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

2024-05-21

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

虽然已入深冬,但秋意盛浓,暖暖的阳光铺洒在大学的校园里,在这里迎来了每四年一次的全国优质课例展示观摩活动,在区教研员陈文娟老师的带队下,我区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了活动。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有幸成为了学员中的一名,特此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

这次小学课例观摩活动总共展示了来自全国各省的优秀课例共21节,其中有两节课来自广东,其中解老师指教的《母鸡咯咯咯》还是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在省赛的时候我已经看过她指教这一课,感觉非常完整、故事情境创设非常有趣和吸引我。这次全国赛我仍然被她的表现深深的抓住了。从她的教姿教态、语言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非常的紧凑而且并不繁琐,在故事情境中解决各种难点和拓展。例如他设计的“咒语”一直贯穿整堂课,她把竖笛称之为“魔棒”等,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非常符合二年级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最后还用魔咒的动力,孩子们轻而易举的学会了用竖笛吹奏咒语,并且还创造出了另外的旋律,提升到了创编。整堂课虽然说最后评委点评说语言稍微有点罗嗦和无用语,但比起其它方面来讲我觉得已经很值得我学习了。

由哈尔滨的丛老师指教的《喜歌》我也非常喜欢。这一节课非常有地域特色,教师一开始就从满族人打招呼的方式引入主题,让同学们听一首由阿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演唱的《空齐曲》,教师加入了很有特点的动作带着大家一起感受乐曲。课上,教师还介绍了满族服饰、单鼓等满族特色的文化,并且这些文化一直贯穿整堂课,不仅让同学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满族文化课,也让我们像是在满族身临其境一番。还有一节河北民间乐曲《打枣》,这是一堂以民族器乐唢呐、咔腔、口弦子来完成的欣赏课,教师以自己出色的吹奏技巧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教师从这三样乐器的音色、特点、吹奏技巧等特点,运用了模仿不同的人物发出的声音对比等方法让孩子们了解了这三样民族吹管乐,并达到欣赏乐曲的效果。这堂课对我还是有一定的触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性。自从当音乐教师以来,我一直也在琢磨如何把自己的专长古筝运用到课堂上。在我现在的教学中也适当的加入了古筝,如《大海》一课中,我运用了古筝的各种音色来模仿大海的各种形态,并且为歌曲伴奏。在《明日》一课中,我运用古筝为歌曲伴奏,更能体现出音乐的古朴风格。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还可以再挖掘,我在想古筝不同的音域是否也可以描叙不同的人物?乐曲的快慢是否可以让孩子感受音乐中的速度?左右手的配合能使一段简单的旋律更加的丰富更好听?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摸索。

