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2024-04-08

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共8篇)

篇1: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4年重庆市春季教师资格证考试心得

这是自己从开始准备到最后考试合格的过程,希望可以帮助到开始和我一样迷茫的同学们。首先要说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那么难,但是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简单。希望同学们可以适当安排时间准备,一次通过。

一 报考条件

大家可以参考官网-重庆市教师资格网

简而言之,就是普通话等级证书(其中申请语文学科教师资格的应达到二级甲等水平,申请其他学科教师资格的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教育学和心理学补修合格证户籍或档案在重庆的大四学生或毕业生

这几样都具备了,就可以去网上报名了。报名时间请随时关注官网。

PS:这几样补修我都是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考的,比较方便。但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参加考前培训,自己复习的。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加考前培训。

二 考试科目

我是考前半个多月开始看书的,几乎每天都花在这个上面,比较紧凑。教育学(50’)

单选(1’*20)判断(1’*10)简答(5’*2)材料分析(10’*1)

简答记得考了教学原则有哪些。教育心理学(50’)

单选(1’*20)多选(2’*5)简答(5’*2)材料分析(10’*1)

其中一个简答是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还有一个好像是创造性培养的途径。这两个都是心理学的大点,建立都重点背。法律法规(35’)

单选(1’*20)简答(5’*1)案例分析(10’*1)

这部分内容可以在官网上下载材料背,考的都是常识性的内容教师职业道德(15’)

单选(1’*10)简答(5’*1)

同样可以在官网上下载材料,简答考的教书育人指的是什么。学科专业素质(100’)

教案(70’)问题(30’)

这个是我提前4,5天才开始准备的,可以在网上搜搜好的教案,最主要的是把套路背下来,大概的框架要熟悉,考试的时候才能节省时间,平时多练习,及格应该不难,拿高分比较难。我当时考试时时间完全不够用,教案写了一半,却发现时间只剩15分钟了,后来只有加速写,后面的教案就写得相当简单了,但我总归把整个框架写完了,还答了后面的问答题,最后得分65分,也是险过……建议同学平日多练习,不要出现类似情况。

PS:我报考的是高中英语,教案用的全英文,考后听说用中文也行。面试(50’)

先去的先考,这个是按学生到场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考试的。大家先排队进大教室,交身份

证,考试证,然后就坐在那儿等老师念名字,念到名字的同学去准备室准备大概10分钟,然后老师通知去正式面试啦。

面试分两个部分,第一个,几乎每个同学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为什么当老师,第二个是回答环节,3个题目选2个回答,我抽到的是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还有一个不记得了,注意报考英语的用全英文,不用自我介绍。都是开放式问题,其实重点是你的态度。老师会发草稿纸,你可以把想说的点写在上面,但是不要照着读,声音不要太小,不要扭捏,尽量说的久一点就可以了,基本可以及格的。我没有怎么准备,也没用草稿纸,总共说了大概2.3分钟的时间,最后得了35分,可以说是险过,哈哈。建议同学们还是好好准备下,多说一点,这样估计过的几率更大。着装的话不要太夸张就OK,大家都穿得比较随意,没有很正式,用不着化妆。不要喷香水……

总分300分,180分及格,其中学科专业素质+面试不得低于90分,我考了210分,学科专业素质+面试得了105分。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尽量多看书,适当做题,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书上来。很多单选多选的小点都在书上,我总共看了3遍,特别是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有官网上有一本书,叫(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说明),我买了一本,感觉有用。

好了,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篇2: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

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教师〔2015〕18号

各区县教委(教育局)、西南大学、市属各师范类院校、市教育考试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的精神,本市将于2016年上半年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密切配合,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9月29日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厅〔201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师〔2013〕9号)精神,结合本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工作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精神,以建设高素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化为导向,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选拔和储备一支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改革考试形式,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改革;逐步形成和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主要内容

(一)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国家标准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组织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面试成绩合格线。

(二)报考条件

1.基本条件。报名参加重庆市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户籍或人事档案关系在重庆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渝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2015年及以前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和经我委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即2016年及以后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和经我委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申请上述教师资格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3)具备符合教师从事教师工作的身体条件。

2.学历条件。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审定合格的中等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学历或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小学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三)考试内容与方式

1.考试内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2.考试科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学科。

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学科。

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纳入面试环节进行。

3.考试方式。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

笔试采用纸笔考试方式进行。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

笔试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面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4.考试成绩。笔试成绩合格线由教育部确定。笔试单科合格成绩2年有效。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确定面试成绩合格线。笔试和面试合格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作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四)教师资格认定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依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申请受理期限内,按照教师资格认定权限接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符合认定条件人员的教师资格申请,依法实施教师资格认定。

