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2022-07-10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民政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工作调研报告一、我县乡镇民政办现状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县乡镇民政工作得到一定加强,民政助理员队伍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民政工作调研报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工作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心热爱本职工作,整个民政干部队伍基本稳定。但是,随着民政业务的深化发展,以及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施,面对民政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民政办规范化水平不对称,民政助理员人员数量不足、整体力量薄弱,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等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和制约整个民政事业的发展。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目前在乡镇民政办规范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一)专职民政助理员配置不足,兼职情况比较突出。

一是民政办人员力量不足。全县现有人口49.1万,目前22个乡镇有民政助理员53人,其中:属专职的仅33名、兼职的20名;男性32人、女性21人;公务员有20人、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4人、事业编制27人、临时人员2人。在22个乡镇当中,只有1名助理员的乡镇有3个,分别是茶地、珊瑚、太拔;有2名助理员的乡镇有13个;有3名及以上助理员的乡镇有6个。二是兼职情况比较突出。民政助理员极大部分助理员都兼职乡镇残联等工作,并同时负责包村(居)等中心工作。专职民政干部缺口较大,个别乡镇民政助理员配备与人口规模不相称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民政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出现“四偏”现象。

一是年龄偏大。由于长期以来对民政工作的职能、任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极大部分乡镇在配备民政助理员时,把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充实到了民政工作岗位。在目前在现有民政办工作人员53人中,30周岁以下的4名,占7.6%;30-40周岁的15名,占28.3%;40周岁以上34名,占64.1%。最大的已达58周岁。二是学历层次偏低。在民政助理员队伍中,工作前学历为中专以上的28人,占52.8%;工作前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只有4人,仅占7.5%。部分干部经过党校、电大、网络教育后,目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7人,中专(含高中)学历的24人,大专学历的16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人。三是新手偏多。民政助理员队伍不够稳定。工作时间长的均为一些年纪大的同志,调整岗位比较频繁,从事民政工作1年以内的有10名(其中4名刚上任民政办主任),2—3年的有7名,5年以上的有26名,最长时间23年。新接触民政的同志由于民政工作量大、业务性强,一时难于适应。四是民政院校或民政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比例偏低,工作报告《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目前全县22个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中,仅有1人毕业于省民政学校,占总人数的1.9%,与当前民政工作要求的社会工作者比例相差较大。

(三)民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部分干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思路和方法陈旧,习惯于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研究和思考。对民政的地位、职能和任务停留在以前狭义的认识上,适应并融入现代民政反应比较缓慢。特别是随着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难于适应用现代手段做好民政工作,30%以上的助理员由于各种原因还不会操作使用电脑,60%以上的助理员不会网上办事,大部分乡镇民政干部无法较熟练使用电脑办公。二是少数干部工作责任性不够强,主动性不够。“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牢固,个别不安心本职工作,怕繁、怕难、怕苦的情绪时有流露,作风不扎实,造成工作质量的不稳定。三是少数干部由于年龄、自身学习、身体状况等因素,加上大部分民政助理员没有参加系统的民政业务培训,对民政有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缺乏钻研,掌握了解不深;面对面广、量大、实打实的民政工作,无法经常性入村入户了解实情,在及时完成任务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难于胜任其工作。

(四)乡镇民政办办公环境普遍较差,与民政对象的需求相差较大。

1、乡镇民政办办公场所情况。据调查,全县有17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独立办公室,有5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属于非独立办公室。大部分乡镇民政办没有救灾物资仓库。只有8个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室所处房屋建于2000年以后,部分乡镇民政办还在70年代建成的破旧简陋房屋办公。大部分乡镇只有1间办公室,且只有20-3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10平方米。办公场所普遍偏窄,不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要求。

2、乡镇民政办办公设备方面。(1)2010年县民政局为乡镇民政办配备的电脑、打印机和数码相机使用情况:①目前电脑可正常使用的有18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4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此外,有7个乡镇的计算机不能上互联网。②打印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3个乡镇,不能正常使用的有9个乡镇(其中被乡镇政府挪作其他部门使用的有2个乡镇,分别是步云、泮境)。③数码相机可正常使用的有10个乡镇民政办,不能正常使用的有12个乡镇(其中有1个乡镇的数码相机被盗)。(2)配备复印机、传真机、电话、空调、风扇、交通工具情况:22个乡镇均未配备复印机、传真机。已配备电话的有8个乡镇。只有1个乡镇安装有空调。有9个乡镇有电风扇。所有22个乡镇均未配备交通工具。(4)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橱情况:办公桌椅不但很不规范、整齐和统一,而且数量偏少,其中办公桌椅2003年以后购买的有6个乡镇,大部分乡镇是90年代甚至是70年代购买的。档案橱大部分是70、80年代购买的,不但数量偏少、陈旧简陋,且大部分是木质档案橱,只有3个乡镇是铁质档案橱,与当前民政工作的档案、文件量极不适应。

