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机组技术要求

2024-05-12

水源热泵机组技术要求(精选8篇)

篇1:水源热泵机组技术要求

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技术要求

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自动软化水装等全套

1、本设备设集中空调系统,冬季采用地盘管供暖,夏季送凉风,一年四季定时供热水,以便居民洗澡。采用水源热泵系统,投标人员设计取水井,水井的数量,水井的位置已满足需求,末端风机管盘不再此次报价范围。

2、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适合华兴太阳城建筑特点和使用特点,系统在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应简便易行。

3、要提供水源热泵机组主要技术规范和要求。

4、设备布置、配管。

5、夏季制冷水7-12℃,供末端风机管盘使用,冬季制热水,供地盘管使用。

6、主机冷热负荷调节范围。

7、压缩机应有良好的润滑保障,润滑系统简单可靠,系统应无泄漏或具有良好的泄露保护功能。

8、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

9、质量要求。

10、水源热泵机房设两个,南1#机房供7#、8#、9#、10#、1#、2#、商业、别墅4栋,面积约平米。北2#机房供3#、4#、5#、6#、商业、会所及二期工程大约有8万平米。一期工程2011年10月份完成1#机房外管线、热水、回水井,2011年12月份内管线完成。

11、投标人资格要求:投标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施工资质、具备足够的人员,并近三年内有成功完成类似工程项目的供货、施工经验和业绩,信誉良好。

12、甲方提供综合工程管线规划图。

13、付款方式要求:是否合作经营管理,政府补贴的办法及办理。

篇2:水源热泵机组技术要求

室内换热器可选用风机盘管系统,也可选用暖气片系统。冬季:风机盘管系统运行时出水水温应设置在45℃左右,暖气片系统运行时出水水温应设置在60℃左右。地板辐射采暖40℃左右。

篇3:污水源热泵技术应用

关键词:污水源热泵,城市污水,冷热源,低位热能

0 引言

城市污水、地下水、湖水、江河水、海水等水资源, 全年温度变化稳定, 是目前主要被利用的低位冷热源。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埋深一般不小于0. 3 m, 冷、热能损失较小, 污水温度常年在10 ℃ ~20 ℃ 左右徘徊, 且流量较大, 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污水源热泵技术可提取这种清洁能源, 用于单栋建筑物, 甚至是较大建筑区域的供热、供冷。若大力发展污水源热泵技术, 使污水中大量的低品位能源得到合理利用, 节约的电量、化石燃料将是宏观的, 可把城市污水发展为新型清洁资源。

1 国外典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

北欧国家地域寒冷, 冬季采暖、热水供应能耗较高, 特别重视利用城市污水低位热能缓解能源消耗压力。1981 年, 全世界首个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西部小镇塞勒投入运营, 设计供热容量为3. 3 MW[1]。从污水提取及换热方式角度来看, 经过格栅过滤后的污水以直接喷淋的方式淋洒在污水源热泵机组的水平式管束蒸发器上, 热泵机组蒸发器内工质直接与城市污水换热[2]。随后, 瑞典将其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供热设施大规模推广, 大型污水源热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 在城市中主要展开区域供热。截止到1986 年, 瑞典利用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总容量已经超过500 MW,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980 年, 挪威奥斯陆开始建设以城市原生污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站, 该热泵站于1983 年投入运营, 设计负荷约为8 MW ~9 MW[3]。从污水干渠引入沉淀池的混合污水, 经沉淀池一次处理后抽入蓄水池, 再由旋转式过滤装置二次处理, 喷淋至板式蒸发器上, 污水沿着换热表面呈膜状下流, 排入污水干渠。板式蒸发器每月采用高压水冲洗方式进行物理清洗,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化学清洗[4]。

日本年降雨量较多, 制造业高度发达, 1950 年左右就开始开展污水处理项目。日本传统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政府引导多方力量投入污水热能利用领域。东京当局自1987 年开始实施城市中污水热能利用计划[5], 供热总量、供冷总量分别为8. 94 MW和11. 64 MW, 使日本成为较早使用污水源热泵技术的国家[6]。期间, 日本开发研制了污水工况下的自动清污过滤器, 克服了污水源热泵技术中城市原生污水堵塞的关键问题, 提出了针对当地污水水质具体情况的取水及换热技术, 在国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以瑞典、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大规模建设了大型的污水源热泵站, 由于是地处寒冷地带, 主要以城市区域供热为主, 供热容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取水侧一般不使用中介水系统, 而且采用直接提取的方式, 避免了中间过程污水低位热能的损失, 使污水低位热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日本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就城市低位热能原生污水换热过程和容易堵塞的特性, 着重研制开发了自动化旋筛与清污过滤器。并且实现了污水换热器的自动换向清洗功能, 使污水中由于杂质沉积在换热器表面产生污垢热阻带来换热器总传热系数降低的问题得到缓解, 提高了其换热的效率[7]。

