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2024-04-13

看建国大业观后感(通用8篇)

篇1: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小城的影院设施破旧,这让我非常不满。作为一个地级市,没有一家象样的影院、没有一个自己的图书馆,显然是很成问题的。不过,影院虽然糟糕,好歹也是能放点什么,就在这个破影院里,看了那部在网上热议的《建国大业》。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片子,导演的立意当然已经不劳多说,拍摄水平也算得上差强人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等的特型演员也是身经百战,受到广泛认可。就连**宋庆龄的演员许晴,化了妆以后也颇有些神似,虽然感觉起来雍容的气度还少了点。

总体说,这是一部不算失败的影片,当然,如果没有那些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明星,也许还更好些。看着冯巩、赵薇、章子怡在政协大会上讨论建国方略,很让人有些晕眼。刘德华跑前跑后没干成什么事,成龙、陈红当记者,梁家辉、黄圣依忽然撞出来弄点动静,感觉起来很有些挠头。

不过,象这样严肃的电影,往年的拍摄以严肃为主,小孩子们还真看不进去。现在,换了这一大批明星,帅的帅呆,美的美烂,满场子里也就乐得都是白牙,换个位子想想,这也是算得上是会抓耗子的猫猫吧,猫的颜色只好不去分辨了。

那么,就算明星多点,就当是他们露把脸,表达爱国感情,为国庆献礼吧。娱乐时代,爱国教育的方式,只要不出原则错误,我看也没什么不行。何况,这些星们,在拍戏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很认真的,比如演蒋经国的陈坤,个人认为还是演出了末路皇太子的气质来了。

至于还有很多的脸熟的演员,据说都是放下明星身段,在这部大片里跑一把龙套。可惜我老人家太老,没能记得清名字,真不好意思,呵呵。

篇2: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一)今天在老妈的强烈的要求下,和哥哥3个人去大光明电影院看了演员阵容无比强大的《建国大业》。看完之后,的确感觉非常震撼,而且怎么我看了就觉得颇有喜感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进了影院,哇噻,几乎全部都是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级别的人物,是那种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和我们一个放映厅。感叹,这电影的魅力难道可以用上下通吃来形容么?

首先出现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当然是“纪晓岚”——张国立。他一个光头,外加小胡子,老妈是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怎么这么像纪晓岚里的形象„„”PS:现在老妈又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4》,接着说:“现在看看么,像蒋介石了。”汗,其实张国立的演技还是值得肯定的,把蒋介石的感觉演了出来。

接着出现的是矮个子刘仪伟,他的那张脸,怎么看怎么奇怪,特别是放在如此政治颜色强烈的片子里就更加让人匪夷所思,啊,对了,外加他的特异语气,不让自己笑出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之后立刻出现的是位国际巨星,没错,正是功夫皇帝李连杰。他的脸被定格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全场哗然,看那一身国民党军装穿的,完全颠覆他的平时形象,而且配音采用的也是李连杰本人的声音,各位想想他的声音吧,我就不再点明说了。

孙红雷扮演的是一个记者,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请允许我称呼他是“斯文败类”,看他说话说得结结巴巴,我还在想他拍这么些镜头的时候,到底NG几次。

嗯,让叶子回忆一下后面出来的是谁,哦,应该是蒋经国的扮演者——陈坤。史上最帅的蒋介石之子我算是在今天见识过了,但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要说的,陈坤在戏里很严肃,完全没有《金粉世家》里的玩世不恭,也没有《粉红女郎》里的吊儿郎当,多一份的是正密的心思。

再者嘛就是可爱的范伟大叔了,他在戏里扮演的是为毛主席做饭的人,在见到毛主席后兴奋得像个孩子,本来范叔叔的脸就非常有喜感,再加上他那有点傻得可爱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可惜,最后由于间谍的通风报信,回去拿正在驴子上煮着的菜的他被无情地炸死,而毛主席送给他的一包不舍得抽的烟,也经毛主席之手烧在了他的坟前。

比较雷到我的是陈凯歌的形象,看见马路上有人肆意打人,他拿起一杆枪对着天开了一枪,如果换成是孙红雷完成以上动作,或许我会觉得很MAN,可是陈导,您那文绉绉的长相,实在不适合冯玉祥这个角色。

然后么,应该就是成龙大哥了吧,一个连名字都没有打出来的香港记者,还说着一口的粤语,同样是戴着副眼镜,很有feel,只是戏份太少,就几句台词,而且,为什么成龙大哥显得如此苍老„„

