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2024-04-09

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精选18篇)

篇1: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5月12日,让全体华夏儿女心痛的日期,就在去年这一天的14点28分57.9秒,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我们无数同胞因此长眠于地下,感人肺腑的事迹震撼了神州大地。在这一周年之迹,让我们为逝去的死者哀悼,为曾经震后服务的和正在为灾区重建而奔波的人们致敬。特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举办了“为死者哀,励生者志”的系列纪念活动。

二、具体内容

活动一: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图片墙展

Ⅰ、活动主题:震-华夏大地 撼-神州人心

Ⅱ、活动时间:5月12日—5月19日

Ⅲ、活动地点:J1楼一层

Ⅳ、具体策划

1.5月5日:活动申请(王海洋)

2.5月6日—5月8日:搜集图片与文字(震后状况、营救与重建的图片与文字,图片总计20张,陈宇、王采萍)

3.5月9日—5月10日:打印图片与文字(牟春静);图片墙展版面设计(孙晓炜)

4.5月10日:购买相关物品(牟春静)

5.5月11日晚九点:张贴图片墙展(齐龙 杨志玮 曹海鹃 王

银昊 高慧冬)Ⅴ、所需购买物品

图片打印、活动所需、背面墙纸、胶水 活动二: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放河灯

Ⅰ、活动主题:哀我同胞

慰我同胞

Ⅱ、活动时间:5月12日晚九点 Ⅲ、活动地点:J1楼前墨水河 Ⅳ、具体策划

1.5月5日:活动申请(王海洋)

2.5月6日—5月8日:策划活动宣传并与宣传部协作完成宣传工作(请有意者于活动当晚在一号楼圈存处集合,高慧冬 孙晓炜)

3.5月10日:购买相关物品(牟春静)4.5月12日:全协会干事在一号楼圈存处集合 Ⅴ、所需购买物品

蜡烛(一般粗细白蜡)、白色泡底片(厚度为3厘米)、打火机(1个)

篇2: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纪念5.12汶川地震签名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纪念5.12,珍爱生命,携手共创未来

二、活动目的:5.12无法忘记的数字。2008年这一天的到来好似解开痛苦的伤疤,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生活依旧继续,生命依旧继续,我们没有忘记那一天带给中国人的伤痛。此刻我们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可贵,生命是一切价值的载体,其他的一切将无从何谈说起,我们更加应该学会用心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不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在共同缅怀伤痛的同事,我们更应该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为自己负责,更是对关心爱护我们的人负责。我们是拥有理想的21世纪的接班人,对于生命的无常,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却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从内心深处去珍爱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新一代对社会负责的历史使命。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冰冻的去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特意在2014年的5月12日举行此次+大型宣传签名活动。

三、活动时间:2014年5月12日

四、活动地点:教学楼B栋楼下

五、主办单位:河源理工学校团委

承办单位:军事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参与组织人员:河源理工学校师生

七、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活动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及其他物品,做好人员安排,每一个活动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并维持好该区域的活动秩序

第二阶段:各负责人员带领好各自负责的人员准时并有秩序的到达活动现场,开始准备并布置活动现场,保证好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 1.活动期间,广播活动稿件,不间断地播放励志音乐的形式带动过往同学积极在主题条幅上签名。2.活动开始后,组织佩戴绶带的流动人员面带微笑的向过往同学耐心的讲解活动的内容及意义并积极邀请同学过去上前签名

第四阶段: 活动结束后,先检查所用器材及物品是否有损坏或者丢失,人员是否到齐,确认无误后有秩序的撤离活动现场,并留下人员清理活动现场

第五阶段:认真做好此次活动总结

八、1.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文明行为 2.各组织人员负起责任,所有活动参与人员统一着装 3.保持活动现场清洁

4.出现突发状况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并及时解决 5.注意活动现场秩序,遵守好活动纪律 6.临时有事需要请假的参与人员需要向负责人说明,方可离开活动现场

活动经费:条幅1条、签名笔5个

九、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文明行为

2.各组织人员负起责任,所有活动参与人员统一穿社服或校服

3.保持活动现场清洁

4.出现突发状况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并及时解决 5.注意活动现场秩序,遵守好活动纪律

6.临时有事需要请假的参与人员需要向负责人说明,方可离开活动现场

十、经费预算: 1.横幅一条:80元 2.签名用笔:5支:15元

十一 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本次活动是纪念国难日的活动,请大家在活动中要保持肃穆,行动要有秩序,有集体荣誉感,体现河源理工军事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良好素质。禁止追逐嬉戏,大声讲话等。

军事爱好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篇3: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近年来《黄河之声》杂志社以弘扬社会正气、开发原创作品、培育艺术新人、团结艺术名流为己任。2 0 0 8年"5·1 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黄河之声》杂志社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编辑出版了以抗震救灾为主题.以讴歌抗震英雄呼唤人生中的大爱为主要内容的专辑,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黄河之声》杂志社组织诗、词作者,著名书画家在北京举行了笔会,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参加这次笔会的有:著名诗人、学者、书画艺术家汪国真,文学博士、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中瑞投资集团董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传媒集团总裁、南京大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客座教授、《中华观察》杂志社社长、中国生产力学会首席顾问、中国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国务院紫光阁国礼中心特邀书画家、钓鱼台国宾馆特邀书画家、刘谦书画院院长刘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一频道网《E动时尚》多媒体杂志书画总监、国博书画院院长、《国博翰墨报》总编、《公益家》杂志副总编、国博翰墨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博物馆画廊主任、《和谐颂》全国书画名家大型系列画集执行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江枫,中国现代重彩写意画风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山西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现代重彩写意艺术研究院(筹)院长韩瑞(雪璜),大方斋主人、职业画家秦公卓,职业画家、08年被评为"国际华人书画百杰"爱新觉罗·兴琪,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中国著名书画家网总裁、"爱心大使"、国家一级美术师张云海,北京画院王培东工作室画、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东城区书画协会画师、北京南海画院画师张秋芳,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兼北京京华创作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李可染艺术研究会高级顾问、澳门彩墨画研究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吴维,职业画家王炯,《市长》杂志专业摄影师、《市长》杂志社首席摄影记者、正扬世纪影视有限公司创意总监、中艺摄影网校特聘艺术指导崔宗武,中国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艺术委员张玉亭,摄影师、中国国际精典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诗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九宫山道教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学会会员、北京云桥德艺国际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诗书画家》主编、《收藏经济》杂志社副社长、《中华艺术》杂志副主编、《中国艺术名人》杂志编委、《盛世收藏》杂志社艺术指导、北京大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王涵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翰海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启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副教授、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北京湖社画会副秘书长、北京文联九洲书画研究会理事、台湾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教育台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崇文美术家协会理事吴亚文,一级美术师师立照,北京名人书画副院长朱伯芳,陕西省靖边县财税系统干部米浪、王东飞等一百多名诗、词作家和书画艺术家。

