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2024-05-22

城乡清洁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娄烦县实验小学“城乡校园清洁工程”实施方案

为响应市县城乡清洁卫生工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进一步优化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我校全面开展卫生环境清洁工作,打造我县城乡清洁工程建设的示范校区,创造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我校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提出的有关城乡清洁工程具体要求,全面开展学校环境卫生清洁工作,绿化校园、清洁校园、美化校园,促进广大师生公民道德素质和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让全校师生及家长人人树立良好的爱清洁讲文明的意识,为“清洁县城,美化校园”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1.校园整洁。校内公共场所保持整洁,无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和乱倒垃圾、污水、污物及随地吐痰现象;;楼道、楼梯、扶手、栏杆干净无灰尘、积水和蛛网;花坛、草坪无垃圾;校园设置规范的垃圾桶,垃圾桶周边无散落垃圾,无恶臭。

2.设施规范。学校围墙及时粉刷,保持完好;校内文明标牌醒目洁净,国旗杆、旗坛、板报、橱窗设置规范,专栏设置恰当,校园绿化美化科学合理;

3.室内整洁。教室内布置规范,课桌椅整齐;办公室装扮整齐,充满育人气息;功能室仪器设备放置有序,无灰尘、锈迹;室内地面

无垃圾、无积水,门、窗、灯、玻璃无灰尘,天花板无蜘蛛网;所有教室及办公室保持空气清新;所有墙壁保持清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成立学校“城乡校园清洁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蔡俊杰

副组长:李秋林 段永慧 苏淑珍 王建东

组员:政教员及各班班主任

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时刻把清洁卫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使得学校环境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2、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清洁卫生责任区制度。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及年龄特点,分区域、分班级包管校园卫生责任区,坚持“每天二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清洁卫生制度。

二是实行每天卫生区保洁制度。由学校政教处、值周老师带领值周学生在课间时加强巡视,对各个班级卫生区进行督查。

三是实行清洁卫生检查制度。学校加大清洁卫生评比,值周老师和值周学生将每天的清洁卫生检查结果统计出来,将清洁卫生的评比结果与班主任工作考核和奖惩挂钩,大力增强班主任工作责任感、积极性。

(二)强化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求老师做到:明确实施校园清洁工程的目的和意义、细化对学生卫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落实老师榜样示范作用发挥的行动;要求学生做到: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废弃物、主动擦拭墙壁污迹、自觉捡拾校内垃圾等;使师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道德行为。

娄烦县实验小学2011.2

篇2: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宜州市德胜镇地罗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城乡校园清洁工程”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优化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力推动安全、文明、卫生、和谐校园的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清洁工程”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环境育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切实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全校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新校园、和谐新益阳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任务

以合格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增强师生文明卫生意识、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管理为切入口,以完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整治校园环境“脏乱差”现象为重点,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的制约、监管、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的标准,形成文明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目标与要求

(一)卫生管理科学规范

将卫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由校长负总责,其他相关负责人具体负责,教务处、少先队组织、班级等共同组织实施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园保洁、食堂卫生、厕所卫生、教室卫生、个人卫生、疫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各项制度,并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制度的落实。

(二)校园环境整洁舒适

1、卫生责任区的清洁。每天早读前组织学生搞好卫生责任区的清洁工作,并把垃圾倒入指定地点。

2、学生自身个人卫生。各班班主任要组织好本班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做到仪表整洁,服装整齐、端庄、大方、得体。

3、校园四周绿化。以绿化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绿化和美化校园四周。

(三)、健康教育扎实经常

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有教材、有教师、有作业、有检测评价。坚持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建立卫生健康档案。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一次宣传内容,并根据时令和疫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疾病防治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全校师生清洁意识。学校召开全体教师及学生大会,加强对清洁工程的宣传,制作清洁卫生黑板报,使清洁工程人人皆知,形成全校上下创优争先的良好格局。不断提高师生的校容整洁意识,形成人人爱卫生、爱校园的良好习气。