冯小刚不能不说,他扮演的可是上海滩以前的大流氓杜月笙啊!那一个流氓样,嗯,很好很强大,墨镜加拐杖,难怪和他对戏的陈坤会觉得压力很大,要求反复试戏。啧啧,原本就有这样的潜质,再加上他那被周立波说得极为出名的外表,想不笑都难。

随即要说的就是刘晔了,他扮演的也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士兵,当毛主席和朱德司令开始阅兵式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用吼来完成全部台词的演员,吼到后面就破音了,看着他的样子,有点让我想起《硬汉》里的刘晔形象,嘛,男人味道还是有的,就是觉得他吼台词的时候随时都会有笑场的可能呐?

叶子最近的记忆力果然不好,白天刚看完的电影,连明星的出场顺序都不记得了。罪过,罪过,那么接下来是谁呢?啊,差不多是甄子丹了,他扮演的是田汉,(什么?问我田汉是谁?!对着窗户去唱国歌100遍!)他也戴着眼镜,(我说导演,你是眼镜控么,怎么这么多演员都平时不戴眼镜的集体变成四眼?)那一个正经样,绝对让人眼前一亮,只可惜,平时看惯他板着脸教训坏人,今天看他在毛主席面前谦虚一笑,实在让人冷啊。

终于终于,到了叶子印象最深刻的演员了!对,就是那位春晚上去次数最多的人——冯巩是也。(他怎么也戴起眼镜来了啊喂!导演你果然是眼镜控么„„)冯巩的台词不多,可是十分有喜感,他是在讨论国歌的歌词是否要改的一场戏里出现的,举手举了好几次的他,都没有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来被毛主席看到,才得以说上话,还带着他独有的乡音:“我想说的都被他们说了,也就没啥意见了。”附带着他的幽默表情,本片放映至此,最大的笑声出现了。没办法,人家的本行啊。

哦,差点忘记了梁家辉,他何止没有名字,连台词都没有!为了与毛主席和宋庆龄合影,他不顾前面站着的是妇女代表,在摄影师郭德纲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拍了照片,可是最终被人拉走,并且被要求从照片中删去,可怜的梁家辉。

最后出场的当然也一定要是大牌,嗯,这人不是别人,正式天王刘德华。他扮演的是蒋介石的手下,有魄力,让我联想到了《无间道》里的他,在他的一个回眸特写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蒋介石对于大势已去的无奈背影,更多的是复杂的感情„„(坏笑)

嘛,总体来说《建国大业》还是不错的,看的叶子我很震撼啊!各位,不妨去看一看吧!会有不同惊喜的发现。

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二)经过千辛万苦搞到票,然后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叙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欢两个场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解严(将台湾带入民主时代),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因此我认为,影片中陈坤的扮相与我心目中的蒋经国最为吻合。片中对征集到国旗、国歌作品的选用过程,犹如生动的教学片,更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看完《建国大业》,如果你非要问我,谁演的最好?我说是张国立。可能在一些人心里,张国立电视剧演的多了,没有那些“电影明星”们更有银幕范儿。其实错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担多大戏的人,蒋介石,这个份量特别重的角色,被他担起来了,担得漂亮。

当然从外形上来说,张国立无论是从长相上还是身材,都跟蒋介石“不像”得太厉害。但是张国立没走“形似”,甚至于没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蒋介石的心,把内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脉去演,这个就很厉害。所以蒋介石的第一个镜头一出来,我就闭嘴了,那种融会贯通的精神气质,已经远远超过了演技的范畴。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张国立刻画人物用的是“春秋笔法”,不显山不露水的,很多好东西要是不仔细看,一不留神就过去了。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许多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给很多人一种印象,共产党大都是些没文化,被地主老财逼迫无路可走,才入伍参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剧本的粗糙。作为一剧之本,可以看得出,剧作者试图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集中将五年间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详尽地描述,终因功力不够,而显得结构凌乱、内容庞杂,头绪错综复杂,人物刻画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导演的问题。这是一部国庆献礼片,担纲导演的是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导过电影的、负责电影事业的高级官员,为了>保险起见,又拉了另外一位导演过很多片子的导演。但对于一个剧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导演再有号召力,也无济于事。尽管场面做得很大,气势上很雄伟,但描写战争无非就是行军、长镜头、多弄几处炸点,动不动就是航拍,电脑三维动画,虽是群星云集,但仍旧掩盖不住影片的整体苍白。

