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

2024-04-20

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精选15篇)

篇1: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

感言怎么写?这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受助感言,欢迎来参考!

【篇一:受助感言】

作为一名受助学生代表,看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心里很感动。我觉得,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这次资助有一系列优点: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资助力度也很大,既资助贫困学生又奖励优秀学生。过去的助困工作做得也很好,只是程序有些复杂,现在程序简单多了,覆盖范围也大多了。同时,新资助政策对非困亦优的学生也加大了奖励力度,这让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激励举措,也是体现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另外,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工作,既为毕业生积极还款增加了途径,也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偏远地区人才紧缺的问题,真是一举多得!

(徐xx,天津工业大学20xx级硕士研究生。20xx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连续两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多次社会奖励金,并被保送为2006届免试研究生;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他见义勇为、勇救三个落水儿童,获“天津市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等称号。)

【篇二:受助感言】

看了新资助政策,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感受最深的两点是:资助力度大,覆盖面广;在资助中体现育人的理念。

我在本科期间,也曾经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是6000元。当时这一笔资助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全面发展上。现在,国家奖学金的金额达到8000元,同时还有金额为5000元的励志奖学金和金额为2000元的助学金,不管是奖还是助,金额都大幅提高,这将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大帮助。而且,新资助政策的覆盖面也较大,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这个目标。同样,我看到在资助政策里也体现了育人的理念。比如,国家奖学金是奖励那些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管这些学生是不是贫困生。这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鼓励,同时也教育了经济困难的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不是我们成为“弱者”的理由,我们更应该自信、自强,努力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同时,新资助政策也教育我们贫困家庭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社会。

(谷xx,清华大学20xx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作为国防生,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曾获得清华大学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国家一等奖学金。20xx年7月主动选择地处西部戈壁荒漠中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2: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

圣经《训道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除有时… …我观察了天主交予人类所应从事的事务,得知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适时,并赐给人认识事务的经历;但人仍不能明了,天主自始至终所做的工作”。

正如我们已经经历多次的那样,每当与往日挥手告别时,我们总会感觉到某种留恋和失落,而每当准备迎接尚未到来的明天时,我们又会体会到几多焦虑和不安。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不过,同《训道篇》的作者一样,虽然我也不能明了天主自始至终所做的工作,但我仍会满怀感恩之情地告别XX且自信无惧地拥抱XX,因为我相信,“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适时,并赐给人认识事务的经历”,而且,主耶稣基督曾这样告诉我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也希望向长期以来,以祈祷和行动不断支持我的新老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神形康泰、主恩满渥、日进益德!

愿XX带给我们每个人更多主内的平安、喜乐、希望和勇气!

愿我们也能够把这样的平安、喜乐、希望和勇气带给我们将遇到的每个人!!

今天是元旦,是XX年元旦。就是说,XX年告别了我,新的XX年向我走来。

元旦是什么意思?元旦就是一年复始呗。我这一辈子到现在已经过过78个元旦了。头十几个元旦,我似乎一点没有感觉,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始终也不晓得元旦是什么意思;不像过春节那样,又放鞭又放炮,又吃饺子又穿新衣服,甚至还有“压岁钱”,就是后来兴的“红包”之类。而元旦什么东西都没有,我感觉好像过“洋人节”,不像过祖宗节那般热闹、那般喜气,没啥盼头……

其实,什么元旦不元旦的,就是人活在世界上给自己生命划个记号,寻摸个乐子,求个开心,琢磨个理由给自己添点生活“味之素”什么的,让日子有点味道,也是给自己留个念想,许个“心愿”,是那么个意思。反正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总要想办法过得有点意义,过得总有点“盼头”才好。

说来,这些年来我真感到过元旦有点意思的是我中学上大学的那年,大学毕业分配工作的那年,要结婚和结婚的那年,后来生了三个孩子的那几年;再就是我被贬下放在内蒙古那个小镇子那14年。那些年年年从元旦开始办年货、准备鞭炮、对联,而且都会有一些要好的朋友、同事、邻居陆续串门、拜年、“拉呱”,互道祝贺什么的。那些年一到元旦连着春节,我老伴就开始给孩子们裁缝新衣服、洗涮各种盖帘,屋里屋外,打扫个通明通明,给人们一个展示,留下很好的印象……再后来过元旦已经不是光想吃的、穿的什么了,而是想什么时候升职?什么时候加薪?可惜盼来盼去快20年也没加过薪,可日子也马马虎虎过来了,不好也不赖,凑合过来了。

现在不同了。虽然我已经年近八旬了,真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人”了。但是我们现在的日子已经不同从前那样“亚历山大”了。孩子们对我们的晚年很“给力”。我们的现在已经不那么讲究“时髦”和“浪漫”了。我如今的祝福也是“正能量”,那就是希望我、我的老伴、我的亲人、我的儿孙们都能够过得“人人身体康健,家家和睦团圆,事事遂心如意,年年滚滚财源”。

篇3:为什么写和怎么写“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怎么写?

写了那么多年的观察笔记,为什么又写“学习故事”?

知道“学习故事”有注意—识别—回应,但回应什么?

为什么写出的“学习故事”都看上去差不多?

