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2024-04-30

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精选8篇)

篇1: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专业技术工作自述

从参加工作以来,对于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严从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钻研,总结经验和教训,锻炼成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都熟的工作人员。从事过农村人行桥,涵洞,农村通村公路工程等的施工,在施工中,职业道德管理和专业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把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勤于思考,讲求效率,始终保持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工作态度和职业道路

从参加工作以来,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对于再苦再累的工作,坚持完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错误,看着工程安全有序的施工。

作为一名工程专业技术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知道,细致的安排并指导,精心实施作业程序,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时刻不忘安全和质量,把好每一个关口,做到不违章,不玩忽职守,施工做到安全,优质,低耗;同时还应严格按图施工,规范作业,做到文明施工。

三、专业知识

由于本人是刚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学校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要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还需要实际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刚开始的工作时间里,我努力的跟着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实践经验,学习他们在工作当中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方法,谦虚求教,认真聆听,反复思考,仔细记录并总结经验。

在施工中,掌握了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和质量标准,一般建筑结构的基本构造,材料的实验方法及计算方法,也学习到了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同时我也不断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掌握规范,标准,把规范,标准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每一个施工点,认真做好工程记录,经常分析和阅读其他专业人员的工程验收记录,学习并发现自己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值得提高,哪些方面值得继续发扬。

从参加工作的这一段时间中,感到知识和实践经验才是用来武装自己的最好武器,在以后的学习和施工管理中,不断学习,积累施工经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肯定会把我造就成合格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四、实际工作情况

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以下是工作情况:

(1)认真阅读并研究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并在农村通村公路修建当中得以运用。

(2)学习农村危桥改造技术,并在农村农用人行桥中运用。(3)学习全站仪测量放样,并在运用在枹木寨水库印石线四级公路复改建工程中对桥墩的墩位复核。

五、总结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内我的个人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和领导的关心以及身边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不断磨炼自己,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争取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自述人:XXX

篇2: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一、政治思想品德

本人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时刻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工作中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注重以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并严谨地解决好问题,来丰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始终以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专业技术水平1、2000年工作初期,担任预算员时,我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对工程预算工作认真负责,每个预算工作完成后,都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工程预决算的准确无误,所参与的工程投标中标率达100%,我曾参与了江苏省农业银行界首支行营业大楼、界首中学教学楼、界首中学学生公寓楼、界首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等工程的招投标及工程资料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了单位的嘉奖和好评。

2、2002年3月,受聘于XX公司技术质量部,参加了重庆凤天家园“珍珠岩空心砖砌体质量通病”QC小组的攻关工作,由于是初次接触“QC”成果,我参加了由江苏省建筑业协会组织的QC小组培训,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在QC小组活动中,认真开展调查、分析、总结,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杜绝了质量通病的发生,由于大家的努力,《预防珍珠岩空心砖砌体抹灰面裂缝与空鼓》“QC”成果报告书获得了扬州市“QC”优秀成果三等奖,并且作为公司今后在此方面的作业指导书。此后,我又参加了公司《等厚掘搅水泥土防治渗墙施工工法》的编写和调研工作,并深入工地,在承建的高邮市中医院住院楼基坑围护工程中积极推广此项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法荣获了国家级工法荣誉,填补了国家工法项目上的空白。

3、2003年起,我参加了由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组织的内审员培训,同时积极深入基层,为本公司分布各大城市承建工程的项目部作技术指导,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标准执行,规范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司2003质量计划、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方案。其中深入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抽查的两大项目部南京东南大学住宅楼、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从而于2003年顺利通过了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专家组对于质量体系运行的核查,我本人也被高邮市建工局评为建筑行业2003先进个人。

4、2004年,由于工作上的努力,我被公司任命为技术质量部质检科副科长一职,在高邮市清华园一期2#楼参与现场管理,2#楼工程为砖混五层,建筑面积5040㎡,造价281.6万元;该工程虽说以前在工地上担任过预算员和资料员一职,但时隔已经两年,对于工程施工方面,一切还得重新开始。我利用以前的工作经验,虚心向施工员们学习,向老同志们请教,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都做笔录一一记下,勤于请教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查阅各种资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2004年下半年,公司论文交流会中,我撰写的《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2005年4月,我参与了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体系文件合一的编制,由此,每天便奔波在公司与项目部之间,顺利编写了《内部管理性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在此期间,我还负责公司质检科的体系贯标,使公司顺利通过认证中心的体系认证的核查。

