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顿公学的教育》有感2000字

2024-05-21

读《伊顿公学的教育》有感2000字(精选3篇)

篇1:读《伊顿公学的教育》有感2000字

读《伊顿公学的教育》有感2000字

作者 马文超

伊顿公学,坐落于距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同时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

伊顿公学的教育非常成功,与“责任、个性、使命感”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对于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培养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的生命纤绳。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才会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和价值感的人,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失去创造的动力,容易为其他一些物质性的轻浮的食物所吸引,沉溺其中,平庸一生。

中国式独生子女现象造就了大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些孩子走向社会,也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无论是星二代官二代的李天一,还是昆明市区的飙车党,都是对社会自私以及无责任心的体现。

作为家长,要随时建议孩子去帮助身边的亲人,通过帮助别人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孩子找到责任和价值,树立起责任心。而对孩子的建议,不能通过居高临下的训导,而是通过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平等的交流与谈心促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指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如果孩子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父母忍不住自己接受把事情完成,而不是要求孩子重做或继续做,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负责任。无论孩子把事情做的怎么样,只要尽力了,父母都要赞美和鼓励,陪伴孩子一起解决没有做好的问题,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给予帮助孩子。

中国式家长有一个普遍存在的意识,那就是认为“好好学习,不用干活”,这绝对是错误的。家长需要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并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孩子是家庭的意愿,对其他家庭成员是负有责任的,应该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担家庭的负担。一个没有责任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可能在无聊的闲谈中、无病呻吟的歌曲中、浪费时间的肥皂剧中消耗了远远多于做家务的时间,对学习更加不利。

二、快乐教学

教育应当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到抽象。应当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填鸭式的教学,在过早的架设眼镜于学生鼻梁之上的同时,也在逐渐的消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无视孩子快乐与否的教育是不道德的,一个家庭,应该给予孩子快乐的力量,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只要回到家中,就应该得到快乐。家庭和睦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其一生都很难快乐的重要原因。

家长最好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然而我们的家长最喜欢做的恰恰就是这个。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注意就挫伤了孩子的自尊,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孩子既愿意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愿意忍受父母的批评,最不希望自己被父母忽视。

三、礼仪修为与德行教育

礼仪的培养可以美化人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可以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家长在其中的榜样力量不可忽视。曾经我们小区有若干小孩玩滑滑梯,有个女孩子霸占在滑梯入口不肯下来,另一个男孩的父亲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解决该事件,即抱着自己的小孩强行在女孩的背后推,男孩的脚不时的踢打在女孩的背上,最终女孩哭着跑开了,男孩则胜利的玩起了滑梯。女孩纵然不对,但家长的粗暴行为则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此种榜样对礼仪修为所起到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礼仪不良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羞怯忸怩,另一种是傲慢自大。伊顿公学认为,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要谨守这条原则: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

中国的家庭教育大多重智轻德,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伊顿公学认为:知识只能帮助孩子提高得到认识,要想让孩子做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是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的,否则就会执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

培养良好的德行,首先要使孩子说话绝对真实,其次勤恳是孩子必须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另外自制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品德,当然,勇敢和坚忍是必备的美德,最后自尊心事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四、追求幸福

在伊顿公学,有一门功课叫幸福课,这门功课,不仅是让孩子从各个角度评述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真正的幸福不是你送个玩具或给孩子买最新的动画片,幸福很简单,也有着深刻的内容。它能培养孩子的精神、与世界融合的感受将是一生受用的财富。

幸福的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信、乐观、有控制世界的感觉。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孩子的这种特性就能很容易被发掘出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教会孩子体验快乐,理解幸福。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抽出时间放松下来。在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帮助孩子寻找快乐,感受幸福;在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与孩子共同品味生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形成样子红持续的快乐心态。

体会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份快乐,这才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完整的教育。

篇2:读《伊顿公学的教育》有感2000字

汪凯

前言

首先要感谢莉莉同学为我推荐这本书,正是由于她“好书共享”的观念使我得以进一步认识了快乐教育对孩子自身成长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我一直以来也很关注家庭教育,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是对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所以无论是父母和教师,还是我们平凡的每一位都要学习家庭教育的原因。而这本书中则对我所认识的家庭教育有了新的明确指向,即快乐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被证明是普遍适应的,因为它揭示了人性和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

