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2024-05-17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精选14篇)

篇1:《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生日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 1945~1949 年这 5 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让人感到无限希望的岁月,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这部电影拍了一个国家诞生前的阵痛和血污,和充满希望的婴儿年代,描述了自 1945 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 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 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革命需要坚持与毅力。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 1945 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 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 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特殊的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让人身临其境。看过《建国大业》,你应该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风云诡谲,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怀 回应纷至沓来的利剑,毫无计较本方的利害得失。从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作为中国旗帜的共产党屹立不摇,靠的是领导人的气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

这个电影中有几个让我难忘的镜头,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解放上海后,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面色沉重,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反对内战,呼吁民主:“这是某集团的无耻,亦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闻一多《最后的演讲》。看见闻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义,看见民主党派的天真和理想主义,看见毛和周的谦恭下士和理想主义,我陷入深深的思索。还有就是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 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主席来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而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 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 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 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多么艰难的历程啊!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为民族独立流过血和汗的,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该被世代传唱!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 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妙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 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 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 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 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 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 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电影看完后,脑海里久久盘旋着这段历史,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60多年前,中国倡

导民主政治协商制度,60多年后,中国宣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的新中国。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建国的是我们的前辈,强大的祖国是咱父辈,那接下来实现祖国真正有一个跨越腾飞的任务就由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开始承担吧!让我们继承先辈们顽强的革命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闯出新天地!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顽强而坚定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篇2:《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9月12日夜,我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首映的、翘首以盼、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电影放映前举行了见面会。导演黄建新周恩来、邓颖超、宋美龄的扮演者与观众见了面;赶不及参加映前见面会的导演韩三平也放映结束后与观众见面互动,征求观众意见。现将观后感一吐为快。《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究竟“牛”在何处?且听在下道来。一是影片主题牛。《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二是主创阵容牛。《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明星众多令导演在后期制作中十分为难“由于参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戏份会被删除,可我们真是下不了手。”众多大牌明星难导演为难的同时,多至8位执行导演也有时令众明星无所适从人。

三是剧情牛: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篇3:《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一直以来,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自为战、各有弊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主旋律电影“说教意味浓重, 营销理念陈旧、运作模式效率低下”[1], “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2]是其主要弊端。随着影片《建国大业》的成功,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主旋律内容、商业化运作”的电影制作新模式。

一、入虎穴得虎子——巨额营销投入

长久以来, 出于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因素的考虑, “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3]。而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建国大业》影片推广费用近2000万, 再从其拍摄总投资仅三千万来看, 推广费占总投资比例之大, 在主旋律影片中前所未有。正是有了2000万的推广费用, 《建国大业》才会一口气做到了“大片气场”, 攻下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 才会投下了“国产电影数目最多的1450个拷贝, 才会占据全国80%的票房市场”[4]。可以说, 巨额的营销投入为影片的顺利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借势营销——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首先, 借了内容的势。《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 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 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 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 《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营销角度看, 《建国大业》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 具有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其次, 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 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建国大业》营销的巨大成功有取巧之嫌, 那么对于其他影片的营销者而言, 如何想方设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则是顺利推广影片的第一道难题。

三、挖掘导演“个人品牌”——“营销”韩三平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 创造品牌价值, 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营销策略和过程”。[5]在《建国大业》的品牌营销中, 最独具特色的是总导演韩三平“个人品牌”的营销。从今年2月拍摄《建国大业》以来, 韩三平成为被媒体曝光次数最多的导演之一。他的不少语录都成为很多娱乐新闻的头条。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 韩三平巨大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建国大业拍摄之初, 韩三平就确定了组建明星阵容拍摄影片的计划, 吹响了全国影视明星的“集结号”, 而众多明星的加盟除了被影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外, 另一方面则是冲着韩三平的影响力去的。一句“韩三爷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被广泛流传。韩三平“个人魅力和个人地位”被制片方炒作的淋漓尽致, 已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标签, 影片推广方把韩三平连同《建国大业》整体打包, 全力进行商业运作。

四、做足阵容戏——强大明星阵容背后的“名人效应和媒体组合营销”

社会心理学的“表层欣赏”这个观念引入传媒营销界之后, 迅速演化成了全新的“明星营销”模式。深谙此道的韩三平导演在推广《建国大业》时把“明星营销”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 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 简直是群星璀璨。“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娱乐看点。作为影片的制作方兼推广方, 以韩三平为首的主创人员也在宣传豪华明星阵容方面做足了工夫。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 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毛泽东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等等。

明星效应带来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营销。《建国大业》的各种重磅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占据了各大报纸的显要版面。各个媒体对《建国大业》密集报道的背后是影片营销人员的精心策划。影片的营销人员从一开始就竭力在明星阵容上挖掘新闻, 吸引媒体记者和公众眼球。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这就是注意力经济, 就是要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影片推广方的推动下, 全国各大媒体为《建国大业》做了延续好几个月的“免费”报道, 纸质媒体从单纯报道《建国大业》的娱乐新闻到策划无数的新闻选题, 从一个报道兴奋点到另外一个报道兴奋点, 宣传效果不断叠加, 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大电视媒体慷慨滚动播放《建国大业》的预告片。拿南京首映礼来说, 江苏卫视精心布置, 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把首映礼办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各大电视台为了产生“叠加效应”纷纷与《建国大业》相联合, 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星国籍争论背后的事件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 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手段和方式”[6]。8月, 一个披露部分参演《建国大业》明星国籍身份的帖子突然在互联网上流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场关于明星拥有外国国籍参演《建国大业》合不合适的争论迅速升温, 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版评论参与讨论。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互联网上关于《建国大业》明星国籍内容的网页超过35万个, 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讨论, 上千万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跟帖留言, 这无疑在宣传上又大大帮了《建国大业》一把。如果说这场争论一开始并不是制片方所能预期的话, 那么影片推广方接下来却真正做到了因势利导。先是导演韩三平出来辟谣, 认定这个帖子反应的明星国籍问题并不准确, 后来又是涉及国籍问题的明星纷纷表示:虽为外国籍, 却依旧还是中国心。制片方的一举一动, 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据百度网站所披露的数据, 仅9月13日一天, 关于《建国大业》的检索量就高达7万多次, 《建国大业》在成功的事件营销模式运作下真正做到了“未映先红”。

