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2024-04-20

高二化学平衡学案(共8篇)

篇1: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高二化学《化学等效平衡的突破》学案

分析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同一可逆应,只要起始时加人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问题的类型

根据反应条件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可将等效平衡问题分成三类:

1.定温、定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种条件下,只要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定温、定容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条件下,只要换算到同一半边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3.定温、定压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任意型的可逆反应

解题要领:此条件下,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到同一半边后,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三、三类等效平衡的比较:

等效类型IIIIII 条件恒温、恒容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起始投料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相同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换算为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对反应的要求任何可逆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任何可逆反应 平衡特点质量分数w%相同相同相同

浓度c相同成比例相同(气体)

物质的量n相同成比例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1、(恒温恒容)在450℃、101Pa条件下,可逆反应:2So2+o22So3由以下三种情况建立平衡:

①2摩So2+1摩o2→平衡Ⅰ②2摩So3→平衡Ⅱ

③a摩So2+b摩o2+c摩So3→平衡Ⅲ

问:(1)前两种反应①和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是否相等?

(2)若③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①相同,则a,b,c应满足什么条件?

2、某恒温恒压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升A和2升B,发生如下反应:3A+2Bxc+y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比为m%,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将0.6升A,0.4升B、4升c、0.8升D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内,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比仍为m%,则x=,y=。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amol/L。

(1)当n=2时,请分析下列情况下达平衡后c的浓度(用“>”、“<”、“=”填空)。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1molA和1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2molc,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3molA和3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④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2molB和2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3molA、1molB和1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___amol/L;

⑥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6molA和2mol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⑦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3molA、1molB和3molc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amol/L;

⑧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3molc,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amol/L(2)当n=5时

①如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c的平衡浓度仍为amol/L,当加入1molA

时,应加入

B____________mol,c___________mol;

②如起始加入xmolA、ymolB和zmol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要使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mol/L,x、y、z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mol/L,当x=0、y=0时,z__________,x、y、z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③加入6molA、2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④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1.5molA、0.5molB,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⑤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0.2molB,平衡时要使c的浓度仍为amol/L,应加入A_____________mol.(3)当n=4时,①加入6molA、2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②加入1.5molA、0.5mol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③加入2molc,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篇2: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学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学习目标:

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②学会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③了解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④了解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学习过程:

思考与归纳:

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如何表示?有什么特点?思考后请完成下列空白: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化学反应速率的化学表达式:,单位:。

(3)同一反应选取不同反应物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 但表示的意义

(填相同或不同:)。

(4)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在合成氨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时间内氮气消耗的速率为a,则氢气的消耗的速率为。例

1、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 SO2,求2s内SO2、O2、SO3的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之比。

解: 2SO2 + O2 2SO3

起始浓度(mol/L)2 1 0

变化了的浓度(mol/L)20.8(20.8)/2 20.8

所以:v(SO2)=(2 mol/L0.8 mol/L)/2s==0.6 mol.L1.S1

V(O2)=(2 mol/L0.8 mol/L)/(22s)==0.3 mol.L1.S1

V(SO3)=(2 mol/L0.8 mol/L)/2s==0.6 mol.L1.S1

反应速率比v(SO2):V(O2):V(SO3)=0.6:0.3:0.6=2:1:2 答:

2、某物质A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与其他物质反应,5min后发现A的物质的量由10mol变为4mol,再过5min还剩余1mol,计算前5min,后5min、10min内的反应速率。

解:前5min:v(A)=(10 mol/L4mol/L)/(2L5min)=0.6 mol.L1.min1

后5min:v(A)=(4 mol/L1mol/L)/(2L5min)=0.3 mol.L1.min1

10min内:v(A)=(10 mol/L1mol/L)/(2L5min)=0.9 mol.L1.min1

思考:通过以上两个例题,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求得的反应速率均为正数,没有负数(只有大小无方向)

(2)求得的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对于不同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不一定相等,但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表示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所对应的物质)。

练习:

1、反应4NH3+O2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3mol/L则此时的反应速率v(x)为()

A、v(O2)=0.01mol/(L.s)

B、v(NO)=0.08mol/(L.s)

C、v(H2O)=0.003mol/(L.s)

D、v(NH3)=0.002mol/(L.s)