(二)增加经费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对清洁工程的经费 投入力度,每个班设立一个垃圾箱,校园大道增加两个垃圾桶,每天放学后组织专人把垃圾箱内的垃圾倒入指定地点。

(三)加强领导,强化队伍建设。成立校园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清洁工程的领导。

2014.09.11.2012--2013学第一学期

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施

电白县麻岗镇仙桃园小学

篇3: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全区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高雄强调, 全区各地各部门要抓住重点, 采取强有力措施, 着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向村屯拓展延伸, 着力改善和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围村堵河”问题, 着力实现“城乡清洁工程”管理方式从运动化、突击型向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转变, 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把“城乡清洁工程”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水平。

篇4: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这也是一个饱受资源型发展之痛的地方,曾为邢台胜景的百泉,一度在上游电厂的拦截下不再泉涌。

曾经,这里一年四季不论刮什么风,市区都是脏兮兮的,原有企业纷纷撤离,经济下滑到全省倒数第二。

履新一年,邢台市委书记王爱民一直致力于一件事:一个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修复。

转型从清洁城乡开始

在王爱民看来,因为有了高铁,一个城市的区位优势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在他谋划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事业中,生态环境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好项目进不来,优秀人才留不住,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迫在眉睫。”王爱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要看环境基础。“客人进来了,觉得环境挺干净,绿化很好,有山有水,立马会觉得这地方还可以。再和人一打交道,办事效率挺高,都是干事儿的人,在你这里投资的信心肯定就增强了。”

2011年,刚到邢台履新的王爱民先开始治理5390个乡村的环境。为向已延续千年的不文明习惯开战,邢台市委市政府将县、乡、村级全部带动起来清理多年的沉积垃圾。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冬天垃圾冻得硬邦邦的,一般的铁锨等工具根本挖不动,只能用建筑上挖石头的钩机。石家庄、邢台、邯郸的钩机都被我们租来用了。在这项工作中,有3个乡镇党委书记因为工作不力被免职。”王爱民表示,这场自2011年冬天就开始进行的全市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清洁了城乡,历练了干部,赢得了赞誉。原来农村房前柴草乱堆、房后厕所乱设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代之以整洁的庭院和田园美景。

山青水绿,软环境更贴心

为治理大气污染,邢台市对凸凹不平的水泥路面进行改造;过去敞着篷拉土的过路汽车如今不盖篷不让走;西部山区有300多家小石子厂,因污染严重全部停掉;东边1700多个板材厂,一个厂一根黑烟囱,全部关掉;市区里面有15家污染企业,要么搬走,要么大幅度减排……经过五六个月的整顿,邢台的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同时还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经营,一些面临淘汰的企业获得了重生。

“素有‘泉城’之称的邢台,地下水位每年下降6米,调研结果更吓人,再过7年邢台就没水吃了。”王爱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邀请专家调研发现,邢台的水资源浪费40%是矿的原因,生产1吨煤要浪费三四吨水;其次是电厂、自备井。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经过一年的水生态修复,地下水位上升了18米。

在王爱民看來,“栽得梧桐树,就能引来金凤凰”。顺着“资源”往下走,会越走越污染,形成恶性循环;顺着“环境”往下走,路子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我们就是要跳出传统的‘就项目抓项目、就园区抓园区’的做法,从抓环境的角度抓发展。这样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吸纳优质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邢台对投资软环境也进行了改革。王爱民告诉记者,邢台对企业取消行政收费,实行“零收费半罚款”,两项加起来约为企业节省了3亿元。“新注册的企业免费注册,这样一来愿意创业的人多了,办理注册登记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40%。”

篇5:城乡清洁实施方案

洞委〔2009〕65号

关于清洁城乡庭院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今年是我镇 “清洁城乡”三年行动计划活动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清洁城乡”活动开展“庭院整治”之年。为促进全镇各村庭院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市府文件精神,特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提出今年创建杭州市卫生镇的要求,以富政办[2009]1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人员,切实在我镇范围内掀起以庭院整治工作为重点的清洁城乡工作新高潮。

