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调研报告

2024-04-13

民政调研报告(共6篇)

篇1:民政调研报告

一、民政工作1、2010年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社区办公用房改建、扩建、新建计划

我街所辖十个社区,其中四星级社区两个(祥和社区、南华社区),三星级社区两个(清和社区、双城门社区)。2009年通过政府招标我街的天盛、景园、康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进行改造、装修,面积达到700㎡,同时天盛进行申请“五星级”社区创建工作,自治区星级验收组已经进行了验收工作。2010年将我街社区建设工作以景园社区创建“四星级”社区和双城门公路局家属院锅炉房改造(翻建)为重点,现在景园社区已经初步装修,但距四星级社区阵地化建设标准还有距离,主要是资金的问题;双城门社区就公路局锅炉房改造(改建)正在与公路局洽谈用房协议;存在问题是,现在政府开发建设的康居工程(林华苑)和水木清苑(清苑三期)共计46栋(2栋小高层),预计住户3200户左右,而且光华清真寺也要搬迁到12中南侧,那里应该成了一个社区对这两个小区、12中、光华清真寺进行管理;

2、社区服务的开展情况

社区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计划生育上门服务、低保三级审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登记及审批、爱心服务联盟,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等。

其中祥和社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基地2009年对1进行了计算机技能培训;清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对46名特困老年人进行了慈善帮扶,每月向这46名老年人发放慈善兑换卷2300元;爱心服务联盟分别于2010年3月、4月对150多人进行医疗讲座和体检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及2010年工作进展情况

现在我街成立了两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清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天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积极发挥社区内外资源,通过介绍钟点工、保姆、保洁等家政服务,为辖区老年人送服务、送健康,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辖区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两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已通过自治区民政部门的验收。2010年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街道2010年全年工作安排中已经向十个社区全面推开。

4、社会临时救助及城市大病医疗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社会临时救助金额偏低,救助者对救助金不满

二是:将受助人员扩大到低保边缘的困难家庭。

二、就业工作

胜利街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遵循“创业富民、就业利民、保障惠民、和谐安民"的指导思想,紧扣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宗旨,不断拓宽思路,搭建平台,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劳有所得、学有所教、弱有所助、老有所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街道按照自治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考核标准,狠抓“充分就业”指标的完成,加大社区平台建设,细化社区基础信息管理,健全就业台帐,落实社区就业政策,07年清和社区已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社区,08年陈家寨社区、宝庆社区已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社区,09年双城门社区、祥和社区、康馨社区、南华社区、南关社区、天盛社区已申报创建自治区级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已申报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已全面开始,各社区充分就业工作开展良好、软件资料齐全。存在的问题是有的社区硬件设施不够,如活动场地、办公条件有限等。

2、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情况和低保与就业联动工作进展情况

街道针对低保人员的不同情况,经常性的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拓宽低保人员就业渠道,对有就业能力的人员,争取介绍三次就业机会,积极推荐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参加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及时在街道和社区发布就业供求信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和动态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努力,三月份我街帮助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实现再就业5人,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5人、公益性岗位人员就业16人、残疾人就业74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5人、低保人员就业20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192人。确保实现了“出现一户、帮助一户、解决一户、稳定一户”的目标。

3、街道组织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展情况

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积极性,街道通过“送温暖、送政策”等活动,开辟就业平台,提供创业场所,在辖区银泉早市设立了下岗职工就业摊点,为辖区63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家庭解决了就业困难。南华社区劳保站积极协调苗木场花卉市场,为辖区58名人员解决了就业,让下岗人员坐在家里就能就业,摆脱了困境,增加收入。全年开办两期创业技能培训班,对参加创业引导培训的人员免费进行培训。今年还计划在在南华社区中心巷建立1500平米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市场,安置100个摊位,带动就业人员100人。

4、组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全民创业工作进展情况紧紧围绕抓创业、促就业、保民生的目标,以就业和创业培训为先导,采取各种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街

道对自主创业的群众大力支持,针对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两劳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等,都积极鼓励和扶持,街道、社区为创业提供创业建设基地546平方米,扶持资金2000元,扶持创业成功的2个创业点,其中:一是康馨社区的“康立宁”护理部,下岗失业人员伍金宁自主创办了“康立宁”护理部,经过半年的运营,现以带动30人从业;二是清和社区的“社区信息服务中心”,失业人员王晓欢在街道和社区的协调下,自主创办了社区网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主要为本辖区住户提供全面、快捷的网络服务和带动辖区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就业,并带动了5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一居一品”创业特色社区9个;三是天盛社区和清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带动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6人。

5、街道劳动保障所建设“六到位”情况

1、机构到位,我街道设立劳动保障所统一办公,社区统一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

2、人员到位,劳动保障所编织3人,到位人员1人,缺编2人;各社区劳动保障站均配备2-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

3、经费到位,能按时下拨经费,财务统一管理;

