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荷花的说明文

2024-04-14

写荷花的说明文(精选8篇)

篇1:写荷花的说明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的就是荷花。荷花,位列我国十大名花之列,被人们称为花中的君子。自古以来,大面积的野生荷花,就以它雄浑瑰丽、朴实大方的自然美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以至于25前,人们就把野荷花进行了人工栽培,为的是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荷花的芳姿。一直到今天,在许多公园或大的庭院里,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荷花,属双子叶植物毛茛目睡莲科莲属,它包括两个种,中国莲和美国莲。中国莲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多数植株高大,叶椭圆形,绿色,栽培品种中花型有单瓣、复瓣、重瓣、重台、千瓣之分,花红色至白色;美国莲分布在北美洲,植株矮小,叶近圆形,深绿色,花仅见单瓣型,黄色,仍处于半野生状态。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早在1.35亿年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在我国,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莲的花粉化石,经测定,距今7020年。这说明,至少在7020年前,莲在我国就已经分布,甚至已作为食用了。虽然现今的一些资料都注明莲原产印度,但通过史料来看,中国才是荷花的原产地。荷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传播范围极广。西至天山北麓,东接宝岛台湾,北达黑龙江,南抵海南三亚。可以说,中国是荷花的世界栽培中心。

莲是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同时又具有单子叶植物的某些特征。莲的胚芽被鳞片包裹着,和单子叶植物相似。从花的结构看,莲具有3、4层花被,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离生,花粉粒为单沟舟形。莲的茎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地下茎节长满须根。这些都是单子叶植物的特征。荷花的芽为混合芽,人们肉眼所见的莲芽,是藕的顶芽以及各节腋芽的位置。根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两种,播种所出的由种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主根不发达,发挥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至于莲的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藕,它其实是莲的地下根状茎,是莲储藏养份和供繁殖的器官。荷花的花单生,两性,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花柄等六部分组成。品种多样,花色丰富。

荷花的果实俗称“莲子”,含有丰富的营养,为人们所喜爱。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缸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

都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人们对荷花人格化品德的赞扬。实际上,荷花的地下茎在淤泥中生长,哪有不被有毒物质侵染的呢?只因藕的特别细密的表皮组织和含有丹宁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挡或吸收有毒物质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质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渗入表皮中,人的肉眼看不见罢了。故此要记住在食用藕时削去外皮,不要把有毒物质也吃进肚中。

自古以来,荷花就因其在观赏、食用、药用及其他用途而得到人们的喜爱。风景名胜之处荷花的观赏功能自不必说,它的食用功效也更是早为人知。早在五千年前,先人就已经采摘莲实为粮了。先今人们则把藕、莲子和花做成了菜肴,走进了国际市场。此外荷花的茎、叶、花、实都是中药用材,有些部分还是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呢。

篇2:写荷花的说明文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挨挨挤挤的荷叶翠色欲滴,像一个个耀眼的翡翠盘!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儿正在“盘”中滚来滚去……噢,好一个“碧盘滚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瞧,那一根根带刺的荷梗顶端便是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荷花!白的如雪、粉的似霞……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盈盈欲滴像满脸绯红的少女;有的才开了两三瓣,若隐若现像含笑伫立的少女正用她那白嫩的手儿托着粉红的脸儿,那般迷人!还有的袅娜地开着,嫩芯疑珠像一个个瑶池仙女轻歌曼舞……如此婀娜多姿,令人遐想联篇!

微风习习,送来清香阵阵,仿佛远处高楼上飘渺的歌声!看,荷叶泛起层层微波: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宛若碧波道道∶绿浪层层、翠玉片片!此刻的荷花就像一位位风姿卓越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引来花蝶飞舞,还有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图画……”如此美景怎能不令人陶醉!低头俯视,叶子低下是脉脉的流水,可爱的小鱼儿时而躲在荷叶低下,时而追逐嬉戏……好一个“鱼戏莲叶”图。连小蝌蚪也玩起了创意,时而如串黑珍珠,时而如浸在水里水墨画……

荷花不仅高雅美丽而且浑身是宝!荷叶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荷花的果实——莲子,营养价值极高!荷花的根部会结出大家喜欢吃的藕。哇,荷花的贡献真大呀!

