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简介

2024-04-28

李希贵简介(通用4篇)

篇1:李希贵简介

读李希贵的《放弃百分之百》有感

在育人工作的第一线,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实施新课改,学习专家的理论,学习名教师,名校长的著作,使每一个教师与时俱进。通过读李希贵校长的著作《面向个体化的教育》受益匪浅,特别是《放弃百分之百》

我们为那些已经在各个专业领域里崭露头角而学科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成长的平台。那位在马术上崭露头角的女孩,因为需要诸多高中课程里没有的知识与能力,于是,我们也从需求出发,为她开设了交际英语、欧洲文化史等课程。

看起来,我们放弃了一个“百分之百”,但是,我们也有可能收获另一个“百分之百”。前一个“百分之百”是学校的“面子”,而后一个“百分之百”却是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了对后一个“百分百”的肯定和认可,老师们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加关注高中三年如何为他们的未来奠基,才会更加关注如何为他们的精彩人生铺路。毕竟,分数之外有值得我们更加重视的东西。勇于放弃“重点本科上线率的100%”,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个放弃,折射出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校长的教育教学观念。

回顾数学教学,我们要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教师,要勇于舍弃一些东西;不要只注重优秀率,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反思:我的数学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篇2:李希贵简介

品读:李希贵的“教育金言”-[精品收藏]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李希贵的“教育金言” 李希贵是教育界的后起之秀,“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流于他口。品读他的教育金言,让人进入一个神情气爽的境界;升华教育理念,提样为人师者的乐趣。他为什么取得巨大成功?一切的一切缘于他前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就不能拿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老师们应从各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长处。针对既无特点又无棱角的孩子,我们应该由学生本人提出自己的优势,教师给于奖励,使每个孩子都有受到鼓励的机会。从一个角度看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增加了评价的尺子,也就增加了成才的可能。——即使使天才,也许眼成功的机会来酿造信心。成功教育才能使学生走向成功,失败教育只能导致学生失败。教师的责任就是再教育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学生的成功,甚至百失败演变成成功。——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们总喜欢从道德抑或政治的角度把学生划分成好学生、差学生乃至坏学生,以致于我们不敢推算,到底有多少稍微有一点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我们的指责而在年轻的心灵里流下终生难以抹去的阴影。让我们记住李希贵这句话:“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最大限度的用心理剖析的办法来研究,而最小限度的用道德的尺子来评价。” ——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的面对忘乎所以的孩子现在人们都认识到表扬对孩子的重要性,但面对一表扬就忘乎所以的孩子,一些老师又产生了犹疑——这些孩子也许原本就不适合表扬。实际上这恰恰暴露了真实得自我,这应当是教育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能迈出第二步——有针对行的帮助孩子纠正偏差。“只有不合格的教育,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斯言信之!——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道德磨练 “我讲你听”、“我要求你执行”的德育方式已到了需要抛弃的时候了。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自我情感的体验以形成意志品格。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达到“情感升华”的境界。——培育民主意识生长的土壤 ——民主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土壤民主化的课堂让孩子们找到了芳菲自己思想的天空——真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谁能说这样的课堂以后不会培养出爱迪生、培养出爱因斯坦呢? ——让学生登上前台唱主角 ——磨练学生的心理忍受力——让学生失望一次 ——重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为四十岁做准备 ——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把孩子放到集体中教育 ——分段实现大目标和超越自我 ——语文课改:还给学生读书的权利 ——给学生反思的机会 ——对兴趣的态度是疏而不堵 ——面对矛盾冲突,要尽可能地冷处理 ——在成就学生地同时成就教师 ——满足职工成为“人物”的欲望,让人人都成为英雄

篇3:李希贵简介

本刊记者:李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来沈阳为沈阳教育界的同仁传经送宝。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全国教育界树起了一面旗帜。请您谈谈在改革中,做为校长应该关注什么?

