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4-04-27

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6篇)

篇1: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范进中举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儒林外史》的介绍。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方法过程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2.比较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2.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

(1)从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态人情。(2)范进喜极而疯片断赏析。

(3)胡屠户形象分析。(4)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讽刺手法。3.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赏析。4.范进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教师点拨,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二)整体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三)教学过程 1.作家、作品简介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2.听课文范读录音,要求

(1)读准字音,体会语气,语调的运用,注意文下注释中一些旧小说中的词语的解释。(2)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

3.范进形象分析(1)中举前

学生默读第1、2两段,[思考]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声”。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

(2)中举后

投影,放范进发疯的画面,学生读第5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给其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复,这种反复说明了什么。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一疯跑一跌倒一疯走上集。这里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学生读第5至12段,[思考]范进中举之后地位、经济状况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有何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上门几件事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有虚伪的一面。

从中举之后看,范进已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新贵,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功名富贵,但他也马上表现出虚伪、世故的性格,对胡屠户态度变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这就表现他已被科举制度所腐蚀,所同化。

4.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二、课后练习五第2小题。(四)总结、扩展

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体会人物性格。2.课外阅读《儒林外史》第四、五、十三至十五回。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胡屠户形象分析。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3.范进与孔乙己形象比较。4.《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二)整体感知

本课时以讽刺艺术的欣赏为重点,以胡屠户的形象分析其实也贯穿这一内容,范进与孔乙己比较、精彩片断阅读求粗不求细,大致轮廓出现后让学生自己揣摩。

(三)教学过程

1.以胡屠户为例,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思考]本文主要用丁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直接写实三种。(1)对比 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 “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2)夸张

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3)直接写实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小题。

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通过对比、夸张、写实的手法,胡屠户的性格跃然纸上: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自私。

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2.学生讨论,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的遭遇,人物与作品中其他的人关系几方面着手。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化富贵,孔乙己连秀才也没考上,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

作者的态度: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已有批判,也有同情。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 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2.孔乙己

教学目的

(一)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二)了解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三)了解小说精巧的布局,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

三、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名人眼中的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四.关于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的情节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 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

五、要求学生跳读,迅速将注释中的生字注音搬到文中相应的字上并读准。成亨(hēng)酒店 砚(yàn)附和(hè)羼(chān)蘸(zhàn)舀(yǎo)打折(shé)了 绽(zhàn)出

六、查词典解释:

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申辩。颓唐(tuí tǎng)——精神萎靡不振。分辩——辩白;努力加以解释说明。

七、学生朗读全文,或听录音,获得整体印象。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八、快速阅读,思考讨论,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段落层次。明确:第一部分(第1—3节)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第二部分(第4—13节)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其社会根源。再引导学生以“打折腿”为界限,将第二部分分为两层:第一层(4—9节)侧重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第二层,侧重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摧残。

九、学生朗读第一节。

〔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 明确:地点:鲁镇咸亨酒店

时间:“这是20多年前的事”(由此理解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

〔提问〕: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启发答问)

〔提问〕:“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补充板书:鲜明的阶级对立。)补充说明:“踱”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要酒要菜,慢慢坐喝”写出他们有钱有势还有闲。

十、学生朗读第2、3节。

〔提问〕: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明确: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提问〕: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明确:单调无聊“叫人活泼不得”反衬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为孔乙己出场作了铺垫。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明确〕: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

十一、布置作业:根据“理解——分析”的要求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复述咸亨酒店两种顾客的不同特点。

二、学生朗读第四节,分析孔乙己的典型性格。

〔提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这说明了孔乙己的什么特点?(启发争论,教师归纳时用虚线把原板书“长衫”和“柜外、站喝”联结起来,补写“孔乙己”三字如上表。)

明确:“短衣帮”与“长衫客”之间等级森严,隔着鸿沟。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社会地位低下,应属“短衣帮”;而“穿长衫”,总想保持读书人架式,却穷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与长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三、学生朗读第5节

〔提问〕:小说怎样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的肖像,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明确:“身材很高大”表明原本具有谋生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表明他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点明他已是风烛残年。长衫脏而不洗,破而不补,又不肯脱去,表明他好逸恶劳,潦倒不堪,自视清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渗透骨髓。

〔提问〕:孔乙己说话为什么“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的绰号的由来说明了什么? 明确:“满口之乎者也”为的是显示他“很有学问”,说明他长期受封建文化教育的熏陶中毒之深,迂腐之至。而别人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绰号正是对孔乙己这种欲上不能、欲下不甘的迂腐性格的强烈讽刺与揶揄。

四、学生朗读第6节

〔提问〕:当人们见他脸上的伤痕故意高声嚷,取笑他偷东西时,他怎样对待?为什么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显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旁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明确:他先故作镇静,“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现出对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的得意而炫耀的神情。逼得他“青筋条条绽出”睁大眼睛,进行争辩。一个“绽”字活画出他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争辩理由是“窃书不能算偷”,“窃”和“偷”本是同义词,只有口语与文言的区别,他企图故作斯文,为自己开脱,反而落得哄堂大笑,这反映他死要面子、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的性格,也反映了他的自命清高,迂腐穷酸。