……

这些问题看似纠结于怎么写“学习故事”,但背后的问题才是症结:为什么写“学习故事”?

让我们从“学习故事”里找答案吧。

一、看懂“学习故事”

(一)“学习故事”里的幼儿是什么样的?

用电锯做小椅子,给蜗牛找家,画连环画做成书,给妈妈做拖鞋……在新西兰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里,一个个好奇、主动、专注、勇敢、坚持、自信、敢表达的充满力量的学习者形象跃然纸上……总之很投入!

(二)“学习故事”里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做吸尘器,改造花园,爬树,运沙子,用缝纫机做衣服……这些学习过程完全由幼儿自己做决定,勇敢操作,验证想法,再反思调整,完成目标后快乐地分享……总之很自主!

(三)“学习故事”里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在新西兰幼儿的“学习故事”里几乎看不到教师,偶尔出现的教师大多说的是:“你要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但是,就是在这么简单的问话里,却让我们听出了理解、信任、等等、认可……总之很尊重!

(四)“学习故事”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投入、自主、尊重,这样由师生构成的精神环境是和谐的,物质环境是有趣好玩、不断变化拓展的,能够随着幼儿的需要调整、改变,也可以让幼儿去支配和创造,更不局限在室内,户外、池塘、公园、树林、社区、博物馆、停车场……所有幼儿接触到的事物都成为提供感知、操作、创造的学习场所。所以,投入自主的学习需要尊重、有趣的环境。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写出一篇“学习故事”不仅需要文笔和道理,更要有积极的儿童观、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课程观,还要有看懂幼儿、解读学习、促进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二、激发“学习”

论述至此,不难看出,我们已经把“学习故事”的重点从“故事”转移到“学习”了。为了看到有力量的“学习”,我们拓展空间、丰富环境、开放材料、打破规则、倾听记录、理解等待……所做种种都是为了把更多的权利归还给幼儿,这样才能看到投入、自主、有力量的“学习”!已经激发出“学习”的教师更要会激励“学习”向深度、广度拓展。每位教师从倾听者、记录者、观察者、陪伴者、游戏者,到支持者、激励者、计划者、斡旋者,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幼儿的学习逐渐以幼儿生成和发起为主,教师在判断其兴趣与发展点后给予支持,通过个体探究、小组学习、集体教学、家园共育、班级活动、园级课程等方式使幼儿的学习在交替式互动中不断螺旋上升,学习品质、知识、技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我园在三年的实践与研究中,教师和幼儿同样以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着,教师从辛勤的园丁转变成智慧大玩伴并继续探索努力成为教育营养师,我们的专业性也表现在“后退—反思—观察—调整—研究”的有力行动中。

三、记录“学习故事”

我们借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理念,发现幼儿、理解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宝贵的学习品质,激发幼儿的学习力量,同时唤醒教师的力量,带着情感和爱,记录专属于每位学习者的“学习故事”。然而,当我看到很多教师写的“学习故事”时,虽然被他们认真、热情、有趣的描述所吸引,但是重心失衡的写法让我叹息。

仔细分析,我发现教师们写的“学习故事”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注意”部分写得很多,“识别”部分写得少了,“回应”部分写得更少,像倒三角形。

第二种:“注意”部分写得挺多,“识别”部分也写这么多,“回应”部分与之对应,像长方形。

第三种:“注意”部分写得很少,“识别”部分写得较多,“回应”部分写得很多,像正三角形。

第四种:“注意”部分写得多,“识别”更多,“回应”写得很全面,像梯形。我认为,这是最理想的写法。

下面用一篇《初当研究者》来做分析:

注意:

小蜗牛成为中二班不可缺少的一员,有更多的小朋友关心它了。

你一个人坐在那里,一手扶着青菜盆,一手轻轻拿起装着小蜗牛的澡盆,仔细地看着,

看看青菜,再看看蜗牛,就像是一位科学家在研究着什么……

我上前询问:“你在看什么?”你小声地告诉我:“我在研究蜗牛是怎么把青菜咬了一个洞?”

第二天,你终于看到小蜗牛吃菜时的样子,你告诉我:“小蜗牛先把身体吸在菜叶上,然后它的嘴一张一张,把青菜吃掉。”

识别:

你是一个好奇宝宝,你是一个发现宝宝,你还是一个会找问题答案的“宝宝”。你能对小蜗牛的嘴产生好奇,说明你对它关注了。你发现了小蜗牛的嘴是怎样吃青菜的,你找到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

回应:

你对感兴趣的事情都能做到研究研究,观察观察,试验试验,你会发现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

这篇故事的“注意”部分记录得很有层次,每段都有一个中心,有对学习背景的说明,有对学习者言语和行动的描述,有学习的连续性,有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理解的解读。但是“识别”部分就出现空洞下定义的情况。再到“回应”部分,就只剩下期待了。

这种“倒三角形”的写法在初学者身上表现得很普遍。他们在最缩水的“回应”部分都写了些什么?我收集了很多实例,发现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展望今后类:希望你继续研究、观察、实验,你会发现更多好玩的事……

2.精彩不断类:你今天的学习棒极了,期待你下次更精彩……

3.高大定义类:你是一个能坚持、有力量的学习者,我永远是你的粉丝……

4.复制粘贴类:希望你以后做事都像今天一样……

这些“回应”看起来离幼儿好远,跟当时当下的学习似乎没啥关系啊?

