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

2024-04-14

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精选6篇)

篇1: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

太原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去年是“太原招商旅游年暨纪念太原建城2500年”。太原市委、市政府通过这次大型系列活动,不仅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而且在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以“唐风晋韵,名都太原”为主题的品牌形象已经在全国叫响;以晋祠为龙头的太原景区建设和基础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太原为核心的辐射全省的“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已经形成;以“太原国际面食节”为载体的节庆活动形成了规模;太原旅游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产业,建设旅游强市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太原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建设旅游强市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太原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建设旅游强市的任务十分艰巨。现就太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对 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太原旅游业发展现状:

太原旅游发展,在新的一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

(1)、太原周边城市密集,旅游消费人群庞大,潜力无限。

全国、全省大环境将对太原市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是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上到下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许多民间投资由过去的传统行业转向旅游业,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用于旅游消费的支出将逐年增多;三是国家“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政策的执行,居民休闲时间增多,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经济运行机制,吸引更多外商来内地投资旅游业,吸引更多客源来并旅游观光;五是山西省正在进行行业结构调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鼓励太原市在核心景区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对太原市旅游业发展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这些都为太原市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历史美和人文美,是太原旅游最大的卖点。

太原素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寺观祠庙、古遗址、石窟造像、名人故里和故居、名人陵墓等人文旅游资源80多处;历史名山、河流和湖泊、泉水、溶洞、森林、避暑地等自然旅游资源40多处;旅游博览与会展设施、公共休闲园林设施、瞻仰纪念类设施、旅游购物设施、旅游娱乐健身和艺术表演设施等社会旅游资源 100多处。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市留下众多名胜古迹,拥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祚寺、纯阳官、崇善寺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在全省位居前列。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为太原市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建成,太原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贯通山西南北的大运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太原市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太原是通往晋北、晋南、晋东、晋西的枢纽,与省内各大旅游区具有关联作用。2002年已开通国内航线46条,飞往香港、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铁

路运输四通八达,是石太、南北同蒲、京原、太焦、太古兰等6条铁路干线的中枢;有4条高速公路连接省内外,大运公路纵贯全市、太茅、太汾、石太等8条公路干线,以太原为中心横贯全省向四周辐射,通往省内各大旅游景区;市内交通方便快捷,通往市内各大旅游景区、景点。市话113万户(其中:移动电话71万户),占全省的30.5%。全市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 144家,占全省的 44.31%;旅游星级饭店 66家,占全省的30.28%。交通通讯食宿设施日趋完善,为太原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旅游业存在有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除了晋祠——天龙山景区较为成熟之外,其他景区根本没有形成规模。

旅游产品长期处于浅层次开发,品牌产品单一。晋祠—天龙山景区刚刚具备一定规模;双塔文化旅游区尚无影响;尖草坪傅山文化旅游区只是处在萌芽状态;其他清徐葡萄沟、阳曲黄土风情仅仅停留在季节性旅游的状态。太原旅游品牌,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滞后。旅游开发限于旅游资源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旅游商品档次低、品种少,购物环境差,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比较落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缺乏一个统一的旅游协调机构,政出多门,管理不到位。

市级旅游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不健全,除尖草坪、阳曲、晋源区外,其余区县没有完善的旅游管理和监督机构,机制和法制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宏观监控力度不够,缺乏发展大旅游的内在动力,难以形成合力。旅游行政管理工作、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和景区(点)管理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文物、宗教、城建、园林、林业、规划、土地、国土、环保、公安、工商、计划、财政等部门,缺乏综合协调机构,整体上呈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并存的局面,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3)旅行社业小、散、弱,旅游人力资源匮乏,缺乏竞争力。

