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

2024-04-25

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精选3篇)

篇1: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

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

工作室邀请了李季教授进行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的讲座,而我非常庆幸有机会聆听了李季教授的讲座。李季教授的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李季教授用平和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讲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触良多,同时也给了我一盏明灯,让我知道讲叙故事的超强感染力和无限魅力!疏理了自己的思绪之后,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更是一种艺术追求。

为什么小学生喜欢打小报告?为何优等生的心理非常的脆弱?原来小学生喜欢打小报告与不同年龄心中的重要他人有关。老师在小学生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小学生会迫不急待把他所知道的事情告知老师,希望能得老师的认可。看似平常的问题或现象,在李教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后,我觉得有点豁然开朗。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利用心理学原理的指导和帮助,我相信会事半功倍。

做了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几乎每天都在处理学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更要随时随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时我会觉得很累,很烦,觉得班主任真不是人当的。但李季教授“爱,所不能,仍旧爱”的故事却让我有一种新的看法。《爱,所不能》说的是一个难教的学生,班主任花费了一半时间在他身上,却是零收效,还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最后老师感叹:爱,所不能。故事很好,老师想表达的是班主任的一种两难的境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很自然的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然而李季教授把故事的名字改为《爱,所不能,仍旧爱》,他还说:“班主任工作虽然痛苦

但却快乐着,它需要我们去守候,去等待,去努力,去付出,去探索,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总想要改变学生,却从来没考虑过要改变自己,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学生永远是错的。仍旧爱,他的话给我心灵一次极大的冲击,面对零收获,我们,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放弃,而是爱,就像母亲的爱,仍旧爱!

李季教授 “在教育中叙事,在叙事中教育”,他以其平实朴素的语言,一个个生动翔实的叙事故事,把德育要求隐藏在生动的故事和情景之中,如诗似歌,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把人带入审美的世界,感触—感动—感悟,以赏心悦目的方式自觉接受其中的道理。经过这次的讲座,我们的德育意识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搜集一些动人的故事,并讲给学生听,一定会胜过空洞的说教,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让德育更美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和快乐感。这是德育的理想,也是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必由之路。

篇2: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

近年来, 受益于计算机的软硬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学校教学设施硬件条件的改善, 多媒体教学在南通大学《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日益普及, 目前已成为涉及本课程的所有师生的首选形式。

除了在“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的选择中占据显著优势以外, 多媒体教学还具有逐步侵蚀和同化传统教学的趋势, 笔者和同事们都曾有过将PPT课件打印成册, 在未装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中用于传统教学形式的经历。至此, 多媒体课件俨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助记脚本”甚或“标准讲稿”, 在无法使用多媒体的环境中依然充当授课流程的事实标准。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通过比较和分析, 我们发现, 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2.1 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

与传统教学相比, 多媒体教学在以图像、视频、音频表现教学内容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在“差异化战略”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 同样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发展史作为案例, 以“口头讲解+板书”的传统教学形式加以讲授, 学生对于西南航空只经营短途航线的战略印象深刻, 对于空姐“T恤+热裤”的着装方式表示惊奇, 但对于西南航空以机组为单位的高效率、高强度运作, 则由于缺乏直观感受, 只留下泛泛的印象;采用多媒体手段, 播放相关视频, 学生会看到机长跑步清运垃圾、空姐协助机械师更换飞机轮胎等镜头, 从而对这种成员之间因为目标高度一致而形成的默契、紧张、高效、忽略身份差别的团队运作产生鲜明的印象。

2.2 快速、大量、准确地传递信息

多媒体课件可以迅速地展现大段文字, 对于反映企业、事件背景的材料, 要将等量的信息传递到学生的大脑中, 多媒体课件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学生的阅读速度, 口述取决于教师的发音速度, 板书则取决于教师的书写速度。通常情况下, 阅读速度>发音速度>书写速度。并且, 从准确、无歧义地传递信息的角度来看, 多媒体课件=工整的板书>清晰洪亮的发音>相对潦草的板书>含混的发音。由此可见, 在准确而迅速地传递较大量信息方面, 多媒体教学手段优于传统教学手段, 因而对于等量的信息, 多媒体教学所需时间较少, 在同等课时内, 多媒体教学所能传递的信息量更大;即多媒体课件在信息传输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 从而有助于在保证学生充分吸收的前提下, 增加课堂讲授的知识量。

3 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如下问题:

3.1 学生笔记方面的困扰

传统教学过程中, 学生记录笔记的速度一般高于教师板书的速度, 因而教师写完一段板书, 学生即完成相应的笔记, 两者基本同步。多媒体教学中, 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瞬间呈现大量信息, 这种同步性被打破, 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已经完成, 学生犹自奋笔疾书, 赶记笔记的场面。此时, 教师如果直接将课件更新到后续章节, 学生就只能留下残缺的课堂笔记, 如果等待学生抄完笔记, 则会浪费较多时间, 如果为了避免这种两难选择, 将课件交付学生, 学生又会对电子课件产生依赖, 从而完全不记笔记。学生在课堂笔记方面过度的忙碌和闲暇, 都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和思考, 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2 教室布局带来的影响

南通大学的教室, 按照黑板和多媒体投影屏幕的关系, 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无多媒体、投影屏幕居中、投影屏幕居于一侧。

在三种布局中, 第一种以文字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功能完全由板书承担。在第二种布局中, 黑板通常是一整块, 当投影屏幕放下后, 投影屏幕居于正中位置, 黑板未被遮蔽的剩余面积被分为两块, 这两块残余的黑板面积偏小, 承载板书的能力大大减弱, 只能起少量辅助作用。第三种布局中, 整个黑板通常是由分为两组的四块黑板组成, 每组的两块黑板均可沿垂直导轨上下移动, 居于黑板一侧的投影屏幕放下后, 会遮蔽两组黑板中的一组;在这种布局中, 未被遮蔽的一组黑板, 即使用于传统教学形式下的板书承载, 亦堪使用。

第二和第三种布局条件下, 都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 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 板书的表达能力有较大差距, 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未将这方面的差异考虑进去, 因而通常是制作一个课件, 在所有多媒体教室中都使用这一课件。这种做法, 只考虑到授课的内容, 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较少顾及, 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

3.3 多媒体教学时的照明环境影响

多媒体教学通常使用投影仪播放课件, 投影的原理类似于电影播放, 要求较为黯淡的光线环境。因此, 在上课时, 学生为了更好地观看投影屏幕, 常常关闭教室内的大部分电灯, 拉上前排或全部窗帘, 营造出昏暗的教学环境, 对于投影设备老化, 投影效果较差的教室, 尤其如此。这种昏暗的环境, 固然有利于多媒体课件的播放, 但却使教室环境变得如同电影院, 与教学上对“窗明几净”的要求则大异其趣。黯淡的照明条件, 不仅不利于学生精神的振奋和注意力的集中, 同时使板书成为鸡肋。

3.4 教学中存在“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倾向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某些授课内容, 以传统的形式和多媒体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展现, 但由于多媒体授课形式的普及, 不少教师倾向于将全部授课内容都搬上多媒体课件, 因而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课件制作。例如, 决策树的绘制, 以传统形式在黑板上当场画出决策树, 其直观性和动态性并不逊于动画形式, 绘制过程也并不繁琐, 教师绘图所花的时间与学生记录基本同步, 从各方面来看, 效果都与多媒体形式旗鼓相当, 而备课效率则更高。除备课效率外, “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更大问题在于, 当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全部教学内容搬上多媒体课件之后, 授课的内容和流程便趋于固化, 随堂发挥的灵感受到限制。与板书可以依据灵感“随时为变”的特性不同, 多媒体课件不大可能在教学现场临时更改, 稍纵即逝的灵感可以带来内容风格迥异的板书, 却难以撼动高度程式化的课件。对“大而全”的多媒体课件的路径依赖的形成,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弃用粉笔, 转向键盘和鼠标。至此, 课堂进程完全取决于事先的设计, 成为数年不变的“固定套路”。这一趋势, 对于教师改进其教学技巧是不利的。

4 关于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4.1 正确认识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日益认识到, 在《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并非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 而是可以共存与融合。实际上, 无论多媒体教学形式还是传统教学形式, 均为教学的可选手段, 而非目标。《管理学原理》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了解各种流派的源流、思想、观点和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手段的选取应服务于这一目标, 即何种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则选用之, 否则, 替换之。

4.2 依据授课需要对课程内容的展示形式加以选择

在授课内容方面, 可以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需要以影音资料或动画、图片形式呈现的内容, 第二类是涉及企业或事件背景的大篇幅文字内容, 第三类是适合较为简短的文字加上口头讲述呈现的内容。第一类中的影音资料只可能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 在这里, 多媒体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优越性最为明显, 是当然的首选教学手段;动画和图片的展示方面, 则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会消耗较多精力, 如果其效果优于传统板书, 则应采取, 如效果相当, 则可以考虑优先使用板书。对于第二类内容, 多媒体传递信息的效率显著占优, 理应成为首选, 但鉴于学生笔记方面的困难, 教师应事先向学生说明, 课件上哪些内容是需要记录的, 哪些内容是供当堂阅读的, 对于那些对相关材料感兴趣的学生, 则可以授以材料出处, 供其课后详细了解。第三类内容可在多媒体或传统教学手段中任选, 但在目前多媒体教学对课堂照明条件的要求尚未得到改进的前提下, 可以考虑更多地选用传统教学形式, 这不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进程中临时掺入稍纵即逝的灵感。

