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

2024-05-06

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精选6篇)

篇1: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

小制作小成本。排片极少,本来昨天就想看,但没排片了。是第一次在影院看纪录片,也是有史以来去过的最小的影厅,一排六坐,大概8排?

除了bgm在某些时候有故作煽情之嫌,整个片子很值得一看,哭了好几次。是个好题材,好故事。看完记住了若尔盖草原那苍茫的美丽,记住了亦风、李微漪这两个名字,记住了会狗叫会唱《传奇》的狼—格林。

他可真聪明啊!看格林咬缰绳牵马救人的时候就被他彻底折服了,智商一百八!人狼情太真实了,细节非常打动人。

影片最主要的就是真实。关于野生狼的一切,和人的互动,都是一般电影里无法捕捉无法拍摄到的。看到最后格林被狼群接纳,也松了一口气。

哎~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但不穿皮草不戴狼牙象牙这些饰品总可以做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愿这些动物都能活得更自由自在不再有人祸烦忧吧。

篇2: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

作为纪录片,最重要的难道不是通过影片传递给人的有意义的一些东西吗?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从影片开始到最后,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残忍让一匹狼成为孤儿,一匹狼被人类救助收养后的成长,狼的聪慧和灵性,狼群生活的不易,盗猎者的猖獗,也看到了因为人类的干预,这个世界属于野生动物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唯独没有任何片段是为了彰显主创人员是多伟大而存在的。

有时候人们的关注点真的很奇怪,看那些打低分的评论,就突然想到之前看到国外的报道,一个摄影师因为看到了一只快死了的小熊而救了它,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在网络上求助,然后被各种人讽刺挖苦,说人类不该干涉野生动物的生命,否则就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我想说,干预也有分别,救命和杀生是两种概念,而人类从来都不该是那个自以为是把自己放在生物链顶端的人。他们没有把狼驯养成为狗,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让它丧失狼性,最终让它回归它该回去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

人心总是贪婪的,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呼吁人们去关注野生动物保护这个很严峻的问题。如果这个世界因为盗猎者的猎杀,或者很多人好心的“不干预”,等这个世界,只剩下人类这一种生物,是不是就真的符合了很多人口中不违背大自然生存法则的原则?

篇3:能否让狼群重返?

影片早就剪辑好了,片花也出了好几个版本,但她拿不到电影放映许可证。除放映资质外,还有一个原因,“这部片子太特殊,无法归类。”

“这是一部冷门(作品),既是纪录片又是故事片,国外有一个单独的门类叫做真实电影,譬如《海豚湾》。在国内,人们要的是娱乐、搞笑、快餐,他们简单定义这种片子为纪录片,没有人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动物世界’。”李微漪言语间透露着无奈。

这部影片,记录了李微漪重返若尔盖草原寻找狼群的真实经历。

2010年,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李微漪听说一只公狼被猎杀后,哺乳期的母狼吞食了有毒的诱饵,并用毒奶水喂养狼崽,决意“殉情”。

李微漪找到牧民,救下了最后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狼崽,取名“格林”,并把它带回成都喂养。

作为《狼图腾》的忠实读者,李微漪明白,“爱狼,就要给它自由。”几个月后,她带着格林回到若尔盖草原,亲自对它进行野化训练。2011年2月,这一草原遗孤被送归狼群。

时隔一年,听说格林被抓,“救子心切”的李微漪再次回到若尔盖草原。她痛心地看到,原来训练格林的山野烂漫之地,已经荒漠化;跟格林三去三回、依依惜别的山梁,修成了藏家乐;多车道的公路直通草原深处,对很多珍稀动物的繁衍生存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李微漪朝思暮想的格林,携妻带子,已经长成狼群头领。但是它的一窝小狼崽,在一年中不断被盗猎者掠杀,接连死亡。格林见到她,很激动,然而始终只是远远地站着,“本来以为是美好的团圆,最终成为沉重的、有距离的对望。”

