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2024-05-03

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精选8篇)

篇1: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议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影响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不注重语音的教学,老师的教学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老师们的错误想法使同学们缺失了英语语音的正确教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对学生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英语老师要对语音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篇文章就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初中英语教学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知识;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各个学校也对自己的教育进行了改革,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在对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不注重对语音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从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多同?W都会抱怨英语单词记忆起来非常有难度,可以说英语单词是学生们学习英语最大的难点,但是单词是英语的核心,只有掌握单词才会句子,文章。英语单词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以及难点。英语的单词与中文的汉字有很大的区别,英语单词很多与读音有关,现在学生们学习单词比较困难,就是由于我们英语的语音教学不到位。例如在学习car,market,sofa,like,case等一些单词时,老师首先应该教他们这些单词的读音并纠正他们的读音,当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读音时,当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读音时,掌握这些单词也就没那么难了。现在很多的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们盲目的记忆这些单词,这样不仅达不到本来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们对英语单词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不喜欢英语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老师用语音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来学习初中英语时,就会将单词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掌握,也让他们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他们就会更愿意去学习英语,掌握正确的英语读音学习,更多的单词。英语单词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基础,而想要学会单词就要进行语音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学生们不会太注重学习成绩,幼儿园和小学也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来进行教学的,在初中时,学生们才会真正意识到要去学习了,学好初中英语也可以为将来高中,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对学生们进行语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双语的学校,甚至出国留学获得更高程度的教育。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沟通和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阶段更应该对英语的语音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学生们都会选择在高中或者大学阶段出国留学,那么在高中和大学阶段之前的初中阶段就成了培养学生们语言能力的最好阶段。老师对初中的学生们进行英语的语音教学,可以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培养他们更好地英语语言能力。只有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才可以更好地深入到这些说英语的国家,去进行更高程度的教育和学习。如果对英语一窍不通,出国以后看不懂书本上的文字,也听不懂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这样不仅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反而会使同学们对自身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没有这种能力,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下老师们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们进行英语语音教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让他们有更多的途径去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多掌握一门语言,也可以比其他人的未来多一条出路。在现在的教学中,只培养学生们关于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能力,足以证明语文和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们发展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分为书写和口语两部分,书写,包括写作,翻译等,书写主要考查学生们的写,翻译,理解英语的能力。而口语是考查学生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必须要对初中生进行英语语音教学,让他们培养英语口语能力,更加方便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影响

(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英语和语文的学习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作为一种语言,在学习时也有很多的相似点。语文的学习,有很多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同样英语也是这样。在初中阶段对学生们进行英语语音教学,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一些重要的语法或者单词时,学生们想要盲目的记忆,这些语法和单词在记忆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盲目的记忆也会对语法产生一些不理解,导致无法掌握这些重要的语法和单词,在应用这些语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采用英语音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记忆这些语法在应用时,这些语法就会从记忆中蹦出来,也可以让他们对这些语法有更好的理解。

(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们在学习阶段,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在社会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英语也是一种技能,掌握了,因为有这种技能,可以更加方便自己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英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使用英语作为本国语言的国家数量也是最多的。英语学习也不是简单的掌握一些与法和单词,想要真正的掌握英语,学生们一定要会听说读写,在听说读写中听是最基础的。只有多听才能说,读写。在初中阶段对学生们进行英语语音教育,可以让他们多听英语,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新课程改革也是符合我国发展的一种正确的策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所有的学校也进行了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在初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知识与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提高他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立胜,张莱湖.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言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杨别.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

篇2: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写作方面,主要指不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不懈地努力。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益颇多。它是夯实人生成才之基,开启事业成功之门。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觉得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

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自然、社会和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多角度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脑子里的“货”就会多起来。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就写不出深刻隽永的文章。

二.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作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学家邹韬奋写道:“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了,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如果我们能多挤一些时间,经常阅读报纸,阅读高质量的杂志,吃掉若干本好书,既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思想,又可以吸收丰富的词汇,那些名人传记、中外名著、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文化资料、详实数据等等,一旦被我们掌握,到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作文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三.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一遍又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巴金先生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说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随时驾驭的知识,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