4、场地到位,能按标准完善办公场所;

5、制度到位,统一工作流程,落实“一站式”服务;

6、工作到位,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

目前,街道劳动保障所人员少,工作量不断增大的矛盾日益突出,承担大量基础性工作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因到期或自动辞职的情况,导致人员流动性强,工作衔接连续性差。

三、残疾人工作

1、关于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情况;

我街现有残疾人375人,将近占辖区总数的10%,其中肢体残疾274人,智力残疾40人,语言、听力、视力残疾25人,精神病人36人,有97人享受低保。街道每年都要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积极参加兴庆区和银川市组织的就业培训工作,已累积就业74人。

2、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情况;

我街于2008年在兴庆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天盛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同时街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器材,已为25余人发放轮椅、肓杖、腋杖、手杖、拉力器,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电视机,为肓人发放收音机。争取资金为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同时我街天盛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南桥社区医疗服务站为30名精神病人免费发放药品。

3、关于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对残疾人的文体爱好和特长进行登记,在组织他们参加兴庆区和银川市文体活动的同时,积极动员他们走出家门参加社区组织的广场文艺活动,我街残疾人陈瑾颖爱好唱歌,参加了银川市2009年助残日文艺表演,2010年将组织陈瑾颖、洪伟参加银川市残疾人演讲比赛和残疾人运动会。

4、关于残疾人专职委员和联络员工作情况;

残疾人联络员工作情况:我街10名联络员都能协助社区做好残疾人工作,做用发挥良好,10名残疾人联络员大都对自己的工作都能尽职尽责,为社区及时提供残疾人的各类信息。让上级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残疾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篇2:民政调研报告

大讨论活动调研报告

2011年10月20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我县民政工作着眼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保障民政对象基本生活,大力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县正值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实力旌德、秀美旌德、幸福旌德”的宏伟目标,大力开展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化步伐。全县民政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不断加强新形势下民政工作职能,夯实民政基层基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构建和谐旌德,服务于困难群众。开展大讨论活动以来,我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一方面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民政工作现状,倾听广大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发现了民政工作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尚存在一些噬待关注和解决的矛盾。

一、基本情况

全县民政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0人(含聘用),其中县局及下属事业单位27人,内设职能股室5个(办公室、社会福利股、社会救助股、社会事务股、优抚安臵股、救灾办),下属事业单位

3个(老龄办、婚姻登记处、殡仪管理所),10个乡镇民政所共有工作人员13人。全县各类民政对象达9000余人,老龄人口25000余人,另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受灾待救济人口。

2011年顺利实施了四项民政民生工程,抵御了年初低温冷冻灾害、5月份的旱灾和6月份洪涝灾害;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完成全县烈士建筑物的普查工作;完成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了合福高铁旌德段南长岭公墓132座墓穴拆迁安臵任务,完成了县级地名数据库建设任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125对,离婚登记237对,收养登记9宗,批准许可成立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个、小区命名5处。预计全年共发放优抚保障金398.08万元,城市低保金806万元,农村低保金780万元,救灾救济款369.9万元,五保供养资金173万元。

二、发现的问题

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难度加大

通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及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县在推进村民自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村在经济发展方面滞后,村民对发展的渴求比较强烈,一些村在村务公开工作方面透明度不够,村民对于希望知晓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的不够,有的甚至没有公开。

2、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县老龄人口比例已达16.53%,高于全国比例3个百分点。随着全县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不断突出,成为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稳定的一大要素。在农村,存在大量的“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在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发达地区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凸现。目前,我县共有11所敬老院,其中新建或改扩建敬老院5所,正在建设1所,总床位数仅有400张,尚不能满足五保供养对象入住要求。我县社会(儿童)福利机构目前正在筹建,资金缺口较大。

3、民政部门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的矛盾较为突出

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职能的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目前,我县民政工作人员偏少,特别是基层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全县民政系统面对3.4万余人的工作对象,占全县总人口的1/4,县局机关编制仅有11人。以社会救助工作为例,低保和社会福利工作人员仅有2人,却承担了9000余人的救助人物,管理着每年近2000万元的救助资金,社会救助工作范畴却在不断拓展,涵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城乡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六十年代精减老职工管理和其他临时救助等工作,其工作量与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相适应。

4、民政基层基础较薄弱

近3年来,我县民政基层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了乡镇民政所,实现了人员、编制、办公场所三有目标,开展了乡镇民政所规范化建设,旌阳镇、蔡家桥镇民政所达到了市级规范化民政

所标准。但目前我县民政基层基础仍相对薄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人员到位难。县编委核定全县乡镇民政所编制21人,目前到位13人,很多乡镇民政所仅一名工作人员,还有的身兼数职,人少事多,工作力不从心;二是办公条件差,缺少经费。目前,我县乡镇民政所都没有专项办公经费,缺乏硬件设施,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同时,我县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和周边县市区相比有一定差距。县民政服务中心、县社会儿童福利院、县烈士陵园目前尚在筹建,部分乡镇敬老院十分陈旧,急需改造或新建。