这些内容,写在李微漪的两部长篇纪实小说《重返狼群》中,并得到了《狼图腾》作者姜戎的力荐,称李微漪为“中国第一狼女”。

《重返狼群》第一部的封面,采用的是深蓝色湖水般的基调,犹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童话;第二部则用了黄色,乃是若尔盖草原现今荒漠化的真实写照。

2010年,航拍无人机刚兴起时,李微漪曾用它在若尔盖草原试飞过。草原腹地一湾湾亮晶晶的“水泡子”,在无人机的镜头里闪闪发光,像一滩滩珍珠。5年后,为《重返狼群》纪录片补拍湿地镜头,她率航拍团队再次回到草原。

一路上,她兴奋地跟大伙儿描绘湿地的美景,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完全是两码事,有人问她:“这是你说的地方吗?”

李微漪自己也迟疑起来,尽管所在之地跟印象中山脉起伏的轮廓是一致的。等航拍机飞起来一看,“以前那些亮晶晶的水泡子,全都没有了。”

“干了。就是一片干地。”李微漪记得,格林曾经在这里的水泡子里抓鱼,周围全都是水湾,风景旖旎,黑颈鹤等许多珍稀动物也在这里筑巢。

寻找格林的一年中,李微漪见到了草原上太多的生生死死。不光狼的生存状况堪忧,黑颈鹤、狐狸、牦牛……也都是死的死,散的散。

牧民曾告诉李微漪,在草原上,“放不下生死,会扛不住的。”但面对生死,令李微漪无法释然的,除了天灾,还有很多“人祸”。

她曾亲见几只狼围猎一只母牦牛,眼见群狼要得胜,母牦牛忽然膝头一跪,头杵地,发出怪异的悲鸣。头狼围着母牦牛转了一圈后离去。第二天,李微漪看到母牦牛躺在原地,身下多了一只小牦牛。小牦牛在清晨的一片细雨中出生,她给它起名“毛毛雨”。

这只在狼口脱险的小牦牛,却在不久后爆发的口蹄疫灾难中失去了母亲。李微漪记得,那次口蹄疫几十年不遇,草原上牛羊尸横遍野。牧民们不愿意将这些尸体留在牧场,纷纷丢弃河中,导致下游的牲畜也全部被传染上。

疫情严重,人们方想起了狼。狼被称作“草原上的清道夫”,但人与动物之间早已失去了信任,狼群根本不敢前来吃肉。

李微漪在草原的尸群中发现了幸存的“毛毛雨”,它的母亲已经腐烂,而它尚未染病。她急忙带它逃离秃鹫盘飞的现场,但“毛毛雨”看不到妈妈,突然挣扎起来。“它的眼睛就像是褪了色一样,开始麻木。”

她托人把“毛毛雨”送归原主人,不久后得知了小牦牛的结局:主人不在家,牧民把它放在了门口。小牦牛挣扎了一天,瘫软无力,“好像整个世界都跟它没有关系”。过了好久,它摇晃着站起来,主动走到看家的藏狗面前,被藏狗咬死。主人回来时,只剩一个脑袋和蹄子了。

草原上还有太多动物的“深情”令李微漪不能自已。一对黑颈鹤夫妇刚刚在水草丰美的繁殖期产下一窝蛋,却被人掏走。它们抓紧时机,又孵下两枚蛋,不料赶上草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上涨,危巢难护。透过望远镜,李微漪看到黑颈鹤夫妇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似的,放弃其中一枚蛋,协力用彼此的尖嘴托起另一枚蛋,歪着脖子转移到母鹤的翅膀下。雨中,“鹤妈妈”不吃不喝挺立守护着这唯一的蛋,直至暴雨停歇。

不久,顽强的小鹤出壳。在黑颈鹤父母悉心喂养的过程中,“十一”黄金周来临,本是核心保护区的地方,竟出现了游客的身影。为了拍到“白鹤亮翅”的照片,有游客点燃炮竹,希望鹤能飞起来,翅膀尚未发育完全的小鹤,在笨拙的逃跑中不幸受伤,最终夭亡。

出版《重返狼群》时,李微漪曾问姜戎,“40年前的内蒙古草原真的那么美?有过那么多的狼群吗?”姜戎告诉她,“也许十年后,没准五年以后,别人就会问你同样的问题。”李微漪当时觉得“老爷子危言耸听,不至于”,没想到姜戎的预言这么快就变成现实。