正因为如此,许多科学家、教育家称斯宾塞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

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称他为“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聆听”。

著名哲学家杜威称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剑桥大学奎克教授说“他预示着教育的未来”。

~~

他先后获得了11个国家的32个学术团体院士、博士荣誉,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他就是斯宾塞。

正文

本书中讲述的是斯宾塞对小斯宾塞的从小到大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不是斯宾塞亲生,但是从小斯宾塞诞生到后来长大成人一直都是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下健康成长。

小斯宾塞十四岁那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又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在生活上富足而幸福,是一个受人尊敬、热情而富有爱心的人。

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所有目的正是要使受教育者去适应未来的生活,成为未来的成人。在一个人的教育中,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理智告诉人们用什么方法去做,而情感则告诉人们,愿意怎么做。而进行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儿童而在于家长。并不是儿童没有觉察比强制的影响还大的影响,而是家长的德行不足以运用这些影响。

当我看到“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这一醒目标题时,我没事丝毫时间去想这位伟大的老师是什么,而是在我的下意识下我已经开始了正文的阅读。“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是不可能变坏的”。这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这时相信我已经明白了,这位最伟大的老师便是给予我们生存空间的“大自然”。亲爱的读者们,你们也应该体悟到了吧!随之我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我与大自然的唯美回忆。而这些回忆恰好构成了我儿时的自然教育的一部分。

儿童年代,和所有孩子一样,我们放着自己心爱的风筝,追逐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有种植过花草树木,也和鸡鸭狗猫鹅鸟鱼有过很好的往来,亦和飞禽走兽有过一段静谧时光。在明朗的夜晚,听着祖辈们讲述星空的故事,此乐何极!

这些都是我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对我的心性和心智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的,要培养一个孩子的心性,则离不开农作与园艺。或许这也就是我如此热爱大自然的一渊源根基吧!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希望人人都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多多去探索和发现大千世界的美丽!

童年的我,如此而已。小孩子都是没时间概念的,所以在教育上我们要避免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自然地,我们就要将话题聚焦到学习上了。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在这一方面,我想我应该算是幸运的了。一直以来,我对分数都不是特别看重,这倒也不能说我不进取。虽然家人们常常叮嘱我考个好成绩,我那时也是一一答好,毕竟这也是一份爱。一直以来,我也是希望在成绩和能力方面求得平衡。在这样一个以提倡素质教育为背景而大多进行着应试教育的国度里,分数却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工具”,用以来衡量人们一时的高低贵贱。但是对于那些因为一两次或就那么一两次关键的分数不够而不能步入理想殿堂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种不公。要告诉孩子,分数就像是对一个游戏的测验,如果你想得高分,很简单,只要熟悉游戏规则就行了。

由此看来,教育也确实是一门哲学。任何形式的教育亦可以称之为艺术,那么,就教育而言,就自然该属教育的艺术了。

无论从父母本身的幸福,还是孩子以后生活的幸福来看,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的艺术,也就是儿童智力、身体和道德的正确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如果说能生儿育女是身体上成熟的标志,那么会教养这些子女则是心智上成熟的标志。

人们为了谋生可以去做相当复杂的准备工作,而很少为了子女的教育去做一点准备。

是不是这项工作非常容易,不需要准备呢?我想绝大多数做了父母的都不这样认为。可以说,这是所有从事的工作中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因为这是一项塑造人的工作啊!

