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2024-04-28

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精选15篇)

篇1: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子》

年代: 唐 作者: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莲花》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洞仙歌·晚风收暑》

年代: 宋 作者: 刘光祖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後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咏芙蓉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曲池荷》

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渌水曲》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篇2: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作者:佚名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2、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采莲

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白莲

作者: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5、咏芙蓉

作者: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7、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作者:尹鹗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8、采莲子

作者: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荷花

作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10、赠荷花

作者: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1、莲藕花叶图

作者:吴师道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12、京兆府栽莲

作者: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

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13、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作者: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14、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古风其五十九

作者: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17、渌水曲

作者: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8、咏新荷应诏

作者:沈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19、醉桃源芙蓉

作者: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20、得胜乐夏

作者: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篇3: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当水生很晚才回家时, 水生的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看起来十分平常, 但细细品味, 顿觉内涵丰富。一个年青的妻子惦挂着在外参加战斗的丈夫, 这样问话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白天, 她就“有时望望淀里”, 晚上, 因等丈夫归来, “大门还没有关”, 一见丈夫回来了, 就问了这么一句话, 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 它包含的真实意思是:我一直在等你哩!这句问话, 略带淡淡的抱怨语气, 隐含着女人既想知道又怕知道回来得晚的那个可以预测的原因。因为是战争年代, 丈夫是“游击组长, 党的负责人”, 何况今天比往日还要晚, 一定发生了什么特殊事情。女人问话时复杂的内心世界可想而知。细心的女人察言观色, “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 说话也有些气喘”, 没等丈夫回答, 又急切地问:“他们几个呢?”分明隐含着“他们为什么没和你一起回来”的意思, 进一步表达出女人复杂而紧张的心理活动, 也表达出特有的细心和机警。而这时的水生却所答非所问:“还在区上。爹呢?”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 想借此来岔开话题, 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免得女人接受不了已发生的事情。但是, 回答的结果非但未能让妻子满意, 反而让妻子更加不安。因为女人已大概领悟到“还在区上”。这句话的真实意思:“他们也报了名, 不敢回来, 怕家里拖后腿”。一个想岔过话题用潜台词, 一个又紧追不舍也用潜台词, 既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内涵, 又显得含蓄而耐读。这一处的对话描写既刻画出水生女人非常关心丈夫的情怀, 又刻画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她心中引起的巨大震动, 也描写出水生竭力掩饰心中的不安, 不让妻子引起太大波动的复杂心理。正是这种对话描写所隐含的逻辑意念, 刻画出两个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用对话描写中隐含的逻辑意念互补人物性格

后来, 水生告诉女人他已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了地区队, 这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活动, 用一种不满的口气, 表达对丈夫满意的心情, 同时又暗示了对丈夫深沉的爱和依恋之情。它隐含的意思应该是:“你做得很对, 我不会不支持你!”“我不见得比你落后, 你总得跟我商量商量呀!”水生的担心此时此地不仅烟消云散, 反而灵机一动改作了赞扬:“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水生的这句话显得十分精妙, 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你的开明大度是大家公认的, ……你也一定会做大家的榜样。”女人在丈夫的真诚信赖下, “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走, 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想到丈夫走后家中可能出现的“难处”, 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 作者并没有直接让女人倾诉出隐含的具体“难处”, 而是借助水生之口说出了妻子话中的潜台词, 这样, 不仅使水生女人思想境界因之得以提高, 而且使水生的内心世界更显丰富多彩。一笔并写两面, 两人性格得以互补。抗日游击区的人民, 包括妇女们都具备较高的抗战自觉性, 这正是人民战争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话描写中隐含的逻辑意念来互补人物性格, 恰到好处地点明并深化了这一主题。