全市旅行社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全市131家国内旅行社,注册资金仅7753万元,按照注册资金100万、40万、30万分类,大型企业24家,中型企业40家,小型企业67家,一年营业额千万元的仅一家,500-1000万元的6家,有20-30家旅行社年营业额仅几十万元。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具有强大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形不成集团,难以跟市外和境外旅行社进行竞争,不能适应大旅游的需要。旅游星级饭店虽评定了星级,但按照星级标准进行管理仍然不够。缺少高层次管理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和旅游形象的形成。

(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品牌促销后劲乏力。

近年来,尽管全市对旅游业的投入在逐渐加大,但与周边城市、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太原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宣传促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多,2001、2002年在旅游基础建设上投资仅476万元,其中省计委补助175万元,我市自筹301万元,2001年在全省排第八位,2002年排第九位,分别占全省投资的4.8%和2.56%。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形成集聚优势,直接影响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发展缺乏后劲。

(5)产业政策滞后,环境污染严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无法进入。

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到位,市外、境外投资太原旅游少,市内旅游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高级人才、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引不进来。二是品牌意识不强,旅游宣传促销薄弱。硬环境方面,水资源短缺,环境重度污染,景区周边的采煤采石严重影响到景观质量。部分区域环境污染大大削弱了旅游资源和其他优势的发挥,旅游线路网络构建不够,大交通在建,小交通待建,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难以形

成联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旅游大格局。

二、做强做大太原旅游业的对策:

根据我们的优势,总结我们的不足,我们认为太原旅游今后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1)要将尽快着手成立“太原市文物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书记、副市长等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文物、旅游、水利、林业、园林、文化、宗教、宣传、外事、公安、财政、税务、城建、规划、交通、环保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建议太原市文物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设在太原市旅游局。这样可以把旅游发展纳入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发展的重点战略、纳入各部门支持的重点项目、纳入全社会重点扶持的主要产业,彻底改变现在的只有旅游局一家“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将旅游发展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投入。

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产品促销、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学术研讨、影视剧创作、支持旅游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各县区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旅游事业发展。鼓励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积极推荐股份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旅游企业利用政府间投资、国际金融机构优惠贷款开发旅游项目,壮大旅游企业。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可以通过出让、租赁、拍卖等有偿方式使旅游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旅游企业用水一律视同商业企业用水定价。对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等单位举办的旅游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3)全面进行体制创新,将傅山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全省旅游经济特区。

尖草坪西山一带,是明末清初文化大师傅山先生的故里,至今留有窦大夫祠、西村、多福寺、净因寺等众多人文遗迹。此外,随着汾河二库的建成,西山一带呈现出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此地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管辖区分属尖草坪、万柏林、阳曲县、汾河二库管委会等不同的地区和部门,造成开发分散,资源浪费。建议由太原市旅游局牵头成立“太原市傅山文化旅游区开发有限公司”,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进行市场运作,使之尽快成为太原乃至山西旅游发展的特区。

(4)深入挖掘晋祠景区的文化内涵,将晋祠建设成为博物馆式的大景区。

晋祠,是我国最早的皇家园林,拥有历朝历代众多文物遗存,是享誉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要充分运用国际间政府的资金支持,开展学术研讨,出版系列文化研究精品,举办文物精品展览,与强势媒体合作,拍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大型电视剧,提高晋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晋祠建设成为博物馆式的大景区。

(5)全市旅游景区要从每年门票收入中安排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费用,用于旅游宣传。

配备专用的旅游大篷车,成立太原市旅游记者协会,突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模式,以“五个一”形象工程为龙头,绘就太原旅游文化的大手笔。在宣传促销渠道上,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太原的知名度。加强与外省市旅游资料交流,与全国各地特别是主要旅游城市电视台之间进行旅游专题电视片的交流。在全国主要的新闻媒体上刊登或播发太原旅游资源宣传资料,扩大太原在全国的影响。在国际上加强宣传促销,特别加大在日本、美国等地的宣传促销力度。