笔会上,大家把真情凝聚成作品,用以讴歌英雄,弘扬真爱。

篇4:再读5·12汶川大地震

本刊特约专家撰文解读5·12大地震相关问题。

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这一天还是著名英国护士南丁格尔的生日,因此被定为国际护士节;然而,因为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天成为让无数人刻骨铭心的日子。

龙门山,是原居岷江上游的古蜀先民在东下四川盆地的迁徙途中翻越的最后一道屏障。在繁衍和扩展过程中,先民们在龙门山以及山前的成都平原留下了灿烂的古羌与古蜀文明,也经历了一次次灾难的洗礼。然而,5·12大地震造成的浩劫在龙门山和成都平原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也难寻先例。龙门山的震动摇撼了中国,让整个世界也为之侧目。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最东边的一列山脉,而整个青藏高原之所以会在地球表面高高隆起,成为世界屋脊,是因为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的南北碰撞,使青藏地块被推挤垫高,并向东西两侧滑移错动。正因为此,从中国西部一直到地中海,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龙门山正是处在这个庞大的地震带上。可是,龙门山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发生远远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地震呢?

一条“地震走廊”

根据地震台网测得的数据,5·12地震的震中位于汶川县境内。地震一般按照震中所在的位置来命名,而根据中国地震部门对地震命名的规则,地震名称所用的行政区地名不小于县级,所以5·12地震被命名为汶川地震。可这在无意之中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于是在第一时间里,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汶川,都焦灼地等待着来自汶川的消息。直到救援直升飞机首次进入汶川上空,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汶川县城虽然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周围山体出现大量滑坡与崩塌,造成大量车辆和人员在茂县-汶川-映秀-都江堰之间的公路上因山崩、滑坡被埋,但城内的房屋绝大部分都没有倒塌,汶川、茂县城内的伤亡人数比估计的要少得多。

如果你把震中标绘在地图上,你就会发现,震中在汶川县漩口镇八角庙村的桂子坪附近,距离汶川县映秀镇约11千米,距离汶川县约56千米,而直线距离最近的县级城镇其实是都江堰,约21千米。映秀镇和都江堰因为紧邻震中,都遭受到极其惨重的破坏。

不过,距离震中的远近也不能完全说明遭受破坏的情况,因为离震中比汶川还要远的什邡、绵竹、安县、北川、江油、平武和青川等县市境内的许多城镇,竟都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尤其是北川县城所在地曲山镇几乎被夷为平地,成为5·12地震后唯一放弃旧址、选择新址重建的县城。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形呢?如果循着制造5·12地震的“元凶”——龙门山地震断层去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顺理成章的。

5·12地震的震中在映秀西南方向,这里是导致地震发生的最初的断层破裂区域,位于龙门山三条主要断裂带之一的北川-映秀断裂带上。而破裂一旦发生,用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顒的话来讲,“就像在绸布店扯布一样”,破裂沿北川-映秀断层向东北方向迅速扩展,平均速度高达每秒3.1千米,延伸距离约300千米,沿途留下一条“地震走廊”,而那些遭受重创的城镇不幸都坐落在这条“地震走廊”之上。

震中在哪里

在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发现,沿着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北川-映秀断层,地表出现了多个受到强烈破坏的地段,在这些地段上都发生了罕见的地质灾害。人们称这些在地震中地表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为“宏观震中”,而把前面由地震专家利用许多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解算出来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或“仪器震中”(即仪器所测得的震中)。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那么,5·12地震的宏观震中有哪些呢?

在映秀西南方向被震毁的百花大桥旁,有一条岷江的支沟叫“牛圈沟”。顺牛圈沟而上约1千米,又有一条支沟叫“莲花芯沟”。莲花芯沟的沟尾正是5·12地震的发震断层——北川-映秀断层通过的地方,当地老乡在这里竖立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5·12地震中心喷发点”。地震时,断层上盘坚硬的花岗质岩体被向上推挤、错动,发生了强烈破碎,又因莲花芯沟沟尾的坡度陡峭,造成岩体大范围失稳并快速崩解,形成如巨龙般喷泻而下的碎屑流,顺莲花芯沟直奔牛圈沟,最后抵达岷江边。据幸存下来的老乡描述,令人恐怖的巨大爆炸声伴随遮天蔽日的烟尘持续了二三十秒。当烟尘散开后,莲花芯沟和牛圈沟的下段几乎完全被青灰色和灰白色的碎石填满,河床被垫高了几十米,原来的村舍和农田全被掩埋,仅在牛圈沟的沟口可见一两间被半埋的房屋废墟。空气中弥漫着类似硫磺或硫化氢的臭味,直到傍晚以后才渐渐散去。

据估计,当时高速运动的碎屑流的高度可达70~80米,沉积下来的堆积物厚度可达40~50米。从喷发点到牛圈沟沟口,垂直落差约500米,水平距离约2000米,估计碎屑流的运动速度超过每秒70米,所形成的碎屑流堆积体总体积约400万立方米。如果将它堆在一个足球场上,有将近600米高!

