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4-05-23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精选6篇)

篇1: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

1、以皇帝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使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2、人治高于法制,人治的实质是独裁

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德治”笃信“为政在人”重在人之“德”上,其本质是人治.法家“法治”名为法治但仅限于“君下法治”,法对民不对君,君主脱离在法治范围之外,其本质还是人治.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实行人治。虽然每个朝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

3、具有制度的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

4、宗法制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父权观念深入人心

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

5、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6、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始终。

7、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等。

篇2: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2、能力培养: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分封制是本课的一重点。周灭商以后,执政的周公大举实行分封。所谓的分封制度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周王朝想通过建立子国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宗法制是本课的另一重点。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联系的。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制度。这样,周王朝就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了上起周王下至庶民的等级制度,有利于周王朝统治的巩固。

2、难点宗法制度,学生从来都没有过太多的接触,所以理解起来也是比较困难。并且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西周的礼乐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理解好了宗法制的内容,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引导法

四、教学设计

以问题什么是政治制度导入。

政治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人民

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由来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引导学生明确中国从部落聚居到国家体制的由来这一过程。

问题设计:①中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②为什么说“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和原来的部落联盟有何区别?

③国家产生早期,人们是怎样参与国家政治的呢?】

讲课读书注意的几点:①课前提示是重点②资料图片③历史概念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1、历史背景: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农耕经济的发展。

2、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 成3、史料来源:①古神话传说——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据此线索进行考古调查获得收获)

②历史遗迹遗物 ——石刻黄帝像③历史文献——《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实际上就是帝王的,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 1

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

大禹治水的传说,启发学生得出:通过治水过程中对人民的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国家行政管理制度逐步成长并开始具备雏形。

1、夏的政治状况:

①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公元前1600年最后王夏桀被商汤所灭。

②夏的政治特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 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标志: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登上王位。传贤演化为传子。

原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其根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主要意义:是奴隶制国家体制形成的重要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是历史一大进步。③历史依据:《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礼记》是至年间解释说明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相传礼为周公旦所定,东周时“礼崩乐坏”,孔子重新进行了整理以教育学生,到汉代礼便成为“六经”之一了。

2、商的政治形式

①商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商纣被周武王所灭。

②商的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占卜)

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其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结合图片和补充材料,进行探究式学习来掌握分封制。

① 让学生简单回顾商灭周立、周公摄政的史实,提出问题:西周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

出示诸侯争夺王位的材料,引导学生得出:为西周政权的稳定,非建立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不可。

②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封制的概念。

教师补充:分封,即封邦建国。周王把过渡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③观察《西周分封示意图》,引导学生从中获取诸侯国分封对象的情况。得出:对象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补充材料:《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强调周初分封的多是同姓子弟。③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并探讨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拱守在周王室周围;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实行再分封,逐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的等级系统。

可引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关系。

⑤问题设计:通过上述分封制的实施,对西周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分封制对于巩固西周统治、维护社会安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补充归纳:一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二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疆域;三通过对诸侯分封土地并给予一定权力,暂时地满足了西周贵族的要求,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少数民族犬戎灭,西周灭。

2、分封制(第一次周武王、第二次周公旦)

①目的:巩固周的统治(②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③内容:权力:分给土地和人民,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服从周王、纳贡述职、随从作战、镇守边疆)

④封国:燕、鲁、宋、卫(武王之弟康叔)、晋(成王之弟叔虞)、齐(吕尚之子)

⑤评价:积极:拱卫王室,扩大疆域

破坏: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兼并,周王权威削弱

⑥发展历程:春秋破坏,秦废除

四、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学生通过自学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示意图》,理解宗法制的目的、特点和作用。①问题设计:西周在分封的同时为什么又实行宗法制?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实行宗法制的目的:维护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权力和继承上的矛盾。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相支持、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②展示《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简要描述周天子、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宗法制的特点。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教师讲解图后,进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 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 构成了以血缘亲疏来维系的等级制度。