在传统营销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做好太原旅游营销的“五个一”形象工程。即:制

定一个完善合理的旅游规划:出版一系列以“唐风晋韵,名都太原”为主题的图书作品;举办好一个成功的节庆活动“太原面食节”;与海内外强势媒体合作拍摄一系列介绍太原历史文化的专题片;拍摄一部反映太原历史文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6)进行体制创新,将晋源区人民政府整体改制为晋源风景区人民政府,做强做大晋祠旅游龙头产业。

晋祠,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周边私挖乱采的小煤矿、小石场屡禁不止,景区周围的农民骗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晋祠的发展。为了统一管理,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开发,结合外地龙头景区开发的先进经验,建议将晋源区人民政府整体改制为晋源风景区人民政府。这样既可以实施属地化管理,又可以调动地方的积极因素,做强做大太原旅游产业。

(7)各县区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成立旅游管理机构。太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事业前景广阔,为了充分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真正造福人民,建议在各县区成立相应的旅游管理机构,确定一名副区(县)长分管此项工作,把旅游事业发展纳入各县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8)尽快成立“太原市旅游节庆活动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和指导假日节庆旅游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以及其他节庆日,已经成了旅游市场的火爆点和井喷期,另外,举办旅游特色节庆活动,是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文化快餐。为了加强对节庆旅游市场的管理,促进太原旅游节庆活动朝着安全、祥和、文明、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太原市旅游节庆活动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拨出专项经费,实施统一管理。节庆办可以附设在太原市旅游局。

(9)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全面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根据太原市“十五”计划纲要和《山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实施《太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旅游景点较为集中的晋源区、清徐县、尖草坪区、阳曲县和主要景区都要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别制定出本区域内旅游业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落到实处,争取使区域旅游业在“十五”后期有一个较大发展。

(10)加快旅游精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法规,深度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搞好11个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

1、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项目;

2、太原市黄河九龙生态旅游风景区;

3、古唐文化生态园;

4、晋阳山庄国际旅游度假村;

5、清徐葡峰山庄风景开发区;

6、太原双塔和城区文物旅游风景区;

7、阳光shopping mall项目;

8、太原市傅山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

9、悬泉寺风景旅游区;

10、云顶山景区森林旅游区;

11、太原博物馆工程等 通过以上旅游景点、景区及配套服务业的开发建设,分步实施,发展以汾河公园为中心,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自然景观、旅游购物、旅游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及旅游服务业,促进我市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上效益。

(11)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改善旅游基础条件。便捷的交通,是发展旅游的首要条件。要加快建设以太原为核心、辐射全省的三小时旅游交通圈。在大运高速公路即将建成之际,加快太原周边的旅游支线和专线建设,形成旅客能方便到达太原旅游点的交通环境。加大对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交通道路的中英文指示牌,加快旅游车辆的更新换代。优化饭店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要协调省旅游局尽快将旅游饭店的评级认定工作下放到太原市。太原市旅游饭店发展要在规范一、二、三星级饭店的基础上,适度朝前发展,建设1-3处五星级饭店,同时要大力开发特设旅游饭店、民俗饭店和青年旅馆,满足太原旅游蓬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培训中心、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的功能。旅游培训中心每年要定期开展旅行社经理培训、景

区人员培训、导游培训、司乘人员培训及其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旅游交通集散中心要合理调度、科学设计市区、市区与各市、外省之间的旅游交通线路,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2)加快旅游城市和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构建旅游发展的载体。太原市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美和人文美是太原旅游最大的卖点。城市建设要将太原市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统一作为旅游景区来规划,特别是要避免破坏文物、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现象发生。今后城市开发、旧城改造要征求文物旅游部门的意见。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城镇建设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如晋源区的晋源镇、晋祠镇、金胜乡;阳曲县的青龙镇、东黄水镇;尖草坪的上兰镇;清徐县的徐沟镇、孟封镇、东于镇;古交市的岔口乡;万柏林的神堂沟;迎泽区的郝庄乡;小店区的黄陵乡;杏花岭的西焉乡等保存着大量文物遗存或者具有优美自然风光,这些城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保护好自身的文物资源和自然景观,为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太原市政协常委、作家王进