3、乡镇民政办制度上墙情况。有7个乡镇没有做到制度上墙。有上墙的乡镇,除才溪镇外,其他绝大多数乡镇只简单张贴工作职责、没有办事程序,且不少还是80、90年代上墙的制度,既不整齐,又不规范,影响办公场所环境美观。

第二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事务办身处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民政工作的前沿。社会事务办直接面对每个群众,民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都要靠他们去贯彻执行。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民政工作涉及的社会面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丰富,民政工作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事务办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民政职能的履行,事关社会的稳定。目前,民政工作基础薄弱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基础,确保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实施。

一、民政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民政专干在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各项民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民政工作力量不强。我镇社会事务办现只有3个工作人员,社会事务办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硬软件资料多。按照民政有关政策,这些对象每年都要到户调查审核一次,3个民政干部根本忙不过来,而且还兼有其他工作,工作量相当大,导致很多民政工作做得不够细、不够好。

(二)民政干部有为无位。民政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政策性强,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民政专干做了大量细 1

致的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的保障了民政对象的切身利益。但就其工作地位而言,领导对民政工作不够重视。党委、政府领导认为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相比,民政工作只是软任务,无关大局,社会事务办人员在安排工作开展、经费开支又无自主权,导致民政工作难以落实。

(三)民政工作无经费保障。我镇是贫困乡镇,是“老、少、边、山、穷”地区,镇财政十分困难,没有专门的民政工作经费,民政工作又是实打实的工作,走村入户路途很远,大部分时间在翻山越岭,业务经费的不足给工作带来不便。还有民政干部进城办事和下村走访都需要费用,由于没有经费,民政干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民政干部也就是应付交差,导致各项民政工作很难得到落实。

(四)民政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镇3名民政干部都不是专业“出生”,没有1人是学民政专业的,只接受过短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自己的服务对象不熟悉,给上级业务部门上报的情况和数据也是过估,基层民政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加强民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民政工作以民为本,其工作宗旨是“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和差,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上级党委、政府应从制度、政策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对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出要求,作出规定,并督

促落实,把民政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类同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

(二)理顺民政干部的管理体制。每个乡镇社会事务办配备4-5名工作人员,社会事务办参照基层财政所管理落实编制。

(三)增强民政干部的稳定性。在选配民政干部时,既要考虑选配懂业务、有农村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又要考虑民政干部的工作时限,民政干部至少要连续工作3年以上。另外,对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比较优秀民政干部,而且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组织上应考虑解决政治待遇。

(四)加大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民政部门和要加大对基层民政专干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特别是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民政工作加大督查,对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落实得好的民政专干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篇:民政慈善工作调研报告

民政慈善工作>调研报告

(一)

为了更好地筹划好××区慈善建设工作,我局经区领导同意,于2012年10月30日组成考察组赶赴××市××县考察慈善工作,现就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东南部,××东北部,是千里赣江的发源地,因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全县总面积为1581.5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31个行政村,9个城区居委会,总人口30.61万,其中农业人口25.9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县。1998年成立了慈善会, 12年来,累计接受县内外各方捐赠款物及慈善项目资金1498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5万余人次,实施慈善项目36个,为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县经济社会的>文秘杂烩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社会团体。2012年,××县慈善会刘水兰会长被中华慈善大会评为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2012年8月××县慈善会再次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先进单位。

二、成功经验

慈善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要想起好步,开好头,必须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从而,才能推动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选一个好的“当家人”.××县的慈善会成立于1998年,慈善工作真正开展是从XX年开始的,当时,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出面请出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退休县领导,担任慈善会会长。

(二)必须依靠行政推力。××县慈善会工作人员勤于向县领导汇报慈善工作,让县领导从层面上了解慈善、重视慈善、参与慈善。以政府名义下发有关慈善政策性文件,并通过媒体,报刊、电台、宣传慈善。

(三)选择一帮好的队伍。××县慈善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除选好“当家人”以外,还要在社会不同层面上选好威望高,公信力强,愿意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退休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副会长或成为会员。另外,由县里面通过公开选拔,给了3个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的专职慈善工作人员。同时,给予了2万元的办公经费,并配备了工作专用车。

