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2024-04-13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精选8篇)

篇1: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2.特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篇2: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关键词]政协制度 中国 政治发展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宪法意义上享受管理国家的权力,主要体现的是人民主权观念。在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还是相当有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人民当家作主(即实质民主)强调较多,对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即程序民主)注意不够。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投票选举人民代表,人民代表通过表决决定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事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既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又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应该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统一,但从实践模式看,前者注重于民主的结果,后者则侧重于民主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民政协的制度安排和政治实践,不仅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安排和实践上的不足,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而且与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相一致,是侧重于程序民主的政治运作模式。

人民政协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选择,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由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条件、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基本政治理念,共同决定了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序选择必须以协商为价值偏好”,因此,协商(既是价值上又是技术上)是人民政协基本的程序选择。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载体的政治协商机制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安排。

从具体内容看,这项制度安排又分为不同层次。一是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当然,宪法对人民政协的制度安排是肯定性规定,而不是操作层面的规定。二是中共中央文件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要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并且对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原则规定。三是政协章程和政协自己发布的文件、规定等,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作了纲要性规定。四是地方各级党委贯彻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的实施意见和地方政协的有关规定,在关于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的有关表述上,与中共中央文件和政协章程的内容差别很小。

除了上述法律、文件、章程和规定等构成我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基本制度安排外,近年来,各级政协还对与政治协商相关的工作作了具体的规定,如会议制度、提案工作条例等。在实践中,尽管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既有协商程序的技术过程设计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方面的,又有制度落实方面的。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政协自身的原因,又有政协之外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

政治协商的主体不明确。政协章程及其他有关政治协商的文件、规定中对政治协商的内

容、形式有大概的规定,但对政治协商的主体并没有直接的表述。根据政协章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因此,政治协商的主体应是组成政协的不同界别,具体履职者是代表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但实际运作中,政治协商往往是代表本人的政协委员之间的协商,或者是代表政协的委员与代表政府的官员之间的协商,委员的界别角色没有凸现,委员与界别的关系不明确。政治协商的内容比较模糊。尽管政协章程及其他有关政治协商的文件、规定对政治协商的内容作了规定,但具体内容的边界还是比较模糊,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如“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重要的地方法规草案”、“重大问题”、“重要事务”等,对其“重要”、“重大”的把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践中,像“五年”规划这样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未主动提交到政协充分协商的事例也存在。

政治协商的形式和程序不够规范。应该说,政协章程及有关的文件、规定中,对“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的政治协商不仅制度安排比较周密,而且实际运作程序也比较规范,但其他形式的政治协商,其形式和程序都不够规范,实际运行的随意度较大,特别是根据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进行的政治协商,还缺少安排协商活动的协商机制。

政治协商的效果缺少合理评价。政治协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对重大问题、重要内容决策的必经程序,但实际运作中,对政治协商的效果却缺少应有的评价。如对协商过程中所提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往往以现场口头回复为主,对于无法当场回复的,事后也没有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反馈。因此,如何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政治协商的效果及对其作出合理评价,是推进政协政治协商的必然要求。

政治协商的制度效力有一定局限。近年来,全国政协对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的制度安排对其政治协商的效力却存在局限性。在我国的政治架构中,严格地说,政协的章程、规定只能对政协自身发生效力,而不能对别的政治主体产生制约。政治协商往往牵涉到政府、人大和执政党,因此,政协的章程、规定对政治协商的效力自然就受到限制。当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党委转发的有关落实政协的章程、规定等的文件,大大提升了有关政治协商的制度效力,但实际运作中也会受到各级干部的“政协意识”强弱的影响。

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对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但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有效展开,制约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从当代中国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实践模式看,应着重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和发展:

1、明确协商政治主体在政协中的定位和作用。在人民政协中,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界别都是协商政治的主体,它们在政协组织中是以界别的形式出现的,要明确各界别在政协中的定位和作用,从制度安排上赋予各界别政治协商的权利和义务。要推动组成政协的各界别有效组织化。制度是行为的规则,组织是行为的主体或角色。组织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人形成的集合。有效组织则是指该组织已形成实现其目标的理性的运作机制。有效组织的博弈有利于制度的形成和贯彻实施。在政协,有效组织是政协政治活动实现制度化和制度形成实施机制的关键。但目前组成政协的各界别的组织化水平较低,总体来看大多不是有效组织。各民主党派界别和人民团体类界别虽然是组织,不过还不能称为

有效组织。非人民团体类界别是某一方面委员的集合,不是组织,界别内部没有组织联系,不能发挥组织功能。因此,当前一要推进各民主党派界别和人民团体类界别的组织化水平;二要对政协的界别设置作比较大的调整,使非人民团体类界别组织化,可以用新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职业团体、学术团体、公益团体、社区组织等,代替部分非人民团体类界别,这样做,既可使参加政协的各界别有效组织化,又可满足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政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建立确定协商内容的民主协商机制。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虽已比较规范,但对协商内容的确定却缺少规范的机制。现在会议形式的协商内容大多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其他界别很少有机会对协商什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既没有充分调动非中共界别主体的积极性和作用,又影响了中国共产党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容易使协商变成通报会甚至工作布置会。协商内容应当通过双向甚至多向运行机制来确定,也就是在协商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体现政协的协商性特征。非中共界别主体毕竟代表和联系着多个界别的群众,而政协作为执政党与各界别之间协商议事的机构,在政治协商时,理应关注各界别群众的意愿与要求,把其中的重要问题作为确定协商内容的选择依据。

