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煤矿矿井概况

2024-05-02

比德煤矿矿井概况(精选4篇)

篇1:比德煤矿矿井概况

关于寺河矿申报2007行业一级

安全高效矿井的请示

集团公司:

寺河矿在2007年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中煤协会下发的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标准要求,为此特申请参加申报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望批准。

2007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为: ——原煤产量1037万吨; ——商品煤外运量945 万吨; ——掘进进尺41606 米; ——瓦斯抽放进尺112万米; ——瓦斯抽放纯量1.8 亿立方米; ——销售收入39.6亿元; ——经营利润10.8亿元; ——全员工效19.76吨/工; ——人均收入55920元; ——百万吨死亡率0.2 ——原煤生产人数2437人。

望集团公司和中煤协会认真审核批复

附:寺河矿2007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及附表

二零零八年二月六日 附件一:

二OO七寺河矿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申报材料

晋煤集团寺河矿是《国家煤炭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重点建设的八大矿井之一。设计能力为年产400万吨,1996年12月开工建设,2002年11月8日正式投产;2006年生产能力复核为1080万吨/年。

一、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地理位置

寺河矿井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偏北,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城市所辖,跨沁水、阳城、泽州三县。

地理坐标:北纬35°30′51″~35°36′11″,东经112°27′07″~112°40′54″。

寺河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沁水县嘉峰镇嘉峰村与殷庄村之间,距沁水县城53km,距晋城市区70km。

2、地质赋存条件

井田主要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平均厚136.02m。含煤15层,煤层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8%,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3层,总厚度10.32m,可采含煤系数7.6%。

目前,寺河矿3#煤的开采深度为450m左右,不属于深部矿井。井田煤系地层共含煤15层,其中3、15号为主要可采煤层,9号为局部可采煤层(东区大部可采),其余为不可采煤层。寺河矿现开采的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K8砂岩30.14m,下距K7砂岩6.05m,距15号煤层85.29m。厚4.45~8.75m,平均6.31m。含夹矸0~5层,一般1~3层,夹矸厚度不大,总厚度一般不大于0.50m,单层厚度一般小于0.30m,其中上部夹矸较薄(小于0.14m),下部夹矸较厚(最大0.45m),在井田东区局部地段偶见夹矸厚达0.97~1.25m,夹矸岩性多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结构属简单~较简单型。煤层变异系数为0.09,煤质硬度系数1.3—1.5,可采系数为100%,属稳定可采煤层。

寺河井田位于沁水复式向斜盆地的南端东翼。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近南北~北北东向的宽缓褶曲,形成井田内岩(煤)层的波状起伏,岩层倾角一般不超过10度,断层较少,总体上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

井田内断层较少,一般规模不大,且在钻孔揭露范围内多呈现隔水性。但在走向上、垂向上由于两盘岩性变化及构造部位不同,其隔水性质可能有所变化,不排除局部导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岩溶陷落柱,井田内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个体都较大,同时不排除发育一定数量的隐伏陷落柱。据瞬变电磁法探测,多数陷落柱具有导水性,可能沟通煤层与下伏奥灰岩溶水的水力联系,构成井田突水的主要危险来源。

鉴于矿井在开采9、15号煤层时,3号煤层已经采过,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会发生变化,目前预算的9、15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已无实际意义。故本次仅预算3号煤层矿井涌水量。在《精查地质报告》中,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3/d(0.013m3/t),最大涌水量为756m3/d(0.0252m3/t)。

此外,2002~2007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为62.5 m3/h(0.06m3/t),最大涌水量为83.3m3/h(0.08m3/t)。

3、自然灾害危险等级及突出危险(1)瓦斯

根据2007寺河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矿井东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6.8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63m3/t,为高瓦斯矿井;西井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5.6 m3/min,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火灾

根据2006年4月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以下简称:“检验报告”):寺河矿3#煤层自燃性发火倾向III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3)煤尘

根据“检验报告”:3#煤层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无煤尘爆炸危险。

(4)水灾

根据《地质报告》,寺河矿目前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中等型,主要充水因素有奥陶系灰岩承压水、老窑老空积水、小煤窑越界巷道和采空区积水、顶板砂岩含水、地表水体以及本矿采空区积水。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和分析,目前矿井日平均涌水量为2500m3/d左右,最大日涌水量为3200m3/d。矿井东、西井区各设有一个主水仓和主排水泵房,排水管路和设施布置合理,排水能力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5)顶板

3#煤层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岩石硬度系数为2—4,区域总体构造形态是一倾向北西-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的构造形迹是沁水大型复式向斜走向一致的北北东向宽缓褶皱,岩(煤)层呈波状起伏,伴有落差较小、规模不大的高角度正断层及低角度逆断层。寺河矿总体地质构造较简单,顶板较稳定,局部受小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顶板破碎。

4、地质储量

据寺河矿最新《地质报告》,经重新核实后3#煤资源储量45719.0万t;9#煤资源储量8891.8万t;15#煤资源储量22835.2万t。

截止2007年底寺河矿3#煤期末能利用储量为30887.7万t,期末可采储量为17405.7万t,3#煤层正规面或可布置正规面块段地质储量为22121万t,预计可采出量为16700.3万t;可回收煤柱地质储量为1759.8万t,不能回收永久煤柱地质储量为5836.9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749.5万t;

