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校长演讲

2024-04-08

哈佛大学校长演讲(精选9篇)

篇1:哈佛大学校长演讲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校长演讲稿

冬去春来,转眼间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六月初的天气清冷的反常,人们不得不穿薄毛衣或夹克。今年波士顿的天气变化无常,4月份有一两天气温高达32摄氏度以上,人们热得要开空调。随后的一个多月又冷得至少要穿两件衣服,但天气并不妨碍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校园里照例彩旗飘飘,成群结队,欢声笑语,赠送鲜花,合影留念。主要庆祝活动集中在6月2日校长对毕业生的告别讲演(baccalaureate address),3日大学本科毕业生自己组织的告别活动(class day),和4日哈佛毕业生联谊会(harvard alumni association)组织的毕业典礼(mencement)。

这是哈佛大学 你们离开校园时正好是经济风暴席卷全球,改变这个国家和世界的时候。你们也目睹了哈佛的变化。你们在四年中经历了三位校长(萨默斯,代校长巴克(derek bok),和福斯特本人),你们经历了旧的教学大纲(core curriculum)的退出和新的教学大纲的引入(general education),和一些校舍的变化。福斯特然后列举了一些优秀毕业生取得的成绩(没有点名道姓)。

她说,很多过去四年的变化是四年前没有想到的:奥巴马入主白宫,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流感蔓延等等,这些都使未来更加难以预测。‚我要和你们讲的不是如何追求优秀,在这方面你们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而是要讲如何利用未来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去年这个时候,有很多哈佛毕业生选择了去华尔街工作。其中一个学生说,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不想进入‚真实世界‛(real world),而进入金融行业是最稳妥,最保守的选择。金融风暴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你们没有最保守的选择了。你们当中的一个学生说,因为金融公司今年很少招人,他准备去教书,而教书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今年的就业形势让他没有理由不做自己热爱的事。当然,有一少部分毕业生仍然会去金融公司工作。这也是好事,因为你们还年轻,有弹性和韧性承受金融界的动荡。与其在你们45岁时经历中年危机-自问:我到底在做什么?我为什么做这些?-还不如在20多岁的时候就反思这些问题。有一位作家描述和她先生去巴黎旅游的原因:不是有人要求我们去,也不是我们认为应该去,而是我们从心底里想去,这样我们的旅途就有了一个好的起点。福斯特说,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动力,这就是生活。

她说,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目的不是要训练你们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有一份特定的工作,而是要让你们在不确定的充满变化的情形下有应变能力,能够即兴表演(improvise)。‚即兴生活(improvised life)是激情与平静,构架与自由,理性与感觉魔术般的结合。我们不喜欢不确定性(uncertainty),更喜欢安定,但正是不确定性 给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事业带来机遇‛。

最能概括福斯特讲演内容宗旨的话应该是她引用一位著名爵士音乐家的话,‚透彻的掌握你的乐器,你的乐谱,然后全部把它们抛在脑后,尽情地弹琴。‛现在的世界需要那些优秀的即兴表演家。

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重新投入进去不是每一代人都有的机会。福斯特回忆自己1968年的大学毕业典礼。当时我们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觉得巨大的社会变革迫在眉睫,我们要结束战争,消灭贫困和种族歧视。渐渐地这种无所不能的乐观和激情消逝了,我们逐渐地变成了‚大人,成年人‛,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小天地,为自己个人的好生活而努力,那种追求更高目标的境界和对更美好的世界的憧憬没有了。

但是现在又回来了。我们目前面对很多挑战--金融动荡,传染病蔓延,对内政策,对外政策都是困难重重。这些挑战和奥巴马入主白宫不仅仅使新的思想,新的投入成为可能,而且是必须。

奥巴马总统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定义为重新振作和重新创造的时节(a season of renewal and reinvention)。重新振作,重新创造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我们一直坚持最好的教育是那种培养分析能力的,形成思考习惯的,能够把信息(information)变成理解(understanding)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受过教育的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重要。

学生聚会

class day的活动是在校园中间的露天草场tercentenary theatre,没有毕业典礼那么正式,形式上比较轻松。毕业生代表的讲话有对四年大学生活的认真反思,也有自嘲自讽的幽默。他们对最近四年的课业过重(over worked),睡眠不足(under slept)直言不讳,他们的脑海里只是被‚成就‛(achievement)这个词充斥着。‚为了重建哈佛形象,有必要提醒整个世界哈佛的毕业生是多么的了不起,他们处处趾高气扬,只往上看,不往下看,永远觉得高人一筹。‛