3、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形式和程序。尽管“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的政治协商的制度安排比较周密,实际运作程序比较规范,但专题议政会等形式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诸如参与协商的界别和人员、协商内容的确定、协商进行的原则和规则以及协商成果的处理及反馈等,都应当规范。尤其要关注的是,要积极探索根据“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进行政治协商的问题,如果这方面能有所突破,必将促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加政协的各界别都要模范地遵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有关政治协商的各项规定。在制度安排上,不仅要保证参加政治协商的各界别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规范的运作程序,而且要对各界别有具体的要求,避免走过场,从形式和程序上保证协商的基本质量和效果。当前可以探索非中共界别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使参加协商的各方最大限度地反映本界别广大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4、明确政协法律地位,增强政协制度效力。目前各级政协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参与协商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务,政协委员的提案,相关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必须回复。政协与人大、政府、党委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应该说,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安排对政协政治协商的效力存在局限性,所以其作用的发挥义会受到种种内外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应该以“人民政协法”的形式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整个国家政治结构中的性质、地位和职能,并把“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的政治协商原则法律化,克服政治协商过程中的随意性,从而增强政协的制度效力,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有效发挥具有法律保障。

5、规范委员产生机制,探索委员专职化途径。由于目前的委员产生机制不规范,造成了比例不低的协商议事能力不高的人上进入政协,影响了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为了有效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必须规范现有委员的产生机制,把既有代表性又有政治参与能力的人士推选到政协中来。可以在某些界别中进行协商确定委员与选举确定委员相结合的试点。委员通过选举产生,既可以提高委员的协商议事能力,又可以增强委员的权利义务意识。

政协政治协商职能的有效发挥,不仅需要政协内部制度化水平的提高,还需要有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当前,影响政协政治协商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外部因素是政协委员都

篇3: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一、我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与西方政治制度相比, 中国政治制度有许多独特优势。本文仅从选拔制度、社会整合的能力、战略规划的定力和超强的纠误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1. 在选拔制度方面

“贤能治国”的观念早已是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 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情结。在西方, 善于演说就可以竞选上总统 (当然要靠金钱做后盾) , 这与中国的政治文化大相径庭。中国当前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官员考核和晋升, 虽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 但它比较完美地把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 (如科举制度)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与西方选举的有益成分结合起来, 形成了“选拔+选举”的独特制度, 从而保证了我国最高执政集团的整体精力、素质和能力明显高于西方, 从而保证了我国最高领导集团拥有较高的战略规划能力。西方的选举是一种“金钱政治”, 是有钱人的游戏, 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 但这种选举很难保证领导集团的政治素质, 甚至没有任何从政经历的人也可以当选。无疑我国的选拔制度是对西方选举制度的一种超越。

2. 在战略规划能力方面

中国政治制度是对西方的一种超越。今天的中国领导集团具有“谋定而后动”的共识, 在决策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决策程序和方法, 注意吸收社会各阶层的民意, 如我们在政府决策上, 创造性地运用了社情民意决策、社会公示决策、专家咨询决策和社会听证决策等方式。我们顺利地制定和成功地实现了一个接一个“五年规划”, 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功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关系的政治保证。西方很少有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主要是因为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通过轮流执政或者多党联合执政等方式, 很难保证规划的延续性。西方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缺乏产生长期战略规划的土壤。

3. 在社会整合方面

中国政治制度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力。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 各国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分化和社会阶层的重新调整, 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从过去30多年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能成功有效地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从而调动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各种资源实现一定的目标。我们在经历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几次大规模的抗洪救灾中, 中国政府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地把全国各地区、各阶层人士动员起来, 把全社会的资源哪怕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 团结一致, 共克难关。美国在2005年发生卡特里娜飓风时, 美国现场救援之迟钝、政府能力之孱弱、灾区社会秩序之混乱, 都让全球民众瞠目, 更让一向认为美国社会诸般体制优越和完善的精英人士羞愧难当。不是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财力、没有物力、没有技术、没有军队, 而关键在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在成员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 联邦政府是不能越权作为的。再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政府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调整与整合, 适应了入世后的新的国际环境。在全球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很多国家不适应, 甚至被债务危机困扰难以抽身应对, 如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不少国家明显缺乏这种整合能力, 甚至于它们到现在都无法适应中国加入世贸后带来的产业竞争和新的全球范围的产业调整大洗牌。

4. 在纠误能力方面

中国政治制度具有超强的纠误能力。中共与政府在纠误时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是自我主动纠错;二是及时快速纠错。美国建国后, 在黑奴制的存留和种族隔离制的废除上, 经过了两百多年, 并且是以惨烈的内战和黑人的暴力抗争的方式来终结的。

中西方不仅制度上的纠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而且在政策性的纠误能力上也有天壤之别。中国一度推行错误的人口政策, 导致人口失控的增长。中国领导集团意识到错误后, 立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有效遏制并成功扭转了人口增长的失控局面。印度在意识到人口高速增长的危害后, 尝试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但结果不佳、屡遭失败, 原因在于它的制度本身, 当然或多或少的也有其他原因, 如传统文化因素等。印度是一个多党制国家, 任何政党推进计划生育, 都将会在大选中被淘汰。这样, 不论哪个党来执政, 印度都无法解决人口恣意暴涨的问题。有西方人曾带有讥讽意味地指出人口暴涨是印度唯一能够超过中国的地方。