5、2006年年初,由于清华园一期工程的顺利完工,我受到了领导的高度信任,被任命为清华园二期四标段10#、11#楼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一职。10#楼工程为砖混五层,建筑面积5080㎡,造价272.6万元;11#楼工程为砖混五层,建筑面积5526㎡,造价294.35万元。从事工程技术负责人时,负责工程成本、进度、质量控制、建章立规,按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在成本控制方面,自行采购的材料必须做到货比三家,材料采、运、收、管、发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要改进施工工艺,积极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人工费控制,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并定期跟踪检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要积极推行定额包干的办法,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班组的组织

管理水平。严格机械费用控制,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本,降低间接成本。同时,切实加强合同管理,强化索赔观念,用好调价文件,准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检查。一心铺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一个青

年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担任技术负责人期间,我还成立了清华园二期四标段QC小组,撰写了《卫间生管道预留孔的防渗处理》QC成果,在2006高邮市建筑工程局举办的科技论文及QC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6、2007年起,我被调至邮都·龙腾花苑二期工程项目部担任10#楼、13#楼项目技术负责人一职,10#楼工程为砖混五层,建筑面积5170㎡,造价375万元;13#楼工程为砖混五层,建筑面积5170㎡,造价375万元。由于之前在清华园一、二期项目中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管理的经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我把在清华园二期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应用于龙腾花苑项目工程施工中,收到了很好成效,为公司在项目管理上面节约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7年年底,受公司特级资质审核的需要,我们几位公司员工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专利攻关小组,利用业余时间,潜心钻研专利发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参与研究的两项专利《一种精准度量的型材切断》和《带有限向控制装置的人力运输车》已顺利通过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的审核,现正在申报审核中。目前,龙腾花苑二期工程已顺利完工,三期工程如约开始,我在三期工程里面继续担任20#楼、21#楼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

三、学习更新知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2004年我通过了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的考试,现正在参加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学习,三年来,我不断克服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尽可能抽出一切时间来参加学习,目前已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正在准备毕业论文和学士学位的考试。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丰富了专业理论知识,并把它很好的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005年,我又通过了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2007年9月,我参加了全国一级建造师的考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成绩还未公布。2008年,我又报名参加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现正利用业余时间,紧张复习,准备迎接考试。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四、增强综合素质

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努力学习电脑的操作:各种预算软件、office系列办公软件、autoCAD系列制图软件。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将其成功的运用于日常的工程管理当中,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一个质的飞跃,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熟练的运用各种电脑软件完成工程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管理提供简洁明了的量化数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我通过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完成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于更深层次的应用,如共享Internet连接上网,利用Netmeeting实现视频会议等连接手段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在工作当中,注意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协调好与工程相关各单位工作关系,在处理事情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我近七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的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都有较大提高。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为XX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3: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笔者通过对若干建筑企业的调研分析得知, 目前企业急需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 这种人才既懂现场施工技术, 又会现场的基本管理, 而且对学生的敬业精神、思想素质、价值观等方面也有要求,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更希望该专业的毕业生能达到毕业就能上岗, 上岗即顶岗的要求, 也就是“零距离”上岗。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之上, 在企业的参与下创立了“三通一平”型培养目标。

所谓“三通一平”就是学生通过三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 毕业时必须掌握必需、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 (“一通”) ;通晓生产第一线的施工技术 (“二通”) ;初步掌握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三通”) ;实现“零距离”上岗 (“一平”) 。

“三通一平”培养目标的特点如下。

第一, 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学校在根据企业“需求”的前提下, 让企业参与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估标准, 使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避免了盲目性。

第二, 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和训练项目。如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根据就业岗位的需要, 实行课程模块式设置, 即公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岗位技能类课程模块, 既体现了建筑工程的专业技术特点, 又突出了学生培养的职业方向。

第三, 以学生为中心, 实行教学过程行动化。让每个学生经历从确定教学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2“三棱锥”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教学, 既要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专业适应性与相近专业的转移性) , 又要考虑到专业 (职业岗位群) 的针对性。为此, 学院以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 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 构建了“三棱锥”型课程体系。其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公共通识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岗位技能类课程。

(1) 公共通识课程。公共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职业道德及职业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的一类课程, 是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政策、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 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的一类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类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 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3) 岗位技能类课程。岗位技能课程是按照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某一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要求设置的一类课程。这些课程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 每一个能力模块就是一个岗位的能力要求, 学生只有掌握了高职专业的一个或多个岗位技能, 才能适应今后所从事职业的要求;要使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按照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 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3 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