篇2: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行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休息消遣的首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正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景区不计其数,因而在景区的建设上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通依旧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节假日时期尤为突出,给游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景区的安全措施不完善,使游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最后,景区的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制约了旅游发展。

2、旅游产品创新不够。

中国旅游产品早已存在的缺乏创新、品种单一的状况未有根本改观,旅游产品依旧是观光型产品与度假型产品占主流。各个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没有代表景区特色的产品。

3、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旅游生态环境的退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量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不断缩小。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的建设开发既缺乏科学指导,又缺乏合理监督。加上我国大多数旅游者与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强,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旅游景点在规划之时就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环保设施的配套开发,而环境保护管理又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严重的旅游污染问题。

4、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力度不够;没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东部地区资源紧张但发展太快以至于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5、旅游企业竞争力依旧低下。

特别旅行社的发展存在小、散、弱、差等问题。竞争手段单一,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各类旅行社有8 993家,其中国内旅行社就有7 726家,真正形成规模效应,效益好的旅行社所占比例较小,普遍存在着无序和恶意竞争的现象。不仅使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降;而且造成旅游产品内容“缩水”,质量下降,游客数量减少,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旅游企业效益下滑的状况。

6、旅游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中国旅游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旅行社、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导游人员违规违法经营,任意削价无序竞争,欺客宰客,既侵害了旅游者的权益,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旅游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1、行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各级旅游局管理体制正在改革之中。旧的管理机制已经解体,新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旅游市场管理出现不少职能空位。如旅游业联合促销、旅游业市场研究和战略规划、区域旅游管理、旅游生态环保等等重要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2、资金匮乏。

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在西部比较突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多数属于不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因而,很多地区甚至无力进行资源普查和科学规划,导致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也出现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3、国民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一些大型景点,游客随手丢弃垃圾,在古迹上乱涂乱画等现象不绝如缕给景区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是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表现

4、旅游行业监管不严。

旅游行业自律组织残缺不全,很多旅游协会是徒有其名,不但行业服务的意识差,而且很多行业协会并未建立正常的人员录用、考核机制,缺乏专业人员,导致旅游行业协会自身的人才和组织建设上也和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到协会服务质量。

三、应对措施

1、加强旅游立法,完善旅游业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的有效竞争、规模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同时,还要形成和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财税支持政策。

2、积极开发我国的旅游产品。

积极的开发专项型旅游产品,着重完善观光型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由单一纵向型向综合横向型产品的转变,同时开发多档次转项产品和旅游特殊产品,使我国旅游产品更加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要求。

3、发挥旅行社产业集群优势,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旅行社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控制,使旅行社的发展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制定旅行社发展规划,努力建成水平基础上的垂直分工体系,帮助旅行社尽快实行品牌化和网络化经营、促成旅行社在旅游产业中发挥集群效应。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应坚持属地化、企业化 ,企业和景区景点必须把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抓起来, 省市旅游局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使导游和旅游团队的经营行为在企业和有关部门监督下进行。

4、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跨入 21 世纪的共同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在兼顾人类长期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前提下 ,合理配置资源,使旅游业与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保持和谐的关系。旅游业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优势产业之一 ,新一轮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对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促进中国旅游业向着生态、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5、加强我国的旅游营销。

(一)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力度。目前我国旅游业对外宣传尽管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总体上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大多出于初级阶段,即旅行社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做广告,坐等客人上门报名。我国必须采取主动的促销方式,利用品牌营销、整合传播、顾客关系管理等现代营销方法和手段,诱导潜在游客到我国旅游的欲望。

(二)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预算直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策划,引导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各界媒体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规范旅游监管。

