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2024-05-17

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共10篇)

篇1: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经管系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

时值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和我国第四个防震减灾日,5月12日晚,经管系青协在第四放映室举办了“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活动,广大学生纷纷参与表达哀悼之情。

纪念活动以电影《唐山大地震》切入主题,内容包括默哀、点蜡烛纪念、诗歌《地震》《重建家园》朗诵、“签字512 祝福汶川”签字仪式、观看抗震救灾视频、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再现了四年前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创伤。

据了解,青协举办此纪念活动旨在号召大家珍惜明天,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提高防灾减灾和避灾的意识,减少损失。

篇2: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2008年5月12日,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汶川大地震”,房屋倒了,亲人没了,家园瞬间成了废墟,到处是惊恐的呼喊:爸爸妈妈--,孩子--你们在哪里呀?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除了悲伤还是悲伤。

一方有难得到八方支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地方,所有的牵挂都心系在一个地方--汶川!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加油!亿万人喊出的声音犹在耳边。

倡议发起“抗震救灾,共铸爱心丰碑”的紧急赈灾活动 以后,各班纷纷召开主题班会,同学们找地震的材料、感人事迹。每个班的班会召开的都非常感人,催人泪下。会后同学们都拿出自己零用钱,捐献给灾区。

别怕,家园毁了我们帮你们建。亲人走了我们以后都是你的亲人,再大的灾我们一起扛,再大的难我们一起承担。以后我们就是你的依靠。别怕,你身后是强大的祖国,你身后有十三亿兄弟姐妹。大灾带来了大难,但你们却不曾低头,感谢你们--汶川的亲人们。是你们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代价,让我们抛弃了自私,让我们炎黄子孙更加团结,让全世界看到了英雄的祖国,英雄的国家,孕育着英雄的人民。舍身救学生的教师,用自己躯体保护孩子的父母,为丈夫抵挡倒塌房梁的妻子,用双手和双肩顶起重压保护着婴儿的年轻妈妈,失去双亲和孩子后仍坚强战斗的女警察,左手骨折忍着剧痛为战士敬军礼的娃娃,刚从废墟救援

出来跪在地上哭求让我再救一个的战士,募捐现场的残疾人,手拿着写着“谢”字白纸的太婆......每一次灾难,总留下许多感动,解放军、医生护士、公安干警......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险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是不想休息,他们真的也累了;他们不是不珍惜自己生命,他们都很疲惫;但他们更信守自己神圣的职责,谭千秋、连蓉、荆利杰、袁文婷、陈大桂、王刚、蒋敏......还有太多英雄的名字,也有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英雄,让我们记住这些牺牲或活着的英雄,也记住那些牺牲或活着的无名英雄。任何灾害,在十三亿中国人面前,在伟大的祖国面前,都将被化解。

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

也为在地震中幸存的人祝福,愿他们走出悲伤幸福快乐的生也让我们一起牵手,把爱传递让爱不老。请相信中国人人是不可战胜的。

共青团宾县第二中学委员会

篇3: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汶川地震已过去一周年,在紧张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步伐中,建立汶川地震纪念馆已成为各界的共识。我们需要设计和建造这一载体去见证灾难,纪念亡灵、警示后人。这一特殊纪念物所承载的纪念内容与空间表达,需要我们设计师进行深入思考。

一、纪念馆所承载的主要内容

该纪念馆的基本功能,就是容纳纪念汶川地震这一特定活动,其内容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考虑,大体从三个侧重点来体现。

一个侧重点是客观反映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难事件。可以从两个视角来展开设计:一是这场大地震的具体过程,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及造成的损失等;二是地震中人们抗震、自救和支援等活动。以上这些都要以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采用各种设计手法在纪念馆中加以记录与介绍。

第二个侧重点是精神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两个精神心理视角去表现:一是地震发生时当事人的一系列代表性的精神心理和感觉体验,如惊慌失措、绝望恐惧、求生的意志等,要在空间中用独特的建筑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另一视角则落在当事人之外的那些感人事迹与人物身上,“奉献”、“关怀”、“重生”等词可以用来概括这些内容。“奉献”:救援人员舍己奉献,救助灾民;同为灾民的一些人,在大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关怀”:全国各地各阶层与灾区人民心连心,采用不同方式送去关爱:在灾区,灾民之间不分你我,亲人般的互助互爱。“重生”:灾民被救后获得重生的心理;还有一些人获救后却身体不全或家庭不全,但在爱与激情的感召下找回了自己的“重生”。此外,还有很多这个方面的题材可在空间中通过恰当的载体展示出来。

