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随笔作文

2024-05-25

喜欢的随笔作文(精选8篇)

篇1:喜欢的随笔作文

喜欢的随笔作文400字

喜欢,是一种可以满足心中渴望的事物,我们常常因为繁忙的事物,而将喜欢的事物,先摆在一旁,但是一层一层的压力,已快要占据所有的`心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将心中不快乐涂上鲜艳的色彩。

这正是我们回报给上帝的赠礼。因为上课和考试压力的关系,让我很少去做一些我喜爱的事物,其实,从小到大,我很喜欢画画,它是一路陪着我长大的乐趣和玩伴。

画画能让我挥洒自己的世界,开起桌灯,锁上门来,静静的拿起笔,我能不由自主的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心情,晴天,阴天,下雨天,还是任何的表情,都能代表我的心情,没有人会去批评我的画作,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最棒的,而且这就是我喜欢的。

我也喜欢数学,沉浸在许多的数字里,它就像是一个迷宫,在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个难题,在面前阻挡着我,当我突破它时,心中就会不由自主的充满成就感,而当我到达终点时,看着这张满是勾勾的考卷,这,就是我喜欢的数学迷宫。

篇2:喜欢的随笔作文

二年级时老师就告诉我孩子能说就能写。可如何把说出来的习作变成文字呢?

办法一:通通经常会把一些有趣和开心的事情告诉我,我发现这些事情每件都是素材。我开始刻意的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记录的也不详细,只是当时的.人物、地点和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记录。等到通通写习作不知道写什么时,拿出来做个参考。有了多个素材,写的时候就不会觉的无从下手了。

办法二:朋友说我的这个办法太麻烦,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孩子给我们讲述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手机,把孩子讲的事情录下来,等孩子需要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听,并告诉他他说的话就是一篇好习作。当孩子看到自己说过的事情,都能成为文章时孩子就不会害怕写习作了。

办法三:有人还是觉的前两种办法麻烦,不用着急,还有办法。因为我也不是个能坚持把每次谈话都记录下来的家长。经过总结后我发现每次听到孩子眉飞色舞的讲事情时,家长必须认真的听,认真的询问,并在合当的时候提醒孩子哪些地方写到文章中会很精彩,哪些事情在写什么样的文章时用的着,经过认真的讨论,我们对这件事情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了深刻的印象到需要用的时候,脑子自己就能找到需要的素材。即使通通一时想不起来,我也能帮忙提醒。

篇3:培养学生喜欢作文的策略

文章千古事, 作文至关重要。我以为, 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作用, 他们才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 成为“小作家“的方法也并不是毫无希望, 关键是在教师的引领下, 在与同学的写作比赛追逐中, 养成动笔的好习惯, 有浓厚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学会洞幽察微、一闻千悟, 能够明辨慎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一定会笔下生辉, 一定能勾勒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从而热爱生活、认识自我, 走向成熟。

二、激发学生喜欢作文, 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喜欢作文, 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书籍开始, 历史类、散文类、经典著作甚至小说都可以。学生阅读量没有多少, 一般来说阅读面很窄, 大部分没看过几本书, 只有少数父母有前瞻性的, 引导自己的孩子看过不少书籍。多联系家长, 一开始大家对语文的感觉可能还不明显, 家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明显不一样, 耐心沟通、引导。让学生看书不能囫囵吞枣, 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增进学生对文字的感悟, 鼓励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 写下感想, 练习文笔。《慧人慧语》说, 在教室外吸到的空气, 总要比教室内的新鲜;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总要比课本中的丰富。说明观察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 所以教学一定要多搞些活动, 这样学生才容易有兴趣。如果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只是一味地照书宣科, 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 那种教师不是真正的负责,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前途堪忧。教写作文, 一样提倡道德、真理的传播, 使人受益。

三、重视写作的中心思想

文章要写出意义, 对读者要有启发, 虽然中学生的作文做不到令人击节赞赏, 但要尽力往这方面靠近, 文以意为主, 就好像人以德为主一样。作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完全可以打破。“追求成就者不计成绩;重视成功者不守成规。”这句话几乎就是我的教学准则, 写作不要墨守成规、循常习故, 要有创意, 但是文章总要有个目的, 说明一个道理, 或抒发某种感情, 或赞扬一种品德, 或者批评什么行为, 读完了文章, 让人深思, 回味无穷, 这就是写作的目标。

四、文采斐然

孔子曰:“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 文采是优秀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究语言的艺术, 重视文字的推敲, 读起来朗朗上口, 韵律优美, 玉润珠圆, 这样的文章最容易受到读者青睐。“文采”让文章如描如画, 作者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 这需要孜孜谋求、日久功深。改动一个字, 必须具备十吨文字的储备。写作要注意修辞手法, 要具有音韵的和谐美, 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 让文章的思想如虎添翼, 与之桴鼓相应。诗人贾岛感慨道:“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可见, 写出有文采的文章不是轻而易举的, 其中充满了艰辛。