第三个要说的是摄影问题。片中出现众多开会的大场面,这是一般导演最为头疼的,因为场景单调不容易调度。而本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或许为了照顾众多明星的档期,根本就没考虑拍得再细些,几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几组镜头,场面有了,但效果上就显得雷同了。

第四个要说的是剪辑的问题。可能还是因为剧本的原因,内容上的凌乱表现在剪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太跳跃的手法有点模仿美国大片的意思,以对白或音乐的先入作为场景转换的套路,也显得有些老套了。黑白与彩色色调之间的转换也都过时很久了。

总之,这部片子作为主旋律的国庆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个损失。它没有早年间《开国大典》拍得精致,当然,想看明星们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脸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三)放映厅内的灯光缓慢却有些突然地亮了,影片已经结束,我有些激动,想要但羞于举起双手鼓掌,最终在片尾曲中听见零稀的掌声,响应了这份心情。为自己感到遗憾。

在影片的前半,我还难以接受其过于片断化的叙事,有些不合时宜的插入曲,乃至客串角色的小煽情。我数次察看手表,以为将近尾声,却发现余有长得让人不知道接下来还能讲什么的时间。现在,我也不好说她是否把握了历史剧与众星联袂,这两个课题间的平衡。

然而这究竟是不能以寻常电影的标准来判断的,内容和背后的意义超越了形式本身,透过历史画面领我们感受老一辈贤达在建设新中国过程中挥洒的汗水、做出的牺牲。因为是60华诞的献礼,所以她是昂扬的;因为是对历史的回顾,所以她又是沉静的:如何有了现在,如何开拓未来。友人对我说:“爱国的心人人都有,只是有时不便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激发这情感,总得有个契机。”因而我想,爱国是热血,也是内敛。前者,忆及闻一多先生悼念李公朴烈士的最后的演说;关于后者,脑海中满是大家三个月来训练的场景。

篇3: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一直以来,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自为战、各有弊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主旋律电影“说教意味浓重, 营销理念陈旧、运作模式效率低下”[1], “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2]是其主要弊端。随着影片《建国大业》的成功, 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主旋律内容、商业化运作”的电影制作新模式。

一、入虎穴得虎子——巨额营销投入

长久以来, 出于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因素的考虑, “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3]。而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建国大业》影片推广费用近2000万, 再从其拍摄总投资仅三千万来看, 推广费占总投资比例之大, 在主旋律影片中前所未有。正是有了2000万的推广费用, 《建国大业》才会一口气做到了“大片气场”, 攻下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 才会投下了“国产电影数目最多的1450个拷贝, 才会占据全国80%的票房市场”[4]。可以说, 巨额的营销投入为影片的顺利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借势营销——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首先, 借了内容的势。《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 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 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 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 《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营销角度看, 《建国大业》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 具有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其次, 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 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建国大业》营销的巨大成功有取巧之嫌, 那么对于其他影片的营销者而言, 如何想方设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则是顺利推广影片的第一道难题。

三、挖掘导演“个人品牌”——“营销”韩三平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 创造品牌价值, 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营销策略和过程”。[5]在《建国大业》的品牌营销中, 最独具特色的是总导演韩三平“个人品牌”的营销。从今年2月拍摄《建国大业》以来, 韩三平成为被媒体曝光次数最多的导演之一。他的不少语录都成为很多娱乐新闻的头条。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 韩三平巨大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建国大业拍摄之初, 韩三平就确定了组建明星阵容拍摄影片的计划, 吹响了全国影视明星的“集结号”, 而众多明星的加盟除了被影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外, 另一方面则是冲着韩三平的影响力去的。一句“韩三爷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被广泛流传。韩三平“个人魅力和个人地位”被制片方炒作的淋漓尽致, 已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标签, 影片推广方把韩三平连同《建国大业》整体打包, 全力进行商业运作。

四、做足阵容戏——强大明星阵容背后的“名人效应和媒体组合营销”

社会心理学的“表层欣赏”这个观念引入传媒营销界之后, 迅速演化成了全新的“明星营销”模式。深谙此道的韩三平导演在推广《建国大业》时把“明星营销”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 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 简直是群星璀璨。“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娱乐看点。作为影片的制作方兼推广方, 以韩三平为首的主创人员也在宣传豪华明星阵容方面做足了工夫。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 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毛泽东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等等。