“不屑置辩”,含蔑视意,认为不值得一辩。酒客追问击中要害,“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在他是终生耻辱,一提此事,犹如揭了他的癞疮疤,所以“颓唐不安”,足见封建教育之毒已浸透他的灵魂。孔乙己的悲剧正源于此。

五、学生朗读第7、8节

〔提问〕: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教“茴”字的四种写法,见小伙计毫不热心,便长叹惋惜,说明孔乙己把僵化无用的“学问”视如至宝,说明迂腐不堪,中毒甚深。分豆给孩子吃说明他的善良诚恳。不看对象,“多乎哉,不多也”的词句脱口而出,说明迂腐可笑,麻木不仁。

〔提问〕: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中的“笑”?为什么那些人对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却一味哄笑取乐?用哄笑声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首先是孔乙己“可笑”。他受封建教育毒害,被科举制度摧残,不会营生,迂腐麻木,假斯文,他的像貌、行动、言语是可笑的,写孔乙己的可笑,实质上是对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尖锐嘲笑和讽刺。

其次是别人对孔乙己的取笑,要做阶级分析。掌柜是剥削阶级人物,他对孔乙己的取笑,是对受苦人的玩弄和欺凌。取笑孔乙己的人大多是短衣帮的劳苦大众,按理说应对孔乙己同情,他们的取笑是病态社会的病态心理的反映。封建制度的压迫剥削和毒害,在被压迫者中间,形成了隔膜冷漠心理。麻木,不觉悟,丧失同情心,这一切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用哄 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更使人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悲凉,更沉重地鞭挞了罪恶的封建制度,并“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布置作业:

(1)整理写出孔乙己的性格分析提要。

(2)预习下文,着重理解第9节的含义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集体朗诵第9节

〔提问〕:第九节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前句归结了以上各个场面不同人们的笑,说明孔乙己的存在,不过是逗人发笑的笑料;后句预示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在那冷酷的社会里,他只是可有可无的戏弄对象,这是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下必然产生的悲剧。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寄寓着作者浓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批判其麻木不仁和苟且偷生,以画龙点睛之笔,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二、学生朗读第10节

〔提问〕: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忽然”,说明偶尔想起,他在掌柜等人头脑里印象不深,只是由于他欠的十九个钱才想起,承接上文(“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又引起下文(一酒客讲“他打折了腿”)。

三、结合“理解·分析二”回答

明确:侧写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成残废,用“竟”和反诘句突出丁举人作为地方上封建一霸的凶横残暴和狠毒。小说写一个读书人毒打另一个读书人,再次点出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科举制度。丁、孔二人,同是读书人,但地位命运截然相反,科举中,一个爬了上去,成了有权有势的“举人老爷”,成了狠毒的“吃人”者,一个因“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而跌了下来,成了可怜的牺牲品,这就深刻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四、学生朗读第11节

〔提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和第一次出场有什么不同?请从肖像、声音、神态、动作几方面加以比较。(教师画比较表,每项由学生找出课文语句教师概括填写)。

以上对比,说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周围的人们仍对他取笑,这反映了人们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五、教师朗读12、13节 〔提问〕:写“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用了四个“到”,说明什么?

明确:具体写出了孔乙己已渐渐被人遗忘,点出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提问〕:“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因事隔20多年,无人确切讲过孔乙己死的消息,只能推测。说“的确”,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死亡是必然的。又由于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无人重视,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始终没有听到确实可靠的消息,所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六、启发学生讨论,概括中心思想

明确:《孔乙己》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致于毁灭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示并控诉了封建制度人吃人的罪恶本质。

七、师生共同归纳欣赏本文精巧的布局明确要点:

(一)描述鲁镇咸亨酒店,为典型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二)以插叙说明孔乙己的经历,使人物形象完整,情节紧凑。

(三)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四)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八、布置作业

比较 探究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4、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

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3、指导预习,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第四部分(48——49),躲。

三、讲析一、二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

2、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

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拮

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 ——穷 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据 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

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板书:

于 勒 行为不当 叔 叔 这之前 坏蛋流氓无赖(从前)分文不值 恐怖 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 亲 还大大占用„„ 对 比 的 弟 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 那时候 能够赔偿„„损失 希望 盼他回国

(现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5、明确:(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3)同样是于勒,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金钱。

6、简析十三至十九段。

(1)13——15,照应第一部分,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怖”作好铺垫。

(2)16段中的“上千种计划”,富有讽刺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

(3)

17、18段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28、26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是“拮据”;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含蓄的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4)19段,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

7、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分析第三部分:

1、齐读20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欢乐的心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2、21——24段,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