参加重庆市2015年秋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人员,最迟于2016年春季申请教师资格认定。

(五)考试收费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规定收取教师资格考试费,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和重庆市财政局、物价局另行公布。

(六)考试组织与实施

全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统一组织,其中笔试、面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由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各区县教委(教育局)具体组织安排教师资格考试工作。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考试标准和考试时间由教育部颁布,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面试采取建立考官库的方式,确立考官主考制度,考官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条件,并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派遣、持证上岗。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成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的指导,完善和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研究,及时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与分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研究制定我市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并负责组织实施与统筹管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务组织管理等工作;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负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各区县教委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县的教师资格考试相关工作;各师范类院校应积极参与和承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有关工作。

(三)组织政策宣传

篇3:体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技巧

规定问题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测评系统中随机抽取,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储备、掌握和运用情况。测评系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只有相应的标准供考官参考。作为考生,在回答规定问题时,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特别要考虑到问题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只有对一个话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才能在回答问题上“出彩”,其个人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比如,在针对话题:“校领导让你去火车站接中午来校参加讲座的专家, 而火车到点后,你依然没有接到专家,你应该怎么处理”。不同考生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三种结果:一是依然在火车站出口等待专家;二是提前和专家联系,及时把情况反馈给校领导;三是提前向校领导要专家的联络方式,提前到火车站和专家联系,在确认专家不能及时到站耽误学校的讲座后, 向校领导汇报,建议学校领导对讲座进行重新预案。从以上三个层次的回答中,第一种回答不够灵活;第二种回答具有灵活性, 但不够全面;第三个回答最为全面,能通盘考虑事件对学校讲座活动的影响,为校领导及时改变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回答规定问题时,既需要考生具备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考生有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更需要考生能针对话题所指的问题方向,以专业的知识和准确的判断,把握住话题的关键,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阐述,让考官对考生通晓事物之间的关系给与认可。

二、试讲环节,熟悉教学流程,展示教学技能

试讲是面试环节主要采取无生上课的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作为面试官对考生的评价标准不是以优质课等类型的视角对考生进行评价,主要是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出发,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体育教师的技能、是否具有体育教师的潜质、是否适宜从事体育教学。相对来说,试讲环节偏重于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做到“会做(动作)”、“能做(动作)”, 对教学技能达到“会说”、“会教”即可。考生在试讲前,需要对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两大环节认真做好准备。

1.示范动作准确,凸显个人的运动技能

在试讲环节中,并没有要求考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行展示,所以考生要把握住教学示范和辅导示范环节展示个人良好的运动能力。

在试讲过程中,考生进行教学示范主要集中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教师对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这就要求在准备环节, 教师在进行准备练习时具有较好的肢体动作,比如:侧平举手臂高度到位,动作规范;在弓步压腿时步型准确,身体姿势规范……在基本内容的动作示范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都较为简单,比如:武术的仆步、站立式起跑、上步前滚翻、背越式跳高,考生只要能展示出来正确的动作即可。如果考生对这些基本动作都完成不到位,那在今后的教学中完成动作则更为困难,毕竟,运动技能多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退的。特别作为体育与健康,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科,考生把自己的运动能力充分展示出来,为考官对考生是否能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做出明确的判断。

在面试过程中,偶尔会发现有考生刻意回避教学示范,只是用语言对动作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但在答辩环节,考官往往要求考生对所教内容的动作进行示范。 针对试讲中对考生相关技能的要求,考生在参加面试之前,有必要对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行全面的“普查”,查找运动技能上的不足或缺失,并积极进行练习,争取在运动技能方面不存在“短板”和“软肋”。

2.学法指导意识明显,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

试讲中对考生的教学技能考察,更多的依照考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进行评价。所以,考生在试讲中,要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师生活动,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有具体的学法指导。而一旦学法指导意识的缺失,则会在试讲中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如,一考生在队列队形“一路纵队变两路纵队”的教学中,教师只介绍具体的动作方法,在练习中只是采取简单的集体练习,没有对学法指导进行具体的设计。显然,这样的无生上课模式,既考察不了考生的教学技能,也说明考生在学法指导上存在认识不到位、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也看不出考生基本的教学技能。