(四)认真做好慈善捐赠项目。为了增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让每一笔捐赠款物发送到困难群体和个人手中,一是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各类慈善项目且汇编成册,随时接受社会捐赠。二是善于对外交流。要多跑,多协调,用真诚换真情,积极争取募捐资金。三是认真备好慈善资料和项目,随时接受外界慈善会的募捐。

(五)融入中心工作,促进自身发展。慈善事业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经济发展了,慈善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县慈善会通过多次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劝募慈善项目和善款,又联系引进外资兴办工业企业,发展××县经济。今年7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大型招商洽淡会,会议邀请了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项目负责人及韩国世界和平基金会理事会一行客人来县,会上不但洽谈了项目的捐赠,而且还与××县达成了多项企业>投资协议。在8月上旬召开的广东东莞台商协会招商洽谈会上,××县慈善会主动推介了××的慈善工作,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陈嫦娥等知名人士当即与××县慈善会达成了捐赠意向协议。

三、启示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由于我区慈善工作起步慢,舆论宣传慈善理念又不到位,要想把慈善工作搞上去,建议我们要从过去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增强慈善就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理念,要把提高全民慈善意识,树立慈善理念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二)高位推动。我们要学习借鉴××县慈善工作好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抓好我区慈善发展工作。建议区委、区政府要把慈善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当成我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紧抓好。同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文件,把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企业老总选入慈善会理事、常务理事,并将各单位纳入团体会员,增强他们参与慈善的知名度。

(三)组建队伍。要想真正把我区慈善工作搞上去,就要组建好一支真抓实干的专职队伍,并具有一定的办公经费等,为慈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强化宣传。为启迪全民的慈善意识,争取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慈善,建议利用新闻媒体、报刊、网络进行广泛宣传,让全区人民增强慈善意识,使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在全区形成人人热心慈善事业,个个参与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

(五)做实慈善项目。××区慈善会要本着慈善工作宗旨和捐赠者的意愿,积极开展赈灾、助学、助医、助残、助孤、助养,大力兴办慈善公益事业,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的补助作用。建议要遵循慈善宗旨,不得指派慈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信力,慈善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民政慈善工作调研报告

(二)

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慈善事业界定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参与力量。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慈善事业的期待和需求。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好我国现代的慈善事业指名方向就显得十分重要。4月12号到18号我们组対我市慈善事业现状做了调查。

关键词:慈善事业现状 问题 方式

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市的慈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

调查对象:外企、民企员工

调查时间:4月12 号-4月14号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长沙市岳麓区

(一) 慈善事业现状

我国的慈善事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慈善事业在救助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简要来说,在调查人群中的现状基本如下:

1、民众整体富裕程度较低, 做慈善力不从心。

慈善捐赠实质上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流动, 是资金、实物从捐赠者一方流向接受者一方。一般而言,人们愿意捐赠的大都是自己富余的那部分财富, 极少数人能牺牲满足自身生活所须, 来救济他人。因此, 公民个体慈善捐赠行为, 直接受其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们调查的群体中其中有70%的人愿意捐款的形式做慈善,60%的人愿意做志愿活动,对于捐物这种形式的慈善也有超过45%的人愿意,而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以成立慈善组织的形式参与慈善事。调查数据也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里,有超过90%的人捐过钱或物。而没有捐赠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能力有限,占60%.就捐款次数而言,在2008年捐款次数2-4次得人有60%,捐款一次的占23%,没捐款的和捐款次数5次及以上的人只占到极小的以部分。就捐款数额而言,调查的结果显示从2008年10月到现在其个人捐款总额几乎都在1000元以下,其中捐款数额在1-100元占了46%,101-1000的占44%.有将近80%的人称等他有了经济基础或其他条件成熟了,他有可能选择去慈善机构就职。这些数据表明愿意参与慈善的人很多,但不一定有能力做好慈善事业,公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公众捐赠顾虑大。

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实践,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 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较短,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十分有限。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即便那些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项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例如社会医疗>保险,只能为个人提供最基本医疗保障, 其中自负比例、起付标准、赔付限额、用药限制以及操作程序, 没有真正解决大多数人的看病难问题。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使部分低收入者放弃医疗, 即使有钱人或参保人都有可能一夜致贫。

近年来, 教育和住房费用的攀升,更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与世界学费最昂贵的日本相比, 我国大学生每年实际支付超过万元。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建立的由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还未能彻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不断上涨的房价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购房压力。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比例的增大,使居民不得不减少其他的日常消费支出,而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加重了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担忧。这种担忧,更大程度上得依靠自己来解决。为了避免生计困境的突发, 人们即使手里有钱也不敢消费,更不要说积极投入慈善捐赠了, 公众的捐助积极性自然难以提高。

