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2024-04-30

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通用7篇)

篇1: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201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及试题结构

一、考试目的

外语运用能力测试旨在考察考生目前所具备的实际英语水平、阅读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能力。通过英语词汇量、语法、阅读、理解、日常口语等内容的测试,了解考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二、试题结构

1. 提型与题量

本部分共有50道题,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包括语法和词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会话技能四部分

(1)语法和词汇

共有10道题,每题2分钟。前5道题为词汇题,后5道题为语法概念题。该部分时间大约为8分钟,分值为20分。

(2)阅读理解

共有4段独立的短文,每段短文约有150个英语单词。短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科技、人文、时事等。要求考生阅读每段短文后,回答5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4个答案选项,其中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答案。4段短文中,1篇较易,2篇难度适中,1篇较难。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每年阅读理解最后一篇文章为应用文。该部分考试时间大约为21分钟,分值为40分。

(3)完型填空

提供一篇约240个单词的短文,在短文中有10个空白。每个空白有4个填空选项,其中1个为正确答案,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答案。该部分考试时间大约为8分钟,分值为20分。

(4)会话技能

有10段英语简短对话,每段对话是不完整的,在每段对话后有4个答案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1个最符合情景和习惯用法的答案,使得整个对话通顺完整。该部分考试时间大约为8分钟,分值为20分。

2. 试题难易程度

试题由难分为3个等级,每套试题中容易、一般和较难的题目比例为3:5:2。

3. 试题评分标准

本部分试题满分为100分,每道题2分。考生须从每道题所列的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三、命题范围

英语使用能力考试命题范围的水平相当于四年制大学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着重测试考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要求考生熟练掌握4000个以上的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内容。考生需具有一定的阅读、写作和口头会话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背景知识。(1)词汇和语法部分主要是测试考生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则。

(2)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英语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能力。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以及知识背景。4段短文中,其中1段为科普内容,1段为英语应用文。

(3)完型填空主要测试考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语法内容包括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分词、不定式、从句、时态、语态、倒装和虚拟等。同时,考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与语法的比例为1:2。

(4)会话技能主要测试考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的能力,这些会话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常见情景,测试考生理解会话的情景、把握对话人的角色以及掌握英语口语习惯用法的能力。

篇2: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一、考试目的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旨在以语文为工具,测试考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考生对字、词、句、篇的阅读与理解,考察其掌握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知识的能力。

二、试题结构

1.题量与题型

本部分共有50道题,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包含选择题15题、填空题15题和阅读理解题20题。选择题部分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部分要求从四个答案中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入题目所列空缺处,使试题内容完整;阅读理解部分提供5篇短文,每篇短文有4道题,要求根据文章提供的背景材料 内容和线索,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使答案与背景材料的内容相吻合。

2.试题难易程度

试题由易到难分为3个等级,每套试题中容易、一般和较难的题目比例为3:5:2。通过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测试考生应用语言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与能力,既测试考生知识积累的宽广度,又测试考生思维的敏捷性。

3.试题评分标准

本部分试题满分为100分,每道题2分。考生须从每道试题所列的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所选答案均为A或B、C、D的答卷,一律视为废卷。

三、命题范围

本部分的知识背景涉及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 等学科门类。在测试考生知识面宽广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方法的测试,注重对考生获取知识和表达能力的测试。

1.语言表达能力的层级

语言表达能力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级,依次是识记、了解、理解和应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覆盖低一级层次的要求。

(1)识记: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进行初步识别和记忆。

(2)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作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晓有关内容,并能初步应用于有关的语言表达中。

(3)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进行解释和推断,并能运用语言解决有关问题。

(4)应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1)识记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常识。

(2)了解各门科学的常用术语和表达形式,以及新成果和新术语。

(3)理解各门科学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并能够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短文,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进行文章、段落的概括与归纳。

篇3:ACCA考试2011年大纲调整

主要变化

基础知识模块 (F1, F2, F3) 会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 这个变化会反应在科目的架构以及考试形式上。这个改变会从2011年12月开始生效。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科目都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更新。更新的时间表1。

Chang in Fundamental Knowledge module (基础知识模块)

从2011年12月开始, F1, F2, F3的考试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现在这几门课的考试全部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而在新的大纲下考试将分成两个部分。A部分将继续沿用目前的考试形式, 包含了一些基础的客观选择题, 而B部分则会加入较长的论述或案例让考生进行判断选择, 每题的分值也会较高。无论是机考还是笔试都将采用这种形式。另外, 目前参加F3 Financial accounting的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试题版本。而从2011年12月开始, F3的考试将统一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版本。这个改变对中国学员影响不大, 因为中国自2007年以来一直都是采用的国际会计准则。并且新的大纲中对目前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大量更新, 并加入了一些实务规则和条例。2011年的考试结构见表1, 并且新增的内容会在近期公布。

Change in Fundamental Skills Module (基础技术模块)

2011年6月开始, 技术模块的科目就会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下述所有变动在明年的考试中就有可能体现出来。

F4, Corporate Business Law (各个版本) 都将沿用目前的形式, 无任何改变。

F5, Performance Management和F7, Financial Reporting.为了保持和F2和F3相对应, 这两个科目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F5将增加大量的商业决策内容, 而F7则会加大对具体准则的考量力度。而且就目前的趋势来说ACCA致力于全球会计准则的统一, 不同国家版本的考试在今后都会向国际会计准则 (IFRS) 慢慢过渡。

F6, Taxation (UK) 会有所更新, 以求达到和P6 Advanced taxation的完美衔接。在这个基础上F6新增加了遗产税 (IHT) , 以及增值税VAT进出口部分的考察。F6新增部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考察上。

F8, Audit (INT) 明确了考试的重点, 使其和学习指导Study Guide更为一致。其中主要涵括了对Audit framework, internal audit, planning and risk and audit evidence.等内容的考察。另外, 审计离不开对准则的理解, 对F7中的各准则规定的更新和改变都会对F8产生影响。