9#煤层地质储量为7390.5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1395.1万t;

15#煤层地质储量为20368.8万t,其中三下压煤地质储量为3592.7万t。

目前矿井采区回采率达到85.9%,符合国家标准。

5、采掘关系

矿井采掘关系正常,保证了一个盘区不超过一个回采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头的生产格局。

6、生产系统及开采方法

矿井目前布置四个盘区,其中二、三盘区各布置有一个回采工作面,四盘区第一个工作面正在掘进中。目前,东三盘区的3306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回采,东二盘区的2305大采高工作面正在准备过程中。

矿井的开采方式为大采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

7、矿井主要设备(1)采煤装备

采煤机 SL—500交流电牵引采高3.1-6.2m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2*855KW和2*700KW 转载机 315KW/1140V 破碎机 PCM250 皮带输送机 DSJ140/250/3*400 移动变电站 KBSGZY-1000KVA/6/1.2 负荷中心 KBSGZY-1250KVA/6/1.2和 KBSGZY-2500KVA/6/3.45 乳化液泵 BRW400/37X4A 喷雾泵 BRW516/13.2 中间液压支架 ZY9400/28/62 端头液压支架 ZYT9400/25.5/55 过渡液压支架 ZYG9400/25.5/55(2)掘进装备

连续采煤机 12CM27-10E型 美国久益公司(JOY)梭车 PM2110C型 飞利普斯公司 给料破碎机 BF-14B-54-64C型 斯坦姆勒公司 铲车 ST-3.5S型 瓦格纳公司 双臂锚杆机 CHDDR-AC型 澳大利亚飞尔奇公司 负荷中心 TS1281、TS1243型 法国赛特公司 胶带输送机 DSP-1080/1000型 国产

连掘机 S200M 黑龙江佳木斯 锚杆机 ZZJ/II 晋煤集团煤机公司(3)主要提升运输装备

主斜井提升为DX-1400/744的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8、劳动组织管理

寺河矿井2007年共有两个大采高采煤队,三个连采掘进队组、两个连掘队和一个预备队,共八个采掘一线队组以及配套的辅助单位和业务科室,通过细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环节,加强工序管理,实行四员上岗挂牌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技能和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组织生产,确保劳动效率得到稳定提高。

9、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目前我矿计算机网络遍布矿各业务管理科室及生产单位,网络设备均实现了集中控制和管理。矿计算机网络中运行有安全信息管理系 统、调度日报系统、外运信息系统、矿内文件查询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科技成果查询系统、新闻系统、邮件系统、科技图书查询系统、电子图书馆、宣传思想工作网、矿纪检监察网等面向全矿使用的应用系统,以及人事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专业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些运行于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部门管理水平,更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量化、及时的信息和数据资源。

10、环境保护设施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抓好节支降耗,提高产品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妥善处理产品附属物和废弃物,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循环发展道路。

(1)综合利用资源,防治水污染

矿井水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工序处理后,其出水水质达到GB/T18920—2002《城镇杂用水水质标准》,复用于井下降尘、员工澡堂、单身楼冲厕等场所,并对过滤后的出水进行了反渗透处理,水质达到了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生活污水通过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几个工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污水排放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排污口排入沁河;洗煤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煤泥水一级闭路循环系统,污水不外排。

(2)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

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合理利用煤层气,寺河矿建设了瓦斯抽 放系统和利用系统。井下抽放管路系统实现了本煤层抽放系统与采空区抽放的有效结合。煤层气作为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已复用于煤层气发电及燃气锅炉、员工澡堂、食堂、生活区住户等,并为周边村庄使用高效环保的燃气提供了便利。

(3)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

煤泥和煤矸石是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寺河矿始终将煤泥和煤矸石治理作为污染物防治的重点来控制。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充分利用我矿煤泥和洗矸热值较高的特点,将煤泥和部分洗矸用于制造型煤等综合利用,并将剩余矸石填沟造地。实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4)复垦塌陷土地

对塌陷土地进行治理与复垦,复垦的工艺流程采用局部剥离充填式人工复垦,对裂缝进行充填处理,恢复受损土地地貌和植被,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受损青苗,及地表附属物和建筑物进行赔偿。其中2007年塌陷面积为1560亩,复垦土地1560亩,复垦率达到了100%。

(5)噪声污染防治

寺河矿噪声源主要集中在洗选设备和主扇风机等大型设备。通过对噪声源处安装隔音房、墙壁及顶板安装隔音材料,消音板、转载处溜槽内加设缓冲装置,降低煤流落差、与厂界采用厂房进行噪声隔离等降噪措施,大大降低了噪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6)做好矿区绿化工作

寺河矿大力开展矿区绿化、美化、亮化改造,优化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总面积为37.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4%;草坪绿地面积为35.8公顷,种植各种树木5615棵。寺河矿不断投入绿化资金,力争每年绿化面积不断增加。