李微漪痛心地方政府为了开发旅游,把“自然保护区”移换成“国家公园”的概念。她更痛心公路粗暴地修建。以前,她进入草原核心区,得“像蜗牛一样”盘山,慢慢旋进去,里面没有人打扰,但现在再进去,里面有电线杆子,有围栏,有观景台,有藏家乐,一条连接县城的公路直接就深入进去了。

李微漪开始花更多时间演讲,参加电视节目录制,但她觉得自己不是很善于交际,演讲的话,“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虽然出版了两部图书,但她觉得书相对来说“小众”,希望借纪录片的力量产生更大影响力。

如果影片能够上映,她希望有资金支持,可以在若尔盖草原建立一个“真正的”自然保护区。但截至目前,影片的命运跟格林的族群一样令人心忧。

2014年,离开若尔盖草原时,一位牧民家的小男孩来跟李微漪告别。从盗猎者手中救下格林的两个孩子时,小男孩每天都过来看“小邦克”(藏语:小狼),和它们一起玩耍。吃饱饭后,小男孩和狼崽们一起遥望远山,那是狼群的家园。

小男孩舍不得李微漪离开,“你们走了,谁帮我叫小邦克出来呀?那两只小邦克回家了吗?找到妈妈没有啊?”

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

那两只小狼,后来一只被打死,流着两行血泪,冻在盗猎者的地库里,另一只瘸了腿,下落不明。

车窗慢慢抬起来,牧区风景在李微漪视线里一点点远去,“就好像把我和过去的故事裁成了两半。”她说,“梦的入口就这样被封住了,还看得见过去,但是,够不着了。”

篇4:《重返狼群》观后感

很多人非常痛恨狼,因为狼们总是杀牲畜,人们把它看成恶魔,于是人们想方设法地杀狼,试图赶尽杀绝,人们如愿以偿,一望无际的草原找不到一头狼了,却处处可见草原鼠偷晒的牧草、以及隐藏在牧草下能致牛马失蹄摔伤的洞穴;牛羊可以吃的牧草越来越少,草原沙化越来越严重,城市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多……这就是人类,掌握着现代高科技的人类,做事只顾眼前,不管子孙后代的人类。

人类只能顺天意,不能逆天行。《重返狼群》也告诉我们,人类不能藐视草原文化,不能践踏生态自然平衡,人类要与其他动植物共生共存,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地球这个和谐家园。不知道我们现在懂得这个道理算不算晚,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希望我们能为子孙后代造福积德。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精神上受了一次洗礼。作者写下这本关于狼成长经历以及真实狼性最细致客观描写的书,因为狼和生态是密切联系的,爱狼的人必定是爱草原的,保护狼的人越多,保护草原的力量就越大。刚开始,感觉小狼跟小狗没什么区别,但逐渐地,我发现它有很多地方跟狗不同,它的自由精神,它的顽强拼搏,它的竞争性。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逆境,都会让自己活下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篇5:《重返狼群》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返狼群》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返狼群》观后感1

星期一的下午,我和妈妈去了电影院看《重返狼群》这部纪录片。

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位野生动物画家阿姨和一只小狼崽儿格林一起生活,最后阿姨把格林送回大草原的感人故事。在格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它不小心掉进了小区的池塘里,结果它天生会游泳,就游啊游游啊游,游到了池塘边,被阿姨抱了上来。阿姨把它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衣服把格林身上的水擦干。还有一次,格林在家里老是爱咬电线,阿姨说它它不听,所以,阿姨就想了个办法:在电线上抹好多的芥末。接下来,格林又去咬抹上芥末的电线。啊!它咬了芥末电线以后,难受的都不知道往哪儿座往哪儿站了!看得我笑的不行。

格林在家里经常看动物世界关于狼的节目,它看到电视里的狼在捉鱼,口水都流下来了,然后它自己跑到小区池塘里捉了一条大金鱼回来。我和妈妈都觉得它好聪明呀!无师自通,像孙悟空一样。接下来,阿姨准备把格林带回大草原放生,让它回到狼群。