F9, Financial management, 近年伊斯兰融资 (Islamic finance) 逐渐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一支主流, 国际上一些大的项目纷纷采用了这样一种融资方式。所以ACCA在F9的课程中另辟了一个章节, 单独讲述伊斯兰世界中的利息观念以及伊斯兰金融工具。

Change in Professional Level syllabus (职业模块)

2011年6月开始职业模块的科目也将发生变动, 也就是说下述所有变动在明年的考试中就有可能体现出来。

P1, Professional Accountant.根据2008/2009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各方对风险管理的需要急剧加大。所以为了回应这种需求, P1加入了对风险管理的内容, 同时包括了在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不同考量。

P2, Corporate reporting和F7一样, 对知识的考察都建立在国际会计准则 (IFRS) 的基础上。US GAAP和IFRS的区别就成为了新增的考点, 另外对中小企业 (SMEs) 合并报表的规定, 以及企业重组等都将添加到新的考纲中。但是, 在2011年6月的考试中暂时还不会涉及到IFRICs的内容

P3, Business analysis, 新的准则规定等会加入到考察范围, 并且管理会计的知识会大量加入到案例分析中。过往的P3考试强调了战略方面的考虑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的知识, 导致有些题目脱离了实际。这次大纲的改变为考官提供了一个更“真实”的出题平台, 要求考试不仅仅能从战略层面进行商业分析, 同时运用财务分析, 例如预测预算, 成本会计等数量化的分析技巧来综合的进行决策。这些变化将对整个科目产生一个较根本的影响, 所以P3会对Pilot paper进行全面的更新, 让大家了解新的考试方向和模式。

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新大纲中不会添加新的内容, 而是对目前的内容进行重新整理, 让它和F9考察的内容更为关联, 同时也让考察的重点更加的突出。

P5,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在和F2, F5大纲变化保持一致的同时, P5明确了考察的范围。新大纲删除了和F5以及P3重叠的部分, 特别是战略管理, 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部分。P5中将删除战略管理的内容, 而质量管理, 和人员管理衡量只会出现在P5的考试中。

P6, Advanced taxation (UK) 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遗产税IHT还将继续包含在考试范围内。但从2013年6月后, 遗产税 (IHT) 的计算将会全部移到F6的考纲中, 而只保留一些深度复杂的部分。

P7, Advanced audit (INT) 会加入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审查, 但由于各国的法律, 法规的不同这部分内容不会占很大比例。另外ACCA对P7还增加了对某些内部审计的考核。但同时也删除了部分实务, 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表2列举了新大纲对具体科目的影响。

新大纲发表日期

篇4: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英语科(湖北卷)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为依据。

2.命题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确保安全、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3.命题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要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有利于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4.命题考虑英语学科特点,在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命制的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三、试卷结构

试卷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英语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三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本节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词汇的用法。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每题在一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本节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三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本部分测试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5篇短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本部分测试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共1题,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试卷内容、题量、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表:

四、难度控制

试题按难度系数(简称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在0.70以上(包括0.70)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30~0.70之间的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30以下(包括0.30)的题为难题。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三种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五、题型示例

(一)多项选择题

(I)考查听力

W: Alan, are you going to be in your office Wednesday afternoon?

M: No. Why?

W: I wondered if I could work there. My office is being painted then.

M: You’re in luck, Susan. I’ll be out until Friday morning.

W: That’s great. I’ve got to get my project done by Thursday afternoon.

1. What did the woman ask the man?

A. Whether he could let her use his office.

B. Whether he had to work on the weekend.

C. Whether he could help her with her project.

M: This book is so interesting. I’m really enjoying it.

W: What is it?

M: Tear and Blood, by Steven White. Have you read it?

W: No, I haven’t.

M: Do you want to read it after I finish it?

W: Is it a novel?

M: No, it’s a popular science book.

W: Oh, that’s not my taste.

M: You don’t like popular science at all?

W: Well, I mean, popular science films are okay, but popular science books are boring.

2.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Reading a popular science book.

B. Making comments on a novel.

C. Watching a popular science film.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popular science films?

A. They are dull.

B. They are okay.

C. They are interesting.

【答案】1. A 2. A 3. B

(II)考查词汇知识

1. To make members of a team perform better, the trainer first of all has to know their ______ and weaknesses.

A. strengthsB. benefits

C. techniquesD. values

2. The building around the corner caught fire last night. The police are now ______ the matter.

A. seeing throughB. working out

C. looking intoD. watching over

3. As I grew up in a small town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 the visit to the village ______ scenes of my childhood.

A. called upB. called for C. called onD. called in

【答案】1. A 2. C 3. A

(III)考查阅读理解

Silence is unnatural to man. He begins life with a cry and ends it in stillness. In between he does all he can to make a noise in the world, and he fe ars silenc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Even his conversation is an attempt to prevent a fearful silence. If he is introduced to another person, and a number of pauses occur in the conversation, he regards himself as a failure, a worthless person, and is full of envy of the emptiest-headed chatterbox (喋喋不休的人). He knows that ninety-nine percent of human conversation means no more than the buzzing of a fly, but he is anxious to join in the buzz and to prove that he is a man and not a waxwork figure (蜡塑人像).

The aim of conversation is not, for the most part, to communicate ideas; it is to keep up the buzzing sound. There are, it must be admitted, different qualities of buzz; there is even a buzz that is as annoying as the continuous noise made by a mosquito (蚊子). But at a dinner party one would rather be a mosquito than a quiet person. Most buzzing, fortunately, is pleasant to the ear, and some of it is pleasant even to the mind. He would be a foolish man if he waited until he had a wise thought to take part in the buzzing with his neighbors.