让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展望今后类”中的研究、观察、实验、发现,都指向能力。能否把这些能力说得更贴近幼儿呢?

“精彩不断类”里的“棒”能否再具体些吗?

“高大定义类”中的坚持、有力量可借助什么活动和互动延伸呢?

“复制粘贴类”里的“都像今天一样”是指什么?能具体说出像今天的哪一样吗?

教师带着美好祝愿,认真撰写的故事如果以这样大而空泛的“回应”结束,教师“智慧大玩伴”和计划者、斡旋者的作用体现在哪儿?幼儿和教师的发展在哪儿?

为什么“回应”与未来的“学习”脱钩?

2015年11月,我们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分享“故事”解读“学习”。

我们分析了一篇《我是魔尺大王》(见附后)。

在这篇故事里,我们试着用“提炼重点词”的方法找到“注意”中每句每段的重点词,然后一一列出,在“识别”中与其一一对应,分析出幼儿行为背后的思维。继续对应在“回应”部分给予支持和拓展:一一解读并对应进行识别和回应后,我们看到,回应包括:发现并激励学习品质,给予时间、空间的足够保障,创建环境满足展示、交流的需要,提供辅助物和参考图等材料,拍照、记录使探究方法得以分享和传播,组织讨论让话题激发新的思想,布置在家长园地使一人兴趣影响多人和群体,激励先命名再塑型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总之,可以从时间、空间、活动、主题、家园、记录、分享、讨论、环境、材料、群体等方面更广泛地回应。

这样与《我是魔尺大王》故事最后的“回应”对照,我们看到,这些回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确实可行、能查易检的。所以,把文字里的“回应”变成行动中的支持和拓展就是教师做计划、实现以“学”定“教”的过程。

四、让“故事”长出“学习”

“故事”里的“回应”可以生长更多有力量的学习。那一篇《我是魔尺大王》就像一颗学习的种子,在专属于它的时间、空间、活动里成长着。随着更多的魔尺大王升入大班,新的“故事”被记录出来又继续影响更多教师和幼儿。到这里,无论是“故事”还是“学习”都以“梯形”不断持续和无限扩展。

“学习”之所以这么有生命力,是教师使用不同的回应方式在呼应幼儿的学习、生成新的学习。在《我是魔尺大王》中,起先教师使用的是即时回应来满足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然后以记录、展示、讨论、活动等方式更深入解读学习品质、知识、技能,这是延时回应。发现幼儿思维发展和认知规律,继续把兴趣向比较、排序、测量、体积、面积、组合以及搭建、数学、语言、交往、健康、艺术拓展,这就是短期回应,使兴趣点生发多领域学习并促进思维发展。当幼儿由兴趣产生的注意、记忆、分析、判断、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日渐强大时,幼儿与教师、环境、时间、空间、家长、同伴、玩具、活动种种关系继续互动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这就是长期回应在起作用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帮助学习者确定“我是会学习的人”。“故事”文本里的“回应”与现场“学习”里的“回应”相生相长,需要教师具备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

向上追溯,让“回应”不缩水的关键在“识别”,在尊重、信任、倾听、理解前提下,学习品质成为教师普遍关注并能准确识别的焦点,但某种品质背后一定有知识、技能做支撑,这时就要借助《指南》《纲要》等帮助教师树立专业教育意识与能力,从而发现个体、群体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表现特征、方式方法。

继续追根溯源,在“注意”部分即体现教师看、看见、看懂、懂看的专业能力,逐渐从“看到幼儿在玩什么”到“看懂幼儿怎么玩,为什么这么玩”,然后继续注意“玩什么”背后的想法和意图是什么?“怎么玩”当中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通过倾听了解幼儿玩的过程中独特的想法、关心的话题和表达的方式。所以,带着情感和爱写“注意”,聚焦学习品质、知识、技能写“识别”,满足兴趣、需要促进长期发展写“回应”,这样写出“梯形”的“故事”便水到渠成。

“学习故事”不是一次学习的结束,而是一段“学习”一生“学习”的持续。在这条学习的路上,身心、情怀和能力一个都不能少。有情怀的教育是创造,没有情怀的教育是制造。让我们不断学习,共享学习之旅。

附:

我是魔尺大王

时间:2014年4月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对象:晴观察者:刘婷

老师的注意:

每天晚上的玩具时间里,屋里总能听见“咔咔”的声音,每当这时,我都喜欢对大家说:“努力啊!谁能给刘老师惊喜?”

你举着有变化的魔尺对我大声说:“老师,你看!这是个小椅子。”“啊?三角形的?这个能当椅子吗?”

你想了一下,“砰”地一声把它放在地上,盘起小腿挺直后背坐在上面!“哇!太可爱了!真是个小椅子啊!好神奇啊!晴啊,你看上去特别有功夫呢?”

从此,你好像进入了魔尺天地了,不断有新作品给我看!