六、贴片式广告营销——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气息

“从1999年开始, 中国电影就出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7], 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4000块。伴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也逐渐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广告平台”[8]。此次《建国大业》也采用了贴片广告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据统计, 《建国大业》在放映前贴出的广告数量有19条之多, 吸引众多企业主投放广告的原因有很多:全国各大影院同步放映实现了保证了投放广告的覆盖范围;《建国大业》占据全国80%的院线银幕保证了广告的宣传力度;《建国大业》主旋律内容和商业化运作保证了投放广告的企业主达到了政治和宣传效果的双重收益;《建国大业》本身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保证了观影人数。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和超高水平的营销技巧, 就《建国大业》本身的影响力而言,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建国大业》的成功开辟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既采用豪华的泛娱乐化明星阵容, 又表达一个宏大的叙事主题;既有效的宣传了主流意识形态, 又避免说教意味太浓的弊端;既靠影片本身吸引公众, 又采用先进的营销模式将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就是“《建国大业》是完全采用电影产业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来表达主旋律电影的内容, 与单纯的商业大片相比, 我们营销手段做得更为细致。”[9]可以说, 正是成功的营销手段造就了《建国大业》的票房神话。而《建国大业》真正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恰恰是韩三平说过的一句话:“组织一帮人, 拍完后把电影卖出去。”[10]正是这句简单的话成为连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的桥梁。毕竟, 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 主旋律电影同样需要市场, 而市场需要营销。

参考文献

[1]何晶, 孙玲.《建国大业演员国籍之辩》, 中国报道, 2009年第9期

[2]张晋锋.《提升质量创新营销向国庆60周年献礼》[J], 当代电影, 2009年第9期

[3]韩三平.不再“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瞭望东方周刊, 2009年9月14日

[4]<建国大业>营销模式创新, 不可复制的MBA范本.新闻晨报, 2009年8月21日

[5]百度百科[DB/OL].http://bk.baidu.com/view/102602.htm

[6]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462.htm

[7]赵子忠.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J].现代传播, 2003年第1期

[8]丰彦.主旋律电影可占商业市场一席地.天天晚报, 2009年9月22日

[9]韩三平.<建国大业>票房一亿没问题两亿没把握, 南都周刊, 2009年9月

篇4:《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一、叙事视角

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客观地展示国共两党的路线交锋,表现出当今社会群众对于两党的公正态度,打破过去脸谱化的形象塑造方法。纯客观的外焦点叙事策略是两部巨作成为客观再现历史的史诗巨片。《建国大业》中更加可贵的是,还借助各民主党派的视角来观察两党的情况。

二、叙事结构

都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两者在叙事过程中又各有侧重。《建国大业》总体上利用平行蒙太奇把国共两党作为两条线索来结构全篇,在表现共产党方面,重点突他们在建国的合法性问题上的努力。《解放》则将共产党在军事上与新政协制度的建立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展示。当然,《解放》能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电视剧在篇幅上所占的优势有很大关系。

三、叙事顺序

两部作品都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的,力争以最纪实的态度来还原历史。

然而电影和电视剧在叙事的时候并不相同。电影与电视剧由于在作品容量上的不同,因此,他们在叙事的角度、叙事的节奏、叙事情感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1、叙事角度的差异

电影电视叙事中讲述的故事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某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或事件,这就牵涉到叙事角度。叙述的角度是叙述的焦点, 是从某一个人物的立场出发来看世界,也是一部电视叙事作品看取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1]。由于叙事角度的差异,对细节以及情节的安排以及详略等都是不同的。《建国大业》与《解放》二者在叙事角度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对不同历史事件的详略安排上。

《建国大业》从“双十协定”的签订开始讲述,从重建新政协的角度出发,为了突出共产党在国家合法性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没有把大量镜头用来正面表现战场,更多的是利用字幕来交代。电视剧《解放》以解放战争作为角度,将这段历史之前的事情用字幕和解说词一笔带过,直接进入对解放战争的描述,将中原突围、延安保卫战、孟良固战役、三大战役直至渡江战役等都进行重点描绘,真实又富有历史的质感,表现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战胜蒋介石及其军队的曲折过程。它对很多战役的缘起、商议过程及战争场面都加以表现,力求还原历史,客观地再现历史。《解放》被誉为“一部歌颂人民战争的史诗”。

2、叙事节奏的差异

节奏是影视叙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电影与电视都主要是借助蒙太奇手段来形成强大的叙事节奏。电影或电视剧的节奏是艺术家根据作品中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情感状态,运用电视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在蒙太奇句子或蒙太奇段落里形成动与静、动与动、静与静、快与慢、长与短、强与弱等对应,产生有序的“脉膊”跳动[2]。但由于电影与电视在时间长度、节目内容与容量方面的不同,他们的叙事节奏也是不同的。由于时间长度的限制,电影的叙事节奏一般都比较紧凑快速。电影《建国大业》要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讲述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内容多而杂的。因此在叙事过程中,由于国共两党所处的境况不同,起节奏得以自然呈现,观众随着镜头对不同党派的描述自觉调动情绪,看似不经意,实际上与创作者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有密切的关系。《解放》是一部50集的连续剧,它更注重刻画人物的细节,利用多个小事件穿插在紧张的战斗当中,是原本紧张的节奏有所放缓,从而使得整部作品的节奏有缓有急。如王克勤排长和石头母亲相识的这个事件,既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塑造了人物形像,同时又拉缓了原本紧张的由战争所带来的快节奏的叙事。