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② v(B)=0.6mol/(L.s)

③ v(C)=0.4mol/(L.s)④ v(D)=0.45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当堂达标测试:

1、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 B.2.5s C.5s D.10s

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度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L-1min-1 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NH3)=0.010molL-1s-1B。(O2)=0.0010molL-1s-1

C.(NO)=0.0010molL-1s-1D。(H2O)=0.045molL-1s-1

4、将 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C

2、C

3、C D、B

篇3:化学平衡常数学案设计

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时, 生成物的_______与反应物的_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__________, 用符号表示。

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只与有关。如果不变, 无论是从反应开始还是从反应开始, 也无论反应物起始的大小, 只要不变, 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平衡常数。

【导学一】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问题探究】平衡常数书写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二】平衡常数的运用

可逆反应CO+H2O圹CO2+H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平衡。当温度为749 K时, K=9.0, 当CO起始浓度为2 mol/L, H2O蒸汽起始浓度为2 mol/L时, CO的转化率为多少。

1. 基础公式回顾

某物质的转化率=___________。

某物质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2.思考平衡常数的大小和转化率有什么关系?

【例1】在某温度下, 可逆反应mA (g) +nB (g) 圹p C (g) +q D (g) 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越大, 达到平衡时, 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 达到平衡时, 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 (能力目标) 关于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

(1) 利用平衡常数, 求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2) 利用平衡常数, 求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前后压强比。

【例2】化学反应:SO2 (g) +NO2 (g) 圹SO3 (g) +NO (g) , 若在一定温度下, 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的SO2 (g) 和NO2 (g) 注入一密闭容器中,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 测得容器中SO2 (g) 的转化率为60%, 试求:在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多少?

【巩固提高】

1. 在一密闭容器中, a A (g) 圹b B (g) 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 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 B的浓度是原来平衡时浓度的60%, 则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 在一密闭容器中, 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如下反应:X (g) +2Y (g) 圹2Z (g) , 反应达到平衡时, 若混合气体中X和Y的物质的量之和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X的转化率为 () 。

A.40%B.50%C.60%D.70%

3.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4.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时, c (H2) =0.5 mol·L-1, c (HI) =4 mol·L-1,

则此温度下反应 (1) 的平衡常数为 () 。

A.9B.16C.20D.25

5. 在373 K时, 把0.5 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 立即出现棕色, 反应进行到2 s时, N2O4浓度变化了0.02 mol/L, 在60 s时, 体系已达到平衡, 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2 s, 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 (L·s)

B.在2 s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 mol

D.平衡时, 如果压缩容器体积, 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6. 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在25℃时, 下列反应式及其平衡常数:

(1) 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2) 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 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___________。

篇4: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导学案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进步,教育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为了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教学相适应,构建新型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一、概述导学案的目的与作用

导学案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课堂中运用什么样的导学案就会有相应的教学导学效果,因而导学案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白学习目标是贯穿在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之一;其次,运用导学案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学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一样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使得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导学案的重点在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举一反三。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学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问题的设置,设置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思维,并勤于思考;第二,导学案在问题的编制上应该具有递进性,顺着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和想办法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课程中的导学案编制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所期望的状态,让化学教学事半功倍。

二、解析应用化学导学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

1.课前预习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导学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利用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个环节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是体现主体先行的关键。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主动阅读教材,探究实验过程,尝试自己获取知识,最终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1)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去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授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教学者可以指导学生用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交流和讨论、汇报学案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方案,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点拨,逐一解疑。

(2)应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培养。化学实验是学生掌握化学技能技巧,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教学者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动手实验。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预习过的学案进行手机查阅,认真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便于在教学中把握讲课的方向和讲解的重点。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已经预先阅读、学习课文,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用预习过的学案去上课,明确听课的重点与目标,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3)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解题学习。教学者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解答题目,然后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题汇报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集思广益,形成一题多解,多思路解题,培养发散性思维。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例或者是教师预设好的典型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所在并分析出错的原因,以此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技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选取某些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应用导学案进行知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应用导学案促进教学后,让学生对课程中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将前后所学的知识梳理清楚,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他们加深记忆。教师及时归纳出知识中的易错点、易漏点和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3.课后学习活动中学案导学的应用

课后的化学学习活动可以设计1—2个具有探究性的课文学习内容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个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专题实践。导学案设计编制的课后学习活动并没有取代课后练习,而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完整,让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活动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技术在现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推动着教育的深层次改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因为该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主动权。因此,作为一线教学人员,更应该不断地对导学案教学进行探究,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智. 初中化学“导学案”有效教学尝试[J]. 信息教研周刊,2011(02).