三、几点建议

1、置民政工作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之下

民政工作是政府重要工作之一,我县是山区小县,县域经济偏弱。民政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更显其地位重要,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期,民政工作者在推进各项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的创新工作方法,努力走在全市前列,又要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因此,做好民政工作,不能纯粹的只抓业务,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整体思路、围绕经济社会和谐大局,促进民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有效地发展民政事业。

2、实现民政事业发展和社会会效益的双赢

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持民政事业尤其是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强劲发展势头,努力缩小与周边县市区的差距,使更多的民政对象和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福利机构的社会会效益。要用现代服务理念的标准和要求,使民政服务设施更加人性化、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注重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广大的服务对象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实现民政服务水平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在全市民政系统争先进位。

3、树立大民政理念,壮大民政工作队伍

篇3:民政调研报告

近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毛伟明在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江苏通管局局长苏少林的陪同下实地调研了江苏通信业。

在江苏电信, 毛伟明观看了江苏首届信息消费体验周活动的演示, 听取了肖金学总经理有关公司发展和“宽带江苏”建设做法的情况汇报。在江苏移动, 毛伟明观看了TD-LTE演示, 听取了王建总经理有关公司运营发展情况的汇报。在江苏联通, 毛伟明听取了周山总经理对信息化应用产品介绍和今年公司发展情况的汇报。

毛伟明副省长高度肯定了江苏通信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表示, 近年来, 江苏通信业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创新、服务质量等均走在全国前列, 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并作出了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宽带中国”战略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 江苏通信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期。他勉励江苏通信业继续深化推进各项工作, 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和支撑作用, 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注入新的活力。

篇4:民政调研报告

【关键词】喀什地区民政局;城乡低保;困难群众

当前,切实做好低保工作,是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在城镇涉及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在农村涉及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排好了,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做好低保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喀什地区城乡低保及发展概况:

喀什地区辖11县1市,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人口403.69万,其中农业人口311.6万,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7.6万户21.1万城市困难人群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占全区城市总人口的22%。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困难群众有16.2万户,50.45万人,占全地区农业人口的16%。

喀什地区低保于1998年在喀什市和泽普县开展试点,1999年在全区全面铺开,城市低保人数范围由1999年的7721人扩大到如今的21.1万人,年需保障金由最初的460.6万元增加到目前的5.95亿元,人均每月补助从最初的49.7元提高到目前的225元。农村低保2007年7月1日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要求,年需保证金由最初的1.3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6.83亿元,人均每月补助标准由最初的22.3元,上涨到目前的107.3元。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就:

(一)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基础建设。

(1)完善了低保组织体系。地区、县、街办(乡镇)三级普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全地区低保工作。地区民政局设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各县(市)民政局普遍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3-5名,通过与地区劳动局沟通,为各乡、街办解决了172名低保公益性岗位,初步形成了有专人负责低保工作的城乡低保工作体系,确保了城乡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培训基层低保队伍建设。喀什地区坚持推行低保属地化管理,把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对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依托社区、村(居委会)开展困难居民家庭状况普查,进行低保初审、动态管理等工作。

(二)不断提升低保规范管理水平

(1)加强了低保法规建设。喀什地区结合低保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各项低保政策制度,出台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低保量化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低保政策、制度体系,推进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2)规范了低保工作程序。喀什制订了地区、县(市)、街办(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低保工作流程,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使低保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喀什地区围绕《低保量化考核标准》按照制定科学化、申报审核程序化、审批过程公开化、资金发放社会化、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狠抓了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调查,规范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程序,保证困难群众随时申请,随时审核,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动态管理。喀什地区在低保工作上注重把握动态管理的两个环节:一是全面落实低保对象定期核查制度,对低保对象定期复查。二是在采取不定期的抽查和每季度一次的全面集中核查中2012年,各县(市)通过认真开展全面集中核查,共核查清理城乡低保对象70069人,占城乡低保人数的9%,其中城市低保对象8501人,农村低保对象61568人,对在核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惩,初步形成了低保对象能进能出,低保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分类施保”和“应保尽保”,有效维护了喀什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贫困群众切身利益。

(三)积极开展实施了社会救助资金现金发放。

城乡低保资金都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高压线,为确保城乡低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到城乡弱势群体手中,切实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的监督管理,喀什地区在民政、财政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实施封闭运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摊派、拖欠、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充分保障了低保对象的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喀什地区城乡低保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在城乡低保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障员编制、工作经费、交通工具。地、县(市)民政部门管理着全区71.5万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城乡低保对象,民政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与各县(市)、乡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少(乡镇民政干事专职不能专用)、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基层民政工作严重“缺位”,尤其是2012年1月1日起,所有的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

建议:为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在基层真正贯彻落实,改善工作条件,解决人员编制和交通工具,保障工作经费。