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3、指定五位学生分角色朗读25——47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4、教师讲析并板书:

(1)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2)关于菲利普:

“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虽“像”但仅仅是猜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

(3)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由此看来,她对丈夫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4)关于于勒: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 意,老年时沦落。

(5)关于“我”

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良、纯真。

5、小结: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三课时

一、讲析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归纳主题、概括写作特色。

1、小说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2、写作特色:回顾结构,归纳概括。板书:

开端——盼 于勒?(悬念)1情节曲折

二姐婚事

发展——赞 富翁 实现?(悬念)2构思巧妙

上千种计划

高潮——见 穷水手 破灭 3主题深刻

结局——躲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惟利是图、势利

三、难点突破

难点疑点: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而“我”是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只有两处,虽然简略,却极妙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乞 丐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和散文诗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学习用词准确的特点。

3、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说

2、作者简介

3、背景资料

屠格涅夫的作品大概是最早被译成中文的外国作家作品之一。而他的散文诗又是他的作品中最早被译成中文的,时为1915年,由刘半农用文言翻译了四首散文诗《乞食之兄》(即后来译为《乞丐》)、《地胡吞我之妻》(即后来译为《玛莎》)、《可畏哉愚夫》后来译为《傻瓜》或《愚人》、《小丑》、《嫠妇与菜汁》(即后来译为《菜汤》)。从此屠氏的作品大量传入中国,伴随着新思潮一起发展,成为对中国文学最有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三、问题探究

1、我为什么要向乞丐请求原谅?

2、结尾句说:“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里得到了周济。”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我从老人那里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坚持我生活信念的力量。

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有哪些相似之处?《我的叔叔于勒》钟的“母亲“所说的哪些话和胡屠户特别相似?

2、《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男孩与《孔乙己》中的小伙计,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什么相同之处?如果换作别的人物好不好?为什么?

3、《乞丐》中的“我”对待乞丐的态度和《孔乙己》中人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可怜人”?

陈 小 手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家汪曾祺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

3、学会理智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智地看待我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说

2、作者简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1、陈小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勇者陈小手。(2)敬者陈小手。(3)技者陈小手。(4)德者陈小手。

2、陈小手惨死在野蛮团长的枪下,没有人为陈小手鸣不平,杀人凶手反倒觉得怪委屈的。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3、说说本文的写作特色

(1)叙事从容恬淡。(2)以小见大,深刻反映社会现实。

四、主题归纳

课文通过叙述名医陈小手因为团长太太接生而被无辜枪杀的事情,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批判了守旧的传统文化与狭隘愚昧的男权文化。

附:板书设计

当地接生风俗落后 陈小手医术高超

陈小手 守旧 狭隘 愚昧

为团长太太接生 陈小手无辜被杀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作家的文学常识。

2、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对贫穷和富裕有正确的态度,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贫穷和富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说

2、作者简介

3、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解课文,探究问题

1、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

2、作者对市场经济持什么看法?市场经济能完全消除贫富差异吗?

四、对比阅读探究

1、陈小手身怀绝技,生存条件远胜于孔乙己、于勒,但他的遭遇却悲惨的多,造成这一悲剧又几方面的原因?

2、《陈小手》末了一声枪响,震惊了读者,故事蓦地起了质变,你读过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3、概述《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的主要观点,如果本单元课文中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文中所说的市场经济社会,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请具体分析。

4、《陈小手》结尾部分采用了客观冷静的叙事手法,哪些话是没有说出来的?《孔乙己》也是这样叙事的吗?

(详见教材全解62页)

五、总结全文,归纳主题,体会写法 附:板书设计 略

篇2: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

1.体会阅读: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的精华。

2.写作指导: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2学情分析

场面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一个时间的截面和在这特定时空中活动着的人或物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场面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高低,从学生对场面的描写可以略见一斑。鉴于农村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差,阅读的量较少,积累的阅读体验比较少,因此要细致生动的描写一个场面有一定的难度。3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的精华。

2.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学生)

学生分四组归纳出《范进中举》《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乞丐》和《陈小手》中涉及的精彩场面和描写细节。

活动2【活动】课前准备(教师)相关理论储备

(一)关于场面

场面是一个具体的空间,一个时间的截面和在这特定时空中活动着的人或物的结合体;或者也可以说,“场面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 “特定时空”是场面的标志。

一般地说,空间转换了,场面也就转换了,即使时间相同,但那已是同一时间与另一空间的特定组合,属于另一场面了。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就有两节的小标题是“就在同一个时间内”,而它们无疑都是独立的场面。

时间推移了,空间却相同,算不算场面转换呢?这要看具体情况。场面所包含的时间截面本来就可长可短。诸葛亮舌战群儒,虽然可能舌战了几个小时,也仍然是一个场面,因为其中 1

固然有时间的推移,却是连续的,仍然是这一段时间与某一空间的“特定组合”。但如果有两个老头今天坐在这里钓鱼,明天还坐在同一地方钓鱼,却就是两个场面了,因为空间虽然相同,时间并不连续,那已是同一空间与不同时间截面的“特定组合”。

