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

2024-05-24

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精选8篇)

篇1: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

“吱——”等了半小时才来的公交车,车还没停稳,等车的人反应迅速,像一窝蜂拥上去,小孩的哭声和大人的喊叫声混成一片,有你挤我推,挤得个个面红耳赤,还有并肩叠背的,此时人们没了高低,贵贱,肮脏的布鞋踩着油亮的皮鞋,粉红的高跟鞋踩着崭新的球鞋,挤得像热腾的一锅粥。

只见一个青年女子,一只手抓住皮包,另一只手拍着前面那个青年男子的肩膀,用尖刻的语音朝着他喊叫:“挤什么挤,没长眼睛呀!”青年男子迅速转头,瞪着眼睛,边挤边恼怒道:“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话的呀!”两人像火药似的炸开了。

只见一位胖墩墩,身穿黄色T恤的大叔从侧面插入,伸开两只胳膊像游泳一样,不停地往后划,把一群人拨到后面,他快速伸出右手,抓住了车门,另一手推着前面的人,左脚一蹬,就涌进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容寻常的战争啊!

篇2: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

第二局比赛开始了,左边的同学们想肯定还是他们嬴的时候,右边的同学不甘示弱,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左边的同学拉倒在地。

轮到最后一局了,双方心里都很紧张,他们都使出全身的力气,他们不分胜负。最后裁判一声下令宣布:这次拔河比赛双方打平!

篇3: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作文批改过程中, 我发现不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会描写场面, 文章内容干瘪, 缺乏生活气息。学习场面描写是学生写好记叙文的一项基础训练。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中, 我们常常会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 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实在的生活画面, 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也有助于描写人物行为和刻画人物性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学习归纳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 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通过校园网交流和评改描写片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展现生活中经历的场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 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

难点:运用场面描写方法, 描写生活中的场面。

四、教学准备

《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学习网站。

五、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 引入“场面”

(进入网站) 播放“泰坦尼克号”下沉前的视频。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中文剧本:

乐队在甲板上认真地演奏着, 他们专注的神情使人感觉他们不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甲板上, 而是在维也纳的音乐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拍都极准确。

人们的慌乱与他们的专注形成鲜明的对照。

如果不是一个人匆忙跑过, 撞了小提琴手的胳膊, 这个乐曲会演奏到最后一个音符。

“有什么用?没有人听我们的演奏。”小提琴手叹了口气, 停止了拉琴。

四周一片嘈杂。

乐队的哈里淡然一笑:“在餐厅也没人听, 还是拉吧, 这样还可以暖和一点。奏《奥菲斯》!”

一首快节奏的乐曲在他们的琴弦上飞荡。

杰克等人从乐队旁边跑过, 他们好奇地看了一眼此时还在专心演奏的乐手们。

“在音乐伴奏声中淹死, 这可真够格调啊!”托米不乏幽默地喊了一声。

(运用“引导页”导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随时随地都置身于某个场景中——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热闹轻松的课间十分钟、一次扣人心弦的比赛、一间宁静安谧的病房、一个熙来攘往的路口……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无论我们是其中的主角还是旁观者, 只要用心观察, 细心体会, 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电影中的感人场面和剧本中的场面描写导入新课, 文字、声音、影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自然、有效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 轻松入门, 初识“场面”

1. 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 才能再现场面。构成场面的三个要素是时间、环境、人物活动。

2. 场面描写的作用: (1) 塑造人物, 表现主题。 (2)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3) 明示、暗点主题。

设计意图:了解什么是场面描写, 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实例, 让学生去探究, 主动获得新知, 归纳总结场面描写的作用。

(三) 方法指津, “场面”锦囊

学生阅读场面描写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

1. 阅读《挤车》, 找出挤车的整体场面和个人描写。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一: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

2. 阅读《手术室前》, 请习作的作者张宇晨同学介绍这个场面描写所表现的中心含义和渗透的感情。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二:中心明确, 渗透感情。

3. 阅读《紧急集合》, 思考这个场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突出什么气氛。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三:顺序合理, 突出气氛。

教师补充常见的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详—略、点—面、人—景……

4. 阅读《最后一课》 (片段) , 说出这个场面描写中出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出锦囊四:表现人物, 突出性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研读场面描写的精彩片段, 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四个锦囊, 为书面写作打下基础。

(四) 例文集萃, 熟识“场面”