篇3: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

从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的新兴可看出这一事物并未停歇,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那么生态旅游这一词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是当前对生态旅游的概念仍未同一。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指出,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的旅游,既保护环境,有为当地居民提供福利。”通过查阅很多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并不乐观。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以为凡是与生物环境相关的旅游就称为生态旅游,这给很多开发商制造了机遇。打着这一旗号到处制造效益,破坏生态环境,牟取利益。并未对自然区域负责,更别提为当地居民提供福利了。

(二)生态旅游实践缺少理论研究的支持

任何一项事物的兴起也好产生也罢,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必须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做后盾。生态旅游也不例外,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却缺少理论研究的支持,我国并未明确出台相关法律来规范生态旅游的发展,如发展规模,程度,效益等等。这就不便于生态旅游统一的概念框架的建立以及整个研究体系的构建,使得生态旅游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保护性,有序性,可持续性开发与开发商追求的经济效益有偏差

所为生态旅游就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并且要为当地的居民不造成伤害下提供福利,而开发商要求的却是利益。这两者就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我们的开发是保护性,有序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再去掉成本以及当地居民的一些福利后剩下的根本满足不了开发商口中的利益。这就使得低密度,保护性开发与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矛盾产生。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究

(一)从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除通过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扩大旅游接待量来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高旅游质量为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只有向质量效益转变后才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二)将着力点放在旅游要素放在生态化上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旅游系统共生原理的作用,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整体优化,以谋求旅游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将着力点放在旅游要素的生态化上,即食生态绿色食品、住生态宾馆、行坐生态交通工具、游生态意义的景观、购生态产品和无公害产品、发展有益身心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娱乐活动。在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上,还必须依托该区域的生态产业,建立起良好的生态旅游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谋求最佳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综合效益,进而全面拉动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可行性对策

(一)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标准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生态旅游的标准与制度让生态旅游有路可走,有法可依,有序可循,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让生态旅游一直蓬勃发展下去。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标准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是必要的,有了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也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故弄玄虚,作假牟利等。

(二)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人民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定要加强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人们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模糊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所有关于环境的旅游都叫生态旅游的。那么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也就很必要了,只有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保证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加和谐,更前进。让生态旅游有法可依,也让一些开发商收收心,有了相应的法律,开发商可能也就不会那么贪心了,不会那么满眼金钱欲望,也会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状况,不会放肆到让环境破坏,为了利益不顾后果,断了子孙的生活。

(三)执行相应试点,建立相应教育培训机构

篇4:山西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会展旅游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以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除外,它对树立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就业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其成为城市旅游中极受关注的一个领域。文章分析了山西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山西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 会展旅游 对策

一、引言

会展旅游是90年代才出现在国内媒体的舶来品,事实上这是一个源于国际,由国内学者翻译进而为国内大众媒体所接受和采用的新名词。会展旅游在国际上称作“MICE”,是国际旅游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大会、展览,全称为MICE业务或MI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展旅游逐渐在国内兴起,并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会展旅游市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利润,使得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旅游业看到了又一个发展动力源。因而发展会展经济,对扩大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展旅游的涵义

会展旅游是指会议、展览吸引来的参展商、观展人员等相关与会人员参与的、由会展企业同相关旅游企业协作而达成的旅游活动。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活动参加者及受众变成旅游者,延长停留时间。会展旅游的实现,需要会展活动组织者与旅游活动组织者高度配合,需要旅游业全程参与,而不单是提供会展中的个别服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往往是既适合开办会展又方便旅游的城市,兼具有完善的会展设施和服务以及良好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以及发达的城市经济水平、畅通的城市内外交通等条件。会展旅游者往往具有组团规模大、旅游速度快、价格呈现刚性需求、季节影响弱等优势,备受旅游业重视。