3、叙事情感的差异

情感是所有影视作品中一个最重要的元素,观众在通过语言获悉叙事信息的同时也获取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细节是观众获取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建国大业》作为新时代的红色经典,其中增添了很多感人的细节和必要的抒情给沉重的叙事增添一抹亮色。如影片中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醉酒合唱《国际歌》的一场戏,不仅在全片叙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对带动观众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剧中人合唱《国际歌》逐渐变成慢节奏的男声哼唱,观众的思绪也转向对他们经历的艰难困苦的回顾,更牵动观众的心,增强观众的期待视野,使观众的情感体验与故事本身缝合到一起。《解放》则有更多的篇幅对这段历史的细节进行补充和丰富,同样是王克勤排长和石头母亲相识这一个小故事,通过母亲做鞋、母亲去看望战死的儿子等等细节进行情感的渲染。

影视作品中的情感的诉求一般还通过影视作品中镜头语言、叙事节奏等获得。《建国大业》中,闻一多振臂高呼“要民主”的镜头,编导者把它处理成了慢镜头,这不仅是剧中人物的感情宣泄,也传达了创作者的感情。闻一多被暗杀前的几个镜头:漆黑的夜晚、空旷的街道,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进行虚化,形成一种诗化但带有悲凉的意境,也暗示了闻一多的命运。这些都是以叙事、宣泄情感为目的的。最后一个镜头——地上的破碎的眼镜,写意多于写实,使得观众的情感达到顶峰。电视更注重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更注重普通人的情感诉求。创作者一般是将自己掩藏起来,让剧中表达的感情更贴近受众的内心情感。在《解放》这一部历史电视剧中,为了还原于历史,在同样是关于闻一多被杀害的情节中,电视剧使用了接近七分钟的时间来表现。剧中,通过闻一多与他的学生、他的妻子以及他的儿子之间的对话以及叙述中的细节来表现闻一多先生。在闻一多怒斥反动派无耻的声音中,插入了他为民主革命奔走的身影,妻子收拾衣服等他回来、妻子着急担心的样子,从这些细节的叙述中创作者的情感表露无遗。 尤其是闻一多最后被杀害的镜头,与电影中的处理方式大相径庭,使用了一个连续镜头,增加了真实感。

电影与电视剧都离不开故事。电影与电视剧在叙事方面的很多差异来源于观看场所、作品容量等方面的差异。然而,一部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的或者情节不再居于主要地位的电影在现实中会有一定的观众群体;而对于电视剧来说,没有故事情节,它就失去了观众。在实际中,我们应根据各自的需要使用叙事,达到创作意图。

[1]黄昌林 电视叙事的角度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篇5: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_年_月_日,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没法治,失去了人民,还谈什么革命?反观共产党,我党和人民的融洽,早在“军民鱼水情”这句话中可以体现的出,广泛发动人民,得到人民支持,确实为我党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自不必说,他最让人熟知的便是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游击战则是他战略的精髓,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三大战役已经是他的成名作。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秒啊。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以亲和与儒雅出名的周总理,周总理一向兢兢业业,刻苦工作而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吧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__月__日上午锦州市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庆贺建国60年大会,会后招待看电影《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间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们锦州自豪的是打辽沈战役之时毛主席站房屋上,周总理问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说在看锦州,周总理说这离锦州有一千里呢。可见锦州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可书上一笔。当年辽沈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的胜利起关键的作用。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在解放上海后,战士累的睡在大街上,这一细节感动着宋庆玲先生,才使她能来到她的伤心地北平,促进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开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细节决定成败。在炮火连天之时,让你的心紧张,又来了一个浪漫的场面,主席和总理带着两孩子在挖菜,山花灿烂,家庭温馨,建国之后的幸福生活应是如此。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了希望。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中秋节的前夕,全家人决定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然后去看被媒体宣传的不得不看的宏篇巨着《建国大业》,草草吃饭晚饭直奔电影院,生怕买不到票,还好售票柜台前并不十分拥挤,19:00整电影正式开始,一幅幅熟悉画面,一张张激动的笑脸,枪声、炮声、欢笑声和呐喊声,此涨彼消;鼓声、号声、呼啸声、叹息声,跌宕起伏,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近代史,荡气回肠,感叹不已……

当走出影院,原本以为每人百元一张的电影票,一定能博得家人的喝彩,结论是90%的内容看不懂,但90%的演员都能如数家珍,听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喜是悲,喜的是,不要让后代老是背负中华民族百年沉重的历史,悲的是,一个公民不知道自己共和国的历史,将如何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看完《建国大业》后,不知道是历史被娱乐商业化了,还是历史就应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传承?

张澜,李济深,沈钧儒……,这些民主党派的创始人多见于他们撰写的着作和文学作品,与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在《建国大业》第一次感受到,如果说建国60年到今天分成两个三十年,那么,通过《建国大业》感到未来30年,应该是中华民族强盛,中国民主繁荣的30年,中国已经结束了军政和训政,正在逐步走向宪政,一个富强的国家,不仅仅是GDP,更重要的是民主和自由……

《建国大业》中有上海解放的镜头,四月的上海春暖乍寒,战士们都荷枪睡在马路边上,镜头来回扫描着睡在街头的战士们,在他们当中就有我的父亲和母亲,渡江战役,解放上海,都是孩时父母常常提及的往事,我们逐渐长大后,老是问及父母,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的呀?新房在什么地方呀?谁追的谁呀?,听到这些问题母亲常常笑答,只有背包一对,茶缸一双,新房是国民党港口司令部,上海虹口区的四川北路,虹口公园附近,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父母亲终于实现了他们“解放全中国才结婚!”的共同承诺,今年是共和国60岁,也是父母亲结婚60年,虽然父母已经长眠于世,但是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儿女们不会忘记你们,在《建国大业》的影像中让我们知道了你们为共和国所做的贡献,我们为有你们这样父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爱自己,爱家,爱国……

观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今年是祖国60华诞,我觉得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是中影的《建国大业》,真是心想事成,姐单位团购观看《建国大业》,姐有事把票送给我,哈哈……《建国大业》的明星阵容强大,不太看电影的我觉得是“史上最牛献礼片”,是中国电影人对共和国诞辰的一次集体献礼。真是“群英荟萃”影片中所有的配角无一不是一流当红影星。172位演员聚集在140分钟的电影里。