接下来的几天里……

“老师,你看,本来我变一个大剪子……对着镜子!合成一个大正方形了!”

后来的每一天,早晨、晚上……只要你的手里拿着魔尺,就不停地给我看作品。每件作品都让我惊呼:“太神奇了!”“你都成魔尺大王了!”你看着我,很享受这个称号呢!

这些事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刚开始的玩具时间里,孩子们都是坐在小椅子上、低着头、专注地“咔咔”转魔尺。你第一个站起来走向我展示作品时,不仅把我吸引了,也有小朋友悄悄过来看,我们都是佩服的眼神!逐渐地,每次你来展示,都有小朋友悄悄围过来看,还会陪你回去蹲在你身边看你变魔尺呢!你的创造、自信、乐观给了全班一个启发。

陆续有其他小朋友也向我来展示了,也自豪地说出:“老师你看!”我知道,我们心里都感谢我们的“魔尺大王”,是你带给全班小朋友信心和有趣的学习。

一根魔尺被你变化无穷,创造力也有规律吗?这个我很好奇:是你先根据物体的印象来塑型?还是随意塑型然后命名?

当你一次次创造、新作品不断出现时,给老师提出了“要求”——展示的舞台!我们不能总是变一个看一个,然后还原,又再变再看吧?我们需要一个天地,来让你和更多小朋友展示大作。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你为全班小朋友的动脑动手搞创造做出了贡献!老师会为你做一期专栏,让欣赏你、知道你创造的人更多些,向你学习的人也会更多吧!

我们需要有固定的魔尺时间,保证你们有专门的时间去为此动脑筋、多交流。

我想好了,既然是为你们创造天(时间)地(环境),干脆就建设一个“魔尺天地”吧!在墙上做个小展台,你们可以自豪地把作品展览在这里,同伴、老师、父母都可以欣赏。

出于好奇,我必须立刻采访你。(后来,我真的采访成功了!你告诉我,你是先变化出造型然后看它像什么就给它起名字的!)

如果我们的展台做好了,作品越来越多了,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呢?会不会有先想好变什么再去动手玩魔尺的呢?哪一种是更有难度呢?我们还能用魔尺变出什么?做什么?老师想为你做的事情有好几件啊!

篇4:感恩感言怎么写

“感恩” 是尊重的基础,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现在有一些受资助的贫困孩子长大成人了!他们却不愿意对一位默默无闻资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是因为他没有学会感恩,没有人为他擦去心灵中阴暗的麻木,他没有学会感恩,是因为无以回报而不能永铭于心,学会感恩是社会的呼声!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道人生美丽的风景线。这次汶川5.12地震,掀起了全国人民献爱心的活动,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是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品格的人生定位。

“感恩”是一种良知,也是一种心灵的.健康。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一些孩子不会感恩,而选择自杀,这不光是一个家庭的悲哀,也是这个社会教育的悲哀!

今天的公开课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自己,不知爱别人。我不知道这次的活动,孩子体会有多深,甚至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但是学校、老师的用心我们感同深受!至少这是孩子第一次获得这样一个信息,给了他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做为家长我也收获了许多与大家分享!

感言,就是把心灵受到的某种感触和慨叹用言语表达出来。 比如有获奖感言、爱情感言、人生感言、毕业感言、奥运感言、工作感言、开学感言、军训感言、生活感言等等。

你的问题应该是工作方面的感言。提供一例,供参考:

时光荏苒,进公司已有*个月了。

今天,写着这个工作感言,觉得很是惭愧,因为我的工作做的还不好,离经理要求、同同事相比存在一定距离。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对于华锐的一员,通过自己的激情和活力,带动自身的工作学习,并不断的成长进步,团队氛围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在每一个工作计划中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我是可以的!

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发展平台,营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我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公司一直是在培养我们,但基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呢?就个人而言,我的状态很不好,老问题:缺乏激情!

我们都是年轻人!文化高、思路好、能说会道,我只想问一句自己:我真的老了吗?

我们的综合实力都还不错,但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我的自信始终没体现到最佳程度,慢慢地,感觉到累了,累得时常忘了说话,忘了沟通;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有说有笑,但中间的那层隔膜是很难打破的,慢慢隐藏了自己的真本,不敢把自己最真的一面呈现出来。

曾经我拥有过一种东西,不知不觉我失去了,后来我开始寻找它,一直都没有结果。我也一直不知道它倒底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失去了它我就进步不了,没有了它我的脑子将无法安宁。缺少它,我对任何行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不再愿意投入,不再想全力以赴去做好。我越来越觉得这很可怕,这意谓着,我失去了追求。

篇5:家长感言怎么写

我们疼爱孩子,但是方式方法要对,你要把这种疼爱贯穿在让她有责任心的教育当中,让她对社会要有爱心,对自己的亲人要有爱心。跟孩子在一起,你不能总是摆出一种长辈姿态,要跟她沟通,要相互尊重,要相互理解。

老师家访让我认识到,作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要有硬件环境,还要有人文气氛与和谐的家庭气氛。如果家庭的书卷气很浓的话,孩子也会喜欢看书。