学生阅读优秀中考作文《考试前后》、《“猛虎”“凤凰”争霸记》、《家乡的泥土》、《雪天挤车》及例文点评, 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的写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 拓展应用。学生阅读相关例文, 丰富体验, 进一步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 大显身手, 描写“场面”

学生点击专题网站的“大显身手”栏目, 完成习作练习。

视频资料:《夺冠瞬间》、《开饭时分》、《考场之外》。

教师布置任务: (1) 根据网站上的视频资料,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仔细观察, 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场面描写的习作。 (2) 将习作上传至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 (3) 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发短信与老师交流。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喜爱、熟悉的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用文字描述生动的生活场面的兴趣。多媒体再现情境, 使用播放技巧定格、慢放或循环播放精彩的场面镜头, 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体会和品味场面, 增强思维的广度、深度, 使学生能够较完整地描述所观察的场面。

(六) 网上交流, 评改“场面”

1. 阅读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区发布的学生场面描写习作, 全班学生集体评点, 共同修改。

2. 学生选出自己觉得优秀的习作与同组学生进行网上交流, 共同推选出优秀作品。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并进行修改, 写点评。

3. 小组递交优秀作品。对非该组学生的作品和点评进行再阅读和再评改。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对传到校园网的场面描写片段进行评改, 真正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相互评议、修改。

(七) 课堂小结, 延伸课外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场面描写, 学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 并且学会了描写场面。上课时间有限, 网上的交流是无限的, 意犹未尽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到网上交流, 把自己对场面描写的收获、困惑和感想发表在论坛上, 与大家分享、交流。

老师也会在网上与大家进一步交流场面描写的方法技巧。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学习, 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 提高了写作兴趣, 提升了写作水平, 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建立。

六、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 还可以利用特殊功能让视频中的重点和细节突出、定点放大, 也可以慢放画面、循环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体会、品味场面, 学生增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 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场面。

2.变革评改, 扩大交流。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愉悦的无纸化作文环境, 使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成为便捷的事情。校园网扩展了学生作文交流的时空, 教师既能与学生共同对传到校园网的习作进行评改, 又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评议修改。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 提高了评改效率,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篇4:怎样写好作文中的场面描写

(小博士)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的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好的场面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细致、形象和生动地表现人物,为全文增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的内容,这两段话会给我们很多提示: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十几个“疯”丫头, 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这两段,描写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场面,写得非常具体。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明确交代出了时间——“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2.写清了活动(或事情发生)的地点——“楼下的大操场”。3.有具体的人物——老师、学生。4.详细记叙了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情节)——我们不常踢球,也不会踢球,简直是一场瞎跑、乱跑。在详细记叙情节经过时,作者又特别注意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写“面”(大家怎么踢)——大战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比喻生动、贴切。写“点”(个别人怎么踢)——“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以生动精炼的语言,细致、形象地进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点。综上所述,要把一个场面写具体,就必须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方面内容。其中,“地点”要写清,它好似舞台,人物和情节都在这块地方进行着;“时间”要写清(或让人能够悟出),历时要求要短,是动人的“一幕”,长时间发生的事通常不列入场面描写的范畴;人物和情节,是记叙的重点,整个场面描写,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点”与“面”要紧密结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的经验:

第一,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思考板]

1.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篇5:场面描写的作文200字

我的记忆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多,现在我就挑一个最大最亮的星星跟你说。

那是在我6岁的时候,爷爷从鱼市上买回两条红金鱼爷爷十分喜爱它们所以又买了一个非常大的鱼缸,我也很喜欢鱼,有一次,我趁爷爷不在家便把‘’鱼食”拿了出来,那时我还不知到洗衣粉与鱼食的区别,接下来可想而知了,我把洗衣粉放到了鱼缸里,开始,两条小鱼不像原来那样活泼了又过了一会儿两条小鱼圆鼓鼓的肚皮浮上水面,再也不动了,这可把我吓坏了,嚎啕大哭起来,爷爷回来了,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爷爷又想哭又想笑。想哭的是他的金鱼死了,想笑的是我太傻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是有一点傻,不过也挺好的,起码烦恼比现在少,不用担心考试没考好也不用担心以后,只会想着明天吗妈妈会不会奖励我一块蛋糕之类的。

啊!童年,你离我越来越远,时间一去不复返,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光辉!