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系列改革。每个能力训练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具体任务。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到完成后的评价, 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4 以就业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法

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职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顺利就业, 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 可见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成为教改试点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考试与社会的需要相脱离, 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 导致考试与学习相脱节, 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尤其是对职业技能与能力考核缺少系统研究, 有关考试程序不严谨, 组织实施不严密, 命题及评分标准欠科学等。因此, 笔者认为现在要强化的不是教考分离, 而是教考合一。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分析国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考试现状, 研究本专业考试制度制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以就业导向为主线, 明确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重点从岗位资格考试、理论课程考试、实践课程考试、素质考试四个方面开展专项研究与改革, 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岗位资格考试采用实训—培训—认证的步骤, 与国家职业资格与技术等级鉴定考试相接轨。理论课程考试积极探索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进行全学程各类考试的总体设计, 按照“三高、三精” (考试的高效度、高信度、高质量和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精心管理) 的要求, 进行考试改革, 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论文、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考试方法。在实践课程考试改革方面采用操作考核、现场观测和提交自制作品等多种考试方法;建立校企联考的考试制度, 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学校教授共同制定考试考核标准, 完善实践课程试题库。制定学生素质测评体系, 建立系统完善的学生素质量化考核制度, 将学生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表现等素质能力进行分解量化, 综合测评。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 突出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 可带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5 人才培养过程的多样性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学校的联手合作、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不错的选择。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成效的校企合作能极大地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能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如图1)

5.1 使专业培养目标贴近一线需要, 推进就业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与多家建筑企业合作进行专业改造和建设。在合作的过程中, 校企共同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 使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贴近生产实际的需要。

5.2 促进教师深入一线, 提高“双师”素质

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受“重理论、轻实践, 重科学、轻技术”的影响, 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 理论有余, 实践不足, 高校的教师亦如此。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舞台, 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 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和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 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提高自身工程技术实践素质。

5.3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让学生置身真实的生产一线环境

校企合作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生能在生产一线真实的工程、技术环境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在实践中学习, 掌握技术, 提高能力。

5.4 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依据, 只有与企业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必须达到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的教授、工程技术专家一起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等, 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

校校联手合作对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靠办学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来反映和保证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校校联手合作, 互相学习, 资源共享,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对培养模式的对照比较, 横向合作, 共同进行教学改革, 促进专业的发展。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通过高职教育中的“学”与企业的“产”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的“研”结合, 达到“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甘倬.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 2014 (3) .

篇4: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关键词:工作过程;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

前言

当前社会,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实用型人才,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要求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对实用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也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才高素质的主要手段。船舶工程技术专業便是典型的实用型专业,其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到的学科范围也比较广,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以工作过程为依托。

1.岗位职业能力

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传播行业的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绝大多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进入船厂从事造船生产设计、船体加工或船体装配、生产组织或生产管理等工作。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同样的岗位使用频率以及达成岗位目标多具备的职业能力也都不尽相同[1]。在船舶工程领域中,根据岗位所需能力的不同可被划分为四种岗位能力,分别为:基本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船舶种类与船舶构造的识别;核心岗位能力,主要用于船体的生产与工艺设计,以及对相关软件的应用;综合岗位能力,主要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职业素质能力;主要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协调。

2.课程体系构建

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按照模块化的构建形式。所谓的模块化,实际上指的是以岗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为基础,根据其差异性构建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将已有课程按照一定的要求设置成不同的组合,按照岗位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运用有针对性的课程组合。以能力培养呈递进式提升的原则,根据岗位工作难度与使用频率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模块式岗位核心能力与主要技能的培养。并结合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构建具有模块化、递进式、合理化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人才培养目标

在针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船舶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从船体的设计与生产,到船体样本与所用原料,到对船舶所用材料进行预先处理,再到对船舶所需的所有构件进行加工装焊,最后到传统的分装与总装。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涉及到的领域也相对较多,在对船舶工程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船体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中的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工作技能、相关工具等进行系统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船体整个生产建造过程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技能与能力要求,以帮助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2]。换句话说,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要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知识与先进技能的优秀船舶领域高技能人才。

4.课程教学基础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从原本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理实一体化条件下的教学课程管理组织者。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不仅需要对船体的生产设计、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等充分掌握,对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方法、相关工具、组织形式等有所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课程创新开发能力等。