在试讲过程中,考生需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教法的指导,关注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保护与帮助的措施、分组练习的巡视辅导、练习方式的变化、教学评价等具体措施。比如,一考生在进行水平二的 “上步前滚翻”的教学时,考生在让学生复习三到五次前滚翻后,教师示范上步前滚翻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回答上步前滚翻和前滚翻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上步前滚翻与前滚翻的相同点是在滚动过程中,身体着垫的部位和动作结束是一样的;不同点是预备姿势不同,滚动过程中双腿姿势有所区别。在练习环节,教师分别在垫子的近端划出一条线,提醒学生注意撑垫的点;在两个垫子中间放一呼啦圈,提醒学生注意滚动中的团身动作;练习时,学生轮流进行保护与帮助……显然,这样的学法指导能看出考生具有良好的教法指导意识,其教学技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所以,考生在进行试讲时,一定要提高对试讲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教学理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不断丰富教学组织能力和提高教法指导能力,力争在试讲过程中把个人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三、答辩问题,结合体育教学找答案

答辩一般是主考官针对考生在试讲过程中不足而随机设计的话题,抛出问题的随意性较大,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体育教学理论的知识储备。考生在答辩环节,要根据主考官的提问,积极收集相关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如果说考生在试讲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纰漏,而在答辩环节进行积极弥补,通过面试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考生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不知所云,则就会影响面试结果了。

一考生在武术“仆步”教学的试讲中, 考生虽然脖子挂着哨子,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发挥哨子的作用;教学基本部分仅围绕仆步内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都非常单一。在答辩环节,笔者针对“哨子”和“趣味性”问题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哨子在这节课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二是如何提高武术教学中的趣味性?考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反应速度较快,就哨子问题回答,她则用“提醒(学生注意力)作用、指挥(练习)作用、警示(个别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作用”;针对趣味性的问题,考生“从武术明星导入,到学习中的合作学习、以及采取游戏教学,最后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很多的缺失,最后很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老师的提醒”。

篇4: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差异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资源配置  民族  学科

2011年,我国开始试行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以下简称“国考”),并先后在10个省市区试点。改革试点对原有教师资格制度做了五个方面的政策调整[1]。这些改革举措对于提升我国师资素质、落实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无疑大有裨益,这也推动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日趋完善。但是,我们在兴奋的同时,应该有一些冷思考:统一的背后是否忽略了一些多元差异的分析,如资源配置,民族和学科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师资需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差异视角下国考制度对我国师资的影响

1.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加剧了城乡师资不均衡

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着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在教师质量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基础教育中城乡师资质量的差异依然延续。由于历史和国家政策的原因,我国高校在客观上存在着发展层次之分:985、211、一般重点、省属重点、地方一般二本和专科院校,各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学校层次和专业级别不同,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层次相对应的育人质量。众所周知,我国的重点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城市,在录取分数线上也普遍高于一般院校。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育人质量相当不均衡,存在鲜明的层次差异性,培养出的新师资质量也就有层次差异。正是由于生源质量差异和培养机构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差异,即使实施了全国的统一教师资格准入标准,但同证不同质仍然存在。所以,来自于不同院校的新师资的实际含金量仍不一样。这可以通过当前一些用人机构招聘教师时非“211”不招的现象窥见一斑。诚然,这种资源配置差异带来的育人质量差异是难以消除的,也完全没必要消除,它反映了不同生态位高校发展层次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但这些同证不同质的新师资的就业去向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其次,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整体降低将影响我国的师资数量,加剧师资紧缺地区的师资荒。实施国考后,通过率显著降低,仅有27.5%。[2]这与以前70%以上的通过率形成较大反差,这也表明我国的教师供应将会在量和质上发生较大变化。但我国与教师资格证制度较完善的国家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我国尽管教师数量整体较充足,但分布非常不均衡,城市师资较丰富,农村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一个地区连教师数量都不能满足,何来提高质量?!

针对农村师资质量偏低的现实,国务院要求教育部于2007年起在部属六所师范院校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要求其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至少2年。该政策一推出,这些免费的师范专业确实录取到了优质生源,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师资质量提高的希望。但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却发现,“63%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希望前往城市任教,36%的人希望前往城镇地区任教,而希望前往农村地区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很少”[3]。在当前的免费师范生双向就业选择中,出现了城乡岗位冷热不均现象,城区学校门庭若市,而乡村学校则门庭冷清。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通过国考以期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愿景是否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能因为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有所实现?