篇6:场面描写的作文200字

在我生日时,爸爸帮我切蛋糕,说我真幸福。我不信,问爸爸:“老爸,你的童年不幸福吗,老师说了,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爸爸放下蛋糕,笑着说:“彤,想听爸爸童年的故事吗?”一听爸爸要讲故事,我赶紧拿椅子坐下。

爸爸说,在他八岁时,爷爷奶奶为了生计,出去打工赚钱,把爸爸独自留在家里,每天放学回家,爸爸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服……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有时候想爷爷奶奶了,也只能躲在被窝偷哭。

听着爸爸的童年,我低下了头,跟爸爸的童年相比,我比他幸福一万倍。生一大早我还在被窝的时候,妈妈就给我准备好丰盛的早餐,然后开车送我去学校,一路上风雨吹不着淋不到。回到家,妈妈就会陪我、教我写作业,晚上爸爸给我讲睡前故事。可以说,我要什么就有什么,爸妈也能陪我长大。

篇7:场面描写的作文200字

说到童年,很多人自然想起小时笨笨的那些想法,它们害我们做出许多错误的选择。不过等大家长大了,渐渐知道所有事情的对与错,那些糗事和坏心思就随长大消失了。

小时的少年时期,我们真是太顽皮捣乱了,小到摔碎花瓶,大到破坏班级。只要老师家长一踏出门,整个班级或房间就像烧开的热水一样,咕噜咕噜的直响。只有老师回来了,这个“水壶”才会平息下来。

再长大一点,我们的经历多了,好奇心也重了。面对神秘的事物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索新事物,直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上。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地方存在不知道的东西但为了好奇心,事情就被搞大了。

篇8:描写场面的200字作文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预示着我国包括语文在内的课程与教学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和发展信息技术,以促进积极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我校正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已经渗透到了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作文教学中亦可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势的结合。笔者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作文教学,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做成主题网页,学生在网页上浏览、学习,同时在网络中阅读一些相关例文,丰富体验,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尝试写作,提高写作水平,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通过校园网交流和评改作文, 提升作文修改水平, 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教学过程

1. 学生进入网络机房,各就各位,打开电脑,进入程序。

2. 导入:教师运用广播教学系统,展示视频一:泰坦尼克号下沉前的感人场面及相应的文字剧本,激发学生兴趣。

乐队在甲板上认真地演奏着,他们专注的神情使人感觉他们不是在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甲板上,而是在维也纳的音乐厅。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拍都极准确。

人们的慌乱与他们的专注形成鲜明的对照。

如果不是一个人匆忙跑过撞了小提琴手的胳膊,这个乐曲会演奏到最后一个音符——“有什么用?没有人听我们的演奏。”小提琴手叹了口气,停止了拉琴。

四周一片嘈杂……

乐队的哈里淡然一笑:“在餐厅也没人听,还是拉吧。这样还可以暖和一点。奏《奥菲斯》!”

一首快节奏的乐曲在他们的琴弦上飞荡。

杰克等人从乐队旁边跑过,他们好奇地看了一眼此时还在专心演奏的乐师们。

“在音乐伴奏声中淹死,这可真够格调啊!”托米不乏幽默地喊了一声。

(导语)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置身于某个场景中: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热闹轻松的课间十分钟,一次扣人心弦的比赛,一间宁静安谧的病房,一个熙来攘往的路口……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无论我们是其中的主角还是旁观者,只要用心观察,细心体会,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文字描述出这些生动的生活场面。

3. 明确学习目标

(1) 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2) 通过校园网交流和评改作文。

4.自主学习, 学生点击“轻松入门”“方法指津”“例文集萃”栏目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并交流优秀作品中的场面描写写法及作用。

【轻松入门】

(1)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 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 才能再现场面。

构成场面有3个要素:时间、环境、人物活动。

(2) 场面描写的作用

①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③明示、暗点主题。

【方法指津】

请学生朗读场面描写片断,引导学生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

(1) 挤车: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方法一: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

(2) 手术室外:“外婆你别紧张,你一定会好的!”我含着眼泪,极力使它不滴在洁白的床单上。“人老了,总会有些病,晨晨你别哭了,外婆好了还会给你烧好菜吃的”妈妈用手拍着我的背说。这话既是安慰我,也是安慰外婆。一旁的舅舅说:“是呀,医生说这是小手术,妈、晨晨你们都别紧张!没事!”爸爸接茬说:“手术一定能成功!”外婆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目光深情地扫过我们每一个人……