2国内典型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

国内受诸多因素限制, 污水源热泵技术应用推广较晚, 目前主要以实验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索。2000 年, 北京工业大学以北京市高碑店[8]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低温冷热源, 采取沉浸式的取热、排热方式, 即将蒸发器 ( 冬季工况) 或冷凝器 ( 夏季工况) 直接沉浸在污水池中, 对250 m2的生产车间进行供热、供冷实验研究, 除去排除设备故障、测试系统故障耗费时间, 冬季工况实验累计运行约50 d, 污水水温为13. 5 ℃ ~ 16 ℃ , 外界环境温度为- 14 ℃ ~ 5 ℃ ; 夏季工况实验累计运行49 d, 污水水温为22 ℃ ~25. 4 ℃ , 外界环境温度约为32 ℃ ~ 45 ℃ , 冬、夏季工况供热量、制冷量分别为32 k W ~ 40 k W, 30 k W ~ 38 k W, 蒸发器、冷凝换热面积为11 m2, 传热系数约为1 300 W/ ( m2·℃ ) , 是我国较早进行的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试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行设计了当地某商业综合楼供热、供冷系统, 该系统将距离实际工程80 m左右的污水干渠分支中的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 冬、夏季污水温度分别为14 ℃ ~ 16 ℃ , 16 ℃ ~22 ℃ , 属于含中介水系统的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 机组制热、制冷容量大约为1 800 k W, 冬季运行工况费用较传统集中供热费用减少约40% 。系统内采用其研制的污水处理设备, 可将污水中较大尺寸的固相物质清除。

3 污水源热泵系统优缺点

开发利用城市低位污水冷热能是从质的角度出发, 借助压缩机, 以消耗相对少量高品位电能为代价, 夏季工况将室内热量转移至城市污水中, 降低室温; 冬季工况将储存在污水中难以直接利用的低温热能转移至供热管网, 供给用户。

与采用地下水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不同, 污水源热泵无需打井作业, 不仅节省了打井投资费用, 而且节省了由于抽水引起的水泵运行能耗, 避免了地下水回灌堵塞问题; 与以空气为冷热源的传统热泵相比, 城市污水源热泵冬季工况取水侧蒸发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 不会结霜, 且城市污水的水温波动不像室外环境空气温度变化那么大, 热泵性能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 热泵冬季工况COP及夏季工况EER约为3. 5 ~ 4. 5。

城市污水是排入污水管网中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体, 各国家、地区水体水量、水质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特点, 不仅含有较大的污物, 也含有溶解性化合物与悬浮固体等, 经常致使实际工程中污水源热泵系统管路, 尤其是换热设备容易堵塞, 且换热器表面容易出现结垢现象, 使热泵系统不易维持正常运行, 我国污水源热泵技术推广的主要阻力就是由污水水质引起的上述问题。污垢的导热系数大约是制造换热器金属导热系数的数百分之一, 例如: 碳酸盐水垢的导热系数为0. 6 W / ( m·K) ~ 5. 8 W / ( m·K) , 混合污垢的导热系数为0. 8 W / ( m·K) ~ 2. 3 W / ( m·K) , 含油水垢的导热系数为0. 12 W / ( m·K) ~ 1. 17 W / ( m·K) , 黄铜的导热系数为87 W / ( m·K) ~ 116 W / ( m·K) , 铜的导热系数为302 W / ( m·K) ~396 W / ( m·K) , 即使是厚度只有1 mm的污垢也足以降低换热设备整体的传热系数。污水在换热管表面结垢, 会使过流面积减少, 沿程阻力增大, 降低了水泵流量, 反过来又促进污垢生长, 从而恶性循环。

4 结语

我国的污水源热泵工程发展迅速, 但由于起步较晚, 相对于工程实际, 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抑制污垢增长的方式大多以增加循环泵能耗为代价, 粗放的增大流速。虽然工程应用面积据估算在2012 年已有500 万m2, 但针对污水导致的堵塞、结垢等难题的重大、实质性进展较少, 而且国外核心专利技术难以引进或引进成本太高, 国内绝大多数的污水源热泵工程不得不放弃直接换热方式, 转而采用间接换热技术, 增加了取热时热量的散失, 对技术难题做出让步和妥协。

推广污水源热泵技术应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具体情况, 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 排出可利用低温余热污水的地点不宜离用户需求侧用能地点太远[2]; 排出可利用低温余热污水的时间应与用户需求侧用能时间相一致; 排出可利用低位热能污水的热量应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侧用能量; 若排出可利用低温余热污水的温度约在30 ℃ ~ 50 ℃ 区间内, 可选用较简单经济的换热器直接换热的方式回收余热; 若温度低于30 ℃ , 多数情况时, 采用热泵或换热器与热泵相结合的方式回收余热, 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Lindstr¨om H O.Experiences with a 3.3 MW heat pump using sewage water as heat source[J].Journal of Heat Recovery Systems, 1985, 5 (1) :33-38.