三、几个人物的对话描写隐含同一种逻辑意念, 刻画出群体形象

丈夫们都走了, 尽管走的时候依依不舍, 但荷花淀的妇女们识大体、顾大局, 没有因为留恋夫妻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小说中精彩地写道, “女人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 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 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我有句要紧的话, 得和他说说。”“听他说, 鬼子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一读便知道, 她们对话里隐含的逻辑意念是:“才刚走两天, 我就十分想念他了!”这种意念对妇女们来说, 虽然是十分迫切地急于表达, 但是没有一个人好意思表达出来, 只能各自寻找一个既自然又似乎不大成立的借口。这么朴实而简短的几句话, 乍一看, 显得那样稀松平常。细细品来, 顿觉回味无穷。且不说“藕断丝连”紧扣荷花淀水乡的自然环境, 用语贴切自如, 令人浮想联翩;单说浓浓地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人情味, 也让读者咀嚼再三。想念丈夫是表象, 牵挂他们的安危冷暖是实质, 这情是真的, 这意是实的, 这爱是美的。她们爱丈夫, 她们爱家乡, 她们爱生活, 她们爱和平, 她们对亲人爱得铭心, 对敌人就恨之入骨。作家正是通过这一典型的妇女群像讴歌了荷花淀地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的抗战精神。她们一段很寻常的对话, 在作家的笔下变得有血有肉, 丰富感人的情感世界跃然纸上, 充满着震撼人心的崇高美感。这一段对话描写中的逻辑意念成功地刻画了妇女群像,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深刻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题旨。

四、用对话描写中隐含的逻辑意念从侧面烘托渲染人物的思想性格

女人们没有找到丈夫“有点失望, 也有些伤心……”, “不久, 她们又谈笑起来了”:“你看, 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么也慌, ……”“栓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 脱了缰了。”“一到军队里, 他一准忘了家里人。”

这段对话描写既表现妇女们爽朗乐观的性格和对战斗生活的向往, 还对战士们坚定、豪迈乐观的思想性格作了烘托和渲染。这种侧面烘托和渲染显得新奇而自然, 含蓄而轻松, 耐读而真切, 比起正面歌颂要生动得多, 新颖得多, 战士们那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忘我的牺牲精神、其乐无穷的胸怀, 都能让读者驰骋想象, 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着墨虽然十分吝惜, 其“神”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它以隐含的逻辑意念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这里的侧面烘托和渲染与前文所述的正面描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使得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立体感。

总之, 分析对话描写中隐含的逻辑意念, 能帮助我们正确而全面理解作品中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 能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能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意义。分析、领会、把握《荷花淀》对话描写中的逻辑意念, 我们就能在这支“令人心神陶醉的抒情乐曲”中感受到时代激越的音符, 跳动的脉搏, 领略到“水生”和“水生嫂”们用“血肉筑长城”的英雄气概谱写的战歌。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孙犁散文的语言艺术.

篇4:古典诗词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

细节描写能够精当刻画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刻画,不能做到十分完备和细致,它往往会抓住人物的一个典型细节,通过简练的笔法,精当地刻画人物形象,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如果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就會单薄、干枯、模糊。细节描写成功与否,关系到能不能把人物写活了。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就会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崔颢在《长干曲》(其一)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作者抓住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诗一开头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不待回话,即自报家门。这,是那样平凡,但通过不平凡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刻画了热情中蕴柔美,大胆中含羞怯,率直中寓婉曲的性格特征,在读者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可爱动人的舟女形象。可以说,细节描写达到了既凝练集中又鲜明饱满的艺术高度。

细节描写能够表达真情实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投射。细节在表情达意方面,确是有独特功能的。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深夜约客客不至,孤独一人,下棋不成,所以“闲敲棋子”。诗句虽然只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动作中,将焦躁而期望的心情描绘得细致入微。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单调机械的动作。棋子本不是敲的,但此刻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寂中的苦闷;“闲”字说明无聊,而正是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的失意;“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也同样表现了诗人怅然、失望的情绪。诗的末句是一个小小的衬垫,却令全诗大为生色。细节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在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的情形下,诗人所产生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细节可以反映丰富的内容。细节虽小,却能小中见大,见微而知著,以一当十,其中包含丰富的患想内容。如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面,而是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很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细节“半掩扉”是很有表现力的,它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都半掩着。“半掩”门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丰年富足,同时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半掩扉”,如果是说猪圈、鸡舍的门半开着,那说明家禽家畜都放养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村前村后鸡鸭成群的景象。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正是村民欢庆社日的原因。细节“家家扶得醉人归”也颇为别致,我们由此也可以联系到社日欢乐的场面,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一个“扶”字,一字千文,把村民畅饮后的醉态、丰收的喜悦、节日的盛况,庄稼人淳朴的形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都一一表现出来,很有感染力。通过这些细节的渲染,也流露出作者的喜悦、赞赏之情。