场面是否转移,还要看人或物的活动有没有内涵的变化。比如,那两个老头在河边垂钓,静等鱼儿上钩,则虽从“晚霞满天”到“暮色苍茫”,也还是同一“垂钓场面”;而如果两个倔老头一言不合,争执起来,终致互奋老拳,打得竿断鱼倾,那就从“垂钓场面”转换为“争斗场面”了。

在实际写作中,有时并不一定面面俱到地交代清楚各要素,而仍不影响其成为场面。如朱自清的《春》,因为是写景抒情的,没有人物事件,所以全篇各个部分都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仍然是“对人或物在特定时空中存在或活动情状的描述”。它的“时”是泛指的时——春天,大体上有一个从春来了到春意日深的过程,但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衔接关系;它的“空”也是不确指的空——“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并不限定哪座山,哪道水,只是点出春天大环境的特点;然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的人们,“镜头”一个个移过去。每一类事物都在其不确指的时空中显示它鲜明的动态形象,每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面。

所以,场面的“三要素”(“人或物”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的存在或活动的情状)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们的具体形态又是因文而异的。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全文就主要是由六个场面构成的:

(1)可爱而有趣的百草园。这里既有异彩纷呈的静态物象,又有活泼多姿的动态物象和音象,而且字里行间,有一个孩子在活动。(2)长妈妈讲故事及故事所包含的情节。(3)在冬天下雪后的百草园捕鸟。

(4)在三味书屋“肥大的梅花鹿”画前拜师。

(5)在三味书屋因询问“怪哉”这种虫是怎么回事而碰了钉子。(6)在三味书屋的日常念书状况。

本文中,此类非场面的文字还不少。可见,场面是记叙文的基本构成单位,但并非记叙文的全部参见林可夫主编:《高等师范写作教程》,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7页

(二)关于细节

叙事作品中对形象的刻画,贵在细节的精致。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以有特点的细节思维。形象,本来是相对于抽象而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概括。科学以排除

感性的具体形态,综合、概括事物的普遍属性为特点,文学则表现个别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可感的事和情。例如用抽象的语言来讲,这个人笑得可恶,用形象的语言来讲则可以说,这个人一笑露出了三十二颗金牙。用抽象的语言说,这孩子笑得很可爱,用形象的语言则可以说,这孩子笑起来脸红得像苹果,不过比苹果多了两个酒窝。高尔基说:“真正的语言艺术是非常生动如画的,而且几乎是肉体可以感触得到的。应该使读者看到语言所描写的东西,就像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实体一样。”“可恶”“可爱”,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缺乏可感性的,而有了“金牙”“酒窝”,就成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关键还在于这些细节并不是生活中一切的细枝末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对细节下这样的定义:“细节是整体(这里指艺术作品)的一个小小的部分,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是局部。”转引自安东诺夫《细节》,见《苏联文艺》1984年第3期。光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还不是艺术的。艺术的细节是带着假定性的,其中交融着生活和作者的感情,不是一般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特征。

高尔基还说过:“当他(按:作家)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指出和强调谈话、手势、姿态、相貌、微笑、眼神等独特特点的时候,这些人物在他笔下就是活生生的。” 《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27页。活动3【活动】预习检查

学生交流课前归纳出的精彩场面和描写细节。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组内交流找出的精彩场面和描写细节。(2)小组负责人做好交流记录及发言准备。

(3)小组代表展示本组同学发言精华(两三例即可)。(4)学生探讨特定场面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活动4【讲授】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有特点的、能细腻展现人物的品质个性的描写。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一般是在场面中出现的。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活动5【活动】自主探究 探讨细节描写的方法。

(1)学生思考: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那么,我们可借鉴的细节描写常见的方法有哪几种?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注意什么?(2)小组讨论。活动6【讲授】教师点拨

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有(课件展示要点): a.简笔勾勒。b.动态造型。

c.对比展示。《孔乙己》《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刻画主人公形象的时候都采用了前后对比描写的手法,在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清楚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在和文章的主题。d.运用修辞。

进行细节描写时应注意: a.细节描写要真实。b.细节描写要典型。c.细节描写要紧凑。活动7【练习】写作实践

篇3: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朱绍禹先生在论及语文教材发展变化的趋势时指出, 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教材, 是往昔时代的教材。它们是教材, 但又没有从社会一般读物中分离出来, 其为教学服务的特征并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教材, 是我们现在应用中的教材。它们已经有了独立的地位, 有了明确的特有对象, 但还只是教师手中的工具。第三阶段的教材, 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 它应该名副其实的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这第三阶段的教材, 将使教学效果不再单方面的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素质, 而是依靠编写者提供的条件, 教师稍加指导, 学生就可以独立阅读, 独自研究。同时由于它较少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得以从传统的教材方式中解脱出来, 便于完善自己的工作。” (2) 朱先生的话, 指明了教材发展的方向, 其中教材发展的第三阶段, 就是我们所说“学本化”阶段。