[2]马最良, 姚杨, 赵丽莹.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前景[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 (7) :41-43.

[3]Svein Erik Pedersen, J¨orn Stene.18 MW heat pump system in Norway utilizes untreated sewage as heat source[J].IEA Heat Pump Centre Newsletter, 2006, 24 (4) :37-38.

[4]吴荣华, 孙德兴, 张成虎, 等.城市污水源热泵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8 (8) :1326-1329.

[5]周文忠, 李建兴, 涂光备.污水源热泵系统和污水冷热能利用前景分析[J].暖通空调, 2004, 34 (8) :25-29.

[6]Funamizu N, Iida M, Sakakura Y.Reuse of heat energy in waste water:implementation examples in Japan[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43 (10) :277-286.

[7]张吉礼, 马良栋.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污水侧取水、除污和换热技术研究进展[J].暖通空调, 2009, 39 (7) :41-47.

篇4:太阳能—水源热泵技术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并对太阳能水源热泵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综述,发现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水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系统的能源热泵系统,有较高的制热制冷系数,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太阳能;水源热泵;COP

中图分类号:TU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17-02

1 背景概述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和低密度等特点,使它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热泵是一种把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因此,太阳能与热泵系统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太阳能的能量利用效率,还可以缓解能源日益减少的压力,保护环境,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工程案例表明水源热泵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前景最为广阔。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水源热泵中的水源可以作为太阳能的储热装置,当太阳能不足时,可以用蓄存的热量供热。因此,可以减小太阳能集热器的尺寸;

②由于太阳能的作用,可以将水源热泵的最不利设计温度适当的增加,从而降低设备的设计容积和减少运营成本。因此,水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的联合运行可以达到稳定制热的目的。

2 太阳能-水源热泵复合系统

太阳能与水源热泵的复合系统大体上分为以下4类:太阳能-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高温水源热泵系统。

2.1太阳能-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在这方面除了传统的组合方式外,冯毅提出了把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表水源热泵结合起来的地表水源环保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即把太阳能系统的吸收器和冷凝器放置在河水里;太阳能系统的集热器放置在河流上;充分利用河水对流进行传热交换,使冷凝管中的制冷剂与河水发生对流传热其原理,如图1所示。

该系统以溴化锂-水为工质对,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①吸收器和冷凝器,浸泡在河水中,利用河水的自然流动发生对流传热,增加了换热效率,提高了系统的K值;

②河岸边放置太阳能系统的集热器,河流里放置主机设备;

③该系统由蒸发器制取冷量,所产生的冷量经管道送到空调区;

④该系统和冷却水塔式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相比,不仅性能更加优越,而且由于没有建造冷却水塔,从而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初投资。

⑤和电压缩式空调系统相比,该系统在节约运行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引发热岛效应的附加能耗,相应的减少了CO2的排放量。

2.2 太阳能-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指把太阳能与地下水的水源热泵系统复合而成的多热源热泵系统。王健强对传统的双井抽管型地下水源热泵与太阳能相组合的形式进行了研究。其交替运行原理图,如图2所示。

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利用太阳能与地下水为综合热源,对这两种热源的优点加以利用同时大大消弱了传统的只有一种热源的热泵系统的缺点。组合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串联模式:当阳光充足时,地下水经过集热器加热,流入蒸发器,再流入回灌井。当阳光不足时,地下水直接流入蒸发器,而不经过集热器。

另一种是交替模式:当阳光充足时,利用太阳能加热储热水箱中的水。阳光不足时,地下水直接流入蒸发器。太阳能-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冬夏两用,在非供暖季节,可直接利用太阳能系统制取生活热水。不但可以减小传统太阳能热泵系统集热器面积和储热水箱体积,而且在供热量相同的情况下,也可减少地下水的抽取量,节约能源。

2.3 太阳能-海水源热泵系统

此统主要是指把太阳能利用和海水的水源热泵系统综合利用而成的多热源热泵系统。以海水为冷热源的热泵系统在国外已有近20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此类系统应用仍处于工程示范阶段。一些相关研究和运行实验的测试结果显示,海水源热泵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安装场地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但是由于用户端的冷热负荷不断波动,如果按照最不利工况计算海水源热泵的设备容积,将会使换热器面积过大,所以考虑用增加辅助热源。

该系统的运行方式有2种,一是同时供暖,二是交替供暖。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综合利用了太阳能与海水能的优点,同时大大消弱了传统供热系统中只有一种热源的热泵系统的缺点。与单一热源的热泵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设备容积减少,提高了制热制冷系数,以最大限度实现了节能的目的。夏季海水源制冷装置的制冷效率可比现有的空气源制冷装置提高近1倍。冬季供暖能源效率约为锅炉供暖方式的3倍,同时由于COP值的提高使得该系统对CO2的减排起到一定的效果。