第三个侧重点是理性反思意识。面对这一巨大的地震灾难,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理性反思的意识,以此来审视灾难,警示后人。在此意义上,地震纪念馆的建立才具有真正的参照价值,这也是这座纪念馆独有的品质与内涵的关键部分。

二、纪念空间的表达

具有物质,精神双层含义的纪念内容,要求纪念馆的空间表达也应从这两方面展开设计。

为纪念活动提供数量足够、功能合理的空间,是该馆空间表达在物质层面上的首要考虑。在纪念馆的主体常设展区,划分出不同主题的次空间来序列承载纪念对象的相关信息,帮助人们完成对纪念对象的重构。对于纪念活动,这种方式不可或缺。下面这些次空间主题馆在纪念馆中应重点体现:“地震遗迹保存馆”,以独特的构成空间,保存地震的遗址景观,连结现址与过去的共同记忆。透过真实地貌及相关图文,让参访者认识地震科学知识和自然的力量,了解防灾观念的重要。“影像馆”,主要集结汶川地震的种种图像及影音数据,真实呈现地震在人们心中所留下的记忆。观众可通过影像观看灾区灾情、救援救灾、各界送温暖及家园重建等记实情景;还可以观看对逃生者的采访片段,以及国内外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此次地震的报道与评说,使参观者以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审视这场地震。“震灾体验馆”,则把地震带到每个人身边,让参观者互动体验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在体验中了解防震自救知识。“沉思馆”,巨大的地震灾难使一些问题以一种悲剧的方式凸显出来,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思考,这对我国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及建设发展可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样,期待中的汶川地震纪念馆才不会被“博物馆化”。“地震教育馆”,参观者在这里可得到全面的地震科普与防灾救助知识,也是学校生命教育的延伸场所。此空间通过图文陈述、影像演示、物品陈列等方式,介绍自然的力量、地球活动情况、防灾救灾知识、防灾物品准备、逃生技巧等科普知识。参观者还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互动参与逃生演练等活动。

上述空间划分和展示内容的安排,对于纪念活动本身及参观者完成对地震的记忆重构与知识了解,在物质层面上都是必须的。但要让纪念馆真正有生命有精神,这些还不够,还要体现纪念馆的精神含义——让建筑空间本身对纪念活动发挥激发作用。

纪念活动的对象不仅是事物本身,更是事物对人的影响,其实质在于拒绝遗忘。对于亲历这场灾难的当事人,这个目的的达到相对容易些,而对于没有亲身经历的非当事人,若在这里对于这一灾难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时间、地点、过程等,这座纪念馆所要达到的纪念目的是无法达到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通过设计的力量,使来到这个空间的人即使不曾经历其事,也可感同身受。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本身更加抽象,它的视觉构成元素,如空间构造、结构体块、形式的点线面,一般情况下不具备特定意义,其表达感性能力,限于激发某些基本心理体验,如兴奋、恐惧、愉快、痛苦等。有一种常见的设计思维,就是寻求建筑空间与纪念对象在形态上的某种相似,从而引起观众的联想,也就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进行设计。纪念馆如此表达的方式很多,如象征地震坍塌废墟的建筑结构造型、象征抗震精神纪念碑式的建筑形态等。此外,还会体现在建筑色彩、装饰材料、地域风格等方面。这些对于未经历地震的非当事人虽能产生一定量的感性认识,但仍无法通过给予的信息完成经验重构。为此,应在纪念馆的建筑空间设计中完成对上述常规方式的超越,采用一种近乎重塑现场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于过往事件体悟般的认知。