哈佛校长演讲稿范文

听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它发生在1987年,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法国巴黎。某报社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冼手,做错了事要道歉。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老者的回答是出人意料的,也是令人深思的,他认为在学校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不是深厚扎实的才学,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习惯和素养,也许这就是他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根基所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养成好习惯,要从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别老是想着等到做事时才开始想着好好表现,等到需要时再认真学好习惯.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大事,要从细微处入手,从我们生活习惯中的点滴入手.如果细看他的谈话,他告诉我们要学会合作,友爱,遵纪守法,追求完美,讲究卫生,眼里要有别,热爱大自然.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有一个著名的2.18分理论: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他认为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看,智力因素占40%的权重;在智力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比中,知识占40%的权重;知识又分为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占40%的权重;书本知识能在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的权重。由此便能得出这样一个分值:

如果你在学校的总分为85,在学校所打下的底子,不过是1*40%*40%*40%*40%*85=2.18分。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底子的学生,最终什么也没有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其实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他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是重要的,技能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于成功来说也非常重要.要相信自己.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上最后有一篇文章有有意义:一个在并没启动的冰库中被自己心里的冰点冻死了,他就是缺少自信,缺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或许最初提出这句话的并不是汪中求先生,但却没来由的喜欢着,只因它说到了人的心坎,清冽透彻。

一直以来,我都信奉着“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人生格言,从不怀疑。单纯地以为只要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就会心安理得,就无愧自己的工作,现在看来,我只是“认真”,而少了那份“用心”。就象我给我的学生说:

“记忆是学习之母

思考是学习的灵魂”

如果只是在认真的读背写,这是学习的基础,还要在接受时思考,只有思考过了,一个学习的人才能变成一个有灵气的人,才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或高度.我们要“认真,用心”的去做事,要夯实将来做人做事的基石-----良好的行为修养,遵纪守法,与人和谐相处,然后加上自己的的思考,才能演绎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篇2:哈佛大学校长演讲

同学们,你们好!

我想先擦去眼角的一些泪花,否则我恐怕看不清楚我的稿子。4年以前,你们来到复旦,和所有的复旦人一起享受复旦的百年庆典。那时候,你们作为最年轻的复旦人,积极忙碌在校庆的各项活动中。和以往历届的学生相比,甚至是和以后若干年的各届学生相比,你们在复旦的生涯有着一个不同凡响的开端。

4年以前,同样在这个体育馆,我们举行开学典礼。4年以后,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离开复旦,或者说暂时离开。你们是我就任校长以来送走的 自己在复旦学院时班级的名字。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展示出独特的智慧光芒。通识教育要告诉学生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是什么,然后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纷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同时在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养成宽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和以往的学生相比,你们这一届的学生有着更多的出国交流的机会,统计显示有15.0%的学生先后参加过出国出境的交流项目。我们将尽学校最大的力量让学生有更多海外交流的机会。

复旦的通识教育,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通识教育的课程不是根据知识的类别来设置的,它关注的是当代社会与人类的发展问题。我们要求复旦的学生要“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既然有这样的培养要求,那么我们的课程就要展现这些基本的问题,哪些是涉及人类命运的根本问题,环境、资源、文化的保存等等;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科学技术、文明冲突、组织形态等等;还有现实的问题、百姓的诉求和我们能够提供的帮助等等。很难想象,这些课程背后没有专业思维的支撑,没有我们最新的科研成果、学术见解的支持。通识教育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复杂的能力,理解不同学术专业思维的不同,不同的复杂程度,不同的潜力,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一个调查显示,我们09届的毕业生,有近90%的人感到为了理想而奋斗是快乐而有价值的。我想,这种快乐不仅在于我们能够怀着理想走上社会,更有赖于我们在大学四年所作的知识的准备,学术的训练,独立判断和创造的能力。我知道,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毕业班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巨大压力,也再一次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感受到了抉择的痛苦。很不幸,这一抉择必须你自己来作出。父母、同学和师长,都不能替代你去判断,去决断。今天,在这么一个炎热的天气里,我穿着这身华丽的袍子,站在这里冒充“无所不知的校长”,也不能代替你们抉择。我只能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理想,生活的一切都会是苦的。我年轻的 时候下乡六年,在农村做过五年赤脚医生,过得苦而快乐,因为我有理想。理想主义就是我们深藏于心灵深处的精神源泉,它不断地支持我们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受到俗事纷扰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滋养生息,重新出发。大学校长毕业典礼演讲稿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毕业墙上的文字来作为结束:毕业万岁,青春万岁,梦想万岁,友谊万岁!我自己再加一句,复旦万岁!

大学校长演讲参考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南开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任,现在,我宣布:

根据xx年6月23日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决定,授予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系、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经管法试点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药学院、泰达学院的2805名本科毕业生,南开大学学士学位。祝贺你们!