在莲花芯沟沟口,有一个很高的陡坎。地震前,水流在此形成一个高近百米的瀑布,然后跌落入牛圈沟。这种地形实际上与北川-映秀断裂带在附近通过有关:莲花芯沟相对于牛圈沟来说处于抬升状态,所以莲花芯沟沟口的这个陡坎实际上是一个断层陡坎。地震后,碎屑流冲出莲花芯沟沟口时,受陡坎的影响而发生抛射,直冲牛圈沟右岸的山坡,使得这片山坡上的大片森林被毁,影响高度在100米左右。莲花芯沟沟口瀑布的高度也因牛圈沟河床被碎石填高降低了几十米,而牛圈沟的流水被碎屑流堆积体阻塞,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莲花芯沟-牛圈沟的碎屑流,和常见的泥石流、崩塌堆积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莲花芯沟-牛圈沟的碎屑流含水很少,几乎是干的,地震后人即可在上面行走,这表明它主要是表层岩体破碎崩解的结果;其次,碎屑流的运动速度极快,这和地震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及陡峭的地形有关。另外,在巨大的地震能量释放和碎屑流高速运动过程中,坚硬的花岗质岩石也发生了强烈的破碎和研磨,其结果是,除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以外,在堆积物中还形成了大量的粉末状物质(因颜色和外观与水泥相似,被当地老乡称之为“水泥灰”),这种强烈的岩石破坏方式十分罕见。以上事实表明,在莲花芯沟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地表岩石破坏,具有宏观震中的典型特征。这里位于微观震中东北方向约7千米,与微观震中没有重合,显示了地震断层破裂由震源向东北方向扩展至地表的特征。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们通过解算地震波,发现5·12地震造成的断层面总体是向西北方向倾斜的,倾斜角度约为39°,震源深度约13~15千米,沿断层面发生的破裂和错动从地下直达地面,并沿北川-映秀断层迅速传播,传播速度高达每秒3.1千米至每秒4.4千米,大约是声速的10倍至13倍。而且断层破裂的扩展主要沿发震断层由映秀向东北方向进行,延伸距离超过200千米,而向西南方向的延伸较短,影响也较小(专家称这种方式为地震断层的单侧破裂)。专家还发现,断层的滑动位移也十分惊人,最大可达8.9米,平均为2.5米,而且断层的最大滑动位移多集中在映秀和北川附近,分别为7.5米和6.7米。经勘察现场发现,正是在这两个区域出现了两个烈度高达Ⅺ的极震破坏区,特别是映秀镇和北川县城几乎被完全摧毁。这表明,映秀和北川附近区域是两个宏观震中。

“爆炸点”之谜

在5·12地震后,人们发现了多个地表受到强烈破坏的地段,在这些地方都发生了罕见的地质灾害,当地居民称之为“爆炸点”或“喷发点”,因为他们在现场的感受“犹如火山爆发般的山崩地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爆炸点”呢?

8.0级大地震发生时,人们感觉强烈震动大约持续了1~2分钟。而地震专家经过对地震波的分析,确认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是90秒,而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0~16秒,能量释放占11%;第二阶段,16~40秒,能量释放占56%;第三阶段,40~58秒,能量释放占28%;第四阶段,58~90秒,能量释放占5%。这正是破裂沿着断层传播、能量不断释放的过程。专家经研究发现,沿着断层面的滑动和错移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在一分半钟的主震破裂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也呈波状起伏,说明破裂在传播过程中遭遇了多个障碍体的阻挡。这和人们在地表看到的破坏情况也是相吻合的。

在映秀和北川的两个极震破坏区内,沿着断层带出现了串珠状的多个“爆炸点”。除了前面提到的莲花芯沟-牛圈沟外,由此顺着北川-映秀断层往东北方向,还有都江堰龙池、彭州银厂沟、什邡岳家山、绵竹清坪、安县高川、安县茶坪、北川曲山镇、北川陈家坝、青川马公、青川东河口等多个地点,这些地方的地表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点状的破坏现象呢?原因就在于断层所经之处的岩体性质是不均一的,断层的走向因地质结构的差异而发生转折变化,导致地震能量在传递过程中在一些部位积聚和突然释放,既像一场接力赛跑,又像一连串的巨大地雷被逐个引爆。在这些“爆炸点”上都出现了罕见的巨大滑坡与山崩,掩埋村镇,堵断河流,令山川巨变。

篇5: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

系列活动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活动背景———————————————————3-4

二、活动目的———————————————————

4三、活动项目———————————————————4-5

四、相关流程———————————————————5-6

五、主办方————————————————————7

六、人员安排———————————————————7

七、参与对象———————————————————7

八、经费预算———————————————————7

九、注意事项———————————————————7

十、附——————————————————————8

热爱我们的地球

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系列活动

具体策划

一、活动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面对这场举世震惊的灾难,灾区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带领下,所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震撼了全世界。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2010年3月20日,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125公里的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上的艾雅法拉火山开始了190年来的首次喷发。这次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在高空飘散的火山灰致使欧洲多个机场纷纷关闭,造成巨大损失。

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232人死亡、14554人失踪。

近年来地球一次次地震动,这是不是在向我们人类表达抗议呢?我们现在对地球又有多少重视呢?

为此,2011年5月12日我们xx大学xx学院科技协会将举办一场名为“热爱我们的地球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系列活动来引发大家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唤起人们对地球母亲的更多关注,同时悼念死者,祈福生者。

二、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更加意识到地球的唯一性和生命的可贵,并懂得去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珍惜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又重新在这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日子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三、活动项目

(一)第一部分:废弃物品拼图大赛

即将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品以大头针、胶带、细绳等连接在一起拼出自己心中的图案画卷,并借此引发同学们对废弃物品再利用的思考,切中主题。组织协会内部人员打分,评选优秀作品,条件成熟还可考虑义卖。

(二)第二部分:成果展示

1.展出前期选出的优秀参赛作品;展出有关地震灾区现场、救灾场景、灾后重建成果等方面的图片

2.横幅签名,传达对遇难同胞的哀思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四、相关流程

1.将部门搜集到的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资料以图片展板的形式展出,并附带有相关的解说;同时展示参赛作品

时间:2011年5月12日上午

地点:

2.在学院主干道上,请过往的同学在名为“怎能忘记你——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横幅上签名,传达对地震中死难同胞的深深哀思

时间:2011年5月12日中午

地点:

具体流程

第一阶段:活动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器材及其他物品,做好人员安排,每一个活动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并维持好该区域的活动秩序

第二阶段:各负责人员带领好各自负责的人员准时并有秩序的到达活动现场,开始准备并布置活动现场,保证好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 1.活动期间,以不间断地广播活动稿件,不间断地播放励志音乐的形式带动过往同学积极在主题条幅上签名并让同学参观准备好的图片。

2.活动开始后,组织佩戴绶带的流动人员面带微笑的向过往同学耐心的讲解活动的内容及意义并积极邀请同学过去上前签名

3,在用电设备旁边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提醒过往同学注意安。

第四阶段:

活动结束后,先检查所用器材及物品是否有损坏或者丢失,人员是否到齐,确认无误后有秩序的撤离活动现场,并留下人员清理活动现场

第五阶段:认真做好此次活动总结

五、主办方

六、人员安排

由协会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分工

七、参与对象

八、经费预算

预计大概400元,主要用于一条横幅及彩色图片的打印。条幅1条、签名笔5个、大小型图片、大型展板若干

九、注意事项

1.做好活动前的相关准备,尤其是图片的搜集、筛选 2.各组织人员负起责任,所有活动参与人员尽量统一着装 3.维护好活动现场的秩序,注意保持地面卫生 4.出现突发状况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并及时解决 5.合理安排人员,确保活动有序正常的进行

6.临时有事需要请假的参与人员需要向负责人说明,方可离开活动现场

7.活动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附

篇6: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二时十八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顿时江河呜咽、神州悲泣,十万无辜百姓罹难,无数家庭毁灭,党中央、国务院即使部署抗震救灾。那一刻我的心碎了,泪涨了,一个爱心飞到了四川,为此我写下了几首诗,其中一首曰:《望四川》。今天正逢汶川地震一周年,为寄托哀思和对四川的关心关爱和关怀,特赋诗一首,曰:问四川——四川,我曾惦记的山川田园,四川,我曾挂怀的断壁残墙,四川,我曾陌生而亲爱的父老乡亲啊,——你们现在可好?

四川,我曾献上爱心的地方,四川,我曾反复送上祈祷的远乡,你可知道我这一刻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吗?

四川,我想知道——

您身上的伤痕是否得到治疗?

您心中的阴影是否已被驱跑?

我知道,这个伤痕真的太深了,这个阴影真的太可怕了。

但我还是想要告诉您——

阴影再重也应该尽量驱掉

伤痕再深也要有抚平的力量!

四川,一年了——

不短也不长,但你却在我心中一直萦绕。

那里没有我的亲人,却比我任何有亲人的地方都令我心焦。我想知道——

篇7: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忘不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山崩地裂,灾难降临的时刻

忘不了2008年5月19日全国哀悼日

举国同哀,悲痛万分,心灵震撼

忘不了胡主席、温总理那沉痛的心情,慈祥的面孔,激昂的话语你们活着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我们永远在一起

忘不了废墟下的人们,那生的希望,那求救的眼神他们也想学习、工作,过幸福美好的生活

忘不了中铁二局抗震救灾抢险队奔赴灾区

他们再次担当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忘不了国企员工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他们谱写出一曲曲心系灾区,情动四方的英雄壮歌忘不了顽强拼搏的人民子弟兵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危难之时舍己为人,鞠躬尽瘁忘不了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将生存的希望挽留

忘不了灾区人民的伤痛,全国人民的悲痛

将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化悲痛为力量

忘不了人们对灾区人民的鼎力相助

将会信心百倍重建美好的家园,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忘不了那阴霾恐惧的一天

忘不了那生离死别的瞬间

篇8: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让硬朗的心脆弱地流浪:

大地中默默地哀思,

山冈上静静地守望,

丛林里依依地告别,

江河边深深地惆怅;

一支支鲜花,一束束心香,

一次次弯膝,一行行泪淌。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心痛的泪水好烫好烫;

啊!"5·12"能看到男人什么?

刚性收起,柔性万丈!

这一天男人不选择坚强,

让久埋的情自然地释放:

城乡中淡淡的装束,

大街上红红的眼眶,

人群里重重的脚步,

嘴唇边点点的庖伤:

就为了妻儿,就为了兄弟,

就为了姐妹,就为了爹娘。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真情的泪水好烫好烫;

啊!"5·12"能看到男人什么?

篇9: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这张美丽的照片,来自“瞬间永恒——‘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纪实摄影展”。

这个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展览想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故事:四川是如何度过这三年的。

影展分为四个主题区,前三个“昔日家园”、“家园倾覆”、“重建之路”用对比手法,将三年中震前、震时、震后,物质家园的原貌、被毁、重建的过程做以诠释。影展的第四部分是“四川精神”,在影像中再现了属于四川人的精神家园。

“大灾让我们失去的是什么?伤痛并不是我们期望所表述的唯一。物质的毁损这是任何一场灾难无法避免的,精神的家园却不是用金钱来堆砌修建的,如何用这样的影展来带给观者以思考,四川人民用坚韧、乐观、忍耐、刚强不屈的性格,在短短三年的时间,让天府之国看起来更美。”展览策展人孟繁佳对《小康》记者说,“我记得张桐胜先生拍过这样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在北川中学震时倒坍的篮球架下,有三五同学无助地倚靠在一起,目光茫然地看着灰白的周围。另一张是在新北川中学的操场上,篮球架下几个学生在读书,旁边塑胶跑道上散步的同学也笑逐颜开地似乎在讨论着什么,远端背景是夕阳下崭新的校舍……这种对比,就是一种震撼。”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一家三口人在震后几天内分别进入了四川:他自己作为军旅摄影家的身份入川;他的爱人作为军医入川为灾民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儿子则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三口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全力帮助着灾民。

这个展览上的压题照片“永恒的瞬间”即出自张桐胜的手笔——2008年5月24日,震后第十二天。张桐胜独自走在北川中学的一片废墟之中,看到一面屹立不倒的五星红旗。他迅速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个永恒的瞬间。

这张照片划时代的意义在于清晰地记录了三年前举国为死难者降半旗致哀的瞬间,记录了一个国家的苦难与进步。

这个影展还有大量广为人知的照片,如“敬礼娃娃”郎铮、刺绣女孩钟思琦、举牌感恩的老人等等。

篇10: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当我们还沉浸在母亲节的欢乐中时,一场不幸的灾难来临了!那就是5.12地震。一座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变成了坟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下子消失了,一棵棵青翠的风景树一转眼倒下了,真是天大的不幸啊!四川汶川虽然遭受如此的劫难,但祖国的上空却回荡着嘹亮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你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即刻坐专机奔赴灾区,稳定灾民,指挥赈灾。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不畏惧余震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救灾部队源源不断的奔赴灾区,几十万部队及时赶往救灾现场,废墟中垂死的灾民得救了,一具具死难者的尸体,得以及时入土为安,一个个受害者悲痛欲绝的心,得到及时的宽慰,一条条阻塞的公路,疏通了,一车车赈灾的物资运来了,一个个灾民用来暂时居住的帐篷,得以及时搭起来了,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无数支医疗队赶来了,无数伤员的伤势得到了控制,伤员们被飞机、救护车等运输工具,及时送到全国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

