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

2024-05-13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精选7篇)

篇1: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

1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4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5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乙酸

6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7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

8能发生水解的是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9能还原成醇的是醛

10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篇2: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

(1)共熔混合物,如焊锡、铋镉合金等;

(2)固熔体,如金银合金等;

(3)金属互化物,如铜锌组成的黄铜等。合金的许多性能优于纯金属,故在应用材料中大多使用合金(参看铁合金、不锈钢)。

各类型合金都有以下通性:

(1)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

(2)硬度比其组分中任一金属的硬度大;

篇3:初中化学高考考查的重点(二)

“化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社会”, 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 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是化学永恒不变的主题.课改后的初高中教材都突出了这一点, 它们的思路相同, 因此考查的道理也是一致的, 初中的这些内容高考肯定会继续考.

1.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例12 (1) (2007年广东)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2) (2007年广东)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 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 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 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 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分析:了解了海水的成分就可直接判断出食盐和淡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根据铜生绣需要的条件可考虑出多种防止铜生锈的方法: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或将青铜器涂上一层保护膜等均可.

答案: (1) (D) (2) (B) 、 (D) .

2.能源

例13 (2006年上海)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 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 )

(A) 用木材作燃料 (B) 用液氢替代汽油

(C) 开发风能 (D) 开发地热

分析:用木材作燃料属于杀鸡取卵, 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中最不妥当的.

答案: (A) .

3.环保

例14 (1) (2007全国理综Ⅰ卷)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 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 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 (2007年广东)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分析: (1) 是属于基础性、常识性的考查, (A) 正确.过滤法处理污水, 没有新物质生成, 是物理方法, 其它都有新物质生成, 是化学方法.

答案: (1) (A) (2) (A)

4.材料

例15 (1) (2003年上海) 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 )

(A) 橡胶 (B) 蛋白质

(C) 尼龙 (D) 纤维素

(2) (2007年广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 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 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 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分析:尼龙是人工合成的, 不是天然高分子.不锈钢中含有碳等非金属元素;流通的硬币材质有的是纯金属, 有的是金属的合金;铝和铝合金的是上个世纪才开始广泛使用, 当然不可能在明代大量使用;一般来说,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金属.

答案: (1) (C) (2) (D)

5.人体健康

例16 (1) (2000年全国)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 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 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 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 (2004年北京) 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

(A) 氯气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甲烷

(3) (2007年山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 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 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作为空气污染指数

分析:上述三例均属于基础性、常识性的考查, 是送分题, 是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答案: (1) (D) (2) (C) (3) (A)

6.安全

例17 (2006年广东) 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 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 (Na2S2O4) , 主要用于印染工业作为还原剂.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 易分解并引起燃烧, 在190℃时发生爆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 Na2S2O3+ Na2SO3+__.因此, 该化学品通常要在通风、 、阴凉处密闭贮存.发生爆炸时, 现场会扬起大量的白色烟雾, 粉尘漂浮在空中并四处扩散.尽快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

(A) 用干毛巾捂住口鼻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顺风远离现场

(D) 逆风远离现场

分析:安全是大事, 本题是以安全为核心进行的设计, 意在引起对各种安全的关注, 特别是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应急处理和选择逃生的方法.

答案:SO2;干燥; (B) 、 (D) .

四、对实验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初中所学的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是高中继续学习的基础, 可以说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源头之水, 因此在高考中考查实验能力、探究能力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初中化学, 所以说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无论是对高中化学学习, 还是高考都非常重要.

1.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例18 (1) (1992年全国) 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 规范的操作是 ( )

(A) 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 滴在pH试纸上,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 煮沸, 把pH试纸放在管口, 观察颜色, 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2) (1996年全国) 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 )

(A) 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 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 右盘放砝码

(C)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 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 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克

(E) 称量完毕, 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3) (2007年广东) 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

(A) 酸碱指示剂 (B) pH计

(C) 精密pH试纸 (D) 广泛pH试纸

分析:了解各种仪器的用途, 规范的进行操作是科学探究实验成功的基础.

答案: (1) (C) (2) (C) (3) (B)

2.实验安全

例19 (1) (1997年全国)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酒精洗

(D) 配制硫酸溶液时, 可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 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 (2006年上海)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 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 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图1) ( )

分析:注意实验安全, 是进行实验必须的.实验安全要考虑到实验中的方方面面, 注意实验中各个细节.

答案: (1) (D) (2) (B) 、 (D)

3.方案设计与评价

例20 (1) (2007年江苏)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 (部分仪器巳省略) ,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2) (2006年湖南)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2Na2O2+2CO22Na2CO3+ O2 2Na2O2+2H2O4NaOH+O2↑)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 用图3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①A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②填写表中空格:

③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 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

分析: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一直是中高考化学考试考查的重点, 这一点今后也永远不会改变的.实验设计要注意搞清实验原理;实验评价要注意从原理、安全、环保、经济、操作等方面入手.