二、山西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与会展业相辅相成,互动发展。首先,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与会议(展览会)、会间或会后的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能够有机组织起来。其次,举办会议或展览会,发展都市旅游,都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拥有共同的基础条件。所以山西省会展业的发展对整个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西省会展业发展十分迅速,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与华夏文明看山西系列展览为龙头,山西在近年还创办了山西晋之韵民间文化庙会、山西酒饮食品博览会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对推动山西省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7年举办的煤炭能源博览会正是山西省全面打造会展经济的“支点”。这是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商务部和山西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煤炭和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也是山西唯一的国家级展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第一届煤炭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拉升了整个山西会展行业的发展,会后慕名前往晋祠、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地游览的客商使山西迅速出现旅游高潮,随着金融、邮政、气象、餐饮、酒店、通讯、商业、物流等行业的跻入,充分说明了会展经济强大的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也对调整山西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近年来山西省会展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山西省会展业发展的规模和总量还偏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强,发展还十分滞后。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会展业营业收入1779.7万元,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0.07%,会展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03%。山西省会展营业收入占全国的份额只有0.16%,仅排在青海、宁夏、内蒙、贵州和甘肃五省前面,居倒数第六位;而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一位,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全省36个会展单位太原就拥有25个,其他11个会展单位零散分布在阳泉、晋城等7个市。省会太原成为全省会展业的龙头,直接收入占全省的

87.94%。

三、山西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1、展馆设施落后

山西的会馆、展馆等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山西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省会太原能承办大型会展的只有省展览馆和省煤炭博物馆。省展览馆是省内规模最大的展馆,建于1958年,其设计、配套设施等已明显落后。而省煤炭博物馆建筑面积仅有5000平方米,国标展位300个,厅外展场3000平方米,也难以满足要求。三大优秀会展城市之一的广州,建有目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国际会展中心,面积达16万平方米,单个展馆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0200个,硬件设施一流。上海会展中心,仅一张会议圆桌就占地256平方米。所以山西会展中心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2、会展服务单薄

山西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叫得响的PCO(专业会议组织者)或DMC(目的地管理公司)品牌,会展公司普遍规模偏小,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工作人员大都来自原外贸单位或政府部门,同一批人员既是会展组织者、管理者,又是会展项目实施者,市场运作能力弱。而专业会展需要拥有精通展览策划、外语交流、展览服务、广告设计、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先进的国际标准展览专业器材,为会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山西省开设有会展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很少,学生主要从旅游管理或广告专业中分出, 学生毕业后多数流失到其他行业,同声翻译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会展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43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1.8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3.46%,高级技师占0.9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3、与旅游行业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

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配合而形成的产业。但目前山西的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还缺乏有机的协调。山西会展业还没有真正实行归口管理,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参与甚少,会展活动所带来的收益结构不平衡。目前山西共有旅行社668家,旅游星级饭店333家,但仅有极少数旅游企业同会展企业合作过。旅游部门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住宿和餐饮,参展商与观展人员的活动仅限于参加和观看会展,而对于弹性很大的游览、购物、娱乐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可以说在山西,会展与旅游的对接尚未实现,使得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淡季闲置,造成浪费。 而且山西省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旅游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程度低、经营分散,缺乏与会展业的横向联合,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弱,导致了无法承接大型展会的接待和组织工作。这势必影响会展旅游可持续发展。

4、政府缺乏扶持会展业发展的有效政策和手段

由于缺乏引导和政策支持,使会展对产业及市场的推动效果尚不明显,会展的拉动效应有限。日本等国为发展会展旅游业曾设立了《通过促销和举办国际会议等振兴国际旅游法》,但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从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角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尤其依赖外部条件的完善,但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健全。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制于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前山西距离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这严重阻碍了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除了平遥国际摄影节外,山西省没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会展。

四、山西发展会展旅游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会展硬件和软件的设施建设

会展场馆及配套设施是影响会展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是在硬件上合理界定会展场馆规模。基于国际会展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在规模上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避免小而散,走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二是在软件上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会展设施,会展旅游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会展业中应充分得到应用。磁卡技术、IC卡技术、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新兴技术在现代会展业中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会展业还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虚拟化、成本低、广告宣传电子化、网上预订电脑化、电子账户、交易管理电子化等多项功能。应积极应用电子商务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省政府已着手兴建大型会议展览中心,但要注意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注重场馆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智能化和功能的多样性。