二、我国政治制度坚持了自身的逻辑

提到政治制度, 一些人总是习惯于称道西方所谓的“民主体制”, “言必称希腊”, 只强调“民主”, 而淡化甚至放弃“集中”。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安排中国制度, 可以说中国早已“天下大乱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固然需要完善, 需要改革, 但事实证明将美式民主或欧式民主进行不顾国情地任意嫁接, 只会给社会带来动乱, 给人民带来不幸, 如“阿拉伯之春“、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中国政治制度必须坚持自身的逻辑, 充分结合自身的国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表明中国的政治模式是成功的, 尽管中国政治模式还有不足。中国避免了大的动乱, 经济发展迅速, 社会充满活力,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 人民对未来的预期空前乐观。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大城市中产阶层萎缩、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在2000-2014年间, 美国229个大城市中有203个出现中产阶层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就全国看, 美国中产阶层占总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55%降到2014年的51%。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美国中产阶层的缩水不仅是经济不景气所致, 同时也反映出政策和制度层面的失调。

当下“美国梦”和美国中产阶级遇到的困境表明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困境。美国“三权分立”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治领域内的制度安排, 强大的资本力量在政治制度外却左右着美国许多制度。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的动态平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伴随中国的迅速发展, 经济和社会力量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基本形成了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的动态平衡。在美国, 最富有的50个人可以左右白宫的决策, 中国最富有的1000个人都不可能左右中共决策。中国政治制下的三种力量是一种动态平衡, 而且其中政治力量的相对强势和保持中立的特点, 当受到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必要制约的同时, 也能始终保持自己规范和引领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能力和地位, 从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按照自己的“政治定力”行事,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是中国过去30多年成功崛起的关键原因。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东政治经济的恶化以及“美国梦”的困境, 无不与资本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不能实现动态平衡, 尤其是政治力量的软弱无力有重大关系。笔者相信“中国梦”的明天更为精彩。

摘要:中国的政治制度虽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是它植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 适应激荡多变的国际环境, 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独有的竞争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选择与安排, 坚持了自身的逻辑。

关键词:中国政治制度,独特优势,自身逻辑

参考文献

[1]张维为.中国超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篇4: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关键词:中国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8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政党制度产生发展的背景

政治文化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政治概念,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综合交叉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对其核心———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列宁1920年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立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列宁的阐述表明政治文化是特种政治现象,是人们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倾向,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评价倾向等等。政治文化包括多种要素。首先,围绕政权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思想,即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广大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具有的政治信仰、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再次,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意识,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政治文化的功能,即政治文化对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作用:第一,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体系的确立提供合法性的说明。第二,政治文化为政治秩序的稳定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第三,政治文化为政党的政治统治的发展提供指导,引导人们参与、拥护政治发展,动员、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达到合法化。

二、政党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三者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政治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成为了一种异质政治文化。新型的政治文化由于没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力量为后盾,也不能安全整合传统政治文化,三者就处在对立的联系中。从微观层面看,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具有延迟性。多党制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很难改变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状态,无法形成强大的政治整合力,最终转化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变种产品。所以,传统政治文化使中国政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与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之上构建的,是一种“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相对于革命理想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并强调“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成为了人们解放思想的理论动力,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明确提出了在新的世纪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先进的文化方向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改革开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离不开思想的解放、价值观的更新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推动。

“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就是传统政治文化、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篇5: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C ①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政协。故①③排除,答案为②④。

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组织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事业上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③政治上是相互领导的关系

④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 A.①④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B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相互独立,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故答案为B。

3.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人民政协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列对人民政协的职能认识正确的是()①政治协商,与全国人大共同决定大政方针 ②参政议政,共商国是 ③民主决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④民主监督,协助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②

解析:A ①中“共同决定”是错误的,③民主决策的主体是政府,故排除。4.2017年1月3日下午,牡丹江市委召开民主协商会,就市级领导班子换届人选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进行民主协商。由此可见()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 ②各民主党派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 ④我国执政党和民主党派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③ C.②③

B.①② D.①④

解析:A 材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就重大事务主动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体现了民主执政的方式,也是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政治协商的体现,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执政党和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关系,④错误。

5.民进中央考察团在江西省新余、上饶、南昌三个城市,就“完善制度环境、促进民 1 办教育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专题调研,是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各民主党派()①组织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②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③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④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政治力量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B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不是组织领导,故选②排除①;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③把民主党派与人民政协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6.中国民主建国会前主席孙起孟说:“多党合作制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当然乐器有大提琴、打击乐器等,但都要按同一份乐谱演奏。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而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中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①形象地说明了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②揭示了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说明了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是统一由共产党领导的 ④反映了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

A.①④ C.①② 答案:A 7.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鼓励党外人士讲真话、进诤言,完善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等机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对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贯彻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这说明()①各民主党派要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②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③中国共产党主动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D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故不选①。材料未涉及人民政协这一主体,故不选②。共产党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说明了③④,故选D项。

8.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①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 ②政治协商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 人民政协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决定权 ④政治协商是我国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A ①②是对政治协商的正确认识。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职能,但不具有对重大决策的决定权,③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错误。