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中学生课外练笔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反复阐述过,他分析说,单靠教师出题每周一作,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周记,写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及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课外练笔同课内作文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强调一个“练”字,不过多地在写作知识或理论上做文章;它的自主性很强,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老师、家长等任何人的限制;它可以有多种写作形式,不受写作体裁的制约,它有强烈的真情实感......总之它是课内作文缺陷的弥补。

五.养成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

审题,要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的文字和文题要求,认真品味文题中的导语,冷静排出文题的干扰,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如果审题不准,偏题甚至跑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意,要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立意时要围绕文题放开视野,纵横拓展;要紧扣时代特征,有的放失;从小题材着眼,以小见大,从大题材落笔,化大为小;从多角度思考,由表及里,平中见奇,准 2 中求异。选材,确定文章主题后,要快速从思想和记忆的宝库中寻找材料,选材一要切题,二要典型,三要具体,四要新颖。构思,是一篇文章写作的通盘规划和总体设计,比如,如何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取舍、裁剪,如何谋篇布局,结构成文,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详略、运用技巧等,都要快速思考,想点子,找办法,构建写作蓝图。

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据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作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修改作文首先要明白修改的要领,一般可以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要坚持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或同学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

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尽自己所能,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写作是一个人在一辈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阶段则是掌握这种技能的黄金时期。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了一套作文教学的方法,积累了作文教学的点滴经验,整理出来,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通行的作文形式一般有三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写好命题作文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方式,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内容、体裁等来写一定规格的文章。这种命题作文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向;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能较快地完成写作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类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文一定要做到认真命题、指导、评改这最基本的三点。其实要做好这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命题作文要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A.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常言说的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目就是文章的“慧眼”。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学生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掌握命题要领,提高命题技巧。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就要求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最能体现学生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设计出一些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命题符合学生口味,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来也 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例如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成《你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和XX说说心理话》就不如改成《XX,你了解我吗?》等等。

B.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命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倾诉心里话。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槪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期,他们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趣事》、《儿时的伙伴》、《我上初中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作文得心应手,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活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一些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让学生训练。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善于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这样我又设计了《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等之类的题目。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二.指导学生写好命题作文

A.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分析,弄清题目所给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综合,直到真正弄清题目的要求。审题要达到落实题眼,明确限制的目的。审题审清楚了,作文时就不能越“雷池”半步。如审读《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读题便知,题眼是“趣”,文章就是要着重突出事件的趣味,这也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所在。文题中的其他词语 5 显然当属限制的内容了,它们分别从对象(我)、数量(一件)、范围(身边)一一作出了限制。

B.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愉快的星期天》,这样的题目,如果同学们想表现自己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选取星期天去游乐场玩、参观科技馆、与小伙伴们一同外出野餐、郊游等内容。就拿郊游,野餐来说吧,应围绕“愉快”这个中心,写郊游的过程,尤其是令自己感到快乐、有意义的事情,郊游当中发生的愉快的、令人难忘的片断等。而自己郊游当天的早上怎样起床穿衣,怎样准备郊游用品等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写了。

C.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评改方式

A.自评自改。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学生拿出来朗读,让他们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6 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B.互评互改。习作自我修改之后,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互相评改,互相商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这时候教师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评判者。

C.教师评改。学生自我修改、互评互改之后,教师就要把作文收上来作最后的总结评改。教师是学生作文最后的读者和评判者,需要把每个学生的作文认真的改一遍,把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挑出来,把不符合要求的也挑出来。符合要求的,当然是我们鼓励和表扬的对象,对不符合要求的怎么办呢?那就要因人而异,既要批评他们没有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文章来,具体指出存在哪些问题,又要表扬他们文章里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搞好作文的最后评讲。

篇3: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1.初中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从初中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来看, 初中化学是任何一名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基础, 为此, 要让每一位学生有良好的化学基础, 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就有必要教导学生学会迁移, 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诸如类比、联想等等。让学生学会迁移, 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寻找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 从而也能进一步深化已学的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从化学知识的学科角度来看, 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它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大致分为“感知、加工、形成、联系、整合、应用”这几个阶段。而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知识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 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来源以及感知化学知识的概念很是重要。初中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找规律, 找相似点。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2.浅谈初中生化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途径

