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经济收人来源的情况,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课件,从中知道日常有哪些消费。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家庭的日常消费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家庭生活的日常消费都有哪些?

3、自学课本第二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上人们哪些方面的消费? 回答书上内容的问答题。

家庭中有哪些消费?吃、穿、住、行等是不是日常消费?

(一)、家庭的日常消费:

图上主要展示了人们在吃、穿、出行以及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消费,你的家里,日常消费都有哪些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可你们知道家庭的收入是怎么来的吗?

(二)、家庭收入来之不易。

1、自学课本第二十七页,第一幅图,爸爸在谈什么呢?

2、爸爸妈妈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他们的工作辛苦吗?

师小结:在城市里,人们通过在工厂、机关、学校等单位工作,来积攒家庭收入;你知道在农村,的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吗?

3、自学课本第二十八页,农民是靠什么来增加收入的?

(1)、从图中,你知道农民伯伯有哪些收入来源呢?大家,说一说。

(2)、爸爸、妈妈每天忙碌地工作,为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劳动光荣,靠劳动才能致富。我们应该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三)、勤俭持家,量入为出。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讲的就是合理安排家庭的日常消费。我们的家里是怎么做的呢?

2、下面大家算算你一个月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开支。

(1)、自学第29页、30页31页,你的开支在家庭消费占多大比例呢?是不是占的不小呢?

(2)、我们能为家里做些什么呢?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四)、学会合理消费。

(1)、“教孩子一点理财知识”、“引导孩子合理地消费”的知识。(2)、自学教材第32页、33页,我们该怎样做?

(3)、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观点,并启发大家该怎么做,合理消费乐趣多”等进行引导。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庭经济来源、日常消费情况,懂得了在生活中应该勤俭节约,合理消费。

第二课

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各种购物场所的观察、体验,使学生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讨论、交流和表达能力。

3、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各自具有的特点;了解一些现代化的买卖方式;初步了解商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教学准备:

1、有关有关各类商店的课件的资料。

2、让学生调查自己家附近的商店,观察它属于哪类商店?有什么特色?有哪些便民措施?服务态度如何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超市购物”。引出新课

1、大家逛过超市吗?超市有什么作用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商业的场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一)、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

1、自学课本第三十四页、35页教材,我们看看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些场所,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你们家附近的商店,它属于哪类商店?有什么特色?有哪些便民措施?服务态度如何等?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3、你见过哪些类似的商业场所呢?给大家介绍一下。

4、小结:现代化的综合商场,具有先进的服务设施和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许多商店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这样的商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二)、中华老字号。

1、中华老字号的优良传统。

2、大家知道哪些是“老字号”商店吗?

“同仁堂”; “北京老字号”、等等

(三)、世界各地的市场

1、自学课本第三十七页,图中有哪些地方的市场?然后说一说。

2、每个地方的市场都有各地的特色,我国的市场发展到今天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家在课前做了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年轻时,商场是什么样子的调查,现在大家就把自己调查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听吧!。

3、组织学生们一起去逛逛超市等商业场所,让同学们感受商业场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网购。爸爸妈妈会网购吗?网购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各自具有的特点;通过对各种购物场所的观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在商业今昔对比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发展,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 学习选购商品

教学目的:

1、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具有保护人民币的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辨伪的初步能力;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

3、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人民币辨伪,的常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各种食品、药品的包装袋、包装盒。带有“3•15” 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的标签。

2、调查离自己家最近的是哪类商店,为分工调查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大家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食品呢?你们家平时是谁去买食品的?

1、我们在买食品时应该怎样做呢?们购买食品时,应该仔细观察,避免买到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食品。我们来看下面的故事。

(一)、购买食品细观察

1、自学课本第三十九页,40页,我们看看故事中小明是怎么购买食品的?他为什么病了呢?我们在买食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1)、保质期的含义。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食品的食用期。白砂糖的食用期应不超过多长时间呢?

(2)营业执照。

我们应到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店里买食品,这样对我们的健康才有保障。欣赏视频“伪劣儿童食品”;“可乐长出‘霉斑’”、“合格证”、“散装食品

(一)”、“散装食品

(二)”、“儿童领域消费警示”等。)

(3)、商品身份证,我们通过它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商品。

(二)、商品的身份证

课本第四十一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给了我们什么提示?