同学们,在表达祝贺的同时,我还要特别向你们表示感谢。xx年,当我来到南开大学,你们是我迎进门的 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今天,我们庆祝你们从这个校园毕业了,我们也祝愿你们此后的人生没有不及格——因为“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在这里,我恋恋不舍地为你们送别。

我知道,南开留给你的不会只是光荣和快乐,一定也会有委屈和苦恼。但我相信,以后你会越来越想念新开湖畔的梧桐、图书馆前的灯影、马蹄湖里的荷花、大中路上的白杨,那是一种家的感觉。想家的时候,就常回家看看,不要跟家里断了联系。

亲爱的新校友们,请记得,南开的品格因你们而发扬光大,南开的精神因你们而生生不息!

90多年了,南开大学一直在这里。从1919年至今,南开录取过90届学生,总数不足16万人。但南开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表现。今天,我不再重复历届校友中的那些熟悉的名字,将来,你也是其中的一个!

篇3:哈佛大学校长演讲

一、大学典礼和演讲概述

大学是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表达”的学术圣地和思想源泉。大学的典礼应该具备一种富有多重意味的、对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到引领和启示作用的功能。在大学期间, 学生将亲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颁奖典礼等。

开学典礼常被誉为入学第一课。大学阶段是一个个体在成年之后进入的一段新的学习成长时期, 面对大学生的开学典礼一般主要集中关注四年大学生活这一时间段, 在内容上更注重对青年自我价值培育、自觉意识培养、成长指引、人格塑造和专业学习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准备的启发和指导。

相对于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作为学子的最后一课, 更是受到校长、师生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毕业典礼既是完成与开始的结合, 又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在西方, 毕业典礼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派对, 毕业生和毕业生的父母、亲朋好友都专程受邀盛装出席, 庆祝毕业生学有所成。在现代中国, 毕业典礼的主要内容和礼服都沿用了西方的规制, 一般会包含校长致辞、优秀校友致辞、学位授予仪式等, 但其在形式上更像是一个大型会议。不过随着高等教育理念与世界逐渐接轨, 中国式毕业典礼的氛围、主题也在逐步向西方靠近, 仪式感和个性化特色逐渐增强。

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致辞) , 根据大学类型、中外文化传统、演讲场合与身份以及演讲者本人性格特质的不同, 又可分为传统型、教诲型、温情型、励志型、经验型、寄语型、哲理型、务实型、畅想型、主题型等等。

二、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演讲的意义和功能

在大学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 传承与认同、成功与分享、激励与憧憬多种情绪并存, 多重功能并举。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这类带有浓厚仪式感的活动, 会让大学生在瞬间达到对自己新身份、人生新阶段的认同及由此带来的崇高感与使命感, 点燃他们追求理想、奋勇前行、投入生命新里程的热情。

大学校长是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指挥者、领路人, 缘于其身份的特殊性, 大学典礼上校长演讲的意义和功能更为多元和独特,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校长治学理教思路的体现。办一所大学要有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治校要有校训, 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 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 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校长的治校理念, 直接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发展路向和办学水平。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作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仪式, 是大学校长可以集中阐释学校办学理念、治学思想的最恰当场合之一。近几年来, 各大高校在网上晒校长毕业典礼演讲已然成为了一种风尚, 校长的演讲不但体现了大学校长治学理教、人才培养的理念, 而且也成了各大高校的竞相展示精神风貌的窗口。师生可以通过这样一次集聚思想精粹的演讲, 更深刻地认识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秉承的特色与精神, 了解校长对学校办学的思考和实践, 从而更好地达到自觉融入和认同。

二是传达大学精神。大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 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 有什么样的校长, 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有人说, 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 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 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 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 他们有共同的追求, 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 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这样象征人生里程碑的仪式上, 在这一神圣的时刻, 大学精神的代言人用演讲的方式让学子充分地体会感悟大学精神, 不仅奠定了他们未来学术追求的基础, 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学校文化。

三是承担育人功能。大学之道, 育人为先。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现代社会, 教育的本质已远远超脱于知识体系的传授之上, 而更多地关注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培育。育人的重点, 首先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 以及爱心教育、培养崇高人格等等。

现代大学崇尚“环境育人”的理念, 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育人的基础。典礼的演讲作为公共演讲的一种类型, 也属于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校长演讲作为典礼上的重头戏, 能够在传承大学文化、向学生传授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各种价值理念的同时, 促成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和理念的认同, 对于建构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提升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启迪大学生成才的新征程。生命的历程, 由许多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组成。典礼象征着旧的行将结束, 新的即将开始, 是前后两个稳定状态交接的过程。它是一个缓冲带, 让心灵回首、铭记、宣泄、新生。典礼尤其是毕业典礼是一个契机, 宣告着对学生时代、对青涩年华的告别, 对十余年寒窗苦读完成之后社会角色的开启。一篇优秀的校长演说, 能够加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或者社会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 增强自我认同, 认清自身使命;能为毕业生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人生转折提供帮助, 使他们提早认识自己所要担当和进入的新角色, 提前做好承担相应的专业责任和社会使命的准备, 启迪他们成才的新征程。