二、工作目标

采取定期汇报、定期督查、定期评比等方法,力争通过60天时间的攻坚,使我镇各村环境卫生状况有根本改观,户容庭貌形象有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做到家家户户无乱堆乱放、乱晾乱挂,房前屋后无卫生死角,垃圾投放入箱,庭院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家庭的卫生文明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庭院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

三、实施范围

- 1 - 全镇所有行政村,包括本村农户和外来住户和集镇。

四、实施步骤和主要任务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组织部署阶段。(2009年5月10日—5月20日)

各村要及时成立“庭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庭院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建立队伍,制定制度。以召开动员会、张贴宣传海报、播出广播宣传稿等形式营造户户知晓、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为突出重点、全面整治阶段。(2009年5月21日—7月10日)

结合各村实际,组织人员对本村庭院整治开展指导和督查,做到家家户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道路畅通,庭院周围及“四至三包”范围内无乱堆乱建、乱停乱放、乱晾乱挂、乱涂乱画,做到室外物品堆放有序,无祼露垃圾,周边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桶装化,按规定做到“户投”垃圾入箱。

第三阶段为督查评比,整改提高阶段。(2009年7月11日—7月30日)

各村要按照清洁户评比标准,评比出清洁户若干户,以悬挂清洁户牌匾、村务公开栏张榜表扬等方式予以公布、表彰。各村庭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督查指导组分别对照镇清洁城乡庭院整治工作推进阶段工作进行考核,完成自评和督查评比工作。

在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各村要对照创建标准,对庭院整治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镇督查指导组要重点针对工作开展情况和制度运转情况进行督查,并督促后进村进行整改提高,使全镇庭院整治活动整体有序推进。

五、工作要求

- 2 -

(一)提高认识,上下齐动。

5月10日至7月10日是我镇庭院整治工作的攻坚阶段,全镇机关干部和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镇机关干部将分成11个组,分赴各村组织指导、协助参与庭院整治工作。原则上要求各组成员在上述时间内,必须到村指导参与村庭院整治工作。各组组长每周必须将工作情况向联系领导做一次汇报。镇机关干部分组情况详见附表二。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以宣传舆论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各种不文明现象。开设“庭院整治”工作宣传专栏,设计易于广大家庭成员参与的活动载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完善制度,落实到位。

及时建立“清洁庭院”评比制度、庭院内外“清洁日”活动制度、先进评比表彰制度,并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六、组织保障

为使攻坚阶段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镇成立清洁城乡工作督查指导工作组,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和镇机关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评分,评比得分将与各村清洁城乡以奖代补资金、各农村指导员的考核分及各机关干部的考核相挂钩。

洞桥镇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抄送:市清洁办、“清洁庭院”工作领导小组

篇6:县开展城乡清洁行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业宜居”的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生活质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利用两年时间,县城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道路规范化保洁率达到 %,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以上;所有镇(办)和村(居)道路制度化保洁率达到 %以上,生活垃圾规范化收集运输率达 %以上,市容环境管理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清洁行动由各级政府主导,负责清洁行动的方案制定、引导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优先治理影响环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3、设施配套,保障投入。强化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大投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为城乡清洁行动提供财力保障。

4、健全机制,实现长效。完善促进城乡环境提升的规章制度,健全城乡环境整治运行机制,实现城乡环境整治长效化和制度化。

5、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分工,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突出辖区主体责任,建立县、镇(办)两级考核、检查、监督体系,促进城乡环境清洁行动顺利开展。

四、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1、全面提升主城区环境净化水平。严格按照规范化作业标准,推行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增购机械作业车辆,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延伸保洁作业范围,将作业范围向支路街巷、城乡结合部、河道、各类广场、专用停车场、农贸市场、花坛绿地延伸,消除保洁盲区,保洁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密闭化运输和规范化处理,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达到95%以上;按照“抓两头、控途中”的要求,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全面加大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力度;定期清洗垃圾箱、果皮箱、路灯、景观等设施,加强公厕管理,保证公厕内清洁卫生。及时疏通淤堵道路雨、污水管道,及时更换破损丢失的雨箅、雨(污)水井盖,及时修补破损的车行道和人行道;保证市政设施完好。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市工商 分局、环卫绿化管护中心、房屋管理服务中心、市政处、榆山街道办事处、锦水街道办事处。