2.民族差异影响民族地区师资结构

我国是多元民族国家,国家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实施了倾斜政策。其中,就大学招生而言,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高校招生制度中有相关的民族政策,如加分等。正是这一倾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问题,并且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国考,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现实问题: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生源有利吗?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难以获得教师资格认证而导致教师比例太低,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吗?

许多研究表明,当教师和学生具有相似的民族(种族)背景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教职工数所占比例极小,仅在成人高中、职业初中、普通小学和成人小学(包括扫盲班)这三类学校中所占比例超过10%,均低于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相应学生总数比例。其中,高等教育的组成尤其不协调: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约32%,而少数民族中从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例约12%。如果按照试点省份的国考通过率(27.5%)来计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获得资格证的比例将会变得更少。原因有二:第一,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少数民族考生考上大学者比例偏低,研究生层次其占学生总数5.78%,普通本专科占学生总数的7.44%,皆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我国总人口比例8.49%。[4]先天的生源素质加上后天的地方一般二本院校的师资等条件所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3.学科差异会影响特殊学科师资数量

当前中小学的学科课程类教师数量充足,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艺术类、体育类和书法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城市尚且如此,更何况农村学校。以四川为例,“体育专职教师缺上万人,美术和音乐教师一共也缺上万人”[5]。在国考后,这些特别紧缺的师资数量将会更紧缺,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看待这类学科差异与资格获得的关系。

首先,在省考制度下,这类生源的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同非艺术体育相比,其通过率仍较低。在这些不足的师资专业类别中,音体美和书法专业皆属艺术招生范畴。在现有高考制度下,我国的艺体等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单独录取,即艺术科考试和文化考试分开进行。这些专业考生的文化考试分数往往比同等高校层次的录取分要低许多,甚至相差一、两百分。以四川为例,该省201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艺体类文考成绩本科控制分数线如下:美术类总分355分,音乐类总分240-290分,体育类总分330分。而同年的一批次文科录取线是567分,理科是562分;三批次本科录取线文科是477分,理科是460分;“专一”的文科443分、理科413分。这个录取线的分数差距是较大的,能充分反映出艺体专业生源与普通专业录取生源在文化素质上的差异。

其次,国考后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教育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国考制度并没有针对这一特殊专业群体的生源单独进行文化科的笔试,或是降分通过。因此,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下这一群体肯定是弱势群体,可以想象这部分考生的文化基础素养会影响其资格证的通过率,合格艺体类新师资的供给就会明显减少。这进一步加剧艺术类师资的缺编现象,不利于国家提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不利于素质教育落实;同时,也加剧了农村学校中这类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使本已很薄弱的农村艺体教育变得更薄弱,不利于农村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正视差异,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认证制度

1.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和各省自定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资格证管理模式

这反映了我国国情即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的现实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的主旨是为了提高整个教师质量,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各省各自为阵、标准较低,考试要求过于简单,不能选拔出优异新师资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差异较大,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较落后。就教师的需求而言,一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要,但在许多落后的地区则可能是一师难求。因此,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重视这种地区差异。如,美国要求所有公办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但其标准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根据本州的情况制定本州的教师任用标准,因此各州的教师资格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师资数量不足以及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迫使一些州不得不降低教师资格申请的标准。[6]在法国要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需参加由省级组织统考,中学教师则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因此,结合国内实情和国外经验,笔者认为各个省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的教师资格证获得标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主要是中西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需要。各省的教师资格证仅限于在入职时使用。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则要求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在晋升职称或职务时和跨省当教师时,即把国家教师资格证作为一种激励。但如果新师资获得了国家统一的资格考试,则全国通用,无需参加本省的教师资格考试。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一般师范院校的本地生源的通过率,能解决一些贫困落后地方所急需的师资数量问题,同时也能激励这些师资在就业后必须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素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国家资格考试目标和内容要体现我国的多元文化需要

首先,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存在的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足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在统一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性特征,体现“民族教育文化公平原则”,[7]应使部分优秀的少数民族生源能有机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这才是教育公平在教师教育中的真正落实。可以从三方面落实:第一,借鉴我国现有高考制度中的民族倾斜政策,鼓励少数民族优秀生报考教师资格证,在统一要求下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倾斜。第二,对于民族师范生较集中的地区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考试,或是双语形式的考试。第三,在国考内容上应体现出我国的多元民族特征。

其次,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迁移,不同的民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因此,现代教育呼唤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但这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薄弱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时代要求,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技术领域提出了相关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来理解和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向于以城市教师作为培养标准,忽略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背景等的各种需求。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从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到实施与评价应该反映出这种多元发展的需要。这方面,美国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于1976年制定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中,就将“多样性”纳入其中,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将重视文化多元、反对种族主义等内容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中,明确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在申请认证时要显示出相关证据,表明其培养方案中包括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8]。