刚到草原的时候,它什么都不会,但是很快它学会了捉鼠兔、捉野兔、捉狐狸……在阿姨带着格林寻找狼群的过程中,有一次,冬天格林把自己捉到的野兔藏到了雪堆里,但是阿姨也很饿,没有肉吃,她就准备拿自己的干粮和格林的兔肉交换。虽然阿姨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她非常想吃点肉,所以阿姨找到格林藏兔肉的地方,把自己的干粮和兔肉换了一下。阿姨边烤兔肉边说:“我这样做格林肯定会很生气很生气吧!”结果,格林在自己饿的时候找到藏野兔的地方,抛开一看是人类的干粮,但是它直接吃了干粮。接下来,格林又去捉野兔,好不容易捉到一只野兔,阿姨以为这一次格林会把兔肉埋到其它地方不让自己知道,结果,格林叼着兔肉,边走边看阿姨住的小房子,它好像知道阿姨在窗户那里看着它。惊奇的是,格林又把兔肉埋到了原先的地方。阿姨在窗户旁边看着它,阿姨感动的哭了。她知道格林是把兔肉埋给自己的,因为在寒冷的冬天,草原上几乎没有吃的,格林能体会到这种饿肚子的感觉,它也就知道阿姨也会很饿,很想吃肉。这一段,让我非常感动。格林像一个孩子爱着妈妈。

最神奇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格林和阿姨出去找狼群的踪迹,一不小心,阿姨踩到冰层下面把脚崴了,一只脚肿的很厉害,走不动路。格林在阿姨跟前转来转去,最后,它看到不远处有人在放牧,好多野耗牛,还有两匹马,于是格林跑了过去。它先是在野耗牛周围转悠,我和妈妈以为它又要对野耗牛下手,结果它又转悠到一匹白色的马跟前,找到马的缰绳,用嘴叼起来,我和妈妈都叫了起来:“哇!它好聪明呀!它要拉着马去帮助阿姨!”过了40分钟,格林成功的把这匹白马牵到了阿姨跟前,阿姨终于可以顺利的回去了。

这部影片的最后,当阿姨帮格林顺利的找到狼群,送它走的那一刻,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默默地哭了起来。我很喜欢阿姨说的一句话:“比活着更重要的是自由。”虽然在大草原上,格林会遇到盗猎者,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它属于大草原,只有在大草原它才能获得自由。

《重返狼群》观后感2

对于格林来讲,这可能是它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父母双亡,兄妹尽丧,而自己侥幸逃脱死神的魔掌,被一位秀丽的姑娘救下,而不是暴毙于牧民的枪口下。《重返狼群》的故事也由此展开。姑娘抱回格林时,他才一个月大,毛发乱蓬蓬得披在它身上,走路也还时不时摇晃几下。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这话在狼身上也仍然适用,格林的眼神干净得看不见一丝污垢,那蔚蓝的色彩如同若尔盖大草原的天空一般澄澈,仿佛看得到格林那幼小纯净的心灵。

很快,格林两个月了,它的身体已经长得有些规模了,大的像一只小牛犊,爱玩的天性却仍然没改。为了让格林不再啃咬电线,姑娘在电线上涂上了芥末酱,这可把格林害惨了,四处乱窜,抱着头叫唤……然而,随着格林的成长,问题接踵而至:格林有时窜出家门,在大街上闲逛一阵子;有时又在大半夜狼嚎……最后,姑娘决定将格林送回草原。

毕竟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草原,格林一到草原,就毫不惧怕地上窜下跳,到处撒野。在草原的两个月,格林学会了抓捕野兔,旱獭,也会感觉周围的环境,决定未来的天气。一次姑娘生病了,格林扒着窗户,哼哼唧唧地发出犬科动物特有的声音,表示担心自己的主人。它又刨出地里储存的食物丢给了姑娘。

最后格林找到了伙伴,回归了狼群,应对伙伴和主人,它的本性使他选取了伙伴,选取了独自生存,独自应对大自然不可反抗的力量。它是一匹狼,一匹真正的若尔盖大草原,作为狼王儿子的狼!在别人的屋下饱食终日,断然不是一头真正的狼,在这草原上有骨气的死去,才是一头狼应有的作风!