通过不断地学习,希望今后在我的音乐课堂上,古筝能运用得更加的广、更精吧,这次的学习让正在原地踏步、遇到瓶颈的我,如获冬日暖阳。

篇2: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学习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思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会因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一位教师具有这种吸引学生的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是积极的、愉快的。作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此外,音乐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受课堂或者课堂以外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自身的情绪;其次,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要将自己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如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处于轻松的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上音乐课,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运用音乐游戏与律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天生好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游戏、律动都很感兴趣。当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孩子们一个个盯着老师,参与的欲望也很强烈。节奏较强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节奏训练,如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教学中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表演。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参与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像《牵牛花吹喇叭》、《唱呀,跳呀》这一类的歌曲,我则利用律动的形式让学生演唱,鼓励他们动起来,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小学音乐教材上有许多歌曲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或者律动创设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往往要引入曲谱、乐谱、图片和一些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板书,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如果在课前把需要的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设计制作出来,在教学中巧妙的使用,这样将给学生视觉上产生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牵牛花当喇叭》这一乐曲时,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让学生一边欣赏《牵牛花当喇叭》的舞蹈,一边聆听《牵牛花当喇叭》的乐曲,使学生从欣赏画面到聆听音乐对《牵牛花当喇叭》这一首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边唱边跳学习歌曲。这样的音乐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又让孩子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会了歌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手段,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坚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播放贴近孩子们生活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儿童歌曲,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响板、碰铃、沙锤等,自由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奏。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在班级或者学校举行文艺汇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表现美的平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篇3: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一、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很重要, 而备课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注重的是目标和过程, 往往忽视教材分析这一环节, 通常是照搬照抄。其实, 教材分析要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 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 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 是本课学习所必要的。因此, 在分析教材时, 教师决不能只着眼于文本而忽视以音响为载体的音乐基本表现形式, 首先要反复聆听, 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触和理解记录下来, 再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基点上进行整理, 尤其要把本课涉及的音乐要素分析透彻。一旦把音乐作品分析透了, 目标自然而然也清晰了, 方法、形式等也相应的水到渠成了。有了教材分析具体细致这个前提,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乐课中, 大目标是靠小目标去实现, 小目标靠大目标去统一, 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有了大目标后, 制定小目标时必须注意, 若干小目标都必需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有坡度, 让学生的思维和音乐实践经过“爬坡”的过程, 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同理, 教师除了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清晰外, 对每一个环节的小目标也要清晰。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 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围绕目标, 环环相扣, 才能切实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 “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 才能组织好课堂,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只要是教师边弹边唱示范过的歌曲, 学生都会学得特别快。歌唱教学也是音乐教师应有的、起码的教学基本功, 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示范性和激励性。“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 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 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 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让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 道德上受到影响, 心灵上受到启迪, 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三、因材施教, 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 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 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 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用情境化的手法来表现。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的特性, 不同的学生对相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差异很大, 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法, 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但大多做得比较浅, 最后还是“言归正传”, 把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拉回来, 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如果教师只是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一味强调其情境性, 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感受, 就会把他们创造的思维、探究的愿望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的教师也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学生

四、要利用学校现有多媒体资源提高音乐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 出现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 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 图文、视频、动画栩栩如生, 犹如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教学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 我在在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中, 运用多媒体通过现场录音回放方式, 提高学生对自己声音的直观了解, 把抽象的现象形成具体的东西, 学生也就学得有趣, 学得也用心了。

五、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 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 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 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 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教师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篇4: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体会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单调刻板只能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我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坐在地的中央,尽情的演唱,从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2.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洁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教学中,我把音乐审美摆在了核心位置。现在我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既体现了新课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的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主导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一年级编制声音故事《小兔子盖新房》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进行模仿与创造,再结合教材让学生看图像编故事。当学生排练完毕邀请我来当兔妈妈时,我欣然戴上头饰加入了他们的表演行列,和他们一起忘情地表演起来。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积极性高涨,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表演着,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同时又增强了学生表现的自信心,对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了各种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篇5:小学音乐课的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在新时期以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喜欢活动性、趣味性很强的,并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如低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争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演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听音乐,崇尚时尚,乐意学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喜欢课外活动,乐意在赛歌、赛舞和演奏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同学的认可;喜欢参观考察,乐意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如操作电脑,自主学习,乐意得到老师中肯的表扬和鼓励等等。因此,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二、注重音乐教学的“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一堂优质有特色的音乐课往往给人“乱”的感觉,这种“乱”正是音乐课“活”的变现。如何让音乐课“乱”中有序、生机勃勃、人人投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最后,以美国教育家雷塔科的话与同行们共勉:“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

对音乐课高效课堂的感悟

东 城闫 一 小

篇6:小学音乐心得体会

歌曲《愉快的梦》意境优美,学生们相当喜爱这首歌。我教唱完这首歌后,设计了创编歌词的环节,让学生来根据旋律编唱歌词。 我先让学生们分成五组,交流自己曾经做过的梦并编成歌词唱一唱吧。这下大家可来了劲,有的说:我做的梦很可怕。有的说:我上次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去游乐场玩了。还有的说:我最喜欢吃,上次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食品国,眼睛看见的全是吃的食物。歌词创编后,在老师和小组长的带动下,大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演唱,可归为两类:一是神话故事型的,以嫦娥奔月为例:飞啊飞啊,我的梦之船,在金色的星空轻轻飞翔,喂依快来看,那就是神奇的月宫,美丽的嫦娥正在上面快乐的跳舞歌唱;另一类则是科幻想象型的而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同学个别创作的歌词在课上并未能得以展示,课后她们仍围着我,一起交流,一起演唱,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