3、国家慈善捐赠政策制度不健全,公众疑虑重重。

一方面, 我国虽然有很明确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 但很多人对这些政策还不熟悉, 加上优惠额度低、手续繁琐, 在捐赠时很难真正享受到。就我们对长沙市名企员工慈善参与情况的调查显示其中有将近70%的人对捐款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减免政策吧清楚,更有28%的人称其捐款后从未享受过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减免。为了鼓励公益救济性捐赠,我国税法中已有27 项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的个人捐赠,而且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很多人在捐赠时并不了解这些政策, 而且免税手续有十几道程序,让很多人不胜其烦,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众的捐款热情不利于民众发扬善心。

另一方面,我国法律在慈善捐赠的监督管理上存在欠缺。例如《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 受赠人每年度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但对于哪个部门负责管理与监督, 如何监督, 受赠人如何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等实施细则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

4、慈善组织机构势单力薄, 缺乏公信力。

在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慈善组织, 都存在制约民众参与捐赠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慈善组织数量少,不深入民众。就我们对长沙市民企员工的调查数据显示他们的捐款渠道太单一,大多都是在是学校和单位占90%,通过公共场合募捐箱捐款的有50%.除了政府的捐赠管理部门外,我国还有不少慈善捐赠的组织单位和团体,但总体上数量不多,而且这些组织很少深入民间进行宣传、组织捐赠活动, 和社会的信息交流不足。就慈善事业志愿服务这一块竟有32%的人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哪里需要志愿者。追根溯源,主要还是受到政策上的限制,无论是成立正式慈善组织的高门槛, 还是成立后的不鼓励政策, 都使得许多慈善组织得不到发展壮大,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 本来慈善组织数量就不多,再不畅通公众参与慈善的信息渠道, 要形成整个社会的慈善氛围也就更难了。因为我们的调查显示长沙现阶段的慈善氛围并不容乐观。有20%的人直接指出长沙市慈善氛围比较差,而另外的80%也大都持中立态度认为慈善氛围一般。形式之严峻由此可见。

另一方面, 慈善组织筹款机构、执行机构职能不清, 效率低下, 缺乏公信。因为缺乏管理慈善组织的相应法律法规, 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 公示与监督机制的建立也较迟, 造成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混乱, 捐赠的善款善物的用途不公开不透明, 让捐赠者不放心。一些打着献爱心、捐善款旗号的组织大肆骗钱, 慈善组织的鱼龙混杂让人们都不知道把善款捐赠交到哪里才能够放心, 生怕善款得不到善用。没有捐赠的理由中就有32%的人明确指出是因为不信任捐赠接收单位。就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言认为慈善组织公信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就占40%,认为政府重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也占了42%.其中主要体现是有将近70%的人指出慈善组织财务和项目运作不透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5、慈善文化教育缺失, 迟滞公众慈善之心生成。

中华民族拥有传统的慈善文化, 慈善活动也源远流长, 儒家的仁义学说、、西方宗教等在中国慈善文化发展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文化受经济利益驱使, 逐渐被人们淡化, 人们的慈善观念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目前在这方面的教育也存在着“盲点”和“盲区”, 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大家仁爱慈善之心的生发和长成。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 以往那种依靠树立一些道德典范来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慈爱之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收效甚微了。而学校大都缺乏对慈善理念的教育, 即使有相关的教育, 在教育方式上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接受; 家长又很少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鼓励孩子参与捐助, 单单靠个人自觉自悟来培养社会责任感, 参与慈善捐赠, 根本形成不了慈善的大气候。相比之下, 在国外,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义务服务的>培训和实践, 使帮助社会, 帮助别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到高中阶段, 必须拥有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服务性工作的经历才能顺利毕业升学, 要想达到规定的要求, 孩子们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坚持为自己生活的社区作“奉献”.6、公众慈善观念落后, 社会慈善氛围不浓厚。

在这个经济转型带动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 旧的价值观念还未消退, 新的价值观念又轮番上场,要在多元的价值理念中确立一种积极科学的慈善观也并非易事。

一方面, 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造成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 绝大多数的募捐活动还依靠某种行政的力量。许多人认为慈善捐赠是政府的事,或者是富人的事,与己无关。还有很多人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道德事业, 对慈善捐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捐款上, 根本不会想到在人力、时间上的捐助也可以成为慈善捐赠的方式,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理念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们慈善之心的发扬。