本以为影片到这就该结束了,然而并没有,之后的影像记录,简直令人发指!视频中他们到了一家草原县城中的小店,店家拿出了一罐头狼牙,从一头活生生的狼嘴中拔下来的狼牙,而之后的那一幕真正的,令人简直无法再冷静。商店里还售卖着一种衣袍,用的是用留下的狼皮拼凑的,而这些所谓用剩的狼皮,正是狼头的皮,一百头狼的头皮!秀丽之下掩盖的正是扭曲的人性,它们都曾是草原上独当一面的霸主,却被贪婪的人类制成了衣物,衣袍上无神的窟窿眼,以前拥有着多少纯洁纯净无瑕的魂灵!这是一件血淋淋的衣袍,寄载着多少狼的怨恨,这就是人类自私的铁证!仅仅因为人类聪明,人类进化得更快,因为拥有杀戮的潜力,就如此这般伤害无辜的生命,那么这有又与几万年前那些只会动用蛮力的猿人有何区别?人类早就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无论是这一件衣袍,又或是狗肉节这类事件,都是人类为了满足私欲而衍生出来的病态现象。人类就这样在生存上一步步进化,却又在人性上一步步退化,深居在人类根性里的恶魔,渐渐露出了爪牙……

格林重回了草原,而人类自身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生命不分高低贵贱,恳切期望,人类能怀着对生命最初的敬畏,在人性的大道上选对分叉口。

《重返狼群》观后感3

上大学也有几年了,除了写下日记平常已经很少去写写类似文章的东西了,文字开始变得单调,突然都觉得自己以前的写的某些歌片段都很有文采范。

这几天买了一本书,是因为在这本书中的介绍中提及了《狼图腾》,记得以前初中的时候在表哥的介绍下,买了《狼图腾》,那时为了知道下面是怎么一回事“没日没夜”地看。所以这次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也就在当当网上把它买下。

慢慢的开始看《重返狼群》这本,或许是从一开始就没有《狼图腾》或其他小说那样的跌宕起伏,毕竟小狼格林是在“宁静”的城市中开始自己似狗的归隐生涯的,到了慢慢开始觉悟,开始长刺的时候,才开始为这个人类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作者“拉登”(她的藏名,实名我记不住)对格林的描述,唤起了我以前要养狗的念头,但是苦于各种的因为没有得以实现。而作者对于养育狼这个样貌似很恐怖的,确实很恐怖的事情却都能够做出自己的努力,蒙蔽父母将小狼格林带入自己的天地——“画室”。从作者描述小狼与“狐狸”争夺各种东西如:睡窝、食物等。这些跟小孩子做的事情,其实很相像、或许那时小孩并没有接受到所谓的教育,骨子里头仍旧残存的一丝野性。

当作者描述狼与羊的区别,羊不断地在主人挖掘地的沟之间来回地跳跃,目的居然就是为了将自己种群里面的弱者尽快的产生出来,而不是像格林那样在两家藏獒争斗时,在其他藏獒面前不足一提的小狼也要死命的加入到战斗中去。而这些东西描述的跟我们现在的好多的东西也能够匹配到一起去。这也让我想到以前做过的一本教辅书的插图,大概的意思是“两个人遭到了猛兽的攻击,而其中袷的话是,我只要穿好鞋我就能比其他的快,那就行了”;就像小时候跟小伙伴们遇到“疯狗”一样,我想着就是尽快地撇掉那条恶犬,当看到它奔向其他人去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丝的窃喜,虽说不是有意的,但是说起来还真的有那么的一丝愧疚啊。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与这头孤狼似等级而带亲情的关系,这头狼并没有像其他的家畜一样能接受人类的束缚,即便是最后勉强的.接受了这个装饰,但是它必须是“领路狼”而不是“被领狼”。作者与狼的关系,我想描述出来,但是实在是乏力。它不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东西,为了维系某种东西而去牺牲理应属于自己权利(自由、梦想)。格林仍然有自己的处事的方法,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像我们这些似乎更有思想的人们,忘却了自己的本源,忘却了自己姓甚名谁。

作者和《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描述中的狼,确实可以对照一下当今社会的现状,不仅仅是所谓的生态的原因,而是我们心中的价值、观念。好久都没有说这么正常的话了!