细节描写还有助于加强思想意义。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含蓄隽永,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成为表现主旨或某种思想倾向的有力手段。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夜半前席”是一个有趣的细节描写,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觉移坐席向前而就之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并且承转的艺术处理得到了落实,通过细节的“承”把文帝由“求”贤而“访”而“赞”的“重贤”云梯升到最高处而“转”,至篇末方知“虚前席”的“重贤”,并非为国计民生,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不知真贤。这个细节写得准确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成了全诗的枢纽,起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用,加强了诗篇的讽刺意义,也有助于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唐代帝王也正像汉文帝那样,表面似开明,实质昏聩无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5:描写荷花的诗词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此诗为宋代欧阳修所作,其中描写描述荷花的经典诗句为:“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意思是: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篇6: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篇7: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1、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3、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黄庭坚《东林寺》

4、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6、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吴均《采莲》

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8、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9、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采莲曲》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11、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李商隐《荷花》

12、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江万里《荷花》

13、菊暗荷枯一夜霜。——苏轼《浣溪沙·咏橘》

1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15、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16、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萧纲《采莲曲》

17、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8、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19、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曹雪芹《紫菱洲歌》

20、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弘执恭《秋池一株莲》

21、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22、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23、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4、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25、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6、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释仲殊《荷花》

27、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8、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赵汝茪《汉宫春·着破荷衣》

29、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寓居》

30、别浦,惯惊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31、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欧阳炯《女冠子》

32、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黄琼《莲塘》

33、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34、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35、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36、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文同《莲花》

37、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8、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北亭》

39、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40、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41、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42、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白居易《咏菊》

43、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殷英童《采莲曲》

44、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45、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秦观《词笑令(采莲)》

46、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晚泊江镇》

47、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朱淑真《新荷》

48、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49、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50、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51、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杜衍《雨中荷花》

52、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叶梦得《临江仙》

5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5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55、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56、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57、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5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9、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

60、微风摇紫叶句,轻露拂朱房。——沈约《咏芙蓉》

61、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宋伯仁《荷花》

62、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采莲曲》

63、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64、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65、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篇8: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诗”与“歌”有着最天然的亲和力, 一个不喜欢读诗的人是不能真正懂歌和爱歌的,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 有的本身就是“歌”, 如《诗经》。早期的词就是如此, 可以说中国的诗词原本就是起源于“歌”的, 所以中国的“诗”被称为“诗歌”。在它们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 自始至终存留着“歌”的烙印, 如它的平仄、押韵、结构形式、情感真挚的特点等, 无一不是“歌”特质的表现。因此, 一直以来, 乐坛上风靡着这样一种做法, 那就是为中国古典诗词配乐, 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情感融入现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很多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的歌词在学生的歌唱和聆听过程中被无意的识记。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形式来让学生记住古典诗词。直接引用的例子有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 歌词完全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晨中秋》;许小凤的《别亦难》, 取自李商隐的《无题》;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取自《诗经》中的《蒹葭》;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 歌词取自岳飞的《满江红》;类似的情况还有李煜的《乌夜啼》 (桃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 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 黄叶地……) 等等。这些著名的古典诗词编入歌词后既增加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演唱时又能朗朗上口, 易于接受和传播。其中“整体引用”最为成功、流传也最广的就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还有许小凤的《别亦难》, 这两首歌曲已经被广泛的传唱和接受, 许多人往往因为喜欢流行歌曲而爱好古典诗词, 这就使古典诗词在流传过程中脍炙人口, 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另外, 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 还会发现歌词对古典诗词的第二个表现就是“部分引用”。许多流行音乐中虽然没有整体引用原文, 但是引用古典诗词中的部分内容, 这类引用在“整体引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这类歌曲有很多, 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家琼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这就使她所谱写的歌词非常受欢迎。如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插曲《梦里》的歌词:“山无棱, 天地合, 你是我永久的天堂……”就是引自《汉乐府·上邪》中的“山无棱,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还有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部分来自李白的《静夜思》, 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句句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此类歌曲还有很多,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信爱歌的人早就有所体会了。

篇9: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表现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表现技巧

景物描写,描绘的是自然万物的声、色、形、态。空山之白雪青松,尽显境之静谧;江中百舸游鱼,毕现境之生机。当诗人以丹青妙手的独到眼光观察景物,以淡雅浓丽的笔调描摹景物时,自然景物便幻化成优美的文字,以仪态各异的形象承载着诗人的感情,喜怒哀惧之情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尽管诗人们运用的表现技巧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景物来表情达意,恰如异曲却同工。古诗词中描摹景物常见的表现技巧如下。