2.1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组图的方式来培养学习迁移能力。曾经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 这句话形象揭示了有关思维的深深奥妙。我们知道, 化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零散的, 而所谓思维导图的方式就是确定一个中心主题, 由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有关联的分支, 这样层层推导就有利于知识重点的把握, 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 由此及彼, 从而不断扩展知识面, 培养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我们可以用化学课本中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来举例说明。假如以“火”为主要主题, 由它展开则可分出这样几个次主题, 即燃烧条件、预防火灾、如何自救、认识消防标志, 在燃烧条件中又可以分为着火点、氧气、可燃物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串联知识点, 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知识, 真正做到学习的有效迁移。

2.2引导学生重视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迁移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其自己的规律, 通过重视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 从而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举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当中, 我们首先通过实验现象的感知、实验现象的分析从而归纳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要通过对此现象的微观分析得出, 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从而让学生清楚元素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能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的实质, 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感悟、体验, 增强化学知识的迁移观念, 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知识迁移学习能力, 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2.3引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 学会总结、反思。迁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在已有的认知系统下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运用, 即它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发散、转换。所以, 学生学会复习是形成知识系统网络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学生学会知识点之间转移的一大重要前提。在此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网, 通过知识网络的建构来将新旧知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知识更加合理化、系统化。而复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 通过复习不仅使原有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深理解, 同时这也是将新旧知识联系、关联新旧问题、拓展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手段。

2.4引导学生学会概括知识点的特征, 学会寻找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初中化学极具零散性, 而它又是化学知识学习的入门。为此, 初中生应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概括能力, 即要在实际的解题运用过程中, 让学生主动找到知识点的特征, 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成分, 这也是促使学生学会迁移的一个重要手段。初中的化学知识比较零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并不十分明显, 学生所接触的化学知识也较简单, 知识量也不多,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更清楚明白地理解化学现象。因此, 学生要有效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微妙关联就需要学会概括, 学会寻找规律。我们知道, 初中化学中的概念与原理是化学知识的基础, 我们的任课老师可以从具体的实验现象着手, 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中发散, 从具体中概括事物本质属性, 通过这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篇4:初中语文议论文知识点

【关键词】重视 语文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4-02

语文教学改革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改掉了曾经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枯燥模式,变革之路上出现了放手给学生,允许在语文的答题中“言之有理”即可。在我们寻找教学改革的最佳方式过程中,我们曾经迷茫了,语文学科到底该怎么教?学生初中以后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习之本认字、读音,也就造成了学生到了九年级快毕业时,还有部分学生不会拼读汉字,这种可悲的语文教学现象。为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字音字形字意、朗读、背诵的基本知识。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兼顾语文基础的字音字形字意

我们农村教师面临的学生生源基本是三种状况:经济条件拮据的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我们在前几年的教改中错误的认为只要改掉满堂灌就是课改,但对于如何将知识用新的教学法传授却很盲目。初中生不用再将字音了,也不用再抄写词语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课堂上热闹起来了,学生言之有理的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就是课改了。可是每一次的检测我们却发现一个曾经没有得现象,学生字音、字形丢分甚是严重,我们傻眼了,还埋怨学生连基础的东西都丢了,可是我们回头想想自己的教学中,还在兼顾这些教学内容细节的吗?我们也好像忘了这一基本的环节,汉字的音形意我们没有了练习,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丢了。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我们的学生现状,我们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地方的教改方式,就我们的生源,我们还是要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抓住生字难字,为此我从七年级学生进校开始,就依然要求学生有一个字词本,依然如小学时那样要求学生将生字难字注音后抄写三遍,并且每一课字词本我都是亲自批改,之后还有听写。二年多以来一直坚持这样,九年级我依然不会丢掉这一作业,这一做法后,我所带的这一届学生再也没有上一届学生到了九年级还有不会拼读汉字的学生了。自然在每一次的测试中这一题的分数也不会丢了,学生即识了字又不丢分,何乐不为呢?