1、条形码。“QS质量安全标志”、“生鲜蔬菜保质期两年”、2、“三无产品”,“产品标签”、“商品标签”、“无生产日期的散装食品”;

(三)、了解商品的价格

1、大家了解商品的价格吗?你购买商品时,看过价吗?怎样才能买到质量好,又相对便宜的商品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我们打开课本第四十三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商品为什么便宜呢?然后说一说。

2、我们看课本第四十四页,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价格,选择同一种商品时,应该货比三家。同是一支钢笔,在不同销售点的价格比较。

(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

1、非包装食品是要称重量的,什么计量工具才是合格的呢?你知道哪些计量工具呢?

2、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爱护和保护人民币,你们知道怎样识别假币吗?

3、欣赏视频频“识别假币”、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懂得了一些消费者自我保护常识。学会该怎样识别人民币。

第四课

做文明顾客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做文明的顾客。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的能力。

3、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1、观察和收集商业买卖活动中的礼貌用语;

2、调查自选商场的购物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选购商品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同时商店是公共场所,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来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文明的顾客。(过渡)

2、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如何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

二、讲授新课。

(一)、做文明顾客

1、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呢?小组看书课本第四十七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的做法好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2、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3、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课本第四十八页,看书上给我们列举了哪些文明语言和自选商场购物的注意事项? 不文明购物:

“文明顾客”

4、小结:文明顾客就要用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来购物,遵守购物场所的规则,我们能够顺利的购物,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与售货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辛勤工作的售货员

1、我们可以打开课本第四十九页,看图中的售货员阿姨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

2、读一读课本第五十页的小短文。)

三、小结:就是有了这些售货员阿姨们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顺利买到我们如意的商品,大家说是不是呢?

售货员阿姨(叔叔)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做一个文明的顾客。你会怎样尊重售货员的劳动呢?

第5课:

尝试买与卖(选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备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培养 合理消费的观念。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

3、挑选商品的基本常识。

教材释义

第51页的图片,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要在买卖中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相互尊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广告语。

第52页的图片,展示学生在模拟市场中进行买卖活动。下方的留白是让学生活动后写自己的体会,主要引导学生谈谈买东西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准备

师生各准备几种“商品”,广告牌一块,“代金券”每人20:张(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各——张,1角八张等。教学过程:

尝试买与卖

1.学生自由分成两组扮演成买方和卖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买卖双方的不同角色,卖方小组要先选择自己要卖的商,可以是食品、文具等货物,选择便于携带的食品包装袋、铅笔、铅笔盒等文具、道具,并标上适当的价格。

2.自己设计促销广告牌越新颖越好,要显示出创意,教师指导学生码放的商品要有利于买方的挑选。如果班额比较大,可以分成几批分别完成;两两小组游戏时,其他没有游戏的小组做观众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议。

3.买卖活动开始时,既要保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又要有秩序,引导学生在买卖的活动中,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彼此相互尊重。引导买方小组买商品和挑选商品时要注意的问题,灵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4.把握买卖双方的活动进程,在适当的时候双方停止活动进行各自的结算和总结,让等待游戏的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5.学习小组转换角色,也就是买卖双方互换角色,让学生继续活动,体会买卖的不同。

6.学会结算。教师也参与学生的活动,可设置一些特别的商品,如:过保质期的食品、残次品等,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

7.评比活动。让学生评选出买卖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同学。

(1)最聪明的消费者:买的东西实用、能够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或有应付的有效措施等。

(2)最佳售货员:广告设计吸引人,服务热情,卖出的商品多等。

篇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First part:Mother’s Day.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单词及短语alive, hero, take care of, experiment, fill, upside, scientific, method.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心话题“Mother’s Day”, 及配套的PPT课件和图片来直观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Family的含义。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alive, hero, take care of, experiment, fill, upside, scientific, method的用法。

2.What day is Mother’s Day?Mother’s Day is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every year.

3.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Give presents to their mothers, or make a special breakfast for their mothers.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视频。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Mother’s Day”。整个单元的设计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学生通过关注家人、亲情和沟通, 主要是感恩教育。通过课堂项目和故事, 学生复习已学词汇和学习新词汇, 熟练针对这些话题进行交流。

六、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部分词汇, 并预习了本课。通过前五个单元的基础学习, 对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帮助。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Mother’s Day”, 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 但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挑本单元的重难点讲, 单独板书, 重点强调。尽可能多地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教学, 来加深学生对本来陌生事物的印象, 从而提高记忆能力。

七、中考考点分析

alive, hero, take care of的用法。

八、教学过程

1.听故事, 看图片answer me the question.How do you like the story?