——郭晓冬;再比如画面上突然放到一个士兵的背影,正奇怪干嘛给他特写,镜头一转,居然是王宝强;葛优一出来,全影院的人都乐了。但最搞笑的还是范伟。那一场戏说的是毛主席见厨师。前一个镜头还是黄晓明扮演超级帅气的‘警卫员’,下一个镜头就是范伟忙不迭地跑进了画面。而且,他是一脸仰慕地看着毛主席,憨得特别可爱。

眼花缭乱的最后10分钟,邀请各民主人士讨论建立新中国细节。这下,章子怡、赵薇、任达华、甄子丹、邓超……一张张熟悉的明星脸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最后10分钟的‘主角’其实是刘德华。

因为这10分钟里的腕儿太多,大家才弄明白原来演员里还有周星驰。演的还是周作人,啊!真好……

篇6: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国民党蒋介石无法放弃一党专制的独裁迷思,一方面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内战,一方面炮制召开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并对民主党派大肆迫害镇压,实际撕毁了《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针锋相对、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方针,开始坚决的武装反击。众多民主党派领导人纷纷采取了与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场,坚决反对和抵制蒋介石独裁行径,以实际行动与国民党决裂了。1948年五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发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此后,在战场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一个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统一战线也不断发展壮大。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这一刻,我不禁肃然起敬,今天我们能过上安逸稳定的好日子,正是千千万万这样伟大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篇7: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新中国的成立也有很多人做出了牺牲,比如,1946年10日,李先生被国民党暗杀了,闻一多先生为李先生的死而感到愤怒,他当众说:“李先生到底做了什么事被暗杀,他不过就是拿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已。”从此,闻一多先生就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料,闻一多先生当晚就被暗杀。看到这里,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心里有充满了惋惜。

经过不懈的努力,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飘扬。人们的欢呼声,鞭炮声充斥了整片天空。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说了一段慷慨的演讲。此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新中国终于成立了!新中国终于有立足的地方了!

篇8:《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一、电影——意识形态的神话

电影首先是一种话语的行为结果。对于电影, 尤其是故事片电影来说, 叙事的冲动是自然而且必然的。“叙事与其被当作一种再现的形式, 不如被视为一种谈论 (无论是实在的还是虚构的) 事件的方式。”2这种用语言来描述对周围世界经验的工作, 其实是用有限的符号来替代无限变动的事件本身, 在抽取和抽象的过程中, 意识形态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进去, 成为了一种话语的言说。

“叙事化的话语适合道德教化判断的目的。”3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向来都有教化的思想在里面, 无论是表现平缓而繁琐的市民生活, 还是高昂而动荡的家国情怀, 国家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权威意识一道汇入到电影的艺术表现里。于是, 电影中所论及的意识形态愿望成为其隐含的或明显的目的, 在各种叙事话语的努力下, 成就了意识形态的神话。

二、商业化语境

“1979—1997年间的中国电影首先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现代大众文化形式进入理论视野的。”4从此之后, 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一起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首先摆在中国电影面前的是一道商业化问题。在这个被鲍德里亚称为“消费社会”的当今社会里, 人们对那些具有深层哲理意味的“宏大叙事”或“民族寓言”失去了兴趣, 而对浮光掠影和新奇眩目的兴趣越来越浓重, 瞬息万变的华彩将人撕裂成了物质的碎片。这也预示着在全球化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必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思维与消费社会里受众的接受心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里存在着一场博弈, 如何让二者得到双赢的效果?这首先需要主旋律电影打破专注社会效应的窠臼, 开始注意经济效应。因为经济效应是受众对电影认可的一种标尺和参照。而在这一点上, 事实证明, 无论是票房的收入方面, 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 《建国大业》无疑是近几年来此种类型电影成功的一个典范。而它的成功, 除了商业化运作机制的有效推动以外, 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的煞费苦心也为其奠定了基础。

三、影片《建国大业》之“缝合系统”说

法国学者让·乌达尔和美国电影学者丹尼尔·达扬先后提出了著名的“缝合系统”理论。他们认为, 传统电影常常有意掩饰其意识形态作用, 躲藏在其背后的不在者往往借助一些手段隐蔽地将其意识形态强加给观众。电影这种意识形态的隐身术被称为“缝合系统”。“代码消失了只有赤裸裸的故事存在着;但结果却是意识形态‘穿过了他’。”5

对于寻求口味多样化的现代观众来说, 缺少了“掩饰”手段的主旋律电影渐渐让观众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因此, 在信息繁杂、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也是绞尽脑汁和煞费苦心, 采取种种叙事策略以增加意识形态传达的隐蔽性和有效性。对于献礼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主旋律自然是其抹不去的一道色彩。但作为影片的创作者来说, 对于影片实际呼唤的信仰皈依, 导演们还是拿捏的很有分寸。创作者是影片的编码者,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让观众对这种改造后的“历史”产生认同, 进而对隐藏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建国大业》延续了近几年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影视剧对以往同类题材创作手法的超越, 摆脱了脸谱化、符号化的叙事手法, 在宏大历史叙事下尽量做到客观地还原真实的历史情怀。传统的教化转变成了在尊重历史前提下对历史真实的抽取和重构。

《建国大业》作为中国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今主旋律电影创作水平的文本, 从它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主旋律电影创作已经拥有的提升, 和对未来电影创作的借鉴之处。

1、“缝合”历史人物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要融进四年历史的波荡起伏, 刻画细腻的人物形象似乎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有着自己成功的独到之处。随着主旋律电影在对意识形态表现策略上的改进, 对领袖人物的刻画也不再使用单纯的理性状态表达, 出现更多平民化叙事展现人物的经历和精神。这种叙事手法也许不是再现, 也不是解释, 而仅仅是一种修饰。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 平民化叙事是一种修辞的话语, 涉及对某种外部指涉对象的信息交流, 也就是说更多地是在表现话语言说者的“表达”和“意指”。