《重返狼群》观后感4

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于20xx年在若尔盖大草原写生时偶然救下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小孤狼,他的父狼被盗猎者杀害、母狼吞食了投有狐狸药的肉殉情而死,她把小狼带回了成都,并起名叫格林。故事这短短的开头,就已经落上了一层浓浓的童话色彩啊!

小狼崽太可爱、太聪明了,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更为熟悉的狗忽然之间逊色了很多。李微漪虽然是个未婚育的女孩,但她抚育小狼崽的方法简直令人称奇,不仅教他狼嗥还每天给他看狼的纪录片。在城市里屋檐下长大的小格林,喝着牛奶吃着肉,与小狗和平共处于一室,甚至还看着电视学捕鱼,一个月大就会自己开电视和使用遥控器了!还时不时从小区院子里的睡莲池中叼回红鲤鱼!但偌大的城市终究不是草原狼的立身之地,格林三个月大的时候,李微漪和男朋友亦风一同重回草原,开始了对格林的野化放生之路。

狼天性热爱自由,小狼崽第一次见到大草原就撒了欢儿疯跑,但他究竟是跑回了妈妈身边。幼小的格林,不具备捕猎的基本生存技能,直接放生野外必死无疑。再者,在城市里度过童年、被人妈养大的小狼崽,并不知道人类对于草原狼来说是巨大的威胁,不怕人也必将使他堕入危险之境。李微漪和亦风经过了五个月的艰苦努力,从教格林猎捕草原鼠开始,一步步野化,直到严冬来临之前找到狼群,放归狼群,因为独狼,是熬不过冬天的。这五个月困难重重,盗猎者用狗棒打过格林,格林终于知道不能近人;妈妈出门放羊遇上天降冰雹的恶劣天气,卧病在床小狼叼着猎物回来送给妈妈;妈妈回城里治病,小格林跟藏狗们玩儿的多,甚至学会汪汪叫,但他看到久别之后的妈妈时那狂奔的喜悦和飞身一跃的激动劲儿,所见之人莫不泪目。我不禁好奇“狼心狗肺”这个词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狼是有语言的。狼是群居动物,会团队协作,所谓打围。没有语言交流,何谈合作。李微漪和格林之间就有特殊的交流方式——用狼嗥声唱李健的《传奇》,哈哈,格林竟真学的像模像样的。李微漪坐在山头,格林抬起前腿搭在妈妈肩膀上,抬起狼头,一起对天长歌,这一片人狼和谐之境,比童话还美。

八个月大的格林终究还是回到了狼群,回到了草原,回到了属于他的天地之间。这里再也没有妈妈的庇护,他会经历猎物短缺季节的饥肠辘辘,甚至会被狼群排斥而攻击,但这是属于他的成长。他随狼群走了,终于消失于狼山之间,没有回头。

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又哭又笑。

我惊叹于狼的智商之高,学习能力之强。草原狼长久以来其实是跟牧民和平相处的,否则依着动物以食为天的本性,天天守着成群的牛羊不打岂不是怪哉?狼知道得罪人没好处,经历过文革时期的打狼运动,他们都能知道枪是什么了。狼在夏秋之际捕鼠捉兔,等于护养牧民们的草场;春冬之季,食腐清道,给草原扫除病害。寒冬之际,偶尔打几只牦牛,牧民也不在乎。因为这个平衡一旦破坏,引发的将是人类无力抗拒的自然惩罚。

《重返狼群》观后感5

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寻到了狼王遗孤,一段尘缘的开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李微漪刚捡到孤狼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救或不救,也许都是错的。但我想让它活下来。”有些事情本难决定对错,预测未来,但是敢于跟随自己心走的人却并不多。