4.3 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节课时比例

在教学中, 鼓励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等同于追求彻底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形式和传统教学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 不宜作简单的预设, 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规制方面, 还是教师本人对教学手段的选用方面, 都是如此。高校教师的授课习惯、授课风格、计算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其教学手段的选择偏好应得到尊重。就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例关系而言, 至少存在以下影响因素:首先, 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教授同一课程的两个教师之间, 一个较多地选用多媒体形式, 另一个则偏重传统形式, 对于此类现象, 应当视为正常, 而不必强求一致。其次, 同一教师, 对多媒体技术的熟悉程度和应用能力, 也存在着与时俱进的现象。大学教师由于其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需要, 常常会接触到各类工具软件, 如SPSS、MATLAB、EXCEL、PHOTOSHOP、GIS等, 在掌握和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 其计算机操作水平渐趋熟练, 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这种技能方面的进步, 通常会导致其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课时比率上升, 因此, 长期来看, 同一个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的选用比例上, 并非一成不变, 对于这一变化, 应该顺其自然, 而非作出硬性规定。第三, 在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使用技能的前提下, 教师也有可能因其教学中的摸索, 有意识地调整多媒体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的比例。这一自主调节, 通常与多媒体技术掌握程度无关, 而是出于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对此应持欢迎态度。

4.4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进及维护

如前文所述, 教室的布局和多媒体设施的特性, 对于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开展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有较大影响, 因此, 为改进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有必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进和维护加以关注, 我们对此方面有如下建议:

1) 对于那些讲台和多媒体控制台相分离的多媒体教室加以改造, 使之合一, 以便消除因多媒体控制台偏居一隅而造成的师生交流障碍。

2) 投影屏幕和黑板的布局, 以前文所述的第三种形式 (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一侧) 为最佳, 对传统教室进行多媒体改造时, 应优先考虑使用这一形式;对于那些目前为第二种形式 (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中央) 布局的教室, 应逐步加以改造, 使之成为第三种形式。

3) 今后建设新的多媒体教室或对现有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进行更新时, 可以考虑尝试以大屏幕平板彩电替代现有投影系统。以平板彩电作为课件的输出设备, 可以在正常的照明条件下开展多媒体教学, 从而消除多媒体教学形式对昏暗的照明条件的需求, 使教室回复到窗明几净的教学氛围中。目前大屏幕平板彩电的价格略显昂贵;但是, 由于彩电的使用寿命远高于投影仪, 其长期使用成本则大致与投影仪相当。随着大屏幕平板彩电的普及, 在未来若干年中, 其价格应该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可以考虑逐步替换现有投影系统。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讨论了《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形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并从教师如何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问题, 限于经验和篇幅, 则未予详细讨论, 相关问题, 有待于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加以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恒金.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弊谈[J].中国教育现代化, 2004 (3) .

[2]张亮.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 (1) .

篇3:李季教授关于教育教学心理学原理讲座感想

我校坐落于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丰富的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这已成为我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我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近几年来已开设了一批人文与科技类的教授讲座课程。中学生享受大学教育资源,让大学精神走进中学校园,这已成为我校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已成为全面探讨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新视角,课程问题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预示着国家不再采用单一的由中央主导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地方、学校极大的自主权来进行课程开发,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担负不同的职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还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见,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课程自主权。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确定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另一方面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这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需要。

基于此,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授讲座课程,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课程设置主要从追逐科学前沿的知识,启迪心智,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孕育人文情怀等方面展开。

二、教授讲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随着我校教授讲座课程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思考讲座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我校的教授讲座课程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

1.课程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们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

课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有教材中多元文化的吸纳,又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隐性文化。最关键的是,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

课程和文化关系密切。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传递的一个主要渠道;文化则可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在课程开发和利用中更显不出其独特的价值。

随着课程文化观的丰富,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多元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是制度性知识和学科性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回归现实生活,关注民众需求。对于学生而言,既要接触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也要对当地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了解;既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情,也要关注社区和身边的小事情。