11、体系管理方面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寺河矿于投产后第一年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建立和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多年以来,我矿在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同时,将“超前防范、精细化生产、持续改进”等一体化管理与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夯实了基础管理,对全矿安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2007年寺河矿实现原煤产量1037万吨,较同期相比增加65万吨;实现商品煤销售948万吨,较同期相比增加105万吨;实现商品煤销售收入362688万元,较同期相比增加54721万吨;商品煤综合售价达到382.41元/吨,较同期相比增加17.05元/吨。实现经营利润110150.67万元,较同期相比增加16873.98万元。

2007年寺河矿发生总成本费用233024.27万元,我矿2007年总单位成本费用为224.71元/吨,与2006年同期相比降低6.24元/吨,总单位成本费用降低2.7%。

三、科技成果、技术创新及生产纪录

我们继续发扬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开展 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2007年共向晋煤集团公司申报科技项目23项,正在实施的12项。全年五小成果申报75项,经过初评、技术专家委员会审查,共产生一等奖20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19项;10月27日,“基于DH+总线掘进工作面多局部通风机远程控制系统”项目通过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2月28日成功组织召开了寺河矿首届五小成果发布会,对通过矿技术委员会评审的53项创新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激发了广大工程技术员工参与技术革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完善健全了《寺河矿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寺河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成立了寺河矿技术委员会,从制度上保障了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生产,推进正规循环,严格目标工资考核,提高单产单进效率。2007年原煤产量1037万吨,进尺41601米,最高月产量988728吨,最高日产量35789,最高日进尺195米。

四、创新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创新管理、节约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改进我们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和制度落实到位,特别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管理:

1、提高管理水平。首先是抓好能源计量工作,真实反映工作情况,从而增强管理对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二是要加强节能降耗的计划性,搞好资金的统筹管理,既要认真执行计划,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又要简化管理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为基层生产 单位做好服务。三是加强能源计量分析,节能降耗是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的领导要注意培养节能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做好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人员设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保证能源计量的准确性,降低成本消耗。另外,安全生产始终是一向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3、节能降耗工作要常抓不懈。强化管理责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责任到岗,落实到位。在管理上要与实际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4、严格办事程序,狠抓制度落实。特别是职能科室要围绕我矿制定的制度要求,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一方面可减少工作随意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分工协作,明确职责,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考核,推动工作。

5、要继续完善能源设备管理,加强设备使用的跟踪管理和新型设备调研工作,还要做好设备资料的归档管理,利用我矿多年来掌握的资料,总结提炼出自己的经验理论,提高我矿的综合实力。

6、坚持科技兴矿方针,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探索和改革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矿的节能降耗体系,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引进新工艺,及时把新技术。

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安全生产、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适应发展的要求。

8、除了加强宣传和引导以外,还要激发员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工作的主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全矿干部员工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各项工作,为我矿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五、节能降耗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矿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完善节能降耗基础工作,结合集团公司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由矿总工办牵头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专题会议,组织主要管理单位(机电科、计划科、财务科、洗煤厂、后勤中心、供应科)参加。

2、各单位要对所管辖范围内的节能降耗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掌握节能降耗工作现状,提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并编制能源计量器具布网图。

3、矿总工办根据摸底情况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进行建帐管理。

4、矿总工办牵头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办法,使能源计量工作有效进行。

5、各用能单位要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并将名单报总矿工办备案。

在具体实践中,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考核。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将奖罚落实到个人,由各单位根据当月考核结果,以计酬并以奖金表的形式上缴成本室,构建了奖优罚劣的成本考核体系。

六、技术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矿井灾害升级、安全发展压力倍增。2007年,我矿西井区已经从一个高瓦斯矿井转变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这是一个质的转变。防突不仅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高的精细化工程,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我矿西井区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同时,西井区还存在承压水开采难题,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我矿安全生产构成严峻挑战。

二是我矿进尺欠帐较多,回采煤量严重不足,抽、掘、采衔接矛盾依然突出;2008年上半年我矿又将面临单面维持生产局面,生产组织难度加大。加上一盘区系统工程滞后,留巷、支护技术难题亟待突破,千米钻机受综合因素制约,其功效作用充分发挥尚需时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矿井的正常生产衔接。

三是受主客观多方因素影响,矿井基本建设工程特别是与关系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改扩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东井区稳定维持矿井产量仅有五年时间,加上西井区施工过程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繁重。

四是防突研究、高应力区支护技术、承压水开采等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些关键课题亟待破解,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矿井基础管理依然薄弱,队伍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等不能完全适应客观要求。还需进一步提升矿井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矿井长治久安任重道远。

七、工作思路及远景规划

新的一年,是我矿重塑形象、再立新功、再创辉煌的决战之年,任重而道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重点,抓大管小,努力实现从零开始,以零结束

(二)锁定目标、科学组织,奋力完成全年生产外运任务

(三)一肩双挑、形成合力,加快矿井改扩建步伐

(四)巩固成绩,挖潜提效,着力提升矿井经营管理水平

(五)立足矿情、全力攻关,破解制约发展关键技术难题

(六)强化执行,整体推进,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七)内化思想、外树形象,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八)以人为本、普惠成果,共建共享和谐矿山

2008年及今后几年内,在保证年产原煤1080万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掘进进尺,确保商品煤外运量,加大瓦斯抽放,增加瓦斯抽放进尺,使瓦斯抽采率达到60%以上;努力实现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安全目标。

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实现生产衔接平衡,加快矿井改扩建工作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共建共享和 谐矿山,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全面开创我矿安全、科学、和谐发展新局面!