另一方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 人情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同情善爱之心有所减弱。一个意识不到社会里每一个公民都有献出爱心的责任和义务的人, 对慈善捐赠的热爱程度与参与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捐赠行为的非强制性和自愿性,决定了人们的同情善爱之心对捐赠行为起道德支撑作用。若是越来越多的人无动于衷于身边弱者伸出的求助之手, 这个社会的慈善事业绝不可能得到发展。

此外, 人们头脑中一些非理性的财富观也阻碍了慈善捐赠行为。一般说来, 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人们爱慕财富, 敬重富人, 以富为荣, 以穷为耻, 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是一种自然合理的财富观念。我国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和杀富济贫的传统, 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财富观念, 一方面是装穷和害怕露富, 一方面是炫耀财富和为富不仁。许多人一味追求财富的积累, 不愿回报社会, 有了用不完的钱后也不愿捐赠出来, 而是留给子孙后代。既制约了穷人致富, 又限制了富人慷慨, 更葬送了慈善事业。

(二)造成慈善现状不乐观的原因

以下几个方面是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 有关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和缺乏。

慈善事业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是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用于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规。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激励、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等完整的法律框架尚未形成。涉及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义工和慈善事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散见于相关的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中,有的至今仍无全国性的专项法规。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发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2. 现行纳税制度是最大瓶颈。

世界各国对慈善活动均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税收优惠。美国人之所以愿意从事慈善事业,是因为首先在税收上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优惠,而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按此计算,一个年利润为1000万元的企业,如果捐赠100万元,还需对其中的70万元进行纳税。这就形成企业捐赠越多,纳税越多的矛盾。正是不合理的慈善捐赠纳税制度,使得很多企业最终选择了放弃做慈善捐赠。目前在我国给予慈善机构捐赠全额免税的,仅限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五家慈善机构。由于捐赠的善款也要纳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多数中小慈善机构和公众的捐助热情。

3. 目前合法的慈善机构尚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

登记注册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单位,政府办慈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大大阻碍了慈善机构的建立和准入,使得慈善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慈善救助所需,而且造成慈善机构权责不清,效率低下。

4. 我国的慈善事业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募捐不规范,以及“多头募捐”现象的存在;部分慈善组织对资金的筹集、捐赠款项的运用、去向未能如实向社会公布,导致慈善机构和捐助活动的公信力不足;捐赠资金的安全性存在隐患;有的组织把自愿捐赠活动转为变相摊派,挪用甚至侵占捐赠款;有的组织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甚至出现借捐赠名义促销、行骗等违法行为。

5. 公众慈善理念的偏差。

在我国,人们对于慈善事业了解不深,民众的慈善公益理念尚未普遍形成,人们的慈善意识比较薄弱。如有的人误以为慈善事业是富人的“专利”,是政府或慈善组织的事情。其实,慈善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每一个公民都有献出爱心的责任和义务。慈善事业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仅是款、物的捐赠,还包括公众自愿参加、奉献爱心的义工行为、社区中的志愿者行为,以及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困难群体进行扶助的公益行为。如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和残孤儿童、宣传科普知识,利用专业知识举办免费培训班等。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快提高,公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但大部分公民手中的钱财物还比较有限,频繁地捐钱、捐物也确有一定困难。但公民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利用业余时间适当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却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是可以做到的。这种不需要花费钱、物,而只需要时间、精力和爱心的公益行为,可以也应该逐步成为公民自觉的行动。今年4月去世的深圳青年歌手丛飞,是深圳首批“义工”,11年间他不仅先后资助了187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而且义演300多场次,义务服务时间加起来超过3600多小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奉献社会,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为6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丛飞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三)针对我国公民慈善捐赠问题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 制约我国公民慈善捐赠的因素复杂, 要解决其中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对症下药、逐步改善。可喜的是, 目前民政部就如何支持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开始起草一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综合性法律, 已经列入了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计划中, 引领慈善事业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法律的出台, 将会提供更全面系统的法规来促进公众慈善行为,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捐赠。

当然, 要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慈善捐赠中来,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发展壮大中产阶层, 建成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系统的大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因而就目前而言,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在强调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要在医疗、教育、房价等方面发力, 以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 降低他们对未来生活风险的危机感, 不必担心会一夜致贫。当老百姓有了更高的收入, 有了更好的社会保障, 手里就有更多的闲钱来投入慈善捐赠, 也更乐意救济他人。