篇3:指导孩子写说明文的浅尝之路

关键词:说明文,阅读,写作

1. 学会阅读, 激发兴趣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的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 苏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麋鹿》一文, 就是典型的说明文。我在教学《麋鹿》时, 让孩子在反复阅读中明白文章的要点, 掌握课文内容, 从而加深理解, 有所感悟。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 让孩子在学习中初步了解说明对象麋鹿的有关知识, 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本篇课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和作比较。孩子们学得轻松又积极, 还对学写说明文跃跃欲试。根据孩子的心理, 学完本课后, 我让孩子尝试模仿本课介绍一种感兴趣的小动物。孩子们七嘴八舌, 有的说要写国宝——熊猫, 有的说要写家中养的小宠物, 还有的想介绍国家的珍稀动物……我就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 给他们两天的时间通过采访、上网、阅读文本资料等方法了解感兴趣的动物, 并做好记录。

两天时间很快就到了, 孩子们也做好了准备, 我设置了一个情境:今天你们是小导游, 要介绍动物园内可爱的小动物, 看谁介绍得最详细、最有条理。孩子们都争相举手, 我要求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起来发言, 让大家来评价哪个小导游介绍的最让你明白、最吸引人。同时准备了五角星, 让大家评价可以拿几星, 最好的可以当选五星导游, 孩子们交流的欲望更强烈了。每次小导游介绍完, 都让小评委们说说介绍了小动物的哪些知识,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孩子们兴趣浓厚。

2. 尝试交流, 梳理要点

(1) 对于外形特点的描述, 可以先观察整体形象, 再到各个局部。最近孩子们都在阅读课外阅读考级的书目《小读者》, 其中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叫天子、油蛉的动作描写, 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示。

(2) 介绍的时候为了突出对象的特点, 可以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例如, 作比较, 同样介绍动物的外形特点——尾巴时, 鱼的尾巴犹如船上的桨和舵, 用来推动鱼身的前进和控制前进的方向, 小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 小鹿的尾巴又小又短, 然而它却是重要的报警器。

(3) 介绍时, 抓住重点, 详略分明。介绍时不能面面俱到, 要选择人们最感兴趣、最有趣味的一点来介绍。例如, 介绍我国的国宝熊猫时, 大家都很关注它的生活习性。众所周知, 大熊猫主食竹子, 但也嗜爱饮水, 生活在野外的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在溪涧流水附近, 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孩子们通过自主搜集资料, 小组合作筛选适合的资料, 再有条理地介绍, 通过动手、动脑、动口, 收获着学写说明文的快乐。孩子们的这种学习热情, 也很好地迁移到了这一单元的习作——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因为有了前面这一篇文章的铺垫, 孩子们不再为写什么和怎么写而犯难, 而是充满热情, 兴趣高涨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3. 激发灵感, 尝试写作

(1) 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 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 深入分析其异同, 抓住了“异处”, 就把握了该事物的特征, 也就抓住了说明的重点。还要重视积累, 扩大生活视野、阅读范围, 不断丰富知识, 积累写作材料, 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 提高理性认识水平。比如, 你想介绍黄埭的特产——西瓜子, 那你就得把黄埭西瓜子的特别之处写出来, 它的外形与一般的西瓜子有什么不同?它的味道与其他瓜子有什么不同?这些都需要孩子仔细观察, 深入思考。

(2) 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写作说明文时, 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 如, 苏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的《大自然的文字》, 在介绍大自然中的文字时就是按照空间顺序:从天上的星星、云, 写到地上的石灰石、花岗石, 让学生从小学会多走进大自然, 学会观察, 学会请教。

(3) 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把事物说得更清楚明白。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是衡量说明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要介绍金字塔的结构, 用了两种说明方法, 先是列数字, 再是和40层高的摩天大厦作比较。所以, 我们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在写作时灵活地选用。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 上好每一堂说明文课, 让孩子牢牢记住说明文的特点, 通过适当的引导, 让孩子们对写说明性的文章从易到难, 逐渐过渡到写出富有表现力、文质兼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洪玲, 陈晓波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4:“读品赏写”在说明文中的运用

“读”——三读把握文章核心内容

首先是“读”,语文离不开读,语文课更离不开读。说明文的内容知识性非常强,学生读起来都比较枯燥,那么在说明文中如何运用读呢?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读呢?

根据说明文知识性强的这个特点,在读的指导上,多采用默读为主,对语言优美、精彩的地方可以采用齐读或个别朗读的方式。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特征,在引导学生默读时应该是带有问题的去读。我将说明文的读分成三个层面:一读,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二读,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三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三次读,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把握也就非常清楚了。

“品”——品什么?