篇2:比德煤矿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

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地处山东省新泰市小协镇境内,东距新泰市约13公里,井田处在新汶煤田西部,位于新汶向斜南翼。开采深度+110m~-1050m。东西长9~12km,南北宽1.1~4.2km,面积35.662km2。矿井有铁路专用线与磁莱铁路接轨,西接京沪铁路;蒙馆公路横贯东西,京沪高速公路自矿井西部经过。

二、地形地貌:

本区域位于小汶河两岸,为莲花山和蒙山之间的山间凹地半缓阶地形丘陵,呈东西向分布,中间低,南北高。井田范围内地面标高+147.0~+200.9m。

三、主要河流:

小汶河自东向西流经本区浅部,为本区的主要地表水系。

四、煤田地质特征:

1、地质构造、构造类型

本井田位于新蒙向斜南翼,系一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煤系地层属石炭二叠系,呈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的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6°-36°,呈东缓西急之势。地层走向近东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主要断层按走向分为NE向、NEE向和NW向三组,其中绝大多数断层为NE向。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为Ⅲ-Ⅲa,Ⅰd,Ⅲeg。

2、煤层

本区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煤系地层总厚256米,共含煤19层,煤层平均厚12.07m,其中可采6层(二、四、六、十一、十三、十五层煤),可采煤层总厚10.34m,含煤系数4%。分为前组煤和后组煤,前组煤为二层、四层和六层煤,后组煤为十一层、十三层和十五层煤。二、四、十一层煤为稳定煤层;

六、十三层煤为较稳定煤层;十五层煤为不稳定煤层。二、四、十一层煤为中厚煤层;六、十三、十五层煤为薄煤层。二层煤平均厚度为2.50m,四层煤平均厚度为2.64m,二、四层煤为矿井主采煤层,六层煤平均厚度为0.85m,十一层煤平均厚度为1.83m,十三层煤平均厚度为1.31m,十五层煤平均厚度为1.21m。

3、煤质 二、四、六层煤为气煤;十一、十三、十五层煤为气肥煤。六、十一、十三层煤为低灰煤、二、四、十五层煤为中灰煤。

二、四层煤为特低硫煤,六层煤为低硫煤,十一层煤为中硫煤,十三层煤为富硫煤,十五层煤为高硫煤。二、六、十一层煤为低可选煤,四、十三、十五层煤为中可选煤。煤层发热量在28.42~33.32MJ/kg。

4、水文地质

煤系地层露头位于小汶河床内及其两岸,地表水、大气降水及第四系潜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矿井涌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平均16.38m3/min,最大29.69m3/min。矿井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砂砾层、山西组砂岩、太原组一灰、四灰、本溪组徐灰、草灰及奥陶系灰岩,构成了煤田多层结构地下水类型,属北方型多含水层岩溶裂隙充水矿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为复杂型。

相邻矿井对本矿井的影响:协庄煤矿与两个新矿集团公司矿井和8个地方煤矿相邻,新矿集团公司所属矿井分别是翟镇煤矿、良庄煤矿,与以上两个矿井均以断层自然边界相隔,均按规定留足了边界隔离煤柱,能够保证安全隔离。

协庄煤矿井田范围内,浅部共有八对地方煤矿,分别是新泰市翟镇镇刘官庄煤矿,小协镇小协煤矿、光明煤矿,新泰市新汶办事处碗窑头煤矿、双高煤矿,新泰市高佐煤矿,新泰市西张庄镇韩庄煤矿,谷里镇建新煤矿。这八对地方煤矿均分布在小汶河沿岸,历史上均发生过超层越界开采现象,对矿井边界煤柱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超层越界都实施了越界隔离工程,但有些工程已进入采空区无法监测。对我矿构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5、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绝对涌出量14.38m3/min、CO2绝对涌出量31.27m3/min,相对涌出量瓦斯为4.251m3/T,CO2为9.245m3/T,矿井为低级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二层为41.22%,四层为37.26%,六层为40.46%,十一层为40.64%,十三层为47.27%,十五层为52.17%。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二类,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

全年采掘工作面平均气温25~26℃,夏季-850水平下山区采掘工作面回风流达到29℃。

五、矿井开拓及开采情况

协庄煤矿1958年建矿,1962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年,1996年改扩建工程完工后,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2006年8月,由山东鲁新矿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核定矿井生产能力200万t/a,通风系统生产能力220.72万t/a。

矿井划分为-50m、-300m、-550m和-850m四个水平,目前-50m水平已开采完毕,生产水平为-300m、-550m、-850m水平。地面标高+147.0~+200.9m,目前最深已达-1050m,开采深度1200m以上。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斜井多水平混合开拓。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从2006年开始,对一些边角煤柱实行充填开采,以矿井矸石充填采空区。

矿井原开拓方式为斜井分组运输大巷开拓,改扩建后开拓方式为主斜副立多水平混合式集中大巷开拓。目前共8个通达地面的井筒:主井、1#副井、2#副井、管子井、副立井、七采风井、中部风井、西部风井。