综上所述, 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 训练得下工夫, 写作要靠兴趣, 读书必须广泛涉猎, 多观察,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写所见、所闻, 写真情实感, 写出有意义的文字, 这样的文章, 才会生动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摘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作文太难了;执笔踟蹰, 临纸茫然, 搜肠刮肚, 而文章写得好的学生, 倚马千言, 文简义丰, 如瓶泄水, 提振读者精神, 令人赞叹。本人教学有年, 下面将些许经验献曝予同仁, 敬请矫枉。

篇4:培养学生喜欢作文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 意义 阅读习惯 热爱生活 文采

一、懂得作文的意义

文章千古事,作文至关重要。我以为,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作用,他们才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成为“小作家“的方法也并不是毫无希望,关键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在与同学的写作比赛追逐中,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有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洞幽察微、一闻千悟,能够明辨慎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一定会笔下生辉,一定能勾勒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从而热爱生活、认识自我,走向成熟。

二、激发学生喜欢作文,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喜欢作文,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书籍开始,历史类、散文类、经典著作甚至小说都可以。学生阅读量没有多少,一般来说阅读面很窄,大部分没看过几本书,只有少数父母有前瞻性的,引导自己的孩子看过不少书籍。多联系家长,一开始大家对语文的感觉可能还不明显,家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明显不一样,耐心沟通、引导。让学生看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文字的感悟,鼓励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写下感想,练习文笔。《慧人慧语》说,在教室外吸到的空气,总要比教室内的新鲜;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要比课本中的丰富。说明观察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所以教学一定要多搞些活动,这样学生才容易有兴趣。如果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只是一味地照书宣科,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那种教师不是真正的负责,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前途堪忧。教写作文,一样提倡道德、真理的传播,使人受益。

三、重视写作的中心思想

文章要写出意义,对读者要有启发,虽然中学生的作文做不到令人击节赞赏,但要尽力往这方面靠近,文以意为主,就好像人以德为主一样。作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完全可以打破。“追求成就者不计成绩;重视成功者不守成规。”这句话几乎就是我的教学准则,写作不要墨守成规、循常习故,要有创意,但是文章总要有个目的,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或赞扬一种品德,或者批评什么行为,读完了文章,让人深思,回味无穷,这就是写作的目标。

四、文采斐然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文采是优秀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语言的艺术,重视文字的推敲,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玉润珠圆,这样的文章最容易受到读者青睐。“文采”让文章如描如画,作者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这需要孜孜谋求、日久功深。改动一个字,必须具备十吨文字的储备。写作要注意修辞手法,要具有音韵的和谐美,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让文章的思想如虎添翼,与之桴鼓相应。诗人贾岛感慨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可见,写出有文采的文章不是轻而易举的,其中充满了艰辛。

综上所述,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训练得下工夫,写作要靠兴趣,读书必须广泛涉猎,多观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写所见、所闻,写真情实感,写出有意义的文字,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篇5:喜欢的随笔作文

下课了,孩子们仍依依不舍!用孩子的话说:下次的课还是你上吗?用家长的话说:在家都不会写,在这写得这么好!(因都是低年级孩子,暂时学不了作文地图,否则,孩子更有兴趣)所以,家长朋友在指导孩子写作文时,千万不要总站在成人角度去要求,如果从作家角度要求我们写文章呢?更何况还没实用有效的方法,孩子怎么能投入进去,怎么会喜欢写作呢!不只是因为目前正在写关于孩子潜能的书,而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每个孩子都有非常大的潜能,更有很大的可逆性!关键是认识孩子,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脱离生活、没有方法、缺乏趣味,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怎么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

带孩子观察生活吧!带孩子体验生活吧!带孩子感受生活吧!孩子就不会没内容,不会没兴趣,也不会没方法。希望更多孩子,摆脱作文的困扰,把作文当成一种表达的工具,记录精彩的方式。从而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篇6:喜欢的随笔作文

记得去年我们小班有个小女孩,很文静内向,几乎不说话,但每天早上来都会哭一阵儿,家长也很着急,我也试图去和他接近,想和她先成为朋友,但效果不是很好。有一天早上她奶奶来送她,我害怕她再哭,赶紧从她奶奶的手里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在她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她似乎有点害羞低下了头,很令我吃惊的是她今天早上没有哭,晚上我接到了她妈妈的电话,说今天放学回家很高兴,又蹦又跳,还说“妈妈,你知道我们老师最喜欢谁吗?”谁?“是我,今天老师抱着我亲了我的头,还说很喜欢我,妈妈,我明天还上幼儿园”,他妈妈说完也哽咽了,她说“韩老师,谢谢你了,孩子让你受累了。。”我晚上躺在床上就在想:一个拥抱、一个吻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给孩子的影响确如此大,我们又为何去吝啬呢? 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话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希望孩子在我们的爱里能放松自由的成长。通过这件事我感触很深,对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并付出你的爱,多抱抱,多亲亲,让他们知道你的爱,让他们了解老师对他们的爱,并不亚于他们的父母,因为我们一直都把他们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