[2]王多国. 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及其教学探究[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9).

[3]孟祥玉. 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的研究[J]. 中外教育研究,2011(04).

[4]《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策略[J]. 文理导航(上旬) , 2012(6).

篇5: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导学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学案导学,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学案导学

第一单元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学案导学

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硫酸的基本流程

2.了解生产中原料的选择

3.了解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工生产的区别。

4.注意生产中的三废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学习过程:

一、依据化学反应原理确定生产过程

1.工业制备硫酸,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虑

(1)采用的原料应该是自然界中的含 物质,如、。

(2)生产过程中,要先使硫元素转化成,再把 转化成与水反应制得。

2.思考与交流:工业生产上制备硫酸的基本原理

(1)以S为原料制备SO2

化学反应方程式,(属 反应)

(2)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 氧化成SO3

化学反应方程式,(属 反应)

(3)三氧化硫转化成硫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属 反应)

,再

3.工业制硫酸主要生产流程

见课本P5

二、生产中原料的选择

1.思考与交流:我国生产硫酸需考虑的问题

(1)从基建投资、加工费用及环保方面考虑,用 制硫酸优于用 制硫酸。

(2)我国天然硫资源,而且开采条件。

(3)我国黄铁矿储量比天然硫要。

(4)硫黄制硫酸比黄铁矿制硫酸生产流程、设备、三废 少,劳动生产率,易于设备。

(5)由于原料多需进口,硫黄制硫酸成本比黄铁矿制硫酸,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1.硫酸工业生产的三个主要设备是、、。

2.阅读P6表1-1,思考温度较____时,越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属 _____________反应。

思考:是否温度越低越有利于SO2 转化为SO3 ?

2、提示:应选择温度:(1)低温(400~5000C)

注意:工业生产中反应温度的选择往往还要考虑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

3.阅读P6表1-2,思考压强的增大,SO2的转化率_____

思考:是否压强越高越好 ?

3、提示:应选择压强:常压 注意:工业生产中压强的选择:往往还要考虑成本和能量消耗等问题。

四、生产中三废处理

1.如何处理尾气中的SO2?

工业:SO2 CaSO3 SO2(重新利用)

主要反应式、。

实验室:SO2+2NaOH=Na2SO3+H2O

2.如何处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

五、能量的充分利用

1.生产1t硫酸需消耗 的电能,硫酸生产的三个过程都是 反应,生产1t硫酸放出的反应垫相当于 的电能。这些废热的利用,可以向外界输出大量,大大降低生产。

2.可以利用SO2氧化成SO3时放出的热量用来预热。[课堂巩固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硫酸的工业尾气可以直接排入大气

B.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先经净化、干燥

C.从沸腾炉中排出的炉渣可以作为肥料

D.在高温、高压下由 和 合成答案:B

2.欲除去 气体中含有的 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A.品红 B.饱和溶液

C.溶液 D.烧碱溶液

答案:B

()3.有关二氧化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不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迅速褪色

B.接触法制硫酸的沸腾炉排出的炉气中含SO2

C.实验室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硫

D.用石灰水很容易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答案:B

4、S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量SO2主要来源 ,SO2不但本身污染大气,它在大气中经尘粒催化,与水、氧气作用,形成危害更大的酸雨,形成酸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

SO2+O2 2 SO3 SO3+H2O=H2 SO4

5.火力发电厂常用熟石灰吸收煤燃烧产生的SO2气体,并回收制得有用的石膏(CaSO42H2O)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a(OH)2+SO2=CaSO3+H2O 2CaSO3+O2+4H2O=2CaSO42H2O

6、某硫酸厂每天用含 60%的硫铁矿500 t生产硫酸,如果在沸腾炉内损失5%的硫,的转化率为90%。每天能生产98%的硫酸多少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处理多步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损失。沸腾炉中损失5%的硫,转化率为90%这些都可转化为S元素的损失,进而转化为 的损失。所以设生产98%的硫酸 吨。则由关系式:

298

50060%(1-5%)90% 即:

解得 吨 答案:每天能生产98%的硫酸 吨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金属材料,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金属材料

● 掌握炼铁、炼钢、电解法制铝的原理。

● 了解金属腐蚀和防护的有关知识。

● 能举例说明金属材料的特点。

● 举例说明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知识梳理〕

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高温下,原料是、、、,产生还原剂的反应是、,炼铁的反应是,造渣的反应是、,高炉煤气的成分是。

2.炼钢的原理是,原料是。写出炼钢过程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铝的原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提纯Al2O3的方法是:将铝土矿溶解在NaOH溶液,然后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过滤,灼烧,即得Al2O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冰晶石的化学式为,在电解三氧化铝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电解Al2O3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碳块要消耗,所以要定时补充碳块。5.金属的化学腐蚀是指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指。

6.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主要原因是由于钢铁制品与其接触的电解质溶液构成许多微型的,铁通常作为 极,电子发生 反应而被腐蚀,其电极反应为。钢铁在大气中的腐蚀通常为 腐蚀,其阴极反应式为

。若电解质溶液酸性较强,则发生的是 腐蚀,其电极反应式为。

7.电镀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在电镀时,作阴极,作阳极,作电解质溶液,电镀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在一把小刀上镀锌,小刀接电源的 极,电极反应式为。

〔方法导引〕

1.炼铁和炼钢的主要区别

由铁矿石冶炼成铁,再由铁冶炼成钢,这是冶炼钢铁的必经过程。由于炼铁和炼钢的任务不同,因此采用的原料、利用的化学原理、冶炼设备等也各不相同。现比较如下:

冶炼 生铁 钢

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生铁、氧气、生石灰

原理 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剂在高温下把生铁中的杂质氧化除去

设备 高炉 氧气顶吹转炉

化学

反应

还原剂生成(炉腹)

CO2+O2 CO2 CO2 +C 2CO

用氧化铁的还原(炉身)

Fe2O3+3CO2 2Fe+3CO

炉渣形成(炉腰)

CaCO3 CaO+CO2

CaO+SiO2 CaSiO3 碳被氧化 C+O2 CO

铁被氧化 2Fe+O2 2FeO

脱碳 FeO+C CO+Fe

脱硫 FeS+CaO FeO+CaS

脱氧 2FeO+Si 2Fe+SiO2

产品 生铁;含有较多的碳及硫、磷、硅等 钢;含碳量0.03~2%,留有部分硅锰

尾气 高炉煤气(CO、CO2、N2等)棕色烟气(Fe2O3尘粒及CO)

⑴炼铁中,为什么不用焦炭直接还原氧化铁?

碳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Fe2O3+3C 2Fe+3CO 但是,焦炭是固体,与氧化铁的表面接触很有限,很难充分发生反应,而一氧化碳是气体,能与氧化铁充分接触,完全反应。所以,炼铁中必须通过一氧化碳去还原氧化铁。

焦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制造了还原剂CO,二是它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高炉提供了高温条件。

⑵炼钢中要除去硅和锰,为什么在后期的脱氧反应中,又要加入硅和锰作为脱氧剂?

炼钢,并不是要完全除去硅和锰等合金元素,而是将他们的含量调整到规定的范围之内。炼钢期,FeO会将硅和锰氧化,成为炉渣,从而降低了硅和锰的含量。但后期,钢水中含有少量没有反应的FeO,这会使钢具有热脆性。因此,用硅铁或锰铁作为脱氧剂将FeO还原,同时又调整了硅锰的含量。

2.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食盐水 电镀锌 铝的冶炼

电解质

溶液 精制后的食盐水 含Zn2+的溶液 冰晶石和氧化铝熔融体

电极

反应 阳极 石墨 金属锌 碳块

阴极 铁网 镀件金属 碳块

电极

反应 阳极 2Cl--2e-=Cl2 Zn-2e-=Zn2+ 6O2--12e-=3O2

阴极 2H++2e-=H2 Zn2++2e-=Zn 4Al3++12e-=4Al 总反应式 2Cl-+2H2O 2OH-+H2+Cl2 无 2Al2O3 4Al+3O2