三、典礼的重要性对演讲稿写作的要求

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重要性如上所述, 那在典礼上最具分量的校长演讲稿应该怎样写作呢?怎样的校长才是学生爱戴的?怎样的大学才是他们留恋的?怎样的演讲才是台下的听者需要的, 能够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其仪式和教化的功能, 在大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到关键的指引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结合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高速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紧跟时代的要求, 不断深化改革。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育部在2012年3月16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简称“高教三十条”) 中, 提出高校的功能在原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点的基础上, 增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 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需要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教育家群体将其贯彻落实在办学的方方面面。

近几年来, 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为代表, 出现了一批渗透现代高校治学理念和创新精神, 与以往套话连篇、公文格调的校长致辞截然不同的毕业典礼演讲, 不仅频频使用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流行语汇和网络语言, 更是摆脱了以往说教式的演讲方式, 充溢着个性化的思想认识和真挚诚恳的态度, 敢于打破单调乏味的官样文章, 真实生动、轻松活泼, 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和欢迎。评论普遍认为, 大学校长这种讲话风格的转变, 变的不仅是文字、语言, 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一方面来说是大学校长群体对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关注趋向更为务实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学学术和思想自由、自觉精神在当代的复苏。因此, 要写好校长演讲稿, 要使演讲真正能起到传承大学精神、启迪人生新征程的作用, 首先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 符合社会和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需求。

2. 结合听者的身份和场合的需求。

就大学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两种情况而言, 针对不同场合, 讲话稿的写作要围绕不同的重点, 达到不同的意图, 发挥不同的功能。

开学典礼的演讲对象是刚入校的大学生, 他们刚刚成人, 从繁重的高中学习阶段和紧张的高考中解放出来不久, 进入到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新环境, 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其思想有初步的自主性和尚未成熟的不确定性。因此开学典礼的演讲, 要更多地针对学校历史与特色、校训精神与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介绍, 对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自我培养、学术理想建树、人格塑造提出要求, 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活做一个目标明确的、科学充实且有意义的规划, 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更好地汲取大学精神的养分。

与开学典礼相比, 毕业典礼则具有更丰富的内涵。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历练,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学习还是人格修养、世界认知上都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他们即将告别青涩, 脱去学生时代对家人、对老师和学校的依赖, 成长为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独立社会人, 迎接他们的将是丰富多彩的职业角色、人生体验和社会洗礼。毕业典礼的讲话, 主要应围绕毕业生们未来的人生职业生涯、肩负的社会责任、做人做事的态度、坚守的理想信念来写作。

无论哪种场合的演讲, 最重要的一点, 是让学生觉得校长是在用心、真诚、平等地跟他们交流, 能够理解他们的心声, 表达他们的诉求, 解答他们的困惑, 给予他们在人生关键转折期的宝贵指导,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典礼的化育作用。

3. 占据高度, 对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职业生涯提供指导。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分别作为大学期间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 在大学生的成才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毋庸置疑。为了达到启迪大学生人生新征程的目的, 校长演讲应当要占据一定高度, 对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职业生涯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帮助他们建立人生的新坐标。

所谓高度, 不仅包括对专业学识和学术高度的要求与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在信仰体系、价值观念、社会责任、道德品质、综合修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备高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对未来社会发展、个人价值实现要有前瞻性的指导与判断。这就要求撰稿人不但要站在学术的高度、教育的高度, 同时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只有对学生未来人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和自我价值实现有启示和教导作用的演讲, 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演讲。