明星效应带来的是多种媒体的组合营销。《建国大业》的各种重磅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占据了各大报纸的显要版面。各个媒体对《建国大业》密集报道的背后是影片营销人员的精心策划。影片的营销人员从一开始就竭力在明星阵容上挖掘新闻, 吸引媒体记者和公众眼球。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这就是注意力经济, 就是要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影片推广方的推动下, 全国各大媒体为《建国大业》做了延续好几个月的“免费”报道, 纸质媒体从单纯报道《建国大业》的娱乐新闻到策划无数的新闻选题, 从一个报道兴奋点到另外一个报道兴奋点, 宣传效果不断叠加, 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大电视媒体慷慨滚动播放《建国大业》的预告片。拿南京首映礼来说, 江苏卫视精心布置, 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把首映礼办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各大电视台为了产生“叠加效应”纷纷与《建国大业》相联合, 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五、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星国籍争论背后的事件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 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手段和方式”[6]。8月, 一个披露部分参演《建国大业》明星国籍身份的帖子突然在互联网上流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场关于明星拥有外国国籍参演《建国大业》合不合适的争论迅速升温, 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版评论参与讨论。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互联网上关于《建国大业》明星国籍内容的网页超过35万个, 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讨论, 上千万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了跟帖留言, 这无疑在宣传上又大大帮了《建国大业》一把。如果说这场争论一开始并不是制片方所能预期的话, 那么影片推广方接下来却真正做到了因势利导。先是导演韩三平出来辟谣, 认定这个帖子反应的明星国籍问题并不准确, 后来又是涉及国籍问题的明星纷纷表示:虽为外国籍, 却依旧还是中国心。制片方的一举一动, 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据百度网站所披露的数据, 仅9月13日一天, 关于《建国大业》的检索量就高达7万多次, 《建国大业》在成功的事件营销模式运作下真正做到了“未映先红”。

六、贴片式广告营销——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气息

“从1999年开始, 中国电影就出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7], 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4000块。伴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也逐渐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广告平台”[8]。此次《建国大业》也采用了贴片广告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据统计, 《建国大业》在放映前贴出的广告数量有19条之多, 吸引众多企业主投放广告的原因有很多:全国各大影院同步放映实现了保证了投放广告的覆盖范围;《建国大业》占据全国80%的院线银幕保证了广告的宣传力度;《建国大业》主旋律内容和商业化运作保证了投放广告的企业主达到了政治和宣传效果的双重收益;《建国大业》本身的巨大影响力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保证了观影人数。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商业化的市场运作和超高水平的营销技巧, 就《建国大业》本身的影响力而言,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建国大业》的成功开辟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完美典范, 既采用豪华的泛娱乐化明星阵容, 又表达一个宏大的叙事主题;既有效的宣传了主流意识形态, 又避免说教意味太浓的弊端;既靠影片本身吸引公众, 又采用先进的营销模式将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按照总导演韩三平的话说就是“《建国大业》是完全采用电影产业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来表达主旋律电影的内容, 与单纯的商业大片相比, 我们营销手段做得更为细致。”[9]可以说, 正是成功的营销手段造就了《建国大业》的票房神话。而《建国大业》真正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恰恰是韩三平说过的一句话:“组织一帮人, 拍完后把电影卖出去。”[10]正是这句简单的话成为连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的桥梁。毕竟, 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 主旋律电影同样需要市场, 而市场需要营销。

参考文献

[1]何晶, 孙玲.《建国大业演员国籍之辩》, 中国报道, 2009年第9期

[2]张晋锋.《提升质量创新营销向国庆60周年献礼》[J], 当代电影, 2009年第9期

[3]韩三平.不再“又丢面子, 又丢票子”.瞭望东方周刊, 2009年9月14日

[4]<建国大业>营销模式创新, 不可复制的MBA范本.新闻晨报, 2009年8月21日

[5]百度百科[DB/OL].http://bk.baidu.com/view/102602.htm

[6]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462.htm

[7]赵子忠.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J].现代传播, 2003年第1期

[8]丰彦.主旋律电影可占商业市场一席地.天天晚报, 2009年9月22日

[9]韩三平.<建国大业>票房一亿没问题两亿没把握, 南都周刊, 2009年9月

篇4:《建国大业》应该免费看?