2、提高镇(办)驻地、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环境净化水平。各镇(办)驻地、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建立固定的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工具,严格落实保洁员路段承包责任制,定岗、定员、定位,对保洁街道一日两清扫,全日守岗拣扫,垃圾清运要日产日清,确保道路无垃圾暴露,无杂物和无乱堆乱放现象,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做到环境卫生良好。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办事处)。

3、大力排查清理垃圾死角。县城区突出以城中村、城边村、住宅小区为重点,全面排查各类垃圾死角,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农村突出以镇驻地、镇驻地村、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加大农村区域垃圾死角排查清理工作力度,对进出村道路、房前屋后、沟渠河道、田间地头等区域垃圾死角进行排查清理;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制度,对责任区内各类垃圾死角由责任单位限期清理;建立垃圾死角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容易形成垃圾死角和反复回潮的区域,配建相应设施,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巩固排查清理成果。在年 月底前,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清除城区和村镇内各类垃圾死角。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工商局 分局、环卫绿化管护中心、房屋管理服务中心、爱卫会、各镇政府(办事处)。

4、配套建设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加强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建设,建立“村收集、镇(办)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镇原则上每15至20户设置1个垃圾收集桶,每XX—3000户配置1辆垃圾收集车,每个村居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箱,每个镇驻地设置1个垃圾中转站。根据辖区人口情况,合理确定转运规模,建立起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垃圾收集人员和中转站管理人员,责任单位:县环卫绿化管护中心、各镇政府(办事处)。

5、营造良好的村镇环境面貌。完善村镇道路保洁,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对通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实行制度化保洁;开展村镇容貌整治,重点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严禁违章搭建,清除农村“三大堆”(土堆、粪堆和柴堆),规范建筑临时物料堆放和建筑垃圾清运;强化村民自律意识,推行庭院及门前卫生责任制,全面提升村镇环境面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和沼气池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农业局、环卫绿化管护中心、爱卫会、各镇政府(办事处)。

6、建立完善村镇环境卫生保障机制。完善镇(办)环卫所建设,安排办公场所,配齐专职人员;建立专职村镇保洁员队伍,原则上村内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通村道路按每7500平方米配备1名保洁人员,垃圾收运车按每车1.5名配备垃圾收集员,每个中转站配备3—5名管理人员,所有人员统一服装和工具,接受当地环卫所统一管理;健全日常作业标准、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等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县环卫绿化管护中心、各镇政府(办事处)。

五、实施步骤

全县城乡清洁行动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 月上旬)。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要求,研究制定相应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整治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清洁行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年 月中旬至 底)。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的原则,针对辖区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排查支路街巷、广场、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居民庭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脏乱差”问题,提升城乡保洁水平。

第三阶段,全面整治和巩固提升阶段(年 月初至 年 月底)。各镇(办)健全完善市容环卫基层管理机构,配齐设施装备,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城乡容貌秩序整治,巩固集中整治效果,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年 月初至 月底)。县政府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乡清洁工程监督员、志愿者和有关单位对“城乡清洁行动”进行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思想,将城乡清洁行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县政府成立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城乡清洁行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检查考核。各镇(办)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加强本辖区内城乡清洁行动的组织领导和活动实施。

2、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政府、各镇(办)是城乡清洁行动的主体,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具体负责城乡清洁行动的指导、协调、监督。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落实经费保障。县、镇(办)财政要做好城乡清洁行动的财力保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城乡清洁行动先进单位予以奖励。各村(居)要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改善村容环境面貌。

4、强化监督检查。县城乡清洁行动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镇(办)行动进行现场检查督导、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各镇(办)也要对村(居)城乡清洁行动推进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考核,推进城乡清洁行动的有效开展。

上一篇:月光下的爱作文700字下一篇:青春的告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