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梦爱国诗歌

2024-04-28

执梦爱国诗歌(精选5篇)

篇1:执梦爱国诗歌

执梦爱国诗歌

生活重重,

回忆叠叠,

隐藏不了曾经的倩影。

梦也匆匆,

实也悄悄,

阻留不住涓涓的岁月。

深深皱纹,

根根白发,

掩盖不住沧桑的容颜,

而我心依然你最美。

轻轻耳畔风,

那便是你细细的.抚摸。

暖暖身边阳,

那便是你默默的期盼。

片片树边叶,

那便是你不倦栽培。

缓缓身边河,

那便是我不退的爱,

源源长流无尽头。

瑟瑟冷风中多少次颤颤挥手;

那便是你的不舍。

淡淡黄昏中多少次频频守望;

那便是你的归盼。

暗暗夜幕中多少次默默垂泪;

那便是你的牵挂。

漫漫长路中多少次依依回首;

那便是我的不舍。

点点繁星下多少次勤勤祝愿;

那便是我的期望。

绵绵柳絮下多少次翘首仰望;

那便是我的依恋。

篇2:执梦爱国诗歌

初冬的北方,寒意未至。阳光恣意地洒在书上,柔和而充满希望。绿萝努力伸展着枝芽,叶面上偶尔还有未落下的晶莹剔透的水珠。我喜欢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安静地享受这份惬意的时光。

时光静候,此刻的钟表像是拨慢了指针,分分秒秒显得不那么重要。驻足当下,我们怀揣期许和对未知的向往迫不及待地相逢于此,谈及原因我们默契地说道:“我需要你”。尽管过去未曾谋面,但是早已心照不宣。

我们都曾拥有仗剑天涯、惩恶扬善的梦想,我们都曾带着一腔热忱寻觅探索未知的.远方。你说这是缘分的力量,我微笑着点头。风儿轻轻拂面,你我笑意盎然,静静地呆在角落,不需言语,便了解彼此所思。我看着你的双眸,读懂了你的思绪。你和我一样多面复杂,有未知,有向往,有胆怯甚至忧虑和对自我的怀疑。我注视着对面的你,你朝我频频点头。

正值青春年华,我们不谙世事的脸颊,喜怒哀乐于形,悲欢离合于表,简简单单一览无余。我们都是第一次长大,第一次成为大人,未来的路新奇而独特,等待我们探索。有时候会很迷惘,甚至还会有放弃的念头,但请你一定要答应我――不管未来如何,都请记得我们曾是少年,一起相约勿忘初心,仗剑天涯。

“我需要你。”你我轻声呢喃。是的,茫茫人海,我需要你。你的鼓励是我寻梦路上的力量,你的坚毅是我追梦途中的曙光。未来甚远,今朝可至。挚友相拥,孤单的臂膀有了依靠,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勇敢地和世界抗衡,兴高采烈地面对未知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不一样的事情,书写着别样的人生。在这个独特的世界,保持独立思考,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真值得庆幸,你一直勤勤恳恳、不懈思索并擅于从书籍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你说:“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去寻找伊甸园需要智慧,而不断思考就是智慧的一种体现。”单纯的眼眸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不期而遇,我们都曾装着深沉,假装长大,素不知从稚嫩到成熟还需要漫长的时光。但时光有时候步伐匆匆,容不得我们蹉跎。二十多岁的年纪,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又曰:“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肯去寻找答案,就一定能够克服挑战,成为自己心目中想成为的那个人。

谈到“我需要你”或许应该有另外一种解读――你需要我。因为在路上,我们披荆斩棘终将会独当一面,成为更加有智慧的行者。希望你就是那样,敢于挑战,秋去春来,愿你所得有所获,不负时光,成为被别人需要的那个人。

篇3:浅析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

杜甫的诗歌中, 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 都精彩传神。比如《新婚别》一诗, 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时拜姑嫜。父母养我时, 日夜将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仓皇。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儒裳。罗儒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这首诗很好地体现出杜甫爱国与爱民的思想, 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将新娘送别丈夫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展示无疑, 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 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休养生息的环境。显然是新妇的呼声, 也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它如《无家别》、《潼关吏》均采用对话方式;这些人物的话语, 通俗朴素, 各各符合性格、身份、年龄特征, 显示出现实主义的特色。

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加以艺术的概括, 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 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逾墙而逃的老翁, 应急河阳役的老妪, 新安被征的男子, 暮婚晨别的新娘, 无家可归的独身汉, 夔州负薪的老处女,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殷勤劝饮的田父, 昏庸无能的大臣, 组成一个人物形象画廊。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 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 自然感人。就象我现在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一样, 在新闻稿件中讲述客观事实, 让作者的倾向性从作品中流露, 而不是在作品中强调作者的主观意识。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恪守儒家传统的诗人, 以他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 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的社会人生, 以他出自至性至灵的呼喊, 把对自家命运的自叹自怜、对社会人生的大悲大痛融为一体;从以凝重的诗笔, 血泪的歌唱, 描绘了盛唐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时代社会画卷,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 以及自己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 熔铸成了一部具有众多社会内容、鲜明时代特色、强烈政治倾向和兼擅众长、沉郁顿挫风格的“诗史”, 彪炳青史, 流芳千古。

摘要: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来自于他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这主要体现在杜甫诗歌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上面。

篇4:浅谈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关键词:陆游;诗歌;民族精魂;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97-0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29岁赴进士考试,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

陆游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惊人,仅《剑南诗稿》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在历代诗人中翘居首位。陆游的诗亦可谓各体兼备,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为人所推崇。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