李希贵: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能和沈阳的同行们分享我们改革的一些做法。当下有很多理念不能落地,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缺少某些原则、模型、路径、要素。比如很多人在描述十一学校的改革时都会提到“走班制改革”,我不断地纠正这种说法,这项改革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改革,“走班”只是表面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方法而忽略了方法背后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我要谈的是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方法论是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观是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践体现。也就是说,看法与做法、理论与路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

首先说说原则。为什么我们经常把好经念歪了,我们的世界观总是帮不了方法论,一切为学生总是落不到校园里或课堂上,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确立了错误的方法论原则。在宏观的世界观与微观的方法论中间,我们应该建立中观层面的原则,构造非平衡的开放性。

4月14日,是科比的告别赛。在告别赛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在争论明天的科比赛该不该放假,该不该让学生看球赛。很多干部请示我,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学校干部遇到类似的情况每次都要请示校长。尽管我们的世界观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不断地请示校长?因为确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一直藏在我们内心,我们始终没有告诉过他们。我们始终淡化着行动纲要、价值观,但其实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这些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1.需求。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学生的需求一定不是这些学生、那些学生的需求,而是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都要满足。如果你把所有教室的电视打开作为看球的场地,那你就会伤害另一些学生的需求。我们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研究是最重要的。

2.平衡。平衡好看球和学习,平衡好这些学生和另一些学生,平衡好教师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进度等等,要平衡好各种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停课,不影响教学进度。我同时允许你看球,但是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家长和你又是一个博弈。

3.教育意义要充分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和之后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

经常有老师困惑是否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让带手机,或不让带手机,这两种态度打的旗号或者寻找的价值观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学生好”。我们怎么判定这两种好?我觉得我们应回到教育的基本原则上去。我们有没有研究学生的需求?有没有知道教育的进步必须靠自主体验?我们有没有知道我们的教育是,为孩子的未来奠基?我们从教育工作基本原则上看,到底应不应该允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你是不是为了学生就非常清楚。

再谈谈要素。如开学典礼的要素:因为十一学校对开学典礼有严格要求,每年不重复,每年的开学典礼结束,下一年的开学典礼策划小组就成立了,他们很痛苦。但是我咬牙不让步,我希望他们在痛苦过程中学会长大。所以我们慢慢也形成开学典礼的要素,比如仪式感、参与感、要有激动人心的环节、要有出人意料的环节、不超过30分钟,这是我们开学典礼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必须有的要素。至于你怎么策划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每一年都要有创新。狂欢节的要素:比如说学生决定教师和校长的扮演角色,这是不能变的。为什么?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一次机会了,叫你扮演什么你就得扮演什么,他们感觉很爽。还有一半的角色要面目全非,扮演的时候全都认识,那就没有神秘感,但全都不认识,那也麻烦,有风险,所以一半的人“面目全非”。

还有模型。改革四阶段模型。我们听到很多学校变革的不寻常经历,说实话变革无处不在,变革时时发生,但是真正成功的变革并不多。就像美国一个管理学家说的那样,成功的变革有吗?反正我还没见过。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出变革之艰难。但是变革是可以管理的,在任何变革的准备期,我们必须告诉我们的团队,或者我们必须和我们的团队,用共同的智慧来生成这样一个模型。我们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第一阶段一定是拒绝的。我们有很多优质学校,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你们不断这样说,不可能吧,能这样吗?第二阶段一定是对抗,你让我这样干,那我不干,软磨硬泡。第三阶段是探索,看到人家都在创新、研究了,我也试一试。到第四阶段就开始投入了,投身改革。几乎所有的改革都要经过这么四个阶段。我们在学校里推进任何一项即使是很小的改革举措的时候,也要和你的团队把这四个时期大概列出来。你只有把它弄清了,你才知道什么时候会进入情境,什么时候会很难受,什么时候到了高原期;你会知道对这种现状的对策是什么。你知道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所以这样一种模型会帮助我们理解。

当我们有了原则、要素和模型时,我们的价值观落地时,我们就能够既可以不断创新又始终坚守着我们的价值观。

本刊记者:沈阳正在推进智慧教育,从微观上说,就是把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做一个有机地结合。怎么评价目前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现状呢?