开采方法:协庄煤矿断层较为发育,采区边界多以大中断层为界,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陷落法和缓慢下沉法(仅十三层回采工作面采用),中厚煤层回采工艺采用综采工艺,薄煤层采用炮采工艺。为缓解矿井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现有工作面的采煤方法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主要可采煤层有2、4、6、11、13、15层煤。现矿井主要开采2、4、6、11层煤,13、15层煤仅在-300水平七采区开采,其它13、15层煤尚未开采。

六、主要生产系统 ①主运系统

协庄煤矿主提系统采用斜井胶带提升,共安装皮带运输机9部。

-850煤仓→-850皮带暗井强力皮带→-550西翼三部皮带→-550主运煤仓→-550皮带暗斜井强力皮带→-300煤仓→-300转载机→-300钢缆皮带→-50转载机→-50至地面强力皮带→地面煤仓。

②辅助运输

副井提升系统主要由副立井系统和四条副斜井系统组成。副立井系统担负-550m水平提矸、提人及材料运输的任务。斜井系统由1#副井、-550m水平暗斜井、-850m水平暗斜井和-850m水平人行暗斜井组成,担负-300m水平、-550m水平、-850m水平提矸、提人及材料运输的任务。

③井下排水

协庄煤矿排水系统已形成四个中央泵房和斜排、立排系统。分别为-50m、-300m、-550m、-850m四个水平。-50水平中央泵房将-50m水平及以上的涌水量直接通过河北管子井φ325管路四趟立排到地面。-850 m水平的涌水汇集到-850m中央泵房,通过-850m人行暗斜井中的φ325两趟管路和φ245一趟排水管路斜排到-550 m水平;-550 m水平中央泵房通过一趟φ299排水立管立排到副立井地面工业广场;通过二趟φ299斜排管路斜排到-300 m水平水仓,-300 m水平的涌水和-550 m斜排上来的水,经-300m水平中央泵房通过河北管子井φ273管路四趟立排到地面。

矿井各水平排水能力:-50水平排水能力为2640m3/h;-300水平排水能力为1917.6m3/h;-550水平排水能力为1666.8m3/h,其中包括立排能力555.6m3/h;-850水平排水能力为1700.4m3/h。矿井最大排水能力为-50水平、-300水平及-550立排能力之和:5113.2m3/h。

④供电系统

矿井两回电源线路引自泰安电业局泉沟110KV变电站35KV两段母线,其中一回路LGJ-150长4240m,二回路为LGJ-120长4240m,正常二回路工作,一回路备用。自副立井降压站向-550水平提供三条下井回路,-550中央三条回路同时供电,井下装机容量16090 kW。

河北6KV配电所两回电源线路引自自备电厂6KV配电所两段母线。由河北配电所向-50提供三条下井回路。

一、二回供电线路型号为YJV42-3×150-450m,三回路备用供电线路型号ZQD40-3×120-500m。装机容量为4110 kW。

由河北配电所向-300提供三条下井回路。一回供电线路型号为YJV42-6/6kW 3×185-1100m,二回供电线路型号为YJV42-6/6kW 3×150-1100m,三回供电线路型号为ZQD40-3×120-1100m。

一、二回路供电,三回路备用。井下装机容量6360 kW。

⑤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矿井为混合式通风,现有4个进风井,即副立井、1#副井、2#副井、主井,有3个回风井,即东部风井、中部风井和西部风井。

⑥压风系统

全矿压风分为地面压风机站和井下局部压风机站两处。地面副立井压风机房设三台5L-40/8压风机,额定压风量为40m3/min,一台V8-60/8压风机,额定压风量为60m3/min;合计额定压风量180 m3/min。井下-850二采压风机房设两台SM5132压风机,额定压风量为20m3/min。

⑦防尘供水系统

①利用-50三采十一层原31108工作面的四灰涌水,对七采十三层及-300六层进行静压供水。②利用-50水仓对3-1十一层采区、-850一采上山区、-300皮带暗井、-850皮带暗井、-550强力皮带暗井及轨道暗井进行静压供水。③利用31112E水池对-850水平、-850矸石暗井及人行暗井进行供水。④利用-300二采车场水池对4-3-3采区、4-3十一层采区及-550东西翼集中皮带大巷进行供水。

⑧矿井通讯系统

目前全矿通讯系统分为地面通讯系统(地面程控电话)和井下通讯系统(井下调度电话)两部分,两系统之间的电话可以相互通话。

⑨安全监测监控

现矿井使用的是重庆煤科分院的KJ90型安全监控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及供电电源、各种传感器及断电执行器等组成。

七、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

1、矿井边界 矿井井田东以F5号断层(深部以F10号断层)为界,西至各煤层剥蚀边界,浅部边界为各煤层露头,深部至各煤层-1050m等高线。

2、储量(分水平、分煤层或采区)单位:万吨

矿井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110~-1050m,目前正在办理新的采矿许可证。截止2006年末,矿井老区(110~-1050m)地质储量15463.1万t,有效开采储量5773.6万吨。深部扩大区矿井地质储量为5407万t,有效开采储量3092.3万t。矿井总地质量20870.1万t,有效开采储量8865.9万t。