*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③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宗法制的作用

教师总结:通过和分封制相辅相成,宗法等级制度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工具。

4.小结:回顾从世袭制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演变,制度的进化是适应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它们前后相继,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宗法制含义: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保证王权稳定。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

3、宗法制基本规则:

(1)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2)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宗法制的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度;(核心)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5、影响:

.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篇3: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要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首先就要了解英国的宪法。大部分学者都承认英国有宪法,只是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大多数国家那样汇编成一部法律文件,而是由分散的宪法性法律、惯例等组成。国外学者称之为“不成文宪法”“柔性宪法”。只有在认识宪法的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英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国议会

议会作为英国的重要组织机构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由英王、上议院、下议院共同组成。议会和内阁虽掌握实权,但议会由英王、上院和下院组成,其中上院是贵族院,是主要西方国家中唯一以贵族政治为基础的政治机构。②英王无实权,代表贵族制的上议院和代表共和制的下议院经过了长时间的争斗,权力逐渐从上议院转移到下议院。英国议会的权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立法权、财政监督权、行政监督权和司法权。其中司法权由上议院独有,它可以审理贵族的案件,也可以审理下议院的弹劾案。根据法律,立法权、监督政府财政和行政的权力归属于下议院。1911年《议会法》确认了下议院的政治优势地位,作为一个惯例,首相必须来自下议院,内阁成员也很少由贵族担任。③

(一)立法权是议会最重要的权力

在英国任何法律草案的通过都要经过上下议院通过和国王的批准后才正式公布于众,产生法律效应。英国对于不同的议案有着不同的立法程序。

政府议案。在经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后由政府大臣起草经由内阁同意,由政府提交下议院倡议,下议院经过一读、二读和三读,最后由国王批准,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经过下议院审议后的草案,也要递交上议院同样经过一读、二读和三读的程序。

私人议员议案。是由不在政府中任职的后座议员提出,同样也要经过三读。私人议员的议案很难通过,它的审议过程很复杂。议案的提出通常有三种途径,分别为抽签、不经过抽签、十分钟规则。虽然私人议员议案很难被议会审议通过,但也有成功案例,例如1965年的谋杀案、1967年的堕胎法、1969年的离婚法。

私议案。涉及私人、社团和地方利益的并由私人倡议的议案。它的审议与政府议案的审理程序相同,它对英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但现在很少采取私人议案立法。

(二)议会的财政监督权

第一个方面是批准公共开支,公共开支包括每年立法批准的和“统一基金”两类。后者包括王室年俸、国债利息、下院议长和反对党领袖的薪水等。第二,批准税收方案,根据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来确定税收方案。第三,审查公共账目,英国设有公共账目委员会、审计总长和财政部组成的监督机构对英国的财政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可以有力地防止腐败。

二、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英国的君主政体历经漫长演变,有辉煌、有衰落,一度被取消,又曾复辟和被改造。④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政治制度产生其特有的特点。

(一)君主制和民主制的互相结合

传统上的君主制和民主制有着不同的涵义。君主制通常指的是君主的统治,而民主制是指由多数人的统治。理论上不存在一个国家可以同时由君主和大众来统治。在英国的政治制度中,虽然保留了国王,但是在实际的政治中,君主也只是具有象征性的元首,没有实际的权力。国王的作用体现在政府的各项政策法律都要通过国王来颁布,然后才可以实施,并且政策和法律的执行也要在国王的监督下进行。例如两国签署条约、宣布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和任命首相等。

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不是由国王单独决定和颁布实施的,是由议会或者内阁决定的。议会的下院又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内阁要对议会负责,是人民的代表,这体现出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可以很大程度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所以说英国的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和民主制完美的结合。