其次, 政府要放手让慈善组织主导公众捐赠,消除行政色彩, 但同时要推出一系列实际可行的鼓励监管政策, 对相关个人和组织进行宏观指导。例如对个人来讲, 要加大对个人捐赠的免税份额、简化捐赠免税程序或给予其他优惠政策; 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褒奖, 满足捐赠人的社会荣誉感, 对捐款额较大的项目予以署名立传; 允许以个人、家庭名义冠名等; 在条件成熟后开征遗产税、赠予税乃至特别消费税等, 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鼓励富人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扩大捐赠资金量; 对借慈善之名进行违法行为的捐赠人受赠人进行惩处等。同样, 对慈善组织来讲, 除了在税收及财政政策上对其有所照顾外,还要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在民政部门设立专门的捐赠管理监督机构, 设立专门的公共网站, 及时公示捐赠信息, 保证善款善用, 杜绝腐败挪用现象。

再次, 还需要培育慈善文化, 增强全民的慈善意识, 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慈善的氛围, 激发、引导人们潜在的慈爱之心。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的慈善文化资源,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途径宣传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的精华, 并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慈善传统美德, 提倡人们关爱他人, 乐善好施; 通过网络、媒体, 公布慈善信息, 加强舆论宣传, 尤其是对榜样人物的事迹, 使慈善事业深入人心, 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社区为学生提供服务项目并记录服务时间, 学校采用“志愿者服务时间”这一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品行,作为毕业升学的标准。

各类慈善组织还要深入民间, 消除慈善宣传的“误区”, 加大慈善的宣传力度。培养参与慈善的专业与志愿人员, 能根据捐赠方和善款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宣传及动员方式, 精心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慈善捐赠活动, 扩大社会影响力, 动员普通民众参与慈善, 形成长期、持续的效应。例如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慈善义拍义卖会”、“慈善活动周”、等这类捐赠活动, 也可以到社区中发动人们捐款捐物, 或是和企业联手, 让企业员工都参与慈善, 捐赠出一天的劳动所得。

最后, 全社会要积极提倡正确的财富观, 积极引导人们, 特别是富裕阶层热心于慈善捐赠。在现代社会中, 要走阳光富裕之路, 敢于光明正大地支配和使用自己的每一分钱财富。还要反对“仇富”、“藏富”、“崇富”和“炫富”等世俗的财富观, 用金钱塑造高尚的人格, 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 贡献社会、服务于大家, 这才是财富的最高境界。

(四)建议

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对慈善捐助的宣传力度。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救孤助残的传统美德和慈善文化,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培养人们的慈善道德观念,强化慈善意识,激发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形成致力慈善事业光荣、神圣的社会氛围和风气。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慈善机构的作用,利用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经常举办各种内容丰富的慈善捐助活动,多方拓展捐助渠道,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2. 加快慈善事业立法进程,尽快制订一部完备的《慈善事业促进法》,给予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活动法律上的保障和监督。

3. 修改《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提高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比例,简化免税程序,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事业捐赠,以壮大慈善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尽快开征遗产税、赠与税。

4. 调整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改变目前我国慈善组织过分依附政府的倾向。政府逐渐淡出捐助的主体市场,而主要担负起立法、监督、检查、评估、审计、执法等职责。明确慈善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取消现行法规中要求慈善组织必须有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让慈善组织真正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加强慈善组织建设,为发展慈善事业提供组织保障。

5. 建立健全对慈善机构的监督机制,促进慈善机构严格自律。一方面,规范社会募捐行为,完善社会捐赠资金、物品的管理,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定期公布捐赠资金和物品的来源和流向,并建立完全透明的公众查询系统。另一方面,登记管理机关要制定和完善评估办法,考核慈善资金和物品的使用效果,确保社会捐赠款物使用安全有效,确保捐赠人的意愿得到有效落实。

小组成员:朱丛,祁双,陈梦佳,蔡枭

第四篇:2011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小百户镇民政工作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根据镇人大的工作安排,对我镇的民政工作开展了调研,我就我镇的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及代表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小百户镇位于陆良县城西部,距县城9公里,国土面积449.87平方公里,属山区半山区。有14个村(居)民委员会,81个自然村,11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回、彝三个民族。2010年末,总人口42746人,农村经济总收入4.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31元,人均有粮450公斤。我镇至今有优抚对象171人,五保户88人,孤儿33人,低保户913户1510人,已办证的残疾人有456人。

二、201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观,立足民政,服务大局,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按照镇党委 — 1 —

政府科学发展观目标考核要求,制订方案,加强学习,不断整改,干部职工作风更进一步好转,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2.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尤其是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国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提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给我们民政部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动力。通过学习,使干部把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各项民政工作任务上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业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1.优抚工作