Those who hate to pick up the weather as a conversational opening seem to me not to know the reason why human beings wish to talk. Very few human beings join in a conversation in the hope of learning anything new. Some of them are content if they are merely allowed to go on making a noise into other people’s ears, though they have nothing to tell them except that they have seen two or three new plays or that they had food in a Swiss hotel. At the end of an evening during which they have said nothing meaningful for a long time, they just prove themselves to be successful conversationists.

1.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people make conversation to ______.

A. exchange ideas

B. prove their value

C. achieve success in life

D. overcome their fear of silence

2. By “the buzzing of a fly” (Para. 1), the author means “______”.

A. the noise of an insect

B. a low whispering sound

C. meaningless talks

D. the voice of a chatterbox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ople usually talk to their neighbors ______.

A. about whatever they have prepared

B. about whatever they want to

C. in the hope of learning something new

D. in the hope of getting on well

4.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discuss why people like talking about weather.

B. To encourage people to join in conversations.

C. To persuade people to stop making noises.

D. To explain why people keep talking.

【答案】1. D 2. C 3. B 4. D

(二)完形填空题

You are near the front line of a battle. Around you shells are exploding; people are shooting from a house behind you.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You aren’t a soldier. You aren’t 1 carrying a gun. You’re standing in front of a 2 and you’re telling the TV 3 what is happening.

It’s all in a day’s work for a war reporter, and it can be very 4 .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the 5 in former Yugoslavia (前南斯拉夫), 28 reporters and photographers were killed. Hundreds more were 6 . What kind of people put themselves in danger to 7 pictures to our TV screens and 8 to our newspapers? Why do they do it?

“I think it’s every young journalist’s 9 to be a foreign reporter,” says Michael Nicholson, “that’s 10 you find the excitement. So when the first opportunity comes, you take it 11 it is a war.”

But there are moments of 12 . Jeremy Bowen says, “Yes, when you’re lying on the ground and bullets (子弹) are flying 13 your ears, you think: ‘What am I doing here? I’m not going to do this again.’ But that feeling 14 after a while and when the next war starts, you’ll be 15 .”

“None of us believes that we’re going to 16 ,”adds Michael. But he always 17 a lucky charm (护身符) with him. It was given to him by his wife for his first war. It’s a card which says “Take care of yourself.” Does he ever think about dying? “Oh, 18 , and every time it happens you look to the sky and say to God, ‘If you get me out of this, I 19 I’ll never do it again.’ You can almost hear God 20 , because you know he doesn’t believe you.”

1. A. simplyB. reallyC. merelyD. even

2. A. crowdB. houseC. battlefieldD. camera

3.A. producersB. viewers C. directors D. actors

4. A. dangerousB. exciting

C. normal D. disappointing

5. A. stayB. fight C. warD. life

6. A. injuredB. buriedC. defeatedD. saved

7. A. bring B. show C. takeD. make

8. A. scenes B. passages C. stories D. contents

9. A. beliefB. dreamC. duty D. faith

10. A. why B. whatC. how D. where

11. A. even so B. ever since

C. as if D. even if

12. A. fear B. surprise C. shameD. sadness

13. A. into B. around C. past D. through

14. A. returnsB. goes C. continues D. occurs

15. A. thereB. awayC. out D. home

16. A. leave B. escapeC. die D. remain

17. A. hangsB. wearsC. holdsD. carries

18. A. neverB. many times

C. some timeD. seldom

19. A. considerB. acceptC. promise D. guess

20. A. whispering B. laughing

C. screamingD. crying

【答案】1-5 DDBAC6-10 AACBD11-15 DACBA16-20 CDBCB

(三)填空题

1. We _______ (起床) before dawn. It was still dark outside. (get)

2. It _______ (一定下雨来着) last night. The playground is still wet. (must)

3. He asked for the letter to _______ (送走) at once. (send)

4. When you hang wet clothes near a fire, you will see steam _______ (从潮湿的衣服上升起). (rise)

5. _______ (我们将如何制订这项计划) has been explained clearly by the teacher. (plan)

【参考答案】

1. got up2. must have been raining

3. be sent4. rising from them

5. How we will make (work out) the plan

(四)书面表达题

受某英文报的委托,你最近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做了一次调查。请根据以下信息,用英语为该报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的标题及首句已为你写好。

调查内容:在新闻、故事、科普、学习方法四种英文文章中,学生最喜欢哪一种

调查范围:湖北省的10所中学

调查对象:高中生

调查人数:1000

调查方式:访谈

调查结果:(见下图)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cently a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find out the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参考答案】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cently a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find out the reading interes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survey, one thous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ten school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interviewed. They were asked which they liked reading most among the four categories of English articles: news, stories, 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and articles about learning methods.

篇5: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二)Questions 21-2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 the Arctic Circle, it is not that Eskimos lack ability or industry, but the surroundings restrict constructive effort to the barest necessities of existence.This retards progress to higher develpment.

Agriculture is impossible all along the thousands of miles of the north shore.The only wood is such as drifts in.other than this driftwood, the only available building materials are snow, ice, stone, and bones of animals.All of these have been used for habitations and storage, places, differing in various trib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skill of the workers.The lack of necessary timbers to build walls and span wide spaces is probably one reason why they construct their houses at least partly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This device also makers the houses more impervious(不能渗透的)to the cold.

Most of us are inclined to think that the Eskimo lives always in an igloo or snow house.This is not entirely true.After the long cold winter, the family is very likely to move, when the weather permits, into a tent sealskin.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such a tent is similar to that used by other, more southerly tribes and will be described later.

The snow house, however, is an interesting and unique habitation.Our summer campers will not build, with snow, but the delicate art is worth recording and some of our winter camps mountains might try to make snow houses.

21.Eskimos’ efforts to build houses ___________.

A.result in various building

B.are limited by a hostile environment

C.are restricted by their ability

D.retard progress to higher develpmen

22.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houses is true?