2.4 太阳能高温水源热泵系统

此系统主要是指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高温热水作为综合热源热泵系统。

王晋声介绍了与太阳能-高温水源热泵组合的一个工程实际案例。利用通过太阳能加热水源热泵的一次水进水,从而提高水源热泵的出水温度。其实际出水温度可达90 ℃可以局部代替热水锅炉。其太阳能系统简图和高温水源热泵系统简图,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高温水源热泵的原理是逆卡诺循环。主要的困难在于现阶段对于水源热泵的组件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制冷剂和压缩机和热交换的工作条件和传统相比更恶劣。额外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使得内部再也找不到合适热源的地区也可以应用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集热器运行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保温水箱解决。

3 太阳能热泵技术新进展

在2012年,曲世琳等人通过对储热水箱的研究分析,提出储热水箱会对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特性会产生影响,并提出了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中针对于复合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实时动态数学模型,并通过具体的某地某一天的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以阳能-水源作为综合热源的复合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也为研究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在2015年,张增等人设计了一种针对银川地区气候条件的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蒸发端水温会对热泵系统的吸热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制热量以及压缩机制冷制热系数产生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太阳能水源热泵的研究提供了具体实在的例子。

4 结 语

综上研究,可以得出太阳能-水源热泵的运行不仅可以提高热泵系统的制冷制热系数,而且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同时综合太阳能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优点的新型节能系统,其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拓宽了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Ardehali M M, Shahrestani M, Adams C C.Energy imulation of solar assisted absorption system and amination of clearness index effects on auxiliary eating[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7,(3).

[2] 李莉.太阳能一海水源热泵与空调系统联合运行方式探讨[A].2009全国热泵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

[3] 冯毅,江沿源.地表水源环保型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5).

[4] 王健强,朱家玲.太阳能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5] 胡松涛,殷占民,王刚.热泵空调与海水淡化系统联合运行方式探讨[J].暖通空调,2006,(4).

[6] 邢秀强.应用海水源热泵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流体机械,2006,(8).

[7] 任玉迎,南远新,杭庆荣,等.海水源热泵的发展和应用[J].制冷与空调,2007,(2).

[8] Slesarenko V V.Heat pumps as source of heat energy for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J].Desalination,2001,(5).

[9] 李震,端木琳,舒海文.大连某疗养院海水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建筑科学,2007,(2).

[10] 于健,袁水林,张斌.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媒体中心海水源热泵综合调试[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6).

[11] 王晋声.浅议高温水源热泵与太阳能组合系统[J].能源与环境,2008, (3).

[12] 曲世琳.蓄热水箱对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特性的影响分析及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2,(8).

篇5:水源地机井规格及技术要求

一、机井规格

1、机井深度130米

2、钻孔直径700mm。

3、井管直径377mm,管材为钢管,管壁厚度8mm。

4、滤水管长度65米,为成井深度的50%。

5、井壁管长度65米,其中沉淀管6米。

二、主要技术要求

1、钻孔及井管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度。

2、钢管、铸铁井管、滤水管的空隙率为20-25%,用10#——12#铅丝缠绕,垫筋用直径6mm钢筋。

3、成井后回填规格为6——10mm的砾石滤料。

4、洗井方式:采用水泵联合循环洗井,洗至水清沙净后,最终水质由甲方取样化验确定是否合格。

三、深井泵出水量200M/H,扬程50M,配套安装泵管等水泵附属设施。

篇6:冷水机组补充技术要求25

包括冷水机组本体,控制柜,启动柜,全套标准的保证安全运行的检测保护元件(包括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水流开关,安全阀等),减震装置,制冷剂和冷冻润滑油的供货,设备调试维护保养,机房系统工艺设计和群控系统设计及软硬件系统报价。报价包括保修期内全部备件,消耗材料必备随机工具。

冷水机组补充技术要求

一、供应商交货时需同时提交

1、原厂出厂证明书、产品的合格证、安全质量许可证、保修卡等,视公司需要一正几副

2、原厂出厂试机报告

3、中英文安装、操作、保养维修等手册及相关表格文件

4、零附件图、电气控制原理图及接线图(外部水泵及冷却塔的控制电路可与主机控制电路连锁控制,确保机组运转安全,并能够起到整个空调系统控制中心的作用,实现对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运行检测和控制,多台机组能够实现自动群控管理,如供应单机,要无条件配合群控设计)、系统流程图,机组安装图(配线配管图及相关技术要求),设备基础图纸,设备安装尺寸,固定螺栓位置,水管软接头,避震弹簧及所需土建要求条件都应在施工详图内显示出来。

