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封皮

2024-05-13

材料封皮(精选8篇)

篇1:材料封皮

附件1 简易装订 注意保护原件

……………………………………………………………………………装 订 线……………………………………………………………………………

山东省

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原件一)

申报人 单位(审核盖章)

请以此页为封面按顺序装订以下材料

1、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份

2、继续教育合格证…………………………………………………………………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份

4、专业技术职务聘书或聘任文件………………………………………………… 份

5、六公开监督卡……………………………………………………………………

6、申报人员考核表…………………………………………………………… 份

7、破格申报人员单位和主管部门推荐报告……………………………………… 份

8、其它材料()………………………………………… 份

注:将上述证件用双面胶分别粘贴在A4纸中间位置,然后在装订线处装订成册即可

简易装订 注意保护原件

…………………………………………………………………………装 订 线……………………………………………………………………………

山东省

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原件二)

申报人 单位(审核盖章)

请以此页为封面按顺序装订以下材料(不易装订的材料可不装订)

1、业务工作总结…………………………………………………………………………… 份

2、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及奖励(含专利)证书 …………………………………… 份

3、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著作、作品等……………………………………………… 份

-3-

篇2:材料封皮

压风自救、供水系统材料计划

董事长:

机电副总经理:

机电部长:

篇3:新能源材料:风能材料

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迫切,能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到最后枯竭,这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以展主流,其中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将成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图1)。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永续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不依赖外部能源,没有燃料价格风险,发电成本稳定,也没有碳排放等环境成本;此外,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都很广泛。正是因为有这些独特的优势,风力发电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

目前,全球风电产业正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近十年来,年均新增装机量增长速度超过了30%,累计装机量增长率超过了25%。世界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风电市场比201 1年增长超过了10%,近45000 MW的新风力发电上网带来了约560亿欧元的投资。

2012年底,全球累计风电装机总量达到282500 MW,使累计市场增长超过了19%,考虑到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风电行业已经表现良好,即便该数据低于过去10年22%的年平均增长率。

2011年底对风电市场增长的预期有好有坏,由于欧洲经济持续放缓、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预测2012年的情况。但是2012年风电在北美、欧洲等传统市场的装机容量却是创纪录的一年。

与此相反,自2009年以来风电最大的市场中国却放缓了脚步,这意味着2012年美国重新坐上风电新增市场的头把交椅,但是2012年亚洲仍旧主导着全球市场,北美紧随其后,欧洲位列第三(如图2)。

欧洲风能协会(EWEA)和美国风能协会(AWEA)预测:今后十年世界风能产业还将持续两位数的高增长。2020年风力发电量将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2%,达126×103 MW,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00多亿吨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带动复合材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世界风能协会(WWEA)认为,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我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3×105 MW,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104 MW。其中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是中国大陆风能储备最丰富的地区。

我国政府将风力发电作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替代能源技术之一,给予了有力的扶持。如设立了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 000万千瓦的目标,制定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相关政策,并辅以“风电特许权招标”等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和产业化发展。风电已经在节约能源、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降低长期发电成本、减少能源利用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风能协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到201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共建设1445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52827台。单机容量1.5 MW和2 MW的风电机组是目前国内风电市场主流机型,占吊装容量的81%。

到2012年底,全国50多家风电开发企业旗下的1300家项目公司参与我国的风电投资和建设,其中国有企业约1000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81%;民营企业约150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4.5%;中外合资企业约98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13.3%;外资企业约21家,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1.2%。目前,我国并网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主要开发企业有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神华集团、中广核公司和中电投集团等11家。国电集团以累计并网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华能和大唐分别以834万千瓦和771万千瓦列第二、三位。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根据2012年风电项目的在建情况,按照在建已吊装项目2013年全部建成,在建未吊装项目建成50—60%,不计新疆哈密和甘肃酒泉二期基地项目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约1800万千瓦,到2013年底累计并网风电将达到8000万千瓦,2013年风电年上网电量预计可突破15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约4900万吨,风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预计超过1%。预计2013年风电场工程基建总投资约1400亿元。

在规模化发展风电的同时,根据“十二五”风电发展规划,2013年我国将在中东部地区,依托现有的电力系统以及可开发的风能资源,重点推进分散式接入风电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海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完善海上风电建设前期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完成广西等沿海地区海上风电规划的批复,并在江苏、福建等沿海省份加快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建设,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

在加快风电开发利用的同时,2013年,我国国内风电产业体系将会更加完善,风电机组制造和重大装备的关键技术将会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风电机组及其零部件国内供货的能力将会显著提高,预计国内年产能超过1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制造企业将超过10家,将形成年产能超过500万千瓦的主要风电机组制造企业4—5家。5兆瓦、6兆瓦等大容量风电机组将投入商业化运营,为2013年以后风电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风电并网容量大约为120GW,需要每年新增装机15GW以上;2020年,我国风电并网目标要达到200GW;