9.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确认识是()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兄弟关系 ②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③它作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推进政治文明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B ③④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正确理解。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②夸大了民主党派的作用,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不能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10.我国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实施,大体都要经过“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政协广泛征求意见—人大审议通过—政府贯彻实施”的程序。这一决策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①坚持科学执政,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中国的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④和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D 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①②与题意不符;③④符合题意。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出发,从人民利益、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十八届六中全会从监督权力运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入手,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和法治建设上走出了一条 统筹协调、富于特色的中国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答案: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保证党走在时代前列;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高党治国理政水平;发挥党的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理论自觉和自信;坚持党的宗旨和性质,维护人民利益;领导和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6: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1.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动摇的根基和原则。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系 ③要把依法执政作为基本的执政方式 ④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智慧

A.③④ C.②③

B.①④ D.①②

解析:D 材料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从党的性质看,这是因为()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C 本题根据关键信息“党的性质”可选出C项。A项为党的地位;B项为党的宗旨;D项为党的作用。

3.中共中央就大政方针等问题举行民主协商会,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并听取意见,已形成制度。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方式的目的是()A.使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 B.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D.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D 4.从“八项规定”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聚焦“四风”到大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群众路线 ②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作风建设 ③赢得人民群众拥护,赋予党执政地位 ④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为科学发展提供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A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作风建设,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党的执政地位早已确立;④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具体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1 故A项正确。

5.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中共中央宣传部引导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A.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B.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C.说明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是中国共产党履行文化职能的表现

解析:A B项不选,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C项错误,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D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不属于行政机关,不能履行政府的职能;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6.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社会主义为最高理想 C.共产党员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D.每个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

解析:A 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故B项错误;C、D两项表述显然错误。7.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重点解决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健康等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履行组织社会建设的职责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C.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析:B 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建设职责,故排除A项。党把人民最根本利益作为施政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

8.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①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②能够维护党的纪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③需要健全问责机制,推进党风廉洁建设 ④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A.①④ C.②③ 答案:D

B.②④ D.①③ 9.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这()①坚持了党对安全生产的政治领导 ②是党和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的表现 ③说明党和政府是我国的执政党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D ②错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但不能代替政府履行职能;③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而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10.2017年2月1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面对新的时代环境,讲政治()①就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就要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充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就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C 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②错误;扩大公民政治权利的说法错误,③不选。

11.法制新常态,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同志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作的说明在谈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时强调:“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篇7: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

所谓政体,通常被理解为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原则、权力配置结构和运作程序等一系列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并行使着国家权力;(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分别赋予了由它产生的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来行使);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上则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通过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认下来,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理论基础:是在借鉴巴黎公社、苏联政权组织形式,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创建的。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肯定,到列宁“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原则,形成了与西方“三权分立”相对立的一套完整的“议行合一”的民主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价值: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价值:三权分立确实是一种相对民主的政治体制,它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1、议行合一;

2、适度分权;

3、符合国情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治价值:

1、现代法治原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是指宪法的至上性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五项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宪法至上和依法治国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大。

1、地位。我国《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组成与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3、职权: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策权④最高监督权⑤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4、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包括:①立法权②法律解释权③监督权④决定权⑤任免权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

人大代表的选举特点: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

2、选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选举方式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4、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

5、差额选举的原则;

人大代表的权利:

1、参加本级人大会议的权利;

2、提案权;

3、选举权;

4、人事决定权;

5、罢免权

6、询问权和质询权

7、提议和参加调查权

8、表决权

9、代表有权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10、代表小组活动权

11、视察权

12、依法定程序提议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的权利

13、有关会议列席权

14、发言、表决免责权

15、人身特别保护权16执行职务的保障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2、密切联系群众,接受原选举单位或选民监督;

3、出席人大会议、依法履职;

人大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代表兼职制的弊端②代表的知青权不充分③代表在闭会期间作用不明显④缺乏对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机制⑤有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高⑥人大代表“出口”不畅

2、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人大立法职能的缺陷②人大监督职能的缺陷;

3、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相对滞后。①人大选举制度的问题:直接选举范围过窄;实际上的等额选举的存在;城乡人口在选举权上的不平等性;选民登记办法的缺陷;人大代表的结构问题。②人大会议制度的问题:会期相对拖后;会期较短;人大会议的审议制度、表决制度的缺陷。③人大常委会的建设问题: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有待扩大;人大常委会的规模过小,代表性差,委员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不合理,专职化水平有待提高。④专门委员会制度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设立的常设专门机构。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正确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民主集中制;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二)、完善人大的自身建设:(1)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保障代表的知情权;b、要明确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内容和原则,加强和规范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增强代表活动的实效。C、要为代表提供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提供服务保证,为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d、逐步实现人大代表专职化;e、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f、建立畅通的人大代表“退出”机制;g、加强代表培训工作。(2)进一步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a、强化人大的立法职能;b、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3)加强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a、完善人大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会议制度;c、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建设;d、完善专门委员会制度。

(三)、理顺大人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四)、高度重视人大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框架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的代表等,就国家权力配置各方利益中所涉及到的党际关系、权力配属、运作规则、决策程序等的总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征:

1、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

2、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团结合作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是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重要意义: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主体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1)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2)各民主党派通过各种形式参加国家政权;(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运行机制:

1、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

2、国家政权中的多党合作制度;