一、以色彩渲染意境

采用最富张力和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颜色进行描画,以渲染出强烈的氛围,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效果,似乎是诗人们偏爱的技巧。鲜妍明媚的色彩往往表达欢快热烈之情,晦暗阴冷的色彩通常表达伤感悲戚之情。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了诗人们的内心情绪。

如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色嫩绿,柳色鹅黄,桃花娇红,李花胜雪,色彩分明,搭配和谐,不仅在直观上引起读者对色彩的联想,而且增加意境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如画春光,表达作者欢快的心情。

二、多角度表现特征

自然景物总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出变幻多姿:飞瀑湍流磅礴,明月清风静谧,黄莺杜鹃婉转。当诗人以或远眺、或近观、或谛视、或静听的不同视角欣赏眼前之景,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等多种手法展现景物的特征时,变化万千的景物中也就溢满了诗人的独特情怀。

元散曲家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写道:“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声来如线。”此曲写的是浔阳一带的秋景,由近处长江水写到远处黛色淮山,由低处山水江帆写到高处晚云新月和飞鸿,高低远近天上地下,尽收笔端,生动活泼,形象细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面。

诗人描写景物时也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既能以静写动,以动写静,还能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从变化中尽显景物特征。

三、虚实结合拓意境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与回忆、联想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拓意境、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实景是虚景的引导,虚景是实景的升华。

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梅花落》曲调;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虚实结合,抒写将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凄清的意境中渗透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衬托对比抒衷肠

对比与衬托是诗词中的常见技巧。情随事迁,情随景移,面对眼前衰败或繁盛之景,人们通常会引发出相应地伤感或喜悦的情绪。于是眼前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落于笔下即通过景物描写来正面衬托诗人情感。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水色天光,黄莺欢快鸣唱,燕子啄泥筑巢。西湖边嫩草如毯,白沙堤垂杨拂堤。诗人面对早春的西湖,想起自己在任时的政绩,欣喜之情难以自抑。西湖明媚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然而,为了突出内心的愁苦或愉悦之情,诗人有时也用看上去具有相反情绪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情感的作用。

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字面上写了梦中往昔的繁华:游上苑时的浩大声势,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鲜艳的花朵。而现实处境只字不提,却通过梦境的繁华来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越能反衬出梦醒后现实的浓重;对旧时繁华的眷念越深,就越能反衬出亡国后的凄凉。

优秀的诗歌字字如珠玑,值得细细品味。出色的景物描写更是珠玉成串,读之如珠落玉盘,赏之如暖玉生烟,引人遐思联翩。在赏析诗词时,除了关注叙事和抒情外,尤为值得关注的便是景物描写了。当读者能用以上手法去理解景物描写时,景物的妙处便能进一步凸显出来,古诗词这颗明珠也将更加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篇10:描写荷花的好诗词

朝代: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篇11:描写荷花盛开的诗词句子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 晋陶渊明: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描写冬天月亮的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描写春天月亮的诗句

篇12:描写西湖雨后荷花的诗词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篇13:描写荷花的经典诗词

一、精选古诗词

多数教师, 让孩子们背诵古诗词, 不加选择, 而是典型的拿来主义, 带有随意性, 随意翻阅《唐诗三百首》, 找一首孩子们没背过、简单的让孩子们背诵。有时, 看到孩子们较乱, 随意找个难度较大的古诗词, 让其背诵, 作为惩罚的手段...... 这些做法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

古诗词意境甚远, 有的古诗词, 孩子们自己不能理解, 就是老师讲了, 也未必能接受, 老师无论怎样描绘古诗词, 孩子们对其优美的意境、描绘的美都没法理解。那么, 怎样使古诗词有效教学, 让孩子们热爱古诗词, 又理解古诗词, 感受古诗词的美, 首先选择古诗词是前提。如对于《锄禾》《悯农》《静夜思》等这些音韵美、意境优、语言简短等的古诗词, 使小学生们感受四季变换的风景画、理解诗理、感悟诗意。