5.以实船建造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为基础,通过对其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研究,按照船舶行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构建出以实船建造为基础的课程体系[3]。具体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船体结构的认识和绘制、船体图的设计绘制、船体放养、船体分装焊接与总装、船体相关构建的加工、船舶管理与船舶生产、船舶设计等,构建出一套以能力递增为基础原则的船舶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船舶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提升技能,使学生向实用型人才方向发展,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6.运用融通职业标准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以船舶焊接考证、船体构件加工、船体构件装配、船体放养、船体选材等课程为体系骨架,并加入船舶装配、船舶焊接、船舶加工等相关职业标准。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证,并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重视企业对船舶相关人才的需求,以提升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还要将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教学质量。

7.结论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偏向于实用型,船舶工程制造专业更是实用型专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有能力,更适合社会发展的船舶领域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佩英,王金娥.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169-170.

[2]赵甜.建筑装饰技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2,11(20):149-150.

篇5: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我于XXXX年毕业于XXXXX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入XXXXXXX公司工作。自到单位工作以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几年来,在各位领导、同事的关心和热情帮助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条件和客户的实际情况,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将我这几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工作中,我时时处处不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关注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客户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二、工作方面:

作为一个以建筑电气设计专业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和在专业技能方面进修及加强自身修养之外,还要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所擅长,因此本人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相关类别和工程监理方向的工作,让自己能够进入工程,了解工程,熟悉工程。知道关键技术如何在工程中体现,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工作者,如何体现技术手段,如何踏踏实实的将技术贯彻入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在这几年里,从在老同志的指导下工作到独立从事设计工作,从简单的局部设计到复杂的大型项目,通过从事多项不同类型工程的设计和平时不断努力学习,本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了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并及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适当地将新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从而积累了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工作技巧、使所设计的项目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并在工程中找寻技术的不足,以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进行攻关。

(四)发展方向

回顾总结过去的这几年的工作,亦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建筑物总类和功能的增加,对设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除了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规范,还要多与外界接触、联系、掌握行业的动向,了解新设备、新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领域的应用。

篇6:评高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甘肃

酒泉市水电工程公司

周伟

735000)

周伟,男,1980年4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0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田水利专业,本科学历,工学学士。2003年7月起,供职于酒泉市水电工程公司,2011年4月,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同时被聘用。

多年来,本人始终奉行水利人献身、务实、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往返于沙漠、戈壁之间,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准,服务于各个项目。数十载,风沙漫漫,青春年华已不再;再回首,保障民生,水利施工即人生。聘任工程师以来,本人参建了张芝公园、疏勒河瓜州段防洪堤、党河黑山嘴段防洪堤、酒泉肃州区四清坝、陈家嘴水库、肃北水上公园及玉门西营河引水入城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学习了更多的施工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工作能力。同时,积极收集与施工相关的技术及管理资料,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有幸在《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上发表了2篇论文。

一、态度决定一切

大漠、深山、荒滩、戈壁,这是水利人工作的地方。风沙、烈日、酷暑、严寒,这是水利人忠实的伙伴。有人问我,投身水利,你后悔吗?是啊,我后悔吗?我也曾彷徨过。但现在,我很坚定的回答,不后悔!

项目也是有生命的,你对它笑,他也会对你笑的,你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给你带来惊喜与自豪!每当看到瓜州的宣传片或路过瓜州,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技术负责,从2010年8月到2012年6月,历时600多天,我和我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施工任务,我项目部承建的土建造价3400万元。由于这个项目是市政、园林与水利相关专业相互混合的,尤其是计量和造价部分,为了克服技术沟通上的障碍,我认真学习,及时的不上了这一课。

夕阳下,微风吹过,细浪亲吻着湖岸,一个个游人陶醉其中…….我们,却陶醉在游人的微笑里。

疏勒河瓜州段及党河黑山嘴的护岸,静静地看着河水流过。2012年8月,我们进驻疏勒河瓜州段,2013年7月,进驻党河黑山嘴段。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当时的压力是巨大的。工期紧、环境艰苦,最主要的是在有限的施工区域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原始植被。我项目部经过反复测量,多次甄别施工线路,最准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其中疏勒河瓜州段造价372万元,党河黑山嘴段480万元。