优抚工作是根据国务院《优抚条例》和各级民政部门的具体安排,认真落实政策,完善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优抚体制,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具体做法是按时发放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的定期定量补足,对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伤残军人、义务兵家属临时出现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

一年以来发放优抚对象定补的情况是:2010年全镇有优抚对象171人(其中老复员军人44人、伤残军人7人、烈属8人、参战102人、带病退伍军人10人),春节慰问每人50元,医疗 — 2 —

补助每人30元,临时补贴每人90元,中央生活补贴每人18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475189元。

2.救灾救济工作

救灾救济是帮组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占时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又遭百年未遇的干旱,受灾严重,群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民政所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救灾资金,一年来发放抗旱关爱资金81500元解决163户570人次。补助抗旱救灾资金300000元,这部分资金是补助到镇政府及几个相关村民委员会。补助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和修缮46户87000元,火灾补助5户8200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5000元302人次。春节期间,共筹集走访慰问资金99740元,走访慰问了农村五保对象、重灾户、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困难老党员、因病或因灾造成暂时困难的临时救助对象等六类特殊困难群体,惠及困难群众共1770人次。

3.五保孤儿供养工作

进一步理顺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根据五保供养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镇有五保孤儿121人(其中五保88人,孤儿33人),五保供养每人每月80元,孤儿助养每人每月120元,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205205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经常性的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 3 —

4.农村低保工作

农村低保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对特别困难的群众变临时救济为日常性救济。自2007年启动农村低保,我们按县局要求,对每个民政对象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并造册建卡,做到民政工作心里明,民政对象一目清,全镇共落实913户151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感受到党的温暖。全年共兑现农村低保各项补助资金1227170元。全部是社会化发放。

5.农村大病救助工作

农村医疗救助开展有序。按照“扶贫帮困,分类施救”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作为救助的重点,在救助资金和救助力量上尽量倾斜。2010年农村医疗大病救助53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25200元。

6.基层建设工作

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既符合民心,又顺应民意。一年来,我镇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规定每季度公开一次。并多次组织民政所、镇纪委联合检查,对坚持好的表杨,对假公开,公开内容缺项的村,进行批评并责令重新公开,把各村的政务公开栏真正办成了干部连心墙,群众的明白墙,社会的稳定墙,干群的连心墙。

7.残疾人工作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 — 4 —

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全镇共办理二代残疾证469人;完成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8例,为精神病患者发放康复救助3人,完成盲人定向行走培训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救灾救济工作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报灾不及时,查灾困难。无专项查灾经费,救灾工作严峻。社会救助工作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2.城乡低保工作力度不够。低保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有些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政策、标准、程序不十分清楚。错误地认为:低保就是一种待遇;把低保当成一辈子的事,造成“进”去容易“出”去难;认为政府掏钱,不拿白不拿。

3.村务公开力度不够。部分村(居)民委员会村务公开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重集中、轻民主的现象。

4.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困难。没有专项经费,面临的任务严峻,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三、几点建议

1.加强民政工作宣传力度。不但要宣传自身工作的广泛性、服务性、重要性和繁杂性,还要广泛宣传民政工作在以人为本、扶贫帮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5 —

2.加强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内容要实,不要流于形式,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公开的内容简单易懂,形式多样,让村民一看便知晓。通过实实在在的村务公开,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3.加强领导的重视和管理力度。要时常听取民政干部的工作汇报,关心民政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疾苦,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4.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加大对低保条例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低保政策,通过加大对低保政策的宣传,让低保政策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程序。将“申请、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公开”五个环节作为申办农村低保必须履行的程序来抓。要重点把握好入户核查与民主评议这个环节;要将审核农村低保对象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总之,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在镇人大、纪委的监督下,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民政工作,继续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为民的核心内涵,全面履行“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的民政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好我镇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努力推动我镇的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 6 —

第五篇:乡镇民政办民政工作述职报告

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低保工作

2014年年初,我们镇共有低保户1178户,2443人,低保标准从270元/人,提高到现在的300元/人,参保率达3.2%,是全县平均水平。按市县要求对我镇低保户进行全面复核调整,我们在

4、5月份和

8、9月份共用4个月时间清理了脱贫、死亡人员158户、281人,对照低保复核情况及时更新低保系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复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复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岚山镇阳光低保工程。

同时对新申请的低保户严格按照申请、核查、公示、上报的程序进行办理。组织人员对新申请户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形式,了解申请户的家庭情况,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调查人员按照入户调查情况填写入户调查表。在初步入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专门人员会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逐户评议,凡因正当理由评议不通过的户,当场告知原因并退回申请,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户,及时告知并准备相关材料,填写低保档案,计算家庭收入,上报县民政局,一年以来我镇共集中审核上报了129户348人,低保档案基本整理结束。