全球风能理事会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0GW。

海上风电uqf成为建设重点,风力发电厂正从内陆及大陆沿海地区逐步转向海上。2020年前,中国将在江苏南通、盐城、上海、山东鲁北浙江杭州等海湾建设几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初步形成江苏、山东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到2015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15GW,2020年有望达到30GW(3000万千瓦)。预计到2015年,国内风电装机占比将增加到7%,2020年该比例将增加到20%,届时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1.5亿千瓦,上网电量占比将超过5%,风电产业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风力发电机组是由叶片、传动系统、发电机、储能设备、塔架及电器系统等组成的发电装置(图3)。要获得较大的风力发电功率,其关键在于要具有能轻快旋转的叶片。所以,风力发电机叶片(简称风机叶片)技术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叶片的翼型设计、结构形式,直接影响风力发电装置的性能和功率,是风力发电机中核心的部分,也是风能材料产业的主要市场。

风能材料主要包括:

(1)风电齿轮箱材料

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机用材料主要是以钢铁为主的金属类材料,目前主要分为双馈和直驱两种,虽然都以电磁转换为原理,但直趋型风机采用目前磁力最大的铷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磁极,双馈型电机则为传统的励磁绕组技术,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的成熟的风电技术。特殊的是,双馈式发电机必须配备一个齿轮箱,其作用是将风轮转速通过低速齿轮带动高速齿轮转动达到发电所需的额定转速。

双馈式风机与其它工业齿轮箱相比,由于风电齿轮箱安装在距地面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高的狭小机舱内,其本身的体积和重量对机舱、塔架、基础、机组风载等都有重要影响。由于是机械部件,齿轮箱也是损坏率最高的部件,如果材料选用不当,将导致双馈机型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大打折扣,运营维护成本升高,如果装机后轴承因质量问题需要拆卸则损失将达到100万元/每个。

而直驱型电机运营维护成本低,其原材料主要是是稀土钕铁硼,未来,直驱型电机将可能在风电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稀土将会产生很大需求。

(2)塔筒和机舱罩材料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因此风电塔筒的材料一般都选用强度较大,且能够防腐蚀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钢板,一般选用Q345D,Q345E,Q345D-Z15、Z25、Z35以及Q345E-Z15、Z25、Z35等种类级别要求的钢板。

机舱罩是整个风电系统的保护装置,质量好坏关系到整套配置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要做到实用、美观大方。目前用于风电机舱罩制造的材料主要为玻璃纤维/聚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主要为手糊工艺和真空树脂导入工艺。

(3)风电叶片材料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关键的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为了保证叶片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够长期不停地运转,对叶片的具体要求有:比重轻且具有最佳的疲劳强度和机械性能,能经受暴风等极端恶劣条件和随机负荷的考验;叶片的弹性、旋转时的惯性及其振动频率特性曲线都正常,传递给整个发电系统的负荷稳定性好;耐腐蚀、紫外线照射和雷击的性能好;发电成本较低,维护费用最低。

风力发电叶片主体是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薄壳结构,一般由根部、外壳和加强筋或梁三部分组成,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成本占风力发电整个装置成本的15%~18%,因此叶片选材非常重要。风电叶片用的材料根据叶片长度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复合材料。目前风电叶片长度在40米以下普遍采用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而长度在45米以上的风电叶片,则需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的尺寸的增加可以改善风力发电的经济性,降低成本。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主要分聚酯树脂基体和环氧树脂基体两大类,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老化,表面可再缠玻璃纤维及涂环氧树脂等特点。其它部分填充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的质量还可以通过表面改性、上浆和涂覆加以改进。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充分利用碳纤维轻质、高强、高模的优点,能大幅降低叶片自重。而随着叶片减重,旋翼叶壳、传动轴、平台及塔罩等也可以轻量化,从而可整体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成本,抵消或部分抵消碳纤维引入带来的成本增加。

2 国外复合材料叶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复合材料叶片产业现状

复合材料叶片是风力机组中最关键的零部件,约占整机价值的15~18%左右,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随着世界风能产业的发展,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拥有先进技术和庞大规模的风电叶片制造商。

目前,世界复合材料叶片制造商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叶片独立供应商。如丹麦LM Glassfiber公司。

第二类风电机组供应商,同时生产配套的叶片。如Vestas公司、西班牙的Gamesa公司和德国的Enercon公司。但这些厂家的目标并不在于实现所有叶片的自我生产,他们也会从独立的叶片生产商采购大量的叶片。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字看,目前世界上的风力机叶片主要由丹麦的LM公司、Vestas公司、西班牙的Gamesa公司、德国的Enercon公司和印度的SUZLON等五家公司制造。