(二)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信访津贴。低保工作人员既要面对面接触大量有传染病的特殊困难群体(如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并且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文件要求,还肩负着处理信访接待职责。喀什地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仅2012年截至目前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00余人(次)。与此对应的是只有处理信访接待责任、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和岗位津贴,导致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对有传染性的特殊困难群众存在推诿,对信访事件不积极,不重视。

建议:文件规定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信访岗位津贴。

参考文献:

[1]李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2]曹海兵、刘建中、陆骏骅.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江海纵横.2006

篇5:民政调研报告2011

开发区碱巴拉荒管委会副主任李彦辉

关注辖区贫困户工作,促进辖区和谐建设,已成为民政工作的当务之急。民政工作作为政府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广大居民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时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政策贯彻到广大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近期对辖区内贫困户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辖区内贫困户情况

碱巴拉荒共5个居民组,居住人口3149人,辖区内户籍户数802户,户籍人口数2610人,平均每户4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5/6;18周岁到60周岁男劳动力人数1054人,18周岁到55周岁女劳动力人数为960人,劳动力占总人口的3/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居民2156人,占户籍人数的83%;贫困户致贫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年老体弱,二是因病致贫,三是因残致贫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截止2011年1月末,本辖区贫困户46户,占户籍户数的5.7%;低保户70户、164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6%。

二、贫困户救助开展情况

我辖区自实施贫困户救助以来,经过管委会领导对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相关政策的认真调查研究,规范了贫困户审

1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有效地保障了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民政办在上级民政部门和社会事业局的领导下,认真学习,积极工作,以落实贯彻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实施的扶贫、济困、优抚助残等政策为己任,积极争取多方面资源,努力做好民政工作,维护了辖区的稳定和谐。

1、2010年以来对贫困户的救助情况

2010年春节期间,在上级民政部门和管委会领导的安排下,民政办公室集中对50户困难家庭进行了帮扶,并分发了米、面、油,共计100袋大米、100袋面粉、50桶豆油。其后,又陪同领导对辖区内的40户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送去了慰问金,其中,领取2000元慰问金的困难家庭1户,领取1500元的困难家庭1户,领取1000元的困难家庭5户,领取500元的困难家庭33户,共计发放慰问金25000元。在七

一、中秋期间走访困难户17户,共计送去慰问金4100元。春节期间开发区管委会王文新副主任和陶俊杰副主任看望了贫困户和家庭困难的老党员,送去了党的温暖同时勉励他们要自强自立,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被走访对象纷纷表示感谢。

2011年春节期间,在上级民政部门和管委会领导的安排下,民政办公室集中对60户困难家庭进行了帮扶,并分发了米、面、油,共计120袋大米、120袋面粉、60桶豆油。其后又对辖区内的23户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送去了慰问

金,每户领取300元,共计发放慰问金6900元。贫困户说感谢党和组织送来的深情厚意,在困难的时候能够想到他们,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2、对有特殊情况的贫困户还开展了专项救助,进一步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减轻了贫困户的生活负担,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辖区内有一名孤儿王闯,父母于2008年相继自杀,现在跟爷爷和叔叔一起生活,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其申请了孤儿分散供养救助金,一次性补发3200元,以后每月领取400元。2011年开发区管委会陶主任还专程来看望王闯,为其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并鼓励王闯要坚强起来。

蔡广文是一位糖尿病综合症患者,孩子在上高中,生活十分艰难,得知这一消息后,民政办为其缴纳电费,并送去了冬季取暖用的燃煤,还给他安排了在富海馨居看护自行车棚的工作,使得蔡广文一家在生活上有了基本的保障。

袁志新母子智力不健全,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由于其房屋年久失修,已形成危房,民政办将情况反映给管委会领导,经管委会研究为其翻建了房屋,并送去了冬季取暖用的燃煤,使袁志新母子住进了温暖的房子。

贫困救助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因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发挥其在保障民生中的兜底作用也是长期的,必

须进一步加强。贫困户救助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兜底线、安全网,在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民政部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适时调整贫困户救助标准,加大分类救助力度,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操作,确保本辖区贫困户救助工作健康顺利地开展。

三、目前的工作重点

从解决辖区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强化低保工作。一是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坚持低保申请审查和审批程序,切实按条件把好“入口关”,在随时受理申请的同时,严格“动态管理”,做到至少每季度审核一次保障对象,对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保障,对不符合条件或已不再具备条件的坚决不予纳入,保证低保对象的准确性;二是继续做好分类施保,保证辖区内低保对象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能依法享受特殊保障。全面推进辖区低保工作。坚决做到 “应保尽保”,同时强化管理,明确责任,以解决辖区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努力完善工作机制

1、民政干部要加强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优质服务水平。民政工作由于政策性强、涉及