(二)信奉“议会至上”的内阁制

英国议会的构成形式是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和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共同组成的。两院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于英国资产阶级的改革出现得较早,受到当时一些思想家的影响,包括洛克、孟德斯鸠等。他们的思想使得英国民众对于主权在民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在英国,中央政府的领导机关实际上是以英国首相为首的内阁,它作为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组成和换届都遵循一定的原则。首相是由在英国大选中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者政党联盟的领袖来担任。

(三)保守党与工党两党共存

保守党和工党两大党派是目前英国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党,可以说这两个党派掌握着英国政坛的舵手。除了这两大党外还有一些小党,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他们都很难在现在的英国政坛上有所作为。英国议会和内阁可以说是党派的议会和内阁,无论哪个党派在大选中获胜,那么这个党派就可以控制议会和内阁。

三、英国政治制度的文化分析

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始实行资本主义,经过长久的发展,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政治上虽然没有成文法的颁布,但是其经过历史检验的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带给英国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体制也没有太大的动荡。形成这一独特的现象的原因应该与英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英国的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对政府体制的影响

陈晓律认为:“英国保守主义是一种稳重守成的力量。它并不一味地反对进步,而是对变革的进程和程度持稳重态度。当尚存的制度能维持和继续时,它就坚定地守住阵地,不肯变革;但当已有的体制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时,它就允许某种程度的变化,并在这个新的变化的基础上守住阵地,成为反对新的变革的力量。”⑤所以说英国的保守主义的保守并不是绝对的保守,它的保守更多体现在对传统的保护和对变革持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上。

英国的这种保守主义可以从“光荣革命”中对改革的态度看出来。伯克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虽然打破了保守的一成不变,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为它不是变革,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是为了保护传统而稳重地改变。英国人为了保护他们的传统,努力地做到历史的传承,所以在碰到需要变革的时候,保守主义者们是犹豫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变革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但是国家的情况却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所以保守主义对改革的步骤和进程是持非常稳重的态度,保守主义希望变革不能过于激烈。所以说英国的保守主义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他们对新事物的态度也不是盲目反对。他们在政治制度上的态度表现为“旧瓶装新酒”,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新的改变,但原来的基本结构不改变,这种有保留的变革,英国的国王和贵族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据。

因此,英国民众对于贵族的态度是不排斥,而是想融入进去,那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当全社会的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向一个精英阶级看齐,那么整个英国社会就充满着贵族精神和精英阶级,并且全社会人人都有着绅士风度。随着民主化的发展,虽然贵族这一特殊的存在与民主格格不入,但是英国人却接受它的存在,让他们成为英国的象征,不再给与他们政治权力,而是成为整个英国人民的精神追求。

(二)岛国的政治文化心理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国家,它的领土是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东北部和5500多个小岛构成。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也决定了英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表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由于四面环海,所有英国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免于战争,这就导致英国人对于历史的继承是非常重视的。在政治上,英国人重视传统,安于现状。不追求大的改革,更愿意遵循传统。英国人注意保持自身特色,不随波逐流,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

英国这种岛国文化心理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特别是在政治制度上。它主要表现为:第一,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由于英国人不愿意大的改革,所以他们没有推翻封建君主,而是另辟蹊径地采取君主立宪,国王成为虚伪元首,只具有象征性的权力,这样既没有破坏传统又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改革;第二,就是议会中代表贵族的上议院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色,上议院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但是英国人允许它的存在,成为英国的一个政治机构。第三,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这正是岛国的心理文化的表现,英国人注重传统,往往现在的一些事情都要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解决方法。这就导致英国人依靠判例、习俗和经验来代替部分法律的作用。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正是由于英国岛国文化心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三)崇尚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

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卫人民的福利。因此,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是要受到限制的,不仅要受人民的监督,也要受到政府内部各机构的制约。⑥