篇4:校长的演讲

此人,校长也。

瞧,校长上台了。

“我也来讲几句。”校长清喉咙的动作,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次不是发言,也不是作报告,别看我在大会上,都是道貌岸然(笑声四起),其实,我也属于人类(掌声)。说起追星,我是陌生得一无所知。只是听到每天大家唱‘辫子臭又长’(笑声),广播里天天‘谢谢你的爱’(笑声)时,才略有印象。前些年,我那上初中的老三突然问我:爸,您知道‘四大天王’吗?(哄笑)我目瞪口呆,以为又有什么国际新闻。老三仰起脸,鄙视地看着我(笑声),像看到法国人不懂拿破仑,美国人不晓得华盛顿(更大的笑声)。我不否认港台歌星的可取之处,但我们更应避免盲目地加入追星族。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确实在大陆走红了半边天。可她在名为募捐义演的演唱会上卷起钞票潇洒地拜拜了(掌声)!更多的歌星只是被包装得丰富多彩,‘星’光闪闪(笑声),迷惑住了我们的眼睛。以至于小学生都会唱‘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笑声)……’幼儿园教的歌也是‘郎呀,咱俩一条心’(笑声)……小朋友问阿姨:‘狼那么坏,我们为什么还要和它一条心呢?’(更大的笑声)试想,我们大陆,难道就没有比王杰、叶倩文更优秀的歌手吗?难道就没比郭富城、华仔更漂亮的美男子吗?(掌声)我看人家解晓东、蔡国庆就很英俊潇洒嘛!(掌声、笑声)前些日子,校广播站的流行音乐太多了,我就禁止播放港台歌曲。这里,我向大家道歉(掌声),同时宣布撤消这个决定。(掌声)我相信,每个同学以后都能自然地做到雅俗共赏的。”(掌声)“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同学们!”(掌聲如潮水般涌起)

有好事者计算过,我们的校长不足一千字的发言,获得掌声二十余次,而我们亲爱的校长有时在大会上长达万余字的报告,却只获得掌声两次。

后来还是与校长低头不见抬头见,校长仍是满脸的威严,我们却常常是笑着脆生生地叫道:“校长,您好!”

我的理由:有史以来最得民心的一次校长级演讲。

不知是哪根神经促使校长顿悟,在大家听惯了他“长达万余宇的报告”后一反常态,发表了这篇短小精悍轻松有趣的演讲,让大家使劲地鼓掌。

看来,关注民生,永远是领导者赢得尊敬的根本啊。

篇5:大学校长就职演讲

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爱着我们的北大。然而,让我们更为这所大学骄傲的是,她是如此深刻地融入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顽强奋斗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自新文化运动以 来,在近一个世纪里,北大始终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高地、一面旗帜。这种走在前 列、示范引领的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社会所公认的。这是 值得 我们永远铭记并鞭策自己更需努力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北大人都不应忘记。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不单单要为历史负责,更要为现在和未来负责。当我们的国家 在复兴自强的道路上奋力前进时,北大也要勇担使命、再立新功。自百年校庆确立创建世 界一流大学目标以来,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已团结奋斗了。当 前,国家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大也站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节点上。 ,学校成功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2048”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 略,对北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机遇、大有作为, 沿着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崇高的使命,也是一个崭新的命题。特别在我 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但现代科学起步还相对较晚的国家,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我们既要 紧盯世界标准,也要尊重本土特色。我记得担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查尔斯? 艾略特(charles eliot)曾经说过:“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 ,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 的确,北大是从中 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无论世界怎样的全球化,北大都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根基 ,无论社会怎样的风云变幻,北大都应保持守正创新的品格。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 有本土情怀,既要放眼看世界,也要低头思故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建设出真正属 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当然,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在与外部世界 的互动交流中共进共长。作为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最无间隔、领域最为前沿的场所, 所有人类知识和科学最为顶尖的拓展和发现,都在大学这个学术舞台上得到交流和蔓延。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所拥有的顶尖大学之间的较量。那些世界第一流 的大学,虽然校风、气质各不相同,但贯穿始终的都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学术为基、 人才为本的精神品质。一个杰出的、一流的大学,其宏大而明确的抱负,就是要在知识的 各个主要领域达至卓越,并以其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保持和延续这种竞争力。这,就是我们

要奋力达到的目标。

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是我常常自问并思考的一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一流不能简单地给出数字化指标,甚至也无法用精确的语言去描述。但我们可以感知,有朝一日, 当我们的学者以其学术成就赢得国内外同行发自内心的尊敬;当我们的学生,无论文、理 、医、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就职都能以其实力赢得肯定和信任;当我们的大学在过去与未来解决了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并起到创新人类文明、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当提到 “北大”两个字时,我们的师生、校友,我们的同行、朋友,世界各地熟知或不熟知我们 的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肃然起敬。那时的北大,应该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在北大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们每个 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北大 的明天更加美好。当前,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在新一届中央集体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埋头苦干,北大的全体师生员工也怀着百年来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而团 结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仅要有循序渐进的积累,也要有审时度势、科 学谋划基础上大的跨越,不只是自然而然的生长,也要经过一番自我扬弃、自我改造的艰 难过程。面对国家、人民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一定要认准目标、加倍努力,只有在全 球高等教育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北大的实力,为国家培育第一流的人才,创造第一 流的成果,才能保证北大的传统和优势贯穿现在与未来,才能卓立于世界顶尖大学之林, 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6:哈佛校长2016毕业演讲