2、注重会展旅游方面的人才培养,建立PCO提供智力保障

根据世界惯例,开展会展旅游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活跃在会展旅游市场上的专业队伍(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简称PCO)。据上海媒体透露,截至2000年10月,上海已有1000多名PCO活跃在上海的会展旅游市场上,为各种大型的国际、国内会展活动提供专业性的会展服务。会展旅游的成功离不开专业人才,因为会展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它要求会展服务人员具备特殊的能力。山西省会展旅游起步晚,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要成为我国会展旅游中心,必须加大投入,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会展旅游惯例,精于会展旅游市场开拓,善于会展旅游组织与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推进会展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同时加大对会展旅游的翻译、导游、会展服务及接待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会展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会展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可以利用山西省一些大专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有针对性的设置会展旅游或会展管理方向的课程,培养会展旅游策划和管理等相关人才,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智力保障。

3、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加坡发展会展旅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才能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新加坡花巨额资金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会展设施,为新加坡成为亚洲第一会议接待国奠定了基础。山西政府也应把发展山西会展旅游提高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建立会展旅游发展政策与产业政策。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制度条件与产业政策是会展旅游活动能否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应将会展旅游列为旅游规划发展的重点,并专门制作会展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从宏观上规划和调控会展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层次水平,树立旅游形象,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应转变职能,倡导市场化运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会展旅游市场,使其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同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扶持会展旅游发展。

4、寻求会展与旅游的联姻

结合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山西的一些旅游文化项目进行合理安排、整体包装,以旅游产品的形式通过旅游部门对外促销。把举办会展和旅游促销结合起来。比如说利用山西首届名优特产节、平遥民间工艺美术节、平遥经贸洽谈招商会、山西特色面食展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增亮点的挈机,集名品体验、餐饮体验、文化体验、艺术体验于一体,凭借旅游促销活动促进山西会展业的发展, 利用会展业的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5、利用山西特有的资源优势建设有特色的会展业,防止会展旅游产品的单一

旅游产品要想在一定区域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要有特色。山西会展旅游要从展览项目着手,以本地区的既有优势及潜在优势产业为重点,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培育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提升整体形象,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有很多的土特产享誉全国,如汾州核桃、山西汾酒、运城池盐、山西陈醋、稷山板枣、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闻喜煮饼等等。这些特产资源可以举办成特色展会,汇聚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农产品及其新品种到这里展销、展示、流通、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子燕:杭州发展会展旅游对策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2] 孙焕琴、魏翠芬:关于会展旅游的思考[J].山西统计,2003(11).

[3] 陈向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J].江苏商论,2000(7).

篇5:探险旅游存在的问题

新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 别: 管 理 系 专业班级: 酒店管理09-5班 学生姓名: 刘 婷 学生学号: 092024 指导教师: 马 小 婷

二○一二年六月

新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封面背面)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目录、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一)论文目录分三级,统一按1,1.1,1.1.1等层次编写,并注明页码,正文中没有.[2 ] 余昌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3 ] 周江林,王木丹:以产学研结合搭建旅游人才培养的平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4 ] 陈肖静:关于高等旅游教育改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

版).2000年04期.[5 ] 文菲:从本土文化角度看旅游教育[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

篇6:旅游服务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骆志宗

为维护旅游服务广告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家旅游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旅游服务广告市场管理的通知》。笔者以为,当前旅行社旅游服务广告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问题

⒈制作、发布旅游服务广告不规范。《通知》规定,旅游服务广告中涉及的旅行社名称、旅行社经营业务许可证编号、地址、联系电话、旅游线路、项目、时间、价格等内容,应当清楚、明白,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在工作实践中,个别旅行社发布的旅游服务广告要素不全面、不明确、不具体。还有个别旅行社以“某某之旅”、“某某假期”、“某某同业操作中心”等名义或旅行社简称,发布旅游服务广告等。