A.Building materials differ from tribe to tribe.

B.Building materials are the same for all the houses.

C.Building material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weather.

D.Building materials are decided by skilled workers.

23.Why do Eskimos build their houses partly under the ground?

A.They like to live under the ground.

B.They are short of essential materials for walls and roofs.

C.They want their houses less affected by the cold.

D.Both B and C.

24.In the long winter Eskimos commonly live in _________.

A.a snow house

B.a stone house

C.a storage place

D.a tent sealskin

25.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snow houses? A.Interesting B.Artistic C.Unique D.All of the above Questions 26-3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Atlanta: Mostly fair.88-70 0 F.Minneapolis: Mostly cloudy.68-50 0 F. Boston: Partly cloudy.78-61 0 F.New Orleans: Mostly fair.92-73 0 F. Chicago: Thunderstorms likely.82-67 0 F.Philadelphia: Hazy and warm.90-68 0 F. Cleveland: Mostly cloudy.84-68 0 F.Phoenix: Sunny and warm.99-66 0 F. Dallas: Thunderstorms likely.91-75 0 F.Pittsburgh: Partly cloudy.81-64 0 F. Denver: Rain likely.53-43 0 F.St.Louis: Thunderstorms likely.86-70 0 F. Houston: Partly cloudy.90-78 0 F.San Francisco: Mostly fair.73-60 0 F. Kansas City: Thunderstorms likely.73-60 0 F.Seattle: Mostly fair.74-50 0 F. Las Vegas : Sunny and warm.93-56 0 F.Toronto: Rain likely.83-68 0 F. Los Angeles: Mostly sunny.88-60 0 F.Washington: Partly cloudy.88-72 0 F. Miami: Partly cloudy.88-79 0 F. 26.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A.Kansas City will be warmer than Toronto B.Temperatures will be the lowest in Seattle and Minneapolis. C.The weather will be fine in most ofthe listed cities. D.More than half of the listcities are cloudy or rain likely 27.Among the following four citi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ternoon high and the evening low is smallest in

A.Kansas City

B.Miami

C.Atlanta

D.Seattle

28.Which of the following cities is closest to Miami in weather conditions?

A.Boston.

B.Atlanta.

C.Washington.

D.Houston.

29.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ternoon high and the evening low is greatest in ______ .

A.Seattle

B.Los Angeles

C.Las Vegas

D.Phoenix

30.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fternoon high and the evening low are the same in ______。

A.Chicago.Dallas, Kansas City, and St, Louis

B. Atlanta, San Francisco, New Orleans ,and Seattle.

C. Cleveland, Dallas, St, Louis, and Washington.

篇6:2022年GCT考试英语大纲

Long ago there was a poor farmer called Fred.Fred and his wife, Doris lived 1 together in their small old house.One winter night, the Luck Fairy(仙女)visited them.“Fred, you’re a 2 farmer.I’d like to give you a wish,” said the Luck Fairy.“A wish?” Said Fred.Fred and Doris smiled at each other.Then Fred said, “ Thank you , Luck Fairy.We’re very 3 and happy.”

“ 4 we’re old, we still work in the field every day,” said Doris.“You wok very hard but you 5 very little money.Would you like some gold coins ” asked the Luck Fairy.“Oh no , my dear Luck Fairy.We’re poor.But we have 6 food to eat.” Replied Fred.“You can use the gold coin to buy some clothes.The winter here is very cold,” said Luck Fairy.“Though we haven’t got 7 clothes, we’ve got enough,” said Doris.“Well, what about a nice new house?” Asked Luck Fairy.“Thank you, but I 8 my small old house very much.I’ve lived here since I was born.I don’t 9 a new house,” said Fred.“You’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I like you very much,” said the Luck Fairy.“I wish you happiness and Luck forever.” Then the Luck Fairy 10 and never came back.1.A.sadly B.happily C.worried D.anxiously

2.A.bad B.lazy C.good D.unhelpful

3.A.healthy B.careful C.difficult D.important

4.A.If B.But C.Because D.Though

5.A.cost B.lose C.make D.borrow

6.A.no B.little C.enough D.expensive

7.A.old B.many C.bad D.clean

8.A.hate B.love C.need D.dislike

9.A.need B.see C.buy D.build

10.A.smiled B.nodded C.laughed D.disappeared 答案解析:

1.B。根据下文我们知道,这对夫妇生活得很愉快。

2.C。正因为Fred是一个好农夫,仙女才要奖励他。

3.A。比较这四个词的意思不难发现与happy 并列的是healthy。

4.D。根据still可知选though。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仍然能够在田里干活。

5.C。make money意思是“赚钱”。

6.C。根据文意,他们对一切都感到知足,包括食物他们也觉得足够吃了。

7.B。他们没有许多衣服,但对他们来说却已经够穿了。

8.B。从后面的句子可知,他是喜欢那个房子的。

9.A。根据上文,他们喜欢自己的小屋,所以不需要新的。

10.D。根据never come back可知仙女消失了。第二题:

Tom grows the nicest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the most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village.更多内容请参见:

Plants grow in Tom’s garden all through the __1__ and they are much __2__.Tom cuts some flowers for his sitting room table, eats some fruits and vegetables, but he __3__ most of them in the market.His vegetables, fruit and flowers are so __4__ and beautiful that they sold much more __5__ in the market than those of other villagers.How does Tom grow these beautiful things? He is so __6__ that he just sits under his orange tree with his radio.He __7__ the music all day.That is quite true.Tom __8__ things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After that he sits with his radio.And everything __9__.It is the music that does the work.Tom knows more clearly that music makes the biggest vegetables and the most beautiful flowers.Plants love __10__ as much as people.1.A.week B.month C.season D.year