篇7:随笔《喜欢随心的欢喜》

喜欢一个人的自由,不受约束,没有束缚,高兴的时候,哼哼小曲,虽然听着别扭,但心情舒畅,习惯快乐的时候 ,傻呵呵的像个孩子般畅笑,虽显幼稚,但无需伪装,那时的心情与成熟无关,这样单纯的快乐会有几人不想拥有,在现代压抑与繁忙的的生活中,心情还可以这样灿耀着不受外界干扰,此等悠然,恬淡的心境,显而难能可贵,幸福足以努力苛求。

喜欢一个人独坐山顶,静赏不被人侵扰的风景,天空45度的蔚蓝淡淡的,萦绕着当下恬静的思绪,那颗屹立在山巅的老树,依旧从容着经历风雨岁月的洗礼 ,枝桠繁茂着季节的葱茏 ,根系安详的盘延在脚下的泥土里,相拥着大地母亲,静静守望岁月更替,时光老去 。

喜欢忧伤的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让来自季节的晓风吹醒郁闷的心灵,不是没有朋友,不是不可以倾诉,而是习惯清醒后,自己释怀所有忧伤的情绪, 这样在下次受伤的时候而不是烦劳朋友,想让自己的内心坚强,就必须先学会消化与承受不如意的愁,荆棘人生,是促使自己心灵成熟的必修要程。每个人都向往风雨后的彩虹,但过程又怎可以忽略,绽放的腊梅,不经严冬的考验,又何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喜欢在安静的夜里听着轻曲入睡,那悠柔的旋律,可以放松心灵,将思绪融入其中,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做一个长长的幻美的梦。喜欢虫鸣的声音在晚夜响起,静谧时空下聆听天籁,那灵动的声音 ,似林间潺潺的溪水,幽唱着自然的律动,谱写生命的华彩。何尚不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安暖相生,相互陪伴却互不侵扰。

喜欢走很远的路,绕过蛮多的高级发屋,跑去城南那家简陋的小理发店,不是街边有多么值得留恋的风景,也不是师父的剪艺有多高超,而是他待人和蔼可亲,不做作,不虚伪,可以像老朋友一样舒心聊天,像家人一样温暖,他时常说,不管你身居哪里? 只要这个小店开着,记得这里是你温暖的根据地,空了就来坐坐 ,委屈了就给我说说,都是朋友,出来不易,想互帮岑着,挺好。也因此,时常被师傅平实的话语情不自禁的温暖,感动。

喜欢去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买小吃,虽不知道卫生达不达标,但很合口味。翻开岁月尘封的的书签,那些掉落的尘埃在学生时代搁置,校门口的小吃伴着我走过了最纯真的年纪,经年后,仍旧怀念从前推着小车卖零食的阿姨,和同学们稚嫩纯真的友谊。现在流连于校门口的小食摊,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从中买来的更多是对学生时期的某种寄托,与那难以割舍的怀念。

喜欢在夏季的时候,晚上出去走走 ,一路欣赏着街角边路过的风景,栀子花装点着过客的匆忙,却在不经意的年生娇艳了季节却幽香着独自凋零。喜欢晚风掠过脸颊的感觉,像夏花的悸动抚过心底,洋溢着青春的涟漪,心潮澎湃。

喜欢在花香下生活,二月的樱桃花、三月的梨花、草莓花,四月的茉莉花、五月的栀子花、玫瑰花、三角梅,六月的黄国蓝、八月的桂花、还有冬天的腊梅花 ,这个充满花香的小院是我居住的地方,四季花开,渲染着季节的娇媚与时间更替,芬芳着我当下的生活,闻香辨识季节的轮回,久居花香深处,清香绵延朝夕,我心悠然于此。

喜欢倚窗而立,听雨打窗棂的声音,像悠扬的风铃在浅唱着某人的寂寞,声音幽凉、忧伤,倾诉的悲欢离合在心间落寞成过往的年岁,望断红尘,心释萧何,何乃思念断肠天涯。

喜欢黄叶零落的日子里想家,又是一年,人在天涯,飘来荡去着牵挂,始终无法把思念表达,想在中秋的时候回家,陪父亲过个温暖团圆的节,家里的.亲人久违了,离开太久,心有些累了,故乡那个令我日思夜寐的地方,其实真的好想它。