李希贵:现在最怕自上而下地要求教师做什么,都做慕课,都做翻转课堂。其实政府和学校能做的就是提供条件,提供环境,比如学校全部覆盖WIFI。创新在老师和学生手中,要百花齐放,不要统一。我希望提供给老师和学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条件,创新自然就会发生。十一学校就是全校提供WIFI,每一个教室的学生都能随时上网、看视频、做作业。好多老师做得非常细致,也有老师做得还相对粗糙,我们要鼓励先进,允许落后。我们要有耐心,学会等待。我们总是想今天有了投入,明天就产生经验,成了典型。我们要慢一点,给学校和老师足够的耐心。我们要提供好条件,让经验和创新慢慢生长。

本刊记者:您提到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进度和深度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学校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您认为这是北京十一学校今后三到五年的转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十一学校未来的转型方向。

李希贵:一个是今天的线下的世界和线上的世界。转型不只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甚至是学生未来的生活。鼓励学生全方位地进入线上世界。但一定不是推进,我们提供方便,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入不同的层次。没有细节的安排,让学生定期分享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育”。我觉得应该尽快让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教室,推荐给学生各种APP。大量的社会资源已经出现了。

资源一定是由社会开发,学校只能提供需求和思考。学校无法做到开发。开发一定是企业和社会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使用这些资源。

本刊记者:沈阳市也在总结学校和教师的经验,启动了“十百千工程”。您的智慧是怎样产生的?您在发现他人的智慧方面有什么智慧?

李希贵:我年轻的时候走过好多弯路,犯过很多错误,经过不断地反思,核心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断研究学生的成长需求,知道学生必须经过自我体验才能成长。有了这样的观念,其他的都是为此服务的。因此,必须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定要以学生成长的利益为最大的政治。

发现别人的智慧方面根本上是价值观,不是方法论。在组合智慧时要以组织结构来保障,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是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合理时,教师就自然而然知道要做什么。

本刊记者:李校长,我们知道您对语文教学改革很有研究,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希贵:我在山东潍坊工作期间做了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请41名学生回答: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如“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等。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教得好。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付出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我随便找了过去的一个课堂实录,从中我看到,一个老师讲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开始的几分钟,老师说:“请打开书的23页,读一下文章的名字。”同学们就读:“春”。老师又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就说:“朱自清”。老师接着追问:“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朱自清是哪里人?”学生就看注释。老师随后问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就这样一路问下来,搞得非常零碎。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好像有点极端,但这确实是好多好多语文课堂的现实状况。这样就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阅读时间搞没有了。

1995年,我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部分地区实行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卷子批出来就更加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的平均分是84.5分,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与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

因为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购买和推荐了适合他们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他们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这说明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我们给他积累和大量地铺垫,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我们就在这一年进行了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其余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放到阅览室。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有成果。他们的语文成绩在潍坊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这些学生中,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由此我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等能力,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本刊记者:目前,国家对全民阅读特别重视,尤其是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每个学校都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请您谈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看法。

李希贵:小孩子,特别是低年段,一到三年级的时间,一定要基于孩子的生活,他才会阅读。包括现在我们的教材里边一些文字也是值得商榷。我知道苏教版相对编得还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你看小学一年级就有一篇文章叫做《春到梅花山》,这个课文就太南京化了。这个梅花山,只有南京有,能够看到梅花的孩子就太少了。你看台湾一年级的课文是什么,它就是《天亮了》《上课了》《我的一家》,就是这样一些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不是说我们只能学身边的,而是特别的年龄阶段,他特定的认识水平需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由我们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是愚蠢的。像我们把《匆匆》《春》这样的朱自清的名篇,我们成人特别喜欢的文章编到小学教材里,本来就是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你问一问小学生,他会喜欢《春》吗?他会喜欢《匆匆》吗?我曾经对小学生做过一次调查,每一次调查都是“排倒数第一、第二、第三”这么一个位置。为什么?他这个年龄,他喜欢故事,你非要逼着他学这种所谓的名篇范文,我觉得他没办法学好。什么时候他会喜欢范文呢?他会泛读的时候,他就真的喜欢范文了。所以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应该是大量的故事书、历险记、童话,我们喜欢不等于孩子喜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荐的好多书目孩子不喜欢的原因。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我们家长现在带着孩子到书店去,一买就买提高成绩的书、马上见效的书、他不喜欢的书。