这一年代背景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已是很熟悉的了, 不再需要历史教科书式的教化。而观众永远都有超越历史人物刻板印象的揣测式想象。因此, 在影视剧中这些人物, 包括领袖形象, 无论是真实的, 还是演绎的, 它们都是对观众“窥视欲”的满足。对于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许多在主旋律电影里没出现过的视角和情节, 以及它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 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蒋氏父子失落而苍凉地关于党国的交谈, 以及淮海战役胜利后饮酒庆祝的浪漫化演绎, 这些打破脸谱化痕迹, 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的方式, 都让影像还原历史具有了可信度。而这种公正和宽容的态度, 对观众和更多年轻人来说意义才是最大的。

2、“缝合”主流意识形态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 任何战争其实都是一场浩劫。但是, 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说, 战争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项必然的重新洗牌行为。《建国大业》把这场人民战争定义为必要的和具有进步性的。与以往影片用自己的声音来教条性地宣扬自己的正义性不同, 《建国大业》更多地采用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这是影片《建国大业》成功讲述的“神话”之一, 叙事的“缝合”目的也昭然若揭。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战结束后整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集体理想, 但是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的隐患爆发后, 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 原本只是居中调停的民主派开始了新一轮进与退的探索。从李济深的举棋不定, 宋庆龄的“不动”, 到后来与毛主席亲切握手, 共商建国大业。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代表当时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精英对这场人民战争之伟大的认同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肯定, 说明了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观众要与电影中的思想意识发生关系的时候, 第三方的话语成为“他者”的话语, 它可以讯唤作为个体的观众成为“屈从”某一意识形态的主体。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尽量避免口号式和传道式宣传的基础上增加说服力。而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富有哲理、合乎实践, 并且深入人心的。因此, 教条性的直接灌输造成意识形态呈现的重复, 反而过犹不及。这时通过第三方的话语掩饰了创作主体对主旋律思想意识的直接表达, 完成了对隐蔽意识形态的“缝合”, 显得更高一筹。

如果说影片对得道与失道的表现是对中国人处世哲理的点拨和强化的话, 那么, 对中国分与合的拉锯则是现时中国人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态度关照。蒋介石在三大战役失败后, 和蒋经国坐在台阶上谈心:“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 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 谁敢当这个千古罪人, 这胆量我没有。”即使是极注重权利和谋术的蒋介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从来也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是蒋介石的“没有胆量”还是李济深坚决不做“划江而治”的说客, 统一中国的信念都“缝合”在对历史还原的影像里。

从主旋律电影发展至今的历程来看, 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中对思想道德的直接教化已经不再适合当今观众的接受心理, 主旋律单调的表现方式已经过时, 对于本身即已受到认同的思想意识其实更需要“缝合系统”的强化。

四、结语

一直以来电影都通过把复杂的现实、历史问题简化为二元对立的矛盾来帮助观众轻松认识。这也是主旋律电影一贯采取的叙事模式, 现实、历史的矛盾冲突被简单的因果逻辑演绎, 观众从中分辨是非, 没有任何模糊的怀疑。电影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就是在电影以外提供一个秩序、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 当故事结束的时候, 一个个个体被这些秩序和意识形态所训唤, 产生是否与之认同的疑问。但是, 在多元化社会里, 简单的二元对立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对历史的“窥视”, 甚至还会遭到冷落。当纷繁复杂的真实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 无论是影片打破先前的神话, 还是观众对之批评和争论, 其实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在“缝合”意识形态。因此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 无论是创作实践, 还是批评评论, “缝合系统”理论都可以为将来的主旋律电影提供更好的文化内核。

参考文献

[1].胡菊彬.新中国意识形态史 (1949——1976) [M].北京:中国广播电影出版社, 1995:扉页.

[2]. (美)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5:3.

[3].同上.31.

[4].唐科.商业化与新世俗神话——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状况分析[J].当代电影, 1998 (2) :45.

篇9:《建国大业》启示理财大业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毛泽东主席在党中央撤离延安实施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决定让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华北主持中央委托工作,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则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和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风趣地解释这一决定的理由:“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分开放,打烂了一坨,还有一坨!”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建国大业中党中央分散战争风险的原则,也是大家早已熟悉的投资理财原则。基金现在已成为都市家庭的重要理财工具,进行基金投资同样应该贯彻这个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在购买基金时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来分散风险。

构建核心组合

基金组合不是说买的基金越多越好,更不是随便买了一堆基金就以为搭建好基金组合了。如果股市行情火爆,购买股票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请牢记高收益高风险,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尤其是目前市场震荡明显加剧,投资者还应当把一部分资金分散出来,投资一些风险较低的债券和货币基金为佳。债券基金波动比股票基金要小得多,而货币基金则可以当成流动性较强的现金管理工具。两者都能有效降低基金组合的风险。

当然,从获取长期收益的角度出发,如何选择股票基金和股债混合基金才是通常构建基金组合的核心。首先,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投资目标,然后审慎选择三四只业绩稳定的股票或股债混合基金构成核心部分,这实际是决定整个基金组合长期表现的主要因素。

在确定核心组合时,应尽量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首要注重基金业绩表现的长期稳定性而绝不是短期突出表现。通常而言,那些屡获大奖、口碑很好、费率合理、基金经理连续任职时间较长、投资策略清晰和易于理解、平均回报率较高的基金,应当成为首选。另外,在确立核心组合之后,不妨适当考虑买进一些主题和行业基金,以实现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并增加整个基金组合收益的可能性。

纳入非同质基金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可忽视,那就是非同质基金的分散度远比基金数量更重要。如果持有的基金都是投资大盘蓝筹股或都是成长型的,即使基金数目再多,也无法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此外,基金组合虽然强调稳定性,但不应该一成不变。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有时需要及时调整相关组合才能满足既定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程度的要求。