此前,有网友提出了“免票论”,道理很简单,免费放映彰显众明星和中影集团的爱国心,否则,利用爱国热情集结明星免费出演,又让国人买高价票进电影院,这有点不厚道。当然,免费放映更易让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理由自然很有说服力,也很能抓住公众的心弦,如今,农民享受国家买单的免费电影大片《建国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回应,也是对公众期待的满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倾向。以《建国大业》为例,之所以能拥有众多明星,对票房的考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在“4.5亿票房”的诱人目标下,在云集172位一线华人明星“史上最牛献礼大片”的光环中,我们已经很难分清什么是商业片和献礼片的界限,什么是金钱和爱国的分水岭。也正是如此,农民享受国家买单的免费电影大片《建国大业》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更深层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当下的商业片和献礼片早已混淆,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可以说“主旋律”成了摆脱羁绊和指责的通行话语,隐藏其后的利益追逐总是若隐若现。那么,农民享受国家买单的免费电影大片《建国大业》,可以说是对商业利益的有限度突围。之所以说是“有限度”,在于这种做法還有待延伸。

整个中国电影的制作与发行,都已经纳入到了市场运作之中。一部影片的制作,除了希望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外,对制作厂家而言,更重要的是期待它的市场回报,负载着主流意识形态精神话语的“主旋律”电影也不例外。在制度与文化双重转型下的主旋律电影,如果继续沿用泛政治化的叙事模式,以说教的面孔出现,必然会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主旋律电影的制作者们开始变换叙事策略,逐渐形成了将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与商业电影策略结合起来的追求。农民享受国家买单的免费电影大片《建国大业》就有助于主旋律的回归。

篇5:看《建国大业》有感

姓名 刘鹏

专业班级 建环12-2

学号 22121599

2014 年 4 月 15 日

看《建国大业》有感

自从学习毛概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忽视了一段伟大的时期。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虽然自己很喜欢看抗战片,看里面的枪林弹雨,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艰苦的岁月,但每次看都缺乏认真的思考,压根就不知道这些影片的背景,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自然而然从中所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不多。只局限于”看”这个层面。这样就导致我无法学以致用,花大量的时间而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将被搁置,久而久之,这些知识就会被遗忘,那我们的学习还有用吗?

这几天在老师的引导下看了《建国大业》这个影片,我深有感触,正好借此机会结合最近所学的毛概理论来谈谈对影片的感想。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从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后,国共俩党进行交涉谈判,谈判破裂,爆发内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及后来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电影一开始播放的是重庆谈判,由于共产党实力微弱而且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党及广大人民十分渴望和平,因此共产党选择了让步,答应了谈判要求。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骇然单方面撕毁谈判条约,集中兵力向解放区猛烈进攻。此时此刻,国民党展现了”霸气”的一面,自信数月必然粉碎共产党,统一全中国。而毛泽东在此危机关头,却依然沉稳淡定,他认为国民党反动派就是纸老虎!在撤出延安时他曾豪迈自信的说“我要用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他为何如此自信,能够凭借着几十万只破枪打败全副武装的国民中央军?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革命的过程中共产党严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所有的党员都能团结一致,互相友爱。而国民党内却结党营私,贪污腐败,完全忽视普通百姓,战败也应当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我没想到败得那么快。

剧中描写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当即断定“长江以北从此再无大战”,国民党王牌主力军全军覆灭。之后搞了个庆功宴,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在一起庆祝,他们喝的大醉,紧接着几个人抱在一起大声歌唱“英特纳兄奈尔就一定会实现”他们热泪盈眶,让人心疼不已!中国共产党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五次反围剿,艰难长征,爬雪山,八年抗战,二次内战,牺牲了无数革命同志,终于换来了这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悲苦的内心情感一处触爆发开了。让人感动不已。

在此影片中也展现其他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国的和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其中一场景是闻一多在听闻李公仆被暗杀后,义愤填膺在公众面前进行演讲。然而没过多久他也被无情暗杀。还有那个国民党元老也是蒋校长的老大哥冯玉祥将军在来参加新政协的途中被杀害。这一切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所行丧尽天良之事。自然会引起民愤,于之覆灭也有不小关联。

内战取得胜利后,共产党和各个民主政党聚在一起准备召开新政协会议,其中谈到了选择哪个设计好的国旗。会上许多人都赞成选择那个中间有条黄色条带的旗。理由为中间那黄色代表为中国发源地古黄河,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喻为全国人民一条心。就连毛泽东也赞成。可是也有个别人却赞成某上海工人所设计的五星红旗,就连孙中山夫人也认为五星旗好。她说”那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几颗小星代表其他政党,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其他党派,团结人民爱护人民,共同前进。毛泽东听了,回想过去革命的种种确实如此,于是放弃了原先的主张,经过再三讨论,确定了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身为领导者他没有独裁,而是广纳意见,尊重民意,他这种民主作风何等可贵!