丹麦的LM Glassfiber公司是世界上风力发电叶片最大的专业制造商,全世界正在运转的风机叶片中三分之一以上由其生产,其最大的特色是集设计、结构、空气动力、材料、工艺、制造、测试、实验和生产于一体,是全球叶片设计生产领域的领军企业。LM在2004年开发了54m的全玻纤叶片,并开发横梁和端部使用少量碳纤维的用于5MW风机61.5m大型叶片。LM叶片主要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生产。LM公司自2001年起在天津、新疆乌鲁木齐、秦皇岛和江阴建立了叶片生产基地,主要生产37米1.5 MW风力发电机叶片,总产能在900套左右。

丹麦Vestas(维斯塔斯)公司于1979年开始制造风力发电机,是世界风电业的巨头之一。Vestas在丹麦Lem、Nakskov、中国天津设有叶片工厂,采用干法预浸料成型工艺,产品重量轻、质量稳定,但设备投资大;Vestas叶片的轻质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最能体现技术和先进性的是V90叶片,长44米、重量仅6吨,该叶片采用了一定的碳纤维增强,其空气动力学,防尘等性能也同样出色。Vestas叶片采用单件整体制造。预计到2010年底Vestas(中国)将形成750套2MW叶片生产能力。

西班牙Gamesa(歌美飒)集团是全球最主要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76年,2000年开始进入风电行业并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目前该集团除风电设备制造外,另有风场开发、建设、运营等业务。Gamesa集团生产的风电叶片采用干法预浸料成型工艺生产变速和半定速型叶片,容量从主要分布在700kw到2MW之间。2005年,Gamesa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6年成立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专门制造和装配风力发电机的兆瓦级叶片。

德国Enercon公司是德国的整机制造商,Enercon公司目前叶片的产量是德国第一,世界前三,其风机叶片1 00%自给。Enercon在巴西、德国、印度和土耳其都设有叶片工厂,其叶片有一共同特点是叶片顶端是弯曲的,形成小翅。但Enercon公司目前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印度Suzlon公司是一家从事风能技术开发、设计及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风力发电厂的设计、建造及技术咨询服务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在国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在德国、丹麦、印度、美国等地分别建有子公司、研发机构、生产工厂及销售机构。Suzlon公司自2002年进入中国以来,分别在上海、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并在中国天津设立了生产基地。

德国Nordex(恩德)公司于1986年在丹麦成立,目前在德国、丹麦、印度、中国、西班牙等地均设有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2009年,恩德公司是德国市场前五名风机制造商之一。Nordex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风机制造商之一,自1999年在中国成立办事处以来,其投资规模就不断扩大,先是2004年成立恩德(保定)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恩德(银川)有限公司,又于2007年1月成立了恩德(东营)叶片制造厂,目前恩德(中国)公司已形成年产120套1.5MW叶片的产能规模。

另外,国际大型跨国公司GE能源和SIEMENS也都纷纷投资进军风电行业,积极抢占市场,并已陆续进入中国,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成为世界风电叶片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生产商。

2.2 国外复合材料叶片发展趋势

目前国外叶片研制正在向大型化、低成本、高性能、轻量化方向发展。5MW的叶片已进入商业化生产;横梁和端部使用少量碳纤维的大型叶片,在保证高质轻量的同时,材料用量的减少可以使其成本不高于玻纤复合材料,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其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2.2.1 大型化

为了降低风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目前叶片呈功率大型化方向发展。2009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MW级机组已超过了80%。据风电行业世界权威咨询机构BTM近期发布的《世界风能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风电机组单机功率平均为1599千瓦,中国平均1360千瓦,美国平均1500千瓦,欧洲平均2~3兆瓦。我国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功率距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有一点差距,我国风电企业在大型化风电机组方面正在努力追赶全球步伐,风电叶片需要紧跟市场形势,大型化将是必然趋势。

目前,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业还在积极研发更大容量,更加可靠,具有智能性的新一代风电机组。Enercon公司的6MW、7MW风电机组已德国和比利时的风电场成功运行,GE公司的7MW机组正在研发过程中,Vestas的6MW、10MW机组已研制成功。

随着世界主流风力发电机的单机装机容量越来越大,为了捕获更多的风能,叶片也在朝大型化方向发展,长度也随之增长(图4)。

叶片的大型化极大增加了叶片设计、材料、制造的难度。因此,复合材料叶片产业的进步必然是设计、材料、工艺和装备综合技术的进步。

2.2.2 智能化

风电机组一般工作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往往也是天气变化多端的地区。出于对风电机组工作安全的考虑,为了实现对叶片的实时监控,目前已经出现了将光纤监控技术用于复合材料叶片的制造的技术,开发出了具有智能功能的复合材料叶片。

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叶片所承受外界载荷(温度、风速、风载等)超过设计载荷、叶片主体产生裂纹、外界雷击等可能对叶片造成损伤的情况时,监控系统就会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对叶片进行及时的调整、维护和保养,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2.2.3 适合运输的分段式叶片