3、人民政协内的合作与协商(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是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键,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一是要通过正常制度建设明确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角色与功能,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政治目标与政治责任。二是要弥补现有的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系列制度中明显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陷,在多个环节加强监督和制约。三是设计和调整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具体动态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加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首先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同时,要积极培养一批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组织领导能力的中青年,逐步充实到领导班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三个特点: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三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重要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2、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有序;

3、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4、有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自治地方的类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只限定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地方的行政级别跟其他非自治地方一样。

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2、以一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包括其他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地方;

3、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地方;

自治权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授予和规定的权限内,结合当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自主地行使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特定的国家权力、民族权力和民族权利。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不同于国际社会的“地方自治权”。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指由当地居民通过民主选举地方式产生的地方自治当局,在宪法或法律规定的自治权限范围内,为了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管理本地方事务的权力。这是一种以地方分权为前提的自治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权不是以地方分权为前提的自治权,是相比较我国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而言,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所不拥有的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所拥有的权力。自治权限包括:

1、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力;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3、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

4、享有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就是城乡基层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按照平等、选举、公开、监督、多数人决定、法治等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民主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表现为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其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完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谈到自治权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权与执政党的领导权之间的关系);

3、基层群众自治权的权利救济;

4、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①向上延伸,主要是乡镇自治②向下延伸,即在农村从村委会向自然村延伸,在城市向院落门栋延伸③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相互渗透、延伸,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④向党内基层政治生活的延伸,形成基层群众自治与党内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⑤向其他领域延伸,主要是对社会组织延伸;

行政的含义: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活动。

政府行政活动特征:政治性:

1、具有政治性特征;

2、具有公共性特征;

3、具有法治性特征;

4、具有民主性特征;技术性:

1、要求行政活动具有科学性;

2、要求行政管理活动具有程序性;行政活动是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行政制度的内涵:

1、行政制度是整体社会基本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2、行政制度由一系列关于行政权力的产生、职能、权限和结构等的法定性规则构成;

3、行政制度包含着对各级各类行政职权的确定与划分;

4、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相互关联、有序组合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系统。行政制度的特征:

1、历史性和现实性:①行政制度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②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③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④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2、阶级性

3、强制性

4、多样性

行政制度的作用:

(一)经济方面:政府行政活动以其宏观经济政策等行为将极大地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向,并进而影响资源使用的效益,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

(二)政治方面:推动国家意志贯彻执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三)行政管理方面:行政制度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成效。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形成阶段:

1、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

2、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府;

3、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府;

4、建国初期的政务院制度;

5、国务院行政制度的确立;

6、初步调整时期;

7、曲折、恢复时期;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基本原则:1“议行合一”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3政府设置的法制原则:①行政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原则②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③必须依法审定行政编制;4政府结构的合理化原则:①政府机构要精简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合理化③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其内涵是a组织内权力结构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包括交叉权力的冲突程度;b责权利的一致性c组织成员对授权和组织权威的认可度以及承担责任的相对程度。

政府运行的法治化原则:①要求职权法定②依法行政要求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③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行政制度的纵向结构:

(一)行政层级:在一般情况下分为四个层级,即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和乡(镇),在设有自治州的省和自治区实行五级管理体制,即在省(自治区)与县之间增加了自治州这一层级。

(二)政府间的层级关系:贯穿于中国政府层级关系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制度,但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中央和地方关系也呈现出多变的状态,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也存分权的现象。

行政制度的横向结构:

(一)政府的构成(二)横向组织机构设置分工依据和方法:

1、按业务或职能分工划分部门,一是根据不同性质业务设立单独的专门管理部门;

2、按行政流程或程序划分,如根据行政过程的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等环节设置;

3、按管理对象分工,即根据服务和管理的人群对象、物资对象来设置部门;

4、按地区或地域划分,即按照管理的空间界限来划分管理权限并形成部门设置。

我国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①从宏观上观察,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从纯粹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而体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社会文教”支出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持续低于经济建设开支。②从微观现实看,在发展经济紧迫性的压力下,加上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和市场化改革方式理解的偏差,政府往往容易陷入“经济人”的角色,使得政府行为、制度设计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公共服务的初衷。

(二)横向行政机构设置问题:

1、我国机构设置方面的法律少之又少,有些机构设置甚至完全没有明确的法律可循。

2、职责划分不明确。国务院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非常多的“共治”地带,即两个甚至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一个对象,间接造成多头领导等问题,同时存在非常多的“不明”地带。

3、权责不统一

4、部门设置偏多。

(三)纵向层级结构问题:

1、中央与地方关系层面问题。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问题②上下级政府之间事务范围划分比较随意,造成责任层层下移,上级法定事务变成下级政府的当然事务,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的现象屡见不鲜。

2、市管县体制的问题。

1、实行市管县体制吸是初步把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形式统一起来,在内涵上,两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统一;

2、在实行市管县体制过程中,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日显突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②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③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确定其管理和服务重点④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法律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硬性基准;强化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激励基层政府提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投入和效率。

(二)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纵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要解决的任务:

1、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

2、健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改革市管县体制,大力推广省直管县,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

小结: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正式形成

特别行政区制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来的。我国分别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并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和平统一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自治权包括:①行政管理权②立法权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④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2、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3、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人治台”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由该地区永久性居民组成4、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三)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3、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