这种设计可以通过两个思路来体现。一个,在空间序列的过渡节点上,设计一贯通地下层至顶层平台的锥状封闭空间。这里完全黑暗,没有气温调节系统,空气中充斥着南方的潮湿和五月的闷热。破败的废墟气息让人无法呼吸,遥远的顶部几个错乱的缝隙带来的微光强化了黑暗的本质。压抑与窒息、孤独与恐惧、失措与绝望,让人们以空间体验的方式感受到深埋废墟下死亡的气息。沉寂与胸闷,让人产生求生般“逃离”的下意识,似乎顶部偶尔有人走过所造成的缝隙光影都会带来生的希望。另一个,在序列化的主题馆之外,建筑还可特意设置多个空白空间,那是为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表现这一纪念主题所提供的非常设工作展厅。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艺术层面与角度表现对此次地震的理解,从而引发观众多层次的思维。各工作展厅的活动内容是周期更新的,好似建筑的“内脏”,鲜活循环。被划分的空白空间不分等级,场景分解到一种无序中,没有明确的路径去引导空间序列化展开。每一次转弯和路口都要面临一次选择,随机性的选择挑战理性序列化的逻辑,没有人能确定自己的轨迹。但这又有什么呢?生命旅程不也充满这么多无常与不确定的选择吗?地震的来临无法预料,摇晃间是跑是停?跑向哪里?停在何处?生死瞬间的选择,是把生留给自己还是延续给别人,这一刻哪有那么多理性逻辑和判断预料,都是一颗心本能的下意识。一路走来的人类,总是不断面临着众多前进道路的选择,可每次选择的前方是文明和发展,还是另一面呢?空间对客观性和因果关系的否定,激发了人们重新面对事物,面对生命。当习惯的序列与秩序所产生的安全感的幻觉被打破,就会造成一个消失和反思的场所,即回忆。“迷失”的恐惧、“选择”的彷徨、“逃离”的渴望,使得不曾经历现场的人,在与建筑的互动中完成对地震这一事件的经验重构。这些表面上看没有象征指代的形象与设计,却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以新的方式去体验、记忆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受难同胞。

灾难的记忆总是不快的,人们总是本能地选择遗忘,但只有超越灾难的精神能够带领我们不断前进,我们需要的汶川地震纪念馆,正是这一精神的载体。它不应设计成一个简单“博物馆”化的建筑,而应该是“活”着的,有思想、灵魂,能够引起我们心灵的强烈震撼,能够引导我们去深刻反思的纪念物。这样的汶川地震纪念馆,必将成为我们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遗产。

摘要:时代瞬息万变,审美观念日新月异。只有站在前沿的观察,才能感受时代新潮;只有动脑思考,才能借古鉴今,领悟和把握变化的来龙去脉。“观察与思考”将助您聚焦于前沿问题,设计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的方位。

参考文献

[1]官宇地一彦.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路绍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4: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一、演变: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

灾害性事件的传播,是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对灾害性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应做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传播。因此,灾害性事件的传播,应当也必须接受政府适当的新闻管制。

新闻管制的主要对象是媒介报道内容及其产生过程。在报道内容上,新闻管制部门对各类新闻材料采取两种处理方法,即“疏导与淘汰,疏导即放行、突出、放大;淘汰即组织或暂时搁置、弱化、删减等。”过去,救灾新闻被疏导、突出、放大,而受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被淘汰。在内容生产过程的管制上,新闻主管部门替换媒体成为新闻把关人,对内容生产过程把关。

如果新闻管制尺度过窄,管制不当,易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将自然灾害视为需要严格控制的类政治事件,这会大大增加媒体发布灾情信息的政治机会成本,出现瞒报、不报的情况。结果,报灾不见灾,正如王中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人的生命,但此后很多年里,这个数字一直被遮遮掩掩。2002年~2003年非典(SARS)期间,患病人数的报告一直未有明确,一直到后来某个阶段,政府才被迫承认当时的统计数字有问题。

以往灾害性事件报道中,抗灾救灾的新闻,被突出放大,成为媒体报道的唯一重点。但是近年来,灾情信息逐渐被重视,受灾报道也逐渐增多起来。“过去有些突发性事件一定要等到性质完全清楚后才见报,以及灾害性事件很少见报的情况,现在都在改变”。