重视课文的注释,这是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义的最好工具,我们学生很少有遇到字词查字典的习惯,教师教学时可万万不可忽视注释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词义理解语句文意才不会困难,为此,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将不理解的词语注释写进语段词语所在处,一是提醒学生记忆,告知这是要点,第二也为课文的理解得到很大帮助。记忆不好的学生,还将难解释的词义集中抄写在本子上,长久下来,学生记忆的词义多了,写作时自然用上,所以,抓实学生字音、字形、词义的教学,监督好学生这一基础作业的完成,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由于受到升学的考试压力影响,我们在曾将的教学中为赶进度,往往不会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读顺文章了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初中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极强的思想性,我们不一定只是去分析,很多的语段不用我们分析,只要学生多读,用心去读,读着读着他就会悟出道理了,也不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口舌去分析,其效果还未必有效。为此,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就要求学生通读全书每一篇文章,我采用检查学生在每一课有勾画的痕迹方式监督,不定时抽查。让学生开学初就大体知晓全学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每一单元的教学前,在让学生读自己在每一单元中勾画的语句,这样的方式即使再懒的学生他也担心自己在课堂上露馅,就算应付也会在上课前看课文内容。到了具体上每一课时,课前我是要求学生尽量读三遍课文,当然会有偷懒者,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在课堂的讲解中,对于学生理解不了的语句,我不急于引导,一种方式是让那些较懒得学生反复读语段,语句;另一种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大声齐读,读出句子意思的学生就可以不再继续读,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语句语段的理解。对于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就让让同桌帮助他们找语句中关键词,然后他们自己读关键词。我坚信“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课堂上,读书形式不限制,无论大声读书还是小声读,默读形式不拘,最终达到能理解句意,分析文章,走进作者就是我教学的目的。通过读书不仅寻到分析文章的方式,也让学生自己感悟到读书技巧,从而学生的朗诵能力也就不需要单独花时间培养,每一堂课他们都在反复读书,读着读着就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韵味出来了,诵读这一基本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为此我们不要怕给学生读书时间长耽误我们教学进步,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法。

三、不能忽略课本佳句好段这一宝贵资源的积累背诵

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最终是要走向作文写作,我们农村的学生本来没有读课外书习惯,所以我们在学生的作为中我们就看到的是干涩的语句,牵强的思维,甚至就是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课本中抄写,还有就是抄作文,见不到学生自己的话语。其原因之一是我们教师忽略了课本这一资源,我们只要求学生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语段,却没有静心想想每一篇课文都有好词段,我们与其冥思苦想在哪里给学生找好词佳句积累,何不看看我们手上的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静心挑选才进去课本的,自然每一篇都是资源,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甚至帮助学生找出好词句,每天背诵一段话,每天积累几个词,日积月累,我们不用劳神费力四处寻找,就帮助学生形成了充实的好词佳句库,在作文的写作中,那还会出现干涩的言语呢?那还会见不到学生优美的语句呢?

篇5:初中语文知识点

1.朱自清 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春》《背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情形,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孙犁 当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3.杨绛 钱钟书之妻。擅长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著有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翻译了《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等。散文《老王》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4.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旅行家》《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苏州园林》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5.郭沫若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天上的街市》《雷电颂》等选入教材。

6.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短文《日》和《月》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7.沈从文 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边城》等,《云南的歌会》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8.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端午的鸭蛋》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9.郑愁予 台湾诗人。《雨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10.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敬业与乐业》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11.艾青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自幼在一个贫苦农妇家代养,五岁回父母家中。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哺育他的保姆的深情追怀。长诗有《向太阳》和《火把》等。诗歌《我爱这土地》入选人教版教材。

12.余光中 台湾诗人。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诗歌《乡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13.戴望舒 现代诗人,笔名艾昂甫、江思,1928年发表《雨巷》一诗,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外国作家作品

1.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长篇小说《沉船》等。其中《金色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2.普希金: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作品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等,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又重新造访》,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3.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小东西》。《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4.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入选人教版教材。