4、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5、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基本法。

重要意义:

(一)宪政意义:

1、兼顾了某些复合制政体的特点。

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港澳台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保障他们的权利

3、有利于当事双方的和平共处,互不以武力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二)现实意义:

1、“一国两制”用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未来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2、“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国际意义:

1、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能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树立了典范。

2、“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进一步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

1、行政长官的选举问题。选举模式具有局限性,可通过增加选举委员人数规模或通过普选改善

2、立法会的组成问题。缺乏民意基础。

3、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行政长官行政权的行使缺乏做够的监督和约束,可通过考虑增加立法会的权力改善。

4、“一国两制”下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从宪法和《基本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出发,使之和谐共进。

公务员制度本身所蕴含的原则: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对职位进行分类管理原则

3、“永业制”原则

4、“考绩制”原则

5、法治化原则

6、中国公务员制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①讲“政治”原则②党管干部原则③不实施“两官分途”

公务员的义务内容包括: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公务员的权利:

1、获取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3、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务员的范畴过广

2、公务员的职业定位不清

3、法治化的程度不高

4、分类管理太过简单

5、考核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的主要方面:

1、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

2、加强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教育

3、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化水平

4、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

5、健全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我国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司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时断时续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初创期、健全期、破坏期和重建并发展期这四个阶段。

(一)初创期(1949年9月-1954年9月)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新中国司法制度开始建立。上下级检察署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为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同时受同级人民政府委员会之领导,与同级司法、公安、监察及其他有关机关密切联系,进行工作。以上这些,组成了新中国的司法机构体系,确立了基本的司法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初步建立。

(二)健全期(1954年9月-1957年4月)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破坏期(1957年6月-1976年10月)1957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把一些民主人士的一些关于法制建设的正确意见当作反动言论和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

(四)重建并发展期(1976年10月-现在)1976年,以“四人帮”的被粉碎为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得以结束。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这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司法制度的重新建立。

我国司法制度的的基本原则:

1、司法独立:①司法权独立②司法机关独立③法官独立

2、司法公正

3、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司法平等,其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在司法制度领域中的体现。其含义是:①在适用法律上不允许有特权②在适用法律上不能有歧视

5、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审判制度:

1、人民法院的性质与任务

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3、法官制度

4、审判程序;

(二)检察制度: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3、检察官制度。

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权力过于集中:司法机关集审判、执行(刑事执行除外)、行政管理于一身,失去制约监督、妨碍司法公正、滋生消极腐败、阻滞司法效率。

(二)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干涉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法官的行政隶属性和法官专业化素质的缺失

(四)公众对司法信任的普遍缺失

(五)监督机制弱化。

二、完善的主要方面:

(一)建立确保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传统审判权在运行中呈现行政化管理的模式,审判权与行政管理权交叉融合的现象,它成为制约审判权独立行使和司法高效的一个制度性障碍。

(二)建立内外部司法独立构架,切实保障司法的独立性:一方面,要改革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司法机关人事的制度,建立统一的审级司法委员会审批辖区内各级司法机关人事的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省级以下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当地司法机关财政经费的制度,建立省级司法机关和省级财政机关统一管理地方司法机关财政经费制度。①要推行科学、合理的司法经费预算制度,保障司法的各项经费,改变过去司法机关向财政要饭吃的困窘局面②把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在“分灶吃饭”体制下各自承担的经费,统一上划到省级财政,由省级财政机关和省级司法机关按照具体预算,通过银行直接下拨到各地司法机关,越过当地行政机关,从经费上摆脱行政机关的制约③省级司法机关和省级财政机关根据预算,对地方司法机关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坚持增进我国的司法信任与促进公正、高效、权威相统一。首先,要坚持司法为民,实践司法的人民性。其次,要强化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增进公众对司法的参与。再次,要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司法的积极效应。最后,要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四)建立法治原则下的科学、及时、高效的司法监督和司法救济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司法权的内部监督,确立明晰的审级监督、电诉监督、审判监督等制度,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开始实行审判流程管理方式;另外还要保证刑事侦查机关不得抵制或规避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司法权的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第一,必须自觉地将法院审判工作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任何将独立审判与司法监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第二,必须规范司法监督,人大应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进行司法监督。

军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从严治军是我国军事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军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队基本工作制度和兵役制度。

高度集中统一原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派生出来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

1、要完善保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法律规范;

2、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

3、要实行党委集中统一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即军政首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所属部队的政治思想、执勤训练、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作战等各方面全面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军政首长有随机处置权。

我国军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军事制度面临的问题:

1、整体现代化水平不高

2、军事工业体系效益比较低

3、军事院校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

4、军事法制建设还需不断完善;

二、我国军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1、始终坚持军事制度的中国特色,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以适应新军事革命和高科技战争的需要为目标,推进军队,包括军工体系的全面改革

3、以世界军事制度变革为借鉴,实现中国军事组织体制的跨越式发展

篇8: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萧何私自收藏的图书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秦国户口版籍, 这一举动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惨烈斗争中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 可谓意味深长:拿到了户口版籍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国情, 并进而控制土地和人民, 获得了它, 也就象征着获得了国家政权。