随着风电叶片大型化的发展,兆瓦级叶片的道路运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段式叶片极大地降低了叶片对运输道路的要求。例如,德国Enercon公司的E126型6MW风电机组,转轮直径达到了127m,其配套叶片就由内、外两段叶片组成,靠近叶根的内段较短部分由钢制造,外延部分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西班牙Gamesa公司的转轮直径为128m的G128型4.5MW风电机组,其配套叶片也采用两段式。

虽然分段式叶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两段叶片接合处的刚性断裂问题,接合处的接合技术,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2.4 开发使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

目前使用的风电叶片大都是由热固性复合材料制造,很难自然降解和回收再用。其废弃物一般采用填埋、燃烧利用其热能或粉碎后做填料等方法处理。面对日益突出的复合材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一些风电叶片制造商开始研究制造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绿色叶片”。

与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可回收利用、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生产周期短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如果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每台大型风力发电机所用的叶片重量可以降低10%,抗冲击性能大幅度提高,制造周期至少降低1/3,而且可以完全回收和再利用。

但是,使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制造叶片的工艺成本较高,成为限制热塑性复合材料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关键问题。最近,爱尔兰Gaoth风能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和美国Cyclics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低成本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制造技术。预计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人和相应的新型热塑性树脂的开发,安全快捷的制造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将逐步成为现实。

2.2.5 复合材料叶片工艺的发展

传统复合材料风力发电机叶片多采用手糊工艺制造。手糊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手工操作、开模成型(成型工艺中树脂和增强纤维需完全暴露于操作环境中)、生产效率低,树脂固化程度(树脂的化学反应程度)往往偏低,对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及环境条件依赖性较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均匀性波动较大,废品率较高。因此,只能适合产品批量较小、质量均匀性要求较低的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手糊工艺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工艺过程中的含胶量不均匀、纤维/树脂浸润不良及固化不完全等,容易引发裂纹、断裂和叶片变形等问题。此外,手糊工艺往往还会伴有大量有害物质和溶剂的释放,有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较为流行的真空灌注工艺适宜大型风机叶片的批量生产。与手糊工艺相比,真空灌注工艺不但节约了粘接工艺的各种工装设备,而且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采用了低粘度树脂浸润纤维以及采用加温固化工艺,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质量和生产效率。

2.3 国内复合材料叶片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3.1 国内复合材料叶片产业现状

我国并网型风电叶片的发展同样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5年,这期间我国通过国家科委的科研项目支持尝试研制并小批量交付了部分55kW、200kW风电叶片。这个时期叶片发展的特点是,研发单位对风电的前景一般没有什么设想,对叶片的运行效果也并不十分关注,完成项目要求、用好项目资金是大家最主要的目标。这一阶段研发生产的风电机组目前基本已经报废。

第二阶段:1995年~2001年,这是中国风电叶片技术实现突破的一个时期。“双加工程”、“国债项目”、“乘风计划”等推动风电产业形成的国家计划陆续出台。项目任务从简单的完成科研任务到形成批产能力。这个变化不仅催生了上海玻璃钢研究院300kW、保定螺旋桨厂600kW、航天万源250kW叶片的成功研制,而且建立了中航惠腾、航天万源两个专业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2001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风电叶片供应商之一的艾尔姆(LM)落户天津,意味着国际风电界对我国政府的风电发展计划有了更积极的响应。中航惠腾首批600kW叶片配套金风科技的6台600kW机组在红松风电场装机运行,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风电机组的第一个完整项目。

第三阶段:2001年~2007年,这是中国风电叶片产业快速形成的一个时期。中航惠腾、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的750kW、1.0MW、1.2MW、1.5MW叶片相继研制成功并迅速实现大批量交付能力,国外叶片供应商在我国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自主风电叶片技术和交付能力的快速增长。中复联众、中材科技相继通过技术引进和海外并购等途径具备了1.5MW叶片的生产能力,这标志着我国风电叶片产业的真正形成。

第四阶段:2007年~2010年,我国风电叶片的交付量伴随国内风电装机量高速增长,我国迅速成长为一个风电大国。维斯塔斯、歌美飒、通用风电、苏司兰、恩德等所有世界重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几乎都进入国内,而我国本土风电叶片制造企业发展更加迅速,据称达到60家以上。

第五阶段:2010年至今,大量“赶上末班车”的风电叶片企业亟需解决一个“进入的问题”,这个阶段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经营和市场行为。这个时期,我国的风电叶片产业出现了一些发展势头过旺的趋势,风电行业的发展现况也引起国内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叶片制造厂商有:

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是国内较大的专业从事风电叶片及相关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各种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及相关产品的安装、维护、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目前该公司拥有1 1个系列、30多个型号的产品,叶片单机容量涵盖600KW到3.0MW之间各种型号,其最长叶片达到了48.8米。中航惠腾已分别在保定、酒泉、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达83万m2。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已拥有1.5MW~3.0MW 6个系列,叶片长度31m~55m的20多个品种的风力机叶片的产业化制造技术;在国内拥有4个叶片生产研发基地,在德国设立了大型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在国内成立了国家认定企业(集团)技术分中心,组建了一支风力机叶片研发的技术队伍,具备了好的组织管理及产业化能力;具有年产3500套叶片的生产能力,从2005年起中复连众已经为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风能、上海电气及东方电汽等多家国内知名整机厂商共提供各型号两千余套风机叶片,装机运行客户反应良好。2009年中复连众的3MW-44m叶片在上海东海大桥装机,现已并网发电。中复连众对多个系列叶片的成功研发生产为中复连众研发5MW碳纤维叶片在叶片阳模和模具设计制造、叶片材料工艺性能、叶片生产制造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和经验支持。2010年5月与华锐风电签订了5MW叶片的供货合同,预计2010年年底将5MW叶片将率先装机运行。

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坐落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已具有年产600套1.5MW风电机组叶片、100套2.5MW,50套5MW风电机组叶片的生产能力,以及2.5MW风机的整机总装能力,2010年底将达到年产1000套的生产制造能力。

中材科技目前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 Sinoma40.2叶片,同时也着手开发配套2.5M以上机组的风电叶片。截至2009年年底,随着其在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和酒泉工业园区的两个5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项目的相继投产,中材科技风电叶片的产能已超过1300套,预计2010年底中材科技将形成5个产品系列,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4 发展我国风能材料产业的主要任务及主要问题

风能复合材料叶片是新材料技术的一个分支领域,是风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它的新材料分支一样,近年来,我国的风电叶片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技术都取得很大进展,为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风能叶片材料同样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如:产能过剩、企业同质化、产业链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依赖于人等。

“十二五”期间或今后较长时期内,应围绕国家发展风能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制定相应的风能材料的发展规划,在财政支持、税收激励、信贷和融资、对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力度,促进我国风能材料产业科学快速地发展。

当前发展我国风能材料产业的主要任务包括发下几方面:

1)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针对现有企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优化资源,合理布局,推动我国风电材料产业科学有序的发展,重点培育的打造几个龙头骨干企业,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我国风能材料产业的自主化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大型风机叶片基本上都是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的批量化生产,二次创新还局限在材料的选用和局部工艺改进的现状。加强原创性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级的风能材料研发平台,加强深入的基础研究,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

3)完善健全风能材料产业链,提高合格可靠的原材料生产供应能力,重点解决先进树脂等原材料国产化和规模生产的问题

环氧树脂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风能叶片的主要基体材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消费国,但多数为普遍型环氧树脂,力学性能虽然可以满足风电行业的要求,但耐候性差,不适应长时期在户外工作,如果常年经受阳光暴晒,将会因为吸收紫外光线而变脆、老化。用它作为原材料制造风电叶片,在使用时间上是不能满足要求的。目前耐候性、抗老化性好的环氧树脂,是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特殊品种。然而国内在这类树脂方面的研发、生产至今基本空白。在缺乏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尽快引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改进和推广。提高自主保障能力。

4)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提高风能材料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风电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工艺和产业体系都酝酿着新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研制供应开发高效可靠的新一代风电机组产品,包括巨型海上专用风机;实行国际化经营,开展全球范围生产销售;强化纵向一体化生产,保障零部件供应体系,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效益。这些趋势将进一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进入门槛上升。而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及风能材料行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技术水平、产品竞争力、产业链培育等方面还很薄弱,明显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我国风能材料产业今后应加快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加强自主的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关键产品的升级换代,迎接风电材料未来新有挑战。

2.5 推动我国风能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学习和创新

持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是风电及风能材料产业持续发展和保持领先地位的基本动力。我国政府在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为加快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化水平,支持风电机组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采取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再创新、开放式自主创新等方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装备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并计划择优培育若干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重点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兆瓦级以上风电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试验示范以适当的资金补助。同时鼓励企业在各种层面、以各种方式开展国际人员和技术交流合作、吸纳国际领先技术和人才资源,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控制质量和风险

风机机组的优良质量和高可靠性是风力发电的根本要求,产品质量保障是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生命线。风电机组在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交变载荷工况下全天候运行,如果风电机组质量不高、可靠性差,导致实际可利用率低于承诺值,维修维护费用增加,将使得风电场无法达到预期上网电量,减少售电收入、增加运营成本,严重损害风力发电经济效益、产业竞争力。坚持循序渐进的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道路是国际风电设备制造业保障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经验。同时建立技术标准和开展产品检测认证是保障风电设备质量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才刚刚起步,而目前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但近年来大批机型即将规模化投放市场,部分企业和机型取得认证。因此,我国亟待建立健全风电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为风电设备质量提供保障。各企业在机型产品批量化生产、商业化运行前应积极主动对新设计的样机进行严格充分的检测,不要急于进行量产,避免未来更大的市场风险。