当你告诉别人你的故事,是为了发现真正的你,而不是那个别人认为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你!听别人的建议,但是做你自己的决定!——哈佛校长 Drew Gilpin Faust 去从事你真正关心的事业吧,无论是物理还是神经科学,无论是金融还是电影制片。如果你想好了目的地,就直接往那里去吧。这就是我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1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你总可以再绕回来。

哈佛校长2016毕业演讲: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只有你自己 人们也许会说哈佛是天堂,充满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机遇和好运——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幸在她漫长而成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有责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寻找属于我们的挑战,践行哈佛奋斗不息的精神。

在我准备今天演讲的时候,我想到了音乐剧《汉密尔顿》中最后那首歌里的问题: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我想这个问题奠定了你们过去四年大学生活的基调,也将对你们未来作为哈佛毕业生和校友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作为公民或是领袖—— 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是你,你要来讲述你的故事!这就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的话:讲你自己的故事,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新秩序的崭新故事,这是每一代人的任务,也是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任务。你在哈佛所接受的文理博雅教育,将会用以下三种重要方式,帮助你去完成这项任务。听别人的建议,做你自己的决定

讲述你的故事意味着发现你自己是谁——而不是成为别人认为你的谁。你要参考别人的意见,但要做出自己的决定。讲述一个别人定义好的或别人希望听到的故事,那太容易了。哈佛的传奇人物之

一、可敬的彼得·戈麦斯教授曾说:“不要让任何人替你把话说完。”戈麦斯教授自己经常“自相矛盾”,令人难以捉摸,但永远忠于他自己:他是一位剑桥市的共和党人(注:在哈佛所在的剑桥市,共和党是少数派);他是一位浸礼会的牧师,但同时是个同性恋(注:基督教大多不支持同性恋);他是朝圣者协会的会长,同时又是一位黑人(注:朝圣者协会白人居多)。

他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他不为外人的期望牵挂束缚。他说:“我的不同寻常,让开启新的对话变为可能。”

开启与他人的对话,倾听他人的故事

开启新的对话,这是我的下一个重点。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并不意味着只关注我们自己。讲故事是与他人对话,借此探寻更远大的目标、探索其他的世界、探究不同的思维方式——你所受的教育不是一个真空的大泡沫。

如果我们只讲述单一的故事,那将是危险的,就像诺大的场地只有一个逃生口,令所有人变得异常脆弱。单一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它是不完整的。所有的故事都很重要,不能把单一角度的故事变成唯一的故事。

过去四年,你们感受到了倾听他人故事的益处,也体验到了忽略他人故事所带来的危险。只有意识到,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才能想象一个不一样的未来。21世纪的医疗是什么样?能源是什么样?移民是什么样?城市将如何设计?面对这些问题,你要问的不是“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 我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不安和不确定中,不断修正你的故事” 这也引出了最后一个重点:不断修正。每个故事其实都只是一个草稿,我们连最古老的传说都会不断拿来重提——不管是汉密尔顿将军的故事、美国独立战争的史诗、亦或是哈佛自己的历史。

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周遭的世界,并不断去改变。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在毕业典礼上为我们演讲,他就曾经这样解释他创作的基石:“恐惧是我的动力。当我濒临走投无路的时候,那也是我遇见最好的想法的时候。”

大学,不正是这样一个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挑战、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不确定性的地方吗? 就这样,大学四年间,你都一直在学习重新讲述你的故事:寻找你自己的声音,将自己放入一个故事中——无论是对气候变化采取反抗行动,发现你对统计学的热衷,还是发起了一项有意义的运动,你亲眼目睹故事不断被重新讲述。不要妥协,直奔你的目标

这些年,我一直在告诉大家:追随你所爱!去从事你真正关心的事业吧,无论是物理还是神经科学,无论是金融还是电影制片。如果你想好了目的地,就直接往那里去吧。这就是我的“停车位理论”: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1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你总可以再绕回来。

篇7:大学校长演讲稿

关于教育思想,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地那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三中是一所有57年悠久历史的老牌名校,为##教育作出过突出贡献。为清华、北大、天大、吉大、哈工大等国家知名院校输送过大批优秀人才。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地域的原因,如今这所名校已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像一个到了暮年的老人,进入了呼吸艰难的.阶段,夕阳西下有再升起的时候,三中如果消失将永无再生。为了三中的生存,为了延续三中的生命,开创新局面,我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入手,更新办学理念,引进竞争机制。

我会提出以下几条工作信念:坚信只有制度与文化治校才能建设一所有序、高效的学校;坚信只有理解和合作才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克服一切困难的最有效的方法。坚信只有质量才是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唯一法宝。