喜欢麦香的味道,始终热爱着,想起小时候与父母一起收割的情形,那打麦场上的欢天喜地丰盈着劳作的人们朴实的心,累并快乐着,多年以后,站在他乡陌生的风里,心绪萦绕着依旧初心不变,麦的原香,缠绕着灵魂游走在故里草木间。往后的年岁,这种感觉只能出现在梦里,所以怀念着!不忍割舍。

喜欢在天情的时候,看夜晚的星星,像一盏盏明亮的灯,照耀着某个游子回家的路,更像是在奶奶的臂弯里幸福的做着童话般的梦,曾经的那些温暖足够我一生回味。

喜欢在拥挤的人群里戴上耳机,不被现实的吵杂侵扰,静默在自己安享的世界里,在凌乱喧嚣的现实中,许自己一份长乐安宁。

喜欢说晚安,祝福自己,也祝福尘世每一位将要步入睡眠的人们,一宿都有清幽的好梦。

喜欢去远方,异乡别样的城市,有别样陌生的惊喜和无法预料的精彩,带一份城市中压抑浮躁的心情去,许自己一份恬淡安适的幸福回来,何乐而不为。

喜欢听那些经典的旋律,在熟悉的记忆里,寻找曾经暖心的情事,和归隐在岁月左岸的旧人,雪月风花虚无,流年里光影下,缱绻的故事被尘封在眉心,刀刀雕刻的印迹是光阴揽过的吻痕,那些花开的年景我已走过,驻足于心的从前,会是岁月赠与我最美的礼物。不论悲喜欣然感恩于这份馈赠,那时的时光再也无法重来,就此铭记的是那个年岁我曾经走过的路。

喜欢一个人随心的生活,开心就笑,痛了就哭,释放自己一切好与不好的情绪,做真实的自己。

喜欢一个人独处,习惯一个人静想的孤独,历练着心成熟,历经磨难后的觉悟,再没有人帮岑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坚强的面对生活给予的的困苦。

篇8:我是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作文的

一、到生活中找“米”,树立信心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事,鼓励学生写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这样既能降低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为此,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到田间,到工厂,骑自行车去30公里外的钜山野炊。他们累得满头大汗却兴奋不已。我以此激励学生不畏艰难,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要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采用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不失为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如我们成立了“小脚丫文学社”,除了印发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外,还经常发表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便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发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多方面受到启发,这样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书于纸上。

二、精心设计作文的主题,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自然也就会有灵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主题。好的主题应当使学生感到兴致盎然,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感到新鲜无比,这样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如:“我的花园”“野炊见真情”、“我和××同爬山”、“我看老师炒菜”,等等。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就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是东拼西凑的假话、套话。

教师应了解学生心理知道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喜欢做什么,尽量把握他们的心理,让他们面对文章的议题有话可说。

初一年级,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如《小学的同桌》、《童年那点事》、《我是中学生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

初二年级是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事情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觉得可以不要大人指点自己能独立。我选用了这样一些作文:《我眼中的班主任》、《爸爸真疼我》、《我给妈妈洗脚》。命题既要是身边的人和事,又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更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

初三年级,学生的思想渐渐成熟起来,对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刻,有了更多对人、对社会的关注。如《环境污染在身边》、《今天的世界不太平》、《浪费粮食可耻》,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会逐渐提高,这样也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性。

三、大量阅读,海量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书中吸收和积累的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这些材料便纷至沓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我们订阅了《初中生世界》、《语文学习》等杂志,并经常给学生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这样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我们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学生应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实现“质”的飞跃。所以我平时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每天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和事、景和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或是自己的一个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当需用的时候拿来就用。每当学生的作文有一点点的进步的时候,我都及时表扬,把他们的作品发表在《小脚丫文学报》上,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把这些优秀文章拿出来展出,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

四、作文评改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的作文,老师不是唯一的读者,不是唯一的批改人。学生个个都是读者,人人都是裁判员。我要求学生不仅改自己的作文,而且改别人的作文。好的文章要在班级里念给大家听,这是很好的一种形式。2010年国庆,我十年前的学生小聚会。有个叫王静的学生当场拿出当年我给她改的作文,说是在班上念过,在《小脚丫文学报》上发表过,我的评语她视作珍宝。她现在在电信公司工作,报道公司的事情都由她负责。她说写作的兴趣是在初中时培养的。我知道了很受感动,同时也很有启发。

1. 师评

学生的作文,不论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充满必将成功的信念,让他们从感情上亲近你,然后对之作出评价,甚至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学生自然就容易接受。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再修改,完成后有选择地拿到班级里读给大家听。

2. 互评互改

教师可让两人一组互评互改,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是总指挥,随时解决问题。接下来就是小组之间的交流,推出优秀的文章。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用鼓励性为主的话总结,打上你自己给的等级,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采用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作文题目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2]梁中杰.现代基础写作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8.

[3]王立根主编.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4, 9.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小图书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下一篇: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