和作者的观点一致,我作为一位男性,站在这个角度来说,在教育实践中,父亲的责任非常重大。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领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同样巨大。在这里,我暂且不引用自己父亲来论证。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和我一样,感同身受。

与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教育中,宁静、和谐、渐渐地发展、耐心地等待,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相反,太剧烈的变化、急切的要去,则是有害的。

篇3:伊顿公学的精英教育

实际上,伊顿公学与英国政治的渊源由来已久。自15世纪建校至今,不计其数的伊顿毕业生进入英国各级政府和议会担任公职。他们之中有19人最终登上权力巅峰,成为英国首相,其中包括任职时间长达21年的首任首相沃波尔、英法战争时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韦尔斯利(即威灵顿公爵)、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艾登、力主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麦克米伦等。而在政界之外,伊顿校友也是名声显赫,如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抒情诗人格雷和雪莱、小说家沃波尔(其父为首任首相)和奥威尔等。

伊顿公学之所以人才辈出,与该校推崇精英教育密切相关。伊顿校友、英国作家尼克佛雷泽在其2006年出版的《伊顿人的价值》中,将伊顿人的特质归纳为独立、友爱、忠诚、尊严、勇敢、传统、绅士、幽默和使命感。五百多年来,这些特质_直贯穿于伊顿公学守望传统与自由开放并重的教育体制中。一代又一代的伊顿学子经过长达5年的耳濡目染,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儒雅自信的青年才俊,毕业后逐渐成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中流砥柱。而他们的成功又为伊顿公学带来了无限的荣光,使之跻身于英国乃至欧洲名校的前列。

公学的历史沿革

在英国,公学并不是由国家维持和统一管理的公立学校,而是以早期的教会教育和捐办教育为主体的私立教育的产物。英国最早的教会教育出现于6世纪末。当时,以圣奥古斯丁为首的罗马传教士开始在英格兰的修道院中传播圣经教义。由于经文都以拉丁文写成,而且罗马天主教会希望在当地培养一些神职人员,因此传教士对拉丁文的讲授吸引了英国各个阶层的青年前来求学。7世纪后,教会的传道活动不再局限于修道院,开始面向社会。各个教堂陆续开办了一些文法学校,除负责地方教区教士的教学之外,也为那些只想学拉丁文但不愿未来担任神职的教区男孩儿提供免费教育。作为教堂的附属机构,文法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是由教区主教任命,他们对教区内的学校教育享有垄断权,代表主教行使着教化民众和传播福音的职责。

直到14世纪下半叶,英国才出现了第一所不依附于宗教机构的独立学校。1382年,温切斯特大主教威廉·威克姆在其辖区内成立了一所寄宿制文法学校,招收来自英格兰各地的优秀学生和教士学习神学、教义和民法。该校选择生源的优先顺序为捐赠者的亲属、温切斯特主教区的男孩儿以及在学校拥有资产的教区里的男孩儿。威克姆要求学校除招收70名接受免费教育的贫寒学生外,必须招收10名左右缴纳学费和膳宿费的贵族和权势子弟。这所文法学校后来被称为温切斯特公学,其特殊的办学方式为之后兴起的文法学校竞相效仿。1440年,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参照温切斯特公学的建制创办了伊顿公学。其招收的学生主要为伊顿所在教区的男孩儿,唱诗班成员则享有优先权。虽然温切斯特公学与伊顿公学并不隶属于任何教堂,但它们还是与教会联系紧密。如威克姆曾谈及其办学宗旨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虔诚,而亨利六世则是希望伊顿的学生为其祖先及亡故的英国圣公会信徒祷告。

16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罗马天主教会的修道院被陆续取缔,作为教会附属机构的文法学校自然难逃关闭的命运。1540年后,部分文法学校得到恢复和重建,不过它们所依附的对象已经从罗马教皇控制的天主教会变成了效忠于英王的英国圣公会。而随着英国世俗社会的发展,由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组成的私人团体和慈善机构也开始捐资兴办独立于教会体制之外的文法学校。这些学校通过招收大工业家、大商人以及乡绅等阶层的子弟,培养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精英之才。这些文法学校中的大部分后来也都被称为公学。到了18世纪,由于公学开始实行收费制度,而其学费又随其声望的提升不断上涨,公学中的下层学生日渐减少,公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英国议会最终通过了《公学法》,不仅肯定了公学在英国教育体制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为英国公学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法律基础。而该法的通过,也标志着以温切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施鲁斯伯里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泰勒商会公学、拉格比公学、哈罗公学以及查特豪斯公学等“九大公学”为主的公学轴心的正式形成。