当前, 多种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学本化”方面都呈现出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意, 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和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 (以下简称“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 为例来看语文教材的“学本化”趋势。

1 单元编排学本化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和翰林版教科书都采取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 两种版本教科书单元编排整理如表一。

“单元是整套教材基本结构单位, 基本按照说明、议论、记叙三大文体组织, 并以列的方式出现在整套教材中, 但每册的单元组织结构大致相同。” (3)

由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 翰林版教科书以单元专题的形式, 大致包括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问题讨论与运用练习。

(1) 主题名称。对主题内容起标识性作用。如“诗韵之美”, 一看就知本主题围绕诗歌话题展开。直接明了。

(2)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诗韵之美”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

上学期认识近体诗《绝句》的结构, 这学期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律诗”的作法, 并欣赏它的对仗之美。第一册中读过《夏夜》, 认识了童诗, 本册我们要从篇幅极短的《小诗》去体会现代诗的意象美。

将学习要点显现于此。

(3) 学习板块。一个单元主题包括两至三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与选文相关的学习材料构成。如“诗韵之美”主题, 包括“律诗选”、“小诗选”两个板块。其中, “律诗选”板块包括《过故人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4) 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几乎每个单元主题设置了“问题讨论与应用练习”板块,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主题思想内容方面的总结, 侧重对文本的记诵、课外语文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测与自解。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采取导语、学习模块、研讨与练习的形式。

(1) 导语。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专题的学习。如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这样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有幸福的回忆, 美好的向往, 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 或纪录作者成长的轨迹, 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 都给我们以有用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 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教科书非常注重导语 (引言) 的作用, 并且, 在导语 (引言) 中, 做出整体概述, 提示学习方法, 显露学习要点。

(2) 学习模块。一个单元包括四到五个学习板块不等。每个学习板块由选文及学习材料构成。如第一单元, 包括现代散文, 现代诗歌和文言文板块。其中, 现代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 现代诗歌有《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 文言文有《伤仲永》共5篇文章及相关学习材料。

(3) 研讨与练习。人教版教科书由过去的“练习”变为“研讨与练习”, 增加了三个字, 实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练习在注重积累与应用的同时, 更加注重拓展与开放。

2 单元选文的学本化比较

所选取的都是同一个学段的第一单元, 其选文整理如下表:

在这一单元中, 无论是人教版教科书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有现代诗。但也有各自特色。

翰林版教科书集中于诗歌的学习, 作为一个专题的形式。古代的律诗, 现代的小诗, 内容较为浅显, 适合朗读, 便于自学, 与前一阶段的学习相连贯, 易于形成系统。系统的学习, 便于知识的掌握, 合服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特征。

而人教版教科书则将诗歌, 散文, 文言文的学习穿插在一起, 多种样式相结合, 富于变化, 内容丰富, 适合多种层次的学生, 学习具有选择性。但在大班的教学中, 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因为,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性, 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

3 单元助读内容的学本化比较

新课程背景下, 专家学者大力提倡中学语文要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并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 如何实现这一重要转变呢?课文系统正文部分固然重要, 但课文助读系统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课文) 单元助读内容包括资料、图片、问题、作业、注释等一些内容。

首先, 将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助读内容”之特色整理统计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有的内容

在课文助读内容方面, 人教版和翰林版语文教课书相比较, 两者有许多的异同点: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重视每一课之前的引言, 通过引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深入探究。

而注释和阅读资料方面, 则是翰林版教科书的一大特点, 注释详尽, 阅读资料丰富, 并且善于运用到极致。如《律诗选》一课中, 通过“语文小视窗”的方式, 对“律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资料, 不仅帮助了学生释疑解难, 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在单元/课文插图上, 翰林版教科书则更为讲究。古人云:“索象于图, 索理于文”, 可见图片和文字在课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图片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学生而言, 插图能提高学习兴趣, 增加想象空间, 释疑解难;对教师而言, 插图对教学的帮助也很大。教育学者指出:“凡课文中提到的人、地、事、物, 应尽量有图, 而且要选择较具代表性与意义者;至于与课文内容无关的插图, 或对教学功用不大者, 皆可舍弃或更换。”同样为诗歌部分, 翰林版教科书有对作者、作品、地名、事物的插图, 而人教版对诗歌部分教科书则没有出现插图。

人教版和翰林版在助读内容方面各具特色, 同样两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 如两种版本教材在每一课或单元之前都有引言;课文注释合理恰当, 等等。

4 单元练习设计

“练习内容, 从广义上讲, 它是教科书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目标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或活动方案等。从狭义来讲它是指教科书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的总和, 也就是教科书中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所安排的各类作业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 练习内容又可以狭义地成为‘练习题’。” (4) 语文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样, 在内容上更具扩展性和生活性, 其作用更为不可忽视。