5、异常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说明,所有产品均要求技术资料完整,有中文资料的必须提供完整的中文资料。同时提供电子版(光盘等)整套资料,自带软件的要求以光盘形式提供

6、教育培训资料

7交货时提供易损件清单/规格/供应商联系方式

二、产品须相应配备以下附属设备功能(不仅限以下内容):

1机组本身之全部附属设备

2制冷剂和润滑油

3隔振装置

4水流开关

5机组需有就地控制、远程控制、BA控制功能,无条件免费提供配备通信协议卡(数据转换模块),无条件免费配合楼控系统集成商,楼控系统集成商无须增加其他设备就可以实现数据传递

6电脑控制系统用电气控制箱

7启动柜形式:原厂提供的独立启动盘。总电源启动柜要求预留足够的接线空间与接线母排,供应商必须对启动柜与机组之间的电缆线槽安装提供技术支持

控制柜,启动柜内电气元器件除有其他要求外,品牌应为Siements,ABB,Merlin Grin.8机组应设置制冷剂流量控制装置,用以改善部分负荷效率,保证在各种负荷情况下,有效的控制冷媒流量。

9机组应有时间设置功能,能按输入时间自动开/停机检测和开/停机功能。交货时提供易损件清单/规格/供应商联系方式

产品必须具备的其它功能。

三、交货地点和要求

篇7:水源热泵补贴政策

财建[2006]4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

为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我们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九月四日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建筑能效,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化石类能源消耗,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是指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污水余热、风能、生物质能等对建筑进行采暖制冷、热水供应、供电照明和炊事用能等。

本办法所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使用原则:政府公共财政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推广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建筑能效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第四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

(一)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供热制冷、光电转换、照明;

(二)利用土壤源热泵和浅层地下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三)地表水丰富地区利用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四)沿海地区利用海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五)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六)其他经批准的支持领域。

第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示范项目的补助;

(二)示范项目综合能效检测、标识,技术规范标准的验证及完善等;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及示范推广;

(四)示范项目专家咨询、评审、监督管理等支出;

(五)财政部批准的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各地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建设部门,按照财政部、建设部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申报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项目申报,并逐级联合上报至财政部和建设部。

第七条 建设部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库,统一管理。

第八条 申报示范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项目所在地区具备较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条件;

(二)项目所在城市已制定“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申报示范工程项目所在城市提供相应的政策及财政支持,其中北方地区优先考虑已经开展供热体制改革的城市所申报的示范项目;

(四)申报示范项目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包括开发商、业主等);

(五)示范项目应完成有关立项审批手续,建设资金已落实;

(六)申报项目单位和依托的技术支持单位具有承担项目必要的实力及良好的资信;

(七)申报示范项目应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报告》(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填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其中《实施方案》应由具有资格的机构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技术方案研究;

3.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及详实的增量成本计算书;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5.项目示范推广性分析;

6.其他节约资源措施及后评估保障措施;

7.工程立项审批文件的复印件。

第九条 示范项目审批

(一)财政部、建设部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

(二)财政部、建设部根据专项资金预算,从项目库中选取一定比例的项目,组织专家评审示范项目,对确定的示范项目的申请资金进行核准,经财政部、建设部确定后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十日。公示期间对示范项目署名提出异议的,经调查情况属实,取消示范项目资格。

第十条 财政部和建设部根据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能效检测、标识,技术规范标准验证及完善等项目,组织相关单位编写项目建议书,通过专家评审确定项目和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建议书内容主要包括建议项目名称,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主要产出、考核评价指标、完成时间、经费需求等。

第十一条 建设部相关机构承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项目执行单位应在项目进行中,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逐级上报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进展报告应包括项目实施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 评估验收

示范项目完成后,城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委托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检测机构对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检测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检测结果和验收评估报告应逐级上报建设部、财政部。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能效检测、标识,技术规范标准验证及完善等项目完成后,建设部、财政部组织专家根据项目考核评价指标进行验收评估。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以无偿补助形式给予支持。

(一)财政部、建设部根据增量成本、技术先进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确定每年的不同示范技术类型的单位建筑面积补贴额度。

(二)利用两种以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项目,补贴标准按照项目具体情况审核确定。

(三)财政部、建设部综合考虑不同气候区域及技术应用水平差别等,在补贴额度中给予上下10%的浮动。

(四)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能效检测、标识,技术规范标准验证及完善等项目,根据经批准的项目经费金额给予全额补助。

(五)其他财政部批准的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项目补贴方式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拨付

(一)财政部根据批准的示范项目,将项目补贴总额预算的50%%下达到地方财政部门。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进行专项审查,达到《实施方案》要求的,出具审核同意意见,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将补贴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达不到《实施方案》要求的,责令示范项目申请单位重新修改施工图设计后,另行组织审查。