篇6:毕业感言怎么写

在这三年中,我们不只收获了知识,还有友情。那些在你落寞时陪在你左右的,是朋友;那些在你迷惘时给你信心的,是朋友;那些在你懈怠时给你动力的,是朋友;那些在你难过时对你微笑的,依旧是朋友。我们一起成长,牵手面对困难,我们一起走过秋冬春夏,一起品味三年的酸甜苦辣,一起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即使再难,也要永远不离不弃!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篇7:“北大才女”的选择,你怎么看

在四川什邡快递界,一个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气,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身为“北大才女”,她婚后却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选择投身快递业。在办公室里,徐璐一边盯着电脑输入单据,一边对记者说:“学历那些都是过去,没有必要多提,我就是一个普通创业者。”

2000年,徐璐考进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徐璐有机会到央视工作,但是她放弃了。说起放弃的原因,她坦诚地说了一串理由:新闻敏感度不高,个人形象不佳,知识不够渊博,随机应变能力不强……此后,徐璐先后在北京一家知名科技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工作,成了人们羡慕的白领一族,收入最高时月薪2万元,但最终她还是选择离开生活了10年的北京。

徐璐选择回家乡,也和丈夫和家庭有关。她的丈夫是一名军官,也是什邡人。如果继续留在北京,夫妻分离两地不说,双方年迈的父母在家也无人照顾。为了让丈夫安心,徐璐辞职回到了家乡,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徐璐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家人几次让她去考公务员,都被她拒绝,最终她想到了创业。2013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徐璐得知什邡圆通快递公司当时的加盟商要将公司转让,徐璐敏锐地意识到:商机来了。

徐璐加盟这家快递公司历经波折。起初加盟商认为徐璐太年轻,又是女性,就一口拒绝了她。“越不被认可,越激发了我的斗志。”徐璐说。后来她赶到成都的圆通公司西南地区总部,当面介绍了她在北京工作的经历和对未来的规划,最终说服了对方,同意将公司转让给她。

快递公司在亲友的帮助下组建起来了,徐璐既是老板又兼快递员,有时也会把重物扛上楼。历经3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得到了许多客户的支持,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快递公司。2016年3月,徐璐荣获德阳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获得这个殊荣,徐璐感到很意外,对于自己的选择,徐璐坦言“不后悔”:“在北京确实很舒适,但只是一个人的生活;在什邡,则是一家人的生活,家里更温馨。”

材料分析

素材中的主人公、“北大才女” 徐璐放弃北京高收入的白领生活,选择回家乡投身快递行业,自然会引发人们的热议。我们可以循着她选择回乡的原因、创业的过程、创业的结果等角度对这一热点素材进行思考。她回乡的原因主要有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对家庭的依恋和奉献等;她创业的过程可以提炼出不言放弃、愈挫愈勇、阳光总在风雨后等观点;创业的结果可以提炼出“行行出状元”、小行业成就大事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等观点。

素材运用

自知者智

北京夜晚的寒风中,她裹紧了大衣,低头独自前行。偌大的城市灯火闪烁,却点不亮一个人的心灯。

什邡小家的台灯下,她握紧了笔,规划着想要的未来。小小的居室略显拥挤,却盈满了家的温馨。

徐璐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因选择回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北大才女”放弃高薪回乡创业,不仅因心存一份对家的依恋,更因一份认清自己不足的自知之明。

这一份难能可贵的自知之明,令她果断放弃了北京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为人生开启了另一条新路,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新路。徐璐的转身归去,让人想起音乐届的翘楚、法国音乐家皮埃尔·布列兹。数学专业毕业的他,在接触钢琴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远远超过对函数、微积分的执着,于是他果断转身,选择投身音乐事业,最终让法国音乐在全世界奏响。而同样出身于北大的作家江南,自知一己之志在于文学创作,于是果断放弃所学专业,一心撰稿,笔耕不辍,其作品《龙族》被赞为可以和《哈利波特》比肩的幻想小说名作。

不为所学束缚,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摆脱违心的生活,投身于志趣所向,开拓进取的事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生活不会辜负自知者,自知者最终会拥有成功的幸福,来回报他们曾经果断的转身。

无限风光在险峰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北大才女”徐璐的创业之路不可谓不艰难。身为女性,她为一些人轻视,面对加盟商的无情拒绝,她却未言放弃。“越不被认可,越激发了我的斗志”,她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丰富的阅历与突出的才能被他人认可,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财富之路。

古语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徐璐的创业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她的“无限风光”即创业,而创业之路坎坷不平,困难重重。但她不被困难所吓倒,越不被认可,越激发她的斗志,最终,她登上了峰顶,领略到了世之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

傅雷曾说:“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吾辈需怀坚忍之心,虽险必征,虽艰必往,虽远必至。

行行出状元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初闻“北大才女”回乡创业觉得有悖常理,但换个角度看看,却也可观其意义所在。

有人认为出身北大却投身快递,实在是屈才之举。可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拥有自己的职业,并把它做到最好,一样高人一等。再不起眼的行业也能成就非凡的人才。冯骥才作品《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泥人张,不正是百工之人中的传奇人物吗?徐璐投身基层,仅三年便使公司步入正轨,其过人之才可见一斑,谁又能说她不会有一个崭新的未来呢?