语文教科书习题是对课文的进一步解读, 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兴趣, 锻炼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水平。人教版教科书第一单元和翰林版教科书第一单元的课文中, 所设计的练习整理情况为:

人教版第一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二课是1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第三课是4个过程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第四课是1个前置性练习;3个检测性练习;第五课是3个过程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外加一个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为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第一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过程性练习, 3个检测性练习;第二课是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1个发展性练习;没有设单元练习。

而在这两个版本第一单元中的共同文体部分———诗歌 (现代诗) 两个版本则为:人教版设计了1个前置性练习, 1个检测性练习, 2个发展性练习;而翰林版在练习的习题上, 却设计了3个前置性练习, 2个检测性练习, 4个发展性练习。

在习题的分布上, 我们把习题分为课文前、课文中、课文后三种分布状态。课文前的习题类型, 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很快抓住将学内容要领, 明确学习重点, 它们起了激励和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每单元/课文前的引言、预习部分。在这一方面, 翰林版教科书则体现的较为明显, 每一课都有课前预习。

课文中类型习题, 通过课文的思考题,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领会、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所产生的思维活动在感知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 两种版本教材都没有对其进行设计, 而是将这一部分的练习隐藏了, 并由教师或者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进行挖掘, 将主动权交给教师, 交给学生。

课文后类型习题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检查已获得的知识, 并迁移所获得知识进而技巧和能力。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翰林版教科书, 都以这一习题分布状态为核心, 将习题集中于此。但是, 课堂是灵活的, 学习也是灵活的, 分布于此的习题, 往往作为预习课文、解读文本的手段, 供学生和教师之用。

在习题的呈现方式上, 翰林版的教科书在习题呈现上则较为单一, 以“直接提问式”为主。这类提问方式往往简洁明了, 直接就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设问, 使学生掌握、巩固重要历史知识内容。如:“《风筝》这首诗, 哪几句诗的意象开阔?请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的较为丰富多样, 有“直接提问式”、“材料+提问式”、“探究活动式”、“争鸣式”等类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 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 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 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学会思考的动机。

总而言之,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习题的设计上都尽量体现了教育理念,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问题设计更开放, 并不要求非得出结论, 更不需要什么统一答案。在提问方式上, 引入趣味性浓, 有挑战性的提问方式。如使用“请思考”“请讨论”的词汇的提问和建议, 代替了原来的祈求式、命令式的提问, 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但也存在着某些思考题偏难, 有些建议开展的活动不易操作和实施等问题。

5 讨论与思考

“‘学本化’是语文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在当前的教科书设计中, 都力求体现这一特点, 两种版本教材各有千秋, 各有侧重。教材的编写上, 应该相互借鉴, 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材编写方式。但是, 当前的语文教材在“学本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导学模式简单化, 重结果而轻过程, 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选文内容设计没能真正体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特点;练习内容科学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练习的真正目的所在等等。这些, 都是在教科书设计、编排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另外, 教材“学本化”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 教育系统职能, 社会与家庭等一系列所关联的链条上的影响与变化,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摘要:新世纪以来,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推行了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 两岸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选取同一个学段的大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和台湾翰林版国文教科书作为比较的蓝本, 以大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台湾翰林版 (国文1下) 第一单元为切入点, 通过两岸教科书学本化趋势方面的对比, 做此概述。

关键词:人教版,翰林版,语文教科书,学本化

参考文献

[1]吴晓菲.从上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作业系统看看语文教科书的“学本化”[J].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 (6) .

[2]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 (下)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记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英雄们高尚的民族气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英雄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注意历史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人物。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赏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可自主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最后,应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办一份小报,在班级展出。

每课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与《苏武牧羊》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篇目。首先,学习时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其次,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再次,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自主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

(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

(三)自主散读,加深理解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学生对话

探究《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以下简称“诗A”)与《苏武牧羊》(以下简称“歌A”)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所在。

(二)学生与教师对话

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的理由。

(三)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体裁与手法不同

诗A是一首现代自由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设疑(1~3节)时匠心独运,将雷锋比作“一滴”“渗透亿万人的心”的“小小的春雨”,来突出雷锋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抒怀(4~6节)时妙语连珠,先将雷锋比作反射阳光的水,再将其喻为向党飞翔的鸟,又将其化作没有浪费光的灯,最后汇为化成雷的鼓声,从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艰苦朴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不骄不躁等方面,热情讴歌了雷锋精神;赞咏(第7节)时一唱三叹,将雷锋的足迹与“回音”“歌曲”联系起来,强调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歌A是一首歌词,音乐上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上片写苏武的遭遇和心理压力,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再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下片写思乡思亲的煎熬,从着笔苏武的角度说,前用实笔,暗示苏武归思正浓;次运虚笔,点染母亲、妻子对苏武的思念,表明亲情的呼唤也不肯使苏武屈服;后使实笔,颂扬苏武的爱国之隋、浩然之气的巨大的折服力。