答案: (1) (D)

(2) ①CaCO3+2HClCaCl2+CO2↑+H2O②

③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取出试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 木条复燃, 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4.综合

例21 (2007全国理综Ⅰ卷)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 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 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图中提供的仪器, 选择必要的试剂, 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 (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 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 (或化学式) 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 (或化学式) 是:, 其目的是.

(4)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 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 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分析:21题是典型的实验类综合题, 虽然是综合题, 但在掌握所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由于一氧化碳、氢气不能直接检验, 都是通过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后间接检验, 因此需要利用它们的还原性来进行实验, 当然一般都是用氧化铜作氧化剂.检验有没有水生成或有没有水存在, 一般用无水硫酸铜.在检验有没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之前必须要将原来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除干净, 除二氧化碳和水时, 要先除二氧化碳后干燥;检验的时候, 要先检验水, 后检验二氧化碳.明白了上述, 本题就可轻松解决: (1) 除去水蒸气 除去CO2 (2) 氧化铜 (CuΟ) CuΟ+Η2=Cu+Η2ΟCuΟ+CΟ=Cu+CΟ2 ⑶无水硫酸铜 (CuSO4) 检验H2O (4) (g-ab) -kj-hi-cd (或dc) -fe-lm (5) 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 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 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篇4:高二上册重点单词辨析

1. access, excess & process

这三个词在拼写上很相似,词义却相差甚远,大家要注意区分。Access在高中阶段,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它作名词时的词义,表“通路、入口”。Excess则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作名词时表示 “过度,无节制”,而作形容词则是“无度的”的意思。而process则是名词,表“过程”。

※ 练习

Education is a lifelong __________, a __________ that starts long before the start of schooling and one tha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one's life.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一个早在上学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始的过程,应当成为任何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Across the world, 1.1 billion people have no __________ to clean drinking water. 全球有11亿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2005年高考上海卷)

A sensible person seldom drinks to __________. 一个理智的人很少饮酒过量。

2. bite & bit

这两个词拼写相似,是同学们常混淆的两个词。Bite是动词,表示“咬”,要注意的是它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分别为“bit”与“bitten”。而bit则是名词,表“一点”,常用于词组“a bit of”。

※ 练习

The little girl kept __________ her nails and looked quite nervous. 这个小姑娘不停地啃指甲,显得很紧张。

We still have a little __________ of time. 我们还有一点时间。

3. bleed, blood & breed

Bleed是blood的动词形式,表示“出血”,而blood则是“血液”的意思。而和bleed拼写相近的breed则是动词,表示“抚养”。

※ 练习

City born and city __________, I have always regarded the country as something you look at through a train window or something you occasionally visit during the weekend. 我生于城市,长于城市,总认为乡村是透过火车车窗看到的那个样子,或者偶尔周末去游玩一下的景象。(《新概念第三册》)

Tragically, she __________ to death.她失血过多,悲惨死去。

There's French __________ on his mother's side. 他母亲那边有法国血统。

4. conscious & conscience

Conscious是形容词,表示 “有意识的,有知觉的”。而conscience则是名词,是“良心,道德心”的意思。

※ 练习

I was very __________ of the fact that I had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我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必须给人留下好印象。

He made a film with a social __________. 他拍了一部具有社会公德心的电影。

5. contemporary & temporary

这也是让很多同学“头晕”的一组词。Contemporary是形容词,表示“当代的,同时代的”,而temporary则是“暂时的”意思,也是形容词。这里教大家一个办法分辨这两个词,con-与com-是一种词缀,以它们开头的单词常有“和什么一起”的意思,contemporary可以理解为“暂时在一起的”,那不就是“同时代的”了吗?

※ 练习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__________ work until you decide what you want to do. 在你决定想干什么之前,你首先应当考虑临时的工作。

Artists were invited to design clothes and settings for operas and ballets, but sometimes it was the musicians who were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__________ painters. 美术家曾经被邀请去为歌剧和芭蕾设计服装和场景,但是有时候却是音乐家受到了同时代画家的启发。(2005年高考上海卷完型填空)

6. virus & poison

Virus与poison一样都是名词,但前者是“病毒”,而后者是“毒药”的意思。Virus不仅可表示医学意义上的“病毒”,也可表示“电脑病毒”。

※ 练习

Stay calm: panic speeds __________ absorption. 保持镇定:惊慌失措会加速毒药的吸收。

A warning has gone out about a new __________ that could wipe everything off your hard disk. 关于一种能够把你计算机硬盘上一切数据删除的新病毒的警报已经发出。

练·习·答·案

1.process / process / access /excess

2.biting / bit

3.bred / bled / blood

4.conscious / conscience

5.temporary / contemporary

篇5:高二语文重点知识点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5)“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6)“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7)“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8)“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9)“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篇6: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重点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篇7:高二生物知识点重点梳理

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着或背着刺激方向)

2.作用机理:单向外界刺激(如光照、重力、化学物质等)→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植物各部分生长不均匀→向性运动

3.实例:向光性、向水性、根的向地性等。能够使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上一篇:2023年下半年《行政领导学》下一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