说明 用立式隔膜电解槽 阳极参加了反应,被逐渐腐蚀 冰晶石作熔剂,电解时,阳极碳块

被产生的O2逐渐消耗,要定期补充

3.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的原因:许多金属有较活泼的化学性质,当金属与周围接触到空气、水及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时,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化学腐蚀 电化腐蚀

条件 金属与非电解质等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较活泼的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腐蚀更具普遍,危害更严重

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比较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条件 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水膜酸性较强

阳极反应 Fe-2e-=Fe2+

阴极反应 O2+2H2O+4e-=4OH-2H++2e-=H2

溶液反应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⑴金属腐蚀的快慢:与电解质溶液互相接触的两种金属,活泼金属总是先被腐蚀,而不活泼金属得到保护。两种金属活泼性相关越大,活泼金属被腐蚀得越快。

⑵金属的保护: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合金,以防止腐蚀;②覆盖保护层:如可以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金属与介质隔离,以防止腐蚀;③使用电化学保护法:将一种比需要保护的金属活泼的金属与之相连构成原电池,则较活泼的金属被腐蚀,而需要保护的金属被保护不被腐蚀。如埋在地下的钢管用导线与较活泼金属(铝、锌等)相连,则铁被保护。

[例题1]下列各工业生产中,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都不能作为原料和是()。

①炼铁 ②用生铁炼钢 ③从海水中提取镁 ④铝的冶炼 ⑤制水泥 ⑥制玻璃 ⑦制漂白粉⑧制硫酸

A.④⑧ B.⑤⑥ C.①②③ D.⑤⑥⑦

[解析]炼铁中用石灰石造渣;炼钢中用生石灰造渣;用熟石灰富集海水中的镁;石灰石是制水泥、玻璃的主要原料;熟石灰是制漂白粉的原料。

[答案]A

[例题2]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生锈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表面变暗

[解析]A黄铜若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被腐蚀的金属应是金属性较活泼的锌而不是铜;B生铁中含较多的碳,比软铁芯在电解质作用下更容易形成原电池,也更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配件时,在接触电解质溶液时,铁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D银质奖牌久置后可能被氧气或硫氧化成银的化合物而使其表面变暗,这是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

[答案]D

[例题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H2O、Al2O33H2O、以及少量的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⑴写出滤液A中一种溶质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进入滤液B中的离子方程式。

⑵若步骤①中没有过滤操作而直接进入步骤②,对后面操作将产生的影响是。

[解析]提纯Al2O3的关键是要根据Al2O3、Fe2O3、SiO2化学性质上的差异。Al2O3有两性,既可溶于NaOH溶液,又可溶于盐酸;Fe2O3只溶于盐酸;SiO2只溶于NaOH溶液。先加盐酸,过滤,除去不溶的SiO2,向滤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Fe(OH)3。

[答案]⑴Al3++4OH-=AlO2-+2H2O

⑵ ①中不溶物(SiO2)在操作②中会被NaOH溶解

【总结】2018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化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化学教案:金属材料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篇6:高二作文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和思想之间的关系

2、理解修辞对文章的作用。

3、学习写有文采的文章。

一、写作指导:

【理解作文思想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所谓“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锤炼思想,就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边写边思考,最终达到思想深刻、有序。

所谓“形式”是指文章外在的状态,表现内容很多,其中“有文采”是非常重要的。有文采在高考作文是“发展等级”,指文章言辞传神,生动活泼、能把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写的有血有肉、说的绘声绘色,能把所议之理写的生动形象、精辟透彻,通篇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1、词语生动

丰富词语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深入社会,直接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间接途径,即从书本知识中吸取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记,词汇自然就慢慢丰富起来了。高考作文需要新鲜、活泼、不老套、充满活力、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语。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2、句式灵活

在语言表达上,交错运用长短整散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长句字数多,结构复杂,层次也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宜于表达严密精确的思想。短句特点是简洁明快,读起来省力易懂。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对偶、排比、反复句都是整句。长短整散句交错运用,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排比课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或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