笔者对2008年1月26日至2月13日《羊城晚报》及在1月25日至2月12日《南方日报》头版有关冰雪灾害的新闻进行统计,《南方日报》头版各类新闻中,关于天气、交通与灾民精神、物质生活状况等灾情的新闻占总新闻条数的1/2强,而《羊城晚报》这一比例攀升到7/10左右。但这次冰雪灾害报道时效性不够强,透明度也不是很高。

但汶川地震报道,实现了由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的演变。这次灾害报道,特别是受灾报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信息发布快、透明度高和立体传播。

首先是信息发布快。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四川电视台地面频道在震情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直播,当晚12时,在8个频道分频直播。地震后5分钟,腾讯网通过QQ弹出窗口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15分钟内,迅即推出第一个地震专题,并立即成立汶川地震网络报道指挥部,24小时不间断发布灾情信息。

其次是信息传播透明度高。地震发生后,电视台以连线直播的形式,将前线记者目击的灾难现场的声像,未做任何掩饰、夸张地传递给观众。不仅仅是对国内透明,对国外同样如此。地震发生后,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一大批外国媒体记者陆续赶赴灾区,对地震及社会各界的救援行动进行了报道。

再次是信息立体传播。汶川地震报道,打破了以往灾害性报道“一个渠道”、“一个声音”的模式,真正实现了报道的立体化。纵向上,各大媒体多采用连续报道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件发生、发展进行全程跟踪。横向上,各类媒体协同作战。通讯社、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根据各自的传播特性,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独特的报道方式,从不同的维度立体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是央视全天候不间断直播,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整合新闻门户、即时通信工具消息提示、社区、手机等,向受众展现了地震灾害立体化全景。

二、灾害:政府有为,报道有力

近年来,国家对媒体机构的新闻管制的尺度逐渐放宽,管制策略也逐渐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实施,保障信息,特别是灾害信息公开、透明传播。二是政府新闻管制的方式,实现了由被动的“堵”、“瞒”到主动发布信息的转变。

2003年5月,非典过后,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但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一审稿曾经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但2007年二审稿删除了此项规定,媒体欣喜地称赞为“解禁”。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被媒体解读为“阳光政府”的重大举措。

另外,新闻管制尺度的放宽,还表现在对国外媒体记者入境采访的态度上。地震后,基本的安全问题解决后,新闻管制部门迅即允许国外媒体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报道,几乎不做任何限制。美联社、路透社等新闻媒介机构的大批记者深入灾区采访,对地震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外国记者在前往灾区的途中顺利通过安全检查站,并获得了数据资料、信息材料和采访中国政府官员的机会。

在新闻管制的策略上,也一改过去被动地“围追堵截”灾害信息的做法,逐渐建立起主动提供灾害信息的新闻发布制度。

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使新闻管制由直接变为间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显性变为隐性,使政府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信源、“代理社会瞭望者”和强有力的合作者。发布的信息,被纳入新闻媒体的报道议程,进而服务于政府利益。在汶川地震中,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灾情、党和政府指挥抗震救灾以及社会守望相助的信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谣言和疑惑,政府迅速调查,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粉碎谣言,解疑释惑,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政府新闻管制的尺度放宽后,汶川地震的报道力度得到加强,报道范围得到拓宽,时效大大加快。从总体上来看,新闻媒介及时做好了预警报道、重点做好了抗震救灾报道,并适时做好了反思报道。地震发生后,各个新闻媒体雷厉风行,派出大批记者深入地震灾区,报道灾区紧缺生活物资(如救灾帐篷、医药用品等)以及大量灾民精神错乱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报道。在抗震救灾报道方面,地震发生后52分钟,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推出无间断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接着,央视又推出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全方位展现出党和政府指挥抗震救灾、武警官兵奋战一线抢救生命、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的图景。在反思报道方面,对各种问题,如学校建筑质量、社会捐款及慈善基金用途、抗灾物资的使用等,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

三、效果:国内外舆论一致好评

国内,政府新闻管制的进步,带来了信息公开透明传播,得到了很高的社会认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于5月18日开展了“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13%的人认为政府在此次灾害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程度较高,满意度较高。