检测认证机构在早期阶段通常是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认证机构的有关技术能力建设,并通过将对风电产业的补贴政策和认证挂钩,来促进企业积极参与认证工作。待标准和技术能力成熟之后,国家可将认证作为强制性措施来保证风电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检测认证机构也可以是独立企业/组织,以市场化方式为风电设备产品的原型试验、性能改进、材料试验等研发活动以及产品认证等市场准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打造完整产业链

完善的零部件供应链是保障风电设备制造业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复杂和风电整机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风电整机制造业对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全球风电零部件制造业也亟待快速升级,健全完善充足可靠零部件的供应链。

篇4:封皮松花蛋的制作工艺

1.选蛋

制作封皮松花蛋首先要选用质量优良的鲜鸭蛋,蛋的新鲜度是决定松花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照蛋箱是检验鸭蛋质量的一种简易设备,可以自制。用100瓦灯泡做照蛋箱光源,利用光源看到蛋内的构造,用这个方法来判断蛋的好坏,挑出不适合加工的扒壳蛋、裂壳蛋、钢壳蛋、散黄蛋、沙壳蛋、水花蛋等。挑选完后把鸭蛋壳上的脏物擦干净,一般不进行清洗,因为水洗过后的鸭蛋不适合做封皮松花蛋。挑选出来的不合格鸭蛋要单独码放另作处理。合格的优质鸭蛋要一层层码齐,避免搬运时滚落。如果加工量大,选蛋夏季必须在3天内完成,冬季要在5天内完成。

2.封皮制作

封皮的主要原料包括:黄土、石灰、盐、食用碱、各种香料等。首先在大锅里放入约450公斤水,然后放入100公斤黄土、各种香料(桂皮、香叶、花椒、大料等)搅拌均匀,盖好锅盖烧水,大约2个小时后,水烧开,放入20公斤盐、30公斤纯碱搅拌均匀,最后放入10公斤石灰,起凝固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泥土里面的小石子等杂质捞干净,以免在封皮时把蛋壳碰碎。灭火后把泥土晾凉、捞出,在准备封皮前把泥土用打碎机打碎、打均匀(成泥状)才能使用。准备好封皮泥土和一些谷糠,即可封皮。

篇5:申报材料封皮

2012年济宁市 节能财政奖励项目

重型恒张力送经三维带芯织机生产线改造项目申报

2012

年济宁市节能奖励项目材料

申报单位:济宁圣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申报项目:重型恒张力送经三维带芯织机生产线改造所在地点:济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嘉祥工业园

申 报 材 料

篇6:材料化学课程(论文)封皮

材料化学课程论文

题 目 纳米TiO2溶胶制备、性能与应用

学 院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学生姓名 贾楠香

任课教师

贾 巧 英

摘要

O第一章

Ti2的基本性质与结构

一、TiO2基本性质

TiO2通常为白色粉末状,不溶于水、有机酸、弱无机酸,其微溶于碱。在浓硫酸与氢氟酸中长时间中煮沸可以完全溶解,在碳酸氢钾的饱和溶液中热敏性稳定,在1855oC以上处于熔融状态。

二、TiO2的结构

TiO2有板钛矿、锐钛矿、金红石三种不同晶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八面体结构内部扭曲和结合方式不同。

a.锐钛矿结构

b.金红石结构

第二章 纳米TiO2溶胶的制备

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一种好的制备方法,要求其易操作、产率高,而且主要是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形貌和粒径分布可以控制,具有稳定性且分散性好(不团聚)。

按照制备时物质的存在状态,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由于固相法本身的局限性,如杂质易混入,粒子易氧化或变形等原因,纳米TiO2的制备以液相法和气相法为主。

一、液相法(1)胶溶法

胶溶法合成纳米TiO2,一般以TiCl4或者TiSO42等无机钛盐为原料。通常工艺路线是将氨水、NH42SO4或者NaOH等碱类物质加入到钛盐溶液中,生成无定型的TiOH4;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再向TiOH4中加入酸溶液,搅拌、水浴,自然冷却得TiO2溶胶。1.制备原理

TiOH44NH4Cl

TiCl44NH3H2OHTiO22H2O

TiOH42.实验装置

(a)滴定装置(b)洄流装置

3.纳米TiO2溶胶的制备过程

移取浓度为2.0mol/L的TiCl4溶液于的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然后,在常温下将浓度为1:1的氨水缓慢均匀滴入。为控制生成的的TiOH4粒径使在滴定过程中颗粒不至于过大,滴定速度不能太快滴定所用仪器为滴液漏斗。滴定过程中,用试纸检测反 应体系的值,待到值为7—8时停止滴加氨水。