3.应体现艺术体育类学科教师的特殊需求

当前的非统考实验省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艺术体育类这些学科并没做特殊要求,笔试课程及要求没做区分。在现有高考招生制度下艺术体育类师范生源在国考的通过率上应该相对较低。在试点省份的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差异仅体现在层次要求的差异上,而对一些特殊专业,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类等艺体类专业的教师资格考试忽视了其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广大农村学校有机会获得其本已非常缺乏的艺术类师资,笔者觉得应该把这类报考者的达标条件适当放宽,对于这些特殊专业予以适当照顾,如这类学生分数可以适当降低或单独出题统考。当然,随着国家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改革,如果以后这类专业的文化课程考试录取分数与普通专业等同,则当与其他专业一视同仁。

————————

参考文献

[1][2]张东,张以瑾.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扩大试点.中国教育报,2013-09-04-第1版.

[3] 岳奎等,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冲突及其规避——基于一项关于免费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OL]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l.

[5] 曾乐等.艺体课程 为何校内冷清校外火.华西都市报,2012-08-17-第104版.

[6] 何逢春.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7] 陈.巴特尔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文化考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7).

[8] 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12(5).

[作者:林群(1973-),女,四川简阳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周春艳(1976-),女,湖北孝感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篇5: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考试命题组织工作更加专业化

本次教师资格考试考生笔试命题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承担,综合实践能力科目命题工作由重庆教育学院承担。为确保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市教育考试院充分发挥专业考试机构的作用,为125科申报学科命制了132套笔试试题。

综合实践能力科目考试以面试方式进行,为确保试题能够真正检测考生实际具备合格教师的能力,重庆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教师资格核心专家组的作用,针对合格教师资质及能力要求和考生特点制定出科学的面试命题方案,由命题组以1.5倍的数量比例命制所需试题,再由教师资格核心专家组对每一道试题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可以科学检测报考人员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师仪态的面试试题。

二、面试专家遴选工作更加标准化

面试专家遴选和培训工作是整个面试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为进一步规范面试专家管理,市里制定了《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专家管理办法》,明确了面试专家遴选条件、流程、工作职责、管理和考核的具体办法,通过各高校、区县教委和市教委直属单位推荐,健全和完善了面试专家资源库。

同时,加大对面试专家的培训力度,由教师资格核心专家组精心研究制定《<综合实践能力>评分标准》及培训要点、《<综合实践能力>面试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及培训要点,通过组织模拟面试的方式解读评分标准,保证了各考点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此外,还遴选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和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经验的市级专家下派到各考点,协助指导各考点的面试专家培训和面试现场工作,确保了综合实践能力科目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三、考试过程管理更加规范化

此次考试的组织工作是由原来重庆教育学院独立承办调整为市教育考试院和重庆教育学院共同承办,为确保调整后的第一次考试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公正进行,市教委及其相关区县教委高度重视,成立了考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市教育考试院和重庆教育学院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考务细则,明确了考务工作流程,加强了考务各环节的管理,认真培训考务人员,为整个考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为加强考场管理,严格规范考务工作,严肃考风考纪,考试期间,市教育纪工委书记时琳琳到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考点巡查考试工作。市教育考试院和重庆教育学院分别派出8个巡视组对各考点考试组织工作进行全程督查。在各考点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未发生试题失泄密和集体违纪作弊事件,考试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顺利实施。2013年9月14-15日,重庆市北碚区2013年秋季教师资格证考试在朝阳中学顺利举行,600名考生接受了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试。区委领导,市教委领导亲临现场,对考试的全过程进行了督察。

为确保考试的正常进行,在区教委认真组织下,区教师进修学院在具体实施中,制定了严密的工作程序,精心挑选认真负责的监考教师及工作人员,特别邀请了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担任面试专家。本次考试,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参与人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保证了整个考试规范、有序地开展。

上午的理论考试,考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学科专业素质》五个学科,共250分。尽管考试科目多、考试时间长,但学生均能沉着冷静答题,考风考纪良好。下午的《综合实践能力》测试(50分),考生采取抽签。

新西南教育2013年9月教师资格证过关成绩统计已出炉,重庆校区参考人数为3572人,过关率为:94.3% 遥居重庆第一名!