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虽经无数次的战争、内乱和王朝的更迭, 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 并且越来越严密, 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组建军队、分配土地、征收税赋、推行礼教、维持治安都与它有关。如果说官僚制度是君主对官吏进行管理的有力武器的话, 那么户籍制度就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 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 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 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 若冶于金、陶于土也”。专制王权对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户籍制度。大体说来,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中国历史上最早对人口进行管理的记录应当从商代开始。甲骨文中, 常常出现“登人”的字样, 即登记人口的意思。但当时的“登人”, 几乎都以人丁为计量单位, 而且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口”、“人”等字, 但却很少出现“户”、“家”的说法, 因此后人推测, 商周时“登人”, 主要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还不具备后代户籍制度所具有的多重功能。

据《周礼》记载, 周王朝分别在国野设六乡、六遂对人口进行地域划分:

“令五家为比, 使之相保;五比为闾, 使之相爱;四闾为族, 使之相葬;五族为党, 使之相救;五党为州, 使之相賙;五州为乡, 使之相宾”。“五家为邻, 五邻为里, 四里为酇, 五酇为鄙, 五鄙为县, 五县为遂”。

又据《周礼·秋官·司民》: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 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 异其男女, 岁登下其生死。及三年大比, 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民之日献其数于王, 王受拜之, 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赞王治”。

由于目前对《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仍然聚讼纷纭, 因此, 西周时是否真有如《周礼》中所言的那种系统而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 当然是值得怀疑的。不过, 虽然《周礼》并不一定反映周代的真实情况, 但它至少说明和反映了中国古代管理户籍的思想和实践, 很早已经萌芽。

2 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壮大, 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四起。战争需要有兵源的保证, 由于战争的需要, 各诸侯国都意识到了人是宝贵的财富。为了增加人口, 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用减免赋役的办法来招徕别国人口, 其次是限制本国人口逃亡, 如秦律就规定严厉处罚拐带秦国人出境的行为:“游士在, 亡符, 居县貲一甲, 卒岁, 责之。有为故秦人出, 削籍, 上造以上为鬼薪, 公士以下刑为城旦”。还有就是提倡早婚, 鼓励生育。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 人口登记和户口管理方面的制度也就逐渐完善起来了。通过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制, 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人口流动, 防止人口流失, 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

有关战国时期各国重视人口管理的情况, 我们还可以从考核官僚的上计制度中找到证明。所谓上计, 就是官吏将一年的预算收入, 以及户口、垦田、库藏的增加等事项, 事先写在木券上, 然后剖而为二, 国王执右券, 臣下执左券, 年终上计时, 国王根据原券考核实征数目, 决定官职的升迁。在上计制度中, 对户口的考察一直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一个重点。

战国时期, 秦国的变法最为成功。秦的户籍制度的创立, 大约始于秦献公时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云:“ (献公) 十年为户籍相伍”。所谓“相伍”, 大约是按五家为“伍”的办法编制户口册, 这表明“伍”是当时户口编制的最基层单位。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 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 不仅将其作为增加人口和社会控制的手段, 而且极大地强化了通过户籍制度对民间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专制工具这样一种色彩:

“令民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罪。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倍其赋。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 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 各以差次名田宅, 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 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所谓“令民为什伍”, 就是把国中所有人口, 按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的办法编制起来, 每伍之中, 设一伍长, 每什之中, 设一什长, 平时为民, 战时即为兵。伍、什就是军队中最基层的建制。商鞅变法的主旨, 就是奖励耕战, 富国强兵。凡在战场上杀敌多者, 不管原来是什么身份, 都可以按规定晋升爵位。同时也规定, 行军作战时, 什伍之中如果有一个逃亡或降敌, 什伍之中的其他人都要连坐。

秦的户籍制度, 自秦统一天下之后, 更加严格和完备, 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 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 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 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序, 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 有户主的姓名、身份、籍贯和年龄, 也有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 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 有时还有身高的记录。所有这些内容, 都是为了对民户加强控制和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服务的。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 统统严加惩罚, 还作出了不许擅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西汉年间, 户籍管理备受统治者的重视, 萧何制定的《九章律》, 其中之一就是“户律”。西汉在秦代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统计制度, 汉代的户籍制度之明显不同于秦制的地方, 还在于汉代有户等的划分。尽管汉代户等的划分不如唐宋以后明显和具体, 但确实是户等划分制度的萌芽。汉代还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 乡有乡长, 亭有亭长, 他们主要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 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

为了严格户籍制度, 禁止任意迁移和逃亡, 汉代统治者还为此制定了“舍匿之法”, 又叫“首匿法”。《汉书·淮南厉王传》:“亡之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 论皆有法”。汉代的“舍匿之法”, 等于是秦的禁亡之法的发展, 它由打击逃亡犯本人, 发展到了逃亡犯的藏匿者;而且“舍匿之法”执行甚严, 以致汉代诸王侯中, 不乏因“藏匿亡命”而被削爵下狱者。