这时,医生打断了我们,他们要推走外婆。我望着外婆,摘下了小时候外婆送我的玉坠,给她戴上,外婆握着我的手,她懂了。当护士把外婆推进手术室的一瞬间,外婆绽出了笑容,浅浅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外婆带着我们给她的祝福,带着亲情的力量进去了。 (作者:张宇晨)

请张宇晨介绍这个场面描写所表现的中心、渗透的感情。

方法二:场面描写要有明确的中心,渗透感情

(3) 紧急集合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到达军营的第四个夜晚……

夜深了,很静。

“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一声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甭啰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蹋了?”“嚷什么,我把脸盆踹翻了!”……

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上,脑门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往肩上一扛,跳下地,拖拉着鞋,冲出门外……

方法三:场面描写要有合理的顺序,能表现特定的气氛

常见描写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详—略点—面、人—景……

(4) 最后一课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然而,同学们瞪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在他们敬佩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严父慈母般的老人,这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将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呆一刻呵!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于相聚了。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整个教室一片寂静。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给我们再点个名吧!”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肖石、张天利、温颖……”他大声呼点着。45位同学相继站起又端正坐下。“马国政!”“?”同学们蒙了。“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响亮地回答了自己。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方法四:场面描写要烘托人物性格

【例文集萃】

《考试前后》——例文点评

《“猛虎”“凤凰”争霸记》——例文点评

《家乡的泥土》——例文点评

《雪天挤车》——例文点评

5. 点击“大显身手”栏目,完成习作练习

视频资料:《夺冠瞬间》《开饭时分》《考场之外》

教师明确布置任务: (1) 根据网上的视频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仔细观察,运用所学方法完成场面描写习作片断。 (2) 将习作片断上传至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 (3) 有问题请用发短信的方式告诉教师。

6. 网上互评互改

(1) 阅读校园网论坛《抓住耀眼的一刹那——场面描写》专题区发布的学生作文,全班集体评点,共同修改,教师示范。

(2) 学生选出自己觉得优秀的习作片断和同组同学进行网上交流,共同推选出优秀作品,评点优、缺点并进行修改,写上点评。

(3) 小组递交优秀作品。并对非该组的作品和点评进行再阅读和再评改。

7. 小结寄语

上课时间有限,网上的交流是无限的,意犹未尽的同学以后可以继续到网上交流,把自己对场面描写的收获、困惑和感想写到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交流。

8. 布置作业。

以《××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场面描写。写完后,上传至校园网论坛《我的作文》专题,下节课大家共同评改。

三、案例分析

一堂课下来,有惊喜也有遗憾。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案例用学生喜欢的影片中的感人场面及剧本中相对场面描写导入新课,文字、声音、影像的有机集成激发学生兴趣;“大显身手”环节中《夺冠瞬间》选取了学生喜爱NBA篮球赛最后几分钟场面,《开饭时分》也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激起学生感受生活,用文字描述生动的生活场面的冲动。

2. 巧用媒体,指导观察

生活中的场景转瞬即逝不易观察,视频《夺冠瞬间》的播放再现被忽略了的队员的动作、神态等,利用多媒体使用播放技巧定格、慢放或循环播放精彩的写作镜头,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体会、品味,加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场面。

3. 变革评改,扩大交流

多媒体网络大大扩展了学生作文交流的时空,既能师生共同对传到校园网的写作片断进行评改,又能真正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相互评议修改。校园网平台的运用使得这项学习活动得以延伸到课堂45分钟之外。学生回家后,登陆校园网,可随时发表习作和进行评改。学生们在网络交流中互相欣赏,互相批改,提高了评改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了写作水平,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4. 文明教育,加强监控

课堂上在大多数学生进行点评的时候, 笔者也看到一个叫“啭嘟嘟”的同学在网上灌水,还说些不文明的语言,笔者通过发短信警告了他。可见在用网络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用到了短信功能讨论评点的相关问题,但在教学监控中也发现有学生利用短信功能进行聊天,聊与课题无关的话题,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要教师进行全面监控,了解并能引导好所有学生的活动,对网络教学而言还有一定难度。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改变作文课堂教学面貌,激发学生爱作文、学作文的情感,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为作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因网络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加强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了解并能引导好学生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郑有才, 张正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五险,公司和个人的比例分别是多少下一篇:园林绿化安全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