也许一节课的学习并不能使每个同学都能唱好、唱准一首歌曲,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热情也很高涨,这不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的思想吗?我们的音乐教育并非是一定要培养专业性的音乐人才,更多的应是培养一种兴趣、一种素质。

篇7: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仪陇县金城第二小学校 刘薇

在这次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进行学习,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本次音乐教研员老师的个人魅力与修养,还有知识构造丰富。通过此次培训,我的感受颇深。

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整体上有了质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小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通过培训,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不思进取的思想,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心得

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现性,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先学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样的? 让一部分同学扮演种子,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同学们恰当表现了春雨细无声的形态,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了。

二、让“集体舞”表演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集体舞讲究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加深感情的发展,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教学生跳一年级《雁儿飞》集体舞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及团结友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通过范唱、学唱先掌握歌曲。接着,放开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练习雁儿飞的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唱啊,飞啊,真像一只自由飞翔的雁儿。接着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大雁飞行时会有哪些队形? 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由设计动作队形来表演集体舞《雁儿飞》,并进行比赛。让他们小组间进行点评,表演好在哪里? 结果大家各抒己见,点评的头头是道。在集体舞的学习表演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三、让“音乐剧”表演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它能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并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如在教唱二年级《大鹿之歌》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把《大鹿之歌》创编成音乐剧表演一下,然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他们自导自演,当场打扮,而表演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着,兔子的惊慌,猎人的凶狠,被他们演绎的诙谐有趣而淋漓尽致,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看来,音乐剧已经搭成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综上所述,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学生还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着天真、灿烂、纯洁、活泼,而表演活动正好释放了他们最纯真的一面。音乐加表演就是乐园,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当老师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音乐表演成为每一个孩子敲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吧!

篇9: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一、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过去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或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唱;或者先学读谱再依谱唱歌等,使得学生感到音乐学习比较沉重,单调乏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让学生在读中学、唱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内容比以前的教材要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把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点。在教授《好朋友》一课时由于是学期初,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还不入轨,上课好动,有些孩子胆怯,我就利用歌曲教学作为切入点,走进学生中间,唱着走向某一个同学“你的名字叫什么?”,他就 回答“我叫××”接下来 我们互相拍手问好。这样既熟悉了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乐学、想学、自主学习的境地。

二、创设自由探索情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欲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创展的价值”,鼓励音乐创造,并拓展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领域。

在歌曲表演上,新课改打破以往老套沉闷的教学方法,改变“老师怎样做,我就怎样学”的模式,鼓勵学生大胆创造,随着音乐和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孩子的表现欲和创造力是十分棒的,你会发现每位孩子简直是很棒的表演家!在教授《洗手绢》时,鼓励学生创编歌词,于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做饭我洗碗”,“……我帮妈妈来拖地……”等等的歌词一涌而出。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啊。这样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欲,培养学生情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抓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活动

激发培养兴趣是各学段的共同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每节音乐课的开始我都会说:“欢迎大家和老师一起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这样,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让孩子觉得音乐课是快乐的体验过程。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好动是天性,模仿是本能。利用他们的年龄和生理特征,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动作,模唱旋律,让他们在听一听,想一想,动一动,唱一唱的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比如在聆听音乐时,引导学生学会耳听、脑想、口说三者的结合,设计问题,让学生安静的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巧妙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接着让学生选择动作参与音乐作品,根据音乐说自己的感受。这样无意中感受音乐,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新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1)为音乐特长生搭建舞台,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学校是个五彩缤纷的教育乐园,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兴趣欲望、教师的职业优势,开展形式各异的音乐活动。如组织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编写音乐墙报,举办文艺演出,开展歌咏比赛……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为学生音乐特长的彰显搭建平台。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工作的需要。