善用修辞

讲究语法,是为了把话说通,使文章文从字顺,这是对作文的最起码、基本的要求。讲究修辞,则是为了把话写美。“把话写美”就是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是对文章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文章的优劣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语言上的差距是重要因素。二能否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是造成语言差距的重要原因。运用修辞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重要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唐代散文家李翱在《答王载言书》中也指出:“义虽深,理虽正,词不工者不成文”

《考试说明》要求高中生能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理解他们的作用和效果,在行文中正确运用。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具体。

比拟:能使读者对索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的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子啊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子啊一轮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二战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活下来的人不到百分之五。根据有过亲身经历的犹太人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研究,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活下

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这也决定着他们今后的命运。那么心态与命运有没有关系呢?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以心态与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2、标题自拟

3、文体自选

篇7:高二数学导学案

一、平均变化率:一般地,已知函数y=f(x),x0,x1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x=x1-x0,△y=y1-y0=f(x1)-f(x0)=f(x0+△x)-f(x0),则当△x≠0时,比值y

f(x0x)f(x0)

例3求函数y=

1x

在区间x0到x0+Δ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x00)

称作

x

x

函数 y=f(x)在区间 [x0,x0+△x]

练习1在求平均变化率中,自变量的增量x()

A.x0B.x0C.x0D.x0

练习2 设函数yfx,当自变量x由x0改变到x0x时,函数的改变量y为(A fx0xB fx0xC fx0x D fx0xfx0

二、典型例题

例1 求函数y=x2在区间[x0,x0+△x]上的平均变化率。

例2设函数f(x)x21,求:

(1)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自变量的增量x;(2)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增量y;

(3)当自变量x由1变到1.1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方法总结: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步骤(1)求自变量的改变量△x=x1-x0

(2)求函数值的改变量△y=y1-y0=f(x1)-f(x0)=f(x0+△x)-f(x0)(3)求比值 yf(x 0x)f(x0)

x

x

例4 在曲线Δ y

yx

1的图象上取一点(1 ,2)及邻近一点(1+Δx,2+Δy),求Δ x

课堂检测

1、函数f(x)=

1x,则f(x)在区间(1,1+Δx)的平均变化率为().

(A)-1

(B)-1-Δx

(C)

11x

(D)

11x2、y2x1在(1,2)内的平均变化率为()A.3B.2C.1D.0

3、在曲线y33

2x的图象上取一点(1,32)及附近一点

1x,y

y2为(),则

x(A)

3x3

1(B)

31312

x

x3

x

(C)

x3

(D)

x3

x4、求函数f(x)x2x在x1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篇8:高二化学平衡学案

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化学教学中, 合理应用“导学案”, 能够很好地培针对性地调控好一个“导学案”的知识储量, 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学什么, 如何去学, 学到哪一种程度,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 “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知识的涉入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形成一条清晰明朗的学习线条。这样符合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也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再次, 针对“导学案”中每一步骤的学习, 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 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减少学生走学习的弯路能起到一定作用。

最后, 既然我们是因材施教, 就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在“导学案”内容的设计上, 要有一定的梯度, 遵循“让优等生看到挑战, 中等生看到激励, 学困生看到鼓励”的原则。

二、设计“导学案”时, 应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 要按环节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掌握新知的流程, 例如, 预习导学、针对性训练、学习研讨、学习评估、拓展提升、学习反思、课后作业等等, 用这种板块式链接, 统领整片“导学案”。每个环节既能体现整体, 又保持相对独立。教师在设计版块内容时要清晰明确, 要有条理地布置学习内容, 指导适合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 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 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也就是说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每一个学习的环节。

三、设计“导学案”时, 注意教师的“导”要适度

“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是学习中的主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

摘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础教育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全新生活以及学习方式。但关于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 已成为目前普通高中师生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策略分析

研究性学习的288个课时应如何合理分配给各学科?它的评定和打分的对象是谁, 如何评定和打分更科学合理?这都是当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自身的特点, 让我们分析一下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整体规划与学科分解策略。

一、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要求全国各省、市高中从2002年9月1日起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可以主动地获取、灵活地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进行确定专题的研究。它也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包括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实施的计划中说明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达到288个课时。

作为以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的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 它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它的内容是在生活中如何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二、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