陆游“虽做过官,也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陆游的爱国诗词正是他爱国情感与心态的再现和反映。面对接连不断的战争,苦难深重的百姓,支离破碎的江山,他渴望投笔从戎,然而报国无路。满腔的热血、满心的赤忱,却只能诉诸于冰冷的笔触之下,这种强烈的渴望征战沙场、救国救民的愿望无法实现的苦楚使陆游的爱国诗更是荡气回肠。他的爱国诗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梦喻怀,始终不变的是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陆游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原沦陷,国土丧失过半之时,且面临金国的频频入侵。南宋的当权者却是妥协媚外,苟和求安。幼年避难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现实,以及深受其父和其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陆游渴望中原收复,九州同一。他不但怀有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且具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却永怀“恢复”之志。其诗表现出了他永怀一生的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早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在早期的《夜读兵书》中,陆游就说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壮志。在其中年的《关山月》这首诗中,诗人的一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无不把诗人心中面对中原被异族统治的气愤、悲痛之情深深地表达出来了。在其《书愤》这首诗歌中,诗人回顾自己的曲折坎坷的抗金复国之路,仍说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时年62岁的诗人仍要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表明仍要报效祖国,恢复中原。82岁时,诗人还在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时至暮年,还渴望着抗金复国。可见,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有慷慨救国的胆识,忘身卫国的决心。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报国的战士,具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的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出陆游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激情。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这首《书愤》中,诗人从对早岁威武雄壮的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出发,哀叹自己壮志未遂,抒发了无比深沉、愤慨的感情,并且倾泻出强烈的爱国激情。正如严修教授所言:“空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新春》)的陆游,至死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愿望。‘至死恨不见中原’(《太息》),成了他永远的遗恨。”“他的诗在慷慨中有悲愤,豪爽中有沉郁……这些诗句是悲歌,是叹息。是诗人用泪水写成的……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三、对投降派的愤怒谴责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另外,陆游还在《追感往事》、《客从城中来》、《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那些不恤国难、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面对着“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腐败现象,他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四、表达爱国爱民、忠贞不渝的感情

陆游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部分作品则揭露了异族统治者对中原人民的暴行,如:《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书叹》则是以巨大的艺术概括,揭示了整个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榨:“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可谓是句句沉痛,发人深省。在悲愤交加的同时,也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解救人民疾苦的强烈愿望。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邹志方.陆游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篇5:浅析陆游诗歌的爱国思想及其影响

一、锥心泣血的报国理想

作为陆游爱国诗篇的一个主要特征, 就是”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如早期的《夜读兵书》就说:“孤灯耿霜夕, 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 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 耻复守妻孥。”《前有樽酒行》“诸人但欲口击贼, 茫茫九原谁可作!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笫。华堂乐饮自有时, 少待擒胡献天子。”《书悲》:”常恐埋山丘, 不得委锋镝。”始终贯穿着要为国战死沙场, 以为国捐躯为荣耀。在《书志》一诗里, 他表示, 如果生前不能杀敌, 死后肝心也要变成金铁, 铸成宝剑, 清除妖孽。”肝心独不化, 凝结变金铁。……三尺粲星辰, 万里静妖孽。”陆游所继承的正是我国人民这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

陆游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很快地步入仕途, 先后做过萌补登仕郎, 宁德县主簿, 检法官, 各地通判。《书愤》一诗抒发了陆游主张用军事力量收复失地的看法。“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在首联写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早年哪里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是多么艰难, 险恶。没有考虑有多少障碍, 北望中原, 气涌如山, 豪气磅礴, 信心十足。在这里诗人表面上看来好像自悔当年不知世事, 实际是为世上有这么多邪恶的东西感到愤慨。接下来颔联是回顾自己在抗战中值得回忆的事迹。陆游任镇江通判时, 曾经为加固防线, 添置战舰尽力, 后来陆游还因“力说张浚”被免职。陆游也曾戍守大散关, 还曾提出“进取之策”。这些都是诗人心中永远不能忘记的。然而又都是未能实现志愿的恨事, 回忆起来愈加愤慨。诗人自己的志向未能实现, 空有对国家长远的雄心, 镜中照见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诗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中间”, 诸葛亮的确足以名扬于世, 虽然世事充满艰辛, 他却毫不动摇, 千年以来谁能与他相比呢? 这既是呼唤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人物出师北伐, 达到九州统一, 又是鞭挞不思恢复, 一味屈辱投降的南宋投降派。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 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 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三、对投降派的愤怒谴责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 (《感愤》) ;”公卿有党排宗泽, 帷幄无人用岳飞”。另外, 陆游还在《追感往事》、《客从城中来》、《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那些不恤国难、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面对着“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的腐败现象, 他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於乎此何心, 有酒吾忍酌?”。

四、对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深切同情

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在《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 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 贫老无寸帛”, “一身入县庭, 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 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 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 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 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书叹》则是以巨大的艺术概括, 揭示了整个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榨:“有司或苛取, 兼并亦豪夺, 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可谓是句句沉痛, 发人深省。

五、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陆游热爱生活, 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 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 他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 如《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前一首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 后一首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 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这又反映出时时梦见铁马冰河的志士陆游, 也同样热爱和平的日常生活。

总之, 在陆游的诗歌中, 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 风格多样, 或气壮语豪, 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 情调低沉。陆游的诗篇像一泓泉水, 清灵却不见底。陆游的诗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 以关注国家统一为体系。他的诗歌对于后世乃至世界文学宝库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要:陆游的诗歌内容丰富, 题材广阔, 思想鲜明, 主题深刻, 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陆游的诗篇主要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 风格雄奇奔放, 沉郁悲壮,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上一篇:宝宝在幼儿园妈妈给老师的话下一篇:《赠孟浩然》李白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