篇6: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长久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是“叫好不叫座”。而电影《建国大业》上映以后,不仅创造了国产大片的票房神话,更是打破了票房尴尬这一桎梏主旋律电影多年的僵局,本文试图通过对《建国大业》这一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模式和电影营销策略的分析来揭示未来我国主旋律电影营销策略。

电影《建国大业》自上映以来全线飘红,捷报连连。已经成为国产影片中最为卖座的影片。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标签为主旋律的电影在采用商业化电影营销策略以后竟然一改之前主旋律影片的颓势,突破了主旋律影片票房不会突破4000万的魔咒。细细探究影片《建国大业》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主旋律电影在采用了现代化商业运作模式之后,才使得主旋律电影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了完美结合。

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自为战、各有弊端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主旋律电影说教意味浓重,电影营销策略陈旧、运作模式效率低下是其主要弊端。而商业大片虽然电影营销策略先进,但片面迎合市场,追逐经济效益也广为大众诟病。随着影片《建国大业》的成功,人们似乎看到了一条“主旋律内容、商业化运作”的电影制作新模式。笔者在此主要是着重分析《建国大业》成功背后的营销策略。

一、入虎穴得虎子——巨额影片营销投入

长久以来,出于投入与产出等经济因素的考虑,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推广费用一般不会超过800万。而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的《建国大业》影片推广费用近2000万,再从其拍摄总投资仅三千万来看,推广费占总投资比例之大,这在主旋律影片中前所未有。正是有了2000万的推广费用,《建国大业》才会一口气做到了“大片气场”,攻下了全国绝大多数媒体,才会投下了国产电影数目最多的1450个拷贝,才会占据全国80%的票房市场。可以说,巨额的营销投入为影片的顺利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借势主题——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高唱主旋律是《建国大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首先,其借了内容的势。《建国大业》最初策划源于张和平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他希望能够拍摄一部表现政协创作历史的影片。这个题材的意义非常事关重大,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最终,政协主席贾庆林表态中国政协全力支持这部影片的拍摄。就这样,《建国大业》从构想走向了现实。而从电影营销策略角度看,《建国大业》一定程度上因为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具有时代性高度,具有了其他影片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注定将引发主流消费者的激情。第二,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营销卖点,赚足了公众的眼球。影片从拍摄到推广再到最后的发行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建国大业》电影营销策略的巨大成功有取巧之嫌的话,那么对于其他影片的营销者而言,如何想法设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则是顺利推广影片的第一道难题。

三、挖掘导演影响力——“营销”韩三平

从拍摄《建国大业》以来,总导演韩三平成为被媒体曝光次数最多的导演之一。他的不少语录都成为很多娱乐新闻的头条进行发布。提起韩三平的名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影集团的董事长,韩三平巨大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建国大业拍摄之初,韩三平就确定了组建明星阵容拍摄影片的计划,吹响了全国影视明星的“集结号”,而众多明星的加盟除了被影片本身的内容所吸引外还是冲着韩三平的影响力去的。一句“韩三爷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做不到的事情”更是被广泛流传。韩三平的“个人魅力和个人地位”被制片方炒作的淋漓尽致,这时的韩三平已经成为《建国大业》的一个标签,影片推广方把韩三平连同《建国大业》一起整体打包,全力进行商业运作。

四、做足阵容戏——强大明星阵容的娱乐卖点

强大的明星阵容是《建国大业》最值得影迷津津乐道的地方。作为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操作的试验田,短短140分钟的电影汇集了172位明星,用群星璀璨来形容这部电影一点也不过分。“偶像实力大牌、老中青明星齐上阵”成为这部影片最大的娱乐看点。作为影片的制作方兼推广方,以韩三平为首的主创人员也在宣传豪华明星阵容方面做足了功夫。从拍摄之初爆料成龙、李连杰、刘德华、章子怡、陈道明等众多大牌倾情加盟《建国大业》,到逐步曝光全部明星阵容;从爆料成龙想演毛泽东到爆料周星驰亲自打电话要求参演;从人们纷纷猜测明星的片酬到对公众对众多大牌明星的零片酬议论纷纷。

篇7:建国大业观后感

然后,一切都不可阻止的发生,血污和黑暗,更多的血污和更多的黑暗,电影里的冯玉祥打起灯笼,照见了穿越回去的鬼:

老蒋一字一句的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

腐败,家天下,官商勾结,封建独裁,这些鬼在中国历史里穿行,从一个朝代穿到另一个。但本朝的鬼在电影里现了身,真是分外惊悚。

60年前的人并不怕鬼,他们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反对内战,呼吁民主:“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赔上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 闻一多《最后的演讲》