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有以下几点。

(一) 288个课时应如何合理分配给各学科

一些学校花了很大的精力只注重对外的大力宣传和展示教学成果, 却忽略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不够, 因为一般只是少数年级或少数学生参与。目前, 数、理、化、英、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科目是高中生要接触到的, 可一般的学校研究活动时间、地点、内容都没有落实到科任教师和学科教学的课时和计划中。所以, 288个课时应如何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学科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语文这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起码需要30个研究性学习课时。

(二) 研究性学习的评定和打分的对象是谁

研究性学习学分在新课程设置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高中毕业生必须在三年的选修中至少拿到6个学分, 要达到116个必修学分。作为必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就高达15分, 而语文、数学、英语那些学科只占用了剩下的10分。指南倡导, 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区都可以成为评价者。

(三) 研究性学习如何评定和打分更合理

15个学分实际上真正落实在语文学科上有多少分, 怎样分配才有教学特色呢?对此, 我们必须解决以下的问题。例如, 对于高考生而言, 作为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在什么时间结束?相对于学生而言,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阶段, 具体参加与研究几个课题的数量为多少?一个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应该研究几个语文课题?

(四) 高考试卷如何体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定

在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 家长和学生以及普遍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和高考成绩, 都不注重学生平时的动手以及综合能力, 造成了高等教育存在的“高分低能”不好现象。我建议将研究性学习的成绩、鉴定以及成果列入高考考生档案和附件中, 这样利于课程更进一步的实施开展。

三、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策略

(一) 整体规划与学科分解策略

为了全面落实师生实施研究性学习, 相关的教育部门做好必要的组织建设和统筹协调工作至关重要。因此, 我们应抓好新生的入学工作, 做好相应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年规划。关于研究性学习学分的量化可以如下: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每门学科各1.5分, 剩下的1.5分由各科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加分。

(二) 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对象与实施步骤和策略

高一年级:一般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 属于知识探究类型, 可以在学科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为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经验以至围绕模块学习形成学习报告, 教师可做进一步的指导, 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高二年级:只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准学术研究类型, 可以在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

真正为学生减压, 教师就得适当地对新课程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和删减, 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具体合理地安排课外和课内的学习内容。

高三年级:只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研究类型, 可以在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可研究的事物无处不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方案, 并深入开展活动。在对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客观调查和比较问题, 效率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只要健全我国的教育体制、评价机制、改革教材编写等, 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会更进一步地得到全面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 .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责编张翼翔)

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及策略分析

贾丽梅 (河北新河中学055650)

模式中的“一言堂”和“满堂灌”, 所以在整个导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导”要适度。但是, 教师的“导”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 所以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教学策略。

例如, 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教学时, 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导学过程中, 把点拨和精讲相结合, 可以良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 教师参与其中, 适时点拨, 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 其他组仍存疑点, 教师可面向全体学生讲解, 补充点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教师针对其疑点, 讲清思路, 明晰道理,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点到线再到面, 构建知识网络, 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归纳能力的提升。

四、设计“导学案”时, 注意学生活动的呈现

学生依据“导学案”学习时, 需要通过了解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 通过完成各个学习环节来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因此,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 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

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呈现方式, 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 如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等。这些活动方式的呈现, 应让学生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教师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的同时, 又要有留有余地, 使学生在整个“导学案”的使用中把握好学习关键和学习重点。

五、注意“导学案”施用时要灵活运用

教师要灵活运用“导学案”, 因材施教, 时刻践行“以学定教, 同案协作”的核心理念。任何教学模式施用在课堂教学中, 都是因人而异, 因生而定, 教师在教学的统筹中,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 “导学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死环节, 可根据教学实情有机整合、剪切嫁接、合作创新, 并予以拓展延伸, 做到教师导得有法, 学生学得得法。

总之, 教学改革是全方位的, 化学课堂“导学案”的使用也刚处于一个起步和尝试的阶段,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 使它更加完善, 以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实现有效教学, 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邢入徳.化学学案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2 (5) .

[2]李炳亭.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

(责编高伟)

摘要: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设计优秀的“导学案”并且合理使用,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施用,自主学习,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邢入徳.化学学案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2 (5) .

上一篇:(正式)专题民主生活会主持词)下一篇:党办副主任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