所以,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是不喜欢家长给他推荐的书。

就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那么,语文主题学习就有一个专家团队,专门给孩子来挑选适合他们读的文章和图书。我反对从成人的视角出发为孩子们选择读物,主张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图书。借用卢梭的话说:“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告诉我,他的外甥女不喜欢旅游,因为只要一旅游,她妈妈就让她写游记。

阅读也是这样,有好多家长,一阅读就让孩子写读后感,一阅读就让孩子干什么事,就要写作,所以搞得孩子也不愿阅读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量,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

我建议大人们降低对孩子阅读起始的期望,不要让阅读带上任何附加条件。

在孩子进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他创造一些精彩,给他一个鼓舞。比如说,和课外互补一下,我们先读个什么,再去读课文的时候,读了和不读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就会体会到成就感。

对于一些学生,还应该有更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应该不断去调查学生过去读过什么书,应该在哪一方面加强。有一个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但是并没有一条线能穿起来。我们就会建议这样的孩子读一读文学史,像一条项链能把珠子穿起来。

这样的奇思妙想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里可能就遭到了抵制。但在那样的国土上却得到了普遍的鼓励。那奇思妙想就会越来越多。

我听过国外的一节戏剧课。老师拿出一个咖啡杯,让学生们自己创作情节,目的是要把咖啡杯推销出去。有一个女生正在描述她的咖啡杯有很好的设计、斑斓的色彩、优良的质地,但是无人理睬,她话锋一转,说这个咖啡杯是给自己心爱的猫咪用的,但是猫咪现在已经去世了,她一看到这个咖啡杯就伤心流泪,恳求大家把它买走。每一个学生的创作都不一样,都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戏剧情节。每一个戏剧作品都属于学生自己。老师把广阔的空间留给了孩子。

李希贵:老师不幸福就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

一个老师不幸福,他就不可能塑造出幸福的心灵,就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所以,对于校长来说,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关注老师的幸福感。

优秀老师与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怎样使老师变得让学生喜欢呢?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培养让学生敬佩老师,但我认为,在一般的学校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老师。因为,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这个学科,喜欢这个学科才能喜欢课堂,喜欢课堂才能喜欢学校。所以,老师是关键的关键。怎么使优质学校的优秀老师变成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变成家长敬佩的老师呢?事实上,优秀老师与学生喜欢的老师,与家长敬佩的老师,还是有距离的,是不一样的。

学生最看重老师是否有幽默感,是否公平

为了了解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做了一个有十几个国家学生参与的调查。每到一所学校,我选择在学生午餐时这一宽松环境下发调查表,请学生列出5条最喜欢老师的素质,并说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跟我们校长最认可的老师或社会上其他人最喜欢的老师,其要素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把敬业精神、业务水平、能否出教学成绩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学生,不管是美国学生、英国学生、新加坡学生、马来西亚学生,还是中国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他们都很看重老师是否有幽默感,是否有激情,能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把这些放在第一位。

优秀的老师需要内在的动力

我曾经请山东省广文中学的赵桂霞校长做了一个调查,提取优秀教师成长的“基因”。赵校长调查了几十名优秀老师———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最重要的“基因”是什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优秀老师?是什么给他们动力?

结果发现,优秀老师之所以成为优秀老师,大部分并不是我们进行师德教育的结果,甚至也不是我们天天搞培训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机遇使他有了内在的动力。比如,有一次他的照片被登在晚报上,报道说他是名师,从那时起,他就决定要成为名师,于是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名师。

篇4:李希贵简介

但是,面对这位局长主动的“放权”与“示好”,校长们并不领情。一些校长干脆表示不要权力,既不要中层干部任免权,更不要副校长任免权……因为校长们非常清楚,有了多大的权力,就会匹配多大的责任,按部就班则风险最低。甚至于,一个学校准备了“两套”来对付李希贵,日常是一套,应付检查又是一套。李局长意识到:校长们根本不需要改革!