⒉服务网点私自制作、发布广告。服务网点作为不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非企业法人,是旅行社设立的、为旅行社招徕旅游者、以旅行社的名义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的机构,不得以自己的名义自行制作、发布旅游服务广告。有些旅行社服务网点的门牌标识仅仅为“某某旅行社”,而未明确标注“某某旅行社某某路门市部”等具体名称,致使游客误以为该门市部就是一家旅行社;有些旅行社服务网点存在着以“某某旅行社营业部”的名义私自制作、发布旅游服务广告,独立进行旅游服务广告宣传的现象。

⒊代理出境旅游产品不标注组团社名称。《关于试行委托代理招徕旅游者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代理社接受委托代理招徕时,所有的宣传招徕资料、广告、行程和线路计划材料中,都必须标明为接受组团社委托的代理招徕以及组团社的名称。有些经营国内、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虽然接受了出境社对出境旅游产品的委托,但在其宣传资料上没有标注组团社的名称等基本信息,客观上造成了对旅游者和社会公众的误导,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致使旅游者误以为该旅行社可以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⒋通过低价格进行广告宣传,以吸引、招徕旅游者。《旅行社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个别旅行社为了迎合部分旅游者片面追求低价格的消费心理,以低价格吸引、招徕、组织旅游者。堤内损失堤外补,为了自身利益,低团费必然会导致购物次数的增加、自费项目的增多以及旅游标准的降低。

⒌制作、发布虚假旅游服务信息。《旅行社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做虚假宣传。工作实践中,个别未取得出境、边境旅游业务许可的旅行社擅自制作、发布出境、边境旅游服务广告,还有的个别经营国内、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与经营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联合发布含有出境旅游线路的旅游服务广告。为了招徕、吸引客源,个别旅行社在服务广告中使用“尊贵*日游”、“送旅行社责任险”、“豪华旅游团”、“准(或相当于)*星级酒店”等模糊或不确定性用语。此外,还有部分旅行社在服务广告中使用荣誉称号不标明获得荣誉称号的年份等。

应对

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畅通监管渠道。虚假宣传、低价竞争等违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而且也极大地损害了旅游业的声誉。《旅行社条例》第五十三条虽然明确规定了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信息含有虚假内容或者作虚假宣传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旅行社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但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旅行社的主要监管主体,在日常巡查中,一旦发现旅行社涉嫌违规制作、发布旅游服务广告或者涉嫌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等违规行为,倘若要实现及时、高效地纠正、处理违规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确保监管效果,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或畅通的行政处罚案件移送渠道就显得尤为迫切。

⒉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管理手段。目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旅行社旅游服务广告进行监管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支撑。因此,只有创新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规范旅游服务广告。一是建立包含旅行社服务广告在内的旅行社诚信档案。收集、整理旅行社服务广告,对制作、发布不规范业务广告的旅行社的信息予以登记,并载入旅行社诚信档案。二是实施信息通报制度。对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作、发布旅游服务广告的旅行社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教育、引导其他旅行社引以为戒;三是强化舆论宣传。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对制作、发布不规范、不真实、不合法,低价招徕、组织旅游者的旅行社予以公示,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⒊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发挥旅行社协会作用,以国家旅游局在全行业内开展的“讲诚信、促发展”主题活动为载体,在旅行社业内发布诚信公约,要求各成员单位自觉规范旅游服务广告的发布,向旅游者提供全面真实的旅游服务信息;不得在媒体、网络上做误导游客出游的虚假宣传;自觉规范价格行为,在旅游报价过程中自觉抵制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为游客提供真实可信的旅游价格信息等。对违反旅行社协会公约的成员,不仅要在行业内部进行通报批评,而且要报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努力营造公平、有序、健康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

上一篇:成人教育函授毕业自我鉴定下一篇:爱的心碎留给谁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