(2)树立音乐特长生的自信心,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人各有所长,特长是人自信的资本。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情趣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所以,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信与自卑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文化课考试、学科知识竞赛与体育活动中,自信群体不是同一的;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自信群体又存在差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或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为那些有音乐特长或音乐兴趣的学生找回自信,提升自信。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3)帮助学生定位理想,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表现能力。好多家长从孩子启蒙教育时就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投入,他们未必期望孩子长大后走这条路,吃这碗饭。而一些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还对学歌、练琴、跳舞……情有独钟,可是不知道以后的路子该怎么走。至于那些喜欢上音乐的学生,更不知这种爱好会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因而,面对茫然的家长和学生,受过专业训练和专门教育的音乐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志向,定位理想。至少可以而且也应该在这方面当好参谋。

篇10:小学音乐老师心得体会

从本周开始,在上二年级的音乐课时,我主要观察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发现孩子们对于新鲜事物格外的感兴趣。特别是课本上的图片,通过我对图片的解释,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看懂图片所描述的内容。

我带了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从以往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反应一直让我忧心重重,曾一直迷惘,到底该如何上好低年级的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发挥自己活泼好动的天性。把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到及至,这么说当然有点夸张。

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反复的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只有反复的听,才能刺激他的活跃脑细胞,先让他对音乐产生足够的兴趣,然后告诉他把歌曲唱会了之后,老师会带着大家做游戏,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劲头马上大增,不仅仅是与你配合,而且是拼命的想要表现自己,想让老师发现他,让他来做游戏。经过分句教唱之后,让孩子们跟原唱再唱几遍,然后播放歌曲伴奏,请会唱的孩子主动尝试自己跟伴奏演唱,教师用游戏来激励孩子们的表现热情,孩子们的积极性可想而之了。

篇11: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再次温习了小学新课程教学法,掌握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课外活动的一般方法,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了解国内外各种教学模式案例,观摩了一些视频课例,开拓了我的视野,进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通过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做到了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案,改进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我任三、四、五年级的音乐科教学,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在逐步增强。为了使他们的音乐兴趣保持长久,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我让学生们来到操场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并敢于对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

每堂课我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答及练习,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学生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学生的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

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为此,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相应的符号,以形象、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们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试唱、视唱、哼唱,然后进行歌曲的教学,教学时要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篇12: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一 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我所任教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争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演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因此,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二、注重音乐教学的“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一堂优质有特色的音乐课往往给人“乱”的感觉,这种“乱”正是音乐课“活”的变现。如何让音乐课“乱”中有序、生机勃勃、人人投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篇13:怎样上好小学音乐课

一 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 我会尽量做到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因为准确简练的语言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会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可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 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 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授《四季景色美》时, 我的导入语是, “充满希望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硕果累累的金秋和雪花纷飞的冬天是我们喜欢的季节, 并且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季景色美》。”这样的导入语开门见山, 让学生很快识得“庐山真面目”。

二 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1. 新课导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往往表现得很积极、很热情, 只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他们就会马上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来。例如,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猜谜语、听故事, 我在教授《闪烁的小星》之前, 是这样导入的, “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 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 挂在天空放光明, 好像千万只小眼睛?”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 会马上说出:“是星星”, 接着我让学生模仿小星星眨眼睛的样子, 这样, 学生会对小星星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 自然巧妙的过渡

音乐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自然巧妙的过渡, 让人听着、看着不会感到牵强和别扭。如在教授《动画城里真热闹》时, 聆听完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电视里哪个节目播放的动画片最多吗?”学生马上就会想到“大风车”, 因为他们最喜欢看这个节目了。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歌曲《大风车》的学习。