找到校长的需求

改革初期的受挫,李希贵局长并未气馁,反而自告奋勇担任了一项题为“校长动力机制建设研究”的课题组的组长。局长不仅亲自研究校长,还要找到校长的动力需求。

2003年,“办学效益评估”与“生均拨款机制”改革两项试点在潍坊市部分铺开。李局长有意识地安排校长们多看看、多讲讲。试点的效果也让校长们非常震惊:同样的规模,同样的投入,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效益反差;不同的资金流向,不仅对教学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教师的价值观和干部的管理理念。

两项试点给校长们带来的触动,让李局长意识到“大动干戈”的时机已经到来。他把自己的烦恼抛给了当时的潍坊市委组织部长:“一些校长是有行政级别的。一旦成为‘处级校长’、‘科级校长’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你有什么理由让他冒险改革?”

所幸,这位组织部长同样具备着独到的见解,他对李局长说:“大胆地想,怎么有利于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怎么做,不要有任何框子!”

2004年6月,《关于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管理的意见》正式形成。《意见》规定,“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行校长职级管理,按照校长的工作业绩,每两年评定一次,将校长级别评定为六级,并以此确定校长的工资待遇……”

到2004年10月,“校长职级管理”试点便在潍坊市68所高中学校全面铺开。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校长们敏锐地意识到改革已经势不可当,甚至成为了他们自己的需求,终于开始关注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比如,有的校长主动要求教育局做实“人才交流中心”,把它变成校际间人才流动平台,为此潍坊市教育局与人事部门签订了关于教育人才流动的管理办法,使校长不至于面对着落聘的人员太过无奈。

“一项工作,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落实起来就会形成加速度。”2005年,校长职级管理在潍坊市普及开来,925名校长摘下了“官帽子”。

多年以后,李希贵这样总结自己的改革心得:没有统一思想的事,宁愿放下来不做——一线教育工作者也是改革的力量,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者;我们进行改革,不是要剥夺什么,而是要让参与者得到发展的利益;改革只有为大家所认可,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潍坊市的校长们则有另一种体会,既有动力,又有压力:“过去通过当校长来捞取政治资本的做法行不通了;现在,职级制留下的是真正想做教育的校长,是‘做事’的校长,而不是‘做官’的校长。”

当个好裁缝

2003年,潍坊一中以两分之差未能进入优秀学校行列。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潍坊一中是当地老牌名校,而且2003年恰又是该校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高考成绩领先于全市,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被保送名校,各项工作深受社会好评……

面对尴尬,李希贵局长并未挥舞行政“大棒”,而是把问题主动归咎于落后的评估体系。那时,潍坊市的评估标准还是沿用着“一刀切”的“老规矩”,从办学思想到办学条件,从教师队伍建设到教育质量,都是一个模子套下来,任何类别的学校都用一个标准非要排出个一、二、三来。

李局长给校长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魔鬼在路边准备了一张铁床,凡是经过的人都要被捉到铁床上去,个子高的截截短,个子矮的拉拉长,于是人都一样高了——李局长认为,这套学校评估标准恰如魔鬼的铁床。

2004年,李局长召集市直属学校校长,坐在一起共同制定出了“协商式评估”思路。即学校自己确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和长远规划,然后由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评估组织进行科学评估,这个方案一旦得到认可,学校便可以据此制定工作措施,分解责任。

很明显,这不是为了评估的评估,而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让校长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学校,明确奋斗目标,调整工作策略。协商是为了给学校的发展加油、添柴。

在整个过程中,不仅目标可以协商,评估的方法也可以协商,即使包括评估时间这样一些问题,也是可以协商的。这样一来,每所学校的评估标准都是不同的,都是个性化的。

比如说,“当时潍坊市的聋哑学校正在进行教学层次的提升,创办职业高中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其他常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再把高中教育打造起来,潍坊市的特殊教育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吗?”

李希贵局长说:课程变了,理念变了,时代变了,学校里的好多东西都变了,为什么我们的行政管理就不能变呢?管理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根据身材,定做衣服。

事实上,“协商式评估”出台以后,潍坊市便蹦出了一大批别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优质学校。

上一篇:爱民学校调研报告下一篇:“温暖”话题作文中考素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