国外,国际社会对中国媒体的地震报道高度认可,对中国政府向世界媒体敞开大门的做法大加赞赏。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特别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及时、透明、公开地发布地震信息,获得了国际媒体同行的认可,增强了国际传播力,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优先权和主导权,获得了世界舆论的引导权。国外主要媒体,如CNN、BBC、纽约时报等,纷纷转载新华社等国内媒体的报道。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香港《亚洲周刊》编辑邱立本(音译)说,中国政府允许媒体对灾难进行公开报道的做法,将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执行主任姜闻然对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媒体进入地震灾区报道表示赞赏。他说,“就在几周前中国还在与西方媒体就某些报道问题打舆论战,而现在发生的一切是多大的转折啊。”

结语:政府新闻管制尺度的适度放宽,管制策略的转变,促进了灾害性信息的公开透明传播,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央电视台地震报道的垄断强势和仍然浓厚的宣传味等。但瑕不掩瑜,新闻管制毕竟正在进步,我们期望,这种进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邵培仁:《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李良荣:《新闻改革的初探——李良荣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华传媒学术网》,《5·12大地震抗震救援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00.

4.《中国记协网》,《央视24小时不间断报道灾情揭秘直播幕后的故事》,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5/l6/content8184651.htm.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

篇5: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

四年了,在历经512后的80后和90后的我们,已经开始渐渐成长起来。我们不再是不懂事的一代,我们对社会、民族、国家、生活、生命和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512让我们学会了相处与沟通,学会了团结与友爱,学会了奉献与付出,学会把个体放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我们发出了属于我们那个年龄段的最强音。历经过512的洗礼,我们以后的生活必将走得更加从容,我们也必将发奋图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512所留下的累累伤痕和伤口,在时间的长河里和重建家园的日子里已经开始慢慢愈合、结痂、脱落,但512它留下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沉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是留在心底的一份忧伤和感动!在512中走了的人们,你们的亲人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向你们表明,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生活!在汶川地震四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为遇难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珍爱生命,承逝者之遗志,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用我们的决心和行动努力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高一(9)班全体同学

篇6:纪念汶川地震领导致辞

公元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一个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 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瞬间袭来,山崩地裂,江河寸断,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倾刻陨灭,几百万同胞失去家园。一时间,华夏山河同呜咽,神州大地共悲泣。那半悬的国旗,那一声声汽笛,那长鸣的警报,寄托起国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中国人民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然而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始终展现出无比的坚韧和顽强,灾害无法阻止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坚强步伐。重建家园,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艰难险阻,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为灾后重建出钱出力。中华民族从未像这样心同力协,民族的凝聚力在这里再次得到集中的体现。时隔一年,如今汶川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的废墟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小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荫生机盎然,一朵朵鲜花争先怒放……这一切令国际社会无不惊叹,惊叹这个伟大民族永远充满着自强不息的奋勇精神!

今天又是五月十二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我们向地震中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我们向坚强的英雄致以崇高敬礼,我们为中华民族共同谱写的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真情相涌。

伤痛可以放下,但是教训不能忘记。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为贯彻“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原则 ,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地震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组织师生有序安全撤离,避免出现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发生疏散过程中的人群挤压、踩踏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选择 5月 12 日 14 时 28 分这一特别时间,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统一了认识,制订了方案。学校成立了组织机构,做到领导与成员精确分工,各司其职。二是宣传到位,措施有力。 为了提高演练的效果,学校邀请了县人武部和地震局的专家,分别来校向学生和教职工做了专题讲座,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全员参与,准备充分。在演练前,政教处、年级部、班级分别组织了三次预演。还有体育组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训练学生有序撤离教室,让同学们熟悉了路线,从而保证了今天疏散演练的有序进行。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演练历时 2 分钟,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并表现出严肃团结的精神风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的任务是“五个学会”,首先是学会生存,再依次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没有生存权,就谈不上发展权。希望同学们通过 演练,强化安全意识,熟悉疏散技巧,珍爱生命,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7: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的日子。

一年前,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一个地动山摇的震颤,一场摧肝断肠的灾难,降临在泱泱巴蜀。在生死一线的救灾现场,代表消防抗震救援人员的橙色,代表中国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绿色,代表医护人员的白色,代表志愿者传递爱心的黄丝带„„绘成照亮废墟的生命色。一年来,无数拳拳赤子之心一齐跳动,爱的潮水一浪胜过一浪地涌向巴蜀大地。国家的牵挂、社会的支持、同胞的援助,加速地改变着汶川,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灾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我是中国人的真正含义。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一年来,面对特大地震所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建的规模、力度和速度,令世界惊叹。