(二)示范项目完成后,财政部根据示范项目验收评估报告,达到示范效果的,通过地方财政部门将项目剩余补贴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

(三)专项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资金拨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建设部负责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评审、监管及检测费用预算,经财政部核批后,按照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条 财政部和建设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可以暂缓或停止拨付资金,并依法进行处理: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专项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挪用专项资金的;

(三)未按要求完成项目进度或未按规定建设实施的;

(四)未通过检测、验收评估的;

(五)不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

第十八条 地方财政、建设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财政部 建设部

【发布文号】财建〔2006〕459号

【发布日期】2006-09-0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建设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示范项目评审工作,我们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九月四日

(稿件来源:财政部提供)

---------------------

附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项目评审工作,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460,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部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登记、造册,建立项目库,统一管理。

第三条 由财政部、建设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列入项目库。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

1.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不具备安全性;

2.提供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

3.不符合所在区域的建筑节能标准;

4.申报手续不完备,申请报告编写不符合规定;

5.已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资金支持;

6.利用可再生能源实行集中供热、供冷但未实行按用热(冷)量计量收费的项目和城市;

7.不符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第四条 财政部和建设部联合组织专家,从项目库中选取一定比例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并对项目示范增投资提出审核意见。

项目主要依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分,详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分表》(附1),评审内容如下:

1.技术先进,是指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先进性;

2.适用可行,包括实施单位和技术支持单位、运行维护、施工工艺、产品设备、风险;

3.经济合理,包括增量成本、常规能源替代量、费效比(增量成本/节能效益);

4.示范推广,包括项目的区域代表性、建筑类型代表性,其他资源节约措施、后评估保障措施。

第五条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专家的组织。

(一)由建设部、财政部共同选择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财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项目专家库;

(二)财政部、建设部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每个专家评审组一般不少于7人,评审组应包含建筑、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家,并指定一名专家组长;

(三)评审专家应具有对国家和项目负责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评审专家如与申报项目存在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第六条 财政部、建设部对评审合格的项目进行确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十日,如有重大问题,经查实取消示范资格。

第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分表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推荐意见表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推荐(排序)汇总表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专家在评审工作中的职责和纪律

---------------------

附件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分表评分细则

1.本评分表主要依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分,具体包括项目的技术先进、适用可行、经济合理、示范推广四个方面,合计满分为100分。

2.若发现项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不具备完全性或提供的资料有弄虚作假行为,以及该项目节能措施不符合所在区域的建筑节能标准,则该项目的得分合计应为0分。项目名称:

---------------------

附件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专家在评审工作中的职责和纪律

1.评审专家应按照规定的评审程序,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地对项目进行评价和打分。

2.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议并应填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分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推荐意见表》。

3.评审专家如与申报项目存在利益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关系的,应当由组长申明前回避。

4.评审专家不得利用专家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与申请项目相关人员串通,为其申请的项目获得立项提供便利。

5.评审专家不得压制不同学术观点和其他专家意见。评审专家不得为得出主观期望的结论,投机取巧、断章取义、片面做出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评价。

6.评审专家不得泄露评审认定项目和清单、评审专家名单、评审标准、评审意见、结果,不得复制保留或向他人扩散评审资料,评审工作结束后,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专家评审意见并交回全部评审材料。

7.评审专家不得跨组进行有碍项目公正评审的有关讨论。

8.未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评审专家不得调换评审组。

9.评审专家不得索取或者接受被评审项目单位以及相关人员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以及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宴请或其他好处。

篇8:污水源热泵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污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技术,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提取城市污水中的热能供热空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和环境的紧张形势。然而,城市污水成分复杂,进入系统中换热很容易造成管道和设备堵塞以及换热面结垢等问题。堵塞和污垢问题能否被有效解决将决定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系统效率的高低。无论是间接式系统还是直接式系统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防堵和除垢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应用于大量工程中,但有些技术研究得还不够深入。

1 污水源热泵技术研究进展概述

上世纪80 年代,污水源热泵技术在北欧和日本等国家开始应用,在我国的应用则始于2000 年。几十年的热泵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多种防堵和除垢技术。

工程中常采用前置过滤技术和疏导式换热技术来解决堵塞问题。应用两种技术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原理图分别如图1、图2 所示。前者采用前置过滤装置将污水中的污杂物过滤掉,再进入中间换热器或热泵机组换热,后者不经过前置过滤直接进入中间换热器或热泵机组换热。

前者应用的关键是开发切实可行的前置过滤装置,在这种系统中可以直接采用常规的水源热泵机组,但是前置过滤装置很难把微细颗粒物全部过滤掉,进入热泵机组后可能还会造成堵塞,并且前置过滤装置的开发也会增加系统的投资; 后者采用疏导式换热技术,这种换热技术可使污杂物顺利通过换热装置,故无需前置过滤,从而节省了系统投资,但如何开发出具有防堵、防垢功能的疏导式污水换热器是该技术的难点。