3、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原始能利用储量15463.1万吨,可采储量11765.9万吨,后经多次划界及开采,2006年底可采储量为5773.6万吨。矿井服务年限: T=5773.6/(180*1.4)=23年

协庄煤矿-1050以深扩大区勘探工程,计划勘探面积10.78km 2,预计勘探后可增加矿井2、4、6、11、13、15层煤煤层储量5407万吨,可采储量3092.3万吨。对矿井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若第五水平可采储量增加约3092.3万吨,则矿井服务年限可延长12.3年左右,达到35.3年,至2043年结束。

八、协庄煤矿采掘工艺发展情况

1、回采(1)回采工艺

目前,共6个回采区队,综采一队(1201W、50万吨、)、综采二队(1401E、55万吨)、综采三队(31118E、35万吨)、准备队(-300水平3-1四层煤柱、7609W、30万吨、)、回采一区(71301W、18万吨。),自立1队(1202W充填)。

2003年起引进了第一套轻型综采设备并在3416W工作面投入使用,轻型综采支架型号为ZY2800/14/32型,每架重9t,煤机功率为375KW,刮板运输机型号为SGD630/264型。2006年上半年将二四层煤设备逐步更换为大功率设备,应用435KW大功率煤机,刮板运输机型号为SGD730/400型。2005年下半年又在十一层煤工作面应用综采技术,轻型综采支架型号为ZY2600/09/20型,每架重8.6t,煤机功率为300KW,刮板运输机型号为SGD630/264型。2007年6月起,在六层工作面试验应用了极薄煤层综采技术,采用MG100/238-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装煤,SGZ630/264G中双链刮板输送机运煤、SZB-630/55桥式转载机运煤、ZY2000/065/13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因十三层煤煤层较薄,顶板为坚硬灰岩,且不规则,难以采用综采,采用炮采工艺开采。

(2)工作面支护方式及顶板管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采用液压支架及时支护的方式,采煤机割煤后,及时前移支架支护顶板。顶板管理方式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正常情况下采空区顶板随工作面推进自行垮落,采空区悬顶面积较大时,采取在架间打眼爆破的方式强行放顶;控顶区机道顶板支护采用随采煤追机移架支护或分段停机移架支护的方式,在顶板破碎或煤壁片帮的情况下,采取超前移架,提前支护机道顶板。

炮采工作面顶板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π型钢梁及切顶墩柱支护顶板,爆破落煤后,及时前移π型钢梁进行炮道前探支护,推移运输机完成装煤工序后,支设一排支柱然后回撤切顶排支柱“见四回一”的支回方式。

工作面上下顺槽受采动影响区域采取超前支护的方式管理顶板,超前支护的形式为:双排单体液压支护配金属铰接顶梁走向支护。

2、掘进

岩巷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锚网喷二次支护。煤巷掘进采用综掘及炮掘两种工艺施工,锚带网配锚索支护工艺。

目前,我矿共有20个掘进队。其中6个开拓准备队,4个综掘队,其它煤巷半煤巷普掘队。

开拓准备队主要是炮掘工艺,采用7655风钻打眼、ZYP-30KW扒装机扒装,1吨矿车装载,25KW或40KW绞车提升,平巷采用2.5或8吨电瓶车运输。

综掘队采用综掘机截割煤岩,现有4台综掘机应用于井下生产,型号为 EBZ-135型1台,S-150型4台,分别应用于二、四、十一层煤巷及半煤巷道掘进。综掘机后一般跟二运皮带机,然后跟吊挂式皮带。综掘巷道支护机具顶板采用MQT120型气动锚杆钻机及MYT120型液压锚杆钻机,两帮采用ZMS60型风煤钻,锚杆搅拌后采用4000~4800NM大扭距风炮预紧。

篇3:比德煤矿矿井概况

1.1 基本概况

1.1.1 主立井提升机型号为2 J K-

3.5/11.5型担负全矿提煤任务, 配套电动机型号为Y R630-16/1430型, 功率为630K W, 电压6K V, 提升容器为一对标准8t箕斗, 提升钢丝绳选用6×36SW+NF-ф39.5, 光面接触型钢丝绳, 罐道为38kg/m钢轨, 井筒垂深429.1m。

1.1.2 副立井提升机型号为JKMD-2.8/4

型, 担负运送物料和人员的任务, 配套电动机型号为Y R630-12/14型, 功率630K W, 电压6K V, 提升容器为一对多绳双层1T矿车四车罐笼, 提升钢丝绳选用6V34-ф28三角股钢丝绳, 罐道采用组合型。

1.2 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1.2.1 矿井主立井提升箕斗有定重装置。

1.2.2 提升装置的各部分均由专职人员

按规定检查。专职司机、维修工或包机负责人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并认真填写记录。尤其钢丝绳每天必须检查一次, 并做好记录, 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队和机电科处理。提升机滚筒制动装置等各种保护闭锁装置, 每天检查试验, 并认真填写各种试验记录 (现场检查属实) 。

1.2.3 立井提升系统内, 速度大于3m/s时, 设有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1.2.4 提升信号齐全可靠, 符合《规