行行出状元,无高低贵贱,亦无需他人评说。如徐悲鸿所言:“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循心所愿,奋勇直行,未来定是艳阳满天。

篇8:脱贫感言怎么写

脱贫感言怎么写

目前农民贫困问题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社会政策、农村基本建设道路的工作重心,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也会有许多的心得体会,那么都是什么心得体会呢?

篇9:学生毕业感言怎么写

那一天我们毕业了,像风中的蒲公英,奔向各自的前程;

离别的那一刻,我默默地祝愿;

愿你的梦想早日实现;

篇10:春节自驾感言怎么写

从20xx年2月3日报名驾考以来,也是经过一段漫长而艰辛的闯关考试,终于在10月10日取得了驾照!但都没实践机会。自己取得了驾照后想自己拥有一辆小车的梦想就油然而生。由于现在资金及实际工作状况还不能达到买车的条件,所以只能再拼下了。

随着春节的到来,我一直打算在春节初二上南靖准备自己开车上去,就想来想去琢磨跟谁借辆车开,终于想到表哥那借皮卡,赶紧提前一个月预订,本来还想借用整个春节时间,但由于借车的人多,只能就两三天。呵呵

今年公司放假较早,农历二十七就放假了,一放假都在家无聊,一直想快借车过来开,终于等到农历二十九,我开着摩托车到北斗我表哥那工地去开车回来,一上车还真的有点紧张,呵呵!可是心里别提有多开心,我就慢慢的开回家去,一回到家,老婆就开心,小艺欣是最开心了,跑出来看,我还没下车,她定睛一瞧,是我开的,就跑过来嘴着一直说着:爸爸真棒,开小车回来哦!连说了好几遍,还问我能不能让她上车去看看,呵。后来我开车门让她上去,她高兴地在那车上摸来摸去,玩了两三个钟头。

中午吃过饭后,我就载着我老婆及艺欣往浦南镇绕一大圈后再开去岱山那蔬菜批发市场购买年货,这天人车沸腾哦,热闹得很!车都只能停靠到大路边上,我们就进去大采购了,到了快五点了我们就准备回家

了,到了北斗再到超市买一些大礼包等等。回到家都晚了。呵呵,老婆一直夸我开得不错,我觉得主要自己心较平静没紧张就顺利了,呵呵,挺开心的!!

农历三十早开去战备大桥过去那荔都社区还我表哥,初一一大早就又去开车去九湖新塘村接我阿姨全家到我家再与我表弟,一人开一辆载着大家去长泰山前村我姑婆家做客,中午过后我又带着老婆与小宝贝前往长泰陈巷上花村郑福笙家,快四点了回家了。一切顺利!

篇11: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

规范操作和避免偏差,应是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让大众不再“担心”的关键。本文聚焦的是时下较为普遍的几大“担心”——

▲校长是不是

最合适的“伯乐”?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把推荐的权力赋予给了校长,此举会不会有“特权化”倾向?会不会滋生新的腐败?它会不会成为某些人权力寻租、权力变现的工具?公众的质疑不无道理:第一,现在中学校长有的是上级有关部门派来的,不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即便具备专业素质的中学校长,一般都已“脱产”,不再带课了。与之相对,最了解学生的是那些兢兢业业的任课老师,但他们却无推荐权;第二,北大把推荐的权力给了校长一人,是否意味着校长完全可以避开学校的集体决策机制,一人说了算呢?如果只是一人说了算,那么,在同等条件下,校长就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推荐权受贿,把最优秀的学生排除在推荐的名单之外。这极有可能影响教育的公平。

在国外,高中校长推荐学生上大学非常普遍,但并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小圈子的特权,而是教育名家与中学校长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为了避免公众上述担忧的出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为这个推荐建立一个程序性通道,即一个学校的校长,他在经过完整的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校外专家的认证后,再向高校直荐优秀生,让这样的同学直接进入高校考官的视野,高校再根据自己的培养模式、培养特色对这些学生进行入学前的答辩,符合的就入学,不符合的再回去参加高考。

校长推荐学生上北大的核心在于中学校长能否真正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把那些综合素质优秀、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推荐给北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应建立在“中学是什么样的人当校长”这个前提之上的一种改革措施。在国外,校长推荐虽然是常有的事,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校长必须人格高尚、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如果负责推荐的中学校长个个具有真才实学且品行端方、具有一定的推荐水平和道德标准,“校长实名推荐制”则必然会走上一条丰富高校自主招生内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阳光大道。所以,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必须把好中学校长入口关,选拔德才兼备、以学为重的人担当校长重任。

▲实名推荐有无舆论

和法律的“护身符”?