全国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捐款在不断进行,所捐的钱、物在迅猛的增长,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几十亿„„

甚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纷纷捐款,这不仅是四川汶川的灾难,也是全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世界的灾难,全世界的人民都关心着我们汶川的灾民。

地震带来了。普天之下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容我将这些事迹,慢慢道来:

1、有“千岁军”之称的空15军空降兵部队早前被派往四川救灾,由于工作危险重重,有的队员出发前写下了遗书。

2、一位刘校长,顾不上被埋在废墟中的儿子和生死未卜的妻子,奔波在救灾现场。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他的妻儿都死了。

3、张家春老师,当教室门承受不了压力要倒的时候,他毅然用双肩死死地托住门框,用血肉之躯,为学生撑开了逃生大门。

4、30岁的羌族老师,被无情的废墟吞没了,门外却站着他救出来的46个孩子。

5、李佳萍老师,她本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却把生的机会让给学生。她在疏散了30多个学生以后,却眼睁睁的看着水泥板压在自己身上,在狭小、黑暗的空间里,她忍住剧痛,跟孩子们拉家常,讲故事,摆笑话。在她的安慰和鼓励下,孩子们渐渐有了努力自救的勇气,三天三夜后孩子们终于全部获救了,而敬爱的李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6、程玉宝老师,明知自己的孩子早已死亡,却还坚守在救人第一线。

7、曾长友老师,用身躯将门用力顶住,同学在他指挥下顺利地逃生,可自己却被埋在了深深的废墟之中„„。这些动人的事迹,不胜枚举。

在5.12大地震中,有40位北川中学老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有18位老师放弃了,能在第一时间,挽救自己的子女的机会!在危急关头,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正如,遇难者张米亚老师说的那样: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是所有老师在忘我牺牲那一刻的心声。是爱的歌声,更是爱的见证。

篇11: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您还记得吗?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

您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县。

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

顷刻之间,汶川震动,四川震动,重庆震动,湖北震动,上海震动,北京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公路阻断,桥梁坍塌,房屋倾颓,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

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顷刻之间,嗷嗷待哺的婴儿失去了母亲,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

顷刻之间,药品告急,血浆告急,食品告急,饮水告急,棉被告急,衣物告急,医务人员告急,抗灾物资告急!

汶川震颤了,四川震颤了,大地震颤了!

在这生死时刻,温总理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断壁残垣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

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

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

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捐款雪花般飞来。上海1200万,山西1000万,辽宁1000万,江苏1000万,浙江1000万„„

在这生死时刻,许多企业纷纷解囊。富士康6000万,中国银行2300万,建设银行2000万,益万海嘉里2000,中国人寿1600万„„

在这生死时刻,成都市,献血的群众排成了长龙;清华校园,献血的数千名师生排成了长龙;大洋彼岸,捐款的华人华侨排成了长龙„„

你的心灵震颤了,我的心灵震颤了,炎黄子孙的心灵震颤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亲爱的同胞们,当我们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兄弟?

亲爱的同胞们,当我们在饭店饱食美味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饥肠辘辘的受难姐妹?

亲爱的同胞们,当我们在挑选名牌服装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衣不蔽体的父老乡亲?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们大家的手,捞起衣袖,为灾区的兄弟姐妹献几滴鲜红的血液吧!

打开你的衣柜,打开我的衣柜,打开我们大家的衣柜,选几件过时了的干净衣服,为灾区的兄弟姐妹送上我们的一片温暖吧!

省下一包烟,省下一盒糖,省下一桶面,省下一杯奶,为灾区的兄弟姐妹送上我们的一份爱心吧!

我们坚信,“众人划桨开大船”。有了你的参与,有了我的参与,有了我们大家的参与,破败的家园一定会变成美好的花园!

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你的付出,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们大家的付出,那无数张愁苦的脸上定会绽放出甜美的笑靥。

篇12: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天崩地拆锦绣乱。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脊梁,好好的活下去。

篇13: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一、地震对于房地产市场影响是间接的, 对消费者心态影响是直接的

地震对房地产总体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川北地区基本上属于农村地区的乡村和山区, 大地震虽然对该地区房屋造成毁灭性破坏, 但受灾群众多数不属于商品房的有效消费群体。地震不但对于既定的宏观性房地产紧缩性金融政策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使其日益趋紧, 相反因抗震救灾工作的需要, 国家宏观经济紧缩政策还可能出现趋缓迹象。对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也都不会造成根本性的不利影响, 虽然购房者短期观望情绪加重、购房意愿减弱对市场会有影响, 个别企业业绩会由于停工造成工期延误而受到影响, 但灾后重建, 安置灾民必定会“大兴土木”, 据财政部报告, 截至6月17日12时, 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39.31亿元, 如果灾后重建与城市化过程相结合, 此次受灾地区1000多万农村地区的居民将来会成为城镇住房的消费者, 使得住房消费群体扩大, 虽然他们需要的是低价房与政府有所补贴的限价房, 房价未必会大幅上升, 但随着自住性住房需求的进一步加大和对房屋抗震能力要求的提高, 必然会导致对建筑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对原有国内市场的建筑材料供求产生影响, 继而引起开发商建筑成本的上升, 从而引发房价继续攀升。而在大地震中身居高层楼宇、写字间亲身感受到“物体震荡”、“房屋飘移”之感的潜在购房消费者购房心态必发生重大变化, 有媒体调查显示, 受地震影响, 有超过60%的购房计划延缓, 汶川大地震也让更多消费者关注一些低密度、楼间距宽敞的次新房。因此, 次新房在商品房市场典型区域供应下降、价格畸高、整体观望以及地震所产生的购房消费心理预警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受到市场的追捧。购房者对房屋建筑质量、结构等会更加关注, 多会倾向于选择多层而非高层建筑, 而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土地供应的有限性, 必然导致土地成本上升, 引领房价走高。