继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大约半小时,使水解反应完全,将反应所得白色沉淀真空抽滤机抽滤洗涤,直到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洗液中无白色沉淀TiOH4产生,这证明表面Cl的己经被洗涤干净,则得到所需的TiOH4。再向TiOH4中加入200mL的1.0mol/L硝酸溶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在80℃下恒温水浴2小时,自然冷却即得产物TiO2溶胶。

(2)溶胶—凝胶法

其主要过程是有机醇盐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后加入酸或碱解胶,使沉淀胶溶并分散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的粒子,形成稳定的溶胶。

有机醇盐溶于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以保证有机醇盐水解反应在分子均匀的水平上进行。

有机醇盐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后加入酸或碱解胶,使沉淀胶溶并分散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的粒子,形成稳定的溶胶。

有机醇盐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同时发生失水和失醇缩聚反应,先在过量水中快速水解,形成胶状沉淀,然生成物聚集成粒子并形成溶胶经陈化,溶胶形成三维网络而形成凝胶;凝胶以除去残余水分、有机基团和有机溶剂,得到干凝胶。

干凝胶研磨后锻烧,除去化学吸附的羟基和烷基团,以及物理吸附的有机溶剂和水,得到纳米TiO2粉体。

(3)磁控溅射法

磁控溅射法是物理气相沉积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高能粒子(等离子体)轰击所产生的动量交换,撞击出目标靶材表面的原子。被溅射出的原子流以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凝聚成镀层,进而实现薄膜材料在衬底上的沉积。

二、气相法

(1)气相氧化法制备纳米TiO2

气相氧化法法是以氧气为氧源,为原料,作为载气的氧化反应,该法制备纳米TiO2的原料易得,产品粒度细,单个颗粒分散性好,但副产品腐蚀性大,且温度高。

(2)气相合成法制备纳米TiO2

气相合成法是金属醇盐水解反应移至气相反应器中,将钦酸正丁酷 或其它钛的醇盐经喷雾和惰性气体冷激形成亚微米级的液滴,然后同水汽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纯度高且单分散性能好的TiO2超细粒子。(3)气相氢火焰法制备纳米TiO2

以为TiCl4原料将气体在氢氧焰中进行高温水解而制得纳米TiO2、TiCl4、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中,氢气体积浓度为15%—17%时,可以得到金

红石型纳米TiO2;当氢气体积浓度在17—30%之间时,可得到混晶型的纳米TiO2。

第三章 纳米TiO2的性能

一、纳米TiO2的电学性能

TiO2的介电常数较高,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表现。在对TiO2进行某些物理性质测定时,要考虑TiO2晶体的结晶方向。例如,金红石型的介电常数,随晶体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当与晶轴 c 轴平行时,测得的介电常数为180,与c轴呈直角时,其粉末状试样时的平均值为114。

染料敏化的纳米TiO2,在太阳光照射下,染料分子可与纳米TiO2直接作用,光生载流子转移速度加快,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特性。

二、纳米TiO2的光学性能

半导体的本征光吸收主要产生于电子在价带和导带间的跃迁。半导

体TiO2被认为当尺寸较小和孔隙较多时对光子的吸收会更强。

纳米TiO2具有直接光致电子跃迁和间接光致电子跃迁现象,且发光主要集中在蓝紫光谱区,有很好的荧光特性。

三、纳米TiO2的表面润湿性

固体表面的浸润性与表面自由能和粗糙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液滴到达固体表面,假如其能够润湿表面并向四周铺展,则表面具有亲水性能。

许多科研工作者对的亲水机理和改性性能提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不同纳米TiO2晶型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薄膜表面的亲水性比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亲水性好的多,这是因为锐钛矿表面羟基浓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容易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具有较高能量的氢键。如果制备纳米TiO2薄膜过程中掺入适量的SiO2溶胶,经光照射后其光诱导超亲水特性可以得到明显地提高。

第四章 纳米TiO2的应用

针对前面所提到纳米TiO2的性能,整理出TiO2有以下应用:(1)关于TiO2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

近年来,具有优越光电转换特性的多孔、大比表面积太阳能电受目,其中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为主流工作。经研究染料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卓越性能,太阳光照射下,其光电转换效率达 12%,光电流密度在 12 m A/cm2以上,因 TiO2电极表面吸附的染料分子约为普通电极表面吸附数的 50 倍,且染料分子可与TiO2直接作用,导致光生载流子转移速度加快,故而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特性。自此,大量以TiO2为依托的光电转换研究迅速开展。

(2)关于纳米TiO2薄膜亲水特性应用

薄膜的亲水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抗雾性质,这种特性使TiO2 薄膜在玻璃幕墙、玻璃镜片、以及汽车的挡风玻璃和监视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TiO2由于的亲水性多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被激发,撤去光源后亲水性能会在短时间内减弱的缺点制约了其实际应用。