如对于《悯农》的教学, 诗歌难以理解的句子是“丰收之年, 农夫还是饿死”。在教学之前, 首先引导孩子们回顾《锄禾》, 是李绅写的一首反映那个时代老百姓生活疾苦的诗, 《悯农》是李绅继《锄禾》之后的反映百姓疾苦的另一首诗, 那么, “悯”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悯农”又是什么意思?这样, 从评析《锄禾》而迁移到《悯农》, 使小学生们“温故而知新”, 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继而, 引导孩子们边看图边读, 体现看图和读的有机结合, 利于小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更体现新大纲规定的“在读中整体感知”的要求。此外, 在引导学生们读诗时, 可以引导他们一行行读, 并边读边做动作, 如“一粒”“万颗”“无”“饿死”等关键性的词语而做出相应的动作, 让孩子们边读边比画动作, 说明他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也是意会的结果。

再如对于《登黄鹤楼》《望庐山瀑布》等的诗词,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 只需要让他们理解字面意思就足够了, 让他们对诗歌的内涵的理解和讲解, 也是对牛弹琴。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 采用一句句背诵的方式, 使古诗词的教学脱离一定的语境和情境, 致使孩子们对诗歌久而生厌。

(一) 读做结合法

笔者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一般是下载有关的课件, 精心准备背景图, 以看图、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如对于《咏雪》的诗词教学, 笔者准备了一个雪叶稀稀落落飘落的情境, 然后, 让孩子们一起边看图, 指着图片上的雪叶而数着“一片”“两片”“三四片”, 再引导孩子们思考:雪在飘, 可是雪花能1、2、3、4 的数, 说明雪下得大还是小?那么, 接下来“五片六片七八片”数字越来越大, 雪花越来越多, 说明雪下得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进而再让孩子们读“九片十片千万片”极言雪下得更大。再呈现第四幅图:雪花落进了芦苇里, 找不到雪花的情境, 于是, “飞进芦花都不见”也顺理成章被直接理解。

孩子们对这首诗歌, 从看动漫、观察图片、读诗词、做动作、思考问题、感悟诗歌等, 孩子们对这首诗词充分理解。

(二)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

对于《咏鹅》的教学, 如果让孩子们直接朗读和背诵也不是难事, 但是呈现一群在水里游泳的大白鹅, 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简单介绍:七岁的骆宾王一天看到一群白鹅美丽可爱极了, 于是, 就用小手指着白鹅作了一首诗——《咏鹅》。再次用课件展示水里的白鹅图片, 引导孩子们说出鹅的脖子是什么形状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鹅掌是什么颜色?水波又有什么特点?这样, 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和视频, 既培养孩子们专注于观察的能力, 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三) 巧用游戏法

孩子们喜欢游戏, “玩”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喜欢动, 喜欢想象, 喜欢扮演各种角色, 喜欢表现自己。而枯萎的小学化教学——灌输式教育, 只能让孩子们过早地饱尝学习的酸甜苦辣, 只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更加反感, 从一开始就对学习有恐惧感、畏惧感。因此, 我们的小学生教学, 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 把游戏作为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以调动积极性, 增强学习欲望。古诗词教学中, 如果也能以游戏的形式开展, 效果也定会斐然。

如开展“我是小诗人”的比赛活动, 每天让1—2 个小朋友展示自己背诵的古诗词, 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词的大意, 也可以让孩子们随口吟诵几句“诗词”, 尝尝当诗人的快乐和幸福感。也可以以接诗句的形式开展游戏, 利于遗忘的孩子及时复习和巩固, 避免学一首忘一首。古诗词的游戏, 也可以开展“火眼金睛”的游戏, 以填入所缺的词的形式而开展, 看看谁记得清、反应快, 如 ( ) 明月光, 疑是 ( ) 。 ( ) 望明月, ( ) 头 ( ) 故乡。通过将诗词中的重要的词语省略掉, 让孩子们给补全的方法, 既培养孩子们快速反应能力, 也促使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反复复习、强化记忆的双重效果。

“民族的才是弥足珍贵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文化宝库的明珠, 是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 值得永远历代传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教学古诗词, 同仁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思想, 与目前深入开展的课改遥相呼应, 古诗词的教学也需要创新, 通过看一看、演一演、画一画、想一想等, 通过读写结合、情境的创设、游戏的使用等, 古诗词教学定会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让孩子们感悟古诗词的美, 用古诗词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传承几千年积淀的瑰宝, 提高文化素养, 也提高文学素养。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创新教学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4 (1) .