二、地震影响房地产市场是暂时的, 住房消费需求则是永恒的

房价是否上涨取决于两点:如果是自住性住房需求, 取决于供求关系;如果是投资性住房消费, 取决于房价上涨预期。目前房价到底是否出现了因地震而“拐”性下降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5月份, 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 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1%, 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5.7%, 涨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在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 涨幅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4%, 涨幅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可知, 房价依然保持稳定, 多空双方处于胶着阶段。从自住消费来看, 刚性需求仍然存在, 我国未来15年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建国后, 我国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而与未来15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息息相关的是1963年~1974年的第二次“婴儿潮”和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第三次“婴儿潮”, 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保守地估计, 25岁~45岁群体是购买商品房的主要群体, 理论上讲25岁~35岁人员处于会婚龄期, 而年1600万进城人员和年1000万对成婚家庭而形成的家庭分裂需求, 则形成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全国平均2.81%的空屋率即使全部能投入租赁之中, 也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张的人口增长, 年新增住房的建设速度尤其是年产商品房400万套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2007年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58236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4.3%, 而商品房销售面积76193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23.2%, 其中商品住宅69104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24.7%则充分说明商品房住宅市场供不应求。除非国家宏观经济出现重大波动, 导致剧烈的货币政策紧缩, 否则在2010年前, 35岁~45岁群体的住房改善需求和投资需求仍将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房价仍会持续上涨;城镇居民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数从2003年的3.01下降为2006年的2.95, 这意味着家庭分化速度在不断加剧, 住房的刚性需求仍在持续的扩大。而投资性房产则面临两大风险, 一是政策风险, 二是国际市场下挫所造成的心理影响。政策风险毋庸置疑, 政府继续收紧银根、地根, 同时税收政策等对于投资性住房不利, 成本的增加会导致收益下降, 而限价房进入市场会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影响。当预期收益无法弥补风险的时候, 投资性住房会大幅下挫。以美、英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 会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心理影响, 而不是实质影响。但鉴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严格控制外资流入, 国际房地产市场下降不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大地震后, 对自主购房和投资性购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从住房市场的自住性来分析, 买房是大事, 大地震是震不倒消费需求的, 但有可能让购房者将买房时间推迟而已;投资性或投机性购房因为大地震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投资或投机渠道, 只会使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使人们对建筑形态和楼层的高低有了新的要求, 如更喜欢选择楼层低的房子和抗震性能较强的现浇工艺的房子, 而引发住房市场的消费结构, 房价会因为房屋建筑中抗震技术和工艺的应用而提高5%左右的初始造价成本, 而建筑成本的提高, 只会使房价提高。

三、地震对“棚户区”是毁灭性的, 对住房质量的预期是永生的

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四川、甘肃、陕西灾区对口建设的25万套一期过渡安置房的竣工, 表示过渡安置房建设第一阶段已经顺利完成。这次汶川大地震致使汶川、北川、绵竹、都江堰、彭州等地的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 很多房屋倒塌、损毁, 汶川县八个镇被夷为平地, 大多数人也是因为房屋倒塌而遇难, 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 房屋损毁严重, 房屋结构安全、抗震性能等问题, 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地震发生地的局部照片发现, 当地砖混结构的房屋较多, 钢筋使用较少, 而这类结构的房屋在地震中抗震性较弱, 也容易倒塌。框架结构的房屋则一般裂开程度严重, 但不至于倒塌, 而框架结构房屋现浇楼板, 这种楼板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楼板与墙、梁是连成一体的, 在晃动的时候拉结力强, 比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整体性能好, 抗震能力较强, 是很不容易破坏的。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的多元化和舒适度的不断提高, 对住房结构以及配套与房屋品质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期望更多的新建商品房在生态环境、绿化、人文景观及配套的城市公共设施如地铁、轻轨、学校、商场、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人们为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求的生存, 势必会用钢筋、水泥浇灌使住房由砖混结构向立体、点式的多层框架空间发展, 但其建筑成本伴随着国际市场2008年5月 (年同比, 下同) 铁矿石84.73%的价格涨幅和焦炭价格上涨95.32%、铁合金价格上涨63.9%等因素影响使之钢材价格上涨37.14%, 摊到房价里, 将导致成本每平方米上涨2%~3%, 铝材、铜材、水泥等原材料涨价, 将导致成本每平方米上涨10%;电梯的使用和公摊面积的扩大、地下车房的设置、新型建材的大量采用以及智能化管理程度的逐步提高, 小区环境的改善, 楼盘的景观装扮, 都将要求房屋布局更科学和人性化, 集“人文、教育、生态、运动”等优美居家环境及优秀的建筑设计于一体。但更科学和人性化的设计与建设使投资成本加大, 而加大的投资成本则会转嫁给房屋的购买者承受, 也必将促使房价持续走高。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开发和建设,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追求的生活目标。大灾之后, 人们更加珍惜生命, 更加重视亲情和享受“天伦之乐”, 而这一切取决于“居者有其屋”的实现。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带给灾区人民的创伤在短期内是不可愈合的, 但对我国房价趋势影响是短期而有限的, 房价走势在中央宏观调控下会去其“虚幻”泡沫还其本来面目, 也必将根据供需关系和制约因素而呈现自然发展。

摘要:自2003年建设部出台的18号文件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改成“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开始, 保障性住房被商品房所取代——尽管它带有“保障性质”, 但毕竟落脚点在“商品住房”上, 自此, 拉开了我国房价上涨的大趋势。虽从2005年3月开始, 政府为了打击炒房, 平抑房屋价格,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但事与愿违, 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 时至2008年, 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 “拐”声四起, 涨跌端倪未现之际, 5.12汶川大地震突发, 对我国房价上升趋势会发生那些影响?房价又将会走向何方?