2.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真正的课程资源。

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因此,学校要特别注意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挖掘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地方课程的人力资源库,把地方有形无形的教育资源纳入课程视野,让社会各界人士乐于奉献,让师生主动参与,这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课程开发观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外来词,原文为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它表达了一种观点:“课程开发的最好场所就是学习者与教师相处之处。”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久远,但这个名词的出现却只有30余年。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词是由A.M.Furumark and I.Mc.Mullen于1973年7月在英国召开的国际性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他们那时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限于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出了下列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于学校自发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权力和责任重新分配。因此,学校获得了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从事着课程开发的过程。这个定义并不关心是否有课程成果,而重视权力和组织的变革,教师和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地位。

在我国,最早是由钟启泉先生在《现代课程论》中提到了“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开发”。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逐渐增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校本课程开发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个外来词,众多学者译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尽管名称不一,但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下述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可以立足本校实际,邀请学者、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这为我们开设讲座课程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4.外国的实践与经验给予的启示

在美国,学者、专家、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指导或与教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科学家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更是司空见惯。一方面,大学教授、科学家给中小学生开设人文与科技讲座课程;另一方面,他们指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学到和掌握了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研究的方法。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日本中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优势,邀请社会各行各业“能人”走进中小学课堂,为中小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讲座课程,这些“能人”中,有的是当地的企业家;有的是著名的导演;也有的是普通的当地农民。讲座深受学生喜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益经验给予了我们启示与借鉴,我们在认真分析和论证我校所处的社区优势之后,设计并启动了开设专家、学者讲座校本课程。

三、教授讲座课程的实践

1.讲座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之魂。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不是纯主观的活动,而是对制约课程三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的科学整合。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这是一种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起来的表现。因此,我校的讲座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从本质上讲,人文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探讨的是人的意志、情感、思绪和人的心灵,旨在追求善和美;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对现实物质世界的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与把握,旨在求真。可以说,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也是真、善、美三者融合的表现。”同时,这一课程目标也体现了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便于实际操作与把握。这就要求目标的表述要兼顾质量与数量两方面的要求。我校的讲座课程包括面向学生的初中部各年级每学期2次(合计6次)、高中部各年级每学期4次(合计12次),还有面向教师的不定期的讲座课程。

2.讲座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根据我校讲座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面向学生的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人文领域课程、科学领域课程以及方法类课程三类(见表1)。这些讲座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学科领域的知识讲授,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认知事物的视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品质。

(学生类讲座课程节选)

面向教师的讲座课程重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由此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和教研方法类课程(见表2)。

(教师类讲座课程节选)

3.讲座课程的组织形式

讲座课程的形式大多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讲座,但每次讲座的后半段时间都安排了主讲者与师生的对话环节。如在“心灵互动”的主题讲座中,中山大学的李萍、钟明华、古南永三位教授在前半段时间里向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畅谈了各自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师生专心聆听;在后半段时间里,三位教授与师生平等对话,师生积极参与。对于我校师生提出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三位教授都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融入个人的人生体验,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让我校师生如沐春风。通过主讲者与师生间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碰撞,由此产生的理解与感情才会真正深入到师生的心灵,渗透到师生的行动中。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讲座中,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中山大学王金发教授旁征博引,以大量生活实际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目前世界三大计划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知识。一个9岁的小孩却有着80岁老人的面容,是他体内存在着某种基因而导致的“早老症”等生动奇妙的例子,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专家、学者能带给学生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最新领域的内容,并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他们有可能接触过的内容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务求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慢慢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4.讲座课程的师资安排

讲座课程的主讲者有来自高校的著名学者,如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计亮年院士、林浩然院士、副校长陈春声教授、副书记李萍教授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员钟明华教授、古南永教授,90岁高龄的张宏达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赵喜进教授,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樊军辉教授等;也有来自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如广东省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麦曦,特级教师李镇西、田爱华等;还有各界社会人士,如手摇轮椅万里行中国第一人———尹小星等。这些全国知名人士来到我们学校,向我们师生传递的不仅仅是他们多年甚至毕生学习与研究的成果,更是他们数年如一日钻研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也许这种精神和品质将影响和改变我们师生的一生。

5.讲座课程的评价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实施、课程评价,是前后一贯、三位一体的关系,前两者是属于课程评价要解决的“评什么”的问题,而“怎么评”和“评得如何”则是课程评价要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但从本质上讲,课程目标却是整个课程运行过程(包括评价)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因为课程贵在育好人,育好人是课程目标的应有之义。如果根本性问题(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解决好了,主要问题和其他问题(包括评价问题)就能正确解决。所以说,课程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实现,也应该是课程评价面对的首要问题。

四、对教授讲座课程的展望

上一篇:检修车间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