伊顿公学的精英教育

伊顿公学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王创办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九大公学”之首,在英国公学教育体系中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的创建、发展和多项计划的制定都得到了亨利六世无微不至的关怀。据说亨利六世之所以将校址选在伦敦西部温莎小镇的伊顿城,是为了方便他从温莎宫俯视泰晤士河对面的伊顿公学,从而保持与公学的密切联系。为了建设一所比温切斯特公学更加伟大的学校,他将包括158英亩土地在内的大量财产赐予了伊顿公学,不仅要使其在财富和建制的优越性上超越王国中所有其它的同类文法学校,而且也要在名称上(笔者按:他曾想将其命名为“国王大学校”)享有超出所有其它文法学校的特权。在校舍的建设上,亨利六世也给予了详尽的指示,从而确保了伊顿公学能够拥有比温切斯特公学更加雄伟壮观的建筑。

按照亨利六世制定的办学章程,伊顿公学的基本编制包括一名董事会主席、七十名贫穷学生、十名牧师董事、十六名执事、十六名唱诗班男童歌手、一名教师、一名助理教师以及十三名贫穷体弱者。1441年,伊顿公学开始招生,形成了最初的规模。除了贫寒的资助生外,学校也开始招收少量来自权贵家庭的自费生。前者住在学校的宿舍中,自费生则住在学校附近舒适的公寓里。17世纪后,伊顿公学在保持七十名资助生的同时,逐渐开始增加自费生的招生人数:1700年为280名,1800年为430名,1890年为930名,1985年则达到1200名,之后人数基本稳定下来。

nlc202309020229

从创办初期到“二战”之前,伊顿公学的学制管理十分严格,其教学组织和课程设置主要是围绕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古典学科展开的。学校共分为6个教学分区,即A区(六五年级)、B区(五年级高级组)、C区(五年级中级组)、D区(五年级初级组)、E区(预备班)和F区(四三年级)。每个区又分为若干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少则二十人,多则三十九人。不过,伊顿的分班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教学,而是按照学生的各科成绩将其分在相应科目下的不同班里。通常,英语、数学、法语等较大的学科分为14个班,较小的学科所分班级则相应减少。如果被分在1班,说明学生在该科目上已有较高的天分和能力,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而如果被分在14班,则说明学生在该科目上的天分和能力较差,教师会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甚至需要进行单独辅导。对单个学生而言,他可能在数学方面被分在14班,而在英语方面则分在1班。这样的分班教育会让学生注意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促进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促进中增进友谊。

由于考试成绩决定着名次和升级情况,学生们对学期和学年的考试倍加重视。为从一个分区升入另一个分区,他们必须通过拉丁文和数学考试,古典学科总成绩和各科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此外,学校还对自费生的年龄做出明确规定:入学年龄为12至14岁,以入学考试决定学生的校内名额;凡14岁之前没有升入四年级、15岁之前没有升入预备班、16岁之前没有升入五年级、17岁之前没有升人中级组或18岁之前没有升入高级组的自费生,原则上不得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凡是在1月5日、4月5日或8月5日当天或之前年满19岁的自费生原则上不得在此后继续返校学习。

“二战”之后,伊顿公学取消了原来以古典学科为主要教学内容的A区,开始了以现代学科为主的课程设置。现在,学校按照5个分区进行教学,由低到高分别为F区、E区、D区、C区和B区。一般来说,学生在每个分区里学习一年,次年9月升入高一级分区。在前两个分区,学生主要修读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物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神学、历史、体育等较为一致的宽泛课程,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适合自身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这一阶段的学生被称为非专业学生,他们将在两年之内形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在社会、道德、卫生等层面的意识。升入D区后,学生的修读科目进一步扩展,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地理、古希腊罗马文明等科目均被纳入课程规划之中。除上述宽泛课程外,学生在前三个分区还要选修一些颇具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目,如设计与技术、设计与制图、设计与操作、信息技术、英语写作、美术、音乐、戏剧与表演技术等。