面广、服务对象复杂,要做好各方面工作,提高依法执政和优质服务水平,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加强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民政工作要求。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加强调查研究。要结合民政系统行风建设,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改进工作方式,发扬敢、严、细、实、高的“五字”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探索新途径,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立足于“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立足岗位、多做贡献。

篇6: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通过民政干部的辛勤工作,我县民政工作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曾获得全省乡镇地名设标工作先进县,全市民政工作、宣传工作、社会救助工作、福利彩票发行、“三院”管理等先进单位,所获奖项是历年来数量最多,含金量最高的一年。但与全市整体情况相比,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工作进展也很不平衡。加之基层民政工作基础条件差、资金短缺,影响和制约了全县民政工作的整体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夯实基础,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困难群众,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今年4月9日至25日,县民政局以局长和3名副局长任组长,抽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分别到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民政工作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还存在基层民政队伍建设与民政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亟待关注和重视。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全县共辖23个乡(镇)314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全县总人口54万人,是目前吉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县民政局现有领导班子成员7人,内设5个副科级单位(“双退”办、老龄委办(挂靠)、社会会救助局、殡葬管理所、福利院)、设有4个职能股室、设有全拔款事业单位5个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个、23个乡镇民政所、23所社会敬老院、2所光荣院。现有干部职工122名,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45名,局属单位工作人员21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56名。各类服务对象主要有一是优抚对象:现有各类优抚对象2万多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3098人。其中革命烈士遗属

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人、病故军人遗属

人、革命伤残军人

人、红军失散人员(含老苏干)

人、在乡复员军人

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人、在乡退伍军人

人、现役军人家属

户、各类优抚对象2万多人。二是困难群体:农村五保老人3432名,集中供养2746人,精简退职残老救济对象有

人,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3776户30870人,农村低保对象10062户23535人; 2008年发放城市低保金2495.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413.5万元,发放自然灾害救济款113.5万元,救济大米26.2万斤,羽绒衣1000件,救济棉被1540床,完成227户灾后重建任务,发放五保供养金76.54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灾害应急打了“三场硬仗”

一是打赢了抗冰救灾的硬仗。2008年年初,发生了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深、经济损失最重的雨雪冰冻灾害,这场灾害,造成2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高达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7万公顷,成灾面积926公顷,倒塌民房227栋,道路被封,村庄断电,林木被毁,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灾害发生后民政部门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5万人,下拨重建资金113.5万元、救济大米26.2万斤、羽绒衣1000件、救济棉被1540床,全面完成了227户灾民倒房恢复重建任务。

二是打赢了抗洪救灾的硬仗。5—9月份,我县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2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76公顷,成灾面积953公顷,绝收面积534公顷,倒塌民房121栋,直接经济损失6973万元。灾情发生后,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紧急安置灾民7048人,下拨资金60.5万元,帮助121户灾民建起新房。三是打赢了抗震救灾的硬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县民政局在街头、超市设立“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捐赠点,接收社会捐赠,共接收捐赠款271.14万元。并捐赠棉被700床、毛毯400床、羊毛衣750件,棉大衣500件,创造了我县救灾捐赠工作的历史之最。

(二)社会救助做到“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运作网络。成立了社会救助局,选派了7名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各乡镇、县城社区设专职救助工作人员2名以上,居委会、村委会确保有1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社会救助工作,形成设置合理、上下贯通、网络健全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

二是规范审核程序。坚持实行 “三榜公示”的社会救助的工作流程和公开制度,并创新公开形式,将新批的救助对象,在电视上进行公示。08年审核城乡低保对象13776户、30870人,发放城乡低保金2495.8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714户,7335人,人均补差154.1元,发放低保金1082.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0062户23535人,农村低保人均补差55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413.5万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40626人、发放842.66万元,其中城市大病医疗救助7802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51.86万元,农村大病医疗救助34824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590.8万元,资金使用率达89.2%,最高救助金额达3万元。加大“敬老工程”力度,集中供养2952人,分散供养478人,集中供养率比上年增加10%,将3432名五保对象纳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发放五保金576.54万元,使五保对象的生活日益改善。启动了农村低保户建房工程,确定150户农村低保户为首批建房资助对象,每户补助1万元,改善了低保对象人居环境。

三是规范资金管理。城乡低保金全面实行“一卡通”发放,城乡大病救助金实行一人一折、银行发放,直接发放到户,减少了中间环节。

(三)优抚安置进行“三个完善”