篇8:哈佛大学校长演讲

3月17日,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访问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演讲。她曾在演讲时说,热爱才会无悔。就让我们重温一下福斯特在哈佛所做的一次演讲,来感受这位女校长的风范。

以下为福斯特的演讲全文:

这所备受尊崇的学校历来好学求知,所以你们期待我的演讲能传授永恒的智慧。但现在,这是一个属于真理、追求真理的时刻。

你们已求学四年,而我当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三任校长,而我只认识一届的大四学生。所以,经验从何谈起呢?也许你们才是应该传授智慧的人。

让我们把这个毕业典礼想象成一个问答式环节,你们是提问者,那你们大概会问:“福斯特校长,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哈佛苦读四年是为了什么?福斯特校长,从你大学毕业到现在四十年了,你肯定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可以这么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一直在提出问题让我回答,我也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回答。而我更感兴趣的,可能是促使你们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

其实,从我2007年与校委会见面时起,就一直被问到这些问题,此后日渐频繁。甚至我在国外遇见毕业生的时候,他们都会问我这些。你们问我的第一件事不是有关学业或是校园,你们反复问我的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去了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哈佛毕业生中,有那么多人进入金融、咨询行业和投资银行?”

要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有很多方式。比如萨顿式,当他被问及为什么要抢银行时 , 他回答 : “因为那 儿有钱。”你们中很多人都在经济学课上见过Claudia Goldin和Larry Katz两位教授。他们对学生择业的研究显示,虽然金融行业有极高的金钱回报,还是有很多学生会选择其他工作。

确实如此,你们中有37个人已经和“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签约;有人会去跳探戈,去阿根廷研究舞蹈疗法;有人将投身于肯尼亚的农业发展;有拿了数学荣誉学位的人要去研究诗歌;有人要去美国空军受训当飞行员;有人要研究乳腺癌的治愈方法。你们中有很多人会去读法律、医学、或其他专业,但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金融和咨询。《The Crimson》对去年的毕业班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参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上述选择。在今年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个数字还是达到了39%。

高额的薪水、难以拒绝的招聘方、与朋友一起在纽约工作并享受生活、以及工作本身的趣味——有很多种理由可以解释这些选择。但是,你们还是问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更关心的是你们为什么问这些问题,而不是单纯给你们答案。如果金融行业的确就是“理性的选择”,那你们为什么还是不停地问我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会让你们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不尽合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出于被迫或必须,而非自愿呢?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你们这么多人呢?

我认为,你们问我的其实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老生常谈了。但现在,让我们试图探寻一下你们的问题的答案。

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你们不想自己的生活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你们还希望自己的生活要有意义,但你们不知道如何协调这两者。你们不知道在一家有着金字招牌的公司里干着一份起薪丰厚的工作,加上可以预见的未来的财富,是否能满足你们的内心。

你们为什么担心?这多少是我们学校的错。从一进校门,我们就告诉你们,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领袖,你们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你们是这个世界未来的依靠、你们会改变世界。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反而成了你们的负担。其实,你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你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表现出了服务精神;你们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透露出你们对这个星球的关注;你们积极参与今年的总统竞选,为美国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现在,你们中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把以上这些成绩与择业结合起来。是否一定要在金钱和意义之间做出抉择?如果必须选择,你们会选哪个?有没有可能两者兼得呢?

你们问我和问自己的是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关于价值、关于试图调和有潜在冲突的东西、关于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你们正处在一个转变的时刻 , 需要做出 抉择。只 能选一个 选项——工作、职业、读研——都意味着要放弃其他选项。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有得有失,因为一扇门打开了,另一扇就会关上。你们问我的问题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是关于舍弃的人生道路。

金融业、华尔街和“招聘”已经变成了这个两难困境的标志,代表着一系列问题,其意义要远比选择一条职业道路宽广和深刻。某种意义上,这些是你们所有人早晚都会遇到的问题。当你从医学院毕业后选择专业方向时,是选全科家庭医生还是选皮肤科医生;当你获得法学学位后,要选择是去一家公司工作,还是去做公共辩护律师;当你在“为美国而教”进修两年以后,是继续从事教育行业还是转行。你们担心,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清楚,你们所受的教育不应仅仅是让你们感到舒适和满足,更是要为你们身边的世界创造价值。而现在,你们必须想出一个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

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心,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趋之若鹜地选修《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的科学》这两门课,想找到幸福的秘诀。但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我可以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长大。调查表明,年长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幸福感比年轻人更强。不过,你们可能不愿意等待。

我听过你们谈论面临的种种选择,所以我知道你们对成功和幸福的关系感到烦恼。或者更准确地说,你们希望知道如何定义成功,才能使之产生并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只是金钱和名望。你们担心经济回报最多的选择可能不是最有意义或最令人满意的,但你们想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生活。