英国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通过光荣革命,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群体逐步成为真正的权力的行使者。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中写到王权应该是有限的,同时洛克也认为政府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授予,通过签订契约人民将自己的权力交给政府,这点主要是强调主权在民,而政府只不过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机构。在国王的权力行使上,洛克指出国王的权力应该限制在外交和行政上。国王的权力应该受到议会的制约,一旦国王不考虑人民利益施行暴政,人民有权推翻他。在洛克之后,密尔发展了洛克的思想并提出了“有限政府”这一概念,更加体现了人民爱好自由,对政府进行限制的思想。

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使得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同时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英国的国王和贵族阶级虽然没有了实质性的权力,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政坛的独树一帜的特色。英国人崇尚自由主义的传统也缔造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摘要: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并且英国政治制度有它自身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也有其特殊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本文是在简述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分析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促使它政治制度产生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曹沛霖,徐宗士.比较政府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3](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41.

[4]胡康大.英国政治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10.

[5]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浙江:浙江人民学报,1991:124.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4.

篇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大特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的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例1下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解析抓住图中的两个重要信息“路”和“通判”,“路”是宋元时期的地方行政单位,通判是在宋朝和清朝时期设置的地方官。

答案B

点拨该题是以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央集权的问题。中央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主要考查内容是地方行政制度,如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等。同学们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审题,注意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区分开来,如例题中就有非常明确的区分信息:“地方结构示意图。”

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例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尚书被中书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解析抓住材料形成相互对照的中的两种现象:“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和“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即君主身边的近臣得到重用,而品级更高的三公却被搁置,结合书本知识,很容易想到是汉朝的内朝和外朝。

答案B

点拨该题是以汉朝的内朝(中朝)设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君主集各种权力于一身。主要考查内容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即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如三公九卿制、中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同样,同学们做题时要注意与中央集权区分开来。

三、重视官员的任用

例3“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石单);其余不可胜记!”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 )

A.推恩令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公孙弘、董仲舒、卫青、霍去病等都是汉朝人,从而不难确定答案。

答案B

点拨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汉朝主要是察举制,魏晋是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是科举制。

练习

1.汉律或案例中有“欺谩”罪,“诋欺”罪,“诬罔”罪,“非议诏书”罪,“毁先帝”罪,“不敬”、“大不敬”罪(或称“不道”、“大逆不道”罪),“腹非”罪,“非所宜言”罪,“矫制”罪(或称“矫诏”罪)“废格诏令”罪(不执行诏令)等等。充分说明了( )

A. 汉代法律逐渐趋于规范

B. 汉代法律很严

C. 汉代法律逐渐趋于完备

D. 汉代法律是专制统治的工具

2. “……制度,解决了战国以来军功制和养士制不适应治理国家的问题,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回答了‘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从武帝以后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准则,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并由此而产生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当时的大一统王朝治理国家的需要。”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

A. 刺史 B. 察举

C. 九品中正 D. 科举

3. 正如马端临所说:“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攉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故徇私之弊无由惩革。”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官员之间的相互牵制

B. 九品中正制效率低下

C. 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D. 九品中正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4. 《历代职官表》中说:“隋代虽置三公,以官高未除。其秉国均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柳述以尚书参掌机事,杨素以仆射掌朝政……”材料反映的是( )

①宰相权力的削弱②皇权的加强③宰相名存实亡④中央集权的加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5. “盖唐制一道兵政属之节度使,民事属之观察使。然节度多兼观察,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又各道虽有度支、营田、招讨、经略等使,然亦多以节度使兼之,盖使名虽多,而主其事者,每道一人而已。”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很大

B. 唐朝政治腐败

C. 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D.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参考答案

篇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Ⅰ)导学案编制:使用时间:2010.9编号:01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和不同的线条或符合勾画重点词句。

2.初步思考教材上第4页、第7页上的问题。

3.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可与同学讨论也可问老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全面分析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自己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课前自主学习】①认真预习教材,用黑色或蓝色笔规范地标注下列知识,划出关键词句;②用红笔标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 ③用心记住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

一、夏商政治形式

1.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4)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帝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手段主宰国政,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二、西周分封制

1.西周建立:周武王举兵伐商,牧野一战,击败商军主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

2.西周的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如鲁、燕);