关键词:市场需求,房价,趋势,人口

参考文献

[1]敖 虹:设防度太低—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严重[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05~16

[2]杨殿学:试论我国房价发展趋势.商业研究, 2006年第24期

[3]史西成:四大表情背后有玄机[N].华商报, 2007~10~30 (C2)

篇14: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本刊讯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际,苏州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日本著名地震学家、日本极地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开拓者神沼克伊教授编著的《地震知识读本》。

全书侧重从防震减灾实用的角度,对地震多发国家日本社会的地震对策、城市抗震设防、地震预报研究现状和进展、国民防震减灾教育以及日本民众面对地震灾害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防备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同时结合对中国地震灾害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地震预报、防备、救援等方面的对策,以期对震灾防御、监测预报、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的工作有所裨益,为中国的抗震减灾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朱传镇教授校译了本书并作序。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也是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地震知识读本》的出版,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儿童作家秦文君新书《云裳》传大爱

本刊讯 (记者韩阳)汶川地震,留给我们一场国殇,这一年的时间,诸多围绕震区发生的故事,不约而同地汇聚为一条重新定义生命坐标的轨迹。近日春风文艺出版社邀请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带着2000本新书一一部写给孩子们反映人间大爱的《云裳》,到四川签名赠送。

《云裳》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汶川震后,秦文君怀着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不能缺失的责任感,经过深入采访,根据都江堰来沪治疗的一个伤员女孩子的故事为基础,艰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为了纪念那些离开的人,为了鼓励那些幸存却需要面对种种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坚强面对生活的孩子们。《云裳》是2008年上海市作协重大优秀创作项目,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精品力作。该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

受成都市委宣传部的邀请,秦文君参加“华人作家灾区行——震后一年的牵挂”活动,于5月8日-12日前往四川,看望坚强勇敢的川娃子。春风文艺出版社特意为此次活动准备了2000册《云裳》,并邀请秦文君到《云裳》故事的发生地一都江堰,为那里的小学生签名赠书。

接力社爱心捐赠灾区学校

本刊讯(记者韩阳)在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之际,四川岷江音乐台与接力出版社、四川新闻出版局、成都青山比亚迪等机构联合发起“爱回首-5·12抗震救灾特别活动”。活动中主办方组织曾经的志愿者重返震区,为孩子捐赠“爱心书架+1对1捐助”,并去地震遗址缅怀。

据此次活动的发起方四川岷江音乐台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希望让民众的实际行动表达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表达社会各界对灾区儿童的关切之情,激励灾区人民重整信心加快家乡建设,重现美丽天府昔日风貌。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接力社从去年震灾发生后,就非常关心地震灾区孩子们的情况,不仅捐款10万余元,还捐赠100万码洋的全品种少儿读物,并用7天时间策划出版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署长柳斌杰审阅并作序的《抱抱你抱抱我——儿童心灵抚慰彩绘读本》4万册第一时间送往灾区,此外,接力社还联合接力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开发科普教育动画片《知识守护生命》,分“地震科普知识”和“抗震英雄少年”两篇,时长45分钟。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系列图书纪念“5·12”地震一周年

本刊讯(通讯员任春)为“5·12”地震一周年之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下属各社新近又推出了纪实文学《赤子之心》,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震中在人心》,一线医务工作者优秀征文集《大爱无边》和纪实摄影集《一年》等图书,记录下令全国人民震颤与感动的点滴,承担起积淀传承的文化责任。

篇15: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演讲稿

纪念5.12演讲稿,几个鲜红的数字,是让人精神紧崩的数字,是让人心情沉重,但又唤来坚毅与顽强的数字.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始无前例的强度.倾刻间,强大的能量由地底纷涌而出.在毫无预兆的几分钟内,把一切化为人间炼狱.四起的岩石破裂声中夹杂人们惊恐绝望的呼号.道路挤压着变形.到处是楼宇崩坏的声音.砖瓦岩石坠地的声音.玻璃碎裂的声音.人们呼喊.尖叫.却显得那么无助和无济于世.在这强大的毁灭性力量面前.人类是软弱和无助的.几分钟后的宁静.时间仿佛停止了.只有远处楼房倒塌的声音.沉闷地像是骨头在体内被压断.空气中弥漫着粉尘.和着痛楚的泪水模糊着人们的视线.断断续续的痛哭声和呻吟声显得四周更加安静.转眼的变化让人们目瞪口呆.耳边仿佛隔了一层水.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无规则地散落在分成大小不一.不计其数的道路碎片上.它们被轻易地挤碎,像。。

点击更多的5.12汶川地震纪念演讲稿

篇16: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们,因为在我,甚至更多人心目中,你们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感谢你,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消防部队,面对困难,你们毫无畏惧,你们冒着生命危险,行最艰难的路,趟最湍急的水,在死亡面前,你们面不改色!那开在空中的伞花,还有那忙碌的身影,一个一个战士,一抹抹绿色,不正是希望的曙光吗?没有太多的语言,你们用行动诠释当代军人的风采。因为你们是军人,所以你们必须这样做吗?不,不是这样的。军人也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孩子的父亲。褪去那身绿色,你们也是平凡人,但你们却无怨无悔。感谢你,白衣天使,当灾情传来时,你们便火速赶往灾区。横断的山石没有阻拦到你们,余震也暂停不了你们脚步,你们救人,安慰伤者„„一时是从容镇静的医生,一时却又变成灾民的亲友,你们把无微不至的爱带到灾区,给他们的生命护航。

感谢你,志愿者!你们从天南地北赶来,用爱搭起桥梁,让灾民们安全到达彼岸;用爱搭起帐篷,让灾民躲过风吹日晒,也许你只是一名工人,或是养尊处优的老板,但此时,你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志愿者。你们放下自己的事,投入到灾区的救援工作,你们身上流淌的,是浓浓的同胞之情!

你们用嘶哑的声音,唤醒即将要沉睡的心灵,你们用磨破的双手,捧起一张张挂眼泪的脸庞。但你们麻利的动作,却掩饰不了你们眉宇间的疲劳。最可爱的军人,你们辛苦了,我们不会忘记,曾是那一抹抹绿色在废墟上播洒希望。

最可亲的白衣天使,你们的行为,不是用“救死扶伤”就能囊括的,而是毫无保留的奉献着自己。

最可敬的志愿者,这百年不遇的灾难中,你们身上凝聚的,是所有同胞的温暖和牵挂!

你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从未弯曲过!

此致

篇17: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更加”,是在汶川灾后重建的报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词:校园要更加坚固、住房要更加舒适、设备要更加完善……所有的“更加”,实际上是两个“更加”:家乡会更加美,生活会更加好!