3. 鼓励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 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上我大胆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 让他们去动、去实践、去玩!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投入到神奇的音乐世界中去。在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曲子之后, 我鼓励学生表演, 让他们可以自由组合, 也可自己表演, 舞蹈形式自创。这样, 学生随着音乐有的几个人一组跳起了圆圈舞;有的自己模仿小天鹅;有的两人一组跳起了拍手舞, 整个课堂变成了一片舞蹈的海洋, 学生们尽情地唱着、跳着, 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又如在欣赏《挤奶舞》时, 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观看蒙古族人的生活片段和挤牛奶的视频。学生看后就会不自觉地模仿起来。这时, 我让学生随《挤奶舞》的音乐进行表演, 他们有的模仿挤奶;有的模仿摔跤;有的模仿射箭;还有的模仿骑马, 看到他们的表演, 我没有强调这首曲子必须模仿挤奶动作, 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大胆表演。通过这项活动, 学生会对蒙古族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对蒙古族歌曲产生强烈的学习欲。

4. 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创编与拓展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 充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他们在创编中体验音乐美, 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 歌曲学完后, 我让学生把这首歌编成一个小故事, 再以图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还可给故事续编一个结局。这样, 在音乐声中, 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象, 画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续编结局也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他们有的说:“小乌鸦后来长大了, 给它的妈妈建了一个新家, 它和妈妈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小乌鸦的妈妈后来去世了, 它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它经常给它的孩子讲自己和妈妈的故事。”……看着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用自己真挚的语言憧憬着小乌鸦的未来, 我感觉非常欣慰。

篇14: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有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动作的发展还是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于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例如,我在执教《大雨和小雨》一课时,首先在打击音乐《鸭子拌嘴》的伴奏下,用肢体语言进一步表现音乐作品中大鸭子的强和小鸭子的弱,然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当小鸡、小鸭们在河边玩得正高兴时,它们的好朋友小青蛙也来到了小河边,小青蛙一会儿在荷叶上蹦来蹦去,一会儿又在草地上歇息,这时发生了什么事?”接着我再利用课件出示“下雨了”的场景,让学生听辨课件中的音响效果,并分别有节奏地模仿风声、雨声、蛙叫声。就这样在一连串情景的创设下,学生们趣味盎然,在欣赏中更加感受了艺术的美。又如,在教《找春天》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的景象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仿佛看到了烂漫的山花、嫩绿的小草、快乐的小鸟,听到轰轰的春雷,沙沙的春雨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学生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达到了学得快又学得乐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可爱的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设计、安排了这节课的框架,共分三个环节:初听、复听和再听。初听时,只出示大森林图画,而不出示动物图,以激发学生兴趣及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顺着线索往下想:大森林会有什么动物?让学生听音乐,随意谈论自己的感受,充分展开想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归类听辨,逐步教会他们掌握欣赏的方法。复听时,出示音乐中所表现的动物图片,在让学生自由想象的基础上为他们缩小范围,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猜动物的方式,将图片与音乐一一对号入座,使学生理解音乐形象更具体。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听听、想想、做做,学生已能细致地体会音乐了。最后,在再听阶段,让学生随着又一次对音乐的欣赏,同时分别模仿自己所理解的动物们的姿态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和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动物形象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逐步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小红帽》时,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采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进行多层次节奏训练,让学生随着音乐拍手、拍腿、跺脚,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精神抖擞,为课的教学开了个好头。其次,寓发声训练于趣味之中,通过演唱代词模声的发声练习。再次,在听音教学中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摘苹果》,通过游戏一方面使听音训练趣味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把歌谱中的异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本课难点的解决打下了基础。最后,在课的结尾,我先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加入竖笛、打击乐器及钢琴伴奏,这样加工处理后,课上有歌唱、舞蹈、伴奏,课堂达到了高潮,学生也成了课堂的小主人,从而使音乐课上得更加活跃。

四、科学运用教学语言,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灵魂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文学语言和肢体语言辅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运用文学语言,可以把教学内容编成小故事,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娓娓动听,绘声绘色,使教学环节富于逻辑,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肢体语言,辅以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不断升华。

五、恰当使用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剂

上一篇:清明桥作文550字下一篇:2015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