异姓功臣(姜尙,齐);

先代贵族(微子,宋)

(4)内容:

①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检查是否有新评论

篇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情分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的第一堂新课,学生感觉新鲜。通过第一节准备课后,学生对新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初步认识,事先在心理和知识上有所准备,拿到新教材更有趣味,教师要因势利导。但第一课的史实比较遥远和神秘,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各类班级的学生程度差异明显,一些同学不能适应,要引起高度重视。

【教材定位】

万事开头难,作为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本课主要讲述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不仅鲜明地反应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生活还存在影响,老师要联系现实,要力求规范和透彻地讲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为今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

2.学生能分析历史材料,并能从材料中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学生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学习,生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注:教学目标设置实行的是组合化)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认]

一、夏商政治形式

复习中国古代朝代歌。(注:在准备课上提供中国古代朝代歌,让学生记忆)展示材料(注:有多媒体设备的用课件展示,没有的用纸质展示)

材料一: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注:最好不用朝代表,人民版教材明确没有采用夏商周段代工程的成果。)

[新课开始]

我们学习历史,要注意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我们课本第一段可以用如下知识结构归纳。展示结构图

时间:

条件:

国家的出现地域:

特征:

学生看书归纳。形成知识结构图。

(注:学生看书包括正文与副文。要求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至三自然段。了解古代神话传说有其真实的一面,不能一概抹煞。从第三自然段中归纳当时的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

展示图片一

图一(甲骨文中的“王”)

这是甲骨文中的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王)这个字形是上面大于下面,你想到什么?(权力)王拥有财物,还拥有权力。当王年老或死了的时候,对其拥有权力怎么办?展示材料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大同”时期与“小康”时期王位分别是怎样继承的?(大同时期,王位实行禅让制,小康时期,王位实行世袭制。)

材料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由公有制到私有制。)

不同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对王权继承进行了新的“选择”。

夏朝时的社会情况除材料反映的情况外,在夏朝时,还发生战争、内乱等,夏朝存在了四百多年,后为商汤所灭。

商朝的社会情况怎样?教师归纳讲解。

商朝社会的情况: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酷的政治压迫;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特别是此时的国王,每天的事都通过占卜来确定,课本第6页上《殷商涂朱牛骨刻辞》就是一个占卜的记载。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成为中国早期社会的特点之一。

二、西周分封制。

商朝存在了六百多年,经过牧野之战,商军大败,周武王率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展示图片二、三

图二:商朝疆域图图三:周朝疆域图

比较两幅图可知,周朝领土空前扩大。

为了吸取不被边疆民族政权进攻灭亡的教训,为了管理不断扩大的的土地,周武王等统治者出了一个新的“选择”。

展示材料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说明什么制度?(分封制)其目的是什么?(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其主要对象是什么?(王族)

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重视血缘关系)。所以《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除王族之外还有功臣、先代贵族。展示图片四。

图片四:西周分封形势图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怎样?

展示材料

材料四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据材料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定期朝贡;随从作战。)

诸侯履行义务,这对周朝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分封制实行初期,起到了稳定当下政治秩序的作用,还有利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诸侯有义务,也有权利。其权利情况如何?

展示材料

材料五属国(诸侯国)逐渐树立了自己的权力基础:他们在自己的统治范围不仅是周王的联盟,还成为世代相传的行政长官。他们建立了地区性的官僚、军队和税收制度,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自己的权威。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问题:

1、从材料看诸侯有哪些权利?(拥有土地和人民,王位世袭;具有一定的独立主权。)

为了表示其独立性,2、从国家管理上看,在西周时期形成了高度集权吗?为什么?(没有。地方具有独立性。)

3、据材料,说明西周在国家权利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国家,即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又一个特点之一。由于没有形成集中的主权,诸侯在封国内有独立的主权,许多受封的人,也封地为氏,如本人的潘氏,就是因封地在潘地,因地得姓。随着实力的强大,逐渐地不再承认周天子的统治,分封制的弊端逐渐瓦解。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们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最后一个天子被秦所灭。