工程中采用的前置过滤装置可分为刷式和反冲洗式,刷式过滤装置最典型的是1987 年日本开发的自动滤筛器,反冲洗式过滤装置在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它们基于旋转滤面再生技术开发而来,首先利用该技术开发的过滤装置诞生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孙德兴团队,并于2003 年应用于哈尔滨望江宾馆。

疏导式换热技术包括宽流道技术和疏导管式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吴荣华先后开发的两代技术,宽流道技术于2008 年开发并应用,疏导管式换热技术于2010 年开发并应用,目前都有示范工程。

除垢技术可分为定期除垢技术和在线除垢技术,定期除垢技术操作上较为简单,易于实现,但在污垢量较大需要频繁清洗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它需要向在线除垢发展。上世纪70 年代在线除垢技术开始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我国一些学者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原生污水水质较差,很多除垢装置在污水换热器中应用较为困难。

2 前置过滤技术

刷式和反冲洗式过滤装置的基本思想是先用滤网把污水中污杂物过滤掉,然后采用毛刷或污水回水反冲洗的方式清理滤网以实现连续过滤。

2. 1 刷式自清洗过滤器

日本开发的污水自动滤筛器外形如图3 所示,该装置由筒状旋转滤筛、驱动电机、刮刷和排污阀组成[1]。运行时,电动机带动筒状滤筛旋转,污水中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筒壁,被过滤筛过滤掉,黏在滤筛上的污杂物被刮刷清除掉,并被污水反冲排回污水干渠。

2. 2 反冲洗式自清洗过滤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孙德兴团队提出了城市原生污水热能资源化工艺与技术,利用旋转滤面再生技术发明了污水取水装置[2 - 4],其原理图如图4 所示。污水首先进入污水取水机的A腔中,经过旋转滤筒的过滤进入B腔中,污杂物被过滤黏在旋转滤筒上,并随着旋转滤筒旋转至C腔处,从污水换热器流出的污水进入C腔中对旋转滤筒进行反冲洗,此时滤面得以再生。

该装置最早于2003 年9 月应用于哈尔滨望江宾馆[5],目前,在哈尔滨、北京、大庆、天津等城市也有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采用反冲洗方法的过滤装置还有吴荣华发明的污水或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转筒式防堵装置[6],大连理工大学王树刚和端木琳开发的旋转板式自动除污取水装置和旋转筒式自动除污取水装置[7],大连葆光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刘志斌等发明的污水全自动除污机[8],他们都创造性地采用了滤面连续再生的反清洗技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 疏导式换热技术

疏导式换热技术即不采用前置过滤装置,污水直接进入换热器或热泵机组换热,悬浮物可以顺畅流过换热设备,而不发生缠绕和滞留。宽流道技术及疏导管式换热技术都是基于这种疏导的思想提出的。

3. 1 宽流道技术

图5 是宽流道污水换热器[9]原理图,该换热器每排管由多个方形管并列组成,管内走清水,每两排管之间形成较宽的流道,该流道内走污水,流道宽度可根据污水中污杂物状况而设计,从而可以使其顺畅通过。为了避免污水分流时悬浮物在其内部缠绕,宽流道换热器污水侧流道按单一设计。但由于其流道较宽及其结构的特殊要求,悬浮物滞留问题和结构方面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其固有的缺陷。

3. 2 疏导管式换热技术

传统管壳式换热器作为污水换热器时污水一般走管内,这样便于污垢的清洗,但是会造成堵塞。图6 是疏导管式换热技术[10 - 11]的原理图,该技术是在传统管壳式换热器基础上加大换热管管径,从而可以使悬浮物顺畅通过,而不发生堵塞。同时,为了防止污水分流时悬浮物缠绕,采用了流道分离结构[12]。疏导管式换热器换热面内部无焊口,耐压、无疲劳损伤,无漏水风险。由于增大了换热管的管径,必然会使换热器紧凑性下降,但因不需要使用前置过滤装置,整体上来看设备的占地面积不增反减;而且采用大管径后由于流动阻力减小,水泵能耗也会降低,综合效率提高; 由于没有悬浮物滞留,不易积垢,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的数量可减少75% 左右,因此清洗工作量减少,设备维护简单。

疏导管式换热技术已大量应用于工程中,表1是部分的工程项目,它们采用了不同水质的污水,都运行稳定,效果良好,清洗维护周期均在1 ~ 2 个采暖季以上。

4 除垢技术

污水源热泵系统污垢问题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哈尔滨望江宾馆和北京悦都酒店污染后换热器换热系数为700 W/m2·K左右,仅为清洁时的一半[13]。换热系数的减小将需要增加换热器面积,从而增加系统的投资。无论是有前置过滤装置的污水源热泵技术还是疏导式污水源热泵技术,都必须解决污水污垢问题。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污水换热器,一些学者发明了针对管壳式换热器的除垢装置。