群山环绕,碧波荡漾,那横跨在湖面上的五孔拱桥,静静地聆听着肃北人民的欢声笑语。2014年初,我们进驻肃北水上公园,现状是只有大的规划和湖底的施工图纸,应建设单位的要求,需要边设计边施工。这又是一个跨专业的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没有退缩,通过不断地请教、学习,最终设计了跨湖的五孔拱桥,桥长52米,桥高5.4米,同时设计施工了造型各异的湖堤驳岸,总长1300米,设计铺装了面积达300㎡的半圆形亲水平台,经过260多天的施工,土建造价1200万元的水上公园,美丽的呈现在了肃北人民面前。面对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我的内心是欣慰的。献身、负责、务实。这是我对每一个项目的态度,也只有拥有了这种态度,你才能够感受到水利风景的魅力,你才能够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感受的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细节决定成败

项目无论大小,严谨是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到的。水利项目的的单件性、一次性、投资大、失事后果严重等特点,要求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严谨,严格的按照设计及规范科学的施工,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应坚守的底线。尤其是一些细部结构及细节部分,往往是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应重点关注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多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细部结构的施工,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个施工部位,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保证每个部位的施工质量。

瓜州张芝公园的施工过程中,在对待防渗土工膜与湖心岛侧墙粘接的问题上,我带领技术人员,一米一米的检查粘接情况,深怕遗漏了某个部位,造成湖底渗水;在党河防洪堤的施工过程中,砼搅拌时需添加纤维丝,以防止护坡开裂,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我们一仓一仓的指导,最大限度的克服了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水上公园的施工过程中,在胶泥灌缝的施工中,我们一条一条的清扫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尽管如此,施工中发生的一次意外,让我终身难忘。在四清坝施工完成后,试水时,竖井闸槽外侧漏水的小插曲,给我敲响了警钟。由于当时天气气温较低,竖井浇筑安排在了下午,但是施工组织出了问题,原定浇筑人员没有到位,临时使用了附近的老百姓,在振捣过程中,靠近闸槽部位没有振捣实在,造成漏水问题。后来,经过反复论证,凿除了原砼,使用了环氧混凝土对该部位进行了处理,最终解决了问题。

虽然没有酿成事故,但此次的教训是深刻的,事无巨细,细节决定成败!

三、学习与创新能力即生产力

技术骨干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生产力,文凭只代表了你昨天的成绩。在施工过程中,我一直积极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充实自己。2011年到2013年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市政、园林、公路造价方面的知识,面对施工多样化的今天,只有拓宽眼界,增加知识量,才能从容应对。

施工中不断发现、尝试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新的材料,是我一贯坚持的。有好多东西,可以大大的节约劳务及机械。比如灌缝常用的聚氯乙烯胶泥,使用传统的材料,融化比较缓慢,施工效率极低,后采用陕西的新配方胶泥后,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因为此,在不断地总结中,我有幸发表了2篇论文,被《甘肃水利水电技术》刊登。

社会发展的速度,已让人感觉有点跟不上趟,人们对环境及景观多样化的需求,使得各种学科深度的交叉。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今天。

四、水利施工即人生

水利工程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工程,水利人是保障水利工程的无名英雄。十几年的水利工程施工生涯,给予我的,不仅是专业技术的提升,还有一种水利人豪迈的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继续发扬献身、负责、务实的水利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水利事业增添自己的一份薄力!

酒泉市水电工程公司

周伟

篇7:评助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男,汉族,于 2011年7月毕业于@@@大学水利@@@专业,本科学历。

我毕业后来到@@@@@参加工作,分配到第十二工程和其他同事一起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在工地上我认真学习各项专业技术,以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方向,参与了@@@@工程中部分施工方案及工法的编写,主要包括:导流明渠施工方案、围堰填筑施工方案、进基坑道路布置方案、临时钢便桥搭设方案、水泥搅拌桩施工工法、高喷防渗墙施工工法、拦河闸混凝土浇筑方案及工法、现场用电专项方案等。还积极投入到现场施工中去,在第一现场完成理论知识到现场经验的转化,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现场施工是辛苦的,一般的水利工程都不会在繁华的市区,而是在山区或乡村,这个工程也不例外,位于一个小乡村旁,这就要耐的住寂寞和无聊,同时在施工现场也要经受的起风吹日晒。这也是对个人毅力的一种磨练,很快我就适应了现场的环境。