篇10: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革命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篇11: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在基层工作中,尤为需要我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坚定为国建功立业的信念。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还没有脱贫,人民生活疾苦。在这里,不需要我们上战场,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不需要我们上天入地,没有航天、潜水等领域的千斤重担;但我们却是时时刻刻与老百姓打着交道,时时刻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克服基层艰苦条件,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为群众办实事、实办事、事办实,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在将我们爱国热情于我们的工作中发酵,传递给我们服务的每一位群众。基层工作者中不断涌现出优秀基层干部,像王传喜、余静、龙书伍、和勋、李秋莲等,他们艰苦奋斗,不忘初心,本着服务人民的理念,为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发光发热!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身处的各行各业中,都能继承这种精神财富,何愁大业不成?前进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风起,春潮涌,历经艰辛曲折,艰苦奋斗拼搏,迎接我们的新时代。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目标也步入决战阶段。前进的途中,必然会有很多曲折。因此,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全国上下不仅要凝神聚力,更要大力弘扬“红色精神”,以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推进强国富民的伟大事业。用“红色精神”之钙,为广大热血青年强筋壮骨恰逢其时,大有必要。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精神之钙,有倡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有“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有“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没有挖掘,再丰厚的精神财富也难有价值;没有发扬,再伟大的精神血脉也难以传承。“红色精神”的传承、发展离不开载体,只有让“红色精神”可知、可看、可感,才能让青年一代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篇12:《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7.关于《建国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因为有当,所以有国

8.2019读《建国大业》有感

9.关于《建国大业》观后感范文【精选篇】

篇13:《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一、主旋律影片从意识形态走向市场主导

(一) 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从1949至1966的“十七年”, 中国电影的低谷与浪尖交替出现, 它有着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是试探摸索、传统与新生磨合交接时期, 其创作可以用“诉苦迎新”来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 在“双百”方针下, 文艺界活跃起来, 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集中表现在英雄颂歌;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是高潮时期, 产生了电影经典的时代, 比较规范的套式、精致的艺术创作、自如的电影语言运用, 都在经典影片中呈现着, 民族叙事传统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而在文革时期, 文艺封锁政策对中国电影造成深重打击。

总的来说, 这一时期的电影以阶级斗争时代的精神主题为创作动机, 意识形态上反映的是以无产阶级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思想开阔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 使他们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在思想解放的时代氛围、活跃的艺术竞争和高涨的理论热潮中, 新时期主旋律题材不断创新, 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时期, 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从各自的文化优势出发, 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了对电影语言的锐意革新。尤其是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相继崛起, 不仅展示了纪实美学和造型美学的新鲜、动人的魅力, 也宣告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大规模艺术接力的完成。尤其值得肯定的是那些以写人为主的传记片 (《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等) , 着力表现了伟人的内心矛盾与痛苦。这样发人深省的电影, 使得主旋律影片的“工具意识”淡化。

(三) 80年代的“主旋律”概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电影艺术家将镜头对准现实生活, 着力描写改革大潮对旧生活的冲刷, 揭示改革面临的阻碍, 描写改革者的喜怒哀乐, 反映改革给不同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主旋律电影”的概念由此提出, 这类影片反映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导向的主流思想。

第一批描写改革的影片是通过塑造大刀阔斧的改革英雄开始的, 借助于记述某桩人事的更迭、某项产品的试制、某项工程的建设来论证改革的势在必行。到21世纪以来, 改革题材的影片更多地开始关注都市的新生事物。如工业改革题材影片《市场风云》, 反腐题材影片《生死抉择》等, 在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优秀的现实题材影片也从此开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 《建国大业》第一次将商业与主旋律结合起来

作为一部史诗电影, 《建国大业》和一般主旋律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云集了海内外一百多位一线明星参与演出。过去在主流意识形态影片的运作过程中, 用商业手段来营销这个环节做得不够, 《建国大业》这一次使足了浑身解数, 使主流影片真正融入到大众的观影主流中去, 第一次标志性地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首映半天票房就达到1500万, 上映3天半后便突破1亿, 创下国产片之最, 与《变形金刚2》的内地首周票房比肩。上映一个多月以来, 创造了4.1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1]

《建国大业》在票房上的成功, 证明制作一部宣传和营销双赢的影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主旋律与商业化并不矛盾, 关键看创作者的能力, 是否能引起投资人的兴趣, 以及宣传能否到位。不可否认, 大批年轻人去电影院就是去看明星的。当代年轻人没有父母那一辈人的主旋律电影情结, 在这个被欧美大片充斥的时代, 中国电影只能靠贴近生活的都市剧及类型片 (奇幻、恐怖、喜剧等) 吸引年轻人。老一辈电影人希望通过主旋律影片让年轻人铭记历史, 将红色情结延传下去, 明星此刻成为了“诱饵”。无论历史题材献礼片的教育意义、感人力量、社会影响有多大, 至少有90后的孩子进电影院, 直观地感受了60年前那个革命时代的艰辛不易, 这对于中国主旋律电影来说就是极大的成功。

二、《建国大业》的市场营销模式全景观

营销学大师, 4Ps营销理论创始人杰罗姆·麦卡锡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一书中将市场营销组合要素概括为4类: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即著名的4Ps。4Ps理论为市场营销操作提供了方法, 是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石。《建国大业》的成功与其营销策略实分不开的。

(一) 《建国大业》的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 (Product) 策略:注重开发的功能, 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 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2]《建国大业》的创作, 将主流电影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它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深度的阐发。

1. 史诗化的影片风格

《建国大业》继承了主旋律电影的基本传统和叙述模式, 但更重要的是它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类型的一些经验, 把史诗化的叙事, 以大时代跨度的故事承接为主干, 刻画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在形式上说是“好莱坞式”的中国大片, 但在情节上依旧保持了剧本台词的中国传统———含蓄深刻, 而且它在满足观众的欣赏和消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这样的电影, 必须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2. 占领市场的影片定位

电影的市场定义是大面积传播的大众消费品:第一, 它非常大众化;第二, 它需要高额投资;第三, 它对大工业很依赖。作为产业的电影, 需要进行投资、生产、销售、收回投资的全过程。如果只进行投资、生产, 而不销售出去, 那不叫产业, 那叫事业, 比如图书馆和博物馆。

因此, 按照电影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规律来推进主流影片的创作, 使其成为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价值观念意义上的主流电影, 而且也是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主流电影, 这才是目前主旋律电影最佳的路径选择。电影界对主流的定义有两种:一是占据主流市场的电影, 二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建国大业》把这两种融合起来, 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 也是市场意义上的占据主流电影, 占据高票房的主流电影。