2.导入新课, 看视频, 画出重点。

3.展示重点和难点。

(1) People give______gifts______ (礼物) to their mothers.

(2) In England people__celebrate_____ (庆祝) “Mothering Sunday”.

(3) In North America, people do___special____ (特别) things for their parents.

(4) They also try___to help______ (帮助) mothers all day.

(5) Their mothers are still_______. (活着的)

(6) In the______ (17世纪) they began to use machines.

4.根据句子意思和汉语提示填空:

(1) It was amazing that the little baby was still. (活着的)

(2) These soldiers are______. (英雄)

(3) We should______ (照顾) our mothers when they are old.

九、板书设计 (略)

十、教学反思 (略)

十一、布置作业

篇4: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与方法:

在两首古诗的对比朗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感情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乡的真挚情感。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思乡之情的诗篇。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思乡之情的古诗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四篇写思乡之情的诗。揭示课题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古诗,教师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回乡偶书

1、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问: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齐读、背。边读边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

6、角色扮演,你能表演当时的情景吗?(学生试着表演)

(二)泊船瓜洲

1、学生自由读

2、问: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

4、齐读、背古诗。

5、问:如果你长时间离开家乡,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积累写思乡之请的诗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

2、齐读、指名读。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学生自学讨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

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些小小年纪的同学们离家求学,一定经常挂念父母,对吗 其实,这种思乡的情怀无时无刻不荡漾在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1.导入课题(《泊船瓜洲》是一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它是宋代王安石写的.板课题,(出示幻灯片1)2.作者简介(介绍王安石).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璀璨的宝石

3.解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时写的.☆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2)诗题中的“泊”是停泊的意思。(3)理解题目的意思.(把船停泊在瓜洲渡口)(4)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1.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a.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b.正音:间,重,还 c.明确诗歌的节奏处理.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第一句

找出第一句中的三个地名,结合注释,理解他们的位置和关系.画出他们之间的简笔画.(长江在诗中出现过吗 长江横亘在京口与瓜洲间,把他们

看注释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 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读一读,读出路程近.板书:离家近——应该还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过渡: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能回到家乡呢 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d.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

板书:离家久——更应还

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 板书:思家心切——不能还

为什么不能还 再读,读出思家不能回的无奈.e.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感情朗读,你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指导欣赏——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音乐伴奏:平湖秋月)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泊船瓜洲》一诗中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 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1.引入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 时间是什么时候 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 心中会想些什么

扩展:一轮皎洁的圆月当空悬挂,会激起人多么美妙的情思啊!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也描绘了美丽的月亮了

2.体会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诗情:(1)而此时正是什么季节 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2)江南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幻灯片7)(乐曲 梦江南)现在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可以送首诗或美丽的词语给诗人.(3)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让学生谈看法,读出相应的感受.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1.小结: 《泊船瓜洲》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让我们在头脑里,勾勒出一幅绚丽的图画.作者还抒发了游子们最真,最纯,最美的情怀——思念家乡.2,总结全诗,归纳学法.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板书:欣赏诗歌

五、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自己的家人听

2、搜集几首送别诗,抄在小本本上。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古诗。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

读准诗句,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简介王维

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虽为朝廷命官,却常

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 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2.教师范读此诗。说说你从诗中听懂些什么? 二.自主学习,读顺古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2.集体正音。

3.同座相互检查读诗情况。

4.小组比赛读诗。声音响亮,不乱喊乱叫;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三.读懂诗句,诵读古诗。1.课件出示注释。

来日:自故乡动身那天。绮窗:镂花的窗。著花未:开花没有。君:朋友。自:从。

2.说说诗句的意思。3.教师点拨。

这首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故乡的怀念表达出来,令人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诗开头的两句,在设问中两次出现“故乡”的字面,看似重复,读起来反而觉得更加亲切。接着又问道:“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动身那天,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啊?问得这样真挚,这样雅致,作者的思乡 之情由此可见。

4.同座互相说诗句的意思。5.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6.指名背诵这首诗。

三、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

2、背诵王维的古诗。

四、宋之问简介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五、指导朗读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六、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怯:畏缩、胆怯。

七、诗文赏析

篇5: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日本制造一种,专供驾驶员使用。美国空军航空电子实验室研制出一种。

2、制作校园沙盘时,我们小组的活动计划是:(1)明确小组同学的 ;(2)对学校的建筑布局进行 ;(3)画出,明确校园中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4)准备所需要的 ;(5)利用找到的 制作学校的沙盘模型。

3、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相对于路面来说汽车是 的,汽车里的人是 的。相对于汽车来说车里的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4、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来说是 的,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秋千上的人相对于地面来说是 的,相对于秋千来说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6、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二、简答

1、什么是参照物?