看见闻一多的慷慨激昂和理想主义,看见民主党派的天真和理想主义,看见毛和周的谦恭下士和理想主义,看见毛泽东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至此,你看见了这个国家的基础,看见了它的合法性来源,看见了它从血污中携带理想的诞生过程,看见这个婴儿的天真笑容,《建国大业》完成了它的使命,不能更好。记忆和遗忘的搏斗,不能停止。

最后引用两句话,一句是白乐天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另一句是Milan Kundela:“The struggle of man against power is 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 (人和权力的斗争是记忆和遗忘的斗争。)且窜改了合在一起做个收稍也罢:

蒋公恐惧渡江日,润之谦恭下士时。

篇8:看建国大业观后感

一、电影——意识形态的神话

电影首先是一种话语的行为结果。对于电影, 尤其是故事片电影来说, 叙事的冲动是自然而且必然的。“叙事与其被当作一种再现的形式, 不如被视为一种谈论 (无论是实在的还是虚构的) 事件的方式。”2这种用语言来描述对周围世界经验的工作, 其实是用有限的符号来替代无限变动的事件本身, 在抽取和抽象的过程中, 意识形态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进去, 成为了一种话语的言说。

“叙事化的话语适合道德教化判断的目的。”3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向来都有教化的思想在里面, 无论是表现平缓而繁琐的市民生活, 还是高昂而动荡的家国情怀, 国家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权威意识一道汇入到电影的艺术表现里。于是, 电影中所论及的意识形态愿望成为其隐含的或明显的目的, 在各种叙事话语的努力下, 成就了意识形态的神话。

二、商业化语境

“1979—1997年间的中国电影首先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现代大众文化形式进入理论视野的。”4从此之后, 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一起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首先摆在中国电影面前的是一道商业化问题。在这个被鲍德里亚称为“消费社会”的当今社会里, 人们对那些具有深层哲理意味的“宏大叙事”或“民族寓言”失去了兴趣, 而对浮光掠影和新奇眩目的兴趣越来越浓重, 瞬息万变的华彩将人撕裂成了物质的碎片。这也预示着在全球化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运作机制必定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思维与消费社会里受众的接受心理在今天的中国电影里存在着一场博弈, 如何让二者得到双赢的效果?这首先需要主旋律电影打破专注社会效应的窠臼, 开始注意经济效应。因为经济效应是受众对电影认可的一种标尺和参照。而在这一点上, 事实证明, 无论是票房的收入方面, 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 《建国大业》无疑是近几年来此种类型电影成功的一个典范。而它的成功, 除了商业化运作机制的有效推动以外, 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的煞费苦心也为其奠定了基础。

三、影片《建国大业》之“缝合系统”说

法国学者让·乌达尔和美国电影学者丹尼尔·达扬先后提出了著名的“缝合系统”理论。他们认为, 传统电影常常有意掩饰其意识形态作用, 躲藏在其背后的不在者往往借助一些手段隐蔽地将其意识形态强加给观众。电影这种意识形态的隐身术被称为“缝合系统”。“代码消失了只有赤裸裸的故事存在着;但结果却是意识形态‘穿过了他’。”5

对于寻求口味多样化的现代观众来说, 缺少了“掩饰”手段的主旋律电影渐渐让观众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因此, 在信息繁杂、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在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上也是绞尽脑汁和煞费苦心, 采取种种叙事策略以增加意识形态传达的隐蔽性和有效性。对于献礼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主旋律自然是其抹不去的一道色彩。但作为影片的创作者来说, 对于影片实际呼唤的信仰皈依, 导演们还是拿捏的很有分寸。创作者是影片的编码者, 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让观众对这种改造后的“历史”产生认同, 进而对隐藏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建国大业》延续了近几年革命历史、战争题材影视剧对以往同类题材创作手法的超越, 摆脱了脸谱化、符号化的叙事手法, 在宏大历史叙事下尽量做到客观地还原真实的历史情怀。传统的教化转变成了在尊重历史前提下对历史真实的抽取和重构。

《建国大业》作为中国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今主旋律电影创作水平的文本, 从它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主旋律电影创作已经拥有的提升, 和对未来电影创作的借鉴之处。