2008年,提高了优待金标准、统筹医疗保险资金、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着重进行了“三个完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优抚优待保障制度。统筹1—6级残疾军人和在乡退伍军人老战士医疗保险资金40.6万元,每人每年7000元,人均超出1000元,占上级下达任务数的138.56%。7-10级在职改在乡伤残军人医疗保障工作,除发每人每年给予450元的门诊医疗补助费外,并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对患大病、重病住院治疗的重点优抚对象按医药费的40%比例实施救助。提高了义务兵优待标准,农村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的提高到2300元/年、大专文化的提高到2000元/年、高中文化的提高到1700元/年;城镇义务兵在原有优待基数上,大专以上文化的增加600元/年、高中文化的增加300元/年。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双拥”工作机制。及时调整了县、乡“双拥”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县、乡、村“双拥”体系,广泛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双拥”活动。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500余人,发放慰问金10多万元。“八一”期间,开展了“迎奥运庆八一”系列活动。举办了迎奥运庆“八一”军民联欢晚会;召开了庆八一军民座谈会;走访了遂川籍在北京服役的官兵,激发了遂川籍军人爱部队、爱家乡、争先进的热情;组织了人武部干部职工及全县专开干部到正规化建设试点单位进行参观见习活动;慰问了部分抗战老战士、老复员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属;开展了国防教育周一系列活动。遂川电视台增设国防专栏;遂川人民政府网开设了国防教育园地;县消防大队、县人武到各中小学宣讲国防知识;消防、武警官兵到敬老院、福利院打扫卫生、慰问五保老人;组织了县“四套”班子武委会成员过军事日活动。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双退”工作机制。2008年接收复、转、退军人208人,回农村安置152人,复工复职2人,符合条件、统一安置54人。县财政列支自谋职业安置补助经费36.65万元。2007年符合政府指令性安置的16人已经全部安置上岗,8名退役士兵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的生活补助费发放到位。

(四)社会事务取得“三大进展”

1、村(居)委会选举取得新进展。全县308个村民委员会,20个居民委员会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成功率为99.39%,参选率92%,比上届提高0.2个百分点。高学历人员增多,比上届提高0.3个百分点,低学历人员减少,比上届下降1.5个百分点。女性当选比例提高,比上届提高了2.2个百分点。

2、乡镇地名设标取得新进展。乡镇地名设标工作顺利展开,21个乡镇落实乡镇地名标志牌45块,完成率达100%。同时,对地名进行反复核实,编制了遂川县政区图,并正式出版。

3、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展了“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给部分社区配置了健身器材、建立了社区农家书屋,社区建设上了新档次。提高了社区居委会人员经费补助标准,县城六个社区3名主要干部补助标准提高到700元/月,其他乡镇的2名主要干部补助标准提高到500元/月。

(五)项目建设完成“三大工程”

一是“三院”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80多万元,对于田、黄坑、汤湖、大坑、左安、营盘圩、巾石等7个敬老院进行新(扩)建,新增敬老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床位300张以上。新建敬老院基本按无门坎、低台阶、带卫生间、储藏室的新标准设计,各类附属设施齐全。县福利院实行规范化管理,办公区域美,设施完善,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统一着装,入院儿童的衣着、饮食专人料理。率先实行电子监控,全天候对儿童的起居、生活、活动、护理人员的料理进行监控。

二是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工程。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于5月中旬全面竣工。从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出发,对展馆的设计、材料的选用、物品的陈列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布展。使革命烈士纪念馆成为我县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是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在龙泉公园兴建了1800m2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新建,为举办各类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去年已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书画展、摄影展。

(六)民政宣传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上稿数量有了新突破。先后有146篇稿件被报刊媒体采用。二是稿件质量有了新突破。《中国经济时报》以《和谐遂川:实事做起民政工程》为题,图文并茂,整版推出遂川民政的新举措、新成就。《江西日报》、《井冈山报》等党报党刊也相继刊出民政局的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内部宣传有了新突破。编印了12期《遂川民政》、4期《民评简报》。

(七)自身建设发生“三大变化”

结合干部作风年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着力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干部作风,树立民政形象,改善办公环境,加快办事效率,提升民政的群众满意度、社会的公信度。

1、机关环境发生新变化。建立民政服务大厅,更新了政务公开内容,设立了各股室人员去向牌,促进了办公条件改善、办公环境得到了优化,服务功能大大增强,社会救助局、婚姻登记处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2、干部队伍发生新变化。提出了“十创先”的目标任务,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8争先创优和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创四类“十佳”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责任股室、责任院所、责任人员;开展了“民政政策进农村、宣传板块进农村、释疑解惑进农村、服务内容进农村”,“勤政联系卡到户、宣传单到户、征求意见表到户”等内容的“四进农村三到户”活动; 印制了“民政勤政联系卡”,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涉及业务、电话号码印在勤政卡上,向广大服务对象发放。

3、基层民政发生新变化。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民政所建设,23个民政所配置了相机、电脑,健全、完善了民政工作制度,乡镇民政信息化、电子化程度得以加强。乡镇民政所开展了创建“十佳”乡镇站所活动,为他们添置了办公设备,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实行了服务承诺,增强了服务意识,创优了服务环境。