篇14:诵读诗词传承经典

【关键词】小学生 古诗词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30-02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单纯,简单。与之相对的,我国的古诗词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之处,不仅蕴含深刻的内涵,意境也相当高远,不仅有对当代民生的思考,也有对后代美好江山的设想。不仅有豪情壮志,也有悲思无法释怀的感叹,拥有大量深刻的人文内涵,这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从小阅读优秀古诗词的好习惯,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举多得。

一、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一)语言精炼,情感丰富

学生最初能感受的古诗词的语言美在于古诗词的韵律节奏美。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诵咀嚼古诗词。这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韵律,平仄声。之后就是五言七律等。正是因为古代诗词家的重视,如今我们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即使不用唱歌的方式,单就朗读也能够很顺畅,郎朗上口,感受到音乐感和节奏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朗诵古诗词的这一步骤,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古诗词拥有另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炼,直击要害,同时又能让读者产生想象。例如:王安石的《破船瓜洲》中,描写所处环境的美好,春风又绿江南一句话,就表达的淋漓尽致,整首诗用一个“绿”字,就将祖国江南地区的美丽景色表达的透彻。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和之前美丽的大好河山相对应,自然的体现出作者的相思之情。全片不过二十字,着眼于“绿”和“还”,生动形象的将景色的美好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体现出诗词的精炼特点。

(二)意境开阔,让人浮想联翩

评价一篇古诗词的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这篇古诗词的意境。一篇古诗词,就算通体拙劣些,但意境到了,就能比全片华丽辞藻但没有意境的古诗词上一个台阶。意境有三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乃第一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乃第二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乃最高境界。学生能够领悟到诗词中高深的意境,不能够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诗词,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境界。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只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将滕王阁所处的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一句话包含了五个层次的意境,不愧是千古绝句。本句首先是色彩美,晚霞余光,孤鹜深色羽毛,水天一色。其次是动态美,孤鹜在飞,云霞在落,只有天空凌然不动。秋水静静流淌,多么美好的画面。再者是虚实美,秋水依稀倒映出天空的美景,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虚虚实实。然后立体美,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最终是想象之美,在如此美妙的风景中,王勃的思绪又在何方呢?引导学生感受着层层深入的境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感受这篇千古绝唱的意思。

(三)情感丰富,引人入勝

文字生动鲜活的关键就在于注入了情感。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是我们创作诗歌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情感,只能是死板没有生气的文字,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给诗词注入了情感,就仿佛给木偶注入了灵魂,赋予了它存在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感悟诗词的情感,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悯农》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耕种粮食的艰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读完这首诗后的感受是,要感激农民伯伯,要帮助他们一起耕种粮食。

这就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偏差,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就是浅显不到位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问学生,为什么要描绘农民伯伯,学生们回答种田太辛苦。我接着问,农民伯伯辛苦种地是为了干嘛呢?学生们回答是为了给我们粮食吃。最后我问,那么我们有更好的方式维护他们的劳动吗?学生们得到最终的答案,要珍惜粮食。这首描绘农民的诗歌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才得以流传,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情感,对诗歌有正确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刚开始接触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多读多背。能够流传下的诗词都是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学生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形成我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民生的思考,对朋友的一诺千金等,优秀的文化能够在大量的背诵中得到传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待背诵古诗词。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早读课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经验,带领学生多次通读一篇文章,学生凭借良好的记忆力可以自然的将整篇文章背诵下来。因此,我们只需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通读,学生自然就能够将古诗词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烂熟于心的古诗文进行思考探索,做到真正的理解。唯有了解背上的古诗词,学生才能够将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够有效的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让学生有效的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教师肩负的最重要的使命。让学生通读烂熟于心是古诗词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方式,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理解,转化。传承中华文化,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篇15:有关描写荷花的古诗词(20首)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古诗词(精选20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青阳渡

作者:佚名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2、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采莲

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白莲

作者: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5、咏芙蓉

作者: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6、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7、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作者:尹鹗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8、采莲子

作者: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荷花

作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10、赠荷花

作者: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1、莲藕花叶图

作者:吴师道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12、京兆府栽莲

作者: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

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13、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作者: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14、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古风其五十九

作者: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17、渌水曲

作者: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8、咏新荷应诏

作者:沈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19、醉桃源芙蓉

作者: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20、得胜乐夏

作者: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上一篇:无俗念,无俗念王吉昌,无俗念的意思,无俗念赏析下一篇:社会科学职称论文发表必备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