两周年过去,这样的“更加”,也已经慢慢落实成了展现眼前的图画:北川新县城,塔吊林立,9月底将形成城市基本功能;3002所需重建的学校,已有2609所竣工。

灾难本身并不会让我们前行,带来进步的,是我们在对抗灾难时积累起的经验、凝聚起的智慧和激发出的精神。所有的“更加”,并不是建立在灾难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抗灾难的人之上。如果没有重建地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的同时挽起衣袖,怎会有被地震破坏的工厂重新马达轰鸣?没有对口支援地区不分你我的倾力援助,怎会有“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奇迹?没有全国人民的心心系念守望相助,怎么有明亮教室里孩子们的清亮书声、怎么有整洁砖房中升腾的袅袅炊烟?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前行,并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更加”。经历了汶川地震的考验,经历了震撼天地的生死救援,经历了国旗低垂的举国哀悼,经历了热火朝天的恢复重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对种种考验、磨难。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强震。这一次,人们没有张惶,国家立即启动一级响应预案,救援队伍迅速进入灾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和数据;这一次,没有犹豫,微博成为新信息传播方式,民间慈善组织迅速开始筹集善款,明星们组织筹款义演,电视台暂停播放娱乐节目;这一次,没有疾呼,应对自然灾害,进行心理救助,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自觉……是的,这就是深重国殇换来的坚实进步,这就是汶川废墟生长起的不屈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与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树”。

更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一道,成为灾难为中国带来的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玉树7日,国旗再次为遇难的同胞低垂,各报纸、网站,以黑白铭记生命;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玉树灾区儿童与中外小朋友手拉手,被众人高高举起……不仅是对灾难中陨落生命的尊重,我们也看到王家岭井底井外对生命的坚守,看到西南旱灾中爱心如甘霖滋润心田。哪里有需要帮助、需要尊重的个体,哪里就是汶川,就是玉树。“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难道不是汶川精神的延绵?

篇18:5_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活动策划

通过研究以往发生的地震我们发现, 地震震级大于里氏4.0级的时候, 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 比如崩塌滑坡等。如果地震是发生在地质环境本身就很脆弱的地区, 那么就会引发数以万计的地质灾害, 同时, 这些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也将变得非常广泛, 这些崩塌滑坡对人们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容小觑, 甚至可以占到整个地震给人们造成生命损失的百分之四十还多, 因此需要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1 典型研究区

本文选取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研究区, 都是处于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 也就是发震断层映秀到北川断层的两端和中央位置。

都江堰到汶川路研究区:都江堰到汶川路研究区属于国道213线, 全长大概90千米, 汶川大地震导致这个路段出现了大量的崩塌和滑坡灾害, 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进行。经过研究, 本路段大多都是岩浆岩, 映秀到北川到断层是从下端通过了研究区, 而茂———汶断裂层则是沿着岷江从上端通过了研究区, 与震中的距离大约有10千米。通过研究震后航空影像可以发现, 公路沿线一共有三百多个地质灾害点, 一共有25千米左右的道路被地质灾害破坏掉, 大部分都是被冲毁或者掩埋。

北川到安县研究区:北川到安县研究区是在北川、安县、绵竹以及茂县的交界处, 和震中的距离大约有110千米左右, 这个研究区受到地震的破坏比较严重, 而且属于典型的地震触发地质灾害, 象汶川大地震的最大滑坡安县大光包滑坡, 第二大滑坡绵竹文家沟滑坡以及唐家山堰塞湖滑坡等, 都是在北川到安县研究区内发生的。这个区域的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板岩、砂岩、千枚岩、碳酸盐岩以及砂浆岩等。同样的, 研究过遥感影像之后, 可以看清楚本研究区内的地质灾害具体情况。

2 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上/下盘效应:上/下盘效应最先研究的是美国的两位学者, 他们观察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记录以及其他的逆断层型地震记录, 发现了断层上盘的加速度峰值系统地要比下盘的加速度峰值略高;我国的学者研究了台湾的地震记录, 证明了上/下盘效应的存在, 并且发现了加速度峰值上存在着下盘衰减较快而上盘衰减较慢的现象。汶川大地震从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谱来看, 属于逆冲兼有右旋走滑运动的破裂方式, 并且从地震地质的角度上来分析, 也可以证明存在着上/下盘效应。在汶川大地震的灾区, 可以看到很多下盘房屋损毁较轻而上盘房屋完全倒塌的现象;特别是统计和分析以上两个典型研究区的地震灾害之后, 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这个效应。

距离效应:通过两个典型研究区的数据来看, 可以发现这个特点, 那就是本次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距离发震断层越近, 那么地质灾害分布的密度就越大, 反之, 地震灾害分布的密度就越小。如果再深入一些研究的话, 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如果地质灾害距离发震断层是在同一个距离之内, 受上/下盘效应的影响, 可以得知下盘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要明显低于上盘;另外, 在以往的资料中, 断层上盘的10千米范围以内属于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 但是通过实地的调查以及具体的研究可以得知, 将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归纳入断层上盘的7千米以内;并且通过研究还可以发现, 发震断层控制着大型滑坡的分布, 大型滑坡触发的决定因素就是地震波对破体的强烈冲击;地震波对坡体的作用也受到与发震断层距离远近的影响, 离发震断层越远, 地震波对坡体的作用就越小, 这样触发大型滑坡的机率。

拐点及错列部位效应:通过一系列的资料研究以及野外调查, 我们可以发现地震区的所有转折和错列部位都属于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这主要是因为, 断裂的转折和错列部位在断层整体错动的作用下, 会发生更深的剪断和破裂的现象, 从而将更多的能量释放出来, 甚至局部还会出现一些强烈的震动等现象, 这样就形成了次级震源, 在这个部位也容易发生一些地质灾害。

方向效应:地形条件也往往控制着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滑动方向, 以龙门山为例, 龙门山两侧的水系是垂直龙门山走向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发育, 所以, 在一般情况下, 滑坡应该是平行于龙门山走向和断层走向方向滑动, 也就是东北到西南走向。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 滑坡的滑动方向不仅仅是受到地形条件的控制作用, 还受到强震地震波在垂直断层方向的传播的控制作用;因为地震波在垂直断层方向有着很大的强度, 因此, 坡体的震裂和抛出就会沿着这个方向;同时, 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地震波和地面运动的强度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并且垂直断层的方向地震波和地面运动是最强的。

3 结语

本文简要叙述了汶川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然后对几个震区的典型区域进行了研究, 重点分析了地震灾害的断层效应,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黄润秋, 李为乐.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 2009, 2 (1) :123-124.

[2]蔡国军, 黄润秋, 严明, 龚满福.反倾向边坡开挖变形破裂响应的物理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 (4) :145-146.

上一篇:博联考研博联考研下一篇:高中生感恩祖国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