此外,福利彩票销售取得了新业绩,新增销售站点5 个,组织站点业主参加省、市培训,掌握彩票销售技巧,实现销售福利彩票366.24万 元,占任务数的110.3 %。水库移民财务管理,执行了县级报帐制,通过“一卡通”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24.6万元。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助项目17个,14个项目已验收决算。办理结婚登记4431对、离婚登记272对、补领登记78对,登记合格率达100%。与乡镇签订了殡葬改革目标管理责任状,全县火化遗体838具。机关党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老龄工作、民政财务等工作,相互结合,并举推进,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调研发现,我县民政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体现在“三个到位”:

(一)制度配套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能结合实际,及时补充和完善“民政”工作相关制度,真正做到“民政”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先后出台了《遂川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遂川县民政局工作实施方案》、《遂川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等,并建立了各项民政工作保障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措施,为民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管理到位。按照“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原则,切实做到分类施保、分类救助、严格登记、分类管理。在救灾救济和城乡低保工作上,由下而上逐级申报,严格把关,办理程序和审批对象做到上墙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对于五保供养工作,通过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改善了五保供养硬件建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县“两保”和救灾救济工作基本做到了在审批程序上,坚持一个“严”字;在婚姻登记上,坚持一个“细”字;在五保供养和优抚工作上,坚持一个“情”字;在工作管理上,坚持一个“动”字;在资金管理发放上,坚持一个“明”字。

(三)组织领导到位。县委政府对民政工作十分重视,坚持把民政工作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督促检查。县民政局领导班子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配合抓,主管股室和单位全力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齐抓共管局面,使全县民政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的机制,保证了遂川县民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民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难度大

在推进村民自治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一是对村民资格的界定已经滞后。依据村委会组织法,村民是以户籍为准的本村村民。但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在人不在”或“人在户不在”情况大量存在。而且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村民”的概念实际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户籍和地域界限。现行“组织法”使许多农村群众未能参与民主自治。二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与村民自治发展不相适应。按照《党章》规定,村党支部在本村党员内部选举,而一个村的党员人数毕竟占全体村民的少数,相对于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主任来说,群众基础显然要低。在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遇到挑战时,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单纯强调其核心作用,大权独揽,不依法支持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少数村委会主任单纯强调其依法选举的群众性,与村党支部书记长期不和,相互拆台,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近年推行的“一肩挑”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有关矛盾仍需研究。三是城镇社区基础设施重建滞后,部分社区居委会缺乏办公场所和人员,工资普遍偏低,工作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影响了社区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县和谐社区建设特别是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民间组织发展不齐全、组织自律性差,执法管理难度大

1、机构不健全。由于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对民间组织的理解和认识相对滞后,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机制尚未形成。有些民间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难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民政部门执法人手严重不足,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执法管理难度大。

1、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县产业协会发展不多,与农副产品资源大县不相适应,对推动农业产业华发展乏力,社会团体规模大小不一,部分团体会员偏少,资金不足,业务活动不正常,发挥作用十分有限。大多数社团因缺乏专职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3、社团自身建设不够规范。部分社团机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缺乏民主管理机制。有的社团召开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领导机构。有的没有按章程规定及时进行换届,有的社团未按规定办理有关登记事项的变更登记手续,有的社团未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少数社团存在营利化倾向,社团物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在具体工作中不易操作。

(三)社会福利机构还不能适应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未来的养老问题也不断突出。在农村,存在大量的“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在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的情况下,年老无人照顾的问题凸现。目前,我县有23所敬老院、2所光荣院、1所福利院,但因历史原因,大部分农村敬老院、经济来源少、院民自主经营能力欠缺,吸纳能力有限。城市社会福利院建设正在全力推进,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其他如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难度也很大。

(四)社会救助及救灾救济保障能力还比较弱

到目前为止,我县的农村低保人数为

万人,仍有

万绝对贫困人口未纳入低保,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城市低保人数仅为

人,相对

年城市低保

人仅增长了

%,这个增长比例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因财力保障能力有限,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的标准还不高,救助保障能力不强,大部分困难群体的困难和问题难以得到真正解决。如我县新的大病救助救助标准办法,降低了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标准,这对于大多数救助对象而言,仅是杯水车薪。

(五)民政部门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的矛盾十分突出

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建设职能的不断扩大,民政工作的范围逐步拓宽,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目前,我县民政工作人员偏少,特别是基层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以社会救助工作为例,全局仅7名低保工作人员,却承担了对近6万多人的救助任务,管理着每年逾8千多万元的救助资金,而社会救助工作的任务从原来单一的城市低保已经拓展到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三无人员救助、六十年代精减退职职工管理和其他临时救济等工作,其工作量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相适应。另外,如州老龄办公室仅有1人,仅为科级内设机构,却承担着大量老年人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县民政局仅有13名公务员编制,远低于省内其他县市,且存在较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六)乡镇民政工作存在“四困难”、“四不够”现象:

四困难,即:一是机构进编定位困难。日益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与人员配备的矛盾突出,机构进编定位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二是争取领导重视困难。有的乡镇领导,嘴上说起民政工作重要,但在领导力量、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实质性问题上重视不够;三是工作协调困难。民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综合协调。有的乡镇领导力量较薄弱,不便于工作协调;四是工作落实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1、工作任务与力量不相适应。一些乡镇仅1名民政干部,多数是兼职,人少事多,工作忙不过来,且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2、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困难。县乡(镇)没有专项查灾经费,面临的减灾任务严峻,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3、调控手段无力。

四不够,即:一是政务、村务、组务公开力度不够。

1、部分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重集中、轻民主的现象。

2、对群众希望知晓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的不够,甚至没有公开程序;二是救灾救济工作力度不够。

1、部分乡镇报灾不及时,查灾困难。

2、无专项查灾经费,救灾工作严峻。

3、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4、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

5、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城乡低保工作力度不够。

1、低保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政策、标准、程序不十分清楚。错误地认为:低保就是一种待遇;把低保当成一辈子的事,造成“进”去容易“出”去难;认为政府掏钱,不拿白不拿。

2、家庭收入核实难。主要表现为:隐性就业、弹性就业及隐性收入难掌握;银行存款及其他有价证券情况难掌握;在职职工所在单位提供的工资证明的真实性难保证;邻里调查时,邻居往往不对调查工作提供合作,调查相关情况难。

3、低保调查组存在“一言堂”现象。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人情保”、“关系保”仍有存在;另一方面,低保申请者与低保调查者在最后认定上的纠纷屡有发生,有的甚至产生直接对抗,引发干群关系紧张。

4、大部分乡镇的基层人员不能操作微机。低保工作量大面宽,手续繁琐,程序复杂,且属动态管理。由微机管理是低保工作管理方式的必然选择,由计算机对低保对象进行信息处理、人员录入、档案管理、信息调阅,既可解放人力,又可节约资金,同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的基层人员还是电脑盲,不能独立完成低保基础资料的录入,微机利用率低;四是党政重视不够。一些乡镇领导对民政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发发钱、拜拜年”上,有的甚至认为民政工作只是“突发性”、“阶段性”工作,没有把民政工作提高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民政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也没有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全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中,虽然明确了民政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但很难真正的落实,绝大部分是兼职。因此,有的乡镇设有民政办,只安排一名民政助理。一些乡镇主要集中抓计划生育等硬指标工作,视民政工作可有可无。有的把民政工作看成是上面的事、部门工作,对人员、经费、工作开展等问题,考虑研究得不多。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安排民政经费,来钱就发,没钱就拖,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些贫困、债务重的乡镇甚至挤占、克扣、挪用民政专项资金。

四、几点建议

(一)置民政工作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之下

民政工作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县是老少边山穷地区,民政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更显其地位的重要,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政工作者在推进各项业务开展的进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争取走在全市的前列,又要综合考虑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特点、地理位置等实际,紧密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力避脱离实际。如果工作计划超出了我县的战略布局和财力实际,这个计划不仅达不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还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欲速而不达。因此,民政工作不能纯粹地只抓业务,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整体思路、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大局,促进民政工作与经济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更有效地发展民政事业。

(四)处理好民政事业发展速度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持民政事业特别是各类福利机构一定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努力缩小与周边县市的差距,使更多的民政服务对象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要用现代服务理念的标准要求,使服务设施更加人性化、服务工作更加精细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杜绝因服务不周到、政策不到位、设施不完善导致的负面影响,杜绝对服务对象造成利益的损害和身心的伤害,提升人文关怀的水平,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和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发展速度与效益体现同步。要克服畏难情绪,通过恰当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争取在省、市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单项冠军”,还要创造条件争当“团体冠军”。

(五)树立大民政思想,不断壮大民政工作队伍

民政工作事多面宽,在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我县民政系统人员编制偏少,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仅仅靠自身力量闭门办事业肯定力不从心。必须用开放的思想,敞开大门办民政。一是要积极联系各有关部门共同关注民政,为民政事业出谋划策;二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民政工作,出资出力,建言献策;三是要大力发展各种新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基础、社会志愿者和社工人才为补充的民政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展民政事业,弥补人少事多的缺憾,促进我县民政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六)多管齐下筹措民政事业经费

经济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证,民政事业是很难加快发展的。我们要抓住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国家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性地谋划民政筹资渠道。首先,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民政专项资金对民族地区的倾斜和计划发展项目的立项,这是主要的筹资渠道,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充分运用政策向上争取;其二,要争取县级财政对民政经费的足额预算,不能出现上增下减的现象,要保证财政对民政支出的预算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其三,抓好福利彩票市场的开拓,发挥好民政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筹集更多的福彩公益金,壮大民政事业发展实力;其四,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广泛募集社会各界善款,使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救助资金更加充裕;其五,开动脑筋搜索其它一切有利于民政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的资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事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七)要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档次

上一篇: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初一作文下一篇:暂时进出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