2. 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将雷锋比作一滴鲜活的水,小(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中见大(雷锋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巨大的)。赞扬了雷锋站在平凡的立场上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真正内涵,反复歌咏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歌A则从爱国之心、民族气节和执著的信念与坚忍不拔之毅力的角度,摄取了磨难和思念两钼镜头。歌颂了作为民族英雄的苏武为捍卫民族尊严,抵威胁利诱,历艰苦折磨,守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

3.意境与情调不同

诗A以喻创境,以情笼境,境叠情随,引人想像:反射阳光的水、展翅飞翔的鸟,没有浪费的光,刚敲响的鼓,音符、纤维、花瓣,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诸多画面、场景相映生辉,又与人物的高尚的情操和诗人的怀念、敬仰之情水乳交融,创设了多个极富立体感和美感,能净化人们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而又不乏内在联系和共性的意境;而这意境中透露的情调,则又深沉而不失昂扬,激越而不失坦诚,与境和情共同营建了恃的意象美和意蕴美。而歌A则以景创境,以情润境,境简情浓,给人感染:雪地冰天,鸣风飞雁,渲染了阴冷凄苦的氛围,饮雪吞毡牧羊之举与如铡以石之志相映衬,白发红妆的思念与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大节相衬,营造了两个画面感极强,能激荡人们心灵,牵动人们魂魄,独立而又统一的意境;而这意境流露的情调则于悲愤中透露出刚烈,于凄婉中展露出大气,于缠绵中表露出激昂,于抑郁中显露出坚毅,与境和情一齐打造了悲壮激昂、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乐之美。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苏武庙(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

1.你发现《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了吗?

《苏武庙》着眼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抒情寄愤,旨在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提倡心向故国。《苏武牧羊》侧重渲染环境之凄寒,利诱之动人,烘托人物志向弥贞,气节愈坚,不辱民族尊严的高洁操守和英雄行为。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明确]

2. 你还发现了《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对话之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 B手法 C意境 D情调 E角度 F结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1.请你收集雷锋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然后确立中心,自拟题目办一份手抄报。

2.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苏武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编写短剧本,准备在班级演出。

《金色的鱼钩》与《南沙卫士》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有诸多差异的记叙类文章。首先,要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寻找两篇文章的同中之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高尚精神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感悟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以下称《金色的鱼钩》为“文A”,《南沙卫士》为“文B”)的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同中之异

小组讨论两文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同中之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

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事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塑造形象的侧重点不同

文A聚焦于老班长。通过老班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着力表现老班长舍己为群、鞠躬尽瘁、遇挫弥坚的思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红军战士英雄个体形象。文B泼墨于驻岛官兵克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煎熬和与世隔绝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受热忍渴,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极力展示驻岛官员意志顽强、生活俭朴、以苦为乐、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较好地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英雄群体形象。

2. 选择材料的着眼点不同

文A着眼表现老班长英雄个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着眼选择“点”的材料来表现人物。做鱼钩、嚼鱼骨、找野菜、劝喝汤、献生命等材料的选择,都与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有关,具体、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文B着眼选择“面”的材料塑造形象。赤膊劳动、盐水洗衣、雨中淋浴、高温桑拿、节水浇菜、倾情养花、苦心储水、慷慨献水等材料,虽然多为概括介绍,不求详尽,但典型而不乏感染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官兵的美好心灵。

3.结构文章的方法不同

文A注重从纵向安排故事情节,全文以金色鱼钩为线索,按照故事的开端(1~2段)、发展(3~20段)、高潮和结局(21~32段),来安排情节,结构文章。文B侧重从横向组织结构,全文以“缺水”为明线,以“思想感情”为暗线,按照材料的性质和主次来确定行文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 表现人物的手法不同

文A重视在情节发展中来展示性格,塑造形象。全篇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笔墨对老班长作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伴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步激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文B注重围绕歌颂驻岛官兵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一中心来选择、组织材料,更多地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使直接展现驻岛官兵的英雄行为及其思想基础与间接表现人民群众对广大官兵的理解及英雄精神的巨大感染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白云道上送英雄(节选)

9月16日下午,听说最后一批从抗洪前线撤下来的抗洪官兵要经过白云大道,我们也汇入了这沸腾的人流之中。

白云大道两旁挤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有白发苍苔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人们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焦急而又耐心地望着英雄们将要归来的方向。

一辆辆载着抗洪英雄的军车,终于在人们的等待中缓缓开来。每一辆车的车厢板夕嘟用大红条幅写着:“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的标语。战士们脸膛晒得黑黑的,身体消瘦,但个个都精神饱满地唱着“咱当兵的人……”那首军营之歌。公路两旁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泪水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眶,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抗洪英雄致敬!’抗洪英雄们也喊起“向人民学习”等口号。看着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涌现出在电视中看到的抗洪将士们冒着炎炎烈日扛沙袋、堵决口,在滚滚洪水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场面。150多辆军车渐渐远去,夜幕降临。人们面向抗洪英雄远去的方向站着、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红岩》(节选)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哟,你看!”