一品语言。首先是语言的准确性。对于说明文而言应该引导学生品什么呢?任何文章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就是文章传情达意的载体,因此,首先要品的就是说明文的语言。由于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非常强的文体,因此它的语言要求要准确、科学、严密。采用的方法是:一找,二品析。

其次是语言的生动优美高雅性。说明文按照语言来分,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对于生动性说明文而言,文中必定有着许多使用高雅的语汇。因此,引导学生品读高雅的语汇也是学习说明文的一大重点。

二品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为了将说明文的特征介绍清楚要借助的就是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总共有十种: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如何品?一是准确的判断文章、文段或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二是分析说明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三品说明文中多种表达方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除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之外,还兼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议论、描写、记叙、抒情。这些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的出现会增加文章的优美性、情趣性。

“赏”——文章的写作的特点。

作为说明文而言,写作上的特点也多种多样。从哪些方面来赏呢?首先是结构上采用总分式,总分式中又呈现出总分例证式、总分要点式、总分主次式、总分阶段式。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第一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采用的是总分例证式,分说的部分由“例证”组成。

第四段中: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第九段: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的是总分主次式,分说的部分有明显的主次标志。

第十段: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采用的是总分阶段式,分说的部分标示出了明确的时间“阶段”。

其次是赏“段式”特点。所谓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构思模式,就是段落的展开模式,也可以说是段落的结构模式。赏文章的段式,既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的启迪。说明文中的段式一般有:说明+描述;说明+评赞;说明+观感;分解说明等等。

例如《故宫博物院》中第五段: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这段采用的是“说明+描述”的段式。

第二段: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采用的是“说明+评赞”的段式。

最后一段: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纵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采用了“说明+观感”的段式。

第六段: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这段采用的是“分解说明”的段式。

“写”——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读与写,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写作的前提是读品,读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写作。如何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选择有效地知识点进行写作训练呢?我想应该建立在读品赏的前提下,在“品”和“赏”的内容中去选择写作的训练点。

写作训练的要求:

第一,要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二,要能适当的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

第三,要准确地运用好说明文的语言

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呢?

第一,抓住语言生动性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二,抓住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三,抓住说明文中的段式特点,进行段式模拟训练。

第四,抓住说明文结构上总分式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五,抓住采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中选择恰当的立足点,再进行分解说明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篇5:荷花的说明文作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只是描写春天是荷叶的景象。到了夏天,池塘里的荷叶层层叠叠,翠绿欲滴。远远望去,仿佛一把把小伞。荷叶中间还开放着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洁白无暇,有的粉甜可爱……整片池塘好像一段绣着花的丝绸。让人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天气真热,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知了在不停的叫着,人们在树下不停地扇动着扇子。小草都耷拉着脑袋,小鱼也躲到了荷叶底下。

到了傍晚,还是那样闷热,人们都匆匆收回晾晒的衣物,关好门窗。我知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天顿时黑了下来,乌云密布,风也很大,刮得大树来回摇动。几滴雨点落了下来,接着越来越大,一场大雨拉开了序幕。我望着窗外,心想:这么大的雨,荷花一定都折了,再等到花开,又需要几日了。接近凌晨,雨小了。清晨,太阳露了出来,经过一场雨水的冲刷,一切变得明朗起来,空气十分清新。踏着泥泞的小路,我来到池塘边,竟然看到池塘里的荷花并没有折,只是散落了几片花瓣,漂在水中。原来,荷花斜歪在荷叶旁,荷叶遮住了荷花,就像一位母亲,让自己的孩子依偎在自己的怀中,为她遮风挡雨。

就像冰心奶奶在《荷叶·母亲》中说到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总会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帮助自己,这便是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无私!荷,无花朵般绚丽,无枫叶般火红。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荷叶总是默默的奉献着她的爱,从不索要什么。

篇6:关于描写荷花的精选说明文

刚到目的地,我忽见身边有一个荷花池,于是纵身形跳到高处一看,真是顿感清凉。但是,这哪里是什么荷花池,荷花还沉浸在睡梦中,只能称它为荷叶池。向下扫去,荷叶拔高着身体,竟然稍高于水 面。一眼望去,竟然是无边无际的碧绿。我不禁感叹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啊。”湖边的垂柳也是绿色的,水光倒映着垂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微风扫过,荷叶们都被撩起了一角,成了一个个半 圆,河面也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看起来十分奇妙。这风带来了许多清凉,我的疲惫感也是一扫而光。