5.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6.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7.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再塑生命》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8.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是一首散文诗,是高尔基的作品《青春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9.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谈读书》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0.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卡》《万尼亚舅舅》等。其中《变色龙》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在短篇小说《变色龙》中,契诃夫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街头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寡廉鲜耻、欺下媚上的“变色龙”的典型形象。

11.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该作品歌颂仁爱、友谊、爱情,也反映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与高利贷之间的矛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其中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1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七颗钻石》等。

作家作品并称

1.“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李杜:①李白和杜甫的合称。②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7.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8.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篇6: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如果语文写作功底不是很好或者不是很会运用的同学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不是十种常用的方法都要在意篇作文中使用的,也不要盲目运用,有可能会导致偏题或者闹笑话)

第八部分

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要看具体的文章具体分析,这只是一句模板,考试的时候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没有科学性的,说有科学性的,这样老师就会觉得你只会死记硬背不懂变通)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题的人突然脑抽了,来个可以删的。如果真这样,那这题出得意义也就基本不存在了。所以还是要同学看清楚文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三个字不是万金油,不要随便乱搭)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样科学性看情况而论)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篇7:初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1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词句注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

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白话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初中语文知识点2

行路难(其一)

词句注释

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

⑼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

不如意。

⑽贾生:汉初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⑾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折节:一作“折腰”。

⑿归去来:指隐居。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⒀“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⒁“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⒂云月:一作“明月”。

⒃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⒄陆机:西晋文学家。《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⒅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⒆“华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⒇“秋风”句:用张翰典故。《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白话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初中语文知识点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826年)应召回京。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词句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初中语文知识点4

水调歌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句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

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

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原指美好的事物。本次指月亮。

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篇8:浅议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着能够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散文如行云流水般巧妙, 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爱好的, 散文之所以会被人们所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但是语文教师缺乏了相关教学准备工作, 严重地限制了语文教学的有效展开, 所以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将一篇散文讲得淋漓尽致, 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否则断断续续的语文课堂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有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 这样在面对学生的疑问时才能畅谈自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以及初中这个阶段会产生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散文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要将整个散文了解通透,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展开情感教学

散文中常常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不良情况的一种抨击, 或是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喜爱的情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想要成功展开散文教学课堂必须抓住这一教学契机, 可以将散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例如当我们讲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都知道这篇散文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抒发一种情感, 所以首先让学生展开对于背影的了解, 同时教师要进行生活情感诱导, 及时抓住契机让他们谈谈对于自己父亲背影的理解, 谈谈现在父亲的背, 谈谈父亲对他们的付出辛劳, 通过生活细节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从而带着一份浓浓的爱来展开学习, 相比于传统性的散文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打破了学生对散文课堂存在的淡漠情绪, 得到生活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还使学生拓宽了教学思路, 将散文融入到生活中, 也更加学会感恩、学会生活, 对于学生身心成长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三.开展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尤其是语文教学, 相对于中学教学的其它科目来说更加充满探究意义, 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更加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当我们在展开新的散文课之前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兴趣的激发工作。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设置疑问, 例如我们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于书屋和百草园的理解, 当然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各抒己见, 不断发挥自身创新思维, 通过对于语言、事件、认识以及理解上的不断思考来增强自身知识能力, 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诱导来进行这篇散文的展开, 成功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散文教学

散文有很多优美的文字以及情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展开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散文的特点优势展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散文课堂的使用恰恰能够满足学生这一兴趣爱好, 例如当我们在讲到梁晓声的长篇小说《雪城》时, 可以进行多媒体声像展放, 让学生在欣赏情景画面时加深学习兴趣, 使得单调的散文课变得生动活泼, 赋予课文以灵感, 通过多媒体播放后学生会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展开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散文配乐,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直被人们朗朗传诵的, 所以教师可以对此篇课文进行原声播放, 同时让学生对于这篇课文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展开课文的阅读。这样学生会加深对于原文的理解, 通过对散文的阅读真正理解当时作者的真实情感, 渐渐地对散文产生一份极为特殊的情感。

上一篇:提高的反义词是什么下一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