1、“缝合”历史人物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要融进四年历史的波荡起伏, 刻画细腻的人物形象似乎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有着自己成功的独到之处。随着主旋律电影在对意识形态表现策略上的改进, 对领袖人物的刻画也不再使用单纯的理性状态表达, 出现更多平民化叙事展现人物的经历和精神。这种叙事手法也许不是再现, 也不是解释, 而仅仅是一种修饰。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 平民化叙事是一种修辞的话语, 涉及对某种外部指涉对象的信息交流, 也就是说更多地是在表现话语言说者的“表达”和“意指”。

这一年代背景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观众来说已是很熟悉的了, 不再需要历史教科书式的教化。而观众永远都有超越历史人物刻板印象的揣测式想象。因此, 在影视剧中这些人物, 包括领袖形象, 无论是真实的, 还是演绎的, 它们都是对观众“窥视欲”的满足。对于影片《建国大业》来说, 许多在主旋律电影里没出现过的视角和情节, 以及它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 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蒋氏父子失落而苍凉地关于党国的交谈, 以及淮海战役胜利后饮酒庆祝的浪漫化演绎, 这些打破脸谱化痕迹, 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的方式, 都让影像还原历史具有了可信度。而这种公正和宽容的态度, 对观众和更多年轻人来说意义才是最大的。

2、“缝合”主流意识形态

对于人类自身来说, 任何战争其实都是一场浩劫。但是, 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说, 战争又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项必然的重新洗牌行为。《建国大业》把这场人民战争定义为必要的和具有进步性的。与以往影片用自己的声音来教条性地宣扬自己的正义性不同, 《建国大业》更多地采用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这是影片《建国大业》成功讲述的“神话”之一, 叙事的“缝合”目的也昭然若揭。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是抗战结束后整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集体理想, 但是当这种理想在现实的隐患爆发后, 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 原本只是居中调停的民主派开始了新一轮进与退的探索。从李济深的举棋不定, 宋庆龄的“不动”, 到后来与毛主席亲切握手, 共商建国大业。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代表当时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精英对这场人民战争之伟大的认同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肯定, 说明了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观众要与电影中的思想意识发生关系的时候, 第三方的话语成为“他者”的话语, 它可以讯唤作为个体的观众成为“屈从”某一意识形态的主体。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尽量避免口号式和传道式宣传的基础上增加说服力。而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是富有哲理、合乎实践, 并且深入人心的。因此, 教条性的直接灌输造成意识形态呈现的重复, 反而过犹不及。这时通过第三方的话语掩饰了创作主体对主旋律思想意识的直接表达, 完成了对隐蔽意识形态的“缝合”, 显得更高一筹。

如果说影片对得道与失道的表现是对中国人处世哲理的点拨和强化的话, 那么, 对中国分与合的拉锯则是现时中国人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态度关照。蒋介石在三大战役失败后, 和蒋经国坐在台阶上谈心:“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 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 谁敢当这个千古罪人, 这胆量我没有。”即使是极注重权利和谋术的蒋介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从来也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是蒋介石的“没有胆量”还是李济深坚决不做“划江而治”的说客, 统一中国的信念都“缝合”在对历史还原的影像里。

从主旋律电影发展至今的历程来看, 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中对思想道德的直接教化已经不再适合当今观众的接受心理, 主旋律单调的表现方式已经过时, 对于本身即已受到认同的思想意识其实更需要“缝合系统”的强化。

四、结语

一直以来电影都通过把复杂的现实、历史问题简化为二元对立的矛盾来帮助观众轻松认识。这也是主旋律电影一贯采取的叙事模式, 现实、历史的矛盾冲突被简单的因果逻辑演绎, 观众从中分辨是非, 没有任何模糊的怀疑。电影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就是在电影以外提供一个秩序、一种意识形态的过程, 当故事结束的时候, 一个个个体被这些秩序和意识形态所训唤, 产生是否与之认同的疑问。但是, 在多元化社会里, 简单的二元对立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对历史的“窥视”, 甚至还会遭到冷落。当纷繁复杂的真实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 无论是影片打破先前的神话, 还是观众对之批评和争论, 其实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在“缝合”意识形态。因此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说, 无论是创作实践, 还是批评评论, “缝合系统”理论都可以为将来的主旋律电影提供更好的文化内核。

参考文献

[1].胡菊彬.新中国意识形态史 (1949——1976) [M].北京:中国广播电影出版社, 1995:扉页.

[2]. (美)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2005:3.

[3].同上.31.

[4].唐科.商业化与新世俗神话——新时期中国电影商业化状况分析[J].当代电影, 1998 (2) :45.

上一篇:Triz理论实例下一篇:吃包子的二年级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