( 1) 传热管自动清洗装置

传热管自动清洗装置最早由日本发明。它主要由毛刷、毛刷收纳器和四通阀组成。管道内毛刷在水流带动下,在传热管两端的毛刷收纳器之间往复移动,以清洗污垢。四通阀的作用是它不断改变管道中的水流方向,使毛刷做往复运动[14]。这种方法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定运行维护缺陷,污物排放、环境污染、设备场地、电力消耗等问题也需要考虑,而污水的流动换热问题还缺少相关的研究[15]。故系统在设计时只能做保守设计以保证正常运行,投资和运行成本也会因此相应增加。

( 2) 胶球在线清洗

胶球在线清洗技术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它首先在国外凝汽器系统中使用。海绵胶球在流体的推动下在管内移动,依靠对管壁的轻微挤压而把管内污垢除去[13,16]。该装置使用时还需配置胶球清洗泵和胶球收放旁路设备。

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收球率低以及二次滤网和收球网结垢腐蚀等问题[13]。很多学者[17]进行试验,对它进行了改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该装置对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析晶污垢不能完全清除,故不能应用在水质较差的原生污水中。并且,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较困难。

( 3) 管内插入物在线清洗

管内插入物早期应用于强化传热中,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管内插入物在除垢方面的应用[18]。其基本原理是,在流体的作用下,管内插入物振动或转动以达到除垢效果。但由于是在水质较清洁的情况下提出的,如果用在水质较差的污水中会有以下缺陷: 该工艺较复杂,很难在换热面积较大的污水换热器中使用,并且插入物很容易在水质较差的污水中腐蚀损坏; 另外,如果污物脱落,吸附在插入物上,则很容易造成管道阻塞。

( 4) 小水量强力轮替冲洗部分换热管

肖红侠等分析了现有的几种在线清洗装置的局限性,提出了适合污水换热器的小水量强力轮替冲洗部分换热管工艺[13],并介绍了强力自冲洗换热器的结构及原理,对它的经济可行性作了分析。该工艺是在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内设置一个冲污注水头,小水量从注水头中强力注入换热管,而注水头在主轴电动机的带动下转动,实现对换热管轮替清洗。该工艺冲洗水量小、投资小,但它不适用于一般换热器结晶类污垢的清洗,而且受换热器结构的影响,它也不能应用于多管程的管壳式换热器。

( 5) 液固循环流化床技术

固体粒子与换热器表面不断地接触和碰撞,可以除去沉积在换热器换热表面的污垢,即使有污垢形成,也可将污垢的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需经常进行清垢,这就是循环流化床技术除垢原理。但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气固与气液固上[19]。而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侧出现的污垢以软垢为主[20],不同于其他行业出现的硬质污垢,因此,要想将该技术在污水换热器中推广应用,尚需要研究。

毕海洋等[21]将液固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到污水源热泵污水侧的防垢、除垢应用中,分析了流化固体粒子防垢、除垢理论机理。流化固体粒子除垢的剥离力主要是液固两相流对污垢层的剪切力和固体粒子对污垢层的碰撞应力; 其中,剪切力较小,不足以使污垢层剥离,而碰撞应力通常是剪切力的3 个数量级以上,足以破坏污垢层。他们搭建了液固流化床换热器实验台,验证了液固循环流化床技术对于除垢的有效性,并且钢球的效果好于沙粒。

5 问题分析与结语

可见,近年来污水源热泵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 1) 在前置过滤技术方面,现有的前置过滤装置很多,但这些设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目前最常见的基于旋转滤面再生技术开发的过滤装置普遍存在内泄漏的问题,反冲水混入进水,造成进水温度降低,从而影响系统效率。

( 2) 除垢技术方面,针对污水源热泵的除垢装置基本没有,对于管壳式换热器的除垢措施很多,但很多装置不能在水质较差的原生污水中使用。小水量轮替工艺和循环流化床技术有望应用于污水源热泵系统中,但尚停留在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

( 3) 无论是前置过滤技术、疏导式换热技术还是除垢技术的应用大多是在间接式系统上,而直接式系统同样需要解决堵塞和结垢的问题。如果采用前置过滤装置,由于污水直接进入机组换热,要使机组不堵塞,对于前置过滤装置的要求必然会更高,因此直接式系统可用的前置过滤装置需要进一步研究; 若把疏导式换热技术应用于热泵机组,疏导管式技术会造成机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系统投资,而宽流道技术中换热器承压以及除垢问题尚需解决。

上一篇:电话铃里的温暖五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我敬爱的老师高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