程》规定, 提升信号与提升机闭锁, 安全门与提升信号, 罐位闭锁, 阻车器与提升信号闭锁。

1.2.5 提升系统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

靠。提升系统按规定装设保护装置有:防过卷、限速保护、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过速保护、闸瓦磨损破坏保护、松绳保护、减速功能的后备保护装置, 制动油超温、超压和欠压保护。深度指示的失效保护, 各种保护装置均投入使用且运行良好, 并按规定试验并做好记录 (记录现场检查) 。

1.2.6 提升钢丝绳、平衡绳、罐道绳的使用、检验、更换符合《规程》规定。

1.2.7 安全制动减速度, 工作制动或安全制动的制动力矩符合《规程》规定。

1.2.8 提升机均有符合规定的深度指示器, 设警铃常用闸和保险闸, 且动作可靠。

2 供电系统

2.1、矿井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情况。

铁生沟煤矿地面35K V变电所的双回路电源线路来自永铁线路 (Ⅰ回路) 和火涉线路 (Ⅱ回路) , 变电所内有2台主变压器, 其型号为SFG-10000/35/6.3型, 单台运行10000KVA变压器时, 能担负全矿负荷用电。

2.2、地面供电系统。地面35KV变电所将

电压变为6K V后向工业广场6K V变电所、东一6KV变电所、西四6KV变电所、生活区变电所和井下变电所供电。同时又向主、副立井提升机供电。

2.3、井下供电系统。

2.3.1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三回路6KV电源

线路来自地面35K V变电所, 主要给5台主排水泵和东区13号变电所6KV供电。同时所内2台容量为200K V A的变压器将电压变为660V给推车机、绞车、给煤机和主井煤仓电动闸门供电。

2.3.2 西二4#采区变电所的单回路电源

线路来自东一地面6KV变电所, 所内的500KVA变压器将电压变为660V给采掘工作面及轨道上山绞车供电。

2.3.3 西四7#、8#、9#采区变电所都为

单回路电源线路供电, 共用一趟来自西四地面6KV变电所的电源线路。将6KV电压变为660V电压给采掘工作面及采区的胶带输送机、绞车、乳化液泵站等负荷供电。

2.3.4 东一1#、2#、3#采区变电所的单

电源线路来自东一地面6K V变电所, 2#和3#变电所6K V电源都由1#变电所的高压开关控制, 将6K V电压变为660V给东一采区掘进工作面和采区的绞车、局扇等设备供电。

2.4 具体评估情况如下:

2.4.1 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 主排水

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泵房的供电线路, 都不少于两条回路,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均是双回路供电, 矿井供电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4.2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 均装设了可靠的检漏保护装置或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

2.4.3 井下配电网络均装设可靠的过流

和短路保护装置。井下由采区变电所, 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 均装设短路, 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

2.4.4 井下使用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的阻燃电缆。井下电缆的接头连接及电缆吊挂符合《规程》规定。

2.4.5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

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供电系统严格按《规程》进行设计安装和运行, 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有效保证了矿井供电设备及人身安全, 使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3、电气设备及其保护

3.1 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3.2 煤矿井上、下设备大部分选用符合

《规程》规定, 并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个别设备无煤安, 已列入2007年计划进行更新) 。

(3)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均具有短路, 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40KW及以上的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 均具有短路、过负荷、单项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煤电钻均使用了综合保护装置。

(4) 、电气设备绝缘油和电缆的安全运行, 检查试验、整定和测定均符合《规程》规定。

4、物料运输系统

4.1 其运输流程:地面物料→副立井提

升罐笼下井→东、西轨道运输大巷电机车→东一 (西四) 采区轨道上山运输绞车→采掘工作面。运输系统装备规格型号及运输方式:

4.1.1 西轨道运输大巷采用的电机车型

号为CDXT2-8型隔爆蓄电池电机车, 牵引1t矿车。钢轨型号为24kg/m, 局部采用30kg/m。

4.1.2 东一 (西四) 采区轨道上山运输

绞车, 型号为JTB-1.6/1.2-20型, 采用串车提升运输方式, 钢丝绳选用6×19-ф18.5型。

4.2 倾斜井巷及平巷运输评估

4.2.1 防跑车装置齐全, 跑车防护装置上、下口均有手动跑车防护装置。

4.2.2 倾斜井巷提升绞车四部均有足够的过卷距离, 有信号硐室及躲避硐, 有候车硐室。

4.2.3 倾斜井巷运输用的连接装置有破断拉力试验。 (矿车连接装置未试验) 。

4.2.4 倾斜井巷运输时, 矿车之间的连

接, 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使用了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 并使用了保险绳。

篇4:比德煤矿矿井概况

【摘 要】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质工作勘探、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矿井地质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多类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井地质;煤矿;技术

对于矿井地质工作而言,主要是在矿井的生产及建设过程中,以煤矿地质勘探为基础并服务于煤矿的生产及其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矿井地质工作不仅确保了煤炭开采过程布局的科学合理性,还对井巷施工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确保煤矿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实践表明,矿井地质工作对于煤矿的生产和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断就矿井地质工作的相关内容及其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优化,对于煤矿未来的发展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及其意义分析