2.A.better B.worse C.less D.later

3.A.buys B.sells C.borrows D.lends

4.A.dear B.bad C.big D.small

5.A.politely B.quickly C.slowly D.carefully

6.A.angry B.busy C.tired D.lazy

7.A.listens to B.hears C.watches D.speaks

8.A.fills B.plants C.throws D.makes

9.A.does B.moves C.grows D.plays

10.A.work B.rain C.stories D.music 答案解析

1.D。根据下文汤姆春夏秋冬都会在园子里种各种植物,说明园子里一年到头都长着植物,故year为正确选项。

2.A。很明显,汤姆的植物园比村子里其余人的应好得多,故应用比较级better。

3.B。根据文意,汤姆到市场上去应是卖自己种植的花,水果及蔬菜,故选sells。

4.C。这里应选择一个褒义形容词修饰汤姆的蔬菜水果,故只能选big。

5.B。因为蔬菜水果长得好,所以在市场上卖得很快,故quickly为正确选项。

6.D。根据下文汤姆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管理园子而是坐在树下听音乐,故选lazy。

7.A。表示听音乐这一动作应用listen to。

8.B。根据文意,汤姆春夏秋冬在园子里是在种各种植物,故选plant。

9.C。grows在这里表示园子里的一切在不断地生长。

10.D。上文讲到音乐使得园子里的一切又大又美,说明植物也像人一样喜欢音乐,故选music。第三题:

Mr.Green was ill and went to the hospital.A doctor __1__ and said, “Well, Mr.Green, you are going to __2__ some injections, and you′ll feel much better.A nurse will come __3__ give you the first one this evening, and then you′ll __4__ get another one tomorrow evening.” __5__ a young nurse came to Mr.Green′s bed and said to him, “I am going to give you your __6__ injection now, Mr.Green.Where do you want it?”

The old man was __7__.He looked at the nurse for a __8__, then he said, “__9__ has ever let me choose that before.Are you really going to let me choose now?”

“Yes, Mr.Green,” the nurse answered.She was in a hurry.“Where do you want it?”

“Well, then,” the old man answered __10__ “I want it in your left arm, please.”

更多内容请参见:

1.A.looked for him B.looked him over

C.looked after him D.looked him up

2.A.get B.give C.make D.hold

3.A.so B.but C.or D.and

4.A.must B.can C.had better D.have to

5.A.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In the end D.In the evening

6.A.first B.one C.two D.second

7.A.confident B.surprised C.full D.hungry

8.A.hour B.minutes C.year D.moment

9.A.Somebody B.Anybody C.Nobody D.people

10.A.with a smile B.in timeC.in surprise D.with tears in his eyes

答案解析:

1.B。look for sb/sth 意为“寻找„„”;look after sb 意为“照料„„”;look up sb意为“看望„„”;而look over sb意为“检查某人”,最贴近文意,为正确选项。

2.A。医生要对格林先生进行注射,格林先生是动作的接受者,故应选get。

3.D。空白部分前面I come 和后面的give形成承接关系,所以应用 and连接。

4.D。must 不可以用于将来时,根据文章意思,应选have to。

5.D。与上文this evening相对应,In the evening应为正确选项。

6.A。one 填入空白部分显得画蛇添足,根据上下文这是第一次注射,应用first。

7.B。老人对护士的提问应感到surprised, 因为下文提到从来没人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8.D。对护士的提问,老人思考了一会儿,故应选moment。

9.C。老人感到奇怪,是因为没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故应选nobody。

10.A。老人想捉弄一下这个小护士。按常理,应是带着微笑取笑她,故应选with a smile。

篇7:2015年GCT考试真题及答案

(5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该战略提法的是

A.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B.搁置岛礁争议

C.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D.发展海洋经济

2.甲将笔记本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将这个笔记本电脑以市价卖给不知情的丙。下面选项符合我国法律的是

A.甲有权要求丙赔偿笔记本电脑

B.甲有权要求乙和丙共同赔偿损失

C.甲有权要求丙返还笔记本电脑

D.甲无权要求丙返还笔记本电脑

3.效益和效率是企业运营中经常运用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下面指标中最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是

A.销售净利率

B.资产负债率

C.资金周转率

D.市场占有率

4.下面对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通过比喻说明人才越多越好

B.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希望统一天下的心情

C.这几句诗点明了《短歌行》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主题

D.“月明”四句喻指人才在群雄并起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5.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关于孔子读《易》的记载。下面成语与之意思不相近的是

A.凿壁偷光

B.囊萤映雪

C.悬梁刺股

D.程门立雪

6.下面的句子都采用了字面相同的词语,其中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一定】要在车间里【一定】的位置安装设备。

B.这并不是【简单】地提出口号那么【简单】的。

C.灾民们都【安全】地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D.这个【计划】其实是我们早就【计划】好了的。

7.古代文人喜以独具奇趣的中药名制作谜语,如“胸中荷花兮,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兮,初入其境;长生不老兮,永世康宁”。下面药名不是这首诗的谜底的是

A.万年青

B.金银花 C.穿心莲

D.满天星

8.下面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A.要是没有钱就不用找了。

B.我一直只喜欢一个人。

C.要是我来晚了,你等着。D.这个姑娘谁都看不上。

9.手机能够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下面属于网络传输信息载体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机械波

1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大家必须认真准备,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这次行动的结果。

B.针对中国队进攻方面比较弱的情况下,近期特别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C.今年9月我将结束现在的工作,同时开始我到澳门大学面临新的生活。

D.来自申办城市所在国家的委员在他所在国家没有被淘汰之前不能投票。11.下面关于陶渊明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归园田居》是代表作之一

B.作品注重模山范水 C.他的创作崇尚自然

D.主要创作是田园诗

12.下面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初唐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乐府”,后来成为一种新诗体的名称。

B. 2015年是《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100周年,这意味着“五四运动”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C.“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近代以来引进的西方学术思潮。