新西南教育集团结合今年来教师考试情况为参加重庆教师招聘的朋友提供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策略方法,如下:

1、没有捷径可走,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努力复习,把握复习方向、复习策略,具有自己特色的复习方法,适当也可借鉴其他同学,不可全盘参照

2、适当的笔记摘录,便于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寻找简单高效的记忆方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配套试卷或试题,了解题型,查看掌握程度

4、也可以适当查看网上的一些资料,多向任教老师或指导老师请教,或参考图书馆书籍,了解某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纲要》

5、复习要有针对性和知识主次性,重点知识必须花时间记住,而有些可一眼带过

6、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复习计划,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看多少,复习书的版本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知识点的混杂

7、早上和晚上的记忆力效果最好,要制定正确生物钟,坚持到底,认真对待,劳逸结合,端正心态

8、参加辅导班培训……新西南教育集团多年致力于教师资格证培训现已成为重庆最权威的教师考试培训集团.依托重庆各大高校,开设几十个培训分校,重庆北碚教师资格证培训重庆北碚分校地址:西南大学志成大厦 联系電話陆捌捌陆柒O一O 总之要想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以及复习的策略、方向等。报名及考试时间

春季网上报名时间:3月1-7日 考试时间:3月30-31日 培训时间:上半段—寒假前一个月, 下半段—考前一个月

篇6: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当初报名考试的时候都很迷茫,不知道报哪一科,不知道怎么考试。各种担心,写下短短的一段话,希望对以后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多一些帮助。

首先我报的是高中数学。其实不管报什么学科,笔试只有面试不一样。

教育学: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共4种题型。对于非教育学出身的我们来说,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还是要仔细的看书。一些专业的名词要搞懂它的意思,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的观点要识记。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所以第一个简答题杜威的师生关这个问题就把我放倒了。

教育心理学:单选、多选、简单、论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复习方法差不多,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的。选择题的考的很细节。我记得论述题是让说如何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环境。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选择题就教简单了。法律法规有20个单选、1个简答、1个材料分析。材料分析题是说法律依据的那些。职业道德是10个单选,一个简单。比较简单。

篇7:重庆市教师资格证考试

时 间

地 点

网上报名

3月1日-5日

登陆重庆市教师资格网(www.jszg.cq.cn)

3月1日0:00开始

“网上报名系统”

3月5日21:00结束

现场确认

203月9日至11日

户籍或档案所在地(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人事科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学科专业素质》

年4月3日上午9:00―12:00

详见准考证

《综合实践能力》

2010年4月3日下午2:00―5:30和

4日全天(上午9:00―12:00,

下午1:00-5:30)

成绩公布

2010年4月18日

登陆重庆市教师资格网

(www.jszg.cq.cn)

篇8:教师资格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在线考试,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社会化考试信息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审核信息、成绩信息、试题信息等, 是教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考试全程需要人工的方式完成, 大致需要经历出卷、考试、阅卷、分析四个阶段。存在的弊端主要是:1.人工管理效率低, 无论从报名审核、还是出题、阅卷和考试统计效率都是低的, 特别是大规模考试时, 因此考试周期长, 所消耗的人财物较多, 且易出错;2.是安全系数低, 考试的各个环节, 都需要人工参与, 经历的人手和环节较多, 给考试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 从而增加安全风险和成本;3.重复劳动, 每次考试都要找人出题、阅卷, 也造成不少的成本支出;4.考试采用统一试卷, 考试容易发生作弊现象。

为克服传统考试工作带来的种种不便和不足, 纷纷尝试采用在线考试技术。采用在线考试技术与传统考试方法相比, 有着明显的优势:1.可以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的考试环境;2.能有效压缩组织考试的各个阶段, 提高工作效率;3.采用无纸化考试, 减少了浪费。特别在大规模、周期性 (如同一类考试, 每年一两次) 的考试中成效会十分明显;4.题库的集中化管理和分享化使用, 有利于提高试题质量;5.灵活多样的组卷方式降低了人为主观的干预, 有利于试卷质量的均衡、稳定;6.基于WEB的在线考试, 有很强的自适应性, 不受时空限制, 可廉价、有效地满足大规模、跨地域的大型考试的要求。[1]

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环节。非师范专业人员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必须接收相应的教育理论培训, 并通过相关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目前, 就广西, 乃至全国的情况来看, 考试仍然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 采用在线统一考试的还很少。

据了解, 广西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各类教师资格的人数众多, 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工作量和考试成本极大, 考试效率却很低。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专业化水平, 确保考试质量的一致性、公平性和高效性, 有必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 加快推进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远程化、在线化进程。