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上,应该让“人言可畏”成为一个褒义词。

从中学校长如何获得实名推荐资质,到如何兼顾城乡公平,从校长如何推荐学生,到推荐什么样的学生等,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有充分的考虑和客观公平的制度标准,都应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每一个细节都公开透明,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确保校长谨慎行使推荐权。

通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推荐标准、建立有关人员问责制、完善舆论监督的透明化等,使“校长实名推荐制”置身于一种“人言可畏”的大环境下,让“推荐制”改革在自身小心谨慎迈进的同时,收获更多的民众和舆论的积极监督与献计献策。惟其如此,改革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中学校长及其推荐的学生,北大要求在所推荐的学生中学进行一周的公示,北大自己也会在其招生网上予以公示,但是,“天高皇帝远”,很多人对中学能否按要求进行公示表示怀疑。同时,对于弄虚作假的校长及其推荐的学生,北大的方案中只是表示将取消校长的推荐资质,取消学生的被荐资格,并没有与国家高校招生的各项法规挂钩。因此,个别弄虚作假的中学校长虽然失去了给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的资格,但是仍然可以向其他大学推荐学生;而弄虚作假的那位学生,虽然被北大取消了学籍,但是他还可以在当年去上其他大学。这样,对另外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公平,也必然会对推荐制的公信力造成不良的影响。若将校长推荐与国家的招生考试制度紧密挂钩,对违规现象坚决依法严惩,则有利于从法律的严肃性上来保证推荐制的公平。

▲推“钱钟书”,

还是推分数?

随着被推荐学生名单的陆续公布,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获得推荐的学生基本仍以分数论英雄,难见偏才或怪才脱颖而出。

推荐似乎陷入了之前公众所担心的唯分数论的怪圈和对怪才、偏才推荐“非不能也,实不敢也”的尴尬境地。

我们来看看有推荐资质的北京四中的校长刘长铭是怎么说的:“我不敢保证学校今年一定有符合推荐标准的学生,如果没有,我宁愿一个也不推荐。”对于这项新举措,刘长铭校长反复强调“宁缺毋滥”,他认为值得推荐的学生应该是可能成为像钱钟书、吴晗这样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过人才华的特殊人才,而不是一般意义上“均衡”发展的优等生。因为在他看来,“校长实名推荐”并非名牌大学为了争抢优质生源想出的新花招,而是对现有录取制度的有益探索和补充。

他说,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突出的是公平和效率。这种方式导致考试成了专门的“技术”,一旦考完了,学生很快就淡忘了之前所学的知识。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高水平的群体,但是,并不是只有各科目都能拿到高分的学生才有培养价值,相反,一些杰出人才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其他的录取方式进行补充。

校长实名推荐如何走出怪圈、打破尴尬,刘长铭校长的话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校长推荐学生上北大,推行这种改革,需要的是“唯才是举”的勇气。校长们如果太过小心而瞻前顾后,进而难免缩手缩脚不敢举荐“意中人”。要想让改革能继续前行,就必须打消校长们的顾虑,这一点关键还在于北大。

北大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对“唯才是举”的追求显然不够坚决。北大和推荐学校理应公开亮出“旗帜”,瞄准才能出众、分数却可能达不到招生分数线的“钱钟书们”。这种区别于分数择优的“兴趣和才能”择优,也许更切合改革的初衷,也有助于打消人們关于此举是北大提前“掐尖”的非议,相信北大改革的真正用心。北大也可尝试放宽校长推荐资格,拓宽拓广推荐范围,灵活使用降分优惠等等。相信经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北大可通过事实、制度和决心来赋予校长们大胆的力量,从而不唯分数是论。

结束语

钱钟书19岁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特别是英文获得了满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吴晗被清华大学录取时,数学也只得了0分;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获得者李昕欣,也是因为浙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给北京大学写的一封推荐信而被北京大学以自主招生降20分破格录取。

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类似他们这样的好运气是少有的。北大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则为这样的“好运气”创造了条件,它的初衷本就是希望通过此举能招收到更多具有钱钟书、郭沫若、吴晗等人身上的那些潜质、最终能成为大师的人才。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尽管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完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高考招生制度上仍然是一个积极的改革与尝试,我们不能“因噎”而“废食”,社会应给予校长、给予教育更多的信任,要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它,以严格的要求执行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

篇12:作文获奖感言怎么写

我叫周诗羽,我很荣幸在第六届全国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奖项,当我从老师手中拿到证书时,我的心里格外高兴。

虽然我获得的奖项不高,但我依然很高兴。

因为我的作文写的不是很好,这次是我第一次获得作文的奖项,对我是很好的鼓励。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我是不可能获得这次比赛的证书的。

再要感谢我的父母,如果没有他们鼓励我,我就没有勇气去参加这次比赛。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我看着他们的作文等级,才有奋发的精神去努力写好作文。

我参赛时,挑了一篇我写的最好的作文,反复查看,仔细修改:多加好词好句,把用的不好的词语全都换掉。

经过不懈的努力,当我把作文交给老师,再到我从老师手里把证书拿回来时,对我已经是一种锻炼了。

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居然就赢了。

所以,我懂得了:凡事都要试试才会有结果,尝试对自己是最好的锻炼。

篇13:寒假的感言怎么写

楼房被移为了平地.虽然我从小就没怎的在家住,在镇上买了商品房,但那毕竟是我的家.即使一年我也回去不到几次,然而现在,时过境迁,镇上的房子,因为在镇的中心,政府的规划,把原有的房子拆了,重建!