D.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13.下面关于《史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司马迁非常擅长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

B.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作品

C.为后代小说和戏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D.对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14.下面的成语,意思比较接近的一组是

A.顺水推舟——顺藤摸瓜

B.桃李不言——瓜田李下

C.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D.破镜重圆——覆水难收

1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的爱国作家以文学的方式暴露黑暗,坚持抗战,成为广受文坛瞩目的东北作家群。下面属于这一群体的作家是

A.罗烽、白朗、骆宾基、萧红 B.许广平、萧军、罗烽、舒群

C.萧红、萧军、茅盾、骆宾基

D.萧红、萧军、赵树理、白朗

二、填空题

16.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完成下面段落:“况吾与子鱼樵于江渚之上,侣鱼鱖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______,渺______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______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______以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A.长江

明月

沧海

天地 B.天地

沧海

明月

长江

C.长江

天地

沧海

明月

D.天地

沧海

长江

明月

17.鲁迅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成为经典。如《祝福》中的______、《故乡》中的______、《药》中的______、《伤逝》中的______。

A.闰土华

老栓子

君祥

林嫂

B.子君

闰土

华老栓

祥林嫂

C.祥林嫂

闰土

华老栓

子君

D.祥林嫂

华老栓

闰土

子君

1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使用树木花草等意象,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①独怜幽______涧过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润》)②请看石上藤萝月,己映洲前芦荻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二)③草不谢荣于春风,______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④岭______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楼》)

A.树

B.木

C.花

D.草

19.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文学的文体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全新的、具有现代品质的文学体裁,并收获了大量优秀作品。

A.小说

杂文

散文诗

B.杂文

笔记

报告文学 C.小说

笔记

散文诗

D.杂文

散文诗

报告文学

20.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语句。

作家的写作是担负着责任与使命的,因此不可任意而为。在写作过程中,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必须集中他所有的美德 ②必须是真诚的,认真严肃的③必须和他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恶习分开 ④必须是通情达理和满怀同情与怜悯之心的A.⑧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①⑧②④

21.“这是我们江南的一个小村子,村子靠着山,山脚有个大龙潭,龙潭的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以上文字______。

A.运用顶针手法,反映了这一村庄与山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关联

B.运用回环手法,反映了这一村庄与山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关联

C.运用回环手法,表现了所有江南村庄山水相连的普遍特征

D.运用顶针手法,表现了所有江南村庄山水相连的普遍特征

22. 2015年9月,纪录片《天河》以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_______为主线,首次全面展示这条国际大河在______全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深入介绍该流域的生态现状、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A.雅鲁藏布江

青海

B.雅鲁藏布江

西藏

C.通天河

青海

D.通天河

西藏

23.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一般人都能理解______同意,自由不能是无限的。______无限自由就等于取消自由。______,说正义应该是有限的,恐怕很少有人会同意。正义必须是无限的,______人类永远无法实现绝对的正义。限制正义就等于取消正义,而取消正义将导致一个健康社会的崩溃。

A.并且

由于

反之

不过

B.并且

因为

反之

哪怕

C.或者

由于

所以

哪怕 D.或者

因为

所以

不过

24.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成为人类首个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冥王星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______之一,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被降级为______。

A.八大行星

矮行星

B.八大行星

卫星

C.九大行星

矮行星

D.九大行星

卫星

25.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①他第一次在上海______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②______8月底,企业已完成年生产计划的80%。

③街上有卖小吃的,有卖五金器械的,有卖猫儿狗的,很是______。

A.度过

截至

喧闹

B.度过

截止

喧嚣

C.渡过

截至

喧嚣

D.渡过

截止

喧闹

26.《诗经》中“兴”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指“触物兴词”。诗句“______”使用了“兴”的手法。

A.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蝃蝀》)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C.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其言有章。(《都人士》)

D.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塒。(《君子于役》)

27.湿地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分解污染物,净化环境,具有“排毒、解毒”的功能,发挥强大的生态平衡作用,因此被称为“______”。A.地球之心

B.地球之肺

C.地球之脾

D.地球之肾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______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______周岁。A.二十二

二十四

B.二十二

二十六

C.二十

二十二

D.二十

二十四

29.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国防教育”一词,最早在1921年由______所著《建国方略》提出。

A.孙中山

B.梁启超

C.康有为

D.毛泽东

30.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内的风旋转所造成的______,与向台风中心吹入的风的力互相平衡抵消,使强风不能再向中心聚合,从而在台风中心形成无风区域,该区域被称为“台风眼”。

A.吸引力

B.排斥力

C.向心力

D.离心力

三、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然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

首先,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如果面对我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掉40%的时间,但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100%的时间而得到200%的效果,要在工作上奋发图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改变你的状态的关键是心理而不是生理上的问题。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

其次,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挑一个星期,每天记录下每30分钟做的事情,然后做一个分类(例如:读书、准备考试、和朋友聊天、社团活动等)和统计,看看自己什么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凡事想要进步,必须先理解现状。每天结束后,把一整天做的事记下来,每15分钟为一个单位(例如:1:00-1:15等车,1:15-1:45搭车,1:45-2:45与朋友喝茶……)。在一周结束后,分析一下,这周你的时间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有没有活动占太大的比例?有没有方法可以增加效率?