2. 系统研究目标和主要功能

本系统采用流行的B/S模式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和程序开发语言选择了微软的ms sqlserver2005和C#&ASP.NET。本系统可完成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各环节的信息管理;题型可有客观题 (判断、单选、多选等) 和主观题 (填空、问答、论述、综合等) ;组卷方式可根据限定的组卷参数 (科目、章节、题型、数量、分值, 难度等) 选择自动随机生成 (试卷还可选择考生试题不同或相同两种) 或人工出卷, 生成的试卷可用用于在线考试 (主要用于在线, 若条件不成熟或有特殊要求, 也可导出为WORD试卷用于传统考试) ;系统角色如表2-1, 分为:考生 (拟申请教师资格者) 、考试资格审核人员、监考教师、出题专家、阅卷专家, 考试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如图2-1:

考试系统目标拟采开放性、可扩展性原则, 可根据考试鉴定的需要随时增加考试科目等, 以适应新的考试的要求。

3. 数据库设计

以目前教师资格分类, 本课题针对高等学校教师、中等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小学教育教师资格等需要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必考的科目进行题库建设, 最终目的是做一个适用于各类教师资格考试的通用在线考试系统。

根据教师资格考试工作流程及其相关的信息处理, 我们将在线考试的所有信息通过分类, 划分到一系列相关的数据表中。每张数据表就是一类数据实体的属性集。数据表间关系就是不同类型数据实体关系的描述。数据由于数据表较多, 在此只列出其中两个表, 即题库 (TK) 表和试卷表, 见下表3-1和表3-2。

4.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本系统由于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社会考生, 是一种社会化考试, 地域跨度大, 年复一年要考试, 因此系统实现中关键的是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一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问题。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是信息系统的生命要素之一。系统没有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将无存在的意义;

二是系统试卷生成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问题;试题抽取算法不合理容易导致试题信度、效度不理想, 达不到测试效果;

三是数据转换问题。本系统是一个机纸两用系统。意味着该系统既可用于在线考试, 也可将生成的试卷打印成或转换成DOC等其它文档, 便于考试条件不成熟的地区也能组织考试。

为解决上述的三个问题, 我们主要在技术上采取了如下方法和措施:

4.1 安全方面

4.1.1 通过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让不同的用户依据其所属的权限进行有限的操作, 确保正确授权;如某用户的角色是某科目的出题专家, 则其登录系统后, 只能进行相应科目的题目进行增加或修改 (而且可根据需要, 也可限定只能修改自己添加的那部分试题等) 。如果角色是监考老师, 则不能进行试题的添加或修改。

4.1.2 系统通过一个CHECKCHAR () 函数对所有表单域所输入的信息进行过滤检查, 杜绝危险代码注入到表单中, 危害数据安全。

4.1.3 考生端, 考生登录进入考试环境后, 自动限定浏览器功能和属性, 锁定后退, 浏览源代码, 题目内容禁止复制, 同时记录考生IP, 考试时间进入倒记时, 除了在考生端显示时间外, 服务器端也对考生的时间进行定时刷新记录等;

4.1.4 考试一题一题显示, 答案一题一题保存, 保存两份 (本地一份, 考试服务器一份) 防止考生机器掉电、死机等意外情况;

4.1.5 系统对试卷状态进行跟踪记录, 试卷登录需要用户名、密码和试卷密码才能登录, 正常情况下只能成功登录一次。如遇意外, 则需要监考员解锁后才能再次登录。并且系统会自动记录解锁时间、监考员姓名和需要解锁原因。

4.2 试题、试卷质量方面

涉及试题、试卷的质量主要有四个指标, 即效度、难度、区分度和信度。

4.2.1 保证一定的效度

效度指的是试卷的有效程度, 是指一次考试对它所要考核的目标准确测量的程度。效度的评价有多种方法, 常分为三大类: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试题所含知识点与考试大纲规定的应试知识点数之比, 可用4.2.1-1公式表示:

Z1=T1/T (公式4.2.1-1)

其中, Z1为内容效度, T1为试卷实际所涉及考核知识点数, T为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数。

结构效度是指试题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点数 (记忆、分析、运用等) 与应试考核学生广泛的能力点数之比, 可用4.2.1-2公式表示:

Z2=T2/T (公式4.2.1-2)

其中, Z2为结构效度, T2为试卷实际能考核的能力点数, T为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能力点数。[2]

效标效度又称为统计效度或经验效度, 它是以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效度高低的, 可用4.2.1-3公式表示:

2〖KF) 〗〖SX) 〗其中:E表示效度, Xi表示第i个考生的测验实得分, Yi表示第i个考生的效标得分, X〖TX-〗=[SX (]1[]n[SX) ]∑〖DD (〗n[]i=1〖DD) 〗X i, 表示所有考生的测验平均分, 〖HJ0.5mm〗Y〖TX-〗=[SX (]1[]n[SX) ]∑〖DD (〗n[]i=1〖DD) 〗Y i表示所有考生的效标平均分, n为考试人数。[3]

为了确保在线考试的效度, 在系统的设计上,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考虑:一是在题库的设计上, 将试题以知识点分类 (如试题所属章节范围) , 考核的能力点主要以试题的题型上考虑, 如需要识记、解释的可以填空、名词解释或者选择等形式进行考核;二是在抽题上采取按范围 (按章节) 、按题型等条件进行抽取, 而不是无条件地随机抽取, 这样可避免试卷题目分布不均。[4]

4.2.2 试题难度计算与修正

难度是指试题试卷的难易程度, 一般可通过“容”、“中”、“难”等词语描述, 也可通过公式进行量化。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 (难度系数) =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AS/K, 其中P为难度, AS为平均分, K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 中:0.4≤P≤0.69, 难:P≤0.39;P值越大, 难度越低, P值越小, 难度越高。一般来说, 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 难度值过高或过低, 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当然, 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 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 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在本系统中, 试题的难度是分两步确定的:第一步, 试题入库时由出题专家确定一个初始难度水平, 如某题难度确定为“中”;第二步, 在试题经过一次考试以后 (条件是某题经过若干次抽取, 并考试后) , 根据抽取的次数和答对的次数 (主观题以平均分计算) 对照上述难度公式可计算出试题的难度, 根据此难度可修正专家主观确定的难度。

4.2.3 试题区分度的把握

区分度是区分考生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 说明试题能很好区分出考生的优劣, 使优者得高分, 劣者得低分, 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考生的水平差异。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 通常来说, 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其计算公式为:D= (XH—XL) /W, 其中D为区分度, XH为高分区平均分, 为低分区平均分, W为试卷总分。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 区分度指数越高, 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 区分度指数高于0.3, 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4.2.4 信度计算与分析

考试信度用于检测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和稳定性程度, 是检测考试可信与否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

本系统采用的公式是:

α=[K/ (K-1) ][1- (ΣSi2) /St2]公式中, Si2表示所有被试在第I题上得分的方差, St2表示所有被试分数的方差, K为题目数。

α值 (0, 1) 越大, 说明考试信度越高。[5]

不管是考试的难度、还区分度、信度, 在本系统中每次考核后, 均要对试卷、试题做计算机自动化统计与分析, 更新教育试题有关难度、区分度数据, 为后面的出题考试奠定了基础。

4.3 试题抽取算法

本系统可采用两种方式抽题:一是根据试题抽取的条件 (章节、题型、数量、分值以及难度、区分度等) , 为每位考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试题作为考题, 这样每个考生的题目有可能不同, 另一种是根据试题抽取的条件 (章节、题型、数量、分值以及难度、区分度等) 先随机抽取一份试题, 然后分配给所有考生, 这样可保证所有考生考试题目完全一样。

4.4 数据转换

由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的, 并且基本上都装有OFFICE图文处理系统。因此, 只要在需要转换的页面上加入“Response.ContentType="application/msword"response 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filename="要导出的D O C文件.d o c"”即可生成D O C文件, 如加入的是“Response.ContentType="application x-xls"response.AddHeader"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filename="要导出的xls文件.XLS"”则可生成EXCEL文件, 无须另加复杂代码。

5. 结束语

根据教师资格理论考试工作流程, 设计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对教师资格考试手段改革, 提升考试公平和效率, 降低考试成本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实行教师培训 (职前、职后教育) 考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系统依开放性、可扩展性原则, 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 可满足考试的新要求。系统经运行测试效果良好, 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程鹏.支持智能组卷和自适应功能的计算机考试系统[D].北京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 2004-06-01.

[2]百度文库.考试成绩评价的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概念[OL].http://wenku.baidu.com/view/1f10471b6bd97f192279e91f.html.

[3]赵立新, 陈文艺, 郭子君.试卷质量的定量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4:136-141.

[4]廖汗成.智能化在线考试测评系统的设计[J].科技广场, 2006 (2) :61-63.

上一篇:论寿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下一篇:赴兰州培训学习总结