2、什么是影像地图?

篇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第一部分:

1.常识填空。(2分)

⑴《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

⑵《满井游记》作者 是(朝代)文学家。⑶《登泰山记》作者 是(朝代)散文家。⑷《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分别是 和。2.原文填写。(4分)

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⑵短短蒲茸齐似剪。

⑶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⑷游人虽未盛,,亦时时有。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5分)

⑴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⑵局促一室之内(局促:)⑶自京师乘风雪(乘:)⑷余拏一小舟(拏:)

⑸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的。(婉娈:)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了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5.1936年10月19日,我国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讲的一句是这样的:“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将前文划线词语改变语序填写)。”(2分)

第二部分:阅读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2分)

7.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绘了一个的美妙境界。(3分)

8.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2分)

9、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3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

11.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石崇与王恺争豪

用心

爱心

专心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③。”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恺惆然⑥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④条干:枝条树干。⑤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⑥惘然:失意的样子。)

12.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1)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2)世罕其比()(3)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13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_____(2分)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5 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3分)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17 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款款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___________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

用心

爱心

专心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18.解释加粗的词。(2分)

既止复作

以声致人

19.最符合“莫措其手”原意的一项是()(3分)

A.没办法动手

C.来不及动手

B.没机会动手 D.想不到动手

20.文中与“使童子烛之”中“烛”字用法相同的另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虚词是()(3分)

A.乃

C.以

B.而 D.辄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一句。(3分)

23.与文中画曲线句子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4.最符合文章寓意的一项是()(3分)

A.人虽聪明,但欲要成功,必须专一,如不专一,必致失败。

B.人虽聪明,但有时也会被假象所迷惑。

C.人虽聪明,但要警惕诡计多端的坏人。

D.人虽聪明,但也会有失误的时候。第三部分:写作(30分)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提示: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位其中的趣味;一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之情真意切、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可以让我们发现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丽;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自信,充满希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看别人与自己,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是那么多。让我们掬一捧高山顶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睛,永不含一丝尘杂的目光,欣赏大自然,欣赏生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用心

爱心

篇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任务, 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单元后安排的“我的小笔头”, 一个学期共六次;一部分是平时的小练笔, 包括每篇阅读课文后的仿写、续写、改写等, 还包括课外的日记、摘抄等。下面笔者就每单元后“我的小笔头”的习作教学谈些认识和建议。

习作1, 写“我喜爱的地方”。“阅读链接”和“口语交际”中都涉及了家乡最美的地方, 这为学生习作作了必要的铺垫。例文《梦中的外婆家》也写出了外婆家的藤花书屋、淡红的花朵、大竹园……是那么美, 那么亲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例文, 亲切地感受这一切。这时, 教师再适时引导:喜爱才能写出美, 你最喜爱哪儿?然后,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 想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地方后, 再回忆那个地方怎么让你喜爱, 想清楚一个个细节, 一幅幅画面, 一个个情景, 然后及时转入书面写作。当学生有了初稿或写了一部分时, 可以再做一次简单交流, 教师把有表达特色的习作片段展示出来, 让大家比较、借鉴。比如: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景物特点?是通过对比, 借助想象, 运用比喻、拟人?还是恰当引用?或是通过排比增强语势?教师用学生活生生的习作说明怎样作文, 这样更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也给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范例。

习作2, 重点练习书信体写作。在根据例文明确书信写作的基础要求和了解书信的格式后, 进行有目的、有实际意义的写作实践。“你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受感动的事?请写封信告诉亲人和朋友。”教师可以就“口语交际”中“我看课外兴趣班”的话题, 结合学生生活中上各种辅导班的实际情况, 谈谈自己的感受、建议, 这样, 让学生有一种表达的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我手写我心, 说出心里话, 即使这种心里话有些偏差, 如厌恶学习之类的, 教师也不该“一棍子打死”, 堵塞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师正好可以此为契机, 疏导学生的这些想法, 寻求教育良方,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习作3, 写自己收藏、收集的经历和体会。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中的排比句和省略句, 启发学生思路;也可以提前布置, 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的人有哪些收集或收藏;还可以让学生拿来一些实物介绍, 例如集邮册、标本、贴画等, 讲述收集与收藏的有关知识和趣事, 讲述这之中的苦辣酸甜, 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