3. 创造商机的上映档期

电影是创意产业, 主流电影的发展应该前瞻性地把握主流社会心理, 通过事件化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 通过柔性表达打动观众的心灵和情感, 并自觉地运用商业档期创造电影的最大商机和最佳商机。在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献礼影片, 《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6日在全国上映, 通过建国60周年和172位明星, 立马将媒体和观众群体聚拢到电影院, 乃至吸引了一大批70、80乃至90后的观众。

4. 庞大的明星阵容

《建国大业》可以说是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 最有名的尝试是172位明星的“全明星阵容”。而这都是源于韩导演的个人魅力。韩三平是中影集团掌门人, 被业内人士称为“三爷”, 这些足以显示他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这样的“个人特色”加上影片的“中国特色”, 《建国大业》已经成功地走出了营销的第一步。

(二) 《建国大业》的销售渠道分析

渠道 (Place) 主要是指: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 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 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3]《建国大业》独特的销售渠道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1. 首映造势

“为了宣传《建国大业》, 中影集团掌门人韩三平亲自带队, 8天时间赶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礼。这8个城市都是韩三平钦点, 除了票房的考虑外, 也选择了跟那段历史密切相关的城市。”[4]在宣传影片的过程中, 韩三平导演阐述了他对献礼影片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主旋律影片运作模式的期望。

2. 市场主导

以往的主旋律作品大多通过包场、组织等方式发行,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行政方式, 与市场脱节。而《建国大业》在公映环节突破了这一做法。韩三平说:“主管部门下文件, 那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姿态, 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档期定在国庆前期, 组织观众去看也比较合适。看电影还有一种情绪性观赏, 大庆之日会涌动红色情结。”[5]《建国大业》遵循市场规律, 在市场为主导的理念下获得了成功。

3. 大量拷贝

大量的拷贝也是这次《建国大业》渠道营销的一个典型做法。韩三平对外宣称这是他主持中影以来的最高拷贝数。据业内人士分析, 《建国大业》上映后, 基本锁定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据介绍, 600~700个拷贝就能保证一部电影在全国上映, 1450个拷贝意味着在一家电影院的多个放映厅将同时上映《建国大业》。[6]档期加上拷贝量, 使《建国大业》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影院的市场。

4. 优惠手段

除了常规商业片操作手法外, 《建国大业》还细致地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通常针对献礼片, 大小城镇都有系列优惠补贴活动, 诸如“向祖国汇报”、“红色电影月”等, 包括相关部门出资派发优惠券、对组织团队观影采取团体优惠卡等方式, 而《建国大业》无疑在献礼片之列, 这又让该片在纯市场之外多了些便利。

(三) 《建国大业》的促销手段分析

促销 (Promotion) 主要是指: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 以短期的行为促成消费的增长, 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7]《建国大业》是如何零片酬起用大批明星的, 又如何把一部主旋律电影进行商业包装和营销的, 其后产品又是如何开发的?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1. 制作期:诱使媒体“揭秘”

明星是一部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核心因素。韩三平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 吸引了一些明星捧场, 后来加盟的人越来越多。于是, 将建国六十年献礼和明星陆续加盟集合起来宣传, 炒作的力量也就更大了。从众效应使得很多同行认为不进组就没有面子。这种奇异的效应无疑又增加了影片的可看度。媒体的关注度就此升高。纷纷前来打探拍摄进展, 揭秘人物剧情, 达到了“未映先热”的效果。

2. 上映前夕:全方位强势宣传

韩三平自言, 《建国大业》营销策略并无新招, 按商业大片操作路数在走而已。在这场宣传战中, 全国各路媒体也主动地宣传《建国大业》各方面的消息, 如报纸提供专题策划、杂志提供封面等。可以说, 各大媒体利用此事也赚取了不少受众的眼球。更值得一提的是, 各大电视台也慷慨地滚动播放《建国大业》预告片。而在南京首映礼上, 江苏卫视全力投入, 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包罗万象的盛宴。

3. 公映后期:尝试开发延伸产品

蒋德富说:“好莱坞现在票房仅占总收入的20%, 关联产业和后产品占80%。在中国, 票房占80%, 后产品和关联产业才占20%。”[8]《建国大业》的后产品开发只是一种新鲜的尝如后期制作的雨伞、茶杯、扑克牌、签字笔等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国的主旋律影片在延伸产品环节还处在入门级, 有待经验积累。

(四) 《建国大业》的价格策略分析

价格 (Price) 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 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 注重品牌的含金量。[9]影片票价居高不下, 易引发争议。然而, 高票价也使得《建国大业》在同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对垒中不落下风。

1. 同好莱坞大片抗衡

影片刚刚上映, 上海各大影院纷纷给《建国大业》挂出80元到100元不等的高票价。这个价格是近期电影中票价最高的, 与《变形金刚2》、《飞屋环游记》等进口大片相当, 同时创造了国产片票价新高。除了上海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 其他城市的票价也不低。影迷纷纷在网上晒出各自城市的电影票价, 票价大多都在60元以上。

如果是单纯的商业大片, 高票房一定会赢来一致的赞许, 毕竟票房高低是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建国大业》不同, 虽然170多位明星的参演增加了该影片的商业元素, 但本质上它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正是“爱国主义”的感召, 参演本片的众多明星才“零片酬”加盟, 大大缩小了影片的总投资。

2. 组织免费观影

除了商业运作之外, 《建国大业》也组织了免费放映, 下到贫困地区, 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在祖国60周年生日的时候看到这部献礼影片;同时, 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老红军观看, 缅怀那个战火纷飞、辞旧迎新的峥嵘岁月。此举, 对于一些人认为《建国大业》拿“爱国主义”赚钱的想法做出了回应。商业盈利是必须的, 而影片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回馈社会。