我睁大了眼睛仔细看荷叶,都是碧绿碧绿的,如同小鱼儿在湖里撑起的雨伞。每片荷叶上,都有着晶莹剔透,如同钻石一样的露珠。我看的,脖子都长了几厘米,差点想跑过去摘荷叶,当一把伞来遮蔽 阳光。而且,在荷叶上面还分布着不少纹路,好像在诉说着什么。尽管太阳带来炎热的气息,但它们看起来还是如此的水灵。远远望去,真是一片绿色,好一个“满湖尽是碧绿伞”。或许,当那荷花开 的时候,这荷叶只是一个配角。荷花是那么的美丽、可爱,而荷叶只能做它的陪衬。

但我认为,荷叶也有自己的美。朴素、碧绿、营养,这不就是荷叶的美么?若没有荷叶的陪衬,荷花断然不可能那么引人注目。想着想着,我一不小心,踢下几块土,落入了湖中,引起了水波微微颤动 。刹那间,靠近岸边的荷叶微微颤动,几条在荷叶下面乘凉的小鱼也都飞快的摆着尾巴不见了。“啊,如果有小船该多好啊。”我心中想,“到时候可以捉小鱼、摘莲蓬,多好啊。”

在生活中,我们不是也应该学习荷叶这种精神么?荷叶甘愿当别人的配角。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在一些小事上有荷叶的谦让精神。例如在坐公交车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位置让给老年人……这都是谦让 精神。我一直看着这些碧绿的荷叶,直到爸爸妈妈着急地喊我,我才反应过来。

篇7:关于写荷花的文章:闲谈荷花

敬亭湖倒是种了一湖的荷,可是居然不开花,约莫着种荷的人是想吃藕吧。

芜湖的陶辛倒是个观赏荷花的好去处,可惜一来是太远了,二来人也太多,不见荷花只见人,连拍个照片地方都没有。再说了,赏荷花这美事还是需要一些清幽的雅趣。

如此这般,宣城人看个荷花也是一件难事了。

喜欢荷花的人自古有之,赞美荷花最著名的当然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咏物明志的佳句,近代写荷花的也大有人在,然而都大抵不如从前,不过喜欢荷花的心肯定都是一样的。

我也喜欢,没地方去看荷花,便想着自己在家种,去年买莲子发芽,折腾好些时日,倒也是发芽了,可瞧那豆芽似的荷叶,估计没有赏花的可能,最终果然是绿了一季。

今年发一狠心,从网上买了成年的种藕,春日发叶,到夏日里也杆壮叶圆,我见犹怜,欢喜我好一阵子,微信说说都发了好多遍,然而乐极生悲,结果有一天忽然就莫名的叶片枯萎了,最后全部死掉,着实心疼了好长时间,还没个地方说,空留着一缸辛辛苦苦运回的塘泥,满是凄凉地感觉。

前日午后,听人说宣城东高速出口的小花园里有一片荷塘,又心里难过了一阵:早若知道,必定应该早去,如今想必都是叶断花残了吧!

犹豫再三还是带上相机,心里琢磨着,即便是残荷也拍得几张留作这年光的记忆。

曾几何时,可以在荷塘边呆坐满满的一天,看光影变幻,看荷叶田田,看出水芙蓉,看白云苍狗,如今日子虽说益发的休闲,却忙忙碌碌的不知道是在怎么地折腾光阴,只一转身,便生华发,叹一句:老了吧!

然而,并不枉此行,给我的居然是惊喜。花也有,莲也在,叶也田田,莲蓬也温柔。

忍不住想起赵彦端的词《新荷叶》“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而那句“曾几何时”也曾经是我口头禅,如今借来一用:曾几荷时。

篇8:学写说明文

习作要求

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介绍清楚了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改一改。

脑洞大开

同学们,这次习作让大家学写说明文。它是说明事物特点的一种常用文体。比如,写蔬菜水果,可以介绍它们的外形特征及味道、营养价值;写玩具文具电器之类的物品,可以写它们的外形及操作过程等。还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说明物品具有哪些特点、性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你选哪种物品,一定要多方面了解其多方面的知识,再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介绍物品的特点。

指点迷津

1.选取说明方法。介绍物品的说明文一般采取静态写生的方式进行描述,例文《健康美味的小蛋挞》的小作者则通过叙述怎样制作蛋挞的动态过程,展示了做蛋挞的原料及烤熟后蛋挞的色泽、味道等。这种借助叙述说明的方法,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2.叙述顺序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物品的特点是写好说明文的重要环节。在例文《健康美味的小蛋挞》中,小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制作蛋挞的具体过程。比如:如何调配蛋挞液,并且告诉我们判断这一步骤是否成功的标准,这会让新手学做蛋挞变得更简单。语言表达采取了多种说明方法,生动,简洁,准确。

上一篇:龙川导游词下一篇:泉沟中学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