二、五保工作

我们镇共有五保户355人,其中在两个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167人,分散供养的有188人。1-11月份共有39名五保对象死亡,我们及时XX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3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岚山敬老院提档升级,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我们积极向民政局争取,把岚山敬老院确定为2014年改建工程,现在敬老院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建了水冲厕所、洗衣房、浴室等公共设施,为所有五保老人房间铺设了地砖、墙砖,安装了马桶,配置了空调,更换了门窗,并对敬老院重新进行粉刷,现在的岚山敬老院焕然一新,共投资近200万元,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优抚工作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20名60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为7名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殡改工作

殡改工作第一次纳入了县对镇的考核,主要考核火化率、骨灰公墓建设和平坟工作三项内容,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10月7日殡改大会之后,我们积极组织宣传车辆,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督促各村张贴标语、横幅,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从10月17日开始组织各村进行平坟,到目前为止,全镇主要道路两侧的坟头已平迁结束,公益性公墓建设正在有序进行,预计春节前能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镇的火化率达到100%,一直处于全县的先进位次。

五、医疗平台搭建

一年来,我们两次对全镇低保户、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平台信息进行审核,对各类人员的变更情况及时与县卫生局医疗救助系统对接,并在医疗系统中取消了500多名低保核销人员、39名五保死亡人员及1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搭建信息。将新增的348名低保人员和39名新纳入五保人员及时纳入医疗救助平台,确保他们能及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六、民政其他业务工作

我们今年共为近200名新满80周岁的老人办理了尊老金登记;为40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5名孤儿办理了瑞华助孤,帮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对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并分类进行康复训练;为全镇23个民办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备材料,进行登记;新增了岚山、河湾两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共办理医疗救助38户、临时救助25户、慈善救助5户、为4名儿童申请大病慈善救助;接待来人来访1500人次,发放救灾款7万余元。

七、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民政工作由于我个人认识的原因,在业务上只满足于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不注重工作创新,没有形成亮点,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创新和亮点上下功夫。

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委班子成员的积极配合下,龙井社区努力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中。现将个人履职党建工作岗位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予以评议。

一、主要工作情况

1、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

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立足社区实际,研究制定本社区党建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等情况。自2012年以来龙井社区的党建工作是以“党组织”+“合作社”建设的模式开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剩余劳动力、荒山、薄地、水面),发挥其利益最大化,真正使广大农民从中得实惠。到目前为止,社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正式运营的15家,正在筹建的2家,分别从事苗木、茶叶、蔬菜、养殖(牲畜养殖、水产养殖),社员共有1200人(含重复),其中党员71人,占党员总数的72%,多数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和创业者。

两年来,龙井社区党总支部一帮人集思广益,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社,形成了以岫岚跑山鸡养殖场、雨发大棚蔬菜种植,以及茶叶种植等一批农业企业,并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畅通销售渠道和积极推广“支部加合作社”的模式,推行“订单农业”,让合作社的产品走出去,为社区总支部带动群众增加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2、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好党建工作

一是抓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员管理。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认真制定各项社区党建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学习及培训计划。定期走访离退休老党员,解决其生活困难,开展送书送学上门;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加强群众对社区的了解,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社区活动。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各类党组织活动。

(1)、今年7月份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3名正式党员,吸收2名预备党员,党员队伍得到加强。坚持开展好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焦裕禄》、《郭明义》等教育片,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截止目前,共开展党员学习6次,入户帮助弱势党员学习2次,组织党员活动1次。

(2)根据街道党工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我社区利用公开栏、电子屏,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完成了集中学习、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召开各类座谈会,开展了“三个为什么”大讨论和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参加活动人次累计达268人,谈心谈话88人次,收集建议27条,班子个人意见42条。通过此次群教活动,找出了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社区发展的相关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整改,活动取得了实效。

(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7月份,社区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区国土局和街道城管部门下派30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了社区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之后,在街道的统一管理下,成立了党代表工作室。在畅通民意诉求、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社区将把党代表工作室打造成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真正成为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的有力抓手。

(4)、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员活动日”,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党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一年来,社区党员的觉悟有显著提高,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将会继续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健全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3、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

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我深知职责的重要性,对此自己注重理论学习,使自己在增强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认真抓好班子及社区党员的学习,通过阅读各种专刊杂志,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带动社区党员整体的党性观念、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加强。

上一篇: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下一篇:名著经典文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