3 发展完善阶段

从隋唐开始,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进入到了发展完善阶段。隋初人口大增, 主要是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大索貌阅”和“输籍法”, 将隐漏的户口检括出来了。开皇五年, 文帝下令“大索貌阅”, 进行全国性的户口清查。政府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 检验是否以丁壮诈老诈小, 还鼓励居民互相检举揭发, 如户口所据不实, 正长要受罚流放远方, 其目的是要把浮游民及世家豪门的荫附户搜括出来, 载入国家户籍, 增加赋税收入。在“大索貌阅”的同时, 还实行“析籍”政策, 规定堂兄弟以下分立户籍, 以防容隐。隋朝还因袭北魏的三长制, 把它作为检括户口的地方组织, 五里为保, 设保长;五保为闾, 设闾正;四闾为族, 设族长。畿外设置里正、党长, 前者相当于闾正, 后者相当于族正。畿内保长、闾正、族正与畿外的保长、里正、党长称“三长”。三长是推行均田、劝课农桑、催驱赋役和检查户口的农村基层组织, 都有检括户口的职能。另外, 隋朝时还把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结合起来, 按照地域来分配考试名额, 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唐承隋制, 户籍管理更加周密。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唐制, 百户为里, 五里为乡”, 每里设里正一人, 是最基本的政权单位。里正由勋官六品以下的富户白丁担任, 用来“按比户口, 课植农桑, 检察非违, 催驱赋役”。

唐代户籍可以分成编户与非编户两大类。编户是编入户籍的居民。可以是品官, 也可以是白丁, 但必须是良民。编户又可以分为课户与不课户两类。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 称为课口, 有课口的户称为课户, 无课口的称为不课户。非编户有三种, 一是贱户, 分为三等, 最低的是官奴婢, 较高于奴婢的有部曲、客女, 均为私家的家仆, 身份近似农奴, 因为都属私人使用, 所以附属在主人的户籍中。贱户中还有一种是官户, 唐代官户大多是“前代以来, 配隶相生, 或今朝配役”之人。二是方外, 指释、道及为逃避赋役而避入寺院的逃户。三是士兵, 唐初实行府兵制, 士兵来源皆所属下户、白丁。士兵本来在原编户内, 自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破坏, 改为募兵后, 兵农分离, 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因此, 也不在户口统计之列。

宋代的户籍制度在唐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唐代虽然已经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 但并没有为他们单独设立户籍。宋代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户籍制度上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在户籍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 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有常产的称为主户, 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 分别列入户籍。坊郭户与乡村户都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坊郭客户为城镇贫民, 多为小商贩, 商业、手工业的雇工和帮工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是佃户、主户的雇工和佣工。另外宋代还将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 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 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除了主户与客户之外, 还有一种官户, 即品官之家, 他们属于特权阶层, 享有免除大部分差役和科配的权利。

王安石在变法时力主推行保甲制, 他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始联比其民以相保任。乃诏畿内之民, 十家为一保, 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 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 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正, 又以一人为之副。应主客户两丁以上, 选一人为保丁, 附保。两丁以上有余丁而壮勇者亦附之, 内家赀最厚、材勇过人者亦充保丁”。

推行保甲制, 既可以清查户口, 又可以通过这一“兵民一体”的制度维护社会治安、为军队提供后备兵源, 可谓一举多得, 对后代影响极大。保甲制度还通过“保”和“甲”两级建制, 实现了王权专制主义国家对县以下的乡里社会的逐渐渗透:由于在这种制度采取的是人人相结, 家家相联的形式, 从而充分保证了乡里组织被牢牢控制在统治者手中。

明朝的户口制度, 承上启下, 既有历史的继承, 又有时代的更新, 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 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 并与当时的赋役制度的变革相适应, 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 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 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 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 终明之世并无改变。

与宋代相比, 明代户籍管理的人身控制功能大大加强了。赋役黄册编定以后, 户籍不得随意改动, 从农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户都处于封建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 任何人不得擅自流动, 邻里之间, 相互监视, 相互举报, 如有知情不报者, 要受到连坐, 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 其组织系统之完备, 层层管制之严厉, 实超越于前代。由此可见, 明代严密的户籍制度, 把农民的人身牢牢地束缚在乡土之上, 农民寸步难行, 只能安土乐耕, 向政府纳赋税, 服兵役。

清代的户籍制度大体上沿用明制, 清初就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 在黄册之外, 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但满族以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实行各民族分而治之的政策, 对户籍管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整体说来, 清代的户籍管制比明代略有放松, 究其原因在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 使得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 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清代税收方面用里甲, 治安用保甲。在州县城乡, 十户立一牌头, 十牌立一甲头, 十甲立一保长;每户发给一印牌, 登记人口及姓名;外出时必须注明目的地, 对迁入者必须检查其原籍。

纵观历史, 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都非常重视对户口的清查、登记和管理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 并非真正出于对百姓利益的考虑, 而主要是为了维持专制王权统治的需要, 这是户籍制度能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 中国各个朝代的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都高度重视户籍编制, 还在于它是一项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制度。户籍制度在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期, 又各有侧重。“大致而言, 早期或战乱时, 寓兵于民、维持治安的作用要强一些, 其余时候, 则重在调查户口、征收赋税和劝导风俗。此外, 一般在王朝初创和前期, 户口编制比较严格, 到了王朝的中后期, 则逐渐松驰”。但无论如何, 户籍制度都是维护专制王权统治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它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而且中国的历史还表明, “在以农为本的农业社会中, 不可能有真正的迁徙自由。因为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要固定居所, 因此, 安土重迁, 就成了农业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而封建国家也强调要以农为本, 以此维持国家的安定。基于此, 中国历代王朝对户口迁徙, 都设有种种禁限, 有时, 还把迁徙作为一种处罚”。这其实也是专制王权通过实施人身控制而维持其统治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反贿赂反腐败协议下一篇:李燕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