第三,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时间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我前一阵和同事一起出差,他们都很惊讶为什么我和他们整天在一起,但是我的电子邮件都可以及时回答?后来,他们发现,当他们在飞机上和汽车上聊天、读杂志和发呆的时候,我就把电子邮件全回了。重点是,无论自己忙还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时间碎片做的事先准备好,到你有空闲的时候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第四,要事为先。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当天一定要能够做完。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要理解急事不等于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办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

第五,运用80/20原则.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的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最后,平衡工作和家庭,我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是用下面的原则:划清界限、言出必行—一对家人做出承诺后,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注重有质量的时间——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度假、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选自知乎网,作者李开复,2011,有删改)

31.根据文意,最恰当的文章题目是

A.平衡工作和家庭

B.人生的两大财富

C.如何管理时间

D.做你感兴趣的事

32.文章第四自然段中的“死时间”使用了引号,该引号表示

A.着重强调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直接引用

33.文中“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下面表述与此句意思不符的是 A.对家人承诺的事要尽量实现

B.让家人保持低期望值就不会失望

C.不要随意对家人过多地承诺 D.让家人期望过高就可能失望过多

34.在社会实践中,下面选项中不符合“80/20原则”的是

A.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

B.企业的营业额经常会由少数关键客户创造

C.在物资管理中对价值较高的设备要重点关注

D.单位的工作效率往往取决于少数关键性的人物 35.根据文意,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每天进入工作状态后按计划处理事情

B.早睡早起可以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

C.集中精力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

D.每天要拿出10分钟的时间体贴家人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市场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方式.不过,在现代之前,市场是嵌入在社会之内的,它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规范,并且当它试图越出这些规范时会受到社会机制的惩罚。现代社会的市场生活逐渐地克服了来自宗教和其他方面的规范力量,使市场成为占据主导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于是,社会被嵌入在市场之内了,卡尔·博兰尼称之为“市场社会”。在这一转型期出现的最显著的行为经济学特征,被称为“消费主义”。

当传统的核心价值瓦解而新的价值尚未确立时,市场主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驱使我们奔忙于日常生活。我们无暇考虑生活的意义,只好满足于在市场生活中随波逐流。从市场生活中凸显出来的,是诸如“拜金主义”和“消费至上主义”这样的行为规范。久而久之,我们不再记得有必要思考生活的意义,只要求生活的方便,凡不能带来方便的事物,我们一律抛弃,犹如它们毫无价值,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它用以判断世间一切事物的意义的,仅仅是它们能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在这样的评判之下,一位大学教授对一名大学生的意义与一台电视机类似,当电视机可以用来收看他喜欢的节目时,它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可弃之如敝屣,类似地,当这位大学教授的课程或他的推荐信对这名学生有用的时候,他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可弃之如敝屣。依此类推,金钱、权力、名誉以及家庭和子女,一切都仅仅是为了使生活更方便,仅此而已。

人人追求以更小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方便,才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假如处处反其道而行之,我必被视为“非理性的”,愚蠢或精神不正常。没有谁会发明制造更多麻烦的机器,没有谁愿意为更多的麻烦支付更高的价格。这就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它与经济的效率原则息息相关。

______,“爱”是怎样的?根据效率原则,我们是为了爱得最不累而爱吗?极而言之,在一个只追求方便的世界里,我们可能有任何真实的情感吗?关爱另一个人,为他欢喜或悲伤,这是方便吗?他人对我的关爱,可以视为“消费品”吗?______它是真实情感,它通常要求我对它的发送者产生相似的情感,于是它带给我的是方便吗?而且,我难免推测我对他人的任何关爱都可能沦为消费品,于是我怎样使我的关爱成为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呢?

其实,只要不带偏见或尽力克制偏见,我们迟早可以意识到我们心灵当真渴求的不是任何一种极端状态。因为,只在远离任何一种极端状态时,才有内在的宁静.所以,极端追求效率的改善或极端追求伦理的改善。都会瓦解内在的宁静。真正的效率或伦理,与孔子和释迦牟尼一样,承袭中世纪人文传统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更愿意称之为“自然而然”状态。

遵循这一逻辑,金钱、权力、名誉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固然有意义,却仅仅是通往真实生活的桥——设有人为了过桥而在桥上消磨毕生时间。然而,在消费主义时代,有如此多的人以“过桥”为他们生活的唯一意义。究其理由,或许,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命视为消费品,只图方便,不愿思考。思考,这是一件足够麻烦的事情。

(选自汪丁丁《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有删节)

36.根据上下文,在第四自然段划线处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A.况且

即使

B.然而

即使

C.然而

假如

D.况且

假如

37.下面最适合做文章题目的是

A.消费主义时代不存在爱情

B.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反思

C.消费主义时代的情感分析

D.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意义

38.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在消费主义时代,思考和爱都是足够“麻烦”的事

B.追求效率和方便,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则

C.市场占据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

D.只有放弃市场思维,追求伦理的尽善,才能给人带来内在的宁静

39.文章中,作者对“爱”的理解是

A.爱是关心另一个人,为他欣喜为他悲伤

B.爱带来内在的宁静

C.爱是消费社会中唯一真实的东西

D.爱是非理性的

40.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谓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指的是 A.远离极端状态,获得内在的宁静

B.守住情感的真实,不受消费主义的浸染

C.跨过金钱、权力、名誉的桥,走到真实生活的彼岸 D.不带偏见或尽力克制偏见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英国媒体称,根据一项针对地球深处地下物质的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而非地表。

英国《每日邮报》12月9日报道指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在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的微生物,这为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源自何处的问题提供了线索。这项研究表明,这些微生物可能已经在与地表隔绝的情况下生活了几十亿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与世隔绝的生命形态______分布在不同大陆,______都创造出了拥有相似基因的个体。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的微生物,与普林斯顿大学一个团队从约翰内斯堡地区一处矿井通道内地下深处岩石缝隙中获取的样本高度相似。其DNA序列也与在北美洲西北部海域和日本东北部海域岩石海床上发现的微生物相似。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而这个祖先就生活在地球生命起源的时代。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特·施伦特说,现在还不清楚相似的微生物是如何散布到相距遥远的南非、北美和日本的.施伦特博士说:“两年前,我们还不太了解现在的地下微生物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吃什么,自那以来进行的多项研究已经大幅扩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我们正在掌握的信息不仅包括在这些生态系统下发现的是什么种类的微生物,而且还包括在全球不同地点发现的微生物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目光所及之处,我们都看到了同样种类的微生物。”