对于矿井地质工作而言,其目的即确保矿井生产以及建设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尽可能加快煤矿建设和发展速度,并最终实现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具体而言,矿井地质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矿井周边的地质情况,并针对那些可能对煤矿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并为煤矿生产和建设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同时深入现场、掘进头以及煤炭回采工作面进行工作,以便及时找到地质条件对煤矿生产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还要注意对煤矿储量进行动态掌握。煤矿的开采过程必须在复杂的地质体内进行,并对地质体中的煤层进行开采。对于煤矿的开采而言,其开采技术本身必须建立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基础上,以最大程度的促进煤矿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矿井地质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2.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

由于目前煤矿井下矿井地质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以下分别论述。

第一,勘查工作的执行不到位问题。进行煤矿的井下矿井地质勘查活动,主要将岩性空间的分布、水文以及瓦斯地质、煤层厚度以及地质的构造等问题处理得当,目前很多煤矿进行井下矿井地质工作勘查的时候,没有掌握充分的地质资料,对于开采以及勘查的各种条件尚未明确,具有比较大的盲目性,丢煤事故也比较容易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本身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部分煤矿地势以及地表的高度差很小,无隔水层,很难进行开采,因此,煤矿钻出的孔质量不合格,不方便进行地面的封孔,探放水后才能进行采掘。部分由于井田范围不达标,产生各种积水问题。

第三,塌陷问题严重。部分煤矿由于进行采矿的时间比较长,采矿的强度也比较大,极其容易造成严重的积水、塌陷问题。部分煤矿倾角很小,地势也相对平坦,尽管目前塌陷程度比较小,但又加剧趋势。

第四,水环境的问题。首先,随着煤矿区井下采矿的日益增多,很多含水层被抽干了,水位也逐渐见底。其次,逐渐扩大的采矿量还直接造成了倒塌问题,加剧了采矿地区的旱情。最后,由于采矿的一些污水没有很好的处理,影响了矿区附近居民的正常饮水。

第五,监测以及监督的力度不够。首先,没有对煤矿井下矿井地质条件本身存在复杂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其次,很多不合格的煤矿井下矿井仍然进行煤矿井下矿井地质工作,国家的进入门槛低,该行业良莠不齐。最后,很多地质灾害现象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测。除此之外,还存在老窑以及断层透水、塌陷问题、冒顶问题、瓦斯爆炸以及瓦斯中毒问题。

3.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的措施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加大勘查工作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煤矿的井下矿井地质勘查各项活动,在确保具有完全的地质资料并且具备完全的勘查条件情况下,实地进行考察,才实施煤矿井下矿井地质活动,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第二,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减少水环境问题产生。首先,要封孔并且隔开含水层,防止水质交换。其次,合理化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开采,防止水污染。再者,尽量使得矿井的涌水量不要太大。采用的技术包括截流和堵水的技术,防止矿井涌水量过大。

第三,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防止塌陷问题加深。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对开采量、开采时间、开采强度选择适合的最大最小值,局限好开采上下限,防止部分煤矿由于开采时间过长、强度过大等情况造成的积水、塌陷问题,对于目前没有塌陷情况,或者塌陷情况较小的煤矿,要加大保护力度。

第四,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完善好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的图纸以及台帐,要了解好煤矿井下涌水量资料、水质成果、含水层的分布以及井下突水点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的图纸以及台帐进行调整以及补充,保证一年进行一次大的整改。

第五,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加大监测以及监督力度。一方面,由于目前本身煤矿井下矿井地质条件本身存在复杂性,因此,要监测并调查好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做出适当的分析,尽量将开采对环境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矿井的监管,严格取缔不合格的煤矿井下矿井,提高进入煤矿井下矿井行业的门槛,缩小开采范围以及数量,对煤矿井下矿井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和管理,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制止。

第六,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实行煤矿井下矿井。责任保护制,谁污染了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环境,就应该有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治理,谁从煤矿井下矿井地质工作中有所得益,就要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从而促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相关要求进行煤矿井下矿井地质工作,维护环境和谐,保持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七,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处理好开采阶段的问题。首先,保证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才进行基坑开挖。其次,采用矸石充填的方式,综合进行开采,保护煤柱。最后,要封堵好导水通道,减小充水。最后要利用煤矸石进行塌陷坑的填充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等。

第八,为了改进煤矿井下矿井地质问题,要注重闭坑问题。要通过帷幕注浆一些积水量相对多的闭坑矿井,使得含水层被切断,减小污染,对后期塌陷位置进行复垦,重建矿区系统。

4.结论

综上所述,要加大勘查工作的执行力度,采取减少水环境问题措施,防止塌陷问题加深,完善好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的图纸以及台帐,加大监测以及监督力度,行煤矿井下矿井责任保护制,处理好开采阶段以及闭坑阶段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煤矿井下矿井地质工作的进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健,张斌成,王国柱.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9):64-68.

[2]郝启勇,高志军,曹学江,隋建红.白岩脚煤矿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11,27(10):26-30.

[3]王鹏.煤矿井下矿井地质相关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91.

上一篇:运动会广播稿 文档下一篇:黄獭桥学校2013学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