三、中国主旋律影片市场化的社会价值及前景

(一) 社会价值

1. 教育意义

《建国大业》172名演员的集体亮相, 在中国电影史上实为空前。它所形成的全民议论热潮, 也使主流娱乐化变为传播焦点。以意识形态为主的主旋律电影不断吸收商业电影的创作模式, 在可看性和观赏性上有了突破性发展, 显示出良好的势头。观众也都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了历史知识, 所获得的美学价值同电影的教育意义并重。《建国大业》既抓住了受传者的猎奇心理, 给一直难以刺激老百姓自发观影欲望的献礼片带来了不少新意, 又符合电影的视觉文化本性, 切合大众追星梦想的同时, 将艺术元素和商业元素融为一体,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使观众在轻松的环境下了解历史并受到启示, 指导未来。

2. 综合传播增强的文化共识

就传播技巧而言, 无论是诉诸理性的还是诉诸情感的, 综合宣传下的《建国大业》都收到了良好的回应。影视艺术同大众文化、传播学联系紧密, 受当代文化影响颇深, 同时又反作用于当代文化走向, 引领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趋向。通过优秀电影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 使观众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 影视艺术在本质上表达的不仅是个人的欲望和情感。在社会大环境的催促下, 观众内心深处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时代情节、社会情感等, 有着本能的群体归属感和群体规范意识, 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集体现状。这样的影片无论其艺术成就如何, 但在这个国庆60周年的时刻, 不仅为祖国母亲献礼, 同时也将整个民族的心拉拢到一起, 增强民族凝聚力。这就是主旋律电影巨大的社会公用。

(二) 前景展望

《建国大业》为中国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范本, 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按照发展中国家电影化的道路和电影产业化的规律,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影企业制度, 尤其是制片人中心制, 不断完善电影产业链, 有效提高主流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其首度尝试电影后产品的开发, 虽经验不足, 规模很小, 但这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未来十年是中国电影黄金十年, 需要所有的中国电影人贡献智慧, 贡献手段和策略, 不仅要有韩三平那样的老总, 还有编剧、导演、营销、发行、电影批评工作者等, 在这样一个时期承担自己的责任, 为中国电影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新的力量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197830.htm-fr=ala0-1-1.

[2][3][7][9]Jr.William Perreault, Joseph Cannon, E.Jerome Mc Carthy.基础营销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76, 78, 80, 85.

[4]陈建新.建国大业正式公映主旋律影片寻商业突围[EB/OL].http://www.sina.com.cn.2009-09-17.

[5][6]彭骥《.建国大业》——不可复制的MBA经典营销模式范本[N].新闻晨报.2009-09-21.http://www.sina.com.cn.

篇14:国庆娱乐《建国大业》

2009年2月12日,是《建国大业》开机仪式的日子,在那一天,媒体就认定此片将成为今年演出阵容最强大、最值得关注的电影,当时我们还没有想到“史无前例”这个词儿。可是随着首映日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息被曝光,这个词就像一记重锤砸在全国媒体和观众的头顶,叫人不得不关注。

无论打历史牌还是明星牌,毫无疑问,《建国大业》在正式上映前就红透了半边天。这究竟是中国电影拍摄模式的新突破,还是买椟还珠闹剧的重演,想必各位看客心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 题材经典

1945年到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波澜壮阔和风云际会的年代,《建国大业》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整个剧本结构集中在毛泽东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这三位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关系上,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

据内部人士透露,《建国大业》在角度和题材上有出新,而在领袖的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领袖的内心世界,把领袖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

还有什么,比还原一个民族的历史更吸引人的?

★ 明星们,你“建国大业”了没?

这部由172名明星加盟的主旋律电影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加盟明星最多的记录。

按照全篇134分钟的总长来计算,平均每分钟就1.28位明星出场,走马观花似的目不暇接。其中大部分都是露一露脸就走的“龙套”。无论是“群英荟萃”还是“萝卜开会”,总之,用明星来引人眼球,《建国大业》做得很完美,不仅“货真价实”,而且“童叟无欺”,无论老少,总能在扎堆的明星里揪出一个喜欢的或认识的。《建国大业》里的明星就像大观园里的桃红柳绿、莺声燕语,老远便能吸引人驻足流连。

然而,明星的脸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建国大业》真正的卖点,当然“建国大业”本身也不是卖点,只是重点。正因明星多,一多反而显出“角色”来了,《建国大业》让我们从寻找明星的身影转向寻找明星扮演的角色——明星跑龙套,忽然成了真正的卖点。明星跑的哪场龙套,成了大多数人手持放大镜细心勘察的重点,而这一勘一察后,我们才发现,竟被跑龙套的明星们“忽悠”着读了一遍历史,《建国大业》“曲线救国”,把一切可“利用”的明星“利用”起来,以达重质重量重票房的目标。

看来,明星的脸并非一无是处,明星的演技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用途”和合适的“角色”。

明星们,你“建国大业”了没?

★ 片酬?没有!

这里说的片酬不是最高,而是最低,低到什么程度呢?零!

3000万人民币的投资,对于这样一部需要制造大量战争场面的影片来说,还是有些紧张。

此前外界一直盛传《建国大业》所有参演的演员都是零片酬,被出演蒋介石的张国立确认了这一事实,从大牌到小碗儿,所有演员都是“零片酬”出演。而导演韩三平则表示,“如果全国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会适当给演员们一些补偿”。

据媒体估计,如果全部按“腕儿”的大小来计价的话,剧组需要向全部明星支付约8亿元的片酬,向来以片酬来计价身段的明星们,此次争先恐后地“义务劳动”,别说在中国,在世界电影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 发行拷贝数量之最

《建国大业》的票房将会如何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在新闻发布会上韩三平一如既往不肯估计这部电影的票房,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在无法预测”。

但他同时透露,“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发行的拷贝数量和票房是成正比的,《建国大业》在试映后,院线订购的拷贝数量达1450个,这是目前中国电影拷贝数量发行之最。”虽然拷贝数量不能完全代表票房结果,但也留足了悬念给各位看客。

★ 众导演唱一台戏

除了强大的明星阵容,《建国大业》强大的名导演阵容也创下了中国之最。

上一篇: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一篇:巴彦淖尔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赞助商回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