考完试 ,一回到家里,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家,看到自己家新建的房子.却有一种陌生感,爸爸在忙和着,妈妈知道我一脸的不情愿,可能要责怪他们没在镇上重买房,说这都是你爸的主意,我说服不了他。

其实后来我也想通了,爸爸妈妈也越来越老了,是有个清净的地方了,况且他们是想省点钱想将来为我买房的.在农村也满好的.没什么可埋怨的了。

篇14:微商感言怎么写

其实我想说,做微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因为做微商需要承受的也蛮多,需要承受很多人异样和不解的眼光(这里面包括家人、朋友以及身边不熟悉的一些人),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需要足够的魄力!之前我也说过,很多意向代理一直不停的咨询,我也是很耐心的去她们沟通,但是说着说着就没有影了,留下的解释各种各样:谁,谁,谁不同意,或者没有资金,或者还有其他一些自欺欺人的理由。

其实现在这个年代好多人并不缺这起步的几百块钱,自己用的一整套护肤品都不止那几百块,那缺的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似乎缺的是资金,但是本质上缺的是野心,骨子里缺的是勇气,内心里缺的是胆量。

其次关于赚多少钱的问题,做了人微商,我不敢像好多朋友圈说的那样,一个月让你奔驰宝马开回家,但是你努力经营了,你至少经济是独立的,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能让你在购物的时候不用因为囊中羞涩而止步,让你不再依赖任何人而生存。话虽如此,但是如果你也做了微商,你不用心经营,你只是一味复制粘贴,不懂得开辟新的方式,不懂得按照我这样有经验的人的方法跟技巧,包括每一天教你的.所学,那么你还是会和之前一样,甚至更加糟糕!放眼看去……现在的女人们越来越厉害了,能开车、能挣钱、能做家务、能烧一桌好菜,遇到困难还得自己扛,遇到委屈往肚子里吞,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即便遇上生理期或者生病时,一切依旧,一个个都从软妹子硬生生通关成了女汉子。忽然觉得男人也不是必需的,你需要他陪的时候,他忙着应酬,等他回来了,一切都过去了。不是不想依赖自己的另一个他,而是没的选择,慢慢习惯了没有他的生活节奏。女人都如此发奋了,男人你不努力还行吗?所以不论男人女人,一定要努力,不管你做不做微商都一样。今天突然有感而发想到这些,可能有些凌乱,但是是我的真实想法,因为有好多微商,轰轰烈烈的进来,又悄声无息的消失或放弃!

篇15:北大学习感言怎么写

时隔13年,“北大学子”陆步轩又一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当年,陆步轩从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陕西一家小型国企,之后这家国企倒闭,他就以卖猪肉为生。2003年“北大学子卖猪肉”的新闻登上媒体头条,“陆步轩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思考。翻一翻当年的报纸杂志,检索一下彼时的论坛跟帖,会发现当时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出现这样的事“不应该”,言辞激烈者更是抛出“人才浪费”“北大蒙羞”“教育之耻”等论断。而陆步轩本人也认为自己当街卖肉有辱北大盛名,以至于2013年4月受邀回母校演讲时,还几乎哽咽地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正因为如此,2014年,出名后的陆步轩终于瞅准一个机会进入体制内的西安市长安区档案局从事地方志工作。

但如今,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10多年的50岁的陆步轩宣布辞去公职,重操旧业,又一次成为一些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的理由很实际,“卖猪肉10年赚了200万,当公务员12年分文不剩。”经过亲身比较,陆步轩对公职不再有幻想。他说,体制里的工作,“与想象差距太大”。他想要出来再“蹦跶”几年,不过这次他把肉摊弄大了,和合伙人北大校友陈生一起赶互联网大潮,在网上卖猪肉。“现在的心情和过去不一样。以前是为了混生活,不得已才为之,现在则把它作为事业看待,这是我的主动选择。”他说。

而对于“北大屠夫”的称号,他已不觉突兀,反而觉得自己沾了北大的光,“我这就像碰瓷一样,这辈子跟北大碰上瓷了,一次‘碰瓷’,终身受益。”“之前我不喜欢这个称呼,现在不介意了,甚至有点儿自豪。”

媒体评点:13年一个轮回,变化最大的不是賣肉的陆步轩,而是围观陆步轩的人们。谈论“人才流失”“人才浪费”的声音虽然还有,但已不是主流,而支持、点赞、表示敬佩的不少,更多人则表现得非常淡然。时代在进步,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也在进步。时过境迁,同一个人看待同一件事,感受和判断可能截然不同,看到这种不同所折射的时代变迁,我们就会感知到我们思想的解放,就能更主动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元的时代,成功的标准不再单一,杀猪卖肉也没什么羞于启齿。一个时代越是文明,就越不讲究所谓职业的高低贵贱,只要他的工作对社会、他人、自己有利,就值得大家尊重。(李思辉《光明日报》)

◎话题拓展:多元与自由;成才与成功的标准在变化;为勇气点赞;找回自己的尊严;尊重个人的选择;情怀;观念的进步;思想的解放……

(资料来源:《华商报》《新京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

上一篇:用google来进行“渗透测试”下一篇:哀伤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