答案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如果你不去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Plan B,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我将其称为择业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一直在与同学们分享。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吧!如果车位已满,请再绕回来。

你们可能喜欢投行、金融或咨询,它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也许你们和我有一天在吃午饭时所遇到的那个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西海岸一家知名咨询公司面试回来。她问:“我为什么要做这行?我讨厌坐飞机,我不喜欢住酒店,我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那就去找个你喜欢的工作。如果在醒着的时间里,你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是很难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们问问题,既是在问我,更是在问你们自己。你们在选择道路,同时又质疑自己的选择。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不确定自己所选的路对不对。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的错。去关注你的生活吧,对其进行反思,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想想怎样才会对社会有用。这些也许就是人文教育所能传授给你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人文教育要求你们自觉地生活,赋予你们寻找和定义所做之事的内在意义的能力。它使你学会自我分析和评判,让你从容把握自己的生活,并掌控其发展路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才是名副其实的liberare,即自由。它们赋予你开展行动、发现事物意义和做出选择的能力。通向有意义、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让自己为之努力奋斗。不要停歇。随时准备着改变方向。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生活的意义要由你们自己创造。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一定要经常回来,告诉我们过得如何。

篇9:校长演讲成功的“三说”

一、说引入

演讲的开场白非常重要,要注重开场白的合理引入,应该如何合理引入是开学演讲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引入好的话题能充分调动听众的兴趣,才能使演讲最终赢得一片掌声。这就需要注意演讲的场合,而且对象是广大师生,要注意到环境因素和听众的接受心理。因为学生对于学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是寄予希望的,并对自身是否能融入并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更为关切。那么在演讲时不妨先讲述学校曾有的辉煌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在将来的求学之路上树立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因而,注重特定场合,并选择与其性质相吻合的话题合理引入是非常关键的。

二、说内容

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开创民主求实的校风。恩格斯曾说:“人有三种需求:要生存、要享受、要发展。”这只是一种普遍概括性的说法。其实,人是有很多需求而且因人而异的,但作为教育工作管理者必须对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有大致的了解,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训斥教导。校长不仅是一个学校管理者,更是一个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家、学者,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掌握他们的现状。能分析此时此地的实际,做出准确的判断。学生在现实中总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困惑、困难和挫折,而这一切的解决办法可能会期待在学校里寻找。所以校长不妨用一些成功的案例来激励学生,在你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了一个激励性希望式的评价信息,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信心。

下面是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根叔”)的毕业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濒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根叔”用一连串“我记得”来列举了学生们的是与非,回忆了学校曾发生过的林林总总的对与错,这不仅是简单地叙述往事,而是一个校长从心灵深处去反思、去分析、去判断、去拷问,一个责任心强的校长懂得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以更多的理性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给予了积极与中肯的评价,让他们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未来充满了自信。

三、说语言

运用你的幽默,让演讲妙趣横生。校长的演讲不应是满口官腔、官调的僵化模式,那样只能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要善于运用你的幽默来增添你的演讲魅力,俏皮式的幽默语言就像润滑剂,吊起了学生的听讲的胃口。其实,幽默是一种交际的智慧,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交流中闪烁的一瞬间亮丽的火花。在让人感到诙谐的同时使演讲更深入人心。借助幽默,能摆脱许多尴尬生硬的场面,消除消极或对抗的情绪,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增强了教育的功能,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演讲效果。当然,幽默并非恶意的挖苦和不合时宜的搞笑,可以委婉地迂回地对事情予以影射,让学生能从中体味出其言外之意和善意的批评。当然,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需要校长有更多的生活阅历,高度的文化修养,开阔的胸襟和善良的品性。请看新东方CEO俞敏洪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片段,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笑声)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样,包括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掌声)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奋斗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掌声)

他用一连串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来现身说法,一下子抓住听众的心理,因为对于广大刚入校的学生而言,与其听早已熟知的名人成功史不如听名人成功之前那几许酸涩苦味的成长史,因为这一切或许是自己也要经历的,学生就有了今后效仿的榜样力量,有了实现梦想的原动力,营造了一种轻松活跃的演讲氛围,吊足了听众的胃口,从而使演讲得以深入人心。这种浅入深出的演讲技巧不是肤浅,而是浅显晓畅,满足了听众的心理需求。

演讲是一门口才的艺术,不是三言两语能敷衍了事的,需要不断地锻炼与积累,使其真正体现交流的最优化效用。

上一篇:题景玄禅师院,题景玄禅师院刘得仁,题景玄禅师院的意思,题景玄禅师院赏析下一篇:英文版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