一年后,崭新的住所、熙攘的游客、平静的生活,凝结成灾区里一道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观。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为六万多遇难同胞虔诚地献上一朵花,点燃一只烛,祈求一个福;让我们把地震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把地震中的瞬间留存下来,把温暖的爱心播撒开来,用不停息的爱之潮,鼓励更多的伙伴坚强而乐观地面对未来。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历练,一个民族的成长更需要历练,正所谓百炼成钢。经受过各种大小磨练,一个民族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才会挺立起不屈的脊梁。

篇8:纪念汶川地震新闻稿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 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1)

2003年, Lori Demo等美国学者在题为《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的论文中,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五种模式: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都以媒介之间的合作方式为分类标准, 五种模式的新闻融合程度依次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可见, “融合新闻”的产生基于媒介间的合作与互动。

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一方面出于紧急情况下新闻报道的需要, 另一方面来自媒介良知的驱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合作姿态投入新闻报道, 催生出了“融合新闻”这一新的传播模式。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活动, “融合新闻”有哪些变化和突破?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来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人都是信源, 人人都是记者———新闻信源和传播者的变化

在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 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 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 新闻信源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团体, 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新闻传播主体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播媒介形态日趋丰富。如今, 普通公民通过手机、博客、播客、BBS等, 就可以发布新闻, 表达观点。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如2005年初东南亚发生海啸, 英国BBS、美国CNN的网站都专门设有栏目发布来自现场普通公民的新闻报道。在汶川地震中, 亲身经历这场巨灾的人, 用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记录了地震的发生, 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现场的恐怖画面, 写博客对地震进行了实况转播。这场灾难让我们再一次经历多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信息震撼:几乎人人都是记者。

同时, 新闻信源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据统计, 截至2008年5月22日晚上10点, 仅腾讯、新浪、网易、搜狐四家网站共发布博客文章233万篇, 点击量达23.6亿次。这一巨大的信息源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开发利用的对象, 如《南方周末》就专门设栏目转载博文。2006年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 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照片出自普通公民手机自拍而非职业记者。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腾讯安妮日记、赵磊快讯及很多媒体记者“亲历灾区”的前线博客, 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方式报道灾区动向, 现场感强, 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现如今, 博客、手机已越来越多地由个人化媒介跨入大众化媒介。

互动立体的媒体网络———新闻业务整合化

在我国, 传媒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因行政区划、行业分割而起的困扰。新闻业务整合范围有限, 报网联动、台网互动是主要特色。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业务整合有所深入, 媒介间的业务整合与媒体对自身传播形式的整合相结合, 形成互动立体的媒体网络, 保证了大灾之后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

如央视、央视网、央视手机电视的业务整合。作为主流传统媒体, 中央电视台凭借电视媒体大众覆盖、信息传达权威和中央媒体对专家、资源的整合力强等优势, 从2008年5月12日至18日, 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等频道的资源, 对抗震救灾进行直播报道, 吸引了超过9亿电视观众的关注。同时, 央视网推出“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网”, 汇集各个电视频道关于地震的视频资源以及部分原创, 在编辑们精心剪辑制作、整理归类之后, 全天候呈现给上亿网民, 以最全面的内容、最丰富的视角来直播报道抗灾状况。而开通央视的手机电视业务后, 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 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

新华网推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网站, 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直播、访谈、论坛、博客、短信、手机报、flash等20多种网络传播形式, 通过网上寻亲、心理救助、爱心赈灾、向遇难者志哀、为抗震救灾支招等互动栏目, 为广大网民提供参与抗震救灾、支援灾后重建、奉献智慧力量的渠道。

数字化、交互性———新闻载体的变化

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 传播终端呈现数字化特点, 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 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 推出各种数字移动终端, 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 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所以, 媒介融合的结果, 就是除了报纸、广播和电视外, 电脑、手机、PDA、ipod、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数字载体也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以不同的方式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

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媒介相比, 数字载体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 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 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 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 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 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 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