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衡量前三个分区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在涵盖所学科目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只有在至少5门科目的GCSE考试中取得B至A+的成绩,他们才有资格升入C区成为专业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天分选择相应的科目继续深造。在后两个分区,学生还须修读约7至9门主要课程,参加相应科目的GCSE高级补充水平和高级水平考试。此外,为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选修科目,包括古代历史、经济学、政府与政治学、美术史、音乐技术及高级补充水平体育研究等。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大多数伊顿学子都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明晰的规划,同时在专业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方面达到牛津、剑桥等英国一流高校所注重的全面考核的标准。据统计,从1992年至2001年,伊顿公学每年约有250名学生毕业。其中,约30%的学生进入牛津和剑桥,约65%的学生进入英国其它名校或国外大学。进入新世纪后,伊顿公学仍然保持着遥遥领先于同类其它公学的大学升学率,其独特的教育体制继续吸引着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竞相前往。

伊顿的中国学子

随着伊顿公学逐渐向世界敞开大门,伊顿古老的校园内也开始出现中国学生的身影。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伊顿历史上首位中国籍学生当属2003年入读伊顿的华天。虽然有报道说迄今为止已有7名中国学生先后来到伊顿求学,但能够确证名字的只有4人,分别是华天、华明、吴昱江和吴比。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将重点介绍知名度较高的华天和吴比两人入读伊顿的过程。

华天和吴比的籍贯都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华天1989年出生在苏格兰,为中英混血(母亲是英国人);吴比1996年出生在广州,是完全的中国血统。华天为国内读者所熟悉,并不是直接源于他的伊顿背景,而是因为他参与了近年来中国的两大体育赛事:一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代表中国马术队驰骋赛场;二是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担任形象大使。而吴比的知名度,则是因为他在2009年伊顿入学考试中成为首位考取奖学金的中国学生。借助于媒体的广泛传播,这两位中国少年的不俗表现极大地引发了人们对伊顿公学的浓厚兴趣,人们开始思索他们的求学历程能为正在兴起的低龄化海外留学热潮提供怎样的借鉴和启示。

通常,要进入伊顿公学读书,学生必须经历入学申请、智商测评、预选考试和入学考试四个阶段。长期以来,伊顿在入学申请方面采取“提前预订”的做法:英国的贵族家庭在男孩儿出生后不久就向伊顿提出入学申请,这样男孩儿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伊顿的“长名单”上,以确保其在13岁时获得入学考试的机会。因为华天的母亲有英国贵族血统,华天的入学申请遵循的自然是“提前预定”的传统。而吴比的申请时间则要晚得多,他直到9岁才偶然听见母亲的友人谈到伊顿公学,10岁时才在母亲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系列繁琐的报名手续。

在入学申请之后的三个阶段,华天和吴比的发展路径基本相似。10岁时,伊顿公学要求他们入读的小学出具一份关于他们的智商测评报告。智商测评通过后,他们很快就被要求参加伊顿的预选考试。预选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持续一个小时,侧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题型主要以图形、数学和逻辑为主。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答题,系统会随机给出题目,每道题都有固定的答题时间,少则6秒,多则30秒。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答题,而且还要达到较高的正确率。面试持续15至20分钟,会有专门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测试,通常通过问答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待预选考试合格后,伊顿公学建议华天和吴比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英国本地的私立小学读书。13岁时,他们正式参加伊顿的入学考试,华天以拉丁语满分的成绩被伊顿录取,吴比则以总排名第五的优异成绩荣获国王奖学金。

经过伊顿的五年历练,华天已经成长为国际马术三项赛顶级赛事的优秀骑士。2009年,他被推举为国际马术联合会历史上第一位21岁年龄级别的最佳骑士,并成功入选“著名伊顿校友”名录。2010年,他当选为国际马术联合会的形象大使。2012年,他成为伦敦奥运会马术项目中唯一获得参赛资格的中国骑士,还开始担任英国旅游局新的市场推广活动形象大使。而对于刚刚跨入伊顿专业学习阶段的吴比而言,他需要像华天一样继续保持着那份勇气和执着,努力成长为伊顿与中国关系史上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上一篇:监理工程师手册下一篇:小学生志愿者宣言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