狼太野性,不像狗,也不能像狗,城市绝对不是他的家。

所有生物皆爱自由,被困在动物园的狼瘦骨嶙峋,焦虑困顿,动物园,也绝不会是他的归属。

所以,李微漪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帮忙格林重回狼群。

茫茫的若尔盖草原,浩瀚的蓝天,辉煌的夕阳,成群的牧羊,机灵的各种野兔,土狗,不得让人感叹造化之神奇,钟灵之毓秀。

为了帮忙格林重返狼群,李微漪和亦风在保护区叫牧民随便搭建了简陋的房屋,就在寒冷的冬季驻扎下来。

大雪封山,只靠着一箱压缩饼干和偶尔偷吃格林藏起来的兔子度过封山的时间。

高原缺氧,却还要随着格林奔跑,寻觅着狼群的踪迹。

寒冬,冰冷入骨,没有暖气。

地势难走,李微漪甚至崴到了脚,割伤了踝骨,亦风也不断咳嗽。

这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

但是,我觉得最恐怖的就应是恐惧吧。寻觅狼群,还是冬季饥饿的狼群,稍不注意,就会成为群狼口下之食。两个人,一个是野生动物画家,一个是自由职业的摄影师,若群狼发难恐怕无法全身而退,只凭着一腔孤勇和对格林的爱,去寻找狼群。

除了对抗狼群,还要对抗盗猎者。

我看一些影评,看到有人指责作为纪录片,这十分地不专业,而且制作粗糙,但是我想他们两人本来就不是专业做纪录片的,能凭着热爱,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也有一些人指责李微漪她们圈钱,我就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用恶意去揣度世界。可能我太理想主义了吧,我总觉得亦风她们整理这段故事,拍摄成纪录片,是为了后续对野狼生存环境保护的呼吁。

李微漪从始至终,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格林,一向都是在做对它最有利的事情。从救回幼狼开始,到将成年狼放归狼群,但这并不是终止,其实李微漪在放归格林之后一向就在担心盗猎者会猎杀格林,所以我才觉得会有《重返狼群》的上映,更多地是为了宣扬保护野生环境。

而且,就算是圈钱也无可厚非,人家凭本事与热爱圈的钱,凭什么受到指责。我一向觉得在做热爱的事情,然后做到名利双收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那些酸不溜秋的话语,恐怕是懦夫对勇者的嫉妒吧。反正我是没有勇气去拯救一只狼,更没有勇气将狼送回狼群,毕竟我最爱惜的是我的小命。所以,我永久不会有这样的奇缘和经历。

但是,我真的很羡慕阿,有人能像我幻想的生活方式一样去生活,随心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想真的很嫉妒呢。

《重返狼群》观后感6

从这个影片里,虽然完全没有提到,但是看完整部影片,你能够发现,两个主角有着十分深厚的动物学知识;从狼的粪便是名片交换、深冬时节是一条成年孤狼加入狼群的最好时机……等不经意间提到的话,都透露出两人的博学。

第一次这么真切地听狼嗥看狼嗥,发现狼找到食物也会挖个坑先藏起来,观看群狼的围捕……这比任何纪录片的介绍都更直指人心,更让人了解狼的习性,让观众自己看、自己听,自己观察,然后自己想到;这个片子里有太多的细节,有太多有力量的画片,草原日落、人狼共舞,男主时不时的幽默话语……都无不透露着一种“取舍的智慧”。

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人有好人,人一样有坏人,坏人你根本说不清道理,坏人能够坏到骨子里,拿打狗棒分分钟就残杀一个生命。再一遍遍说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那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多么的无力。所以当你看到张620只狼头皮做成的袍子,再想想每一只狼在野地是如何艰难生存的时候,要泪奔也就很自然了。

格林不愧是狼王的儿子,十分聪明,有它独特的地方。

小时候会开电视选频道,从电视学习抓鱼;

在草原跟狗混在一齐的时候,居然学会狗叫,以至于要加入狼群太紧张了,打招呼先叫出声的居然是“汪汪”;

愿意和它的人类妈妈一齐唱《传奇》,真的有看到它在乐;“妈妈”生病的时候,急得不明白怎样好,只能把它最珍贵的藏在土里的食物扔进来;