在一年多的施工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必须对图纸非常熟悉,并且有一个合理的施工计划;其次要有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求管理人员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勾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要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1、要有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开工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即在按时完工的前题下尽可能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要做一个合理的进度计划,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大到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工程施工的难点要点,小到某一个工程部位的前后衔接;要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如汛期、持续降雨、超高温或寒冷天气的影响;要十分熟悉所拥有的各种施工设备及施工队伍的工作能力,以便合理安排和调度各种人员及设备;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工程各个相关方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影响,比如材料供应商能否及时的供应足够的材料,不同施工队伍之间的工作面交接是否顺利等等;要合理的划分施工单元和施工区域,必免造成人工或机械设备的闲置;根据施工单元和施工区域的划分和所拥用的人工、机械选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如平行施工或流水施工。

2、要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

工地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人员,而每个方面的人都会为保护自身的利益而不做任何让步,所以在处理起来就要学会协调和勾通,使各方的利益都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这样也不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反之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各方面都不做出让步,工程将无法继续进行,结果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3、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于一个从事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来讲,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因为施工现场所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技术上的问题,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出现的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并不在全局,而是在于每一道施工工序,所以施工质量的保证,最主要的是在于要严格按照工程图纸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工序,严禁偷工减料,每道工序的交接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5、有一支技术过硬、纪律严明施工队伍 一支技术过硬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是顺利完成一项工程的最有利保障,而要形成这样一支队伍制定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是首当其冲的。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次,必须制定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明确各岗位职责,一定要做到令出必行。第三,针对具体情况适当进行经济奖励,这样会大大调动施工队伍的积极性,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6、施工工过程中的资料要全面、及时

施工资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个证明,所以要根据工程的进展及时、全面的做好每一份施工资料,这样也对工程的竣工验收做了一个好的铺垫。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地生活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的施工管理人员并不是到工地随便走走就能锻炼出来的,而是在看似一切顺利的表面现象上发现问题,并能正确的处理问题。

这一年的的工作中,在前辈和专业技术骨干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一切从零开始,努力学习,坚定踏实的工作,逐渐掌握了水利水电施工的相关技术要领,并对相关规范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使我对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对导流明渠淤泥开挖,土坝填土压实,围堰防洪度汛,高喷防渗处理,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现场施工技术有所认识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可以独立完成部分施工方案的编写。这使我的工作经验得到了更大的积累,同时也竖立了以后我在工作中面对困难的信心。

篇8:评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

课程体系结构设想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紧跟我院示范校建设步伐, 以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 带动所有专业课程改革。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造价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施工员等的职业资格标准, 分析岗位 (群) 的职业活动能力, 确定典型的行动领域, 按照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确定学习内容, 概括学习领域, 设计学习情境,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我们按照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 由易到难, 由专项到综合, 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合理安排课程顺序。结合现代建设工程实际需要, 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以适度、够用为准, 专业知识内容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 并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材, 补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内容。

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核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能力训练为主线, 淡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传统界限,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对相关课程进行重组、整合, 基础理论知识以实用为目的, 以适度、够用为准, 注重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与融合, 淡化理论原理的推导, 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将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质板块、土木工程通用技能板块、施工技术技能板块、施工管理技能板块、专业拓展能力板块和顶岗能力板块六个板块, 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 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 整合成新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我院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之需, 上下一线、前后呼应,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群 (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 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加强现场教学、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把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 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调整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我们通过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内容紧紧与职业资格鉴定中应知、应会的要求相结合,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一体化。

强化专项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 课程内容紧紧围绕施工一线建筑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 结合技能鉴定的应知、应会要求,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教室+实训室”的教学模式, 加强专项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 如表1所示。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本着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 强化专业技能, 重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对前后课程内容重叠、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专业课, 如《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基础工程》、《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进行解构, 采用“建构模式”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重构为《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高层结构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等专业核心课, 解构与重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学生首先接触具体的施工图, 认识具体的构件, 然后分析构件的构成原理, 最终实现构件的成型。采取“教室+实训中心+施工现场”的教学模式, 实现课程内容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 达到教、学、做一体化,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构后的课程以工程为案例, 按照实际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序化, 并融入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方法论, 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图纸会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建筑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境,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

积极开设选修课本专业在开设了《创新学》、《社交礼仪》、《书法》、《言语交际学》、《艺术欣赏》、《英语口语》等多门公共选修课程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开设了一些方向性较强、专业深度大的选修课程和辅助性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建筑技术经济分析》、《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监理》、《铁道工程施工》等, 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以上实践可以总结如下: (1) 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2) 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只是根据工程项目对学科式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 (3) 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培养。此体系在某些课程的实施中收起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综合特色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同时, 与此相适应的教材建设是后续工作的重点。

摘要:提出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 带动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朱强, 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上一篇:和中学生谈纪律下一篇:超市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