习作4, 由漫画编故事。这是继本单元文化主题“生命离不开绿色”之后,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幅漫画。教师应先跟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内容, 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绿色”, 从而关爱自然, 关爱他人, 关爱自己, 继而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弄清图意, 展开想象, 创作故事。其中, 加强看图指导是重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观察图画, 不可写成千篇一律。习作完成后, 必须让学生的习作有更多的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 这就要加强习作的交流、评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交流, 可以让全班进行交流, 也可以是面批面改, 还可以是同学互批互改, 并且把优秀习作和对它的修改、评语, 都放在“习作园地”中展览。

习作5, 编故事。如果让你在海里投放一个“漂流瓶”, 你会在瓶子里放些什么?结果怎样?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习作练习, 学生乐于来写, 教师则用启发谈话帮助学生把思路打开,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写作。由于此类文章学生容易完成, 教学时可以限时来写, 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之后, 打好腹稿, 当堂完成, 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习作6, 要求写人。要想写出人物有意思的事,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范例, 看清提示, 突出本次习作的重点注意事项。在进行写前指导的同时, 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习作心理, 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并帮助学生做好材料的筛选, 以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此外, 评议要放在课内:一看是否切题, 选材是否突出“有意思”。二看内容是否具体, 是否运用了已学的习作知识, 如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等。也可以请文中所写的“当事人”来评议。最后, 学生根据大家的评议进行修改。学习修改也是本册习作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册教材在读写结合方面, 有些做得很好, 值得以后借鉴使用。如根据《海上的风》仿写自己喜爱的事物, 根据《地震中的父与子》续写对父亲的话, 根据《门前的小树死了》仿写调查报告, 写《龙卷风》后的小练笔, 为《准时的登陆表演》设计海报等。阅读与习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 从而使学生做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篇8: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冀教版)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ué iàng shū tan qī piàn

( ) ( ) ( )

bīn fēn āng fù bà gōng

( ) ( ) ( )

二、我会填同音字。(6分)

shān ( )然 ( )川 ( )板

líng ( )俐 ( )巧 ( )珑

三、我会按要求组词。(8分)

1.给下列字加个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舌 ( ) 那 ( )

予 ( ) 无 ( )

2给带有下划线的字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倔 强 ( ) 奇 怪( )

乐曲( ) 美好( )

四、词语分类。(9分)

愁眉苦脸 粉妆玉砌 月光如银 碧草如茵

喜出望外 怅然若失 桃红柳绿 郁郁寡欢

明月高照

1.描写景物的:

2.描写任务情绪的:

五、补充词语,并任选两个造句。(5分)

伶伶( )( ) ( )门( )户 数以( )( )

五彩( )( ) ( )( )沧桑 动人( )( )

势( )可( ) 无边( )( )

六、词语选择我能行。(6分)

①珍惜 ②珍爱③爱惜④ 默默⑤ 潺潺 ⑥缓缓

1.集体荣誉我们很( )。

2.有些人对待生命不懂得( )

3.我们要( )光阴,努力学习。

4.琴声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 )流淌。

5.当小溪的( )流水从我伸开的手指缝间通过时,我会兴奋地陶醉在欢乐之中。

6.在( )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七、句子七十二变。(按要求完成句子)(5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下面的句子。

李老师今年五十多岁了。李老师精力非常旺盛。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仿写句子)

3.我闻到了芳香。(扩句) 。

4.走向 我 生活 微笑着(连词成句) 。

5.《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独奏曲。(改为反问句)

八、口语交际。( 5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放慢脚步还是应该珍惜匆匆流逝的时光,加快脚步? 。

九、课文精彩内容回顾。(11分)

1.过去的日子如 ;如 ,被 。

2.我能写出雷锋的一句名言。

3《长歌行》的后四句是: , ? , 。

4.《二泉映月》一文表现了阿炳 的精神。

5.《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文作家呼吁我们:

十、阅读小天地。(19分) 繁 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fó fú)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时,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寂静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常常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wei e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2分)

静寂——( ) 模糊——( )

3.画线句子用了 修辞方法。(2分)

4.短文开头一句所起的作用是 。

5.用“ ”画出“我”由看星空而产生的联想的句子。(9分)

十一、习作乐园。

上一篇:编剧推广合作协议下一篇:二年级下册寓言《亡羊补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