归纳分封制的知识结构。

目的:

对象:

分封制内容:

作用:

瓦解:

三、西周宗法制。

夏朝时,实行王位世袭制,商朝时具体表现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这往往产生**。如何保证王位正常世袭,我们的祖先又进行了“选择”

展示材料

材料六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问题:

1、材料中的“立天子”与“立诸侯”具体指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确定王位候选人。防止内部纷争,巩固统治秩序)

2、如何区别嫡子与庶子?(嫡子为正妻所生儿子,庶子为妾所生儿子。)

展示材料

材料七(情境创设)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是二夫人(妾)所生;二儿子是大夫人(妻)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是大夫人之子。

问题: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导个别小组,学生发言。)

结论:最终的结果是,周天子依据宗法制的原则,选择了二儿子为继承人。

要想成为周天子的继承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妻所生的年纪最大的儿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儿子就被称为嫡长子,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阅读教材,理解大宗与小宗的内涵,结合课本内容,师生共同绘制宗法制示意图。展示图片五:

图五:宗法制示意图(大小宗关系)

展示图片五:

图六宗法制下的等级制

图片显示的内容是什么?等级制。

大小宗关系和等级制是宗法制的主要内容。这种制度有何影响?

展示材料

材料八: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意为成),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大传》

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春节、清明传统节日活动和日常人际关系),说明宗法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作用是重视亲情,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巩固分封。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通过上述分析,说说什么是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等级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又一个特点表现。

归纳宗法制的知识结构。

目的核心

宗法制内容

作用

含义

四、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展示图片七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里表

宗法制分封制

核心体现

即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其实,分封制与宗法制之外,还有一个维护工具——礼乐制度,这个制度的有关知识,请同学年课外阅读有关内容。

(注:扩展学生知识,这为将来学习文化部分打下基础,同时便于理解课后材料题。)

【课堂小结】

夏商周三代制度演变表

夏朝

商朝

西周春秋战国

世袭制

确立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宗法制

逐渐形成发展完备

动摇破坏

分封制

逐渐形成发展完备

逐渐解体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是断裂的,而是有继承关系的,正如孔子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即周朝的礼仪借鉴了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正是由于西周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制度,在我国夏商周时期,西周是最强大繁荣的。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都属于政治制度。你们能否归纳:什么是政治制度?(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本课的标题是什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你如何理解“中国早期”的时间范围?(上限——国家形成;下限——秦统一以前。这个时期就是许多史书说的先秦时期。)结合前面的提示,说一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后作业】课本中的《自我测评》与《材料阅读与思考》

【拓展探究】

主题:我们的姓氏来历。

活动内容:了解自己姓氏来历的过程。

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准备课上进行了学习分组划分)。通过访问调查、络或图书馆搜集资料等方式,写出本小组成员姓氏来历的经过。

(注意:对文史知识内容的考查,是近年高考的一个发展趋势。)

【课外阅读】

文章题目:1.任世江:西周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2.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三大制度

3.姓氏来历类型简介

博客:高中历史学习室

(http://czls855.blog.163.com/blog/)

(教师选择文章,或写作文章,建立辅导型博客,供高一农村学生课外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慢慢指导学生养成自己寻找资料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时间:约五千年前

条件:农耕经济发展

地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特征:贫富分化、金属器具、文字、城、礼制

权力:王、禅让

国家的出现

世袭制的出现:夏启

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

商: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商

分封制:目的、对象、义务、作用、权利与瓦解

宗法制:目的、核心、内容、作用、含义

两者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西周【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本设计注意重点知识的完备性,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注意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学生水平设计时,是以中上生水平设计的,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取舍,特别是其中的材料。对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上一篇:形式与政策小论文下一篇:【教学设计】七下美洲乐声(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