报道指出,这些生命形态不是依靠太阳光为生,而是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这些化学燃料可以通过高温高压下的某些种类的岩石获得.施伦特博士说:“人们容易理解为何远隔重洋的鸟类或鱼类有可能会相似,但想想在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在相隔1.6万公里的不同地点,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这很挑战人的想象力。”

研究人员麦科洛姆说:“在某些很深的地方,例如深海热泉,那里环境变化剧烈,催生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地下深处的缝隙,那里的生态系统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那样严酷的条件下生存。”

报道指出,这一最新发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即生命并非诞生于地表湖泊和海洋的“原生汤”中,而是诞生于地下岩石含水的微小缝隙内。

以往的理论认为,35.5亿至38亿年前,生命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起因是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可以构成蛋白质,然后再进化成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种类.然而,这种假设存在一个问题,例如,当初地球表面存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它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科学家说,这些微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医疗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可以承受120℃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这些现象,是得益于通过深碳观测计划对微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的汇总与整合。

(选自卢荻《英国(每日邮报):研究称生命源于地下深处》,参考消息网,2013年12月1日,有删改)

41.根据原文,下面能为“地球上的生命或许源自深深的地下”提供线索的是 A.地球表面存在的强烈紫外线辐射,可以迅速摧毁暴露在阳光下的复杂生物分子

B.空气中化学物质在某种形式能量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可以产生生命形态

C.地下深达五千米处生活和繁殖着某些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的微生物 D.在地球的某些地方,已经发现了在DNA序列上存在着相似的微生物 42.在第二自然段划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A.虽然

但是

B.不但

而且

C.因为

所以

D.不是

就是 43.根据原文,下面符合施伦特博士说法的是

A.我们已经能够完全掌握地下微生物类型,并且发现微生物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B.在相隔遥远的高温高压坚硬岩石缝隙中,可能生活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微生物 C.生命诞生于海洋中,而不是诞生于地下深处极度高温高压的坚硬岩石缝隙中 D.地下深处缝隙是隔绝的,只有少数几种细菌能在这种严酷的条件下生存下来 44.根据原文,下面说法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地球上第一批生物由蛋白质构成,这些生物诞生于池塘或海洋中

B.这些微生物可以承受120 ℃的高温和比地面高出50倍的大气压

C.微小缝隙内的微生物能够承受严酷环境,这些微生物可能被用于医疗

D.生命形态不仅可以依靠太阳光为生,而且可以通过氢与甲烷获取能量

45.下面说法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地方微生物DNA序列不可能相似

B.微生物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C.某些微生物在无光情况下,也能生存

D.紫外线辐射会影响微小缝隙内微生物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把幽默来分别人兽,好像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他在《动物学》里说:“人是唯一能笑的动物。”近代奇人白伦脱有《笑与死》的一首十四行诗,略谓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惧,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笑只能算是废物或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禽兽的呜叫,尽够来表达一般人的情感,怒则狮吼,悲则猿啼,争则蛙噪,遇冤家则如犬之吠影,见爱人则如鸠之呼妇。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脸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发出笑声;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所以,一般人并非固有幽默而笑,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从眼睛里泛到口角边。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载东王公投壶不中,“天为之笑”,张华注谓天笑即是闪电,真是绝顶聪明的想象。据荷兰夫人的《追忆录》,薛德尼·斯密史也曾说:“电光是天的诙谐。”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我们不能扣留住闪电来代替高悬普照的太阳和月亮,所以我们也不能把笑变为一个固定的、集体的表情。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这种机械化的笑容,只像骷髅的露齿,算不得活人灵动的姿态。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复出单调的言动,无不惹笑,像口吃,像口头习惯语,像小孩子的有意模仿大人。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假如一大批人,嘻开了嘴,放宽了嗓子,约齐了时刻,成群结党大笑,那只能算下等游艺场里的滑稽大会串。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挂了幽默的招牌,小花脸当然身价大增,脱离戏场而混进文场;反过来说,为小花脸冒牌以后,幽默品格降低,一大半文艺只能算是“游艺”。

所以,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我们不要忘掉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为一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例如马克,吐温。自十八世纪末叶以来,德国人好讲幽默,然而愈讲愈不相干,就因为德国人是做香肠的民族,错认幽默也像肉末似的,可以包扎得停停当当,作为现成的精神食料。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

大凡假充一桩事物,总有两个动机。或出于尊敬,例如俗物尊敬艺术,就收集骨董,附庸风雅。或出于利用,例如坏蛋有所企图,就利用宗教道德,假充正人君子。幽默被假借,想来不出这两个缘故。

(选自钱钟书《说笑》,见《写在人生边上》,三联书店2002,有删节)

46.下面不符合文意的是

A.笑可以是幽默贫乏的遮盖

B.笑可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

C.笑必然源自幽默

D.幽默可以产生笑

47.关于“幽默文学不能提倡”的理由,下面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不提倡幽默文学才能促进文学发展

B.提倡幽默会导致文人成为卖笑者(小丑),文艺变成“游艺”

C.人心是自由流动的,不能把笑变为一个固定的、集体的表情

D.幽默由提倡而产生,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刻板的

48.在第三自然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下面最恰当的是 ①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

②这种幽默本身就是幽默的资料,这种笑本身就可笑

③一经提倡,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拘的弄成刻板的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49.作者在文中常常借比喻来表达看法。下面不是比喻的句子是

A.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喜怒爱惧,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

B.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C.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D.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50.根据文意,理解不恰当的是

A.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

B.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是可笑的起因

C.幽默之所以被假借,一是由于尊敬,一是出于利用

D.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他人和自己都看得很重

参考答案:

上一篇:闽文化概论作业1答案下一篇:八册第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