大雪封路,人类的粮食告急,先“借用”了格林的私家珍藏,格林一下就发觉了,人以为格林下次再藏食物肯定得换地方了,但是下次,冬天食物那么紧缺,格林还是“藏”在了老地方,并往房子这边看了一眼,告诉他们,还在那里好找;

“妈妈”脚崴了走不了路,用嘴叼着牧民的马的缰绳,花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去牵马回来让“妈妈”坐,即使这是一个有意为之的镜头(因为男主能够打电话,能够找牧民来帮忙,都比这个快速有效),但这还是一个隽永的画面,会长久地留存在观众的脑海里。

其实在草原上要救助的狼、更可怜的狼多的是;想想那620头不能冥目的狼吧,只是格林让男主、女主遇见了;这部片子也没有更深的好处,就是为了纪念已经加入狼群、也随时能够被坏人抓捕的格林,“虽然活着很重要,但是自由更重要”,是狼就得用狼的方式活一场。

自然界为生存的杀戮是自然的规则,“不是我想杀你,而是我要活”,但是人类的那种无明的冲天欲望真是罪恶滔天,但是个人是无力去改变的,只有做好你自己,控制好你的欲望,并像动物那样真实地活着。

最后说芊芊观影的状况。

嚎啕大哭三四次,流泪数次,我最后都惊着了,不明白为什么要哭,一个很小的分别,她都能涕泪四流。

篇6:《重返狼群》观后感

小狼崽太可爱、太聪明了,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更为熟悉的狗忽然之间逊色了很多。李微漪虽然是个未婚育的女孩,但她抚育小狼崽的方法简直令人称奇,不仅教他狼嗥还每天给他看狼的纪录片。在城市里屋檐下长大的小格林,喝着牛奶吃着肉,与小狗和平共处于一室,甚至还看着电视学捕鱼,一个月大就会自己开电视和使用遥控器了!还时不时从小区院子里的睡莲池中叼回红鲤鱼!但偌大的城市终究不是草原狼的立身之地,格林三个月大的时候,李微漪和男朋友亦风一同重回草原,开始了对格林的野化放生之路。

狼天性热爱自由,小狼崽第一次见到大草原就撒了欢儿疯跑,但他究竟是跑回了妈妈身边。幼小的格林,不具备捕猎的基本生存技能,直接放生野外必死无疑。再者,在城市里度过童年、被人妈养大的小狼崽,并不知道人类对于草原狼来说是巨大的威胁,不怕人也必将使他堕入危险之境。李微漪和亦风经过了五个月的艰苦努力,从教格林猎捕草原鼠开始,一步步野化,直到严冬来临之前找到狼群,放归狼群,因为独狼,是熬不过冬天的。这五个月困难重重,盗猎者用狗棒打过格林,格林终于知道不能近人;妈妈出门放羊遇上天降冰雹的恶劣天气,卧病在床小狼叼着猎物回来送给妈妈;妈妈回城里治病,小格林跟藏狗们玩儿的多,甚至学会汪汪叫,但他看到久别之后的妈妈时那狂奔的喜悦和飞身一跃的激动劲儿,所见之人莫不泪目。我不禁好奇“狼心狗肺”这个词是如何总结出来的。

狼是有语言的。狼是群居动物,会团队协作,所谓打围。没有语言交流,何谈合作。李微漪和格林之间就有特殊的交流方式——用狼嗥声唱李健的《传奇》,哈哈,格林竟真学的像模像样的。李微漪坐在山头,格林抬起前腿搭在妈妈肩膀上,抬起狼头,一起对天长歌,这一片人狼和谐之境,比童话还美。

八个月大的格林终究还是回到了狼群,回到了草原,回到了属于他的天地之间。这里再也没有妈妈的庇护,他会经历猎物短缺季节的饥肠辘辘,甚至会被狼群排斥而攻击,但这是属于他的成长。他随狼群走了,终于消失于狼山之间,没有回头。

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又哭又笑。

上一篇:醉在童年里-初一作文下一篇:关于XX学院建立书店的市场调查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