(2)关于纳米TiO2光催化性的应用 1.抗菌除臭

光催化剂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当细菌被吸附在 Ti O2表面时,Ti O2受激跃迁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经一系列作用会在表面生成超氧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基团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壁、破坏细胞膜质,从而杀灭细菌并可以抑制细菌分解产生有臭味的有机物质。

篇7:材料金工实习报告封皮

金工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0级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班

指导教师:赵义明

篇8:发掘材料特点,创优材料作文

一、熟悉材料,发掘材料内容内涵,找准创优主题。

一般情况下,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或片面的,还可能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纵观目前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选用的多为时代热点或富有人生哲理的材料,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而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主题是它的灵魂,所以发掘材料主题是创优材料作文的关键。为此,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准材料主题。其次,要从提供的材料中发掘积极意义,尤其是新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文章的档次。如:有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一名中学生总因为自己的成绩低而苦恼。一天晚饭后,父亲与他一同走进一座高楼,并领着他沿着楼梯一步一步爬上楼顶。看着脚下迷人的夜景,父亲说:“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没有电梯,只有沿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上顶点,才能见到最壮丽的风光。”这个孩子有所顿悟。后来他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其要求是:上面材料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父亲教诲孩子的话语,孩子取得进步的原因……是否给了你一些启示呢?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这篇材料作文,虽让学生自拟题目,但细读要求,不难发现,其要求中既有人性化的提示———“上面材料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给了你一些启示呢?”又有变相的限定———“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因而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创优主题:从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角度立意,可为“教子有方”、“教育子女需要良方”;从父亲教诲孩子的话语角度立意,可为“学习和人生没有电梯”、“无限风光在险峰”;从孩子取得进步的原因角度立意,可为“一步一个脚印”、“永不止步才能登上顶点”,等等。

二、分析材料,发掘材料内容内在联系,找准创优内容层面。

高考作文提供的多是内容新颖的材料。从供料的数量上看,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从形式上说,有文字材料和看图材料。所以我们在确立主题的同时,要理清材料内容前后之间或多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来表现主题,并努力拓展材料内容。如:一高考复习资料:在算术式中,有“1+1=2”、“1+1+1=3”、“3-1=2”等算式;而在生活中却出现了“1+1>2”、“1+1+1<3”、“3-1=0”等生活算式。请任选一道生活算式展开合理想象写。文题中“生活算式”一词,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想象的途径就是联系生活写。其材料作文意在考查学生平时关心生活程度和想象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平时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在学习的同时,要关注时事、政事,留心生活、关心生活;要把学习道理与生活事理联系起来;要充分而合理地想象。这三道生活算式题,只要平时关心政治、关心生活,则写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都不算难。“1+1>2”这道题,联系“团结就是力量”,这两个“1”各代表一个人,而“+”就是两个人合在一起,力量就要强于两人各自的力量。理清这个算式前后间的关系,材料作文的内容就好选择了。同样“1+1+1<3”,人们常说“三个和尚没水吃”,根据这一故事联系,其内容就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排斥现象等;“3-1=0”,可以联想到我国强调的人才观,必须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内容,缺少任何一方面都算不上合格人才;也可以联想到语文学习,阅读、思考、练习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等等。

三、研读材料,发掘材料内容引发共鸣的要素,找准创优作文的拓展点。

材料作文主题确立了,内容联结了,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找准原材料与新拓展内容间的联结点,即材料的拓展点,探究材料作文从材料的哪一点引申出去为最佳。这就要求学生及时捕捉材料中发人深省、触人深思的地方,尤其是初读材料时产生共鸣的地方。如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甲生认为中国包揽了全部冠军靠的是实力,乙生认为一个国家长期垄断金牌,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丙生认为中国队让出一两枚金牌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老师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生活领域。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写。实际上材料中已明确四个角度,这就要求学生巧妙选取自己“共鸣”强烈的一个角度作为拓展点,但要想创优作文,就需在材料、内容、深度上认真挖掘。这四个方面我们可分别从“竞争与实力”、“竞争与发展”、“竞争与奥林匹克精神”、“竞争与学习”挖掘拓展写,从而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

四、综合材料,发掘材料内容要求,找准创优作文的表达方式。

对于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材料的同时认真审清要求。在立意、内容选择,写作的切入点发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写的文体架构文章。如,擅长写议论文的,则可由材料引出观点,而后引用材料中的事例和生活中相似的事例加以论证;擅长写散文的,则可通过紧扣材料中的人物、事情或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达情感;对于后进生,则可选择记叙文,可先对材料内容分析概述,再由此联想到相关的人和事组织成文,最后适当议论,点明中心。要创新作文:议论文,如数学几何题求证式结构、辩论式结构;散文,如递进式、排比段式;记叙文,如日记体、书信体,等等。

上一篇:培优扶困工作小结下一篇:儿童画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