受制于行业壁垒和体制限制, 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 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真正展开。但即使是媒介小范围乃至无意识的配合, 已显示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抗震救灾中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力量。实践证明, 融合新闻将会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参考文献

篇9:汶川地震三周年:涅槃重生的汶川

三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震,三周年,汶川在坚强中重生,創造着“凤凰涅槃”的奇迹。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校园投入使用,新生命呱呱坠地。汶川,正用勃发的生机诠释着中国式的“崛起”。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

这家人含悲扶老携幼,沉痛怀念铭心刻骨的巨大悲剧人物——因为三年前的今天,老者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孩的爸爸都还是活生生的人。

篇10:汶川地震六周年纪念

我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就出现在震区。灾情就是命令,抢救生命的战斗,便日以继夜地紧张进行。我们的军队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可歌可泣的场面震撼人心。无论是跨军区的部队调动,还是救灾物资的运转,都算得上是高效、神速和有条不紊。抗震救灾锻炼了部队,凝聚了民心。是一次全国少有的战时大演练。连一些外媒也啧啧称奇,赞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 2014年5月12日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没有忘记六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八级强震重创川蜀,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灾区山河破碎,乡镇变成废墟,生灵惨遭涂炭。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 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哭泣。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她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妈妈爱你。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震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我们应该感恩,感恩于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活着,还有什么痛苦挫折不能承受。

在大灾大难面前尚且需要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和团结。日常生活、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和平的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大家庭里,更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学习,对待老师,对待同学,我们感恩,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只因为我们经历了灾难倍感生命的可贵;只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患难,我们是朋友,更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家园将永远充满爱„„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5月是个温馨的时节,又是繁花似锦的时节。明天是“5?12”汶川特大地震6周年。当时光走过6年,试看天府之国满目生机。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她跟8.0级特大地震联系起来。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若不是那些励志的标语、感恩的横幅,不易驻足发现是灾后重建的繁荣小镇、美丽村庄。如今的巴蜀大地,见证了应对巨灾的中国力量,感恩奋进力量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世界奇迹。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没有忘记六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八级强震重创川蜀,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灾区山河破碎,乡镇变成废墟,生灵惨遭涂炭。今天当指针再一次走近“5?12”,转眼间迎来震后的第六个春天。6年来,一首首涅槃重生的史诗,记录着96.57秒的裂痕已被含悲奋起的合唱的2190个昼夜跨越所填补,描述着昔日破碎的山河,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远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

“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人本观念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在一场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汶川特大地震面前,英雄的灾区人民不仅战胜了自然灾害,创造了物质家园的重建奇迹,还完成了精神家园的修复与新生。震后6年来,无论是灾区还是重灾区,一项项惠民政策飞向千家万户,数万名“三孤”人员得到妥善救助,千名因灾致残学生的假肢终身安装和更换,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当灾区的人们再次回望,记忆里眼之所及,是美好与阳光。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我们回看灾区穿越灾难,在党中央、公务员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灾区群众不畏艰难毅然前行:房子起来,信心起来;产业起立,发展起跳;收入起色,生活起跑。“通过灾后重建,灾区跨越20年”。这是灾区干部群众的共同感悟。昔日满目疮痍、举国情牵的地震灾区,新场镇、新村庄拔地而起,新楼房、新民居鳞次栉比,新学校、新医院设施完备,新企业、新园区生机勃发。时隔六年,汶川所有灾区已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然而人类发展的脚步从不因困难而止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地跌倒,却能一次次地爬起重新出发。痛苦的历史不是让我们沉沦,而是化作润物的春泥,再次滋养怒放的生命。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之所以在浴火重生中实现精彩蜕变,创造人间奇迹,是因为“中国精神”所迸发出的“中国力量”,用感恩奋进的“中国梦”谱写的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新篇章。(似水流年)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没有忘记六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八级强震重创川蜀,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灾区山河破碎,乡镇变成废墟,生灵惨遭涂炭。今天当指针再一次走近“5?12”,转眼间迎来震后的第六个春天。6年来,一首首涅槃重生的史诗,记录着96.57秒的裂痕已被含悲奋起的合唱的2190个昼夜跨越所填补,描述着昔日破碎的山河,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远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

上一篇:【读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感下一篇:有关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