两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入春以来,这种虫引艮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小萝卜头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了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小萝卜头把虫子放进去。它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你发现两篇文章(以下分称文A,文B)在表现人物的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归纳]

文A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民群众和“我”的言行、心理来表现抗洪官兵的可贵的精神和不朽功勋;文B则以正面描写为主,直接写小萝卜头的言行、心理,展露牢房里的小英雄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2. 你还发现了文A与文B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对话后提示比较点]

A人物身份与所处环境 B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我国战争年代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故事,准备在下周班级的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

《白衣天使》与《祖国的召唤》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准恰当的比较点,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中人物情系祖国和人民,勇做巾帼第一人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次,应扩展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

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概述内容后,小组讨论两文(以下分称“文A”、“文B”)的同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同异对析]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结果:

1.颂扬的人物异中有同

两人生活的国度不同: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国土上,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在远离故土的法国;两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南丁格尔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居里夫人在科研领域耕耘。但是她们两个人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相似:都执著坚毅,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她们的业绩都可与日月同辉:南丁格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护士,是护理

专业的创始人;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是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巾帼第一人的杰出贡献和精神品质,都同样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和巨大的鼓舞。

2.运用的手法异中有同

文A着眼用最短的篇幅概述南丁格尔一生的业绩,处理材料详略得体;文B侧重叙写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事迹材料,重点突出。文A用倒叙手法,于开篇总写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引出讴歌对象及其业绩;文B则用顺叙的手法先概写她超越丈夫逝世带来的悲哀,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殊荣,再集中写她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两文的写作手法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如出一辙之处。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文A正面叙写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业绩,用士兵传阅的诗歌小册子和马克思的高度颂扬作侧面烘托;文B正面写居里夫人的忧喜和贡献,用波兰人民对她的支持、礼遇和波兰总理的赞誉作侧面托衬。两文都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行为、精神品质及这种行为和品质的巨大感染力。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刘胡兰慷慨就义》《木兰诗》节选

略。(见人教版旧课本。)

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学生阅读后,教师作异多求异的引导]

1.你发现两诗文(以下分称“文A”、“诗B”)主题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后明确]

文A通过写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员刘胡兰无视敌人的威逼利诱,在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壮举,表达了对残忍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的无比仇限,深情地颂扬了刘胡兰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B通过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赞美了木兰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慕名利的可贵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你还发现了两篇诗文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B时代 C人物行为目的D手法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整理你所喜欢的一位女英雄的事迹材料,以“感悟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纵贯古今,横及中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英雄个体或群体。本单元的综合活动宜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小报,力求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接受美好的思想品质的熏陶,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舍身忘我、奋斗不息的远大理想。

[综合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英雄的影片、图片和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英雄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2. 师生对话,明确做法

A组织学生讨论英雄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

B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下载、剪报、摘抄、访问等。

C明确选材方法:可以选一个英雄的言行事迹,也可以综合多个英雄的事迹。

D讨论所选文体:记叙文、诗歌、散文、格言、传记、读后感等。

E组织学习办报的一般知识。

二、操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办出特色。

三、操行评价

各小组小报办好后,在班级展出,让大家观览,然后组织同学从版面设计、书写、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中)

篇5: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一、预习检测: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

结庐 山气 日夕

相与 真意

二、合作探究,品析内涵。

(一)、诵读。

1、听录音,读出韵味。

2、全班齐读。

(二)、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1、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2、怎样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含义?

5、诗中最后两句应该怎样理解?

6、谈谈你对本诗写作特点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最欣赏它哪些优点?请谈谈你的见解。

四、展示提升。

1、背诵全诗。

2、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学习,你认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五、课堂检测。

默写全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过故人庄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一)揭题解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到村庄拜访老朋友。这首诗是他隐居在鹿门山时,被一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首诗。

(二)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音,通通诗句,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这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1、教师示范,学生注意对“押韵”的处理:“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至田家。”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2、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建议: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3、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明确: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四)背读全诗。

师导: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这首律诗每一联都写什么?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1、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2、交流:

首联写作客原因,颔联写旅途见闻,颈联写到农家作客,尾联写作客的留恋。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3、根据这种思路,背诵这首诗。

4、学生齐声背读。

(五)说读全诗。

师导:下面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比如:“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1、同学们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2、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教师吟读,学生代表说读。

参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啊,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3、师总: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

(七)作业:孟浩然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画一幅画,或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优美散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篇6:九年级语文(北师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 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进行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

易错音的字:多音字:“转”zhuan (转凉转换转化) zhuan(转动转圈)

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

v去掉两点的规律:菊

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3、 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上一篇:表象思维训练下一篇:诗海拾贝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